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四本书及会宁县教育规章制度汇编心得体会_大学的规章制度

  读《四本书》及《会宁县教育规章制度汇编》心得体会

 作为一名普通会宁县人民,一名人民教师,为了会宁县的更好发展从我做起,完善自身,我也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读了《四本书》及《会宁县教育规章制度汇编》,现将心得体会作如下总结如下:

 (一)看到了《不做教书匠》这个书名,我就对书的内容做了一个大体的猜测:其一,“不做教书匠”就是要做一名不断创新的教师;其二。就是不能只做好一名专业知识的传授者,更要做一名育人的德育工作者。同时,自己也?做了一下深刻的反省,觉得自己连一名好的“教书匠”都不是的话,那真的要感到非常汗颜。打开书页,一个个标题强烈地吸引了我。读完此书,心中的困惑都烟消云散。面对以后的教育人生,眼前豁然开朗了。作者的很多思想深深地触动了我。尽管此书主要是为青年教师所写,但已是上班十五年的我却感到自己对“教师“的认识是何等的肤浅,对当前的教育更是疑惑重重。此书让我的思想确实提升了不少,甚至改变了我以往的一些观点,我深深地感叹:“教育家确实不凡!”

 书中通过许多灵动的小故事来说理,来引领着我们走向自己美丽的教育人生。激励着我们广大青年教师。其中让我感触最深的一段是“年轻的老师们,不管你经受何种失败,你不会贬值,只会升值。失败本身就是一种收获。对于一个勇敢的人来说,惟有失败,真正给你带来进步的思索。或许这次评优课你失败了,或许这次论文评比你名落孙山了,或许这堂研讨课你上砸了,或许你多次投稿都石沉大海,或许你的教改实验没有预期的效果,或许这学期你的教有贬值,在这些磨练中你已经升值,只是这些价值还没有适当的方式和机会展露出来,它需要在下一轮的实践中带给你惊喜。”这对于年轻教师来说,看到这样的语句,这样深入人心的语言,这样贴心地为年轻教师分析失败,鼓舞进步,怎能不让人激动?很多老师缺少的就是对失败的正确认识,没有勇气去挑战失败,我们应该在一次次的失败中,吸取教训,勇于创新与改变,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教学之路。

 《不做教书匠》是一本催人奋进的好书,读的越多就越感到看晚了。我按耐不住激动的心情继续往下看“每个孩子的心灵就像荷叶上晶莹剔透的露珠,年轻的你要尽一切可能,想办法呵护她、保护她……”是呀!小起我现在的一帮可爱的孩子们,和他们一起游戏的快乐情景。真是一副和谐的画面!年轻的我有理想、有憧憬、有许多作为教师作为青年应该有的。突然耳边响起熟悉的声音“这个小孩我一点都不喜欢”,“真巴不得早点送走他们”云云。刚舒张的笑容立刻收敛了下来。我在问自己,为什么?是在我身上缺少了些什么?我在书中找到了答案,那就是丢了教师当你能微笑着倾听学生讲述,微笑着赞许,微笑着抚摩孩子的头,那对学生来说是一种无法比拟的快乐。反之如果老师板着一张严肃的脸,动辄就批评教育,那学生肯定是大气不敢出,战战兢兢的坐在课堂里。

 如果说教师的人格力量是一种无穷的榜样力量,那么教师的爱心就是成功教育的原动力。陶行知先生说得好:“捧着一颗心来,不无私奉献爱心的典范。所有的学生,都十分需要老师的爱。老师的爱与尊重是照亮学生心灵窗户的盏盏烛光。我感谢这本书,它让教师们从中汲取力量,拥有自己的教育理想,以更多的激情投入到教育实践中去。

 我国古人云:授人鱼,不如授之渔。当代教育界流行一句名话,即“教是为了不教”,并把它视为教学的最高境界。国外教育界提出“迁移而教,为迁移而学”。可见重视学生的后天学习、后天发展,是最科学的教学方法。回顾自己的教学,大部分时间只是老师所说的教书匠了。《不做教书匠》只要我们心中有教育,心中有学生,我们每天都很努力地学习着,工作着,始终跟着时代的脚步在前进,我们就能成为学生心目的好教师。这是最重要的!

