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解读与教学设计十二篇

[我解读] 《秋天》是现代诗人、评论家何其芳的代表作,编排在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语文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选自何其芳早期创作诗集《预言》。当年诗人在相隔不长的时间里先后写了两首以《秋天》为题的诗歌,一首写于一九三二年的六月二十三日,另一首写于同一年的九月十九日清晨。从时间上看,前一首并非写于秋天,而是盛夏,其内容正如诗中所写:“我是忆着、梦着、怀想着秋天”;
后一首写于秋季,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令人憧憬的秋天,读后让人不免心生遐思,无限向往,现在教材所选的正是后一首,也称《秋天》

(二)。

以“秋天”为题,写什么好呢?笔者认为莫过于写大自然、写郊外的乡野了,因为四季的更替会在那里留下清晰的印记,给人以直观的感触。作者似乎也深谙其中的道理,把目光投向乡野,投向农家人的生活,选取“农家”、“渔人”、“牧羊女”三个丰富而有代表性的劳动画面,以观者的身份言他人之事,用多情的眼睛表内心之感,营造了一种清净而悠远、闲适而欢快、失落且守望的既亲切又朦胧的秋天氛围。“秋天栖息在农家里”、“秋天游戏在渔船上”、“秋天梦寐在牧羊女的眼里”,在这首三节十五行的短诗里,作者蘸着丰富的情感,用轻松自然的笔调,描绘了三幅诗情画意的美景,意味深长。

画面感强,生活味浓

作者以独特的视角选取乡村秋景中三个典型的场景——幽谷农家、江面渔人、草野牧羊女,以蒙太奇般的艺术手法从不同的场地,用不同的光圈和焦距捕捉秋天的镜头,通过连续而又带有跳跃性的手法进行剪辑,从忙碌的农家到欢快的渔船,再到草野上牧羊女的情思,画面的立体感顷刻间跃然纸上,裹挟着成熟味道的秋风似乎扑面而来。为了增强画面的厚度和层次感,作者对每个场景进行了精心的布局和点缀,用“露珠、伐木声、幽谷”衬托农家人劳作居所的悠远,用“冷雾、乌桕树、白霜”丰富渔人捕鱼作业时的环境,用“蟋蟀声、枯涸见石的溪水”凸显牧羊女平静、清澈的内心世界,三个场景错落有致,有机统一,透露着浓浓的生活气息,写出了秋天多彩的味道。

形式灵活,表达独特

《秋天》这首诗融合了中国古典诗歌的风格和西方现代诗歌的技巧,形式上既有格律诗的整齐划一,又有现代诗歌的灵动多变。整首诗共三小节,每一节均为五句,都以“秋天„„在„„”的句式结尾,表现出篇章结构的一致性,而在句法上则呈现出灵活多样、摇曳多情的特点,语句的长短完全由情感表达的需要而定,节奏感强,韵律和谐。全诗不着一个主语,只在每一小节的最后点出“秋天”,一唱三吟,反复吟咏,既含蓄不泥,又凸现主题,这样的形式让“秋天”流动、鲜活起来,仿佛有一种无形的力量,把我们渐渐带入它那迷人的深处。

短短十五行诗里,作者采用直陈其事的手法,娴熟地运用拟人、拟物、比喻、暗示、通感等表达技巧,展现了秋天的独特魅力,“清晨满披着的露珠”、“饱食过稻香的镰刀”、“乌桕叶似的青鳊鱼的影子”、“芦蓬上满载着白霜”、“满流着夏夜的香与热的笛孔”,这些独特的想象撩拨起读者的感官细胞,让人产生丰富、自由的联想,既让我们感受到了诗人的内心情感,也让我们读出了自己的秋天,而这之间又有足够的包容性和回味的余地。

另外诗中有几句特别的句式值得仔细揣摩:诗的开头两句“震落了清晨满披着的露珠,伐木声丁丁地飘出幽谷”,正常情况下是先“伐木”后“震落了露珠”,而诗人却有意颠倒顺序,造成表达上的突兀效果,以吸引读者的注意,同时也为了使句式错落有致,读起来更加抑扬顿挫;
第二节的第二句“收起青鳊鱼似的乌桕叶的影子”,光影交错,虚实相生,表达之妙,回味无穷;
第三节三四句“牛背上的笛声何处去了,那满流着夏夜的香与热的笛孔?”,这两句如果按照一般的语言习惯可以合成为“牛背上那流着夏夜的香与热的笛孔里的笛声何处去了?”,但如此一来,诗意就没了,也表达不出那种层进、往复的味道。

语言形象,意境丰富 这首诗的用字非常考究,生动形象是其一大特点,表现之一就是诗句中用了许多情态化的修饰语,比如“满披着”、“丁丁地”、“肥硕的”、“圆圆的”、“满载着”、“轻轻”等等,这些形象化的语言表现了秋天的神韵,传达了人的神情。“栖息”、“游戏”、“梦寐”等拟人化的词语使秋天的模样具体可感,赋予其生命的气息。

《秋天》一诗中没有社会性的意象,也看不到当时的社会和现实的印记,看到的只是静态的自然与生活的景物,如“露珠、幽谷、冷雾、芦篷、白霜、蟋蟀、笛声„„”,这些也是中国古典诗词中常见的意象,诗人用人们熟悉的静态意象,注入其自己的情感因子,创生出一个蕴藉丰富、意味深长的秋天意境,让每个人都会在里面找到自己的那个秋天。

[我设计] 教学设想

《秋天》所在的单元主题可以概括为“四季图景”,所选的课文均出自名家之手且构思巧妙、意境优美、语言精巧、富有诗情画意。课文篇目包括朱自清的《春》、梁衡的《夏感》、何其芳的《秋天》、老舍的《济南的冬天》等基本内容。从春到夏,从秋到冬,四季的图景依次在一个单元里集中呈现,因此感受四季的变化,所以说欣赏四季的美景理应是教材编写者对本单元学习内容的基本定位。《秋天》作为一首现代诗歌,语言优美,画面丰满,意境悠远,教学中以朗读为基本手段,以语言为基本抓手,欣赏诗歌的画面美和意境美,在此基础上,体会秋天的味道。

教学目标

1.认读并会写文中的生字词(例如“丁丁、肥硕、鳊鱼、乌桕、芦篷、寥廓、枯涸、清洌、梦寐”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味诗歌形象、生动的语言和画面。 3.在把握诗歌意境的基础上,丰富对秋天的体会。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味诗歌形象、生动的语言和画面。 2.在把握诗歌意境的基础上,丰富对秋天的体会。

教学难点

1.理解“收起青鳊鱼似的乌桕叶的影子”的意蕴。

2.注意“牛背上的笛声何处去了,那满流着夏夜的香与热的笛孔”的朗读。 教学方法

以学生为主体,通过朗读品味、对话交流,联系生活体验,触发学生对诗歌意境和秋天的理解。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辅助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话说秋天——秋天洒落在记忆里 以时间为引子导入新课

师问:同学们,大家知道今天的日期是多少吗? 生答:10月19日。

师问:那么农历是多少呢? 学生:沉默不语

师说:老师来上课之前查了一下台历,今天是农历的九月二十三,再过几天就是二十四节气中的“霜降”了,这也意味着天气开始慢慢变冷了。现在我们处在什么时节啊? 生答:秋天。

师说:具体来说,现在正值深秋时节。一说到秋天,我想每个人都会对其有不同的印象和感受,现在我们进行一个头脑风暴式的回答,请你用一个词或一句话来说一下此刻想到的有关秋天的景物、画面或感受。(任选一个小组从前到后一个接一个地说„„) (设计意图:从现实时节切入秋天的话题,唤起学生对秋天已有的生活体验)

二、吟诵秋天——秋天在诗人的眼里 1.初读感知

要求:读准字音,注意停顿,大声朗读,每人至少读三遍。

(1)学生按要求进行自由朗读。

(2)请学生朗读,每人一小节,其他学生纠音、点评。

(3)全班齐读一遍课文,教师提示重点词语的读音及书写。

提示:丁丁(zhēng) 背篓(beī lǒu) 肥硕(shuò) 青鳊鱼(biān) 乌桕(jiù) 芦篷(lú péng)寥阔(liáo) 枯涸(hé) 清洌(liè) 梦寐(mèi)

(设计意图:解决生字词的读音,读顺课文,初步感知诗歌内容,解决目标1) 2.诵读理解 要求:根据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进行有感情地诵读,诵读时要注意语气、语调、语速和感情,要求读出自己的理解,读出诗人的感情,读出秋天的味道。

(1)学生可朗读或默读;
可自主朗读或相互交流朗读的认识,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仔细揣摩诵读本文的感觉。

(2)请学生任选一节或一部分进行有感情朗读的尝试,读后说一说自己为什么这样来读,其他同学可适当点评。

(3)教师进行示范朗读,同学们可以根据教师的朗诵提出问题:你为什么这样来读呢?对学生的疑问,教师给予回答。

提示:第一小节要读出悠远、清静和喜悦的味道,体现出农家人生活环境的特点以及收获的忙碌和喜悦之情,“丁丁”作为形声词,朗读时要适当拉长(丁—丁);
第二小节要读出悠闲、轻快的感觉,体现出渔人怡然自得的生活乐趣;
第三小节要读出空旷、深远和怅然若失的意味,体现盛夏过后的沉寂和牧羊女内心朦胧的感觉,同时要注意“牛背上的笛声何处去了,那满流着夏夜的香与热的笛孔?”的疑问读法。

(设计意图:在感知课文的前提下,进行有感情地诵读,用自己的理解把文中的感情给展现出来;
反过来,在有感情诵读的基础上,加深对诗歌内容和情感的把握,着力解决目标

2、3) 3.品味赏析

要求:你最喜欢诗中的哪一句或哪一节?抑或是你对诗中哪一部分最有感触,说说你的原因和看法。(提示:可以从“词语/句式/修辞/景物/情感”等方面着眼。) (1)学生自我品味或互相交流学习。

