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关系与民族工作心得体会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一《匈奴与秦汉的和战》导读? -

? 匈奴族的形成及其奴隶制国家的建立

??? 战国末年,一个古老而强悍的游牧民族在大漠南北崛起了,它就是匈奴。尧舜时它称做荤鬻(Xūnyù ),自称是黄帝的后代。夏朝时与夏族为邻,居内蒙古河套大青山一带,双方交往密切。商朝时称鬼方,西周 时称猃狁(Xiǎnyǔn),常侵扰北方,掠财害民。春秋战国之际史称西戎和北狄,与华夏各族时战时和 。战国后期称为匈奴。是由许多部落和氏族聚集、结合而形成的民族。

??? 匈奴族诞生的民族“摇篮”是内蒙古五原郡gè@①阳县西北的“头曼城”(今包头市东),这是匈奴第 一个单于头曼的驻牧及统治中心。

??? 公元前3世纪,匈奴人进入铁器时代,生产力大大提高,产品有了剩余,集体化游牧转变为个体化,公有 制转变为私有制。随着私有财产和奴隶制的出现,以及在频繁的掠夺战争中,氏族酋长和军事首领积累了大量 财富和奴隶,加强了他们的权力和地位,成为氏族部落中的统治者。公元前3世纪左右,匈奴的头曼单于便在 此基础上建立起东邻东胡、西连月氏、南接秦朝,以漠北为中心,庞大的奴隶制国家。

??? 前209年头曼长子冒顿(Mòdú)杀父自立为单于。冒顿时期(前209年-前174年),首先加 强和完善组织机构,增设等级森严的各级官职,把匈奴分为左右中三大部,中央设单于庭,统领全国军政,左 贤王庭在东部、右贤王庭在西部,分管各自的军政事务。为了维护匈奴奴隶主的统治秩序,冒顿建立了一套从 中央到地方的军事行政组织,又发展了一支拥有三十余万铁骑的军队。

??? 冒顿先后东灭东胡;
西逐月氏,平定楼兰、乌孙;
南灭楼烦王,占白羊河南王之地;
北服浑瘐、丁令、屈 射、鬲昆、薪犁等各族,把我国北方大漠南北东西统一起来。它的领土东起辽河,西至葱岭,北抵贝加尔湖, 南达秦长城,成为西汉时期北方塞外草原上的强敌。在亚洲大陆东部的历史上,第一次形成了两个社会性质不 同的政权并列对峙的格局,两大政权开始了长时间的对抗与交往。

??? 匈奴的强盛及其对秦汉的威胁 ??? 早在战国时期,“冠带战国七,而三国边于匈奴”。“匈奴驱驰于楼烦之下”,不断南下侵扰燕赵秦北方 边境,给三国以很大的威胁,迫使燕赵秦三国修筑长城以御之。前325-前299年赵武灵王北破楼烦、林 胡,筑外长城,与匈奴隔长城相望。前265年赵孝成王派李牧守代、雁门郡,以资防备,结果大破匈奴十余 万骑,给匈奴以很大打击,迫使匈奴十数年不敢侵扰赵国的边城。秦统一六国后,前215年以头曼为首的匈 奴主开始向外扩张,把矛头指向秦朝的河套一带,被蒙恬率32万大军打得大败,夺回“河南地”,迫使匈奴 向北退却700余里,从此“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秦始皇“筑塞于河上”(在河套一带筑障塞)又移内地 3万家至河北(今乌加河北)、榆中(今河套东北岸)以实边防。前214年又把燕赵秦三国长城连接起来, 重新修缮,并向东西扩展,筑成西起临洮、东至辽东郡的万里长城,派蒙恬拥兵坐镇上郡守卫。其后,匈奴奴 隶主利用秦末农民起义,楚汉战争,中原内乱,北方空虚的时机,南越长城,侵扰燕、代一带,把蒙恬收复的 河南地四十四郡又全部夺了回去,对刚建立的西汉王朝构成极大的威胁。

??? 西汉初期,中原几经战乱,社会经济残破,劳力不足,物资匮乏,国力极度空虚,社会秩序极不稳定。刚 建立的汉王朝面临休养生息、恢复社会秩序的巨大任务,加上地方“异姓诸王”的存在,中央集权尚未确立, 无力抗拒匈奴的不断侵扰,只能采取消极的防御政策。前201年秋,冒顿单于围攻马邑(今山西朔县),韩 王信叛降,引冒顿南下攻晋阳(今太原)。前200年刘邦亲率32万大军前往抵御,由于轻兵冒进被匈奴4 0万骑兵包围在平城白登山,七天未能解围。刘邦采用了陈平“奇计”,贿赂冒顿的阏氏(Yānzhī,即 王后)网开一面逃了出来,双方暂收兵。前199年,匈奴冒顿单于数度侵扰汉边境,刘邦采纳了建信侯刘敬 的“和亲”政策,想把女儿长城公主嫁给冒顿,利用姻亲关系和赠送礼物阻止匈奴南侵。由于吕后日夜泣曰:
“妾唯太子、一女,奈何弃之匈奴!”致使这次和亲没有实现。

??? 西汉对匈奴的“和亲”政策

??? 刘邦死后,子刘盈(惠帝)即位。前192年,以宗室女为公主嫁给冒顿单于为阏氏,另送千金财物,结 和亲之约。其后每年奉送一定数量的絮缯、酒、米、食物等,实践了“和亲”政策。从惠帝起经吕后、文帝、景帝六七十年间,“和亲”政策成为西汉初期对待匈奴的一种屈辱政策。对此汉王朝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从高 帝九年始,下至武帝元光二年才告终止。冒顿对此并不满足,公然致书吕后,以极其侮谩的言词提出“愿游中 国,娶吕后为妻”,想到中原来当皇帝。汉文帝初年继续与匈奴“和亲”。文景帝先后在前174年、前15 6年和前152年将公主嫁给单于稽粥为阏氏。年年奉送财物,不断增加金帛、丝絮数量,卑辞厚礼。

??? 西汉在“和亲”的同时也开放“关市”,准许两族人民交易。“和亲”与赠礼品得益的是匈奴首领单于和 奴隶主贵族。而中下层匈奴人生产上和生活中急需汉朝的铁铜器、丝絮、金帛等物品,只有通过关市才能得到 解决。汉人也从匈奴人手中换回所需的马匹牛羊等牲畜以及大量皮毛、毡球等物品。通过开放“关市”两族人 民互相往来,进行经济文化交流,丰富了两族人民的生活。前162年,汉帝致书与匈奴单于相约,以长城作 为北方游牧民族与中原农业民族活动的分界线,汉匈兄弟相处决不负约。然而,嫁公主、赠财物和开放“关市 ”、以长城为界,并不能满足匈奴奴隶主的贪欲,尽管西汉王朝委曲求全,也未能乞求到和平、安宁,从前2 00年至前133年的67年间,匈奴骑兵西起陇西、东至辽东仍经常南下,攻城着邑,掳掠如故。甚至匈奴 骑兵深入到长安城北。晁错说:匈奴军队“小入则小利,大入则大利”,他们每年掳掠所得,大大超过和亲的 礼品。这是因为,黄河流域先进文化、拥有的巨大物质财富、众多的人口,成为生活在漠北高原、生存物质条 件差的匈奴民族梦寐以求的。“好战的游牧民族”,善射猎,在军事上占有优势。漫长的汉匈边界,给予匈奴 骑兵进行大规模的攻掠以有利的条件。

??? 汉武帝对匈奴的反击战 ??? 前140年汉武帝即位。西汉王朝经过近70年的休养生息,经济恢复发展,人民富裕,国力充实,步骑 军力大大增强,中央集权制得到加强和巩固。汉武帝一改消极的和亲政策,采纳了主战派大臣的意见,对匈奴 实施反击。前138年派张骞出使西域联络大月氏欲东西夹击匈奴。前133年冬十月,武帝采纳王恢提出的 “伏兵马邑袭击单于”的计划,以30万精兵埋伏在马邑山中,使聂壹佯为出卖马邑城以诱单于,企图一举歼 灭。六月,单于信以为真,率10万骑入塞,见一路上疑象纷呈,单于捕得汉朝尉史,便引兵撤退,设伏失败 。从此,汉匈关系恶化,匈奴大肆进攻北方边塞,汉匈之间展开了长期的战争。汉武帝为从根本上解除匈奴的 侵扰,先后部署几次关键性战役:
??? 一是河南之战,也叫漠南之战(收复河套以南)。前127年正月,武帝派卫青、李息率大军从陕北榆x ī@②旧塞(今榆林东北)经云中向西北河套进攻,沿外长城向南折回,再沿黄河、傍贺兰山返抵陇西,画一 马蹄型弧线将匈奴右贤王属部楼烦王、白羊王部击败,俘杀甚多,在此设朔方郡,移民十万戍守边境。

