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分类教学读后感心得体会

读《文本分类教学》有感1000字_读后感_模板

读《文本分类教学》有感1000字

这两天,阅读了薛法根老师撰写的《文本分类教学(实用性作品)》这本书,使我对根据不同文体指导学生学习有了更多的认识和感悟。

语文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有潜在的教学价值,准确辨识其文体类别,依循文体特征教学,可以更好地发挥选文的教学功能,丰富并提升学生的生活经验与语文经验。

1、识体而读,更准确地领会文本要旨

阅读是一种文体思维,什么样的文章就应该用什么样的阅读方法。也就是说,不能用产品说明书的方法读小说:前者是实用文体,宜作理解性阅读,主要运用逻辑思维;
后者是文学作品,宜用感受性阅读,主要运用形象思维。不辨文体或错辨文体,阅读时就会忽视文本内在的含义,甚至误解作者本来的写作意图。

2、适体而教,更精准的确定教学内容。

阅读教学,就是建立学生与“这一篇”课文的联结。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语文经验与阅读“这一篇”所需要的百科知识师语文教学的智力背景,语文经验和阅读方法则是语文教学的本体内容。依文体选择教学内容,体现文体的基本特征和阅读要求,具有确定性。根据文体选择适宜的教学内容,并非教静态的“文体知识”,而是动态的“文体学识”:如何阅读这一个文本的具体方法以及如何运用这类文体的表达要领等。教材中的选文是经过改编的,有些课文的文体难以辨识和确认。我们主张小学四年级之前按照课文体式来教,这个阶段的学生需要学习“普通文”的一般阅读方法,课文篇长短,内容深浅,结构繁复应该适度。四年级之后可以参照原文甚至选用原文来教,这个阶段的学生正需要阅读不同文体的文本,以丰富阅读能力。有些原文篇幅比较长,正可以训练学生的速度,跳读等阅读方法。

3、由篇而类,更有效地促进能力迁移。

语文能力的发展呈现螺旋式上升的规律,不是一蹴而就的。学生必须在阅读了大量同一文体的作品之后,才能逐渐辨别这类文体的文本特征及阅读方法,知道对于这一类作品,应该从那儿入手,要特别关注哪些关键点,思索这些关键点背后的语文知识,找到阅读这类文本的方法与策略,拥有属于自己的阅读经验。这是一个“举一反三”的学习过程,不经历“三”的积淀,就难以获得“一”的提升;
也唯有掌握了这个“一”,学生才能将获得的阅读方法与能力,迁移到同类文体作品的阅读中,实现“举一反三”。将单篇课文按照文体归类教学,可以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正向迁移。这种由篇及类的“类篇”教学是最经济实惠的,可以帮助我们暂时从人文主题的单元序列中跳出来,从文体分类阅读的视角,将一册教材中的选文加以分类重组,形成以文体为主线的阅读单元,改进阅读教学。

4、得体而写,更有利于发展言语智能。

写作是一种书面语篇的构造,是有一定的样式的。叶圣陶在《文体》一文中指出:“写作文字,因所写的材料与要写作的标的不同,就有体制的问题”。因此,目的不同、对象不同,写作时的语体及文体也应有所不同。

芜湖市峨桥中心小学蒋山分校

俞君玲

寻路中国读后感(一)

彼得海斯勒,中文名字何伟,寻路中国的作者,是《纽约客》驻北京记者—每次我看一本书,总要关注一下作者的背景,这本书的作者是一个美国人,他写出的东西与中国作家的角度绝对不一样,这种视角对中国人来说是很新鲜的,正因为他不是中国人,与我们有不同的生活背景,他能更客观的写下他的所见所闻,当然这与他记者的身份也分不开关系。当中西方不同文化相撞,带给中国读者更新鲜的阅读感受,对中国的21世纪初的情况有了更客观的认识和看法。

出生于20世纪末的我们这一代,对21世纪初只有微薄、模糊的记忆,多亏这本书,让我看到了21世纪初中国北方和西北的情况和一部分不同于现在这个时代的民风民俗。寻路中国,要出去“寻”,首先要有车,于是作者去了租车行,租了一辆车子然后踏上了旅途。在途中他看到了种种现状——可能在之前中国学者并没有看到的地方,通过他的眼睛,我们的的确确看到了中国存在的某些问题,但同时我们可能并没意识到中国是有优点可以发扬光大的,何伟曾在书中写到“在中国,我已经习惯了别人对我更多一些耐心;
一般而言,他们只要看见说汉语的外国人,就会倾向于表现出一种夸张的尊敬。不过,对于敬重的真正含义,我倒是从没抱过幻想。在那层敬重的深处,是一种局促不安”对于这种现象,何伟一针见血的指出“从内心深处来说,很多中国人——对于自己的国人在外来者面前的表现还是感到有一丝耻辱的”。在何伟看到的这个年代,中国处在经济腾飞的阶段,中国引进外国的经验,对于外国文化的冲击,国人的内心是复杂的,因此对待外来的会说中文的外国人,国人既自卑又自傲,这是一种并不正确的态度,但它却是独属于那个时代的烙印。