(2)学生在班级进行交流学习,教师适时总结、点拨。

提示:词语方面形象、生动,运用许多情态化的修饰语,比如“满披着”、“丁丁地”、“肥硕的”、“圆圆的”、“满载着”、“轻轻”等等;
句式方面有意突兀和非同寻常,如“震落了清晨满披着的露珠,伐木声丁丁地飘出幽谷”和“收起青鳊鱼似的乌桕叶的影子”,新颖独特,别有滋味;
修辞方面运用了拟人、拟物、比喻、通感等表现方式,例如“清晨满披着的露珠”、“饱食过稻香的镰刀”、“乌桕叶似的青鳊鱼的影子”、“芦蓬上满载着白霜”、“满流着夏夜的香与热的笛孔”,增强了表达效果;
景物方面选取秋天有代表性的物像,比如“露珠”、“稻香”、“瓜果”、“冷雾”、“白霜”、“蟋蟀声”等,突出秋天的特点;
在情感方面传达出一种清净而悠远、闲适而欢快、失落且守望的既亲切又朦胧的秋天氛围,味醇意长。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品味鉴赏诗歌的能力,加深对本诗的理解,继续解决目标

2、3)

三、描绘秋天——秋天徜徉在你我心间

要求:请用你的学习收获和体验重新感受“秋天”,借用诗歌的写作手法,写一句或一小节充满诗意的有关“秋天”的文字。

(1)学生构思写作。

(2)课堂交流学习,同学及教师进行评点。

(设计意图:学以致用,解决目标3,照应导入。) 四.寻找秋天——走进秋天,感受自然 课后作业:

1.读读、写写课文出现的生字词。 2.背诵全诗。

3.寻找秋天的踪迹。

(设计意图:抓基础,提能力,重新审视秋天,感受秋天,并为本单元的写作准备素材。

浅谈文本解读与教学设计

浅谈文本解读与教学设计

语文教学主要是通过文本解读来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过程。这里所说的文本也就是语文教材。语文教师如果善于引导学生解读文本,就能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所以,我认为,要想语文课堂高效,首先要提高语文教师的文本解读能力。

那如何才能提高教师的文本解读能力呢?我认为语文教师在解读文本时要养成良好的习惯。

在解读文本时,语文教师既要继承传统,又要力求创新。所谓继承传统,就是要阅读理解前人对文本解读的结果,以帮助自己快速理解文本。当然,我们不能囿于前人的思维,要善于把自身融注到文本中去,在对“他人世界”的感悟和体验中,扩展自己的世界,形成自己的见解。解读文本时,万不可抛开文本主观臆断,要紧密结合文本的实际内容去解读。这样解读出来的东西才有可能是正确的。

在解读文本时,语文教师既要有全局观念,又要有局部思想。经过认真筛选的中学语文教材是一种静态的文本,文质兼美,意蕴深远。语文教师要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根据文本自身的特点,对文本进行居高临下地整体解读,准确而清晰地掌握一个专题、一个版块乃至一个模块的文本体例、文化内蕴、人文关怀,以期实现解读价值,领悟到解读的旨趣,达到理想的解读境界。在注意整体的同时,也要关注局部细节。如诗歌的意象、散文的文眼、小说的典型、戏剧的冲突等。对文本局部的个性化创造性的解读,也能很好地观照整体。

在解读文本时,语文教师既要发扬民主,又要体现集中制原则。“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文本的解读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引导学生解读文本时,教师要充分发扬民主,尊重学生个体,允许学生发表不同见解,鼓励学生创造性地解读文本意义。当然,我们提倡尊重学生见解,也不能无原则的放纵。文本是客观存在的,文本的内涵是基本确定的,文脉、文思、文情也有其确定性,无论是文学文本,还是实用文本,在理解上都有可控范围,不能任意扭曲或改变,更不能主观臆测。因此,在民主的基础上适当集中,提炼出大家认可的共性要素。

如果说,语文教师不断提高自己的文本解读能力是搞好阅读教学的根基的话,那么,其教学设计的优劣则决定着阅读教学的成败。好的教学设计依据教学目标和任务,把准教学重点、难点,不仅有利于教师施展自己的教学特长,突出自己的教学个性,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为此,语文教师必须优化教学设计。

要优化教学设计,就要明确文体要求。诗词、散文、小说各有其文体特点,如何根据不同文体的特点来把握教学目标和重点,进行个性化教学设计,这是语文教学中最被忽视而又亟待解决的问题。诗歌是情感的艺术,是诗人内在激情的迸发。这种情感的抒发更需要语言的提炼和纯化,而且常常借助于比喻、象征、暗示等艺术手法。语文教学的着眼点应是通过诵读诗歌语言,了解其内容,明确其意境,洞察其情感。散文与诗歌有许多相似之处,它们都是作者内在真实情感的流露。在所有文体中,散文是最自由、最灵活的一种文体,写的是真人真事,能够真实地体现作者的人格和性情,这种真实感、独特性与个性美,以及蕴涵其中的人文底蕴,是散文的最大魅力,也是散文教学的着眼点。小说是通过虚构的方式来反映真实生活,它与诗歌、小说有异同之处。在教学中,应抓住人物、环境、情节,体会作者的创作意图,唤起学生的人生思考,并感受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要优化教学设计,就要熟悉学情。真正优秀的教学设计应是符合学情的设计。所谓“备课不仅要备课文,还要备学生”,即是这个道理。我初次教《林黛玉进贾府》,用了两周时间,但学生还是不能完全掌握。经过反思,我明白是犯了面面俱到的错误。有些内容讲得多而碎,堂上学生听得乏味,效果当然不理想。因此,我们要从实际出发,因材施教,因时制宜,按照学生认知规律和学情特点进行教学,才能使学生学得轻松愉快,才能使教学工作卓有成效,才能达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效果的目的。另外,农村学生和城市学生在习惯、基础、知识面等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再加上农村学校的条件也有限,他们的知识面很狭窄。因此,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必须要充分考虑这方面的因素,设计出适合学情的教案,指导我们的文本教学。

要优化教学设计,就要突出个性。所谓“突出个性”,是指基于教学内容,依据学生情况,能够充分反映教师个体的教学风格、教学优势、教学经验并能充分体现其创造性。教学要因材施教,教学设计就不能一成不变;
没有个性化的教学设计,就不可能创新课堂。乌申斯基说过:“在教育中,一切都应以教育者的个性为基础,因为教育的力量只能从人的个性这个活的源泉流露出来。”当前的新课程改革给教师留下很大的创造空间,教师完全可以根据自身的素质和条件实现教学设计的个性化,如教材教具的选择,教学内容的重组,教学过程的优化,教学课件的改造,乃至题目的变化和板书的创新设计等。作为一个教师,在教学的方方面面都要有自己的元素,这样才有可能成为优秀教师。

总之,一个语文老师如果能多角度创造性地解读文本,又能根据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学生实际情况,有创造性地去设计教学,就一定能够让课堂教学生动有趣,从而达到高效语文课堂的目标。

《稻草人》教学设计(文本解读)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叶圣陶及他的一些童话作品。

2、在有感情地朗读这篇童话作品时,了解稻草人在田里所看到的几件事,感受稻草人急别人所急,但又无能为力的思想。

3、能简要复述稻草人看到的几件事。 教学重、难点:

1、在有感情地朗读这篇童话作品时,了解稻草人在田里所看到的几件事,感受稻草人急别人所急,但又无能为力的思想。

教学过程:

一、作家作品介绍。

1、介绍叶圣陶的生平。

2、介绍叶圣陶的童话作品,选择其中一两个详细介绍。

二、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稻草人。

2、出示稻草人插图,让学生感知稻草人的外貌。

三、解读课文。

1、朗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2、快速读课文,思考:课文讲到稻草人看到了三件事,是哪三件事呢?简要说说这三件事的内容。

3、重点讲解第一个故事。

(1)当稻草人看到饱满的稻穗时,它想到了什么? (2)默读描写稻草人心理活动的句子。

(3)当小蛾来到田里时,思考:稻草人是怎样想的、怎样做的? (4)交流:当老妇人离开稻田时,稻草人又是怎样想的呢?

(5)简要说说第一个故事的内容,说说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知道稻草人的什么特点?

4、以第一个故事为标准,略讲第

二、第三个故事,思考交流稻草人看到的

1 / 2

事情及想到的内容。

5、粗读全文,概括稻草人的特点及品质。

四、课后作业。

1、想一想,现实生活中,有哪一类人像稻草人?把他们的故事写一写。

2、抓住稻草人的特点,它所看到的、想到的,续写稻草人的故事。

2 / 2

《春之舞》文本解读与教学设计

诸暨市浣纱初中

翁晔

暑假接近尾声的时候接到陈老师通知,要我上一节《春之舞》的展示课,与另两位极出色的老师一起同课异构,心里就万分惶惑。上半年在市里举行优质课也是这个内容,帮组里成员备课的时候,已经见识了这首诗,但说实话对这首诗真的没有好感。这下,是赶鸭子上架,没办法了,只能硬着头皮去解读《春之舞》了。

这首诗是中国当代诗人多多的作品。这首诗题为《春之舞》,但是却没有一点春天的美感,不知道他写这样一个独特的春天,是为了什么,真是一头雾水。自己都是如此迷茫,那学生又会如何呢?该如何为学生搭建一条进入诗歌的桥梁呢?读了n遍《春之舞》之后,突然灵光乍现:诗里有三个“我听到”。

“我听到你嘹亮的声音”,那是树木的声音,可能是风吹树木的声音,也可能是枝头鸟儿的叫声,更可能是诗人用心听到的树木在春天拔节生长的声音。从这嘹亮的声音里我们感受到了一个生机勃勃的春天。

“我听到滴水声”,那是屋檐上的积雪,在阳光照耀下融化成积水,从还挂在屋檐下的冰棱上滴下的声音吧,诗人听到这个声音,心里一阵激动,因此有了下面的想象:太阳的光芒像刚出炉的钢水倒进田野,它的光线从巨鸟展开双翼的方向投来。那一定是个温暖的、阳光明媚灿烂的世界。但仅仅是温暖吗?这都让人感觉炽热了,春天怎么会是这样的呢?

