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师范大学党建工作总结(共合集)

浙江师范大学志愿者总队2011年度工作总结

2011年是浙江师范大学志愿者总队总结以往经验、做好传承过渡、实现稳步发展的一年。志愿者总队按照学校党政和团委的工作部署,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围绕‚引领,服务,研究‛的主题,倡导服务学习理念。

一年来,志愿者总队团结和带领全校志愿者,大力加强志愿者组织队伍建设,全面推进志愿者各项工作,新生志愿者注册率达93.76%,在第八届全国残疾人运动会志愿服务、社区居委会主任助理、周末服务广场、爱心家教、金辉工程、‚12.5国际志愿者日纪念活动‛、浙江省师范类专场招聘会志愿服务、社区志愿服务、大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 社会实践活动等工作中出色地完成了各项任务。通过长期的探索和实践,逐步形成了领导重视、各单位支持、学生积极参与的良好氛围,志愿者总队正积极向‚构建专业化、基地化、特色鲜明的大学生志愿服务体系‛目标前进。

一、积极倡导服务学习理念,挖掘优秀志愿者典型,营造志愿服务氛围。 志愿者总队倡导服务学习理念,将其贯穿到志愿服务中,有意识的让志愿者在服务过程中提升专业素养和人文情怀。总队宣传部通过专访优秀志愿者、与两项计划优秀志愿者取得联系并进行约稿,深入挖掘志愿服务先进典型,树立志愿服务标杆。积极营造良好志愿服务氛围,增强志愿者服务积极性,号召更多志愿者投身志愿服务。

(一)倡导服务学习理念,弘扬志愿者精神。总队倡导服务学习理念,整合浙师大志愿者文化载体,吸收各高校与社会各界志愿者组织的志愿者文化精髓,多次开展以浙师大志愿者文化为主题的讨论活动,并在志愿活动过程中渗透师大志愿者文化。从总队任职的学生干部到校内普通的青年志愿者,从学校到社会,形成志愿者文化建设的合力,努力构建属于师大自己的志愿者文化价值新内涵。

(二)争创先进服务集体,争当优秀志愿者。抓好志愿者总队干部的思想建设和文化建设,在活动中、会议中、生活中不断宣传志愿服务意识和创先争优理念。总队宣传部通过专访优秀志愿者、与两项计划优秀志愿者取得联系并进行约

稿,深入挖掘志愿服务先进典型,树立志愿服务标杆。同时加强典型宣传,号召更多志愿服务集体和青年志愿者积极投身志愿服务,争创先进志愿服务集体,争当优秀志愿者。

(三)积极搭建交流平台,营造良好志愿服务氛围。总队积极加强同学院志愿者大队、班级志愿者支队的联系与管理,通过定期召开各级会议促进各志愿者的交流与学习。开设总队网站、总队人人俱乐部、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各类志愿者QQ群等网络平台,让志愿者及时了解浙师大志愿者相关动态,并对志愿者提出的问题做出积极回应。同时,总队不仅加强同学校各级学生组织的交流与合作,还参加浙江省高校青年志愿者高峰论坛,与省内各高校志愿者组织交流学习,在交流与合作中促进志愿者组织的发展。

二、充分利用志愿服务载体,拓宽志愿服务渠道,探索服务学习发展道路。 作为校团委指导下的一级学生组织,志愿者总队肩负着校园文化建设,尤其是志愿者文化建设的重任,除了将运作得比较成功的几个核心活动再提升、再发展,积极拓宽志愿服务渠道,探索服务学习发展道路也是志愿者文化建设中的有效手段。一年来,校团委大力支持总队在不断推进活动项目化运作的同时,有意识地拓宽志愿服务渠道。通过品牌树立志愿者组织的形象,使全校志愿者对志愿服务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把握。

(一)、第八届全国残疾人运动会志愿服务。总队抓住第八届全国残疾人运动会的良好契机,在全校范围内选拔优秀志愿者,通过团辅、培训、共同参与志愿服务工作增进志愿者间的交流与合作。在八残会服务期间,总队成立宣传小组,通过总队网站、人人俱乐部、腾讯微薄、新浪微薄,及时跟进报道‚小浪花‛的情况。‚小浪花‛们受到了全国政协副主席、残联名誉主席邓朴方、残联主席张海迪、浙江省委书记赵洪祝等领导的支持与肯定,这也极大鼓舞了我校志愿者对志愿服务的热情,在全校范围内形成浓厚的志愿服务氛围。

(二)、周末服务广场。本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主题和服务同学的宗旨,由校志愿者总队主办的周末服务广场活动在人民广场,火车站广场,浙江师范大学校园内等地继续开展。活动贴近市民及学生生活,充分利用了校内专业资源,有效整合各学院的特色服务项目,得到了广大市民、教师、同学的关注和肯定。其服务项目包括法律咨询、心理调试、家电维修、电脑义诊、化验血