从这本书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独属于那个时代的文化,也可以看到持续到现在的文化。前者如风水先生,在现代并不是很普遍,而后者,如丧葬文化,如烟酒文化,一直持续到现在,在十几年前,人们已经很清楚的知道吸烟的后果却很少有人戒掉它——或许是因为尼古丁带来的诱惑或是把香烟当做身份地位的带表进行攀比而获得的快乐,而国家也把香烟业当作税收的重要来源,因此直到现在香烟业还是很发达。而中国的酒文化更是由来已久,无论是“酒逢知己千杯少”还是体现主人家的热情好客,劝酒在中国人的饭桌上更是随处可见,文中的何伟在途中就遇到了很多官员的劝酒,尽管他解释自己还要开车,可这在中国人的眼里似乎并不能成为推脱的理由。直到现在,这种劝酒也不少见,而酒后驾车也酿成了不少悲剧,尤其在过年期间,我曾在过年时看到出了车祸的人的家人哭的肝肠寸断,但悲剧已经发生了,我们除了惋惜只能吸取教训。

这种酒文化也从一个方面反映出中国人对法律的漠视,酒后不能驾车,一方面也反映出中国的驾车教育并不完善。在21世纪初,这种教育甚至陷入形式主义之中,如文中有一道考题有人问路时驾驶员应该怎么做,选项有:告诉他、不告诉他、指一条错误的路,这更像是素质测试题,但这种题却没什么教育意义,中国人在开车时依然依照他们的心意,因此也让道路上也乱糟糟的,这可能与道路设施不完善有关系,但一定程度上与怎样驾车的教育不完善有很大关系,作者何伟通过在取得驾驶证的期间的所见所闻,发现尽管他提出建议,教练却毫不理睬,尽管何伟说的是对的。而且在学员学车的过程中,中国教很多有技巧、困难的驾驶方法,因为这被认为是实用的。这也体现出中西方教育的不同,中国习惯于顺服各种“教练”,很少会自己思考,比如在课堂上老师是最大的,学生往往会听从老师的话,因此中国的教室越来越沉默,当老师说找人发表看法的时候,只有一片沉默,中国教育缺少了某种活力。

但中国的教育制度也有可取之处,比如人们表现出的关切出自真心实意,老师普遍具有奉献精神,无论是什么背景。

何伟在文中提到他在一个乡村感受的信任、热情,让他很感动,同时也有一种忧虑,这种忧虑在现在似乎已经成为现实并越演越烈,在世界上,陌生人受到毫不迟疑的欢迎,赢得孩子们的信任,这样的地方并不多并在逐渐减少。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从乡村涌向城市,乡下人特有的信任也在逐渐减少。

尽管中国存在不少问题,但我们有几千年的智慧,只要能合理应用,在国人和国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国家一定会越来越好。

寻路中国读后感(二)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身在熟悉的环境,遇到很多事都会不经意地寻求“习惯”,一位美国人恰恰为我们提供了新的思维,《寻路中国》有些意外地成为了2011年新浪读书十大好书第一名,究其原因,正是由于他看事物不同的“角度”吧。

彼得。海斯勒,中文名何伟,曾任《纽约客》杂志驻北京记者。这位记者并不看中国跃居世界第二的GDP总量,而是静静地俯下身,远离大城市,从“城墙”、“村庄”、“工厂”三个视角进行游历,为我们展现了一幅不为国人所知的画卷。

“城墙”,目睹中国历代君王从兴盛到衰亡的历程。何伟恰恰不走寻常路,他沿着长城向西,寻找那些非知名的城墙,听着当地人充满自豪地说着曾经的故事。当地人与何伟交谈时笑道,这些故事,十几年来第一次来询问的竟是一个外国人。不知怎么回答的他,也只是笑了笑。

“村庄”,是中国近三十年来改革变迁的见证。当何伟走进一个又一个村庄,目睹这些地方和他所看到的中国古装剧中展现的集市、马车、熙熙攘攘的茶馆有着天壤之别,那里所有的,只是一些老人和未成年的孩子,还有极少数的妇女。当问及男人去哪里了的时候,村里人非常自豪而又坚定地说道:都去城里打工了,娃啊,等你长大,就能和爸爸一起去打工了。更有年长一些的村民指着远方:旁边的许多村落已经没有了,可能未来,现在的村子也会成为历史吧。