“我听到大海在铁皮屋顶上的喧嚣”,这是诗人听到的声音,并不是真正的大海在铁皮屋顶上的咆哮。只是这声音震耳欲聋,让他产生了这样的感觉。那这是什么声音呢?是积雪突然滑落的声音,是狂风暴雨,是春雷阵阵,这一切都是那么地有力量,充满气势,甚至让人害怕了。

是的,这是一个有很多声音的春天。还有雪锹铲雪的声音,还有巨蟒摔打肉体的声音,还有窗框想要挣脱束缚的声音。这一切声音加在一起,成了一支独特的舞蹈。

那诗人喜欢这个充满生机和力量,想要挣脱束缚的春天吗?他肯定是喜欢的。那为什么要推拒呢?是因为太快乐了,他怕自己会迷失,他会在热烈的春天里忘记什么。他到底是不想忘记什么呢?又为什么不能忘记呢?翻看历史,我们就会了解到多多的那个青春时代,正是文化大革命时期。文化大革命爆发时,多多不满14岁,红卫兵、武斗、插队,如此起伏动荡的生活贯穿了他整个成长期,构成他的生命背景,也即他的诗歌底色。

他的诗自然不自然地都会触碰到那一块禁地。到了1985年改革开放的春天沐浴中国的时候,多多对于社会的忧虑就自然地流露了,他怕人们很快就把这些沉痛的历史忘记,被改革开放大好的形势冲昏了头脑。他警醒地发现,自己也在这个春天里迷失了,但他即时地发现了,所以他要推拒春天。有位伟人曾经说过:谁要忘记过去,谁就是背叛。过去的疼痛虽然已经过去,但我产要铭记这疼痛,认识这段历史,这场灾难,今天我们才能避开它,铲除它。

看来,多多是担心人们沉迷在快乐中忘记了疼痛啊,这是一种对国家的担忧,是一种对全人类的终极关怀啊。有人说:在我们普遍对一件事物迷恋或认同的时候,多多总是发出超于我们的声音,他在用满头的银发告诉我们:我们需要的是一种力量一种向前的姿态。丧失了精神超越性价值的艺术,是暗夜中失明而不再展开思想羽翼的猫头鹰。

多多用他独特的诗歌展示出他大爱的情怀! 基于这样的文本解读,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方案。

教学目标:

1、

2、通过诵读和品味字词,感受多多笔下这个充满张力的春天;
质疑问难,理解诗歌主题。激发学生爱上读诗。

教学重点:通过字词的品读,走进诗歌的内核。

教学难点:理解这首诗歌的主题。

教学流程设计:
一:从姓名导入

今天,老师要给大家介绍一位诗人,他的名字叫多多。当然,这个多多可不是湖南卫视《爸爸去哪儿》里的那个可爱的小女孩多多,他呀,已经是一个64岁的银发老人了。他几乎和我们的新中国同龄,他见证了新中国的发展和壮大,同时也经历了像文化大革命这样的浩劫,带给他一生都难以磨灭的疼痛记忆。

他的原名叫栗世征,他总是这样介绍自己:西木栗,世界的世,征服的征。这位老人的身上似乎真的有一种可以征服世界的力量,不过,他可不是用武力征服世界,而是用他的——诗。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他写于1985年的一首抒情诗《春之舞》。

二、诵读——说春

1、请同学们认认真真地把这首诗读上三遍,带着你的理解和体会,读出你的情感。

2、这首诗是写春天的,说说你对这个春天的第一感觉。 (老师不过多地介入,让学生自由畅谈。)

三、析语——听春

(过渡)这个春天带给我们许多不同的感觉。这就是读诗。每一个人读诗都会有自己独特的感受。那么这到底是一个怎样的春天呢?

1、请闭上眼睛,用你的耳朵,用你的心去倾听这个春天里的声音,感受这支独特的春之舞。(师范读,生听)

2、睁开眼睛,请同学们说说你听到了这个春天里的哪些声音?你从这些声音里感受到这是一个怎样的春天?

(师生交流,老师点拨学生理解诗人用了极度夸张的语言,用了极富有冲击力的意象,写出了一个热烈、喧腾到让人害怕的春天。同时指导朗读)

3、师小结:这是一个充满声音的春天,它是那样的热烈,那样的充满生命的力量,它挣脱了漫长冬天的束缚,就这样势不可挡地“哗”地一下来了。我们无法阻挡它前行的步伐,这温度、这速度、这声音、这气势甚至让我们感到有一点害怕。这种感觉绝对不是我们江南春暖花开、桃红柳绿、蝴蝶蜜蜂这些事物所能带给你的。让我们把诗的前三节一起来朗诵一下,读出这种气势。

(生齐读前三节)

四、质疑——悟春

1、面对这样的一个春天,你觉得诗人是怎样的态度?自由朗诵后三节诗,我相信同学们肯定有问题想要问问多多。大声地说:我想问问多多——

(学生提问) 教师备问:

• “我曾得到过一阵疼痛”,这“疼痛”是指什么?是什么使“我在忘记”“疼痛”?这里的“在”字能去掉吗?

• 春天这么富有生机,这么热烈,为什么我要“推拒春天”? • 春天来临时,为什么“我怕我的心啊,会由于快乐而变得无用”? 师过渡:同学们有这么多的问题想问问多多,如果多多在现场就好了。是不是?但事实上,多多说:他其实并不比任何人有多一点的资格来解读他的诗。他说:“有时候,我写了一首诗,第二天再看,还真怀疑是否是自己写的。”所以我们要用自己的智慧来解读这首诗,来解开这些问题。当然,即便今天不解开,也没有关系,读诗,本来就不一定要把它读懂。多多也曾说过:如果诗都读懂了,那诗就死了。

2、你们对这些问题有些什么想法?小组讨论。

(小组代表发表自己的看法,老师点拨)

老师小结:生活中确实有些东西,它很美好,比如爱情、功名、财富、青春等,当它向你强势来袭时,我们往往会因为沉迷其中而无法自拔,诗人告诉我们要记得经历过的疼痛,要随时保持警惕啊!

3、诗读到这里,我们已经从这首诗里明白了一些人生的道理——快乐的时候不要忘记疼痛的时候,快乐的时候更要保持理智与清醒。

但是多多曾说:诗是直观、瞬间的感受。他当时写这首诗,是想要表达什么呢?(出示背景资料:文化大革命爆发时,多多不满14岁,红卫兵、武斗、插队,如此起伏动荡的生活贯穿了他整个成长期,构成他的生命背景,也成了他的诗歌底色。

多多始终关注着他们这一代人以青春献祭的命运;
他认为,真正的悲剧还不在作无谓的牺牲本身,而在于这一血写的历史为全社会所遗忘。)

诗人经历的疼痛是什么?

这首诗写于1985年,国家已经从文化大革命的阴影中走了出来,改革开放的春天来临了。诗人又在担心什么呢?

师小结:这个春天是改革开放的春天,是祖国的春天,也是他人生的春天来临。他害怕自己在这样的春天里忘记了经历过的疼痛,当然他最担心的是我们很多人忘记了这一段历史。有一位伟人曾经说过:忘记过去,就是背叛。不忘记曾经的疼痛,能让我们更清醒地行走在发展的道路上,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啊!这是诗人对于中国的担忧,也是对全人类的担忧呀。

让我们怀揣着多多的担忧,一起朗读后三节诗。

(生齐读后三节)

五、以姓名结束

你觉得,多多,比我们普通人多了一点什么? (学生畅所欲言)

总结:诗人的这一点“多”,成就了他,成就了他的诗歌。2010年,多多获得了“纽斯塔特国际文学奖”,这个奖每两年颁发一次,获奖者只限一人,以表彰其终身成就,而多多是目前获得该奖的第一位华人。

让我们再次读响他的诗,表达对他的崇高敬意! (师生共读诗歌)下课!

荷叶圆圆的,荷叶绿绿的,荷叶是夏天的一首清凉的小诗,荷叶是阳光下跳动的绿色音符。小水珠喜欢荷叶,小蜻蜓喜欢荷叶,小青蛙喜欢荷叶,小鱼儿喜欢荷叶。《荷叶圆圆》是一篇轻快活泼的散文诗,它运用比喻的手法形象的写出了荷叶是小水珠的摇篮,是小蜻蜓的停机坪,是小青蛙的歌台,是小鱼儿的凉伞。课文语言清新淡雅,充满童真童趣,利于启迪学生智慧,丰富内心体验,激发想像。课文共五个自然段,其中二至五自然段是重点部分,教师要注意对学生进行朗读指导和语言文字训练。课后练习是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现了对语言的积累和感悟的重视。

翻开课本,细细读来,如一股清新的风扑面而来。我想,教学这篇课文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带孩子进入审美的天地!让我们的孩子感知美、感受美、为美感动,并进入审美佳境。

一、感受大自然的美

本文对荷叶的美极尽描述,圆圆的绿绿的写出了荷叶的美,摇篮停机坪歌台凉伞等词表现了荷叶的可爱及用处,在朗读这些语句的时候,边读边想象画面,学生的心怎能不充满对荷叶、对大自然的喜爱呢?

我是这样来设计这一教学过程的:

一、创设情景,激发学习兴趣

师:小朋友,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位好朋友,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吧!

(同时出示大荷叶贴在黑板上)

生:荷叶。

师:你觉得荷叶是怎样的?

生1:荷叶绿绿的。

生2:荷叶圆圆的。

生3:荷叶可以用来当雨伞。

生4:荷叶摸上去很光滑。

二、整体感知,引导主动参与

1、初读课文:

找找课文中有哪些描写荷叶的句子,用 划一划。

2、学生反馈:

教师依次出示以下句子:

荷叶圆圆的,绿绿的。

小水珠说:荷叶是我的摇篮。

小蜻蜓说:荷叶是我的停机坪。

小青蛙说:荷叶是我的歌台。

小鱼儿说:荷叶是我的凉伞。

3、师生合作引读课文:

师:看来,小朋友把课文读懂了,现在老师也想读读课文,和你们一起进行比赛,好吗?要想赛过老师,你们的眼睛可要盯好大屏幕,注意老师的手势,看谁接得好!

荷叶圆圆的,绿绿的。

小水珠在圆圆的荷叶上滚来滚去,小水珠说:

荷叶圆圆的,平平的,就像飞机场,小蜻蜓说:

荷叶圆圆的,就像圆圆的歌台,小青蛙在荷叶上兴高采烈地跳来跳去,小青蛙说:

荷叶圆圆的,就像一把撑开的凉伞,为小鱼儿挡住了刺眼的阳光,小鱼儿说:

除了荷叶,文中眨着亮晶晶眼睛的小水珠,展开透明翅膀的小蜻蜓,呱呱放声歌唱的小青蛙,游来游去的小鱼儿都无不向我们展示了大自然独有的魅力:神奇、美丽、可爱。

教学的时候可抓住表示不同动作的词躺立蹲游来体会小动物们的可爱,另外还可以抓住表示色彩的词来体会大自然的绚丽多姿,让学生充分感受大自然的美。

我是这样设计这一过程的:

播放动画课件:

小水珠躺在荷叶上,滚来滚去;小蜻蜓展开翅膀立在荷叶上;小青蛙蹲在荷叶上唱歌;小鱼儿在荷叶下游来游去。

师:四个调皮的小伙伴分别把荷叶当作了摇篮、停机坪、歌台、凉伞,那么,它们是怎样在荷叶上玩的?

