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铸辉煌(2022年)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再铸辉煌(2022年),供大家参考。

再铸辉煌(2022年)

 

  再铸辉煌

 —广元市灾后精神文化重建纪实

 这里是地处川陕甘三省交界的广元市, 中国唯一的女皇武则天的诞生地。

 广元历来钟灵毓秀, 人文鼎盛, 历史文化底蕴厚重。

 千百年来, 勤劳智慧的广元人民创造出了灿若星河的精神文化产品, 淳朴的民俗风情曾经给四川的“北大门”增添了数不清的妩媚和韵味。

 “5.12” 汶川特大地震是国人永远的伤痛, 同样也让广元人民刻骨铭心。

 在这次史无前例的灾难中广元损失惨重, 广元人民为之骄傲的剑门关﹑ 明月峡﹑ 千佛崖等遭受重创, 文化事业的巨大损失严重制约了社会经济发展。

  三军可夺帅, 匹夫不可夺志。

 抗震救灾, 恢复重建, 靠的就是一种精神。

 那就是自强不息、 顽强拼搏, 万众一心、 同舟共济, 自力更生、 艰苦奋斗的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

 在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中, 各项工作可谓千头万绪, 市委﹑ 市政府响亮地提出“弘扬抗震救灾精神, 重建和谐美好新广元” 的口号, 建设灾区人民“感恩自强” ﹑ “感恩奋进” 为主题的精神家园。

 中共广元市委多次召开会议,研究部署灾后文化重建工作。

 在市委宣传部的统一安排部署下, 一系列文化活动鼓舞斗志, 振奋精神的文化活动迅速展开, 举办了《震不垮的广元人》 等多台大型文艺晚会, 出版了反映抗震救灾的长篇报告文学《惊天动地》, 东河口地震遗址公园顺利建成。

 2008 年 8 月 31 日,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视察极重灾区青川县, 枣树村村民 “有手有脚有条命, 天大的困难能战胜” 和“出自己的力留自己的汗, 自己的事情自己干” 两条标语得到温总理的高度赞扬。

 这些精神的力量源泉, 推进了灾后重建步伐, 也成为我们不懈追求的目标。

 在灾后恢复重建的过程中, 市委﹑ 市政府清楚地认识到人民群众没有精神家园就没有真正的家园, 从而将文化重建作为一项利在当代, 功在千秋的民生工程来抓。

 按照“用好两个机遇、 实现两个加快、 建设三大体系、 完成六大任务” 的思路, 全面推进全市宣传文化工作上台阶。

 【字幕】

 全市灾后文化恢复重建项目共有 1624 个, 规划总投资 26. 3 亿元。

 截止目前, 已全部开工, 竣工项目 1445 个, 竣工率达 89%, 灾后文化重建取得重大阶段性胜利。

 在文化重建工作中, 市委﹑ 市政府围绕“建设川陕甘三省结合部经济文化生态强市” 的发展战略, 着力把文化发展的任务纳入全市工作的总体目标, 把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城市建设的总体规划, 突出规划、 科学统筹。

 市本级投资 1. 58亿元的广元文化艺术中心, 投资 1. 6 亿元的广播电视新闻中心, 以“两馆” 为重点的县区文化中心, 乡 镇综合文化站、 影剧院、 图书发行网点、 农家书屋和城市社区文化中心全面开工建设。

 建起了 149 个文化服务站和文化活动室, 安装 149套文化资源共享设备, 建成了 1 个市级和 3 个县级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支中心、736 个村级服务站。

 完成 20 户以上 “村村通” 建设点 4571 个, 恢复建设乡 镇广播站 217 个、 村广播室 2001 个, 新增联网乡 镇 33 个、 行政村 83 个、 有线电视用户 18983 户, 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达 95. 57%。

 建成市、 县(区)、 乡(镇)、

  村四级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网络体系。

 广元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态势喜人, 公共文化服务的框架已经形成。

 为催生更多的优秀精神产品, 我市建立了文艺创作激励机制, 设立了“广元文化奖”、“剑门关文学奖”, 极大地激发了新闻文艺工作者的工作热情, 精品佳作不断涌现。

  舞蹈《老妈妈》 参加 CCTV 舞蹈大赛荣获优秀表演奖; 歌曲《蜀道》、 电视专题片《远去的故土》 入围“四川省五个一工程奖”; 电视作品《灾后农房重建》入围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星光奖”; 反映广元抗震救灾的文学作品《幸存者说》荣获四川文学奖, 《大援建》、《东河口绝恋》、《青川情》、《樱桃红了 》、《青川涅槃》、《凤鸣利州》 在全国公开出版发行。

