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创新理念下的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研究

赵肖丹 赵洁 刘草 李燕

摘 要:河南省具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笔者统计了河南省国家级以及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类型及数量,总结了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会、文化、艺术、经济价值,分析了现阶段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新融合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提出了促进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保护与传承的策略和方法:资源的挖潜、保护与申报;非物质文化资源的合理利用;旅游开发;加强政府职能;加强科学研究等。希望通过一系列方法和措施,达到保护与开发的平衡,最终实现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保护;传承;河南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3-5168(2022)11-0142-05

DOI:10.19968/j.cnki.hnkj.1003-5168.2022.11.032

Study on the Protection and Inheritance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 Henan Province Based on the Concept of Fusion Innovation

ZHAO Xiaodan    ZHAO Jie    LIU Cao    LI Yan

(Department of Architecture, Henan Technical College of Construction, Zhengzhou 45000, China)

Abstract:
Henan Province is rich in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resources. The author counts the types and quantities of national and provincial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 Henan Province, summarizes the Social value, cultural value, artistic value and economic value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 Henan Province, and analyzes the problems faced by the innovative integr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 Henan Province at this stage.. It puts forward strategies and methods to promote the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resources in Henan Province:
tapping the potential, protection and declaration of resources; rational use of intangible cultural resources; tourism development; strengthening government functions; strengthening scientific research. We hope to achieve the balance between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through a series of methods and measures, and ultimately achiev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resources in Henan Province.

Keywords: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resource; protection; inheritance; Henan.

0 引言

近年來,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工作受到各级政府和公众的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数量持续增长。河南省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请、保护和利用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绩。河南省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在悠久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了著名的“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中原地区长期作为我国社会发展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形成了大量具有保护价值的文物古迹,被称为“中国历史博物馆”。河南省地下文物、馆藏文物、历史文化名城、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数量均居全国第一[1]。除了这些物质文化遗产外,还存在大量的世代相传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多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如在民间广泛流传的传说、故事、诗歌、神话、歌谣,传统的曲艺、杂技、戏剧、音乐、舞蹈等民间表演艺术,传统的节日庆典、人生礼仪、岁时活动以及有关生产、生活的其他习俗,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手工艺技能等[2]。

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类型多样,是中原特色文化的基础和载体,但在当前快速发展的社会经济条件下,这些宝贵资源的保护与传承水平相对滞后。

当前,网络和数字技术裂变式发展,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广泛应用,给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带来新的发展机遇[3]。国内学者的研究热点集中在文化遗产共享创新方式、文化遗产多学科融合方式、科技创新在文化遗产领域的应用推广及文化遗产保护活化利用路径等方面[4]。宋新潮在研究文化遗产价值的基础上探索了中国特色的价值传播途径[5];陈振旺对文化遗产创新利用的空间进行研究,提出文化和旅游的深度融合、用科技推动提高文化遗产的展示利用水平的策略[6];袁其玲指出数字化助力,完善了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加速了实现文化遗产与现代生活融合融通[7];杨立元等以河北省为例研究非物质遗产的传承、保护、发展、创新,提出在保护中传承,在创新中发展的思路[8]。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上就媒体融合发展的重要讲话中,提出融合创新一体发展的理念[9]。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中融合发展是大势所趋,创新理念手段、多维融合实践是未来工作的重点。在融合创新理念下对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进行研究有助于促进其科学合理可持续发展。

1 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类型及价值

1.1 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类型

河南省近年来积极开展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清查、整理和申报,截至目前,国家分别在2006年、2008年、2011年、2014年和2021年公布了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河南省同期也公布了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具体分类如下。

2007年河南省公布的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分为:民间文学、民间美术、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戏剧、曲艺、游艺、传统体育与竞技、民间手工技艺、民间杂技、生产商贸习俗、消费习俗、岁时节令、民间信仰和民间知识等14个类型。2008年河南省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分类标准进行优化调整,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分类标准保持一致,具体划分为: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与民俗等10个类型。通过查阅、检索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网等官方媒体和机构公布的数据,归纳、统计出河南省国家级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型和数量,如表1所示。