学生读课文找4个动词。

1、教师用体态语帮助理解荷叶为什么是小水珠的摇篮。

2、用生活实践,说一句话理解透明,如:

生活中除了蜻蜒的翅膀是透明的,还有玻璃是透明的,水是透明的等。

3、用动作理解躺、立、蹲、游。

4、指名用完整的话回答。

二、感受情感的美

文中在描绘美景的过程中,传递着许多美好的情感,如小动物们对荷叶的喜爱,对荷叶的依依之情,似乎都在传递着和谐、美好的情感,这种情感也许是大自然天然融合的意境,也许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也许是人与人之间的人际关系,总之这种情感可以让孩子们受到美好情感的熏陶。更为可贵的是,荷叶的奉献精神,它做小水珠的摇篮;做小蜻蜓的停机坪;做小青蛙的歌台;做小鱼儿的凉伞。

可以这样来设计这一教学环节:

分小节指导朗读:

体会荷叶带给四位好朋友的快乐。

1、小组讨论:

在这四个好朋友中你最喜欢哪一个,为什么?读给小伙伴听。

2、学生讨论并朗读。

3、把描写最喜欢的小伙伴的句子读给大家听,师生评价。

朗读中采取如下方式:

⑴ 个别读。

⑵ 分组读。

⑶ 分类读。

⑷ 比赛读。

⑸ 齐读。

读完后可加入适当动作进行表演,如:

读完小水珠象小水珠一样眨眨眼睛;

读完小蜻蜓象小蜻蜓一样立一立;

读完小青蛙象小青蛙一样唱两声;

读完小鱼儿象小鱼儿一样游一游。

4、教师重点把握如下几个关键问题:

⑴ 请学生围绕摇篮展开想象:

体会荷叶带给小水珠的舒服与快乐。

⑵ 请学生把小蜻蜓立在荷叶上,展开透明的翅膀的样子表演出来,进一步感受荷叶带给小蜻蜓的快乐。

⑶ 说一说:

小青蛙的歌台怎样,进一步感受小青蛙蹲在荷叶上放声歌唱时自豪的心情。

⑷ 说一说:

小鱼儿的凉伞怎样。

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培养语感,充分体会荷叶带给四位好朋友的快乐。

三、感受文字的美

除了上面两点中提到的大量优美语句值得体味和感悟外,课题《荷叶圆圆》也不容忽视。在荷叶后加个圆圆,这就让我们感受到了荷叶的可爱、圆润,可以让学生对比读:荷叶,荷叶圆圆,体会一下:读哪一个词的时候,更能让我们感受到荷叶可爱、美丽?

我们除了通过各种形式的读、背让孩子体会到文字的美外,还可以通过一些活动让孩子获得感受文字的美。

1、欣赏有关荷叶的美丽画面,朗读感悟优美词句。 (可以课内也可以课外,如:杨万里《小池》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2、写字,小朋友欣赏了很美很美的图片,背了一篇很美很美的课文,那么,你们还能写出很美很美的字吗?

出示叶和机,观察结构,说说要写好这两个左右结构的字,要注意什么?现在我们看看叶,怎样摆才好看?

范写,学生描红,作业展示,评议。

总之,《荷叶圆圆》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诗,作为老师,必须做好审美中介的角色,注重教学技艺的运用,从而让孩子幼小的心灵领悟大自然的美、思想情感的美、祖国语言文字的美。

《好汉查理》文本解读与教学设计

当一拿到人教版第五册教材时,我就被第32课《好汉查理》吸引住了。“好汉查理”是一个很调皮的孩子对自己的美誉。这也许就跟我们的学生一样,哪个学生不想当个好学生,哪个学生不想成为好汉?查理不也如此吗?

虽然查理是一个爱搞恶作剧的孩子,没有人喜欢他,但他的本质并不坏,只是缺少理解和尊重。课文中写他在帮助一个残疾女孩的同时,也得到女孩的理解和尊重,在两个人的互相友好、互相帮助中,查理也改变了自身的弱点。从查理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人是发展变化的,我们不能以一成不变的眼光去看待每个孩子。文中写到:查理是个很调皮的孩子,爱搞恶作剧,没有人喜欢他,倒是他叫自己是“好汉查理”。也许在周围人们心中,查理已定势成了一个坏孩子。但他自己仍叫自己是“好汉查理”,让我们看到了他心底那份想做好汉的信心,那颗依然存在的善良的心。

事实也正是如此,从文中我们也可以看出,查理并不是一个品质坏的孩子,他希望自己能像好汉那样行侠仗义、济助危难,这不正是很多男孩子心中的幻想吗?细读课文,我们不难发现查理身上的“好汉”之举:当查理看到罗伯特家里墙上挂着的漂亮的长刀时,他从窗户爬进房间,羡慕地望着那把刀。看到这,调皮的查理似乎要出现了,可就在此,杰西问到“你想把它拿去吗?”查理却毫不犹豫地问答:“不,好查理从来不随便拿别人的东西。”再者,查理陪残疾小女孩度过了一个快乐的下午,就在分手时,杰西问查理:“你能常来陪我吗?”查理说道“当然可以。”而且说话算数,整整一个暑假,他每天都陪杰西在草地上玩。可见,查理确实有不凡的耐心和毅力,更有那伟大的善心,他善良、乐于助人,举止言行确实有“好汉”的做派。

虽然查理很喜欢罗伯特先生家的长刀,可是,当罗伯特先生为答谢查理陪他女儿杰西度过一个快乐的暑假,而送给他长刀时,他却说:“不行,罗伯特先生,我不能随便要您的东西。”面当罗伯特先生夸奖他:“查理,你带给杰西的礼物是快乐,现在我把刀作为礼物送给你”时,查理连忙说道:“谢谢你,罗伯特先生。”多么懂礼貌的杰西,让我们看不出他有一丝的讨厌。而当查理与杰西告别时,查理说道:“杰西,我会做个好汉。”可见,查理在给杰西带来快乐的同时,也给自己带来了快乐,更加重了他当好汉的信心与决心。

文中的查理展现在我们眼前的确确实实是一个善良、有爱心、说到做到的“好汉”,他那么可爱,谁也不曾想到他原来是一个没有人喜欢的调皮孩子。联系我们的生活,有不少这样的孩子,有的往往心有爱却总爱捣蛋,展现给大家的是调皮、不守纪、不文明等等,久而久之,没有人喜欢他们,没有人理解他们,因此,他们也越来越孤立,只能在犯错中引起别人的注意。转一想,如果我们多给他们一些做好事的机会,他们不也在做好事的同时减少了犯错的概率吗?想到这,让我想起了文中的残疾小女孩杰西,没有她,查理肯定没有这么快改变自己的。杰西不也是文中可爱的小主人吗?她虽然只能坐在轮椅上,可她心态非常健康,她没有自怨自艾,有的是真诚和热情,她对生活充满希望,对查理这个调皮孩子没有成见,向他伸出友爱之手,正因为这个,查理非常珍惜这份友谊,在陪伴杰西的同时,他再也不搞恶作剧,成为了一个好孩子。

虽然,文中写到杰西的地方并不多,但我们可以从这并不多的言语中感受到她的热情与宽容。当查理爬窗进入屋里望着长刀时,杰西并没有大喊大叫,更没有斥责调皮的查理,只是平和地问查理“你想把它拿走吗?”当查理说不能随便拿别人的东西时,杰西又说:“你可以拿下来看看。好汉查理,我叫杰西。”多么真诚的自我介绍,就像一缕温暖的阳光沐浴着查理,查理了因此陪杰西度过了一个快乐的下午。而当文章最后查理说:“杰西,我会做个好汉”时,杰西回答道:“你会的,我从来就相信。”多么坚决的信任,虽然文章已经结束,但我想杰西的这句话会永远留在查理心中,对查理永远是无形的鼓励与鞭策。

文中的查理与杰西人物形象真实。查理虽然调皮但很善良,喜欢帮助人,言行举止有“好汉”的做派,杰西真诚热情,对生活充满着希望,在她的理解、尊重中,查理改正了缺点。也许,我们的生活中多几个“杰西”,就会多转变几个“查理”似的调皮孩子。理解和信任不正是“查理”似的调皮孩子最需要的吗?

在此文中,最令人感动的正是查理,他虽调皮,镇上人不喜欢他,但他却充满了自信,而自称“好汉查理”,让我们觉得他既滑稽又可笑,而当他的一系列言语、行动证明他不愧是“好汉”时,那他又真是可爱之极。因此,本文的教学可围绕查理而展开,设计如下:

一、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不懂或感兴趣的地方,想想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学生交流。

二、再读,围绕课题“好汉查理”划划、读读、议议,哪些地方可看出查理不是“坏孩子”,而是“好汉”?

1、“不,好汉查理从来不随便拿别人的东西。

△ 联系上下文讨论:查理喜欢罗伯特家的长刀吗?(划出句子“一天下午,查理跑到罗伯特家的院子里玩,看到屋里的墙上挂着的漂亮的长刀,喜欢极了。他从窗户爬进房间,羡慕地望着那把刀。)从“喜欢极了、羡慕”等词读出他对长刀的喜爱。

△ 当杰西问他“你想把它拿走吗?他为什么说:“不,好汉查理从来不随便拿别人的东西。”联系生活谈谈读后的感受,带着感受再读,理解查理的“好汉”做派。

2、文中还有能表现查理“好汉”之举的地方吗?据学生回答逐条朗读感悟。

(1)分手时,杰西问查理“你能常来陪我吗?”

“当然可以”

(2)查理虽然调皮,但说话是算数的。整整一个暑假,他每天都陪杰西在草地上玩。

(3)不行,罗伯特先生,我不能随便要您的东西。

(4)与杰西告别时,查理握着杰西的手,说:“杰西,我会做个好汉”。

三、再读,讨论:查理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呢?

在讨论,读中品味杰西的语言、行为,从中感受到杰西给查理带来的理解与帮助。

四、朗读品味

1、找出文中人物的对话。

2、指导思考:“查理(杰西)说这话时是怎么想的呢?”你能想像出查理(杰西)说这话时的神态吗?