 最后,我用《不做教书匠》里的一段话作为结束语?“我们要使教育人生充满快乐,就一定要在工作中快乐起来;而要使自己的工作快乐起来,你就一定要投入与付出。”不做“教书匠”,“做一名有方向感的教师;做一名有约束感的教师;做一名有责任感的教师;做一名有上进感的教师;做一名有奋斗感的教师;做一名有专业感的教师;做一名有亲和感的教师;做一名有智慧感的教师。”这是多么美好的希望,相信也是我们大多数从事教育工作者的美好愿望。

 (二)终于将杨瑞清校长的《走在行知路上》的大作从头至尾读了一次,长舒一口气的同时,也为他的教育理想、信念与意志所震憾,为他长期的勤奋和对教育的爱与责任所感动,为他长期对教育的思考、探索与实践终有所得而高兴。从事教育二十年来如一日,目标就是一个,为农民的孩子办出最好的学校,让农民的孩子也受到最好的教育。非常纯朴的想法,更重要的是他把这种想法化为自己至高无上的追求,融进了他的教育信念中,支撑着他的教育意志与引导着他的教育行为。所以就有了他人生路上的几次重大选择而最终义无反顾地选择了五里小学。毕业分配他在进城与回乡之间选择了后者,后来有了出任团县委副书记的机会,本来前途一片大好,却依然挂冠而去最终还是回到了五里小学。有人惋惜也有人不解,更有人以为他傻,只有他自己心里最清楚他是属于哪一片土地,他的生命注定就属于教育的。于丹教授说,真正的英雄是能够为自己的心作主的人,无疑杨瑞清校长做到了。虽然这样的选择也有着他后来的自我剖析所说的自卑心理在作怪,但是幸运的是他因此真正找到了生命的感觉,找准了人生的坐标,找对了让生命力勃发的突破口。

 杨瑞清校长是幸运的,他初中毕业后,就进入了由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创办的晓庄师范学习,受到了正规系统的职业培训与文化滋养,为他后来的工作打下了良好的知识与人脉基础。更重要的是他还在这里遇到了一位他后来从事教育的启蒙教师——辛国俊老师,辛老师知识渊博,富有爱心,对家庭贫困和过早失去父亲的杨瑞清特别关心,这对一个沉默寡言、内心有着深深自卑的学生来说,感到十分的慰藉。更为关键的是辛老师发挥了杨瑞清的行知路上的引路人的作用。他是研陶的骨干分子,参与编写了《陶行知文集》一书。他给学生们介绍学校的创办历史,讲解陶行知先生的生平事迹和教育思想,特别是陶先生放弃大学的优厚待遇,到乡下去为农民办教育的伟大精神等等,相信这些都是杨瑞清后来坚定不移地留守在五里小学的精神源。正是由于在晓庄师范的学习,使杨瑞清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为自己树立了一个光辉的榜样,萌生了一个坚强的信念:向陶行知先生学习,走行知之路!也正是因为有了这种信念,才使他在进城和回乡之间毅然选择了回乡,在从政与从教之间最终选择了从教。“青春不能没有理想支撑,事业不能没有激情相伴。”正是凭着这种理想和激情,谱写了他后来的乡村教育童话,造就了他今后事业的辉煌。杨瑞清校长是执着的,执着就是一种专注的精神。师范毕业时,他就立志学陶师陶,为农民的孩子办好教育,并且付诸行动,草拟了方案,但引起了人的非议,认为他爱出风头,他不为所动。毕业后,希望创办行知学校,领导犹豫劝告,后又坚持申请要到最偏僻的农村去实现心中的理想。到了五里小学后,向领导软磨硬泡地挂牌了个行知实验班,凭着一股初生牛犊的冲劲,进行着陶行知教育思想的试验。而后又搞不留级试验,却经历了“一丑遮百俊”的挫折,依然坚持自己的立场与认识,这就是执着。办教育是艰难的,办农村的教育尤其艰难,即使如杨瑞清校长这样有理想激情甚至有种天真的人有时也苦闷,也困惑,但我想也只有他能走下来,因为我觉得他有时会将一些难以看通的事合理化,比如对于城乡教育发展的不平衡,他能想得通,能做到释然,甚至还认为这是好事,这是一种境界。思想的疙瘩解不开,又如何能执着于自己的理想呢?在现实面前,在强大的体制面前,一个人的想不通是何等的无奈又何其的无力?最好的办法就是绕开它,做一个执着于自己的理想的人,办自己能办的事。