型、保健按摩、义务素描、音乐表演等二十余项。今年志愿者周末服务广场一改之前在人民广场开展的惯例,提出了活动立足服务师大校内学子,拓展开至红湖路社区、站前社区太阳城、常青楼小区三个校外地点,四点共同开展志愿者周末服务广场,点面结合。同时还提出‚一二•五 ‘志’在必行‛的服务口号,口号含义:‚一‛是要贯彻师大志愿者的一种服务学习理念,‚二‛是要落实两类服务对象——校内学生和社区大众,‚五‛则倡导每位志愿者每周服务不少于五小时。‚志‛与‚志愿‛、‚志向‛的志同形,表达师大志愿者‚志在,愿在,我在‛的为公益事业努力付出的美好志向;
‚行‛是师大志愿者用实际行动诠释服务学习理念,表达他们从事志愿活动的决心。本次志愿者周末服务广场受到《浙江在线》、《金华日报》、《金华晚报》等的报道。其中爱心义卖所得1137.6元,全数捐给职教学院刘汉荣同学。

(三)、第六届志愿者服务月。志愿者总队于2011年3月至5月开展了志愿者服务月活动,充分整合各学院资源,提倡各学院开展具有学院特色的志愿者主题活动。本届志愿者服务月以3月5日学雷锋日为起点,在全校掀起志愿服务的热潮,一直持续到五月结束。改变以往以舞台表演为开幕式的传统,以各类大小型服务的同时开展为序幕,注重切实的服务。

(四)、研究生支教团和‚两项计划‛志愿者。根据团中央志愿者的招募部署,我校党委高度重视,校团委、志愿者总队精心组织,通过电视、广播、网络、海报、广告牌、横幅、宣传单等多种形式向全校同学发布研究生支教和两项计划志愿者招募信息,努力在校内营造良好氛围,唱响‚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欠发达地区去,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的时代强音,形成积极的舆论导向。同时,出台相关政策在强大的宣传攻势和完善的配套政策下,我校一大批有志青年走向了西部,走向了省内欠发达地区,在那里奉献着自己的青春,践行着作为一名志愿者的诺言。

(五)、社区居委会主任助理。作为师大的学生组织,总队始终以服务师大发展为首要任务,在做大做强校内活动,提升组织在学生当中的影响力的同时,也积极开拓,将服务半径扩大到金华市婺城区的每个社区和金华的部分乡镇,并通过精心设计的活动载体,充分准备的宣传攻势,不断扩大在金华地区的影响力。在过去一年中,志愿者总队积极响应共青团金华市委和金华市文明办、金华市学

生联合会的号召,通过团委的指导和总队自身的不懈努力,目前我校下属城北、城西及新狮街道共17个社区,筛选43名社区主任助理。一年以来,除了规范监督学校社助日常工作及活动以外,还举办了浙师大第十三届社助培训大会、浙师大社助工作总结暨社区部干事见面会、社助街道小组长会议等。

(六)、小学辅导员、爱心家教。‚爱心家教‛活动自 2005年4月份开展至今,走进了婺城区各街道各社区,已成为在校内外颇具影响力的品牌活动之一。今年,小学辅导员项目与爱心家教项目相结合,共同构成了小学生课堂内教育和课后辅导相结合的小学志愿服务体系。小学辅导员项目在继承以往发展成果的基础上,与金华市7所小学取得联系并开展一系列志愿活动。面向全校进行了爱心家教志愿者的招募,现有爱心家教志愿者128名,于每周

一、

三、五到杨思岭社区对学生进行课后作业辅导。爱心家教及小学辅导员项目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受到各界的一致好评,也受到家长的赞赏和小朋友的欢迎,将继续成长为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品牌志愿服务项目。

(七)、金辉工程。作为浙江师范大学志愿者总队的品牌活动之一,金辉工程自2008年开创以来,在新狮街道常青楼老年活动中心相继开展了值班、‚一对一‛服务、电脑培训班、周末服务广场等一系列服务于老人的志愿活动。经过一年多的实践,金辉工程逐渐以其可行性强、实效性大、社会反映好、潜力丰富的优势在众多志愿服务活动中脱颖而出。今年成功选拔40余名金辉工程志愿者,除常规值班外,还在常青楼组织策划了老人节活动、常青楼周末服务广场活动。金辉工程志愿者的努力付出,给离退休老教师们带去了晚年的快乐,也得到了离退休老教师们的充分肯定。在未来的几年里,金辉工程将继续坚持志愿服务基层化、项目化操作的方向发展,在坚持中求创新,在创新中求发展,不断扩大品牌活动的影响力,实现品牌活动的再提升,力求成为长效性、创新性、实用性并存的精品活动。