3、多形式朗读对话,尽量读出说话人的语气。

五、写话练习

读了课文,你想对文中的查理(杰西)说些什么?把你想说的话写下来,也可以写写自己学课文后的感受。

交流评议。

《匆匆》文本解读及教学设计

一、教材简说

《匆匆》是现代著名作家朱自清先生写的一篇的散文,安排在12册语文课本第二篇课文。整篇紧紧围绕“匆匆”二字,细腻地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初步感受其优美的语言,体会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同时,也引导学生体会文章表达上的效果,并积累好词佳句。

二、作者生平简介

朱自清(1989—1948年),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著名诗人、现代散文家、学者。散文集有《背影》、《荷塘月色》等。作者写这篇文章正值“五四”落潮期,文中流露出作者为前途不明、无所作为而感到抑郁、彷徨、伤感的低沉情绪。

三、句子品味

文章中有很多语句值得我们品析和深思。文章很注意各种修辞手法的运用,如文中用长短一致,节奏整齐,对仗工整的排比句 “燕子去了,又再来的时候;
杨柳枯了,又再青的时候;
桃花谢了,又再开的时候。”描述了显示季节更替的诗意化景物。用一系列日常生活的细节“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
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
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展示了日子在生活的不经意中来去匆匆。这个句子“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
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作者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时光匆匆的特点,表达作者无奈惋惜以及要珍惜时间的心态。又如“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着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这一句中,作者运用“跨、飞、溜、闪”这四个动词,来感受时间“溜”得快的特点。

文中的一些词语也用得很好,如头涔涔、泪潸潸、伶伶俐俐等,很值得积累。

四、教学目标

1、会写本课的两个生字,正确认读“挪移、游丝”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4、懂得时间宝贵,树立珍惜时间的意识。

五、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1)揭题板书,读题。

(2)简介作者朱自清。

2、品析课文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要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读顺,圈画不懂的地方。边读边思考:作者在这篇文章里告诉了我们了什么?

(2)细读读懂课文,品读重点语句

对于文章出现的有关修辞手法的句子,要重点让学生体会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说说这些句子好在哪里。

排比句 “燕子去了,又再来的时候;
杨柳枯了,又再青的时候;
桃花谢了,又再开的时候。”“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
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
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比喻句 “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
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着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文章开头和结尾的设问句“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引导学生注意这个句子前后照应的作用,体会它的好处”。

3、在品读句子的基础上,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进行防写,从而达到理解、积累和运用的学习过程。

4、重点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自己喜欢的句子、段落。

5、作业设计 可以让学生收集有关珍惜时间的名言,朗读有关朱自清的文章,如《荷塘月色》、《背影》等文章,并试着写体会。写一篇读后感。

板书设计:

2 匆匆

提出问题: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具体说明:时光飞逝

照应开头: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鸟的天堂》文本解读与课堂教学设计

我的解读:《鸟的天堂》

一、第一次解读

1、《鸟的天堂》是著名作家巴金先生的作品,作者记叙了他和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的所见所闻,具体描写了傍晚静态的大榕树和第二天早晨群鸟活动的景象。宽阔清澈的河流,充满生机的大榕树,活泼可爱的小鸟,构成了一幅高雅清幽的风景画,展示了一派美丽动人的南国风光,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生命力的热爱和赞美。

2、作者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是在一个“太阳落下了山坡,只留下一段灿烂的红霞在天边”的傍晚时分,这一次,他没有看到鸟,只见到高大茂盛、充满生机的大榕树。这部分重点刻画大榕树的美丽:先写远看榕树的情景,再写近看榕树时枝干和绿叶的情态,展示出大榕树的勃勃生机。在饱含情感的描写之后,作者发出由衷的赞叹:“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3、作者第二次来到“鸟的天堂”,是在阳光照耀下的早晨,他见到了鸟飞鸟鸣的热闹情景。文中写了鸟声、鸟影,让人应接不暇;
写了鸟的形态──大、小、花、黑;
还写了鸟的各种姿态──叫、飞、扑;
最后,又专写了一只画眉鸟,采用点面结合的方法描写了鸟的可爱和它们在“天堂”里生活的情景。从作者的描写中,我们不仅知道了这里的鸟儿数量众多、种类繁多,而且分明感受到了它们生活的自由和快乐。

二、第二次解读

初步了解了文本的大致内容,查阅了相关的资料后,我就在不断地思索,这篇文章的切入点在哪里,文章是那么优美,给人的感觉又是那么舒服。这篇课文主要写了树、鸟、人,因为有了如此优美的环境,才有了这么枝叶繁茂、生机勃勃的大榕树,才会有这么多鸟儿栖息在这里,再加上这里的人们又是如此小心地呵护着这些幼小的生灵 ,善待这些幼小的生灵,树、鸟、人、大自然这构成了一个多么和谐的画面啊!这不愧为是一个名副其实的鸟的天堂啊!当我解读到这里的时候,我的眼前豁然开朗,是啊,我何不抓住“和谐”这个富有温度的切入点来解读文本呢!

再次细读文本之后,我发现文章中有许多写作方法也值得我们学习。文章运用了先整体后部分的方法描写大榕树,突出了它的静态之美;
运用以静称动、动中寓静的方法,绘声绘色地描写了百鸟欢闹的场景,使学生感受文中描写的“鸟的天堂”那人与自然友好相处的和谐之美。除此以外,还有文章中描写鸟儿的时候运用了先面后点的写法,先写百鸟欢闹的场面,再具体写一只画眉在唱歌。我想,先要把文本读厚,再浅出,我还应该去了解一下作者巴金写这篇文章的背景吧!就象这次闫学老师在讲座中提到的,解读文本还需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下进行。

三、第三次解读

现在我的任务就是怎样浅出了。如何根据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基础,抓住一个点进行板块式的教学设计。我想先应该从课题入手初步想象天堂吧,第二板块抓住大榕树的特点,感受天堂,第三板快是感受鸟的天堂鸟的快乐、和谐。第四板快感受树、鸟、人的和谐。领悟“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中间在适当穿插写作方法的教学。在教学中利用形式多样的朗读设计,贯穿教师的组织、引导和指点,促使学生能兴致盎然地读出形、读出情、读出味、读出神。

我的设计:《鸟的天堂》 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能正确读写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中喜欢的部分。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文中描写的“鸟的天堂”那人与自然友好相处的和谐之美。

4、领悟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静态、动态描写和寄情于景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体会大榕树的大和生机勃勃以及鸟儿的多和快乐。

难点是体会“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这句话的情味。

教学过程:

一、想象天堂,导入新课

1、谈话导入: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鸟的天堂》这篇课文(板书:天堂)你想象中的天堂是怎样的?

2、学生概括出天堂的特点。(美丽、快乐、自由、和谐等)

3、初解题意:(板书完整课题)“鸟的天堂”是什么意思?

4、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作家巴金笔下的鸟的天堂。

二、走进鸟的天堂,初步感知两次去“鸟的天堂”的不同景象

1、整体感知:作者几次去鸟的天堂?分别看到了什么?

2、理清脉络:哪几个自然段具体写了大榕树?(第5-8自然段)哪些自然段描写的是鸟?(第12-13自然段)

三、抓住大榕树的特点,体会“鸟的天堂”的静态美

1、自由读课文第5-8自然段,想想这棵大榕树是到底是一棵怎样的树?

出示填空练习:这是一棵(

)的树。

(1)开放交流1:学生结合具体词句谈感受,如结合“变窄”、“簇”、“不可计数”、“枝上生根” “不留一点儿缝隙”、“新的生命在颤动”等谈大榕树的大、茂盛、奇特,生机勃勃、美丽,并适时进行朗读训练。

(2)重点引导:体会第8自然段(出示第8自然段)

①再读读第8自然段

②启发学生抓住“簇、全部、不留一点儿缝隙、新的生命在颤动”,体会榕树旺盛的生命力。

③“新的生命在颤动”作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自由读读这句话,联系上下文、生活实际,小组交流。)

④有感情地朗读。

⑤小结过渡:难怪作者会情不自禁地感叹:“这美丽的南国的树!”同学们,你们想不想亲眼看看这株大榕树?老师带你们走近它。

(3)播放课件大榕树实景,直观感受,美读课文

2、大榕树为什么能长得如此旺盛,美丽又充满着生机?(学生联系周围的环境谈谈自己的感受。

四、抓住群鸟欢飞的场景,感受“鸟的天堂”的动态美

1、大榕树长得如此旺盛,美丽又充满着生机,鸟儿在这里生活得怎么样呢? (1)学生自由朗读12-13自然段,划出描写鸟的特点的词句。

(2)开放交流:结合重点词句“有的„„有的„„有的„„”、“到处„„到处„„”、“叫”、“飞”、“扑”“应接不暇”等词句体会鸟的多和快乐。

(3)播放“群鸟欢飞”的课件,感受热闹场面。问:看到这个场面,此时此刻,你想说点什么呢?

(4)引导想象:“一只画眉在树上兴奋地唱着歌,想象它在唱什么?”进一步体会鸟儿在鸟的天堂幸福快乐的感觉。

(5)带着兴奋的心情读这一部分。

五、总览全文,想象写话,感受人、树、鸟的和谐之美 1、读读课文的最后一段,你从中感受到什么? 2、结合全文谈谈你对“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的理解。

3、你现在明白这里为什么被称为“鸟的天堂”?感受人与自然友好相处的和谐之美。

(启发学生谈原因:土地潮湿、气候适宜、榕树茂盛、人不许捉鸟等等。)

4、想象写话:你看,朝阳下,阳光、河水、榕树,鸟儿、友好的人们这将是一幅多么美妙和谐的画面啊!请你提起笔写下此时此刻你心中的那个“鸟的天堂”。

桐庐县迎春小学 闻萍芳

2008年5月

一、文本解读:

由语入文:怎一个“悲”字了得 全诗紧紧围绕“悲”字展开。

首联第一句“洞庭之东江水西”,横空出世,从大处着笔,将岳阳楼的地理位置直接点出:在烟波浩淼的洞庭湖的东边,在奔腾浩荡的长江之西。不由得让人想起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衔远山,吞长江,浩浩荡荡,横无际涯”,看到这气势非凡的语句,让人不由得心驰神往,但第二句却笔锋一转,不再是空阔无边的壮景,而是描绘出一副宁静的画面,“帘旌不动夕阳迟”,举目所见的是苍茫的暮色,帘旌一动不动,夕阳缓缓西沉,残阳如血,铺于水面,湖面一般冷绿一半红,看上去风平浪静,有些惨淡,有些寂寞,有些苍凉。景之凄迷衬托人之悲愁。此句乃以景传情也。