“工厂”,告诉我们近几年经济大增长的原因。随着工业化的大力建设,各个地方政府都开始了工业化规划,而小城市则针对某些劳动力集中型产业开设了企业、招商引资。何伟见到了这些企业里的工人,和他们谈生活的改善,也看到了这些企业在同质化竞争中的挣扎。而这些现状,至今仍在中国的各行各业里发生着。

如果说“城墙”代表了历史,“村庄”代表了过去,而“工厂”则代表了现在。从一个外国人的角度看来,这些都是不可思议的。回顾80年之前的美国,几乎有着极为相似的情况。比如行为准则中所讲的“人情”与“规则”的辩论;
比如离开家里人独自到城里打工奋斗的辛苦;
比如小作坊里辛苦劳作的工人因缺乏维权意识而被剥削、不懂维权。而何伟告诉我们的恰恰就是如此!中国正在经历的30年高速发展,是美欧发达国家几乎100年的历程,我们的装备和高楼等硬件上去了,但其中难免会碰到思想、文化等软件跟不上的问题,会碰到由于浮躁而带来的功利主义和缺乏耐心去钻研、实现自我理想的信念。但正如书名“寻路中国”所讲的那样,凭着我们民族精神中的刻苦努力,找到那条通往成功的正确道路,在今后的岁月中,相信祖国的未来、人民的生活必将更加美好。

——叶俊

美丽中国读后感爱国读后感变革中国读后感《人类行为的经济分析》读后感

人类行为的经济分析》是贝克尔的代表作,他把微观经济分析的领域扩大到包括非市场行为的人类行为。作者认为人类的行为万变不离其宗,各种人类行为都是由于效用最大化。书中一共有七篇,我对第六篇——婚姻、生产力和家庭的印象最深。

“新的家庭理论是涉及多人家庭的理论,这种家庭的不同成员具有相互依赖的效用函数,而且,新的家庭突出成员间的合作与相互作用,考虑子女、婚姻、涉及工作时间的劳动分工和市场增益技能方面的投资、灾害、保护、成员的世代之间的资源转移。”这是书中的一句话,也算是对这一章节的总结。

对于生育力的经济分析中,贝克尔归纳了六个经济分析的变量,分别是:一般的考虑、偏好、子女质量、收入、成本、供给。通过这些因素分析不同地区、不同时期、不同家庭情况的夫妻对子女数量及质量的要求。最主要的变量是:一般考虑和收入。

如书中所讲“对绝大多数的父母来说,子女是一种心理收入或满足的来源,按照经济学的术语,子女可以看成一种消费商品,有些时候,子女还可以提供货币收入,因而还是一种生产品,而且,由于用于子女的支出和子女带来的收入都不是一成不变,而是随着子女年龄的变化而有所不同,使得子女既是一种耐用商品又是一种生产品。”这段话并不表明作者的思维有多么悲观,而是,作者用一种经济分析去研究非经济问题。书里把子女和生活中使用的汽车、房子之类的耐用消费品相提并论,虽然很多传统的人们会对此极其反感甚至认为不道德,但是,不得不承认贝克尔用超乎常人的冷静将人类行为的体现和经济紧紧联系在一起了。假设,人们生小孩的成本大于他们的收益,人们有可能选择不生小孩,只是这种收益不是单层面上的金钱,也包括了抽象的愉悦的心情。(范_文_先_生_网)这种经济分析突破了传统经济学的局限,创立了家庭经济学。

关于收入这个变量的经济分析。首先,概括了马尔萨斯的理论,他认为收入的增加将导致家庭规模的相应扩大。主要包括两点:一、收入增加会引起儿童死亡率的下降;
二、收入的增加会导致人们早婚并且不大节欲。然后,贝克尔通过分析框架表明,收入的增加不仅会增加子女的数量,还会提高子女的质量,不过,有时迫于社会压力富裕家庭会更加注重子女的质量,从而将更多的支出用于子女,也将富裕家庭子女的成本提高了,这也可以解释富裕家庭的子女数量比贫困家庭的数量少了。最后,贝克尔还提出了避孕知识——这个因素会使收入和生育力成反方向。上流阶层相对更早的得到一些避孕方面的知识,从而使得经济条件较好的家庭提前了解到了更多更详细的避孕知识,也使得富裕家庭的子女数量比贫困家庭的子女数量少。总之由于婴儿死亡率的持续下降、避孕知识的日益普及以及子女成本的持续增加可以轻易地抵消收入的持续增加的影响,所以生育力的持续下降也会同正相关的关系相一致。