(八)、一对一志愿服务工作。今年,志愿者总队负责浙江省师范类专场招聘会、浙江省多媒体课件制作大赛、校第十七次团代会的一对一志愿服务及接待工作。分别挑选优秀志愿者279名、68名、22名,志愿者们相互协作,出色完成服务工作,得到相关单位的肯定与好评。

(九)寒暑假社会实践。总队号召全校志愿者积极利用节假日开展志愿者活

动,志愿者利用寒暑假回到家乡开展志愿者活动,将师大志愿者精神带到全国各地。寒假期间,开展‚温暖惠民,志愿同行‛寒假新春送温暖惠民活动、‚感恩母校行‛反哺母校志愿者活动。暑假期间,志愿者总队创新性的实施开放性实践,每位总队干部回到自己家乡,发动身边的人一起参与志愿者活动,在全国范围内都有我校志愿者活动的身影。

三、加强干部队伍建设,落实部门职能改革,建设规范化组织。

志愿者总队通过广泛开展内部教育培训和社会实践锻炼等,帮助志愿者干部开阔视野、转变作风,提高思想政治素质、政策理论水平、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研究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通过集体领导和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形式,实行民主决策。积极落实部门职能改革,加强时间认证的规范性,形成校院班三阶管理模式,推进组织规范化发展进程。同时,对浙师大志愿者文化、总队历史、浙师大志愿者品牌项目等进行整理、反思、总结,编撰志愿者服务手册,进行项目汇编工作。

(一)、校团委高度重视并切实加强志愿者组织干部队伍建设。为把我校志愿者总队建设成一支高素质的志愿者组织干部队伍,校团委一直非常重视对志愿者组织干部的培养,尤其是理论学习和团队协作精神的提升。前者有利于提升一个人的理论修养、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后者则能将分散的力量汇成巨大的合力。一年来,总队结合校团委要求,举办了联谊晚会、干部干事培训大会、口语培训、部门内部团辅、实用技能培训等形式多样的活动,总队干部干事积极参与我校承办的大型展会、赛会志愿服务,以此提高干部干事综合素质,加强干部、干事之间地交流,增进互信,从而进一步提升组织战斗力、凝聚力。同时,通过总队优秀干部、优秀干事评比,有效激励干部干事工作热情;
聘任校团委副书记为秘书长,指导工作;
多名志愿者骨干被选送浙江师范大学新世纪人才学院培训班学习,努力提高素质。

(二)、落实部门职能改革,形成校院班三阶管理模式。一年来,经过对总队各个部门所负责的活动进行反思,将同类性质的活动进行整合,大胆提出改革方案,经广泛讨论通过后,总队各部门进行职能改革并积极落实,进一步完善总队内部组织结构。通过定期召开大队长联席会议,加强总队与学院大队、各学院大队之间的联系与交流,实现全校志愿者工作思路一致,行动一致,心往一处

想,力往一处使。进一步加强时间认证的规范性,坚持一个原则、一个通道、四个必须,做到有表可查。同时也虚心向学院大队、班级支队学习,借鉴其先进的工作经验。作为校一级学生组织,始终谋求与其他校级组织的良性合作,学习其先进的管理模式、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鲜明的办会特色。

(三)、集体领导和分工负责相结合,实行民主决策。一年来,总队内部不断加强和完善主席团、全委会例会制度建设,实行组织事务民主议事和班子民主生活会制度。主席、副主席分工明确,权责明晰。实行干部述职制度和任内目标管理制度,志愿者组织主要干部换届选举前,均需召开座谈会,向所在学院了解候选人的学习、思想品行情况,并以书面形式形成报告供上级主管部门参考。

(四)、编撰志愿者服务手册,进行项目汇编工作。对浙师大志愿者文化、总队历史、浙师大志愿者品牌项目等进行整理、反思、总结,对志愿者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进行整合,汇编成册,制作《浙江师范大学志愿者服务手册》。通过收集整合各个学院现有的志愿服务项目,进行优秀项目的汇编工作,梳理我校近年来开展的服务项目,便于今后对项目的统一管理,整合优化资源,做好传承工作。

回顾这一年的工作,总队在不断推进规范化、专业化、项目化的发展进程,积极整合校内外资源,积累了不少经验,但这过程中也让我们看到了存在的问题。我们必须认清差距,找准方向,不断改进我们的工作方式方法,提升综合素质,团结一致,同心协力,将总队打造成为具有强大凝聚力、战斗力的学生组织。

浙江师范大学志愿者总队

二○一二年一月

浙江师范大学志愿者总队2008年工作总结

2008年是我校志愿者总队全面回顾和总结五年发展并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一年,也是我校志愿者总队在继承中不断发展,在发展中不断创新,在创新中不断提高巩固的一年。