??? 二是河西之战。前121年春三月,武帝派骠骑将军霍去病率万骑从陇西出发奔河西走廊,西过焉支山千 余里,杀折兰王,较卢侯王,俘浑邪王及其部众万余人,大胜。夏季,霍去病又率数万骑从北地出发,西经祁 连山深入匈奴腹地二千里,俘单桓王、酋涂王及相国3000、杀敌3万余,使浑邪王和休屠王率4万余众降 汉。因此,汉朝打通了河西走廊,为进军西域建立了前哨基地。

??? 三是漠北之战。前119年武帝为扑捉匈奴单于消灭其王庭及左贤王势力,派卫青、霍去病各率十几万大 军从定襄和代郡出发,北渡大沙漠,深入漠北腹地。卫青率先锋5000骑,结兵车为营,与单于万骑遭遇于 沙漠。时值夕阳西下,狂风席卷,飞沙扑面,天黑时两军混战一团。汉军两翼包围,单于见来势凶猛,于黄昏 前遁。汉军俘斩1.9万余人,汉军追至@③颜山赵信城(今蒙古杭爱山南)毁其城大胜而归。

??? 霍去病率军北上2000余里,在狼居胥山大败左贤王,俘杀7万余人。东线汉军也大胜,切断了匈奴“ 左臂”。武帝又派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联络大月氏、大宛,以公主嫁给乌孙王,折散了匈奴在西方的同盟, 切断了匈奴的“右臂”。在河西设置酒泉、武威、张掖、敦煌四郡。一面隔绝了匈奴与羌的交通,一面在河西 及河套一带实行屯田,又把边防设备烽燧、亭障从酒泉伸展到玉门,又从敦煌伸展到盐泽(今罗布泊),经过 这一系列的军事、政治、边防和经济上的措施,匈奴在北方的威胁才基本解除。

??? 前87年汉武帝死,汉朝暂时停止反击。汉匈经过40余年战争,双方在兵力、物力、财力各方面损耗巨 大,尤其匈奴损失更惨重,上下疲备以极,人民痛苦不堪,各阶层都想暂时停战讲和。

??? 汉昭帝时,匈奴为缓和与汉的敌对关系,实现和亲,把扣留在匈奴19年的汉使苏武放回。但匈奴骑兵仍 不断在汉北方边境出现,由于汉朝防守严密,匈奴骑兵无隙可乘。前73年匈奴转攻西域的乌孙,向其索要乌 孙公主(即汉朝嫁给乌孙王的解忧公主),乌孙王向汉朝求救。汉宣帝组织五路大军与乌孙联合出兵组织出击 匈奴,大获全胜。这是汉匈战争以来的最后一次大战,匈奴惨败。从此北方边塞愈加平静了。

??? 从前133年至71年的汉匈60年占争,匈奴虽被打败,汉朝也付出了“海内虚耗、户口减半”的沉重 代价。这几十年的反击战,保卫了汉朝北方和边境人民的生产和生活,保证了西汉的稳定统治;
有效地开发边 疆地区,使边境地区的农业生产和经济文化得以恢复和发展;
打通了古丝绸之路,加强了古代中西方的交通和 联系,促进了东西方科技文化的交流。

??? 西汉后期呼韩邪单于归附汉朝

??? 匈奴战败后,游牧区域大大缩小,生产日趋萎缩,加上各属部的反叛,统治集团内部发生分裂和内讧,庞 大的匈奴奴隶主政权陷于四分五袭的状态。

??? 前60年的虚闾权渠单于死。因即位问题,到前57年统治集团内部形成“五单于争立”的局面(呼揭单 于、车犁单于、乌籍单于、屠耆单于和呼韩邪单于),最后呼韩邪单于稽侯珊按世袭制与习惯继位。他回到单 于庭,眼见经此战乱,人口减损,处境危艰,恰此时,其兄左贤王呼屠吾斯又自立为郅(zhī至)支单于, 准备打败呼韩邪,占据单于庭。呼韩邪看到北有郅支,南有汉朝,东西属部早已叛乱瓦解,如不归附汉朝,将 受两面夹击的危险,若归汉还可借助汉朝力量与郅支抗衡,徐图恢复。于是,他采纳了左伊秩訾王的建议,于 前53年派儿子右贤王、弟弟左贤王归附汉朝。他见汉朝厚待子与弟,便于前51年正月亲自入汉觐见汉宣帝 ,表示归附中央,尊崇汉天子。宣帝派专使韩昌去五原郡迎接,沿途七郡派军民夹道欢迎。来到长安待以最高 礼节,位在诸侯王之上。同时颁发黄金质的“匈奴单于玺”,承认他是匈奴最高首领,确定匈奴政权隶属于汉 中央的藩属地位。此外又赐予大量的珍贵礼物,并先后调拨谷米,救济匈奴民众。

??? 前33年(元帝竞宁元年)正月,呼韩邪入汉朝见天子,表示愿与汉结亲。元帝遂以后宫“良家子”王嫱 (字昭君)嫁给他为妻。他高兴极了,号昭君为“宁胡阏氏”,愿为汉守卫北方边疆。呼韩邪附汉是汉匈两族 历史长期发展的必然产物。呼韩邪审时度势,顺应历史的潮流,通过他个人的政治远见、才能和毅力实现汉匈 两族间的民族融合;
结束了汉匈150年来的战争状态,使之转入和平友好的关系。终于完成了汉匈两族团结 合作的事业;
开了北方政权接受中原中央政权领导之先河,密切了塞北和中原的政治关系,促成了塞北与中原 的统一;
加强了汉匈两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使匈奴人的生产力和生活水平迅速提高,促使匈奴向封建制转 化;
结束了匈奴二十余年来的分裂,统一匈奴,为匈奴安定政治、发展生产、人口增长提供了条件;
同时,汉 王朝“边城晏闭,牛马布野,三世无犬吠之警,黎庶无干戈之役”,北方人民获得达60余年的休养生息;
也 使汉王朝的声威在西域大震,各地尽尊汉。

??? 新朝及东汉初期与匈奴的关系

??? 呼韩邪死后,其后裔遵从他的遗嘱,与汉朝中央保持着和平友好的关系30多年。直到公元1年(汉平帝 元始元年)被王莽破坏。

??? 王莽新朝违反了宣、元帝时汉与匈奴的三项约定,把宣帝颁给呼韩邪单于的金质“匈奴单于玺”索回,另 发乌珠留“新匈奴单于章”,蓄意压低单于的政治地位;
将“匈奴单于”之号改为“降奴服于”;
王莽企图用 武力树立威信,分匈奴居地为15个部分,强立呼韩邪子孙十五人俱为单于,削弱匈奴的势力。这样就激起了 匈奴的不满,连年侵扰北方边塞,汉匈两族几十年的和睦共处局面被王莽的错误政策所破坏。

??? 东汉初期汉匈关系仍没有改善。一方面,匈奴附汉以来内部安定,社会生产得以恢复和发展,到公元前后 ,力量已很强盛,奴隶主贵族中的侵扰势力重新抬头,控制了西域各族,勾结并支持中原割据势力,参与中原 的分裂活动。另一方面,王莽的错误政策和汉末农民大起义,以及中原割据势力的嚣张,东汉初军事政治力量 比较薄弱。这种形势使东汉政府对匈奴的侵扰无法在战略上采取积极反攻的行动,只能采取消极防御的方针和 策略。政治上,光武帝刘秀遣使匈奴赠送金币以通旧好,缓和与匈奴的关系;
军事上,调兵边塞以守为主,很 少出击。匈奴针对东汉这种局面,仍继续不断南侵,间或有使节往来,但这种接触,无法从根本改善双方关系 。自西汉以来,汉匈关系由和亲到战争,从敌对到友好,以及由破裂再为侵扰,这种曲折、迂回反复演变的过 程,是汉匈双方力量对比的变化等因素起重要作用。

??? 匈奴分裂及南匈奴附汉与北匈奴西迁

??? 公元48年匈奴分裂为南北两部。南匈奴请求内附,“原永为藩蔽,捍御北虏”。东汉政府让其迁居云中 郡,并按西汉时对待呼韩邪附汉时之旧例,以诸侯王的礼仪颁给金玺,另赐财物、谷米、牛羊3万余头接济。

南匈奴政权在东汉支持下稳定下来,汉匈关系十分友好,东汉政府用于南匈奴的费用,每年达1.9亿之巨。

??? 北匈奴连年遭受严重天灾,又受到南匈奴、乌桓、鲜卑的攻击,退居漠北后社会经济极度萎缩,力量大大 削弱,多次遣使向东汉请求和亲。一怕东汉北伐;
二想挑拨破坏东汉与南匈奴之关系;
三想在西域抬高自己声 望。四想通过和亲与汉互市交换所需物资。东汉政府没有答应和亲,仅同意两族人民互市。北匈奴从公元65 年至72年不断入侵东汉渔阳至河西走廊北部边塞。随着东汉王朝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国力强盛,在南匈奴 的支持下,开始了征伐北匈奴的反击战。

