高职护理专业《基础护理技术》课程说课设计

邓清红 来平英

摘要:《基础护理技术》在培养高职护理学生的核心能力和综合素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该文以四川护理职业学院的教学实践为例,分别从课程定位、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设计与实施、实施案例、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存在问题与改进措施这7个方面介绍高职护理专业《基础护理技术》课程的说课设计。力求为同行们在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职护理  基础护理技术  说课程  课程设计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22)07(b)-0000-00

Lesson Design of "Basic Nursing Technology" Course for Nursing Major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DENG Qinghong  LAI Pingying

(Sichuan Nursing Vocational College, Chengdu, Sichuan Province, 610100 China)

Abstract: "Basic Nursing Technology" plays a pivotal role in cultivating the core competence and comprehensive quality of vocational nursing students. This article takes the teaching practice of Sichuan Nursing Vocational College as an example, and introduces the basic nursing major of higher vocational nursing from six aspects: curriculum orientation, teaching objectives, teaching content, teaching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teaching quality assurance system, existing problems and improvement measures. "Technology" course design. Strive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colleagu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nursing professional talent training programs and courses.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Nursing; Basic Nursing Technology; Speaking Course; Course Design

《基础护理技术》是高职护理专业的基础和核心课程之一,在培养学生核心能力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笔者在深入研究高职院校评估指标体系的基础上,结合笔者学院教学实践,从以下7方面系统介绍《基础护理技术》课程的说课设计。

1  课程定位

基础护理学属于护理专业各门课程的综合应用,同时是学生之后学科专科护理知识的重要基础,在整个高职护理专业课程体系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发挥着桥梁与纽带的作用。

《基礎护理技术》是一门生命科学中综合自然、社会及人文科学的应用型学科,是三年制高职护理专业的必修课、专业核心课,是校企合作开发的基于工作过程的理实一体化课程。该课程属于专业技术模块,是连接医学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桥梁,是学习各专科护理的基础,也为临床顶岗实习奠定基础,最终为实现专业核心目标服务[1]。

2  教学目标

素质目标:能将良好护理礼仪规范应用于护理技术操作中,动作协调、美观、大方、得体;具有救死扶伤的精神和爱伤观念;具有养成良好的职业素质、细心严谨的工作作风、慎独的工作精神;能够树立大健康观念和整体护理理念,注重人文关怀[2]。能力目标:专业能力,即具有入出院护理操作技能、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生活护理及基本治疗技术、生命体征评估与护理、书写与管理医护文件、对急危重患者进行抢救、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等能力;方法能力,即具有自主学习、管理病人、循证护理、评判和创新思维能力;社会能力,即具有与病人沟通交流、建立治疗性人际关系的能力。知识目标:理解各项护理操作技术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并能联系实际;理解各项护理技能的目的、适应症、注意事项;能说出常用护理技术的操作原理;能识别操作过程中患者可能出现的反应并能正确处理。

3  教学内容

3.1 课程开发理念

根据岗位需求,本着“需用为准、够用为度、实用为新”的原则,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增加临床护理新进展,删除疼痛、睡眠、CPR等其他课程的内容,务必使课程内容做到实用性和针对性相统一。

3.2教材选用

为呈现以上教学内容,教材选用我院自主开发,付能荣副教授主编的新型数字化教材《基础护理》。

3.3 课程结构

根据工作岗位特点以及学生认知发展规律,最终依据患者到医院就诊流程设置为医院环境、入院护理、住院护理、医疗文书、临终及出院护理6个模块。

4 教学设计与实施

4.1  学情分析

该课程属于高职护理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重要课程,目前学生基本上为“00后”,在进行全面调研后了解到,智力因素方面学生想象力和记忆力较强,但上课时容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以及思维碎片化的现象;非智力因素方面学生积极性较高,荣誉感强,善于运用各种信息技术设备[3],但团队合作意识有待提升。