一年来,总队团结和带领全校志愿者,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揽,以党的十七大、团十六大精神为指引,以“服务和谐、共建和谐、引领和谐、共享和谐”为主题,坚持服务广大青年学生的成长成才,全面推进志愿者行动的各项工作。在抗震救灾志愿服务,“12.5国际志愿者日纪念活动”、“3.5学雷锋日”等重大纪念日活动,北京奥运会、“省树省花辩论赛”、义博会等大型赛事、展会志愿者活动,社区志愿服务活动,“两项计划”,大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 社会实践活动,承办“浙江省高校志愿者论坛”等工作中出色地完成了各项任务。通过长期的探索和实践,逐步形成了领导重视、各单位支持、学生积极参与的良好氛围,也总结出一套富有实效的运行模式,志愿者总队正积极向“构建专业化、基地化、特色鲜明的大学生志愿服务体系”目标前进。

一、加强志愿者组织干部队伍建设,强化服务理念,建设富有感召力和影响力的领导团队。

(一)、校团委高度重视并切实加强志愿者组织干部队伍建设。为把我校志愿者总队建设成一支高素质的志愿者组织干部队伍,校团委在一开始便非常重视对志愿者组织干部的培养,尤其是理论学习和团队协作精神的培养。前者有利于提升一个人的理论修养、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后者则能将分散的力量汇成巨大的合力。一年来,总队结合校团委要求,举办了野外生存训练、自炊、内部排球赛、演讲赛、卡拉ok比赛、理论培训等形式多样的活动,目的就是让干部、干事之间加强交流,增进互信,从而进一步提升组织战斗力、凝聚力。同时,通过总队优秀干部、优秀干事评比,有效激励干部干事工作热情;
聘任校团委副书记为秘书长,指导工作;
主席、部分副主席被选送浙江省新世纪人才学院培训班学习,努力提高素质。

(二)、实行集体领导和分工负责相结合,制度健全,决策民主。一年来,总队内部不断加强和完善主席团、全委会例会制度建设,实行组织事务民主议事和班子民主生活会制度。主席、副主席分工明确,责权明晰。实行干部述职制度和任内目标管理制度,志愿者组织主要干部换届选举前,均需召开座谈会,向所在学院了解候选人的学习、思想品行情况,并以书面形式形成报告供上级主管部门参考。

(三)、加强调查研究,树立服务理念,强化职能建设。树立“整合资源,强化服务,激发学生志愿服务理念”和“服务和谐、共建和谐、引领和谐、共享和谐”的工作思路,在学期初组织开展志愿者思想道德、学习、生活、心理状况等方面的调研,有效增强志愿者工作针对性;
总队调研部定期对在校志愿者进行调研,了解志愿者的思想动态,回访志愿服务的对象,评价志愿行动的得失成败,为总队的决策提供信息支持和依据。组织开展了“关于浙江师范大学志愿服务现状的调研”活动,召开“立法环境下,志愿者工作新局面”研讨会等,自觉地将志愿者的各项工作纳入到学校育人目标的整体框架和评价体系中去,努力提高服务青年学生的能力和水平。积极发挥志愿者总队在思想教育、志愿服务、志愿者培养、社会实践、信息交互等职能方面的有效作用。

二、以研究生支教、两项计划,志愿者服务月,寒暑假社会实践、社区志愿服务等活动为核心,精心组织,有效整合,大力推进精品活动的再提升,再发展,实现品牌化发展战略。

作为校团委指导下的一级学生组织,总队肩负着校园文化建设尤其是志愿者文化建设的重任,而将运作的比较成功的几个核心活动再提升,再发展,实现品牌化发展战略则是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有效手段。一年来,校团委大力支持总队在不断推进活动项目化运作的同时,也重点发掘、完善、提升了几个精品活动,形成一种志愿者服务品牌。通过品牌树立志愿者组织的形象,通过品牌导入志愿理念,使全校志愿者对志愿服务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把握。

(一)、周末服务广场。本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主题和服务同学的宗旨,由校志愿者总队主办的周末服务广场活动在人民广场,火车站广场,浙江师范大学校园内等地继续开展。活动贴近市民及学生生活,充分利用了校内

专业资源,有效整合了各学院的特色服务项目,得到了广大市民、教师、同学的关注和肯定。其服务项目包括法律咨询、家庭个人理财咨询、高考咨询、心理测试、免费家电维修、电脑义诊、免费化验血型、测量身高体重、义务画人体肖像、音乐表演等二十余项。

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11月23日人民广场举办的校外周末服务广场,为庆祝我校志愿者总队获得“中国百个优秀志愿服务集体”荣誉称号并感谢我校志愿者在“金华创卫”中的积极贡献,金华婺城区创卫办、婺城区团委还特地向总队赠送“立足校园,服务社会”的锦旗。