??? 公元73年二月汉明帝(永平十六年)派窦固等四路大军出击,占据伊吾卢城(今哈密)。同年,派班超 通西域南路善鄯国,75年至76年汉匈之间对西域展开了一场争夺战。窦固、耿恭击败呼衍王和左鹿蠡王, 占车师、争夺金满城,因明帝死,中原大旱,人民负担太重,暂时罢兵。公元83年至85年北匈奴人先后有 73批南下附汉,加之南匈奴攻击,北匈奴力量大大削弱。公元87年鲜卑从东部猛攻北匈奴,杀优留单于, 北匈奴大乱,漠北又发生蝗灾,人民饥馑,兄弟争位,内部阶级矛盾尖锐,民族矛盾严重,北匈奴社会危机暴 露出来。东汉乘机大举征伐北匈奴的统一战争于89年(和帝永元元年)夏六月开始,窦宪、耿秉率军与南匈 奴军会师涿邪山(今蒙古国满达勒戈壁附近)与北单于战于稽落山(今蒙古国额布根山),北单于大败逃走, 汉军追击,俘杀1.3万余人,北匈奴先后归附81部20余万人。窦宪、耿秉登燕然山(今蒙古国的杭爱山 )刻石纪功而还。90年再击北匈奴,北单于受伤逃走。91年汉军又出击金微山(今阿尔泰山)大败北匈奴 军,北单于率残部西逃乌孙与康居,开始了西迁的历程。匈奴自头曼单于建立政权至此整整在大漠南北活动了 300年,对两汉北方的威胁至此解除。

??? 汉军击败北匈奴后,西域50余“国”重又归汉,汉又复设置西域都护,保护丝绸之路及维系西域各族的 友好关系。

“弥合民族关系、加强民族团结”

——学习心得

回顾半个多世纪、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新疆发生的人间奇迹般的变化和发展进步的光辉历程及伟大实践,我们深深感受到,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国家的富强和民族的振兴,就没有新疆的发展进步、和谐稳定;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只有在社会主义祖国的怀抱里,新疆各族人民才能过上幸福安康的生活。

民族团结是新疆各族人民的生命线,也一直是境内外“三股势力”的眼中钉、肉中刺,他们总是千方百计地从破坏民族团结入手,蓄意挑起民族纠纷,制造民族冲突,最后达到其分裂目的。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明确提出,当前要紧紧围绕“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兄弟姐妹”这一鲜明主题,在全社会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弥合民族关系、加强民族团结的工作,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进家入户、面对每一个群众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工作。要全面挖掘、大力宣传这次事件中涌现出来的维汉族群众不顾个人安危、互帮互助互救的大量生动感人事迹,大力宣传全区各行各业以实际行动维护民族团结的先进典型,大张旗鼓地开展创建民族团结先进单位、模范家庭和先进个人活动。要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深刻认识到,半个多世纪以来,在携手共建美好家园的历史进程中,各族人民所形成的休戚与共的民族团结基础是牢不可破的,民族团结事关每个人的切身利益,团结稳定是福,分裂动乱是祸;
要把所有仇恨集中到以热比娅为首的境内外“三股势力”和一小撮暴力犯罪分子身上,坚决不传谣、不信谣、不上当,自觉做到不利于民族团结的话不说、不利于民族团结的事不做,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的思想,促进各族干部群众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相互学习、相互支持、相互谅解,始终做到同呼吸、共命运、

心连心。

国际恐怖主义和包括“东突”势力在内的境内外民族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和暴力恐怖势力等,主要是受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以及国际上民族分离主义、伊斯兰极端主义和恐怖主义的影响,形成于20世纪90年代以后。“三股势力”各自的表现形式虽有所不同,但本质并无根本不同,他们从一开始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沆瀣一气,同流合污的。他们以宗教极端面目出现,以“民族独立”为幌子,一方面制造舆论,蛊惑人心,一方面大搞暴力恐怖活动,破坏社会安定。境内外“三股势力”精心策划和组织的严重暴力犯罪事件,其实质既不是民族问题,也不是宗教问题,更不是人权问题,其根本目的就是要把新疆搞乱,把新疆分裂出去,企图实现新疆“独立”,破坏我国的统一和民族团结。其大肆破坏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各种犯罪活动,是严重反国家、反民族、反人类的行为,严重践踏了我国《宪法》和法律尊严,严重破坏了我国政治稳定、社会安定、民族团结的大局,严重损害了各族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三股势力”自产生之日起,就与国际恐怖势力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多年来,“三股势力”为了达到分裂祖国的罪恶政治目的,先后在新疆实施了多起惨绝人寰、令人发指的暴力恐怖案件。“7•5”事件的发生不是偶然的,有着十分复杂深刻的政治背景,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反华势力长期纵容支持境内外“三股势力”对新疆进行一系列分裂破坏活动的总积累。从国际上看,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反华势力始终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中国抱有很深的敌意,他们不愿意看到一个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强大的社会主义中国屹立在世界上,不愿意看到经过改革开放30年发展的中国出现的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各民族团结和睦、各项事业欣欣向荣的大好局面,总是千方百计利用“藏独”、“东突”等分裂势力对我进行干扰破坏,企图在边疆民族地区打开对我“西化”、“分化”的突破口。近年来,美国对热比娅为首的“世维会”的支持由幕后走向前台,使他们进行反华分裂活动更加有恃无恐、肆无忌惮,气焰更加嚣张。以热比娅为首的“世维会”如果没有西方反华势力的支持,他们是什么事也干不成的。“7•5”事件再一次表明,只要中国共产党执政,只要我们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只要中国保持强大统一,境内外敌对势力就会相互勾结,利用各种机会,寻找各种借口,不断

对我进行渗透、捣乱、破坏、颠覆活动,这是不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的。从境外来看,以热比娅为首的“世维会”等境外“东突”分裂势力出于分裂国家、破坏祖国统一的罪恶目的,一方面在国际社会大肆对我进行诬蔑和攻击,竭力为“新疆问题”国际化造势,另一方面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在区内四处兜售其分裂主张,大肆造谣惑众、拨弄是非,煽动分裂、挑起动乱,直接策动指挥新疆暴力恐怖活动。从境内来看,多年来在境外“三股势力”的不断煽动和指挥下,在乌鲁木齐的城乡结合部特别是几个敌社情复杂的重点片区和南疆几个重点地区的乱点、窝点,聚集了一批政治上十分反动的“三股势力”分子,这些丧尽良知人性的社会渣滓对党、对政府、对社会、对各族人民心怀仇恨,一直伺机进行各种暴力犯罪。7月5日,他们混入不明真相的大学生和社会青年的游行队伍中,迅速开展打砸抢烧严重犯罪活动,特别是在一些偏街小巷实施了恶性暴力恐怖犯罪行径,很多 无辜群众就是在这些地方被杀害的。

“7•5”事件,是建国60年来新疆发生的性质最恶劣、死伤人数最多、财产损失最严重、破坏程度最大、影响最坏的一次暴力犯罪事件,它严重破坏了自治区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也影响到全国的稳定大局,严重破坏了各族干部群众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血肉情谊和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给各族人民的生命和财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7•5”事件不仅对乌鲁木齐市乃至全区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也给各族群众内心造成了巨大的创伤。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快经济发展,是保持新疆稳定的重要基础,也是各族人民的共同利益所在。在新疆,越是维护稳定任务繁重,越要咬定发展不放松、加快发展不动摇,努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好势头,为社会稳定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7•5”事件虽然对我区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了严重干扰和影响,但动摇不了我们加快发展的决心和信心,改变不了新疆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我们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力以赴抓好保增长、保民生的各项工作,努力克服“7•5”事件造成的不利影响,千方百计保障工农业生产,确保年初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顺利完成。要大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坚定不移地推进抗震

安居、防震减灾、学前双语教育、喀什老城区改造、社会保障、农村劳动力转移致富、农牧区新型合作医疗等重大民生工程,切实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新疆在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中具有特殊重要的战略地位,确保新疆稳定、维护祖国统一,事关中华民族的核心利益,事关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面对当前严峻复杂的斗争形势,我们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维护新疆稳定的极端重要性,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的各项决策部署,高举民族大团结的旗帜,凝聚各族干部群众的力量,倍加珍惜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大好局面,倍加珍惜当前来之不易的发展势头和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努力建设更加繁荣富裕和谐的社会主义新疆。