4.2  整体设计思路

一是教学内容与岗位需求对接,理论学习中,以基础护理基本理论知识为重点,选择合适载体承载教学知识,学生以“学中做”掌握基本理论知识;二是教学方法与学生特点对接,在技能学习中,创设临床模拟情境,施以多种教学方法,学生以“做中学”,促进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的融合;三是线上与线下对接,在每个学习模块中,以任务为驱动、线上自学;线下有的放矢、重点突破[4]。

4.3  整合教学内容

从学生的实际情况着手,可将课程内容进行合理拆分,理论知识的教学对应岗位工作流程,学习时设定为服务对象入院、住院、出院的大背景下[5],教学逻辑清晰,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都能够得以有效培养。跟随教材主线设定,教学内容从浅到深、从易到难,与学生认知发展规律相契合。各个教学模块根据知识难易度来合理分配学时,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内容。

4.4 学时分配

该课程开设于三年制高职护理专业第二、三学期,每周4学时,两学期共计144学时,理实比1:1。充足的实训课,保证了学生的技能操作水平,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职业态度和职业习惯。不仅为毕业后初级护士岗位群奠定基础,也为后续专科护士的职业发展铺设可持续发展的路基。

4.5 课程的设计与实施

在6个学习模块中,分解知识点和技能点,运用合适的教学载体,灵活选用讲授、案例分析、演示、任务驱动、情景模拟等多种教学方法,依托任务案例、微课、教学课件等教学资源和多媒体教室、理实一体化教室、护理实训中心和虚拟仿真等教学环境。考核评价包括形成性与终结性评价,促进学生专业能力的习得,也强化了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及素质目标的达成。

4.4 课程考核评价

该课程的考核评价分理论和技能两部分进行。其终结性与过程性考核的比例均为7:3。强调观看视频、主题讨论、分组任务、自学与测试等“线上MOOC学习行为[6]”的占比。

5实施案例

5.1  案例1

此次教学案例选择肌内注册的知识,将教学过程划分为课前准备、课内实施、课后提升以及考核评价4个模块。

首先是课前准备。教师利用“学习通”App上传肌内注射定位法的相关视频或动画,吸引学生兴趣,让其自主观看探讨。随后发布案例,提出学习目标,学生自行收集资料上传App,在讨论区进行沟通交流。

其次是课内实施。选择新闻案例进行课堂导入,提出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和人才培养目标应紧密契合,属于课程目标的进一步细化。将学生合理划分为各个小组,分析目标任务,通过找一找、画一画、练一练的探究过程,让学生开展仿真模拟演练。实训室播放肌内注射教学视频,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真人注射,促进实践能力提升。最后师生一起进行总结讨论,解决学习难点,真正实现了教学做的有机结合。

再次是课后提升。要求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布置的绘图作业,并自行录制操作视频上传到App,随后在App中完成教师布置的知识问答题进行自我检测。另外,学校实训中心保持开放,学生能够利用闲暇时间来进行实践操作训练,对课内知识进行巩固。

最后是考核评价。通过考核评价来了解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也能够为后续课程的优化设计带来更多参考依据。借助于知识点问答、平台测验等方式来对学生进行检测,将检测结果作为期末评价的30%。每学期结束后要求学生进行理论考试、实践考核等,将最终成绩作为期末评价的70%,从而形成更加全面的考核评价机制。

5.2  案例2

课前启发:教师利用雨课堂课向学生直接推送知识要点,学生自行收集相关资料并完成课前预习。

课堂内化:教师为学生播放如下视频来引出新课内容:某男子进行户外运动时突然倒地晕倒,屏幕显示问題“该男子倒地的原因可能是什么?如果你恰好经过,你应当怎么做?”随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问题展开交流讨论,制订救护方案。教师针对各个小组提出的救护方案展开点评总结,同时组织实践模拟演练。学生根据教师的示范开始分组练习,练习时屏幕播放相应视频,教师仔细观察学生并及时进行指导和纠错。当学生基本熟悉操作后开展角色扮演活动,比如:选择一名学生扮演倒地的患者,再选择另一名学生扮演路过的护士,要求其对该“患者”实施基础生命支持技术,针对“护士”在实践操作中存在的错误和问题由其他学生共同指正,如此一来不但深化了学生的理解,还有助于活跃课堂氛围。最终教师使用多媒体设备对该节课涉及的知识要点进行总结分析,如按压部位、频率等。