 在四川省广播电视新闻节目评选中, 我市获奖 41 件, 获奖数位居全省第三。

 文艺要深入基层, 为人民服务。

 近年来, 我市将文化乐民文化惠民纳入全市工作大局进行安排部署, 先后成功举办建市 25 周年系列文艺活动、 中国· 广元女儿节暨国际凤舟节、 《浙川同心, 山歌再起》感恩演出、 “央视激情广场大家唱”、“青春广元演唱会”

 、 广元女子才艺大赛、 武则天形象大使选拔赛等活动。

 精心组织了新中国成立六十一周年群众文化“进村庄、 进校园、 进机关、 进广场” 活动, 为灾区群众送图书 28 万余册, 放映公益电影 30183 场。

 今年 6 月以来,在全市开展了“颂歌献給党”

 、“感恩奋进” 百万群众歌咏活动, 共有 156 万人参加了 3138 场次的演出, 形成了“人人唱红歌, 人人受教育” 的浓厚氛围。

 文化服务突出面向基层, 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多彩。

 灾难生成精神, 灾难升华精神。

 近年来, 通过多种形式, 我市深入发掘“出自己的力, 流自己的汗, 自己的事情自己干”、“有手有脚有条命、 天大的困难能战胜”这两副标语的文化内涵, 连续两年开展了“感动广元十大人物暨十大新闻”的评选, 推出了刘兴福, 文小平等一批先进典型。

 今年 7 月以来, 我市主动作为,统一部署, 精心规划, 加强督导, “三基地一窗口” 建设快速推进。

 截止目前,重点打造了马鹿中小学、 枣树村、 大院乡 、 青川地震博物馆、 东河口地震遗址公园、 凉水镇凉华村、 智慧岛教育园等七个参观点。

 先后举办了 “美好新广元”、“灾后巨变” 等大型图片展, 激发了全市人民不等不靠、 顽强拼搏、 积极投身灾后重建的热情, 积极开展感恩活动, 大力营造感恩文化氛围, 实现了社会氛围从“知恩感恩” 向“感恩奋进” 的重要转变, 抗震救灾精神得到了弘扬和升华。

 两手抓, 两手都要硬。

 一方面, 我市在大力提升文化重建的社会效益, 在突出园区依托、 市场拉动的前提下, 文化产业的经济效益也逐步凸显。

 全市纳入灾后重建规划的重点文化产业项目有 14 个, 文化产业和文化市场规划总投资 7.87亿元。“千佛崖文化产业园区” 创造出灾后重建的“千佛崖速度”。

 剑门关、 昭化古城、 旺苍红军城等一批文化产业示范基地迅速崛起。

 2009 年, 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 3.5 亿元, 比上年增长 28%。

 今年“十一” 黄金周, 广元旅游揽金 1. 62亿元、 接待游客达 60 万人次, 创建市以来最高记录。

 为推动文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我市在 2009 年全面启动了灾后文物恢复保护工作, 皇泽寺、 千佛崖等国家级、 省级文保单位的维修保护工作全面展开, 已投资 1.3 亿元对全市 47 处红色文化旅游资源进行保护开发。

 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共登录文物点 1400 处, 其中新发现文物点 700 处。

 狭路相逢勇者胜。

 在省委省政府的亲切关怀和大力帮助下, 在市委、 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 314 万广元人民靠着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 实现了党中央﹑ 国务院“三年重建任务两年基本完成” 的目标任务。

 2010 年前三季度, 广元市生产

  总值实现 240.69 亿元, 增速排名全省第十位, 居全省重灾市州第二位,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 399.17 亿元, 增速排名全省第七位, 居全省重灾市州第一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 101.93 亿元, 增速排名全省第四位, 居全省重灾市州第三位。

 投资 10 亿的“气化广元” 项目建设如火如荼, 不久的将来, 更多的普通百姓告别烟熏火燎的烧柴灶。

 广元社会和谐稳定, 人民安居乐业, 连续两年获得全省“维稳” ﹑ “信访” 一等奖。

 成绩属于过去, 未来任重道远。

 刚刚闭幕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科学规划了“十二五” 的宏伟蓝图。

 困难和希望, 挑战和机遇并存。

 我们坚信在省委省﹑ 政府的指导下, 市委﹑ 市政府将带领 314 万广元儿女, 加快文化发展, 重建精神家园,再铸广元文化事业新的辉煌!

  中共广元市委 广元市人民政府 2010 年 10 月

推荐访问:再铸辉煌 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