在新疆,搞民族分裂的坏人永远只是一小撮,他们是新疆各族人民的共同敌人。现在,我们政权在手、军队在手、民心在手,敌人胆敢跳出来进行分裂破坏活动,必将遭到迎头痛击,难逃自取灭亡的命运。“7•5”事件尽管给我们造成了眼前的重大损失,但改变不了新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大局,动摇不了新疆各族干部群众携手并肩奔小康的决心和信心,新疆的明天会更美好。新疆的分裂与反分裂斗争是客观存在的,有时甚至是十分激烈的,不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各族人民只要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筑起反分裂斗争的铜墙铁壁,才能不断排除境内外“三股势力”的各种干扰破坏,万

众一心、披荆斩棘、排难而进,共创各族人民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王乐泉书记指出,意识形态领域的反分裂斗争再教育是长期的,连续不断的,不能一劳永逸,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提高认识,增强免疫力。反分裂斗争是一项长期的任务,我们必须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必须从讲政治的高度,从确保国家长治久安的高度,进一步认清反分裂斗争形势,树立坚强的政治意识、坚定的阵地意识、强烈的责任意识、牢固的大局意识,充分

认识反分裂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和重要性。通过这一阶段的学习,我有一下几点体会:

一、通过学习,我们明白了当前我们面临着与西方敌对势力渗透与反渗透、遏制与反遏制、分裂与反分裂、颠覆与反颠覆的激烈斗争。我们每一位公民都应从国际、大局、全局的高度来充分认识维护社会稳定的重大战略意义,增强维护社会稳定的政治责任感,牢固树立“稳定压倒一切”

的思想不动摇,自觉地、主动地站到反分裂斗争第一线,义不容辞地担负起反分裂斗争的重任。

二、通过学习,深化了我们对反分裂斗争的认识,提高了政治水平。我们要进一步提高认识,紧密联系反分裂斗争的现实,始终牢记和实践党的宗旨,堂堂正正做人,老老实实工作,讲民族团结的话,做民族团结的事,坚决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我要

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要适应新形势,迎接新挑战,增强新优势,赢得新发展。

三、通过学习,我们深刻地意识到发展和稳定始终是新疆、阿克苏地区工作的主题。意识形态领域是反分裂斗争的重要领域。意识形态领域的反分裂斗争,是争夺人心、争夺群众、争夺阵地,巩固社会主义思想基础的严肃的政治斗争,直接关系到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和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直接关系到新疆的长治久安。我们应做到政治上合格。我们应更加充分地认识到反分裂斗争的长期性、尖锐性和复杂性,不断增强政治坚定性和政治敏锐性。

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伟大祖国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即使在腐朽的清王朝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新疆也没有从祖国的怀抱中分裂出去。今天的中国,有强大的经济实力,有人民民主专政的坚强柱石,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已被举世公认。我们正告那些妄图制造谣言、搞分裂破坏活动、进行各种恐怖活动的人:今天的中国是强大的中国,团结进步是当代的历史潮流,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闹独立、搞分裂只能是螳臂当车,不自量力,必然遭到各族人民的坚决反对,并以彻底失败而告终。一个团结、稳定的新疆,一定会不断地走向更加辉煌的明天!

美阳中学高一政治备课组

序号:21

第七课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

第一课时 《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 》 导学案

设计人:穆波娟审核人:宋建忠2012.5.4

班级:___________组名: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了解我国的民族概况;
懂得我们伟大的祖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
理解我国新型民族关系,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及其相互关系以及如何巩固新型的民族关系。

(二)能力目标:合作探究、归纳习题,学会运用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原则,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情投入、享受学习快乐,培养尊重不同民族风俗习惯,与不同民族团结友爱、和睦相处的观念。

【教学重难点】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及相互关系

【教学方法】比较分析法,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分析说明我国处理民族关系三原则的正确性,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

(一)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1、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任何国家都是由一定的组成的。我国除汉族外,有个少数民族。我国是统一的国家,这是我国重要的国情之一。

2、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我国铲除了的阶级根源,逐步形成了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3、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1)民族。

①含义:各族人民都是国家的主人,都依法平等地享有,依法平等地履行。

②原因:

A、我国宪法规定。

B、各民族只有人口多少与发展程度之别,绝无;

C、各族人民都对祖国的文明作出了贡献,都是国家的。

(2)民族。

①含义:在基础上,我国形成了各族人民、友好往来、互相合作、,谁也离不开谁的大团结局面。

②意义:、,是衡量一个国家的重要标志之一,是的前提,是经济发展和的保证,是的基础。

(3)各民族共同繁荣

人的大脑和肢体一样,多用则灵,不用则废。茅以升

原因:这是由决定的,是国家实现和中华民族实现的必然要求。

4、三项原则之间的关系

(1)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三项原则是、的。

(2)民族平等是实现民族团结的。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各民族的共同繁荣特别是经济发展,又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

(二)巩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当前应当如何巩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1、我国已经形成了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我们应该十分珍惜、不断这种民族关系。

2、自觉履行宪法规定的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的义务,是每个中国公民的责任。作为当代青年学生,要把巩固和发展的责任付诸行动。

【预习测验】:

1.在我国,各民族之间已经建立起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是因为

A、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铲除了民族歧视和压迫的阶级根源 ()

B、我国各民族人民实现了平等,消灭了民族差别

C、我国各民族紧密团结,已融为一体

D、我国各民族之间已消除了矛盾

2.近年来,我国政府在2万多公里的边境线上大力组织实施“兴边富边行动”,以促进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全面发展。这体现了()

A、我国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

B.民族平等是民族工作的根本任务

C.国家的支持是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根本原因

D.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民族区域自治

3.在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中,每个少数民族都有本民族的代表。西藏珞巴族人口不足3000

人,也拥有1名全国人大代表。这体现出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

A、民族团结原则 B民族互助原则 C.民族平等原则D.各民族共同繁荣原则

4.中共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对民族和宗教工作做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和部署,取得了显著成就。如:内蒙古全区出版各类蒙古文图书近千种约200万册,蒙古语言文字的使用范围不断扩大;
“格萨尔王史诗”、“藏医药”等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民族工作的文化成就表明我国坚持了民族:()

①平等原则②友好原则

③互助原则④共同繁荣原则

A. 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5.2008年10月,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回顾50年的历史,在国家的大力扶持和东部地区的帮助支持下,宁夏经济、社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这说明() ①我国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

②民族团结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保证

③各民族共同繁荣是民族团结的根本前提

④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二、合作探究

1、材料一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少数民族代表共有411名,占代表总数的l3.76%,全国55个少数民族都有本民族的代表。

材料二几十年来,各省市区向新疆提供了大量的技术和人才支持。尤其是近年来,北京、上海、广东、山东、浙江等20多个较发达的省市对口支持新疆的各地州市,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材料三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的《新疆的历史与发展》白皮书指出,在国家大力支持下,新疆进行了大规模的投资建设,其中固定资产一半以上是中央投资。

(1)上述材料体现出我国政府处理民族关系的哪些基本原则?

(2)材料

一、二、三分别反映了这些基本原则的哪些内容?

2、【经典中国•辉煌成就】新中国成立60年民族区域自治巡礼:

材料一从基础设施建设到产业结构调整,从财政投入到金融支持,从生态建设到资源开发补偿„„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和有力支持下,一系列强有力的扶持政策和优惠措施,把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发展推上了不断提速的快车道。

材料二“所有问题都应在发展中得到解决,一旦离开民族融合、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大前提,所有的民族幸福、民族尊严、民族骄傲都将无从谈起。永远不能忘记,我们56个民族组成的是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云南民族学专家木桢说。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说明少数民族地区发展走上快车道的原因。

三、拓展训练

课内练习

1.“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兑弟姐妹是一家。”这是我国新型民族关系的真实写照。我国新型民族关系建立的根本原因在于()

A.我国民族问题产生的根源已经消失

B.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确立

C.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权利的平等

D.各民族已实现了共同繁荣

2.近年来,我国政府在2万多公里的边境线上大力组织实施“兴边富边行动”,以促进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全面发展。这体现了()

A.我国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

B.各民族共同繁荣是我国一直坚持的基本民族政策

C.国家的支持是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根本原因

D.我国在各少数民族居住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3.“一只橹中止了和另一只橹的协作,这只船便只能在湖中绕圈子,而不能直达彼岸。”这句谚语启示我们,正确处理民族关系必须()

A.加快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发展,不断提高少数民族地区人民的生活水平

B.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证民族自治地区享有高度自治权

C.加强民族团结,增强民族凝聚力,促进国家繁荣发展

D.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调动信教群众投身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

4.党和政府历来十分重视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这是因为()

A.民族平等是实现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

B.民族平等和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

C.我国各少数民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D.各民族共同繁荣是民族平等与团结的物质保证