1.2 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

1.2.1 社会价值。河南省地处中原地区,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人文底蕴,社会发展过程中沉淀出大量凝结着智慧和经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对我国社会历史经验的总结和反思,同时还承载着中华五千年来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科学合理的保护和传承对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服务国家战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民族文化自信等具有重要意义。

1.2.2 文化价值。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中积累和创造的文化成果和历史见证。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内容丰富,具有浓郁的中原地方特色,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深入挖掘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蕴含的核心价值,创新传播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使其以鲜活的姿态展现中原优秀传统文化的多样性,才能激发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生机与活力,不断提升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

1.2.3 艺术价值。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艺术价值主要表现在作品的造型、技巧、表现等方面。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和传承,可以还原再现历史事件、史实以及传统的生活方式、生活习俗、生存环境,展示当时的社会文化艺术水平和特点。同时,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有大量的文化艺术创作原型和素材,可以为新时代的文艺创作提供不竭的源泉。

1.2.4 经济价值。丰富的民族文化遗产、传统文化资源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例如,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民间文化、民俗资源就是极为重要的旅游资源,传统技艺的文创开发等对于发展特色旅游、实施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2 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的问题

2.1 消失与改变

现代的生活方式和欣赏偏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造成了较大的冲击,一些依靠口传心授方式加以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消失的困境,一些具有历史价值和文化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遭到破坏。同时,以经济效益为重的发展模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随意、过度的商业化开发现象普遍存在,尤其是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手工制造工艺和流程改为机器工业生产,丧失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生性[10]。

2.2 缺乏統一规划

许多地方尽管已经建立了区域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是并未将保护工作纳入当地的总体规划和上位规划,这就导致保护管理混乱,相关工作与实际执行落实脱节,保护仅存在于表面形式很难有实质性推进。另外,地方保护管理工作普遍存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标准和目标不明确,工作制度不完善,缺乏统一协调,工作人员和资金投入不足等问题。

2.3 保护意识薄弱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正在全社会范围内引起人们广泛参与的兴趣。但是许多地方出于经济发展的目的,仍然存在建设性破坏或者保护性破坏的现象,由于这种现象是在加强保护和开发利用的名义下进行的,因而更具有危害性[11]。尤其是一些地方保护管理意识淡薄,重建设、重经济效益,轻保护、轻社会效益。少数地区存在过度开发,甚至是破坏性开发,不尊重客观实际情况,假借创新传承的名义大搞商业化、市场化开发,严重影响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本质和内涵。

3 融合创新理念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策略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历史文化延续、社会经济发展、国际文化交流竞争的重要载体和推动力量[12]。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研究成果的数量增长势头明显,尤其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和文化属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及传承人等方面取得了丰富的成果和经验,但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现状表明,各研究机构间的合作频次较少,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之间关联研究有待进一步加强[13],亟须破圈融合和创新发展。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应在融合创新理念的指导下,借助数字化融合背景,创新保护与传承的方法与途径,如依托信息化、可视化技术将传承与传播创新融合,同时依托产业与文创产品、文娱节目、研学旅游等方式,实现多维度创新融合,提升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流量,形成文化破圈效应。

3.1 加强保护和申报

利用信息技术加大河南省内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现状调查、提高认定和登记工作效率,统计分析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种类、数量及分布情况,建立动态信息数据库;针对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出台支持政策;提高保护管理水平,统筹制定省市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明确保护任务、范围及目标,提出具体保护措施及对策;征集具有特色和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物和资料,健全征集和保管制度体系,建立多元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库或展示平台。

3.2 塑造城市形象

文化底蕴和文化形象是构成城市形象、城市品位的核心[14],要充分发挥非物质文化在提升城市形象、打造城市品牌方面的作用,立足于自己的特色文化资源,在城市形象上注入更多乡土文化的元素。