颔联由上句平静的景物描写转而进行强烈的抒情。“登临吴蜀横分地”,既说登临的地理位置,也在回顾历史,当年吴蜀争夺荆州的历史似乎再度重现,吴蜀两军相争,互相厮杀,尸横遍野,血流成河,人声,马蹄声,兵器撞击声„„声声不绝于耳。历史的辽远、战场的血腥似乎又出现在眼前,战争,战争,战争给人们带来了什么?思及此,“徙倚湖山欲暮时”,面对满眼的湖光山色,诗人却无心欣赏,独自徘徊,是因为有满怀的愁绪,有满腹的心事啊,而在这苍茫的湖山暮色之下,徘徊的身影拉长,拉长,正如作者理不清、剪不断的愁情,更增添了几许怅惘、落寞之感。忆历史,思往事,感时世,心悲切。

颈联“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诗人发出了痛苦的呐喊,为什么偏偏会忆起吴蜀之战,那是因为诗人在历靖康之变后饱尝战争之苦:万里逃难,南奔襄汉,颠沛湘湖,流离失所。这正是诗人悲之所在啊。“万里”、“三年”分别从时空的跨度来叙其遭遇之悲,读之让人感慨万千。登高望远不但不能减轻心中的悲苦,反而更添几许愁绪。这无边无际的愁绪当“望远”“凭危”时更如一江秋水滚滚而出。如李煜“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如崔颢“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登高望远怀乡思家,乃人之常情也,更何况饱尝无限家国之痛的诗人呢?国破家亡的切肤之痛早已深入骨髓了啊?此句将诗人的悲、伤、哀、痛推向了极致。

尾联“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似乎是诗人顾影自怜的喃喃自语,未老先衰头已白,为国事,为家事,为自己,为那些与自己一样国破家亡的同乡们焦虑、忧愁,吊古伤今,感怀伤时,在秋霜的季节里,更觉时世如风霜相逼,冷峭之极。那衰老的枯木、那苍凉的湖面,何尝不像自己呢?沦落天涯无尽的凄凉,国破家亡的无限悲痛,一切尽在不言中。

“寻寻觅觅,凄凄惨惨戚戚”,忧国,感时,伤怀,思乡,念己„„个中情怀,怎一个“悲”字了得!

由文入史:怎一个“登”字了得

诗人在什么时间什么情形下登岳阳楼的?登的是名扬天下的岳阳楼,历史上还有哪些文人墨客用诗文传达登岳阳楼的感受?天下名楼、不知名的楼,数不胜数,而登者亦多矣。在漫漫历史长河中,多少人登过、感受过,用诗文写下来并历经流传滋养后人的,人们记住了,而更多人的感受被湮没在了茫茫历史烟云之中。不只是登楼,还有登山、远涉,为什么古人那么热衷于“登”呢?“登山则情满于山”,登高望远,目力所及之处,自然会引发登高者的悠悠情思。自从王璨登上当阳楼发出“虽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的感叹,表达深切的思乡愁绪后,登高抒怀似乎成为中国文人的一个重要传统。南朝著名山水诗人谢灵运为登高甚至发明了特制的登山鞋,并在登山途中留下一首首动人的诗篇。诗仙李白对此倾慕不已,曾经“脚着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在如同仙境一般的天姥山上倾吐郁闷,展现自己傲岸不屈的风采。

历代诗人在登高诗歌的创作中,不断注入新的情感,使登高作品的内容更加丰富,情感更加多元,从而赋予它更为深厚的文化内涵。

表达思念之情。

这是诗人们在登高诗中最重要的表现内容,当然思念的情感又因对象的不同而有所变化。“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漂泊异乡的游子,于佳节到来之际倍感孤独,遥想在家乡登高的兄弟,是不是也如自己一样,在深深地思念着对方呢?王维以朴素无华的语言道出人类真切而普遍的情感,使这首小诗成为登高怀人、客中思乡典型代表。“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也表达了无尽的思乡之情。

感怀伤时,表达个人的身世之悲。

这是登高诗的又一个重要内容。“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当陈子昂登上幽州台后,顿觉宇宙之茫茫,苍凉无限。在这广阔无垠的天地间,个人是如此的孤单渺小,不禁悲从中来,怆然泪下。正是因为登台之后将个人放置于苍茫广阔的背景中,才会产生如此强烈的反差,从而具备了独特的艺术魅力。“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则传达出老杜内心更为复杂的情感:身世飘零,老病孤愁,韶华易逝,壮志未酬。无限悲凉之意在《登高》中尽数展现。

发思古之幽情,感怀于时事。

千古登高路,悠悠思古情。古人在登高远望之际,辽远的空间势必会引起多情的诗人们的思古之情。如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登上凤凰台,作者沉浸在对历史的凭吊中,感叹于六朝的繁华一去不返。同时为当今皇帝被奸邪所蔽而感到忧心不已。思古忧今的情怀,倶在其中。

抒怀励志,鼓舞人心。

这一类登高诗的代表当属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黄河奔涌,原野辽阔,壮阔的景象、雄浑的气势让人顿生豪迈之情,高瞻远瞩的胸襟、积极进取的精神便在这“更上一层楼”中充分展现。而杜甫也曾经吟出“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千古名句,表达出勇攀高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追求自由个性,展现美好情怀。

生性洒脱不羁的李白在《登太白峰》中这样写道:“西上太白峰,夕阳穷登攀。太白与我语,为我开天关。愿乘泠风去,直出浮云间。举手可近月,前行若无山。一别武功去,何复更还?”攀登上太白峰,在山间冷风的吹拂下,李白与星星低语,和浮云做伴,幻想着御风而行,飘然高举,高蹈出世,表达了对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

登高诗内容丰富多彩。联系本诗的写作背景,以及诗中流露出的情感,可以看出其意欲登高而排忧,岂知望远而伤怀,反倒牵扯万千愁绪,集忧国、感时、伤怀、吊古、思乡、念己于一体,其情感是纷繁复杂的,将登高在一首诗中表达的内涵丰富了许多。

二、教学设计

(一)学习目标:

1、诵读诗歌,结合注解初步理解诗歌内容及情感;

2、有感情朗读,体味每句诗中作者蕴含的情感,了解本诗情景交融的写法;

3、选句赏读,体会文中炼字之美;

4、类比阅读,感受其意境及风格。

(二)学习重点:

1、诵读诗歌,结合注解初步理解诗歌内容及情感;

2、有感情朗读,体味每句诗中作者蕴含的情感,了解本诗情景交融的写法;

3、选句赏读,体会文中炼字之美。

(三)学习难点:

1、有感情朗读,体味每句诗中作者蕴含的情感,了解本诗情景交融的写法;

2、选句赏读,体会文中炼字之美;

3、类比阅读,感受其意境及风格。

(四)教学方法:

1、朗读教学法。反复朗读、吟诵,通过想像与联想,把握诗的景与情。

2、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让学生真正成为鉴赏的主体。教师尽量少讲,以读代讲,以讲促读。

3、诗歌境界教学法。引导学生想像形象、把握物境;
体验情感、把握情境;
品味意蕴,把握意境。

(五)教学时间: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

环节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激趣

启导 齐背,谈谈画面给人的感受,以及登临看到这样宏大空阔画面时人的心情。

以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描写洞庭湖景象的语句导入感知其画面,猜测人们看到这番景象后的心情。

激趣, 设置悬念 整体

感知 1.听读,说说老师朗读时的语气语调及情感并从文中找到最能表达作者情感的词(即文眼)

2.练读,并画出不解的字词 3.个别读,生生互相评价 4.齐读 1.范读, 听评

2.巡视,指正,解答 3.抽读,听,评价

4.听,评价 习得一般的朗读技巧,学会抓中心词初步体会情感 精读

探究 1.有感情诵读,选句描绘 全班交流,生生互相补充

2.据提示理解第一联,再选句体会,并做好批注。 小组讨论,全班交流,生生互相补充

3.选字品析,全班自由展示 1.选句用自己的话加入想象描绘诗中之景

2.思考本诗的每一联是如何表达出“悲”的情感,请选一联体会感悟,谈谈自己的理解(示范、点拨、提示)

以第一句为例,提示学生看看所绘之景带给读者的感受,明白乃以景物描写来传达内心的悲伤之情也,即借景抒情

3.谈谈本诗体现的炼字之美。以“我认为句中的字用得好,因为。”的句式回答。

学会描绘诗中之景,体味诗中之情,品析炼字之美 拓展 延伸 朗读,体会,理解 小组讨论,得出结论

全班展示,互相补充 出示杜甫《登高》、《登岳阳楼》,

让学生体会其中的相似之处,并让学生明白沉郁顿挫的风格及理解登高文化中的一些共同情怀。

学以致用

浅谈“文本解读”与“教学设计”的关系

剑斗中心小学 吴圣记

近几年来,语文界对文本解读的研讨正如火如荼,涉及到宏观理论层面与微观的策略、路径与方法的层面。但是,具备文本解读能力仅仅是上好一堂语文课的基础和前提,这只是教师专业性构成的核心元素之一。文本解读可以也应该是多元而独特、丰富而深刻的,但教师是否需要把自己解读的丰厚内容都要纳入到实际的教学设计之中呢?文本解读与教学设计有什么区别和内在关系?