5.胡锦涛总书记在新疆考察时指出:“民族团结是新疆各族人民的生命线,是做好新疆一切工作的重要保证。”之所以强调民族团结是因为()

①民族团结是实现民族平等的政治基础

②各民族团结友爱是中华民族的生命所在、力量所在、希望所在

③民族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物质保障

④民族的团结、民族的凝聚力,是社会稳定的前提,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保证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①④

6.我国内蒙古自治区成立60年来,政治、经济、教育各项事业大发展。崛起了伊利、蒙牛等一大批著名企业,建立了一大批国家重点工程,农牧民文化教育水平不断提高,参政议政意识和能力提高,真正成为草原的主人。内蒙古自治区取得的成就表明()

A.民族区域自治是解决各国民族问题的正确选择

B.只有让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享有高度自治权,才能调动少数民族人民的积极性

C.我国建立了新型的民族关系,各民族已经实现了事实上的平等

D.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得到了进一步的贯彻和落实

7.各民族共同繁荣,是指各民族的政治、经济、教育、科学、文化等都得到发展,民族素质得到提高。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

①是由社会主义本质所决定的②有利于消除民族差别,实现共同富裕

③是民族平等、团结的物质保证④是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必由之路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8.胡锦涛同志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指出,民族问题始终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处理好的重大问题。下列关于民族问题的认识,正确的有()

①民族平等是实现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

②加大对民族地区的扶持是推动民族地区发展的主要手段

③民族地区经济繁荣、社会稳定是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重要保证

④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民族地区高度自治的前提条件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课后作业

1、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2、各原则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四、反思小结

1.我的问题2.我的收获

序号21:

A A C D A

答案:(1)上述材料体现出我国政府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是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2)材料一说明我国各民族在政治地位上的平等关系材料二说明我国各民族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团结互助关系;
材料三说明国家对少数民族采取了积极扶持的政策,以促进各民族的共同繁荣。

(1)新中国成立后铲除了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的阶级根源,形成并发展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

(2)党和国家坚持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原则,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保障了少数民族地区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调动了少数民族地区人民建设家乡的积极性。

(3)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中央政府对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采取扶持和优惠政策及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

(4)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制定并实施正确的民族政策等。

l.B A项表述错误。我国民族问题产生的阶级根源虽已消失,但社会根源并未消失,仍然存在。C项不是原因,属因果倒置。D项错误,各民族还没有实现共同繁荣。

2.A各民族共同繁荣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B项错误。国家支持是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重要因素,是外因,不是根本原因,C项错误。我国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D项错误。

3.C A、D项不符合题意。民族自治地方不享有高度自治权,B项错误。

4.D A、B项不符合题意。C项错误。

5.C民族平等是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①说法错误。各民族共同繁荣是实现民族团结的物质保障,③说法错误,故选C。

6.D民族区域自治是适合我国国情的民族政策,A项观点不准确。民族区域自治地方不享有高度自治权,B项错。由于历史原因,目前我国各民族还存在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的状况,C项错。

7.D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只能消除各民族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平衡,不能消除民族差别,②错。

8.B加大对民族地区的扶持只是推动民族地区发展的手段之一,不是主要手段,②错。民族区域自治不是高度自治,④错。

2017民族宗教工作心得体会

2017年要正确对待民族宗教工作,认真贯彻中央、建立了宗教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和10个市级部门组成的抵御境外宗教渗透制止非法传教工作协作联动制度,在此分享心得体会。下面是范文网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2017民族宗教工作心得体会,欢迎大家阅读。

2017民族宗教工作心得体会篇1

20xx年,我县民宗局在县委、政府的领导下和市民宗局的帮助指导下,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市民族宗教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统一思想,立足长远,服务中心,与时俱进,开拓进取,认真宣传和贯彻落实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深入少数民族地区调查研究,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切实帮助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为我县民族团结,宗教稳定,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搞好民族宗教政策宣传,促进民族团结稳定

1、实行责任管理,使民族宗教工作进一步规范化。年初,按照全市民族宗教工作会议要求,我们及时召开全县民族宗教工作会议,全面传达了会议精神,结合XX实际与六镇一管委会签订了20xx年民族团结和宗教稳定目标管理责任书。11月,按照责任书的考核内容,对六镇一管委会的民族团结和宗教稳定工作进行了考评,通过实行目标管理,有效地推进了我县民族宗教工作的开展。

2、积极开展示范村活动,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根据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加快建设小康社会步伐,率先在全省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我县确定了海口镇松元村委会的石龙村为市、县两级的民族团结示范点。以民族团结好、经济发展好、社会治安好、村容村貌好、教育科普好等五项内容为主,积极开展民族团结示范活动,一是争取市民宗局的支持,投入资金2万元,建立了农业技校;二是协调市、县交通部门,投入资金16万元,解决了石龙村的交通难问题2017年民族宗教工作总结汇总2017年民族宗教工作总结汇总。通过一年来的工作,石龙村新发展种植柑桔25000棵,桃李35000棵;新修了一条长840米,宽5米的村内混凝土道路,解决了过去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状况。全村各民族之间的关系有了明显的好转,村容村貌也有所改变,全村形成了一个良好的团结氛围。

3、认真开展全县中小学生民族团结教育,增强民族大团结意识。为进一步加强全县中小学生民族团结教育,增强各民族的团结意识,我局积极协助教育系统,在全县各中小学校中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活动中,共征订《中华大家庭》2223本、《民族常识》2045本、《民族政策常识》2700本。活动的开展,使中小学生增长了民族知识,增强了民族团结的意识,使三个离不开和各族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思想不断深入人心。

4、采取各种形式,积极宣传民族宗教政策法规。今年以来,我县加强了对民族宗教政策宣传。一是在县委党校开设民族宗教理论政策讲座,参加学习人员52人。通过学习,使大家了解民族宗教知识和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法规;二是以会代训,加强对各镇及管委会分管民族宗教工作的领导和专干对民族宗教政策法规的培训;三是征订并发送有关民族宗教政策法规的资料,如《今日民族》、《统一战线基本常识100题》、《民族宗教基本常识》等;四是在部分镇开办了民族知识园地专栏,按照目标管理责任书的要求,搞好民族宗教政策法规的宣传。

5、认真开展民族团结月、民族团结周、民族团结日宣传活动。 我县把每年的10月份定为民族团结月,把每年7月份第四周定为民族团结周,把11月26日定为民族团结日,积极开展宣传活动。同时,利用民族的传统节日,做好民族团结宣传教育。一是利用彝族火把节之机,采取挂宣传标语、电视新闻报道等形式,积极宣传民族团结;二是利用回族的圣诞节之机,组织县五套班子领导及有关部门参加圣诞节活动;三是在民族团结示范村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活动的开展,增进了民族之间的相互了解,促进了各民族的大团结。

7、认真做好民族地区和宗教场所的非典预防和防治工作。在非典期间,我们按照要求,一是认真搞好本部门的预防和防治工作;二是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对少数民族地区和宗教活动场所开展非典预防和防治工作;三是实行非典疫情日报和零报制度。

2017民族宗教工作心得体会篇2

我局立足本职,着眼全局,扎实工作,持续保持了全市民族团结、宗教和睦和社会稳定局面,农村扶贫、信息报送等10多项工作被省市有关部门评为先进。今年9月,成都市人民政府再次荣获了国务院第五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

一、以维护社会稳定为重点,实现安保维稳总目标

我局全力投入春节、国庆节和西博会等重要时期的维稳工作。

1、落实维稳任务。不断完善全局维稳责任制和民族宗教领域应急方案,明确谁牵头,谁排查,谁负责,加强支部领导,周密部署,严明纪律,为安保维稳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2、把握维稳重点。严防三股势力破坏滋事,重在纠正四拒问题,及时化解涉及少数民族矛盾纠纷和突发性事件;引导宗教界爱国爱教,把维护民族团结、反对暴力行为等纳入讲经内容;坚决抵御境外利用宗教进行的渗透,打击非法传教活动。

3、坚持维稳排查。动员6个民族宗教团体、20个区(市)县民宗局力量,对全市180余处宗教活动场所进行了多次篦疏式排查,联系藏区县级驻蓉办事处,数次专访三州在双流、都江堰、郫县等地干休所,走访民族宗教界代表120余人次,抓实抓细维稳工作。

4、强化机制建设。一是发挥一市三州 联席会议机制作用;二是发挥宗教三级网络管理机制作用;三是发挥抵御境外宗教渗透和制止非法传教工作协作联动制度。

5、灵通维稳信息。积极参与市安保指挥部联动值班。召开一市三州联席会议。召开民族宗教界工作座谈会,发挥代表人士桥梁作用。

6、加强维稳值班。实行重点部位领导带班、重要时段每日情况零报告制度,指导寺观教堂加强教职人员值班力量和场所巡查,提高了维稳工作的预见性和主动性。

二、以促进民族团结为己任,开启两个共同新篇章

我们始终牢牢把握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坚决贯彻国办发〔2011〕33号、中办发〔2011〕34号文件精神,推动了全市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发展。