以前的我 绝对不会认为婚姻、生育是经济行为,因为这一切似乎是个人感情或者喜好决定的,但是看了这本书后,感觉里面很多理论都没有办法反驳,很多解释都分析得有理有据的。我也意识到,人类的行为有时候并不能用理性或者不理性来解释,这一切的行为都有意无意地蕴含着效用最大化的动机。贝克尔在书中举了几个例子,但其实,我们可以将这种经济分析运用到更多的领域。

美似风景有觅处

——读《断章》有感

肖 慧

秋天的傍晚,与卞之琳在“桥上”相遇,枫叶打在肩头,心的河流淙淙而过。最是那凝眸的一刻,像一朵花落窗前,无人察觉的温柔,你看见了我,我读懂了你。

我们,都是桥上的风景,也许靠近,也许分离;
也许陌生,也许熟悉。世间所存在的,似乎都是不经意间却又无处不在风景。明月,在遥远的距离之中,照在你我的眼里,却又近在咫尺。你站在桥上看风景,恰好我经过时看见了你,而那楼上之窗里的眼睛所看到的,也许正是我们这道风景。

生活中,其实时常有这样的画面,但也只能在诗人的句子里浮现。因为,喧嚣的工作学习环境使我们少有机会静下来去欣赏这些不经意的美。我们也许注视着,或被注视着,但那么多的风景中,总有一幅是属于你的赏心悦目。我们彼此散发出微光,欣赏别人的美,同时,也遇见那个别样的自己。

《断章》原本是一首很长的诗,但诗人卞之琳嫌他太长,太啰嗦。因为,很多时候,美经不起长久的凝视,美也经不起太多言语的推敲,于是就把《断章》修改成只有四句的短诗。内心的风景,大美而无言。

《断章》无语浅笑,简单地走进我们的心里,字里行间却参透深刻的哲理。正因为如此,它在无意、无主、无语、无解的情境中,长久地驻定,连时光都像是静止的,所有的注视,都成了永恒的风景,历史长河在其“桥”下生生不息。

你我,天涯相伴,烟火相随,心怀一种美意,身处一隅美景。无论此身彼身,此岸彼岸,你望她一眼,她对你回眸一笑,生命便会突然复苏。

身而为人,在茫茫宇宙大千世界之中,如同沙漠里面的一粒细沙,是何其的渺小,面对生活,太过于清醒,难免迷失自己。于是,我们必须学会断章,简单生活,这是一种智慧的体现,“断章”我们身边的好人、好事,“断章”我们看到的美景,“断章“充满憧憬的未来,“断章”那个尚未羽翼丰满的自己。所谓断章,不是断章取义,逃避现实,而是管中窥豹,懂得以朴素之心生活,并追求遥远的梦。

生活既简单又复杂,世间世事无常,当我们感到困惑、迷茫时,不要把简单的事复杂化,不防停下你的脚步,去听听花开的声音,看看蓝天上的白云,感受一下自然的风采,再把你所见、所听、所感,“断章”下来,深深埋在心底细细品味,你会发现很多时候,你想不通的事情,在那一瞬间,豁然开朗。

秋渐行渐深。我愿做那桥边枫叶,飘在你经过的地方,成为你眼中的风景。

作者:瑞金市壬田中学 初三(2)班 肖慧

,要追求有效的课堂教学。可以从课前的准备、课堂的组织、课后的练习等几个环节来提高实效性。

(一)课前的有效准备

大凡成功的课必定是充分准备的课,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有效的备课必须体现出:

目标的有效:清晰、简明。目标是方向,方向正确才能保证有的放矢,教学目标的高、多、空只能使教学任务难以在有限的时间完成。备课时制定明确、具体、科学的教学目标,围绕目标确立重点,优化教法,这样的课堂教学才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内容的有效:适量、适度。一节课教师讲多少内容,并没有明确的规定,讲多了学生嚼不烂,讲少了学生又不够吃。教师要遵循教育规律和教学原则,科学地安排与搭配教材内容,合理地组织各部分的练习,不能“贪多忽效”,也不能“求少图便”。

教法的有效:灵活、恰当。同一教学内容,不同的教法效果就会不同,教必须致力于“导”,服务于“学”。优化教学方法要从实际的教学内容、教材特点、学生情况出发,扬长避短选用教法。教法贴切,教学方有效。

