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护民族团结【精选推荐】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维护民族团结【精选推荐】,供大家参考。

维护民族团结【精选推荐】

 

 维护民族团结 国家稳定

 我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璀璨文化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新中国成立 60 年, 特别是改革开放 30 年来, 党和国家始终坚持把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作为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途径, 坚持国家帮助、 发达地区支援、 民族地区自 力更生相结合, 使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跨越发展, 实现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 进入了 历史上发展.

 长期以来, 党和政府一贯重视民族团结进步事业, 改革开放以来, 群众性创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活动在全国各地蓬勃开展,“三个离不开” 思想和民族团结观念逐渐扎根千家万户。少数民族干部和人才培养选拔工作扎实推进。

 少数民族干部队伍日益壮大, 结构不断改善,素质不断提高, 一大批少数民族干部被选拔进县级以上各级领导班子, 管理经济社会事务的能力进一步提高。

  中国的稳定来之不易 。

 自鸦片战争到新中国建立, 中国人民经历百年战争, 换来了民族独立, 政局稳定, 国际环境的基本安宁。

 改革开放 30 年艰苦奋斗, 换来了经济的平稳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稳定提高, 社会各方面的稳定发展。

 这来之不易的稳定不仅是几十年奋斗的成果, 更是今后发展的保证。

 继往开来,

 我国发展进入了 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全国各族人民正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的胜利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迫切需要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

 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 30 年改革开放取得了伟大的成就, 但政治文化建设还不完善, 民主法治体系还不健全, 尤其是经济发展还不平衡。

 加之各民族宗教信仰差异, 都难免或势必不稳定的因素, 加之国内三股势力和国外敌对势力都别有用心无时无刻不在煽动挑衅制造会乱。

 加强内部团结, 维护稳定局势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关键环节。

 因此, 团结稳定之重,重于泰山。

 共产党员要切实增强政治意识和大局意识。

 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各项部署要求上来, 相信党和政府完全能够从国家的根本利益出发, 妥善处理好面临的各种问题,认清肩负的责任, 审时度势、 权衡利弊、 慎重三思, 要把利于社会发展的事, 利于国家兴旺的事, 放在工作重心, 把自觉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作为责任来履行好。

  高举维护国家统一、 维护人民利益、 维护法律尊严、 维护民族团结的旗帜, 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珍爱民族团结, 像保护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民族团结, 自觉捍卫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 捍卫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 严厉打击民族分裂主义, 坚决粉碎境内外敌对势力的分裂破坏图谋。

 没有民族的和睦相处, 就没有社会的安定团结; 没有社会的安定团结, 就没有国家的繁荣发展; 没有国家的繁荣发展, 就没有各民族的兴旺昌盛。

 只有各兄弟民族手挽手、 心连心, 团结一致, 才能众志成城, 抵抗自然灾害, 应对金融危机, 在风云突变的国际局势中立于不败之地,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构建和谐社会与我国的民族关系是紧密相连的, 两者之间互为条件、 互相作用、 相辅相成。和谐民族关系是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和重要内容, 是和谐社会应有之义。

 而和谐社会又为和谐民族关系提供制度保障。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中, 不能忽视这样两个基本事实:

 一是我国是一个统一的、 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 少数民族人口已超过一亿, 达到一个大国人口的数量。在这样一个多民族国家, 处理好民族关系特别是汉族与少数民族的关系,对于国家的长治久安,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是我国民族自治地方的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64%, 这大半壁江山的稳定, 对全国的稳定至关重要。

 没有民族的和谐, 就没有社会的和谐, 讲改革、 发展、 稳定, 只能是一句空话, 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就难以实现。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当包括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民族与民族之间的和谐、 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 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

 只有做到这几者之间的和谐, 才能达到真正完美的和谐。

 和谐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本质特征, 民族关系的和谐, 既包括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的和谐, 又包括少数民族与少数民族的和谐以及民族内部的和谐。

 我们讲人民的团结、 领土的完整、 国家的统一, 都是以各民族的团结为基础的。

 如果没有各民族的团结, 我们国家就会陷于动乱和分裂, 中国就不成其为中国。

 民族团结是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保证.

