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与“做”有机结合方法之我见

  “学”与“做”有机结合方法之我见

 ——谈在工作过程中如何留下学习“痕迹”

 唐云萍

 内容摘要:“学做合一”是职业学校培养高素质优秀操作人员的教育理念,其显性的成果形式是既要有做的“痕迹”,也要有学的“痕迹”。做的“痕迹”一般是指小产品、工具、计划书等工作任务目标,而学的“痕迹”则是学生在做的过程中对收获的知识、技能、经验和职业能力的整理、升华。“做”是手段,“学”是目的,“痕迹”是在学习的过程中自然形成的。

 关键词:痕迹、信息、计划、实施、评价

 现代企业要求学生既要有够用的理论做基础,又要有较强的操作能力,因此,在教学中采用以行动为导向的教学方法,将典型的工作任务融入到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在完成工作的过程中学习知识与技能,成为职业学校教学改革的方向。

 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却存在“学”与“做”脱节的想象,大多表现为重“做”轻“学”,即仅关注是否“做”完了、有了结果,好像“做”完了也就意味着完成了学习的任务。古人云:不动笔墨不读书,读书动笔墨,留下学习痕迹,对以行动为导向的教学来说,学生的学习也要留下学习的痕迹,留下学生思考的过程,如总结为什么要做、是如何做出来的、怎样能做得更好;怎样的操作是规范的,不规范操作将会怎样;在做的过程中有怎样的收获,有哪些技能、技巧和经验值得分享;小组同学之间如何分工、协调工作等。督促学生将这些有关工作过程的知识和隐性的职业能力的养成过程纪录下来,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外聘听课专家课后与教师交流时也曾多次提出教学一定要留下学习“痕迹”,不少教师也有同样的遗憾,希望进一步探讨如何体现“做”与“学”的有机结合,在工作过程中记录,留下学习的“痕迹”。

 “学做合一”,即是将学习融入到工作的过程中,因此“学做合一”显性的成果形式是既要有做的“痕迹”,也要有学的“痕迹”。做的“痕迹”一般是小产品、工具、计划书等工作任务目标,师生对其关注度较高,这里不谈,而学的“痕迹”应该如何更好地体现就是本文所要探讨的问题。

 行动导向教学法(项目教学、任务驱动、案例教学、情境模拟、角色扮演等)是“学做合一”、利用典型职业活动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方法,其中的项目教学法一般包括七个步骤:明确任务、收集信息、制定计划、进行决策、组织实施、过程检查、结果评价,这里仅以项目教学法为例,对其中的收集信息、制定计划、组织实施、结果评价四个过程在教学中如何记录、总结,留下学的“痕迹”谈一点看法。

 一、在“收集信息”中留痕

 收集信息是指教师提供学习资料(或告诉学生在何处获取信息),学生通过自学和研究式学习,掌握完成任务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

 教师提供的学习资料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任务说明。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学生描述将要做的一项具体的、有实际意义的工作,其成果形式是显性的、可观察、可测评,如小产品、工具、计划书、图纸等。

 2、验收标准。即对学生工作结果的考核和评价标准。验收标准越明确、具体、详细,则对学生操作规范、精确的导向作用越强。

 3、学习范围。即相关的知识与技能,包括:涉及概念及原理的陈述性知识涉及经验及策略的过程性知识要写得全面周到有条不紊具体明白。。

推荐访问:学做结合不够紧密问题 我见 有机 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