1、全面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按照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指示精神,结合庆祝建国60周年,我们开展了民族团结进步宣传周活动, 8月底支部全市7家主要媒体记者深入一线采访报道城市民族工作,先后采编各类图片300余幅,刊登新闻稿件20期,播出新闻14期。11月再次对民族工作进行了2天集中报道。开展民族政策法规知识竞赛,参赛群众5万余名。全年支部满蒙、康巴、长青、夕阳红等艺术团进行民族团结文艺社区演出60余场。做好民族团结上宣工作,蓉城唱响和谐之歌等3篇文章被《中国民族报》采用,四川《民族》杂志以我们都是一家人为题对全市民族工作做了较大篇幅报道。

2、全力培养民族团结四个抓手。一抓武侯区三级网络建设,推动三办一校、倡导城市文明建设,推动社区民族工作深入开展;二抓锦江区民族团结教育,积极协调社会慈善资金,为20名来自藏区的贫困学生提供每年1500元资助;三抓郫县民族贸易发展,在少数民族商家中培养和发展维护民族团结进步的模范代表;四抓双流县外来少数民族党支部服务管理工作,帮助甘孜州驻双流县老年协会成立党支部,组建了民族团结工作联络小组。

3、不断创新城市民族工作机制。为加强沟通联系,我们不断完善一市三州驻蓉办联席会议工作机制,以甘孜、阿坝、凉山三州驻蓉办为基础,将范围延伸到外出人员较多的黑水、小金、若尔盖、阿坝等32个县级政府驻蓉办、三州民委、宗教局以及三州维稳办等单位,在参与中药材市场、五块石及其周边地区以及火车北站等地的综合整治工作中,该机制发挥了作用。

4、努力发展民族经济服务城乡统筹。在推进城乡统筹中,我们依托民族企业发展民族特色经济。全市已有一定规模的民族商品生产企业42家,年产值达13.5亿元,已初步建成了四个生产基地和工业园区:一是郫县安德镇民族贸易市场及民族工业园区,已成为西南地区少数民族用品集散地和物资采供基地;二是青白江回族食品用品生产基地,取得了回族群众人均经济收入超过当地平均水平的良好业绩;三是青白江清真生态种植养殖基地,填补了西南地区清真肉食和蔬菜生产产业化的空白;四是邛崃―大邑民族用品生产基地,已展示出农工商协调发展的雏形。这四个基地和园区,成为了继续推进民族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龙头和重要标志。

5、配合做好藏区9+3免费教育计划学生工作。今年我局率武侯、锦江、新都、双流、郫县、蒲江等10余个区(市)县民宗局积极做好9+3工作,参与建立由相关部门组成的9+3免费教育计划学生管理联席会议等制度,定期研究解决问题。武侯、新都、都江堰等地民宗局积极配合处理了数起藏汉学生的矛盾纠纷。蒲江民宗局 五心并举,促进不同民族学生和睦相处。支部专家学者前往五城区、郫县、彭州等地学校宣讲民族政策20余场,受训4000余人次,推进了民族团结和谐校园建设。

三、以加强依法管理为核心,推动宗教工作上水平

20xx年,我们坚决贯彻《宗教事务条例》,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工作取得新的进展。

1、重视宗教工作三支队伍建设。一是配合

支部部门做好干部培训改革,将宗教政策法规知识纳入市委党校党政领导干部必修课,我局一把手还在远程教育网带头宣讲宗教政策理论;二是狠抓宗教工作干部队伍政策法规培训,提高其依法行政、依法服务的能力和水平;三是依托社会主义学院对50余名宗教界代表人士特别是新一代中青年代表人士进行了培训;四是依托青城山道教学院、空林佛学院等宗教院校,培养宗教界后备人才。一年来,全市宗教工作干部、宗教团体工作人员共70余期300余人次参加了中央统战部、国家民委、国家宗教局以及省市党校的学习培训,宗教界举办各类培训班48期,培训人数达3800余人(次)。

2、狠抓宗教团体和宗教场所自身建设。认真贯彻落实《宗教事务条例》,指导修改协会章程和寺观教堂管理办法,强化教务、财务制度建设。理顺了宗教团体人员管理关系,为实现工作人员进出有序、规范管理、作用发挥争取了政策支持。越来越多的宗教活动场所做到了重大事项民主协商、科学规划和集体决定。推进《民间非营利支部会计制度》工作成效明显。

3、全面深化创建和谐寺观教堂活动。按照国宗局关于开展创建和谐寺观教堂活动的有关精神,我们把政策教育、社会综合治理、消防安全等内容纳入创建活动中,细化创建标准,推进创建活动有序开展。年初与8个市直管宗教活动场所签订了《综合治理责任书》,更换消防器材100余套。11月中旬,邀请市防火委为重点寺观教堂相关人员进行了消防安全培训。推进和谐场所建设为灾后重建打基础一文被《中国宗教》杂志采用。

4、积极引导宗教界拓展三服务功能。一是号召我市五大宗教团体和宗教界向台湾8.8风灾地区捐款40余万元;二是动员广大信众参与助残、助学等社会慈善活动,年内定向捐助困难学生10余万元,资助患病儿童3.6万元;三是积极引导全市民族宗教界参与农村扶贫工作,帮助修建崇州市红旗村环山渠引水工程;四是指导市基督教三自爱国会送医送药,坚持每月一次到农村义诊。全年5次义诊共1000余人次,免费发放药品价值3万余元;五是支部市佛教界春节捐款10万元慰问300户贫困户。

5、加大抵御境内外利用宗教渗透工作力度。认真贯彻中央、建立了宗教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和10个市级部门组成的抵御境外宗教渗透制止非法传教工作协作联动制度。

四、以灾后恢复重建为契机,打造寺观教堂显亮点

按照市委、市政统一部署和要求,我们整合资源,力筹资金,继续采取一帮

一、多帮一模式,完成了宗教场所灾后重建总量的85%,完成成都抗震救灾志民族宗教篇编写任务。

1、注重规划奋力推进重点宗教场所重建工程。多方筹资685万元,完成了都江堰普照寺恢复重建工程;完成了都江堰基督教堂、彭州马桑坝天主堂的灾后重建;年底完成了邛崃宝林天主堂的重建工作;崇州古寺被列入北部崇州创4a级景区整体规划,确保了古寺主体工程在今年底前完工;彭州阳平观年内筹资500余万元,完成了老君殿和素餐厅恢复重建。彭州三味禅林恢复重建已于11月16日全部完工并举行了开光仪式;都江堰清真寺30万元捐款已到位;及时拨付2万元用于大邑千圆道观泥石流灾害维修整治;新都宝光寺舍利宝塔投入20余万元完成了一期维修工程;青城山道观群灾后恢复重建项目由澳门基金会捐资1.79亿元援建,现已完成了11处受灾道观一期工程,年底前启动老君阁等道观主体工程;由中央财政安排的1.2亿元资金用于二王庙、伏龙观等文物修复,已投入9000万元,目前正由相关各方抓紧推进。

2、加快民族宗教界受灾房屋维修加固及搬迁工作。在市领导关怀下,中央财政和市财政共调剂的680余万恢复重建资金已全部用于467户共18890.81平方米的民族宗教界受灾房屋维修加固,年前已启动全部主体工程的维修任务。此外,另有三处的81户共2178.8平方米d级危房搬迁工作全面展开。

3、重点打造一批宗教场所建设项目。加快推进顺城街基督教堂的建设进度,春节前完成教堂内外墙装修;配合做好大慈寺扩建项目,协助调整建筑风格设计思路;规范管理昭觉寺僧人僚房建设工程;协助做好铁像寺、近慈精舍的建设项目实施;加快道源圣城、雾中山与回龙沟佛教文化旅游区建设进度。

五、以坚持依法行政为主导,深化规服工作出实招

今年以来,我们认真贯彻以人为本,服务至上理念,全身心做好少数民族和信教群众的服务与管理工作。

1、协调处理宗教房产遗留问题。支部专家对我市6个民族宗教团体涉及548户租住户的危房进行安全鉴定,完成了其中467户加固维修工程预算控制编制及市政府项目评审中心的评审,为完成灾后危房维修加固、解决宗教团体实际困难打下了基础。

2、进一步规范财务管理工作。我们从财务科目设置、归类、核算等方面,帮助全市民族宗教团体和重点寺观教堂财务人员进行业务培训,把《民间非营利支部会计制度》执行落到实处。同时,顺利完成了6个全市性民族宗教团体和8个市直管宗教活动场所的年度财务检查和审计。