3.3 深入群众活动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继承中的关键原则就是在日常生活中保持其原本的状态,让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其中,更好地促进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例如,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借助河南省群众艺术馆开展宣传活动,将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一些民间传说、民间故事、神话、剪纸、传统手工技艺与中小学生的课外实践活动结合,定期开展手工课或民间神话故事课,既可以缓解学习压力,又可以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同时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维创造能力,最终达到很好地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目的。

3.4 举办展览展示

举办非物质文化艺术节是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常用途径之一,既能很好地宣传推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知识,又能增强公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意识,同时还能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例如,2022年郑州市举办了以“打造非遗年度名片绽放非遗绚丽色彩”为主题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年会。一是通过打造非遗集市、创新非遗展览方式,将非遗展陈与非遗集市合为一体,用展陈的方式呈现非遗项目,用集市的场景增强群众体验,打造一个既有文化首位度又有生活烟火气、既好看又好玩的非遗创新展览。二是围绕消费年轻化、体验场景化、传播多元化,打造非遗与旅游融合的沉浸式体验空间,以非遗的场景化体验让旅游更快乐,设立说唱文化主题空间、茶馆体验空间、书院体验空间等三个沉浸式体验空间,用说唱声音讲好文化故事。三是组织巅峰论坛,推进非遗研究前沿领域,以“守正创新,弘扬非遗时代价值”为题开设论坛,邀请政府部门、国际组织、行业组织、专家学者、企业家等相关领域专业、权威、有影响力的重要嘉宾,围绕非遗以人民为中心、非遗增进中华文化认同、非遗促进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合作等,讨论非遗保护、传承、传播的重大问题。

3.5 引导媒体与出版

一是鼓励学者、公众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爱好者通过出版书籍、影像记录等方式推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使更多的公众能通过这些媒介更加深入地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工作。二是创新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示传播途径,采用交互触摸屏展示、基于传感器的新媒体互动方式、虚拟现实感官体验方式等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数字化”展示,鼓励科研机构与博物馆通过对文字和图像的可视化处理还原真实场景,展现非遗魅力[15]。例如,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与腾讯文旅在2020年联合打造的首个河南非遗数字馆官方微信小程序“老家河南黄河之礼”成功上线,將开封、禹州、孟津、新郑、巩义、汝州、宝丰、孟津、渑池、温县等河南黄河沿线9地非遗资源率先首发上云。“老家河南黄河之礼”小程序将河南的非遗资源数字化,设置了“探索”(非遗手绘地图)、“全景博物馆”“传习”“资讯”“礼物”等线上实用趣味互动体验板块。用户动动手指便可在“全景博物馆”360°身临其境查看,还可拉大缩小近距离观赏河南黄河流域1市8县博物馆中的非遗馆藏品及查看详细介绍等。

3.6 融入城市环境

在城市特色景观规划设计中,应有意识地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符号化、物质化。例如,在城市建设中提炼具有地方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元素或符号,通过景观小品、雕塑等形式展现,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城市环境。街头游园、城市广场、公园、居住区、滨河绿带、商业街区等绿地都和公众的工作和生活密切相关,是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场所。例如,郑州市象湖公园在规划过程中就融入了河南省具有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表演活动把文化活现。在古都文化展示区,设计一些开敞空间,为大型的宫廷表演提供场所,表演具有代表性的大唐盛景、北宋汴京的繁华景象等,使游客直观参与其中,感受古代都城的文明;在根亲文化展示区,定期表演《大河秀典》等剧情,展示中原文明,融入从盘古开天、轩辕黄帝到现代文明的历史发展,回溯河南的历史基因脉络,展现中原深厚的根亲文化;在功夫文化展示区更是定期举办活动,展现极具中华精神的少林功夫,在唤起人们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础上,也鼓励人们进行锻炼、强身健体。