首先,文本解读不等于教材解读,不等于文本的教学解读,文本解读不会自动生成为教学设计。考察“解读”一词,有“分析、研究、理解、体会”等意义。文本解读其实就是教师对文本人文性和工具性两个维度展开的分析理解与体会揣摩。文本解读能力的高低优劣,考量的是教师本体性知识的丰厚与肤浅,凸显的是教师文学鉴赏能力水平。它是语文教师必备的基本能力,是教师进行创造性教学设计的前提,也是引领学生展开深入对话,灵活应对驾驭课堂的基础。

然而,解读有深度与创见并不能保证你的教学设计就一定是高效的。虽说教学的深度取决于教师个人对课文理解的深度,可不要忘了,教学的创造性与有效性更要取决于教师研读课文的一双慧眼。因此,文本解读还必须还原为文本的教学解读,对文本价值进行二度开发与创生,或者说把文本的“原生价值”转换、生成为“教学价值”。这是一个课程价值、教材价值与教学价值相融合的过程。这一过程涉及到对教学内容的选择,重难点的确定,教学流程的整体考虑与设计,教学策略与方法的运用等问题。总之,要求教师把解读之所得----意义的理解、生命的感悟、审美的体验、语言的品味等还原为教材解读,转化为适宜的教学内容,体现出文本解读的教学价值,实现文本解读与教学设计的对接。这才是教师更重要的专业的不可替代性,也是新时期对教师基本功提出的更高要求。教师要把解读文本所感所悟有效地转化、生成为符合学生实际需要的问题与语文训练活动,设计以学生的“学”为基点的教学活动,充分考虑文本的教学价值,它对于学生情感熏染、人格提升和语文能力培养的独特作用。

因此,文本解读应转化为有效的教学设计。其实,在文本的教学解读过程中就已经隐藏着教学设计的元素,或者说已经对教学设计有一个粗略的考虑。这里强调的是,把教师粗糙的、不成型的设想定格、细化,上升到一定的理性认识并使之具有可操作性。教学设计时应聚焦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取舍与鉴选。

面对解读所得的深刻而丰厚的内容,哪些是应该纳入到教学设计之中,这需要取舍与鉴别、比较与选择,需要教师对文本解读作教材化、教学化处理,对其进行梳理、重构、整合,在通过恰当的方式加以呈现。取舍与鉴选实际上就是对课文教学内容的把握与教学目标的设定,这是确保阅读教学的针对性与有效性的首要条件。取舍与鉴选的标准是学生的现实起点与实际需要、文本的特点与核心教学价值。具体说来就是要充分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和认知水平,分析学生的阅读初始体验以及文本的核心教学价值,寻找到文本解读与教学设计 的可能途径与接口。

第二,整合与重构。

其要义是,把教师解读文本的所得进行分类、归纳、去粗取精,并从教学内容整体的视域(指言语形式与言语内容)和学生的实际需要来考虑教学设计,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构与整合,形成教学组块,融人文性熏染与工具性价值于一体,言意兼得。整合的另一层含义是教学活动的精心组织与安排。优秀的教师往往能够在解读文本的基础上,根据教学的需要,将各种单一的教学活动加以整合,形成一个个教学活动板块,每个板块围绕一个核心目标,融合多种教学活动,在达成核心目标的同时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语文能力。

第三,精心设计问题。

这需要教师把解读文本浓缩后的精华,还原为恰当的问题情境,从而引发学生积极的参与、思考与讨论。问题的设计应基于整体的思路,这样的问题往往是高屋建瓴、统领全文,思维跨度比较大的,是文章的关键所在,有“牵一发而动全身”之功效,它有助于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并能引向对部分的深入探究,形成教学板块。提炼这样的问题需要大视野、大境界、大手笔,更需要一种教学的灵感与直觉。基于对文本整体把握与详尽解读,或从文章的主题与情感内容入手;
或从文本自身的逻辑结构线索切入;
或从文章的标题介入;
或从激 发联想训练思维入手;
或从阅读心理入手,寻找学生阅读的难点、关注点、动情点,课文的疑点、悬点,等等。

第四,关注教学过程与方法设计,优化教学结构。

教师在全面、准确、深入解读文本的基础上,根据教学目标与重难点,依据学生的学习能力水平与学习需要,精心设计教学流程,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科学、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与环节,有效达成教学目标,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当代人类工程学家蒙德尔雷提出“时动”设计的五个要点,对我们的教学设计很有启迪意义。(1)这一动作是否必要,能不能取消?(2)这一动作能否与另一动作合并?(3)这一动作的进行次序是否恰当,可不可以改变?(4)这一动作能否改良?(5)正在进行动作的这个人是否恰当?这启示我们,在教学内容选择与环节安排时,要有系统观念、目标意识、反思精神。要实现教学的最大效益,教学设计要减省头

绪,合并、重组、增删教学环节,调整、优化教学流程,教学方法的选择要考虑教学自身的能力,与之是否匹配,能否灵活驾驭。因此,教学设计时应当删去琐碎、分散、游离于教学主线以外的环节,减少浅层次的活动,压缩教师讲授的环节,把更多时间留给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语言文字训练活动。

第五,依据文本体式,创新教学设计。

不同的文体,其阅读方法是有差异的。这个差异,就为教学设计教学提供了凭借。遵循文本体式、特点,采用与之匹配的阅读方法,让学生在学习阅读“这一个”文本时,掌握相应的适切的阅读方法,培养阅读能力。教师解读文本应该有强烈的文体意识,设计教学时,要充分考虑这样的文本体式,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独特功效,通过它学生在阅读策略与方法上应该得到怎样的提升。唯此,我们设计的能力目标才不会跑偏,也不会陷入大众化、模 式化的境地。譬如寓言,其主要特征是通过虚拟的故事“借事喻理”,教学时要让学生充分感受故事形象,通过鲜活的寓言形象、人物言行,引发思考,揭示寓意,彰显其“理”有这样的认识,教师就不会被学生“鹬的嘴巴被蚌夹住了,他怎么能说话”“世界上真有捂着自己的耳朵去偷铃铛在那么傻的人吗”等诸如此类的问题所纠缠,在课文是否合乎逻辑性与真实性上兜圈子。根据寓言体式特点,创新教学设计。简短寓言类课文,大致有以下几个教学 板块。第一,朗读。强调通过多种朗读点拨方法,使学生把课读熟、读像甚至熟读成诵,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情节。第二,演述。且“述”且“演”,带有表演性质的讲述(复述),或者创造性的演述。第三,讨论。抓住寓言关键词句、人物行为、引导学生展开对话交流,拓展思维,领悟寓意。第四,表演。学生可以自由组合,教师也应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中,给予指导和建议。表演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学生不断内化语言、加深体验的过程,它是一种带有很强的探究性的学习活动,在此过程中,师生双方的主体性得以体现,合作意识得以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得以开发和生成。这样的设计,可以改变以教师的逐段导读为主线的教学模式,从而创新教学过程,优化教学设计。

最后,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文本解读理应追求深度与创见,但深度与创见必须放在课程与教学的层面加以审视,基于儿童的视角去定夺,从学生语文素养与能力发展的需要去权衡取舍,且要深入浅出,深入巧出。此所谓“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这只去“一瓢”的功夫,需要教师真正地关注学生,一切从学生的发展需要出发,设“生”处地,换位思考,把文本解读之精华巧妙生成与转换为教学设计。

《天净沙·秋》文本解读与教学设计

【文本解读】

《天净沙·秋》是一首散曲,也是人教版教材中第一首和唯一一首散曲。它的作者是“元曲四大家”之一白朴。此曲题目虽为“秋”,并且写尽秋意,却找不着一个“秋”字。

此曲开篇先绘出了一幅秋日黄昏图,营造出一种宁静、寂寥的氛围,再以名词并列组合的形式,选取典型的秋天景物,由远及近,描绘出一幅色彩绚丽的秋景图。至此,读者眼前的秋景也由先前的萧瑟、寂寥变为明朗、清丽了。

写秋景,自然难免要烘托出萧瑟的气氛,但是如果全以萧瑟气氛为全篇的写作大旨,又会令读者感受到沉闷而有压力。为了避免出现这种情况,白朴在选用语辞时,便颇费心神。前二句的“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共用了六个图景:“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而其中任何一个图景,都代表著秋日秋景的萧瑟气氛。为了要使这种萧瑟气氛活泼起来,於是作者接下来选用了“一点飞鸿影下”作为上半段的结语。如此一来,原本萧瑟的画面转成了活跃,寂寞的秋景仿佛也展现了另一种鲜活的生气。最后为了加强作者心目中秋景是美丽而有韵味的形象,因此再以“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作为曲文的结束语。这两句用了“青”、“绿”、“白”、“红”、“黄”五种颜色,而且“白草红叶黄花”这三种颜色,是交杂在“青山绿水”二种颜色之中;“青山绿水” 是广大的图景,“白草红叶黄花”是细微的图景,如此交杂相错,于是原本是寂寞萧瑟的秋景,突然变得五颜六色而多彩多姿。

此曲仅二十八字,但语言简练优美 ,意义深刻。此曲表达了作者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处世态度,真是所谓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教学设计】

课前交流:猜字游戏激想象。

1.同学们,课前我们来玩个游戏,好不好?游戏名字叫——猜猜这是什么字?玩游戏之前,我有个温馨提醒:大胆地发挥你的想象。

2.请看第一个。什么字?(请一学生,)汉字中是有一种文字以原来的形状而造的,它叫象形字。但是这个字不是象形字。再看。(请一学生)第三个还是同一个字,请你注意它们相同部分。(请一学生)有一个太阳,旁边表示草木发芽。春天到了,草木破土而出。与季节特点很吻合。

3.请看第二个字。什么字?(请一学生)这是一只蟋蟀,再看(请一学生)出示“秋”字,最早用蟋蟀鸣秋表示秋天,后来,根据秋天收割后用火烧害虫和杂草,即庄稼禾谷成熟表示秋。

我们的祖国文化博大精深,汉字仅仅是其中的一部分。今天我们一起去感受中华文化的另一种魅力。

教学流程:

一、赏析散曲得方法。

(一)揭题导入释散曲。

1.简单了解作者

师:秋色动人,秋景宜人。我们这节课一起来学习元代曲作家白朴的作品。(板书:元

白朴)先让我们简单了解一下白朴。(出示白朴资料简介)被称为元曲四大家之一的白朴一生写过很多经典的作品,今天我们学习他写的其中一首。看老师写题目。(板书:天净沙.秋)齐读

2.揭示体裁。

师:这是一首散曲。它是元代所独有的一种文学形式。历史上有唐诗、宋词、元曲,它们都是中华文学史上的艺术瑰宝。

(二)、结合文体赏散曲。

1.请大家自由轻声读两遍,注意读准字音。 2.谁来读一读。(指名读,生评。)

3.字正腔圆,这是朗读最基本的要求。散曲有它独特的音韵之美。(板书:音韵)如何读出音韵美,我们要结合散曲的特点。请看第一条。

4.读出长短句格——节奏美

(出示第一条,指名读)它是长短句歌词。这些语句中有长有短,它有一种节奏美。老师读第一行——,你们第二行——,(一点飞鸿影下),学生接,(白草红叶黄花)自己再练练,指名读。齐读。

5.读出小令押韵——韵律美

(出示第二条,指名读)这首散曲是小令。小令有个特点,那就是押韵。我读前面,大家读后面。你们读前面,我读后面。因为押韵,所以给人以韵律美。

6.出示第三条

曲牌名和词牌名一样,它规定了曲的字数、句数、平仄。这首散曲的曲牌名是——(天净沙)秋则是这首曲的——(题目)为了将两者区分开,中间用了一种标号——间隔号。

7.齐读

我们结合了散曲的特点,读出了它的节奏美,韵律美,这就是它的音韵之美。

(三)想象画面知曲意。

1.曲题是“秋”,写了哪些景物呢?请同学们找一找,圈一圈。 2.你都找到了哪些? 3.我们跟随白朴的目光,远看有——(村、日、霞、烟树、鸦),天上掠过一只——(鸿),鸿影之下是——(山、水、草、叶、花)

