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教学”的冷思考

“有效教学”的冷思考

  作者/谢嗣极

  (江苏省南京外国语学校,210008)

  摘要:研究有效教学,首先要研究“有效”的指标有哪些。综合学界的两种观点,并基于对“有效”这一概念的常识性理解,“有效”的指标应包括:效率、结果、“见效期”、“有效期”。但“有效”又分为短效、长效和正效、负效,其量化评价,在理论上可能成立而实践中无法操作。课堂教学客观存在着高效与低效之别,只不过它是模糊的,不能用简单的数字来测量,可通过课堂对话、思维状态、教学语言、时间观念、学生负担、学习兴趣等多种角度作观察。明白低效和高效的区别,才能找到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途径。

  关键词:有效教学指标测量误区途径

  有效教学的理念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育科学化运动,特别是在受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影响的教学效能核定运动之后,这一概念频繁出现在英语教育文献之中,引起了世界各国同仁的关注。2001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颁布之后,我国教育界才出现有效教学研究热,近一两年对这个问题的研究有渐冷的趋向,但许多问题并没有解决,故热过之后需作理性的冷思考。

  一、 “有效”的指标有哪些

  研究有效教学,首先要研究“有效”的指标有哪些。对此,学界的观点并不一致。

  余文森认为,时间、结果和体验是考量学生有效学习的三个重要指标。学习时间,指学习特定内容所花费的时间,学习特定内容所花费的时间越少,效率就越高。学习结果,指学生经过学习产生的变化、获得的进步和取得的成绩,这是有效性的核心指标。学习体验,学生的学习感受,即伴随学习活动生发的心理体验。这是被传统教学所忽视的考量有效性的一个向度。这三个指标具有内在的统一性,是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总之,考量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必须综合考虑三个要素——提高学习效率、增进学习结果、强化学习体验。

  施良方、崔允漷则认为,“所谓‘有效’,主要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教学效益不同于生产效益,它不是取决于教师教多少内容,而是取决于对单位时间内学生的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综合考虑的结果”。

  两种观点异中有同。余文森的“核心指标”,即“学生经过学习产生的变化、获得的进步和取得的成绩”,就是施良方、崔允漷的“唯一指标”,即学生的“进步或发展”。不管是核心指标,还是唯一指标,本质都是指学习(或教学)结果。综合起来,“有效”包含四个指标:效率、结果、体验、过程。这四个要素的缺陷是,忽略了课堂教学的“效”往往有“春播一粒种,秋收万担粮”的特点。

  众所周知,不同学生接受(理解)相同知识所花时间是不同的,我把这个时间称之为“见效期”;学生接受的知识在大脑中的保留期也不相同,我把它称之为“有效期”。“见效期”和“有效期”的长短不同,反映了课堂教学“效”的不同,讨论有效教学不能不考虑这两个指标。由此我认为,“有效”的指标应包括:效率、结果、“见效期”、“有效期”。这既吸收了上述两种观点,也是基于对“有效”这一概念的常识性理解。

  二、 “有效”可以测量吗

  “有效教学更多地关注可测性或量化。如教学目标尽可能明确与具体,以便于检验教师的工作效益。但是,并不能简单地说量化就是好的、科学的。有效教学既要反对拒绝量化,又要反对过于量化”。这话辩证周密、无懈可击,但是怎么判断“量化”是“过于”,(教学论文 www.fwsir.com)还是“适度”呢?由于要求“有效教学更多地关注可测性或量化”,有些学者从不同角度给出了如下测量公式:(1) 教学效率=教学产出(效果)÷教学投入;(2) 教学效率=教学有效时间÷实际教学时间;(3) 输出知识的总量数×接受知识的百分数=教学有效度(有效知识量);(4) 输出知识的总量数-教学的有效度=教学剩余度(无效知识量)。

  这四个公式,理论上说是成立的,而实践中却是无法测量和计算的。仅以第一和第三两个公式为例进行分析:

  第一个公式,教学效率=教学产出(效果)÷教学投入。求“教学效率”,必须测出“教学产出(效果)”和“教学投入”,否则便无法计算。可是,“教学产出(效果)”,即学生所获得的发展,却是无法测量的。按照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学生的发展包括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许多教师也是按这三个方面制订教学目标的,但测量学生在这三方面中任一方面所获得的发展的标准,既没有也无法制订。“教学投入”,也是无法测量的。“教学投入”包括哪些内容?时间、脑力、体力、资金……?其中,体力和脑力的投入无法测量,最容易测量的似乎是时间,但时间是否包括备课时间?如果包括,就无法测量,因为许多优秀教师,对于每一节课,都是用一辈子的时间来备的。而且,若把备课时间也算作“教学投入”,那么按上面的公式,投入越多,效率越低,这有悖常理。再者,“教学产出”是从学生的角度看的,那么“教学投入”是否包括学生的投入呢?如果包括,就更无法测量了。一个公式中的两个数都无法测量,另一个数便无法求得,由此可见,这是一个理论上说得通、实践中不可行的公式。

  第三个公式,输出知识的总量数×接受知识的百分数=教学有效度(有效知识量)。“输出知识的总量”,有时可以量化,如一节识字课讲多少字、一节数学课讲几个知识点;有时却无法量化,如文学作品鉴赏课就没有可测量的清晰的知识点,连清晰的知识点都没有,还谈什么测量“接受知识的百分数”呢?就是有清晰的知识点,要在一个班的学生中测量“接受知识的百分数”也无法做到,因为学生各具个性、互有差异,每个学生获得的发展各不相同,要测出每个学生“接受知识的百分数”,然后再算全班学生接受知识的

[1] [2] [3] [4] 下一页

推荐访问:“有效教学”的冷思考 有效教学设计的思考 有效教学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