 民族团结的四个内涵——反对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 维护促进民族团结、 各民族齐心协力共同促进祖国的繁荣发展以及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 都对我国现阶段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起着重要的保障作用。

 ①反对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能最大限度激起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积极性。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反对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能使各民族人民在创造历史的过程中处于一个平等的地位, 并且平等地享受创造历史带来带来的好处, 这就极大地调动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积极性。

 ②维护促进民族团结能调动最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到创造历史的活动当中。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维护促进民族团结能把不同的民族的人民群众聚集到一起。

 假设民族不团结,那么各个民族之间就是分裂的, 甚至民族内部也有这样那样的矛盾, 这样就分散了人民群众的力量。

 正所谓“众人合起力, 开动大帆船”, 把来自不同民族的人民群众的力量合成一股团结统一的力量, 并把这一力量投入创造历史的活动当中必然能更好的创造历史。

 ③各民族齐心协力共同促进祖国的繁荣发展进一步明确了 民族团结的最终目 的, 这是符合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论断的。

 民族团结的最终目标是促进祖国的繁荣发展, 具体来说就是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这就是说民族团结从一开始就是出于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考虑的, 其本身也就对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有着保障和推动作用。

 人民群众创造历史, 各民族是人民群众根据语言、 地域、 经济生活和文化心理素质方面的不同而进行划分, 其本身也就是人民群众的一部分, 民族团结又以促进祖国繁荣为组中目的, 这是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相一致的。

 ④反对民族分裂、 维护祖国统一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有利的社会环境。

 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材料场所等等都是由祖国为其提供的, 祖国的统一为人民群众创造历史提供了有利的空间, 而民族是祖国统一的重要保证。

  在历史的洪流中, 一代又一代的人民群众挥洒着汗水, 甚至热血, 才开创出现如今的社

 会。民族团结是人民群众内部的一种团结, 能有效避免作为历史创造力量的人民群众的内耗,同时为其创造历史提供有利环境。

 人民团结是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保证

  中华民族是 56 个民族团结的大家庭。国庆黄金周刚过, 回首中华人民共和国 60 周年的华诞,十月一日在天安门广场阅兵仪式又再次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

 时至今日 , 我们中国已经走过了 60 年的风雨和坎坷路程。

 当全世界的人民都在关注着崛起的中华民族, 我们都为自己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名儿女而感到自豪。

 国庆庆典的壮观场面让每一个人难以忘怀, 在新中国成立六十年大庆的日 子里, 天安门广场树立起 56 根民族团结柱, 成为节日期间最为亮丽的风景之一。

 如今, 当人们正在讨论着这 56 根民族团结柱是否应该永久矗立在天安门广场,让我感触的不仅仅是这些无数的讨论中蕴含的道理和意义, 更让我感动的是, 从这 56 个民族团结柱和这些不停的讨论中, 我看到了一个团结的民族大家庭!

 同时也让我感怀, 作为一名大学生, 如何维护民族的大团结.

 民族团结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基本特征和核心内容之一, 也是中国共产党和国家所追求的目 标。

 社会主义社会各民族之间的团结, 是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党的团结为核心的, 是以社会主义制度和祖国统一为基础的。

 作为中国民族政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包括几方面的含义:

 1、 反对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

 2、 维护促进民族团结。

 民族团结包括不同民族之间的团结, 也包含着民族内部的团结。

 3、 各族人民齐心协力, 共同促进祖国的发展繁荣。

 民族团结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进步的必要前提。

 4、 反对民族分裂, 维护祖国统一。

 民族团结是社会安定、 国家昌盛和民族进步繁荣的必要条件。中国的民族团结与国家统一有着内在的联系。

 民族团结的原则要求各族人民热爱祖国、 维护统一, 反对一切破坏团结、 分裂祖国的活动。

 而作为一名在校的大学生, 我们应如何在实际学习生活中维护民族的团结。

 1, 具有爱国意识、 民族意识, 热爱我们的祖国, 以作为中华民族的儿女为骄傲。

 祖国它很普通, 普通到每个人一生中都会无数次地提及; 它也很神圣,神圣到每次提到都会感觉到一种荣耀、 一种责任、 一种无法割舍的情愫。

 每当鲜艳的五星红旗在激昂的国歌中缓缓升起, 每一个人的心中难免都会被一种情愫触动。

 国是我的国, 家是我的家; 家是最小国, 国是千万家。

 当北京奥运会成为世人的经典, 我们为自 己是中国人而骄傲; 当六十周年华诞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 我们为自己是一名中华民族的儿女而自豪。

 2, 努力学习将来更好地报答祖国。

 作为一名大学生, 我们在校期间, 一定要务实理论知识,掌握基本技能, 不断充实和完善自己, 为成为一名优秀的接班人而努力奋斗, 刻苦钻研, 孜孜不倦, 精益求精, 全面发展。

 为更多人的健康尽自己最大的努力!