(二)、第四届志愿者服务月。以“立足校园学”为主题的志愿者服务月作为“志愿中国•人文奥运”主题活动2008年的重要内容以及我校志愿者总队成立五周年的献礼工程,主要通过动员和组织广大同学、注册志愿者以及其他社会公众,佩戴微笑圈,传递微笑,传递爱心,在全校、全社会大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普及志愿服务理念,营造良好社会氛围,进一步保护和引导好奥运会赛会志愿者申请人参与奥运志愿服务的热情,调动更多的社会公众以志愿服务方式参与奥运、服务奥运、奉献奥运。围绕奥运志愿者五色微笑圈的承诺,分为“乐于助人”、“文明礼仪”、“诚实守信”、“学习进取”、“保护环境”五个主题志愿服务周。该活动有效引导广大同学参与志愿服务,树立志愿意识。同时,也体现了总队作为校一级学生组织的活力和大气。

(三)、研究生支教团和“两项计划”志愿者。根据团中央志愿者的招募部署,我校党委高度重视,校团委、志愿者总队精心组织,通过电视、广播、网络、海报、广告牌、横幅、宣传单等多种形式向全校同学发布研究生支教和两项计划志愿者招募信息,努力在校内营造良好氛围,唱响“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欠发达地区去,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的时代强音,形成积极的舆论导向。同时,出台相关政策在强大的宣传攻势和完善的配套政策下,我校一大批有志青年走向了西部,走向了省内欠发达地区,在那里奉献着自己的青春,践行着作为一名志愿者的诺言。在2008年,共有10人前往广西参加研究生支教,我校支教队员事迹在中央电视台、《人民网》、《广西日报》等媒体刊出,涌现了一批像获得2008年浙江省“两项计划”“抗震救灾”优秀志愿者董学洁、四川省十大杰出

志愿者何剑英、浙江省“两项计划”优秀志愿者徐超、朱柏林、胡翊翀等先进志愿者典型。施佳被评为浙江省“两项计划”先进工作者。

(四)、爱心家教活动。作为师范类院校的志愿者组织,总队充分发掘志愿者行动和自身专业的结合点,在成立专业志愿者服务中队的基础上,继续坚持开展爱心家教活动。在金华城中、城北街道分别成立了爱心家教基地,为家庭较为困难的中小学生提供免费高质的家教服务,帮助其解决学习方面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与此同时,参与爱心家教的志愿者也在实践中锻炼了自己,提升了专业水平。

(五)、社区志愿服务。作为师大的学生组织,总队始终以服务师大发展为首要任务,在做大做强校内活动,提升组织在学生当中的影响力的同时,也积极开拓,将服务半径扩大到金华市婺城区的每个社区和金华的部分乡镇,并通过精心设计的活动载体,充分准备的宣传攻势,不断扩大在金华地区的影响力。

在过去一年中,通过团委的指导和总队自身的不懈努力,由我校学生担任社区居委会主任助理的社区由17个增加到27个。总队十分重视派驻社区主任助理的工作,组织严格的招募培训工作。通过自荐、组织推荐、笔试、面试、组织考察等程序产生派驻名单,经过岗位培训后,由老一届主任助理带领进入社区实习,实习期满考核合格者方能拿到聘书。期间,还要接受总队的期中检查和年度考核,不称职者将被解雇。由我校志愿者担任的社区主任助理受到金华市民的一致好评,《浙江日报》、《钱江晚报》、《金华日报》、《金华晚报》、金华电视台、金华广播电台、《婺城新闻》等多家媒体给予关注和报道。我校派驻的社区主任助理连续10年被金华市文明办、金华团市委、金华市学联授予“优秀社区主任助理”称号。

(六)、寒假社会实践。2008年1月下旬,校志愿者总队结合团省委有关开展“真情八送”活动的号召,在校园、金华市区、傅村镇等地开展了寒假社会实践活动。本次活动包括真情送恩师、真情送同学、真情送老党员、真情送社区、真情送留守儿童、真情送失足少年、真情送农村等,涉及面广,活动载体丰富,在校内外引起了巨大反响,金华日报、金华晚报等都对此次活动予以了报道。