3.7 开发特色旅游

合理进行旅游开发将有助于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旅游产品[16],在进行市场运作时需要深入挖掘资源特色,进行传承创新,通过“商业包装”打造特色品牌,形成富有文化特质的旅游精品。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关键就是其原生性,即原汁原味。例如,河南省开封市的清明上河园就是由开封市人民政府与海南置地集团公司合作建设的,按照1∶1的比例把宋代著名画家张择端的代表作《清明上河图》复原再现的大型宋代历史文化主题公园,该项目集旅游、娱乐、休闲、游客参与于一体,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起到了很好的保护和传承作用。朱仙镇木版年画作坊中,聘请年画制作传承人或者民间制作艺人现场实践并讲授,让游客欣赏精美作品的同时,亲自体验制作的乐趣,从取材、定型到图案设计游客均可以全程参与制作木版年画,并留作纪念。禹州神垕镇钧瓷,因窑变原理有“黄金有价钧无价”的美誉,其文化底蕴深厚,在神垕镇景区开发“钧艺坊”体验场所,既能够动态展现钧瓷传统制作工艺,又可以学习钧瓷文化。

3.8 加强政府引导

政府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中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政府应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认定、保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简化审批程序、提高工作效率、制定相应的支持政策;协调组织各级政府机关、研究机构及专家学者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大理论和创新实践进行研究,并注重科研成果的转化和现代技术的应用。

4 结语

河南省“十四五”规划提出“推动文化繁荣兴盛,加快建设文化强省”的发展要求,这就需要不断发掘河南省传统文化的内涵,并将这些文化传承和传播出去。目前河南省共有10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国家级125项、省级708项,这些丰富的文化资源是文化强省的肥沃土壤,通过将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多维度产业融合,创新传承与传播路径,将形成一批强有力的河南省文化IP,不断正向激励和影响新时代青年人,提升青年一代的河南文化自信。

参考文献:

[1] 张春香.河南文化旅游资源分类及其优势分析[J].中州学刊,2018(6):80-83.

[2] 巫涛,黄宗胜,彭重华,等.湘西南民族村落文化景观变迁研究:以湖南省上堡侗寨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21,49(11):189-193.

[3] 聂辰席.以重点工程为抓手打造“智慧融媒体”:中央电视台媒体融合实践[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5(11):5-10.

[4] 高翔,陈炜.产业链视角下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模式[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22(1):90-97.

[5] 宋新潮.推动新时代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创新性发展:《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规划》解读[J].中国经贸导刊,2020(19):17-19.

[6] 陈振旺,樊锦诗.文化科技融合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运用:以敦煌莫高窟数字化为例[J].敦煌研究,2016(2):100-107.

[7] 袁其玲.基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开发的研究[J].文化产业,2021(35):88-90.

[8] 杨立元,韩宏宇,杨春,等.在传承中发展 在保护中创新:河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及发展、创新的对策研究[J].艺术品鉴,2014(12):149-150.

[9] 姚眉平.融合发展关键在融为一体、合而为一[J].红旗文稿,2019(6):10-11.

[10] 陶慧,张梦真.乡村遗产旅游地“三生”空间的主体价值重塑:以广府古城为例[J].旅游学刊,2021,36(5):81-92.

[11] 陈廷亮,张磊.守望民族的精神家园: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现状调查[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28(6):71-75.

[12] 闫馨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公共文化服务创新探究[J].古今文创,2021(37):81-82.

[13] 徐飞.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现状分析:基于CNKI(2003-2019)數据[J].情报科学,2021,39(12):179-186.

[14] 张佳怡.绍兴城市更新与历史文化街区活化的跨领域研究[J].建筑与文化,2021(9):236-239.

[15] 邹建军,甘小盼.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中的科技化途径[J].民间文化论坛,2021(6):99-106.

[16] 田磊,张宗斌,孙凤芝.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业融合研究[J].山东社会科学,2021(5):123-128.

猜你喜欢 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大相中原摄影世界(2022年2期)2022-02-22Jokes Today考试与评价·高一版(2021年4期)2021-08-14河南广电设立河南广播电视台中国广播(2017年7期)2017-08-01《时代青年》(原《河南青年》)创刊60周年大事记时代青年(上半月)(2009年6期)2009-07-31

推荐访问:河南省 文化遗产 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