3、真心帮扶发展民族企业。协调落实民族特需商品定点企业流动资金优惠贷款和技改贴息政策;申报少数民族发展金;争取保留清真牛羊肉供应点专项补贴;开展清真企业负责人法规培训;支部我市14家民族企业参加了中国(青海)国际清真食品及穆斯林用品展览会,达成交易额1100万元,意向合作4500万元,提升了我市清真企业的整体形象。

2017民族宗教工作心得体会篇3

当前,按照和田县委、政府都在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在民族宗教工作部门,如何把学习实践活动与民族宗教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推进工作的深入开展,对我们提出了新的思考。

一、在今后的民族宗教工作中,要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坚持四个牢牢把握的总体思路:(一)在民族工作中,要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这一主题,进一步明确促进民族工作的工作思路,切实服务科学发展;在宗教工作中,要牢牢把握把坚持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保障公民宗教信仰自由和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结合起来,把发挥宗教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和抵御境外利用宗教进行渗透结合起来。(二)在民族工作中要牢牢把握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这一根本,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 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在宗教工作中,要加强对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的教育引导,发挥宗教界在构建社会和-谐方面的积极作用,从而自觉维护社会和-谐,切实促进社会和-谐,确保民族宗教领域稳定。(三)牢牢把握履行职责、转变职能这一重点,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切实服务广大少数民族群众和信教群众。(四)牢牢把握弘扬正气、树立新风这一关键,进一步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切实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

二、民族宗教工作如何更好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一)要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在民族工作中,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就是要坚持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体系,以及*以来党的民族理论的最新成果为指导,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积累新经验,为开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局面、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贡献力量。同时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是宗教工作服务大局、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要求,要提高对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根本要求的认识和理解,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学会用科学发展观审视宗教问题,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我们的宗教工作。

(二)要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工作主题。两个共同主题的实践要求,就是民族工作必须是发展和团结两手抓。必须始终坚持和认真贯彻民族平等政策,始终坚持和认真贯彻民族团结政策,始终坚持和认真贯彻扶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始终坚持和认真贯彻加强少数民族干部人才队伍建设的政策。在宗教方面,科学发展观是创新宗教工作体制机制、解决 当前宗教方面存在突出问题的指导思想,通过开展学习实践活动,宗教工作干部队伍和宗教界爱国队伍素质要有新的增强,工作水平要有新的提高,依法管理要有新的加强,机制建设要有新的进展。

三、按照统筹兼顾,两不误、两促进的要求,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明确把促进民族团结、实现共同进步作为民族工作的根本任务,探索建立健全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长效机制;积极发挥职能作用,大力推动全面落实和认真执行党和国家的系列民族政策。结合宗教工作的实际,组织开展好解放思想和爱国爱教大讨论,继续推进探索和-谐宗教理论,创建和-谐寺观教堂载体活动,积极研究开展创建和-谐寺观教堂的工作意见,切实把开展学习实践活动与做好日常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努力实现两不误,两促进。

.

民族团结心得体会

程凤

我国自古以来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全国共有

56个兄弟民族劳动、战斗、生活在这片辽阔而富饶的土地上,并经历几千年的变故与动荡而永不分离,根本原因就是爱国主义的向心力和凝聚力起着作用。民族团结是我们从未忽视的问题。五月的和风伴着我们迎来了自治区第26个民族团结教育月。今年的民族团结教育活动显得尤为重要。

民族团结从中国上千年的历史中从未褪色。北魏孝文帝的改革率先为少数民族打开了向汉族学习的大门。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历时十八年,考察了许多国家,把西域的自然环境、风土人情、政治、经济等都向汉武帝作了详细汇报,为汉朝反击匈奴创造了有利条件,加强了中原与西域的相互了解与来往。大漠的驼铃声记录着遥远的文明。在抗日战争时期也有一批爱国的少数名族为祖国的事业献出了自己的生命,用他们的生命换来了之后千万同胞们的幸福生活。新中国成立后我们所实行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充分保障了少数民族同胞的权利,使得在新疆生活的47个民族能够像一家人一样相亲相爱的生活。汶川地震,玉树地震中所展现的民族团结精神深深烙印进了人们心中:忘不了全国各族人民为汶川遇难者默哀的情景,忘不了玉树地震中藏族孩子渴望生命的眼光。忘不了国庆节**前那56根民族团结柱。这是因为我们是一家人,我们有血浓于水得亲情。

我们学校是一个各民族学生与老师和谐相处的大家园。学校在学习生活方面也给予少数民族同学很多的关心,而我们也应该用一种团结、友爱的态度来对待学校里的每一位少数民族同学。只有关系的和谐才能创造出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新校园。

无论从哪一方面说,和谐都是发展的前提。09年的“7.5”事件使生活在新疆的我们更加体会到稳定的重要性。如果没有了团结我们很有可能成为那个近代任人宰割的中国,实现中国的伟大复兴就会成为空谈,变成一个遥遥无期的梦想。

团结就是生命,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形象,团结就是希望,团结就是胜利。各民族团结友爱,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生动体现,是中华民族繁荣发展的重要保证。

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

首先,作为一名新教师,要树立爱岗敬业的精神。我们不仅要爱国家,爱党,.

.

更要爱自己所从事的事业。我们既然选择了这项职业,就应该毫不犹豫地热爱它。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必须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积极的工作态度,要怀着服务于人民群众的胸怀进行工作,勤恳踏实,忘我投入,不计较个人得失,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自己全部的力量。

同时,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师德是教师职业的灵魂。所以,作为一名新教师,一名党员,更要在道德上严格要求自己,自尊自励、自警自省,以自身的模范行为成为学生的表率,真正做到学高为师,德高为范。

对于一名立志从教的人来说,在教学中,应当用先进的教学理念指导教学实践;
同时结合学生的特点,运用各种新颖符合学生需求的教学内容和手段,真正走入学生当中,了解学生的需求,真心实意的为学生的进步成长尽自己的义务;
遇到困难挫折不畏惧,始终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在生活工作中全面贯彻十八大的会议精神,为自己的行动导航!

新时代对教师的要求更高了,同时也给我们青年教师提供了很大的舞台。我们教师要紧跟时代的步伐,树立起终身学习的理念,学无止境,随时更新自己的知识素养和教育观念。在扎实肯干的同时,学会创新。做一个有深度和宽度的教育者。

“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这是十八大最让我感动的地方。身为刚步入三尺讲台的新教师,对“学有所教”自然更为关注。十八大明确肯定了教育对国家的重要性,不仅强调要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还特别提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兴办教育,从中不难察觉到,党正在逐步开放教育系统,这不正是要求我们教师也要富有创新精神,去感染、引导学生吗?因此我想,在今后的课堂中也要注意多鼓励孩子的合理想象,注重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力争让自己的课堂教学上不只学几个生字、词语,理解一句或一段话的意思,还应力争让我和学生一起营造的课堂生动有活力,及时发现孩子们身上的创新火苗并予以评价,让孩子们保持一颗开放的心,去接受新事物,在此基础上,注重培养孩子的思考力、想象力,让我的学生度过一段美好的儿童时光,为今后的学习打好基础,为国家为社会作出一些贡献,总之,尽自己绵薄之力,让孩子们“学有所优教”。

唯有如此,我们才对得起党和人民的重托,才无愧于“教师”这个光荣称号。

.

民族团结心得体会

维护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

我国自古以来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全国共有56个兄弟民族劳动、战斗、生活在这片辽阔而富饶的土地上。而新疆—一个土地面积占全国六分之一的维吾尔族自治区,就占有55个兄弟民族。各个民族都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并各有自己的文化传统、语言文字、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尽管各个民族之间在历史上曾经存在矛盾与不和,发生过冲突和战争,但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交往,一直是历史的主流。中华各民族之所以能够融合成为团结的整体,并经历几千年的变故与动荡而永不分离,根本原因就是爱国主义的向心力和凝聚力起着作用。

民族团结是新疆各族人民的生命线,是做好新疆一切工作的重要保证。不断巩固和发展各民族的大团结,我们的事业就无往而不胜。

我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大家庭,各民族的前途命运与祖国的前途命运始终紧密相连,各民族都为祖国的统

一、繁荣、发展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回溯中华民族的历史,可以清楚地看到,国家统

一、民族团结始终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自秦汉以来,凡是历史上的盛世,无一不是在各民族团结、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的局面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凡是人民流离失所,城镇被毁,田园荒芜,生产凋敝,民族生存面临严重威胁,无一不是国家分裂、社会动乱、矛盾尖锐造成的。历史一再证明: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经济才能发展、社会才能和谐。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史,就是各族人民相互依存、休戚与共,共同推动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历史;
一百多年的近代史,就是各族人民顽强不屈、前赴后继、共御外侮,共同致力于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
新中国成立60年的历史,就是全国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精诚团结、共同奋斗,共同致力于国家繁荣富强的历史。

