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操作体验系列”实验报告

研发游戏活动资源促进幼儿快乐成长——“幼儿操作体验系列”实验报告
  
  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张敏
  
  一、问题的提出
  
  美国心理学家杰明斯的研究指出,5 岁以前是智力发展最快的时期,对一个年满18 岁达到正常智力水平的孩子来说,其中50%的智力是4 岁以前获得的,30%是4~8 岁获得的,20%是8~18 岁前获得的。而幼儿教育是针对3~6 岁年龄阶段的幼儿所实施的教育,正是处于这个智力发展的最佳阶段,若在这个时期内,对幼儿用正确的方法施以适当的早期教育,将会给未来更高级的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我们国家多次出台文件,要求学前教育要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探寻适合幼儿教育的有效方式。
  
  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以下简称《规划纲要》)特别要求要“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坚持科学保教方法,保障幼儿快乐健康成长”。《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特别强调要“加强对幼儿园玩教具、幼儿图书的配备与指导,为儿童创设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防止和纠正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也指出要“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也强调实施过程中“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
  
  确实,对于3~6 岁的幼儿,游戏不仅使他们拥有幸福快乐的童年,同时也是其最好的学习方式,是幼儿情感态度、知识经验、能力、习惯养成等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手段。“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早在二千多年前,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就提出了乐学的思想。乐在其中是学习的最高境界,它能使学习者学习起来非常投入、非常陶醉而乐此不彼。
  
  设计一套适合幼儿游戏学习的材料是幼儿乐学的前提条件。从现有的情况看,在游戏材料设计、提供方面,适合不同年龄阶段幼儿发展需要的游戏资源非常匮乏,而且品种、功能单一,趣味性不强。目前,我国幼儿园和家庭使用较多的游戏材料是《蒙氏数学》《分级阅读》《快乐星猫DIY 课程》《赛恩斯科学宝箱》《多元智能学具》等,这些游戏材料均是以单个领域呈现的,尚未有一套符合《纲要》《指南》精神,能全面涵盖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促进幼儿身心发展的五大领域教育的游戏材料,这种状况导致幼儿园教育活动的普适性、有效性和趣味性受到较大影响。因此,开发一套适宜的幼儿游戏操作材料迫在眉睫。本研究旨在通过以“幼儿操作体验系列”(以下简称“操作体验系列”)为载体,从多维度、多主体、多形式提供适宜于3~6 岁幼儿使用的游戏材料,进一步优化幼儿学习与发展过程,探寻幼儿教育“去小学化”“去学科化”的实施路径,探寻幼儿乐学的最佳媒介,切实为幼儿的终身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
  
  二、研究的理论依据
  
  1. 国内研究
  
  本研究检索了“幼儿游戏与游戏材料”“幼儿游戏与教具、学具”等相关信息,发现我国在这方面的理论文献不仅滞后,而且涉及到的相关研究也仅限于一线教师使用方面的认识,有理论深度、有借鉴价值的文献并不多。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个空白恰恰给我们在理论的挖掘层面提供了更多思考和探讨的空间。
  
  2. 国外研究
  
  (1)杜威的“从做中学”理论。杜威认为,儿童身上蕴藏着充满生机的冲动,生来就有一种天然的欲望,要做事,要工作,“从做中学”正是儿童实现其天然欲望的表现。儿童本能的力量,即实现自己冲动的要求是压制不住的,所以,“从做中学”会使儿童用一切的力量和感情去从事他自己感兴趣的活动。这种理念为我们潜力研究一套能够“从做中学”的支持性载体提供了理论支撑。
  
  (2)蒙台梭利的感官教育理论。蒙台梭利认为,智能的培养首先依靠感觉,通过感觉的练习使儿童能辨认、分类、排列顺序等,这就是智能和文化学习。由于儿童对不同感官刺激的敏感期有所不同,因此,感官训练必须细分为不同方面,如触觉、视觉和听觉等,并要相应地设计出各种感官教具。这种理论也是本研究致力于设计丰富多样的感官材料,并以此作为幼儿的智能培养媒介的重要缘由。
  