 3, 关心国家大事, 爱护国家的公共设施。

 具有社会公德, 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

 民族的团结关系着一个国家的强大, 一个国家的国民素质关系着这个国家的发展。

 在校期间, 我们不仅学习专业理论知识,也要关注国家大事, 从西藏打砸事件, 四川大地震, 7. 15 事件到国庆庆典以阅兵仪式等等,增强爱国之心。

 一个国民的生活细节可以反映这个国家的国民素质, 因此, 我们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 爱护各种公共设施, 成为具有良好社会公德的公民。

 4, 关心和了 解各民族相关政策, 搞好民族团结。

 5, 了解和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 维护民族团结。

 了 解并尊重各

 民族的风俗习惯, 是各民族团结的前提, 相互尊重, 才能相互相处, 进而一起共同努力共进。因此, 我们大学生, 应该多了解各民族的风俗习惯, 理解和尊重各民族的兄弟姐妹, 促进民族的团结。

 6, 同破坏国家统一、 威胁国家公共安全的行为做坚决斗争, 配合政府等国家机关的工作。

 从西藏的打砸烧伤事件到新疆 7. 15 事件, 我们知道有极少数的极端分子在安稳发展的时代, 故意制造绝大多数人愤慨的破坏事件, 因此, 我们关注这些事件, 并用自己的方式同这些行为作斗争, 维护民族的团结。

 7, 作为二十一世纪的大学生, 我们一定要自信面对未来。

 在这迅速变迁的世纪, 一定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 不断地完善自己, 跟上时代的脚步。

 为民族的大团结作出自己的努力。

 维护民族统一反对分裂还有就是应该形成统一的价值理念, 那就是培养大家的爱国主义情操。

 1) 、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继往开来的精神支柱;

 2) 、 爱国主义是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纽带;

 3) 、 爱国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

 4) 、 爱国主义是个人实现人生价值的力量源泉。

 (1) 、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共同的价值基础。

 与西方传统重视个人价值不同的是, 对国家民族整体利益的自觉认同和维护是贯穿中华精神文化的一根主线。

 儒家的提倡的天下为公、 克已奉公、 仁爱、 和为贵精神; 道家所强调的豁达大度的人格风范、 颐养性情的生活准则、 先予后取的人生态度;法家所主张的严明刑罚、 褒奖事功、 笃行实干的人生态度; 墨家主张的爱无差等的仁爱精神、利他均平的人生理想、 勤俭节约的人生追求以及中华民族的各种精神文化经过历史整合而形成的“从整体和谐统一出发, 重大局、 重整体的思维方式” 等, 都蕴含着正确处理个人与国家、 民族的关系, 国家与国家关系的理念和态度, 并且, 最终成为中华民族的共同价值基础。这种共同的价值基础对内表现为“团结统一” , 对外表现为“爱好和平” (如中国历史上的睦邻政策、 和亲政策, 自卫反击、 适可而止的对外用兵方针)

 。

 这说明, 中国不同风格、 不同特点的精神文化在关于国家民族整体利益上, 有共同的价值基础和思维方式。

 (2) 、 第二,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最高政治原则。

 中华民族在五千年历史长河中形成了国家民族利益高于一切的集体共识, 这种集体共识成为历史上各朝各代的最高政治原则。

 以国家民族利益为上的人名垂青史(郑成功、 林则徐)

 , 而背弃国家民族利益的人(袁世凯、 汪精卫)

 ,则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也正是这种共识使得中华民族有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

 尤其是遭遇大灾大难的时候, 它能激发全民族空前团结统一, 一致对外, 免遭覆灭。

 (3) 、 第三,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动力源泉。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调动人的潜能的基本方式是激发人们对家庭、 亲友、 社会、 祖国的道德义务感和责任感。

 在这些所有的责任和义务中,对国家的义务和责任是最高最神圣的, 是一种可以为之生、 为之死的义务和责任。

 崇高的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勤劳勇敢、 自强不息精神的主要动力源泉。

 这使中华民族成为一个人历史上遭大难而不衰, 遇强敌而不亡, 失败了还能胜利, 衰弱了还能强大, 外部力量永远无法征服的伟大民族。

 愤青们是爱国的, 但有些...

推荐访问:维护民族团结 民族团结 维护 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