 每想于此,我的内心又隐隐泛起些许的悲哀,为教育!从个人价值实现来看,杨瑞清校长无疑是在一定程度上成功了,但他是付出了怎样的努力呢?为了争取好的发展空间,他简直是在变着把戏的依赖着联合着,这得牵制他多大的精力与智慧啊?或许,如果有一个好的发展空间,杨瑞清校长会在专业上取得更大的成就。所以我并不认为杨瑞清校长的努力能为中国农村教育提供了一条可资借鉴的发展道路,五里小学的发展仅有典型意义而没有普遍价值,也许有些领导会说,中国的农村如果多出几个杨瑞清或者是农村校长都是杨瑞清式的校长,那中国的农村教育就有希望了,先不要说这是不可能的,即使可能又能如何?中国从来都是喜欢捧起典型意义的事件与人物,如果人人都是杨瑞清,恐怕也就失去了典型意义而不可能独得领导的青睐了,五里小学也就无法一枝独秀地发展了。这就是中国教育的悲哀呀!杨开始是借陶行知先生的影响力而引起有关领导的注意的,而后是因影响扩大了甚至有国际友人的关注激发了领导的教育政绩意识,后来的发展虽然也有机遇的因素,但不可否认,杨自己已有了全国性的影响力甚至还有点国际知名度,这时的领导重视就顺理成章了。杨有时自己也迷茫也困惑,有觉得走不下去的感觉,他觉得自己这么努力了仍赶不上城市学校的发展,为什么?中国教育经费的投入体制问题是最大的问题啊,制度的坚冰不破,哪来的教育春天啊?教育经费、硬件的改善如果仅靠着某些领导恩赐般的支持,教育发展就永远无法保证。所以,杨瑞清校长的成功明显有中国特色的烙印。但愿中国少些杨瑞清式成功的校长,而更多的是在制度空间内获得游刃有余的成长的校长,如此则中国教育才会有“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局面!我们多么期望那样的局面能早日到来!如此则是我们的教育之幸、更是我们的民族之幸!

 (三)社会的发展、变革引起生活、生产方式的改变,而这些变化又势必影响到教育的改革。教育要革新,首先是思想观念的更新。

   在《新基础教育理论》书中就提有这样的论述:新教育观念系统是实施“新基础教育”的学校之魂,是变革传统学校的理论武器。基础教育的观念更新,就是价值观、学生观和学校教育活动观的更新。

 教育具有着未来性、社会性与生命性。这些新观点的提出,就是针对现在中小学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重学科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轻学生个体生命多方面发展价值的弊端。强调教育的“终身化”联系,体现了基础教育与个体生命关系上时间维度的变化。“教育不只是旧观念中个体生命里程的一个阶段,而是生命全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就学生个体而言,教育须承担起为其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为其有可能创造有意义而幸福的人生奠定基础的责任。“人类最宝贵财富是生命的成长。”“在一定的意义上可以说,教育是一项直面生命和提高生命价值的事业。”

   通过读《新基础教育理论》这本书,能使教师认识到: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自己的心里不仅要有人,而且要有整体的人,处处从发展、成长的角度去关心人,做好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书中还强调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在学生观的更新上,教师要认识和关注学生的“主动性”,“潜在性”和“差异性”。在这样的认识上,开展学校的育人活动,是注重沟通教育理想“彼岸”与学生发展“彼岸”的具有转换功能之“桥”。教育活动最常见的形态是持续渗透,犹如春风细雨润物无声。“新教育活动观的核心是激活师生在教育活动中的生命活力,使教育活动真正成为朝着目标实现的方向而开展的师生积极互动。”