  (3)斯马茨的整体论。英国哲学家斯马茨在其《整体论与进化》中提出要用一种系统的、整体的观念考察生命现象。幼儿作为自然生命与意义生命、价值生命的统一体,要实现其全面、和谐的发展,就必须遵循幼儿发展是一个有机整体的理念。这一观念提醒我们,在为幼儿设计游戏材料时,一定要考虑材料涵盖领域和幼儿发展的的系统性、全面性和整体性。
  
  三、研究的目标、内容及方法
  
  (一)研究目标
  
  1.依据《规划纲要》《意见》《纲要》和《指南》的教育思想和基本要求,制订教育计划,有效地组织教育活动,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幼儿素质。
  
  2. 验证和完善“操作体验系列”,为幼儿提供丰富、适宜、多样、灵活的游戏材料,方便幼儿“从做中学”。
  
  (二)研究内容
  
  1“. 幼儿操作体验系列”与幼儿园环境创设研究。
  
  2“. 幼儿操作体验系列”与家园互动合作研究。
  
  3“. 幼儿操作体验系列”与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实施研究。
  
  (三)研究方法
  
  本研究实践性和理论性都很强。主要研究方法有以下几种:
  
  1. 文献法
  
  文献资料是教育科研的依据之一。
  
  通过查阅有关文献、搜集国内外相关研究信息,对上述教育问题作出系统批判性的分析,并从文献及相关研究成果中受到启示。我们力争做到不仅找到本研究解答的线索,使研究范围内的概念、理论具体化,而且为更科学地论证自己的观点提供有说服力的、丰富的事实支持,使研究结论建立在权威文献和可靠材料的基础上。
  
  2. 行动研究法
  
  由研究者和实践者结成一体,组成课题组。我们按照发现问题、分析并确定问题、拟订计划、搜集资料、实施行动、评价反思及调整计划、提出报告等实施步骤加以落实。研究过程中,我们综合运用各种具体的教育研究方法,展开“操作体验系列”的应用性研究。即在教育实践中发现问题,并根据实际情况开展研讨活动,不断调整方案,以改进教育实践,凸显在行动中研究、在研究中行动等主要特征。
  
  (1)研究对象:以湖北省省直机关第二幼儿园、武汉市市直机关健康幼儿园等34 所幼儿园在园幼儿、教学实验班教师以及相关人员作为研究对象。
  
  (2)研究过程:一是收集资料。通过现场教育活动观察、幼儿园环境创设、家园亲子作品分析等方法收集与研究相关的资料。二是分析资料。分析收集的资料,关注教育实践的实际效果,并加以解释和调整,进一步改进与完善“操作体验系列”。
  
  (3)研究时间:2009 年9 月~2013年1 月。
  
  3. 实验法
  
  (1)实验目的:改进和完善“操作体验系列”中的各种游戏材料。
  
  (2)实验过程:我们采用了前实验的教育研究方法。主要分以下三个阶段进行实验。第一阶段是实验准备阶段(2009 年9 月~2010 年8 月)。通过对幼儿园教师、幼儿以及家长对游戏材料的访谈,对目前幼儿游戏材料的使用、需求等进行调研,完成调查报告。第二阶段是全面实施阶段(2010 年9 月~2012 年7 月)。我们选取了4~5 岁年龄段进行“操作体验系列”实验验证工作,听取基层意见和建议。我们在教育观察和调查基础上,依据相关的幼儿教育理论和教育政策,控制影响教育实验结果的某些研究变量,组织武汉市34所参与实验的幼儿园,开展有计划的教育实践,观察教育现象的变化和结果,不断改进和优化“操作体验系列”中的各种游戏材料。第三阶段是实验总结阶段(2012 年9 月~2013 年1 月)。这一阶段我们的主要工作是整理实验资料,分析实验结果。
  
  (3)实验样本:以湖北省省直机关第二幼儿园、武汉市市直机关健康幼儿园等34 所幼儿园作为实验单位,实验单位的204 名教师以及3600 名在园4~5 岁幼儿参与为期1 年的教育实验;而后,我们又在这34 所幼儿园分3

[1] [2] [3] 下一页

推荐访问:“幼儿操作体验系列”实验报告 幼儿教师职业体验报告 幼儿教育暑期体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