民族团结的精神历经千年沧桑,已经深深植根于各族人民心底,流淌在中华儿女血液中。今天,中华民族终于迎来了发展的宝贵机遇和复兴的美好前景。在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的时候,我们一定要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民族团结大好局面,始终坚持一手抓改革发展、一手抓团结稳定,更加自觉地做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坚持维护社会稳定大局不动摇,坚持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不动摇,坚定不移地高举各民族大团结旗帜,不断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让民族团结之花开放得更加艳丽多彩。

社会主义祖国的成立,使我们统一多民族国家发生了质的变化,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在我国历史上第一次真正消除了民族歧视,实现了民族平等和各民族的大团结,各族人民真正成了国家的主人。在社会主义大家庭里,在保卫祖国和建设祖国的共同斗争中。各民族之伺交往与合作的密切程度,是以往任何时候都无法比拟的。正是这种民族的大团结,大统

一、大交流,有力地促进了各民族经济和文化的迅速发展,大大提高了我国的综合国力。

民族的联合和国家的统一,符合我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尽管在新中国建立以前,总的说来这种联合不可能是真正平等的,统一也只是相对的,仍保留着某种封建割据状态。但是,它毕竟给人民带来和平建设的环境,减少了某些民族统治者为争权夺利而挑起民族仇杀的机会,排除了分裂时期许多人为的障碍,为各族人民顺利开展经济文化交流创造了条件,从而有利于促进民族团结和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增强抵御外来侵略的力量。因此,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必然表现为为维护统

一、反对分裂而斗争。

爱国主义的精神力量,更支撑着我国各族人民的爱国力量,以坚韧不拔的意志,同帝国主义肢解中国领土、破坏民族团结的阴谋;
同民族败类的分裂主义活动,展开了英勇的斗争。历史一再证明,反对分裂,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是我国人民爱国主义优良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当前世界上许多地方民族冲突加剧,民族战乱不断的情况下,我们每个人都要从中华民族的大局出发,从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从维护我国多民族统一的传统出发,自觉维护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坚决同破坏祖国统一的言行作斗争。我们一定要认识到,由于我国各民族已经形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因而民族发生分裂,必然引起社会动荡,甚至导致战争发生,这样对国家、对民族、对每个人都会带来损失乃至灾难。相反,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环境安定,各族人民可以安心地从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也有利于各民族之间的相互学习,相互支持,共同发展。民族团结就发展,民族分裂就倒退,这也是我国几千年历史发展所得出的结论。

民族团结心得体会

中华民族是56个民族团结的大家庭。十月金秋我们迎来中华人民共和国61周年的华诞,十月一日在天安门广场阅兵仪式又再次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时至今日,我们中国已经走过了61年的风雨和坎坷路程。当全世界的人民都在关注着崛起的中华民族,我们都为自己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名儿女而感到自豪。国庆庆典的壮观场面让每一个人难以忘怀,在新中国成立六十年大庆的日子里,天安门广场树立起56根民族团结柱,成为节日期间最为亮丽的风景之一。

61年来,在党的民族政策的光辉照耀下,民族地区处处呈现经济繁荣、政治安定、文化发展、社会和谐、民族团结的喜人景象。经济实现历史性跨越,综合实力显著增强。民族地区社会建设取得重大成就,各族群众综合素质明显提高。

61年来,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全面发展,建立了一大批各级各类民族学校,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民族教育体系,培养了大批各级各类人才。民族地区医疗卫生事业成就显著。城乡基层卫生机构得到建立和健全,少数民族医疗卫生人才得到积极培养,民族医药得到重视和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现全面覆盖,各族群众健康素质不断提高。传统民族文化得到保护和弘扬,宗教信仰自由受到充分尊重。

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蓬勃发展,各民族大团结日益巩固。长期以来,党和政府一贯重视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改革开放以来,群众性创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活动在全国各地蓬勃开展,“三个离不开”思想和民族团结观念逐渐扎根千家万户。少数民族干部和人才培养选拔工作扎实推进。少数民族干部队伍日益壮大,结构不断改善,素质不断提高,一大批少数民族干部被选拔进县级以上各级领导班子,管理经济社会事务的能力进一步提高。

民族团结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基本特征和核心内容之一,也是中国共产党和国家所追求的目标。社会主义社会各民族之间的团结,是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党的团结为核心的,是以社会主义制度和祖国统一为基础的。作为中国民族政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几方面的含义:

1、反对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

2、维护促进民族团结。民族团结包括不同民族之间的团结,也包含着民族内部的团结。

3、各族人民齐心协力,共同促进祖国的发展繁荣。民族团结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进步的必要前提。

4、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是社会安定、国家昌盛和民族进步繁荣的必要条件。中国的民族团结与国家统一有着内在的联系。民族团结的原则要求各族人民热爱祖国、维护统一,反对一切破坏团结、分裂祖国的活动.民族问题是社会总问题的一部分,具有普遍性、长期性、复杂性、特殊性、国际性和重要性。民族问题关系到国家的治与乱,民族问题处理不好,将打乱国家的经济、政治秩序,造成国家动荡不安;
民族问题关系到社会的进与退,任何国家和地区都不能在矛盾、冲突、动荡和不安中进步;
民族问题关系到人民的福与祸,民族问题处理得好,民族团结和睦,就会天下大定、国家大治、社会快速进步,人民安局乐业。

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民族问题和民族关系,把民族问题和民族关系列为我国五大关系之一。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我们国家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

民族团结是社会稳定的重要政治基础,祖国统

一、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之福,祖国分裂、民族冲突是各族人民之祸,加强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之所在。“三心合一心,黄土变成金”。团结是力量,团结是财富,团结是生产力,团结是国家发展进步的基础。“5·12”四川汶川特大地震,使数万同胞遇难、数百万人痛失家园,灾区人民生命财产和经济社会发展蒙受巨大损失。地震天不塌,大灾有大爱。地震发生后,全国各族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传播着血浓于水的中华民族骨肉亲情、民族大义、文化大同、无疆大爱,全国各族人民充分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爱国主义精神,纷纷伸出援助之手。这是改革开放30年的伟大成果,是党富民强国大政方针的生动写照,充分展现了中华民族团结一心、风雨同舟的强大力量。

高举维护国家统

一、维护人民利益、维护法律尊严、维护民族团结的旗帜,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珍爱民族团结,像保护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民族团结,自觉捍卫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捍卫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严厉打击民族分裂主义,坚决粉碎境内外敌对势力的分裂破坏图谋。没有民族的和睦相处,就没有社会的安定团结;
没有社会的安定团结,就没有国家的繁荣发展;
没有国家的繁荣发展,就没有各民族的兴旺昌盛。只有各兄弟民族手挽手、心连心,团结一致,才能众志成城,抵抗自然灾害,应对金融危机,在风云突变的国际局势中立于不败之地,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民族团结,从我做起

纵观古今中外,任何人的成功都离不开集体团结的力量。俗话说的好,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篱笆三个桩。在中华文化里面也不有这样一句话吗?“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而中华文明几千年的长盛不衰也印证了这一点,翻开历史长册,我想我们可以看到历史上每一个国家繁盛之时,都是民族团结之时,比如贞观之治,再比如康乾盛世。

在几日前偶然翻阅新闻时,我读到了这样一篇新闻。汉族女生王燕娜,为了挽救一名维吾尔族学生毛南江年轻而宝贵的生命,无偿将自己的肾捐献。为什么出生在小康之家的汉族少女王艳娜不顾亲人的反对,不顾未婚夫分手的威胁,毅然无偿捐肾挽救维吾尔族高三学生毛兰江生命呢?我认为这是她存在心中的大爱。

王燕娜善良的事迹深深的感动了我。从她身上让我看到到了一种超越血缘、亲情的爱;让我看到了她无私奉献的高贵人格品质;更让我看到了中华民族雪中送炭的传统美德。王燕娜能在自己最美好的豆蔻年华里面做出这样的一个决定,去帮助一个陌生人,这种精神让我钦佩,更值得我去学习。

看完此篇新闻后,我不禁陷入了沉思。一位年轻人尚且可以做到如此,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我应当如何去做呢?我认为我应当更加严格的要求自己,从自身做起,在日常的工作中积极的照顾好各族的病人,不分民族,不分年龄,不分贫富,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我决心全力以赴解除病人的病痛,不辞艰辛,执着寻求。并坚定于维护民族团结,与民族分裂势力做斗争。愿国家更加繁荣昌盛,人民安居乐业。

赵蕊

2017年11月7日

学生民族团结心得体会

民族理论课心得体会(共4篇)

维护民族团结心得体会(共16篇)

民族宗教学习心得体会(共4篇)

教师民族团结心得体会(共7篇)

推荐访问:民族 心得体会 关系 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