课后深化:要求学生利用闲暇时间主动进行课后练习,如存在问题第一时间向其他同学或教师进行交流。对学生进行评价时要选择过程性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还能够使用雨课堂实施课堂考勤、组织在线测试等。另外,还能够建立以案例为基础,以临床作业为主线,以能力培养为目标的课程考核机制。

6  教学质量保障措施

6.1 师资力量

该课程教学团队拥有朝气蓬勃、爱岗敬业的教师团队20余人,学历和职称结构合理。以该课程为基础,细分研究方向,助力教师精准培训。

6.2 教学质量监控

学院对教学文件,如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案等都有着严格的要求和规范,以保证教学质量。在教学资源上,该课程依托护理实训、护理虚拟仿真两个中心及学习通、学会学、雨课堂等平台,开展教学。最后,“三听、四评、四督”的质量监控体系监控教学实施过程,保障了教学效果。“三听”即领导干部、专家、教师同行听课;“四评”即学院、系部、专业、课程、毕业生进行自评,专家、同行、学生、教师进行评教,学生、教师评学及用人单位评价;“四督”即院、系两级督导,系部、教研室两级督查,教代会、学代会督管,及以上组织进行督改。

7  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人无完人、金无足赤。该课程建设中存在以下问题。第一,师资力量相对不足,大部分欠缺临床实践,可通过内培外引的方式提升本教师队伍的教学水平。第二,信息化平台的运用欠灵活,应推进信息化平台与教学的深度融合,深化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改革。第三,教学与临床的结合度欠佳,应加强二者之间的沟通合作,深入实施“以岗位需求为导向”的教学改革。第四,学生临床思维有待提升,可推进校企深度合作,增加见习比例;运用DXR系统和OSCE考核來提升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

总之,学校要重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以就业为导向,真正培养“学得实、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具有较强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魏芳.教师标准化病人在中专基础护理学课程教学和综合实训中的应用[D].合肥:安徽医科大学,2019.

[2] 黄芳,杨艳霞,易国萍,等.护理学基础课程思政教学模式的实践[J].护理学杂志,2021,36(12):73-75. [3] 杨斌.信息化技术在护理学基础课程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养生保健指南,2020(32):79-80.

[4] 张倩倩,贺棋,曹文静,等.基础护理学实验课程自主互助、合作探究教学模式应用研究[J].绿色科技,2021,23(1):222-223.

[5] 史学敏,马纯华,韩祺.护理学基础课程项目化设计与教学应用[J].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2020(2):32-35.

[6] 王娟,王希梅.护理学基础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与实践[J].中华护理教育,2019,16(4):250-253.

猜你喜欢 高职护理课程设计 “苏州园林:景致与情思”课程设计中国中小学美术(2022年4期)2022-05-31“石油及天然气地质学”课程的MOOC课程设计教育教学论坛(2022年12期)2022-05-11A Study on the Application of Task—based Approach to English Vocabulary Teaching中国校外教育(下旬)(2017年3期)2017-06-30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在我校高职护理专业中的实践应用亚太教育(2016年36期)2017-01-17对高职护理专业体育课程改革的研究人间(2016年26期)2016-11-03浅析高职护理教育中护士核心能力培养的研究求知导刊(2016年25期)2016-10-17基于职业导向性高职护理解剖学跨学科教学初探考试周刊(2016年38期)2016-06-12“课业”在高职护理专业新生认知教育活动中的应用考试周刊(2016年7期)2016-03-11关于完善课程设计教学及教学管理工作的思考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4年7期)2014-08-27

推荐访问:高职 说课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