(七)、暑期社会实践。在校团委和各院团委的组织下,学生志愿者充分发

挥自身专业优势,结合个人特长和社会需求,2008年暑期,我校以“勇担强国使命 共建和谐家园”为主题,坚持“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的宗旨,以集中组队与分散活动的方式,围绕改革开放30年成就调研宣讲、大学生奥运精神宣传教育、社区文化服务、支教服务、支援欠发达地区经济建设等9个方面开展活动。根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组织成立社会实践服务团队600多支,新华社、《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光明日报》、中国教育电视台、现代教育报、《浙江日报》(10次)、《新京报》、《海峡导报》、浙江卫视、福建电视台、北京电视台、浙江人民广播电台、人民网、新浪网等省级以上媒体对我校的志愿者社会实践活动进行了深入的报道,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八)、抗震救灾,大型赛事、展会志愿者。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8.0级地震,志愿者总队迅速行动,捐赠5000元电话卡给四川籍学生,方便其与家人取得及时联系,组织动员我校志愿者参加金华市红十字会组织的各类物资捐赠登记、整理服务工作,号召我校学子捐款捐物,保证灾区人民第一时间得到我们的志愿服务。根据统计,我校共有127名赴灾区服务志愿者,累计服务12912小时,219名本地服务志愿者,累计服务318小时。在北京奥运会期间,我校共有5名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服务小时总数达1160小时。以上的种种志愿服务行动离不开校团委老师为树立我校良好志愿者文化所作出的积极努力,离不开全校志愿者的辛勤付出。

三、夯实基础,创新机制,建设富有战斗力和凝聚力的志愿者组织。

(一)、以编写《师大志愿者》为契机,完善制度,加强管理,进一步加快志愿者组织规范化建设进程。

志愿者总队成功创刊了《师大志愿者》刊物,将《浙江师范大学志愿者组织管理条例总纲》、《浙江师范大学注册志愿者管理办法》、《浙江师范大学志愿者注册基本流程》、《浙师大志愿者总队部门考核实施细则》等汇编入册,并对部分规章制度进行了修改和增补,使之更加贴近工作实际,更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于此同时《师大志愿者》画册的问世,全面总结了志愿者总队五年来的风雨历程,

取得的辉煌成就,增强了组织的荣誉感和自豪感。通过编写总队刊物,以及对规章制度的学习和执行,全校各级志愿者组织在规范化上有了长足的进步。过去一些不规范、不正规的做法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对工作职责的认识进一步深化,对办事的流程进一步清晰,对制度的重视进一步加强。这也是我校志愿者组织能够高效运作、政令通行的保障。

(二)、以建立班级志愿者支队和专业志愿服务中队为契机,进一步完善组织管理机构,延伸组织管理触角。

为进一步完善我校志愿者组织的机构设臵,实现志愿者管理的规范化、有序化、整体化推进,更好地发挥班级志愿者组织的基层战斗堡垒作用,总队在原先校院两阶的管理模式上加以改进,在全校志愿者人数超过20人的行政班设立志愿者支队,同时,实施《浙江师范大学班级志愿者支队管理条例(试行)》。

为正确引导志愿者行动向专业化、阵地化、项目化发展,志愿者总队下发了《浙江师范大学志愿者总队专业志愿者服务中队筹备申请书》,要求各学院做好推报工作。截至2008年10月20日,共收到筹备申请书38份,经总队中队部初选、主席团评议,报学校团委审查通过,共有23支志愿者服务队被确定为专业志愿者服务中队。

(三)、以浙江省高校志愿者论坛、学院大队队长联席会为平台,加强交流,互通有无,谋求合作,共话发展。

一年来,总队定期召开大队长联席会议,实现全校志愿者工作思路一致,行动一致,心往一处想,力往一处使。同时也虚心向学院大队学习,借鉴其先进的工作经验。作为校一级学生组织,始终谋求与其他校级组织的良性合作,主动向学生会、研究生会、社团联、科协、艺术团学习,学习其先进的管理模式、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鲜明的办会特色。

此外,我们也非常重视与其他高校志愿者组织和地方志愿者组织的联系,在2008年12月

13、14日承办了由浙江省学生联合会、浙江省志愿者协会、共青团浙江师范大学委员会主办的“浙江省高校志愿者论坛”,交流经验,互通有无,积极屏蔽由地域问题带来的负面影响。

四、拓展空间,整合资源,建设坚实有效的活动阵地。

(一)、总队积极将志愿者组织的建设纳入高校团组织素质教育的有机整体,工作有依托。一年来,总队紧密结合教育改革,强化团的

二、三课堂活动优势,加强素质拓展,使志愿者行动成为我校三个课堂育人体系的办学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到学校在政策、指导力量、经费、资源等各方面的大力支持。为我校志愿者行动打造了优良环境,并在志愿者行动专业化发展、精品活动建设等方面给予大力投入。

(二)、加强校地合作,扩宽服务半径,志愿者校外活动有阵地。一年来,在不断拓宽活动半径的同时,总队也十分重视活动的阵地化建设,及时地与相关部门取得联系,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为全校各级志愿者组织在校外开展活动提供了丰富的活动平台。金华市婺城区城中街道的7个社区联合聘任我校优秀志愿者作为社区志愿者行动辅导员并成立了城中、城北街道爱心家教基地。金师附小与我们建立了科学教育实践基地、站前小学于我们建立了辅导员实习基地,此外还有金华傅村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苏孟村实习基地、北山野外生存训练基地等。这些活动基地的建立,充分体现了项目化、品牌化运作模式下我校志愿者总队在活动阵地建设方面的突出成就,体现了总队在金华地区的深远影响力。