4.这是一些很平常的景物,可是作者在前面加上一些词,却给人不平常的意境。请你默默地读一读,静静地想一想,你的脑海中浮现出怎样的画面?(师配乐朗读)

5.你看到了什么,你有怎样的感受?把你的感受送入你的读中。 6.营造氛围,配乐想象读

师:这些景物组成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仿佛把你带入另一种境界中,这就叫

2 意境。(板书:意境)让我们一起来感受感受。

师:太阳渐渐西沉,已经衔着西山了,天边的晚霞也逐渐开始消散,只残留有几分黯淡的色彩,映照着远处安静的村庄,拖着长长的影子,是多么落寞,多么孤寂。(师配乐描述画面,学生读第一行)

炊烟淡淡飘起,几只全身乌黑的乌鸦栖息在佝偻的老树上,时不时发出几声令人心寒的啼叫。(生读第二行)

7.这心酸的情景让人都不忍心再看下去了。于是,作者眺望远方,看到了这样的画面。(学习

四、五行)

当你看到这幅画面时,你的心情如何?(请两三位学生读,读出色彩的明艳,读出曲中饱含的乐观。女生齐读)

(四)对比链接品曲情。

1.之前是一片萧瑟,男生读;
之后是一片明艳,女生读。

之前是孤寂落寞,男生读;
之后是乐观明朗,女生读。

2.这一明一暗,一悲一喜,是什么让作者发生如此大的变化呢?(课件出示)一点飞鸿影下,这飞的是什么?飞的仅仅是鸿吗?请大家看一看这段资料。

3.读后,你知道了什么?

也正是因为他经历坎坷,所以他看到的是——(前两行) 也正是因为寄情山水,所以他见到了——(后两行)

这飞的还有什么呢?此时,这所有的一切都寄托着他的情,而你们已经听懂了白朴的情感。(板书:情感) 4.此刻,你们就是白朴,你正向大家倾述自己的心声。(生配乐朗诵)

(五)小结赏析得方法。

这节课我们一起感受了散曲的音韵之美,画面之美,情感之深,这就是赏析散曲。让我们回顾一下刚才我们是如何赏析的。音韵之美是通过怎样的方式?反复地读,也叫诵。(板书:诵)意境之美呢?丰富的想象,这叫想(板书:想)情感呢?我们也用一个字。(板书:悟)你看,我们先诵音韵,再想画面,最后品情感。这就是赏析散曲的方法。

二、运用学法品散曲。

(一)诵音韵

同样是“秋”,元代曲作家马致远也写了一首散曲。《天净沙.秋思》你能用刚才我们总结的赏析散曲的方法也来学习这首吗?我们先诵音韵,大家练练。

1.生自由读。2.指名读。(要求读出节奏、韵律)

(二)想意境

1.这首曲中有些怎样的画面浮现在你的脑中,把你带入了怎样的意境?和《天净沙·秋》相比,有哪些相同的地方?

2.和《天净沙·秋》相比,有哪些不同的地方?

(三)品情感

3 要体会他的情感,还要联系他的经历。

1.指名读链接资料。

2.《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思什么? 3.齐声朗诵

三、总结归纳延曲情。

1.对比读

同样的秋,不一样的景,更不一样的情。谁来读白朴?谁来读马致远? 2.散曲是同音乐相结合的歌词,也就是说他可以用来唱的,让我们跟着古韵感受它的另一番美。(听,《天净沙.秋思》古曲吟唱)

3.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赏析了散曲,还总结了赏析的方法。那就是诵音韵,想,悟情感。白朴还写过不少散曲,课后大家可以去赏析。

板书设计

天净沙·秋

(元)白朴

赏析散曲

音韵

意境

情感

(诵)

(想)

(悟)

《锄禾》教学文本解读与教学设计

文本解读:

1、《锄禾》是北师大版小语教材第二册的一首古诗。这首五言绝句描写了诗人所见到的农民在烈日下锄草松土,汗流满面的情景,以及想到的粮食来之不易,是农民辛苦所得的道理。诗人在阐明上述的内容时,不是空洞抽象地叙说和议论,而是采用鲜明的形象描写和深刻的对比来揭露问题和说明道理。

2、人们天天接触,顿顿必食的粮食,也许并没有谁想到把这粒粒粮食和农民在烈日之下的汗水联系在一起。诗人敏锐地观察到了,并凝聚成“粒粒皆辛苦”的诗句。这就给人们以启迪,引人去思索其中的道理,从而使那些不知珍惜粮食的人受到深刻的教育。

3、古诗《锄禾》一开头就描绘在烈日当空的正午,农民依然在田里劳作,那一滴滴的汗珠,洒在灼热的土地上。这就是“一粒粟”,乃是千千万万个农民用血汗浇灌起来的;
这也为下面“粒粒皆辛苦”撷取了最富有典型意义的形象。它概括地表现了农民不避严寒酷暑、雨雪风霜,终年辛勤劳动的生活。但是,现实又是怎样呢?需要我们教师通过在教学中联系学生的生活实践,抓住诗中“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进行形象教学,不是空洞的说教。如教学时:教师出示课件。《锄禾》这首诗配有一幅生动形象的插图,插图集中描绘了一位农民一手握着锄头,一手拿着着毛巾拭汗,抬头望那当空烈日的情景。可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特点按顺序仔细观察插,然后启发学生想象:(让学生按“什么人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做什么”的顺序概述图意)。中午,火辣辣的太阳当头照,这位农民为什么站在田里?他在做什么?他在看什么?他在想什么?可根据情况,让学生变换顺序口述,以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

教师总结描述:中午,火辣辣的太阳照得我们都受不了啦,许多人都赶紧躲起来或去午休了。此时,一位正在田农民伯伯里一下一下地锄着草,满头的汗水像下雨似的从他脸上滴下来。小朋友们,,农民从播种到收获要付出多少辛勤劳动才换来粮食。看到这么辛农民伯伯苦,你们想说什么?

4、本首诗语言精炼,节奏鲜明,音韵和谐,形象生动,含意深长。

大纲明确指出第一学段的诗歌阅读目标“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像,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教学中,刚导入课时,教师抓住时机,在学生还沉浸在对农民伯伯产生的不同情感中时,鼓励学生自己自由朗读。然后集体朗读。根据学生的读情,教师与学生配合朗读,从中让学生把握读诗的节奏,注意读诗的停顿,出示课件(已分好停顿斜杠的古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师范读后,请生个读、小组读等多形式朗读。

这是一首安排在一年级学生学习的古诗,就需要我们根据一年级学生的特点,灵活运用各种方法,使学生走进文本。

教学预设目标:

1、学会5个生字,能正确、美观地书写生字;
体会诗句中词语的意思,大体了解古诗意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明朗读、背诵课文。

3、指导学生观素描图,展开想象,体会诗歌的思想内容。

4、通过朗读古诗体会粮食的来之不易和作者对农民的同情(重、难点)。

教学设计:

(一)谈话导入 诱发动机

小朋友们,我们每天都要吃饭,当你每餐端起饭碗看到碗中的米饭,你会想些什么?(学生答后总结)。

我们每天吃的粮食那都是农民伯伯辛辛苦苦种出来的。也许你还不知道农民伯伯劳动是怎样的辛苦?今天咱们就一起学习一首唐代诗人李绅写的古诗——《锄禾》。(板书课题)。

教师边板书边教学“锄”:注意读准翘舌音,想想为什么是金字旁?请一位小朋友做个锄地的动作。说说“锄禾”是什么意思?

(二)看图说话 蕴情入诗

教师出示课件。《锄禾》这首诗配有一幅生动形象的插图,插图集中描绘了一位农民一手握着锄头,一手拿着着毛巾拭汗,抬头望那当空烈日的情景。

教学时,可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特点按顺序仔细观察插图,然后启发学生想象:(让学生按“什么人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做什么”的顺序概述图意)。

中午,火辣辣的太阳当头照,这位农民为什么站在田里?他在做什么?他在看什么?他在想什么?可根据情况,让学生变换顺序口述,以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

教师总结描述:中午,火辣辣的太阳照得我们都受不了啦,许多人都赶紧躲起来或去午休了。此时,一位正在田农民伯伯里一下一下地锄着草,满头的汗水像下雨似的从他脸上滴下来。小朋友们,,农民从播种到收获

要付出多少辛勤劳动才换来粮食。看到农民伯伯这么辛 苦,你们想说什么?

(三)初读古诗,体会诗意

在学生还沉浸在对农民伯伯产生的不同情感中时,鼓励学生自己自由朗读。然后集体朗读。

根据学生的读情,教师与学生配合朗读,从中让学生把握读诗的节奏,注意读诗的停顿,出示课件(已分好停顿斜杠的古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师范读后,请生个读、小组读等多形式朗读。

(四)结合课文,识字。

学习这首古诗时,我们还与好多生字交上了好朋友,看,他们来了(出示生字课件)。

本课生字:盘、粒、皆、禾、午、辛、苦,这些字都比较容易掌握,可指导学生自学教师重点点拨。注意读准字音,认清字形,择机指导学生在语言环境中理解字义,并适当扩词。

(五)解读古诗 升华诗意

出示插图配古诗 引导学生有感情读

1、你能从诗中哪个词或诗句感受到农民伯伯的辛苦?

插入课件帮助理解这些词的意思。“锄禾”、“日当午”、“汗滴”。

2、农民伯伯的汗滴为何会不停地滴到地里?

中午太阳大而热,当头照,农民伯伯还不停地劳动。从哪个词看出农民在不停劳动?(锄禾)。

3、从哪里可以看出农民伯伯劳动很辛苦?(汗滴禾下土)。

4、你能不能把这两句诗用自己的话说说?(生说师总结)

5、看到农民伯伯那么辛苦你想到了诗中的什么诗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六)适当升华 拓展训练 出示课件

师生互相配合练习背诵,学生背诵表演古诗

(八)布置作业

1、完成生字书写

2、把《锄禾》背诵给家长,预习第二首诗《悯农》。

浅谈文本解读与教学设计心得体会(共16篇)

电解池教学设计(共12篇)

读《龚雄飞与学本教学》心得体会(共12篇)

窃读记教学设计与反思(共5篇)

解方程教学设计(共18篇)

推荐访问:教学设计 解读 文本 十二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