  整本《新基础教育理论》从我国的人口、资源与生态到世界宏观变化、中国社会转型、古代中国的教育回溯与反思,侃侃而谈到当代中国教育变革的任务、策略,基础教育的重建论,甚至精细到日常教育实践(课堂教学、班级管理)等,详细地论述了教育的过去、现状以及面向未来的特殊意义,读来令人收获颇丰。

  教育就是育人,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作为目标而存在。所以说,教育的核心,在于一个“人”字。如果说教育理论是书写这个“人”字的一撇,那么具体的方式方法,则是构成“人”的一捺。在理论的依托与指引下,行使恰当的教育方法,最终能使书写出的“人”字完整且美观。

  针对以上述,恰如书中所谈:当前我国学校教学实践中存在生命价值的缺失。大部分教师对教育价值的选择还停留在“传递知识”上,其中有一些教师虽已关注到学生技能、技巧,甚至能力和智力的发展,但大多仅为点缀。至于认识范围以外的目标则更少涉及。然而,对于学生而言,课堂教学是其学校生活的最基本构成,它的质量直接影响学生当下及今后的多方面的发展和成长。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提出“教育即生活”,他主张要从学生的生活出发来改造以书本作为出发点的旧教育。同样,每一堂课都是教师生命活动的构成,如果一个教师一辈子从事教学工作,就意味着他生命中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是在课堂中和为了课堂教学而付出的。由此可见,课堂教学的意义对于教师和学生的人生无疑是重大的。

  为实现拓展现有学科的育人价值,“新基础教育”要求教师先认真分析、认识、把握本学科对于学生成长而言独特的发展价值。对知识进行重组,在教学的过程中将书本知识重新“激活”,实现书本知识与人类生活、学生经验、发现发展以及历史的沟通等。正是通过对统一制定的确定性教学内容的深度开发、重新组合和多向激活,通过把弹性因素和不确定性引入教学过程的设计,使教学设计为师生课堂教学的实践留出了主动参与、积极互动、创造生成的可能。

  教师是课堂的设计和引领者,但学生是教学的重要资源。一堂资源丰富、同时具有开放性与互动的课堂,再加上适当的拓展或实践活动,将对解放学生、活跃气氛起积极作用,学生的学习兴趣、对课堂的情感态度定会发生明显变化。而“活”起来的课堂,如果教师不能有良好的驾御能力,可能还是会回到习惯的老路上去。所以,书中又提出了更深一步的建议,我认为对当今教师是十分有用的。一、加强课前“教学设计”的研究力度,使教师在设计中就有“结构”意识和形成“弹性化”方案。二,在上课时,要求教师学会倾听,把注意力放在学生身上,要提升及时做出合适应答,推进教学过程的能力。三,强调教师在教学角色中不仅是“呈现者”,“提问者”,“指导者”,“评价者”“管理者”等,更重要的是课堂教学过程中呈现出信息的“重组者”。然而,实际的教学往往并不会完全依照着理论的发展而发展,一个教师尽管教的是同一门课,面对同一批学生,但他在每节课上所处的具体情况和经历的过程都并不相同,每一堂课都是在向教师的智慧与能力提出一系列的挑战。

  所以,面对现代社会求新求变以及知识日新月异变化对人的能力提出的要求,《新基础教育理论》不仅强调了教师对变化的认识和行为的改变,而且还要从变化走向新的教学能力和习惯的养成。这也是体现了一个“人”字。由此可见,以人为本,或者说是更加人性化的教育对育人的重要意义,也是这本书读来我最深刻的感受。