回顾这一学年的工作,志愿者总队在不断推进“专业化、基地化、特色鲜明的大学生志愿服务体系”的进程中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也积累了不少好的经验,特别是“中国百个优秀志愿服务集体”荣誉称号对于我们这个成立仅5年的组织来说无疑是振奋人心的鼓励。但这并不能成为我们沾沾自喜、固步自封的理由,一年的实践也让我们看到了我们的不足和弱势所在,我们必须认清差距,找准方向,不断改进我们的工作方式方法,提升自身综合素质,继续保持昂扬的斗志和奋发向上的精神,团结带领全校广大志愿者开创我校志愿者事业新局面!再创辉煌!

浙江师范大学志愿者总队

二○○八年十二月

2007年—2008年浙江师范大学志愿者总队

工作总结

2007-2008学年是校青总队抓住机遇,围绕第一次全委会上提出的“向构建专业化、特色鲜明的大学生志愿服务体系迈进”的目标,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一年,也是校青总队在学校团委的悉心指导下,密切联系实际,紧紧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和社会需要,与时俱进,在继承中不断创新,在适应中不断发展,在实践中不断巩固提高的一年。一年来,校青总队带领和团结全校青年志愿者,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服务学校改革和发展的大局,服务广大青年学生的成长成才,大力加强青年志愿者组织队伍建设,全面推进志愿者行动的各项工作。总队也光荣当选浙江省青年志愿者行动杰出集体。现将这学年的工作简要总结如下:

一、加强志愿者组织干部队伍建设,强化服务理念,建设富有感召力和影响力的志愿者组织。

1、重视并切实加强志愿者组织干部队伍建设。在这一学年中,总队先后举办过两次大规模的干部干事集训,通过野外生存训练、自炊、干部干事联谊、座谈会,理论学习等形式多样的活动,让干部、干事之间加强交流,增进互信,通过总队每月工作之星、优秀干部、优秀干事评比,有效激励了干部干事们做事的热情,从而进一步提升组织战斗力、凝聚力。

2、实行集体领导和分工负责相结合,制度健全,决策民主。不断加强和完善主席团、全委会例会制度建设,实行组织事务民主议事

和班子民主生活会制度。队长、副队长分工明确,责权明晰。实行干部述职制度和任内目标管理制度。

3、加强调查研究,树立服务理念,强化职能建设。学期初总队便组织开展青年志愿者思想道德、学习、生活、心理状况等方面的调研,有效增强志愿者工作针对性。总队调研部定期对在校志愿者进行调研,了解志愿者的思想动态,回访志愿服务的对象,评价志愿行动的得失成败,为总队的决策提供信息支持和依据。组织召开“立法环境下,青年志愿者工作新局面”研讨会,自觉地将志愿者的各项工作纳入到学校育人目标的整体框架和评价体系中去,努力提高服务青年学生的能力和水平。积极发挥总队在思想教育、志愿服务、志愿者培养、社会实践、信息交互等职能方面的有效作用。

二、以重点活动为核心,精心组织,有效整合,大力推进精品活动的再提升,实现品牌化发展战略。

作为校团委指导下的一级学生组织,青总队肩负着校园文化建设尤其是志愿者文化建设的重任,而将运作的比较成功的几个核心活动再提升,再发展,实现品牌化发展战略则是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有效手段。今年,在学校团委的大力支持下,总队在不断推进活动项目化运作的同时,也重点发掘、完善、提升了几个精品活动,使之通过几年的发展,形成一种志愿者服务品牌。通过品牌树立志愿者组织的形象,通过品牌导入志愿理念,使全校青年志愿者对志愿服务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把握。

1、校内、校外周末服务广场。

2、第三届志愿者服务月。

3.爱心家教

4、社区常规志愿服务

5、社区主任助理项目

6、55普法志愿者活动

7、环境保护志愿者行动

8、关爱特殊、弱势群体行动

9、3.5统一行动日大型志愿者行动

10、寒假社会实践。

11、大运会志愿者。

12、金婚庆典志愿者

13、诚心伞项目

14、迎新志愿者行动

15、五周年成果展示、庆典活动

三、夯实基础,创新机制,建设富有战斗力和凝聚力的志愿者组织。

1、以编写《工作务实》为契机,完善制度,加强管理,进一步加快志愿者组织规范化建设进程。

今年,青总队组织部整理制作了《工作务实》,将《浙江师范大学青年志愿者组织管理条例总纲》、《浙江师范大学注册青年志愿者管理办法》、《浙江师范大学青年志愿者总队信息报送条例》、等汇编入册,并对部分规章制度进行了修改和增补,使之更加贴近工作实际,