(二)课堂的有效组织

这一环节,教师要做到:
语言组织准确、简练。纵观那些课堂教学效率低下的课,无一例外都是教师的喋喋不休、啰里啰嗦挤占了学生的学习时间。一个教师,课堂上一定要组织教学语言,增强语言表达的科学性、针对性、准确性,做到清晰精炼、重点突出、逻辑性强。

时间组织恰到好处。教学各部分的时间分配,教者在备课时应预计,讲课时要调控。但有时候,因为课堂上不变的因素较多,也许不是重点内容的教学却占用了一些时间,这时候,教者一定要站在整堂课的角度来安排时间。不言而喻,课堂教学在单位时间内完成的任务越好,浪费的时间越少,课的密度越大,教学质量就越高。

教学组织面向全体学生。一位好的教师应该得到全体学生的尊敬与爱戴,一位好的教师应该使所有学生都受益。在课堂教学中,各环节的安排要尽可能以全体学生的参与为基础,以个别提问、小组交流、课堂检测等多种形式来了解大多数学生学习的情况。

(三)课后的有效练习

课后练习不在多,贵在精。现在有的教师在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下,大搞题海战,使学生的大部分时间都用在反复的抄写上,思维与能力得不到有效提升。提高练习的有效性就是要充分了解学情,因课设计练习,让学生在训练中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有效教学给当代的教育注入了活力。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关注学生,力求课堂实现有效教学。

读《文本分类教学》有感1000字

这两天,阅读了薛法根老师撰写的《文本分类教学(实用性作品)》这本书,使我对根据不同文体指导学生学习有了更多的认识和感悟。

语文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有潜在的教学价值,准确辨识其文体类别,依循文体特征教学,可以更好地发挥选文的教学功能,丰富并提升学生的生活经验与语文经验。

1、识体而读,更准确地领会文本要旨

阅读是一种文体思维,什么样的文章就应该用什么样的阅读方法。也就是说,不能用产品说明书的方法读小说:前者是实用文体,宜作理解性阅读,主要运用逻辑思维;
后者是文学作品,宜用感受性阅读,主要运用形象思维。不辨文体或错辨文体,阅读时就会忽视文本内在的含义,甚至误解作者本来的写作意图。

2、适体而教,更精准的确定教学内容。

阅读教学,就是建立学生与“这一篇”课文的联结。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语文经验与阅读“这一篇”所需要的百科知识师语文教学的智力背景,语文经验和阅读方法则是语文教学的本体内容。依文体选择教学内容,体现文体的基本特征和阅读要求,具有确定性。根据文体选择适宜的教学内容,并非教静态的“文体知识”,而是动态的“文体学识”:如何阅读这一个文本的具体方法以及如何运用这类文体的表达要领等。教材中的选文是经过改编的,有些课文的文体难以辨识和确认。我们主张小学四年级之前按照课文体式来教,这个阶段的学生需要学习“普通文”的一般阅读方法,课文篇长短,内容深浅,结构繁复应该适度。四年级之后可以参照原文甚至选用原文来教,这个阶段的学生正需要阅读不同文体的文本,以丰富阅读能力。有些原文篇幅比较长,正可以训练学生的速度,跳读等阅读方法。

3、由篇而类,更有效地促进能力迁移。

语文能力的发展呈现螺旋式上升的规律,不是一蹴而就的。学生必须在阅读了大量同一文体的作品之后,才能逐渐辨别这类文体的文本特征及阅读方法,知道对于这一类作品,应该从那儿入手,要特别关注哪些关键点,思索这些关键点背后的语文知识,找到阅读这类文本的方法与策略,拥有属于自己的阅读经验。这是一个“举一反三”的学习过程,不经历“三”的积淀,就难以获得“一”的提升;
也唯有掌握了这个“一”,学生才能将获得的阅读方法与能力,迁移到同类文体作品的阅读中,实现“举一反三”。将单篇课文按照文体归类教学,可以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正向迁移。这种由篇及类的“类篇”教学是最经济实惠的,可以帮助我们暂时从人文主题的单元序列中跳出来,从文体分类阅读的视角,将一册教材中的选文加以分类重组,形成以文体为主线的阅读单元,改进阅读教学。

4、得体而写,更有利于发展言语智能。

写作是一种书面语篇的构造,是有一定的样式的。叶圣陶在《文体》一文中指出:“写作文字,因所写的材料与要写作的标的不同,就有体制的问题”。因此,目的不同、对象不同,写作时的语体及文体也应有所不同。

芜湖市峨桥中心小学蒋山分校

俞君玲

听角分类教学心得体会

教学目标分类心得体会(共6篇)

读整本书教学心得体会

我绘本阅读教学心得体会

心得体会读后感(共10篇)

推荐访问:读后感 心得体会 文本 教学 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