 (四)最近,我习读了肖川先生的著作《教育的力量》,在肖川先生的著作中,在肖川先生文字的字里行间,无不处处流淌着教育人性的光明,倡扬着教育的理想和信念,时刻关注着人的成长那充满曲折和艰辛然而令人心动的历程,那炽热如夏阳,清丽如秋月的文字温润师者之心灵,滋养师者之生命。在《教育的力量》中,肖川先生和我们谈人生,谈教育,谈幸福,确实让我很有收获。

 首先,《教育的力量》让我对教育有了更深的感悟。她让我领悟到了我们所从事的工作——教育不同于任何制造业的活动,更不是一个操作流程。肖川先生告诉我们,教育是一个激荡心智,沐浴灵府,贞立人格,彰显个性的活动,关注学生成长的教育一定包涵着爱,感恩,希望,探索,自由与自主。作为一名教师,爱就是对学生的了解,尊重,责任,关怀和给予。缺乏了解,爱就是盲目的,当然也很肤浅;而没有对学生的尊重,就没有对学生的信任,爱就会演化为支配和控制;同样没有对学生的责任、关怀和给予,我们对学生的爱就是苍白的、无力的。在这里,肖川先生对教育中的爱的诠释是如此的精辟,深刻,真的让我受益匪浅。此外,作为一名教师,我们给予学生的还应该有感恩,有希望,让我们的学生学会爱,学会憧憬未来,从而在学生心中发掘出向上生长的力量。我想,如果我们的教育若此,那必定是成功的教育,和谐的教育,更是人文的教育。而在今天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里,我们还应该给予学生怎样的时代精神,肖川先生也给了我很好的启示,那就是探索、自主与自由、合作创新。探索,就意味着在我们的教学中,在我们给予学生的教育不是固步自封的,不因循守旧,不墨守成规;意味着我们对学生的教育不得过且过,而应追求卓越。而在我们的课堂上,探索就意味着我们应引导学生去不断追求知识和能力上的一个又一个的挑战,让一个又一个的问题引导我们的教学过程。读罢肖川先生对探索的注解,我才真正理解了自己以前对教育语言的理解是多么的肤浅!如果我们能引导我们的学生能在自己的学习过程中不断探索,主动探索,那我们的教育必将会有质的飞跃,那将意味着学生自主、责任、合作创新精神的养成,意味着我们对奴性人格的摒弃,对专制性格的颠覆!这种教育境界不正是我们所应追求的吗?

 还有,在《教育的力量》的学习过程中,我也认识到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该做一名有思想的教师。我们有自己的思想,才能使我们兴趣广泛,内心鲜活,才会积极捕捉各种有意义的信息,使我们的交往更有品味,使我们的生活,特别是精神生活变得丰富,使我们从琐屑、无聊的单调,平庸的生存境遇中摆脱出来。如此,我们的思想愈丰富,就愈容易变得丰富。这样,在与学生的交往中,我们才会潜移默化给学生精神的培养。才会对学生的心灵丰富和精神充实有一种自觉而有自然的引领。有思想,使得我们不人云亦云,不简单化,使得我们葆有自由意志和独立人格。如果我们缺乏思想,缺乏对社会、人生和教育的理想与信念,那我们的教育也仅仅是停留在低层次的“教书育人”上,那我们的教育也仅仅是没有灵魂的认知结果的堆积。

 (五)会宁县教育事业的发展取得显著成就,教育改革也面临严峻的挑战,教育改革发展面对这重大的发展机遇,为是会宁的教育事业更上一层楼,会宁县教育局特编写《会宁县教育教学规章制度汇编(一)(二)》力争让老师们对会宁县的教育规章制度有初步的认识,读此书我感受颇深。

 读完读《四本书》及《会宁县教育规章制度汇编》我体会最深的是在我们的教育教学中,我们应该会学习,会思考,让教育充满思想,让思想充满智慧,让心灵充满阳光,让心灵荡漾在博大、丰富、深邃、光明、温暖的思想中,让思想去照亮我们不断成长,不断前行的路,那我们一定会在我们的教育人生中走的更加充实,更加幸福!

推荐访问:会宁县 本书 心得体会 规章制度 汇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