更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通过编写总队《工作务实》和各部门管理制度,以及对规章制度的学习和执行,全校各级志愿者组织在规范化上有了长足的进步。过去一些不规范、不正规的做法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对工作职责的认识进一步深化,对办事的流程进一步清晰,对制度的重视进一步加强。这也是我校青年志愿者组织能够高效运作、政令畅通的保障。

2、以“浙江师范大学优秀青年志愿者服务项目”的创建和评比工作为抓手,整合资源,合理运作,积极推进志愿者活动项目化管理。

为加强我校青年志愿者活动建设,实现青年志愿者行动的项目化运作和事业化推进,发挥青年志愿者在服务和谐社会建设中的生力军作用,校团委、青总队自2003年开始便在我校各级青年志愿者组织中开展了“优秀青年志愿者服务项目”创建活动,通过这个有力的抓手,我们有效地将基层志愿者组织的创新创造运作成一个具有一定规模的服务项目,使之能够在总队的帮助指导下,通过合理整合资源,运作成越来越成熟的项目。

3、以建立班级青年志愿者支队和专业志愿服务中队为契机,进一步完善组织管理机构,延伸组织管理触角。

为进一步完善我校青年志愿者组织的机构设臵,实现志愿者管理的规范化、有序化、整体化推进,更好地发挥班级志愿者组织的基层战斗堡垒作用,青总队在原先校院两阶的管理模式上加以改进,在全校志愿者人数超过20人的行政班设立青年志愿者支队,同时,实施《浙江师范大学班级青年志愿者支队管理条例(试行)》。

为正确引导志愿者行动向专业化、阵地化、项目化发展,青年志愿者总队下发了《浙江师范大学青年志愿者总队专业志愿者服务中队筹备申请书》,要求各学院做好推报工作。截至2007年10月20日,共收到筹备申请书38份,经青总队中队部初选、主席团评议,报学校团委审查通过,共有25支志愿者服务队被确定为专业志愿者服务中队。

4、以学院青大队队长联席会、志愿者论坛为平台,加强交流,互通有无,谋求合作,共话发展。

青总队定期召开大队长联席会议,实现了全校青年志愿者工作思路一致,行动一致,心往一处想,力往一处使。同时也虚心向学院青大队学习,借鉴其成熟的工作经验。作为校一级学生组织,始终谋求与其他校级组织的良性合作,主动向学生会、研究生会、社团联、科协、艺术团学习,学习其先进的管理模式、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鲜明的办会特色。此外,我们也非常重视与其他高校青年志愿者组织和地方志愿者组织的联系,参加了“浙江省高校志愿者工作论坛”、“志愿精神与服务学习”论坛,交流经验,互通有无。

四、拓展空间,整合资源,建设坚实有效的活动阵地。

1、将志愿者组织的建设纳入高校团组织素质教育的有机整体,工作有依托。

2、加强校地合作,扩宽服务半径,志愿者校外活动有阵地。

3、办有报纸、刊物和网站,活动宣传有阵地。

4、日常办公有保障,经费有落实。

回顾这一学年的工作,我们总队在不断推进规范化、项目化、品牌化、阵地化、专业化的进程中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也积累了不少好的经验,这对于我们这个成立才5年的组织来说无疑是一笔巨大的财富。但这并不能成为我们沾沾自喜、固步自封的理由,一年的实践也让我们看到了我们的不足和弱势所在,我们必须认清差距,找准方向,不断改进我们的工作方式方法,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团结一致,同心协力,将总队打造成为具有强大凝聚力、战斗力的学生组织。

浙江师范大学志愿者总队2009年度工作总结

2009年是我校志愿者总队全面回顾和总结六年发展并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一年,也是我校志愿者总队在继承中不断发展,在发展中不断创新,在创新中不断提高巩固的一年。

一年来,总队团结和带领全校志愿者,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揽,以党的十七大、团十六大精神为指引,以“服务和谐、共建和谐、引领和谐、共享和谐”为主题,坚持服务广大青年学生的成长成才,全面推进志愿者行动的各项工作。在“12.5国际志愿者日纪念活动”、“3.5学雷锋日”等重大纪念日活动、义博会等大型赛事、展会志愿者活动,社区志愿服务活动,“两项计划”,大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 社会实践活动等工作中出色地完成了各项任务。通过长期的探索和实践,逐步形成了领导重视、各单位支持、学生积极参与的良好氛围,也总结出一套富有实效的运行模式,志愿者总队正积极向“构建专业化、基地化、特色鲜明的大学生志愿服务体系”目标前进。

一、加强志愿者组织干部队伍建设,强化服务理念,建设富有感召力和影响力的领导团队。

(一)、校团委高度重视并切实加强志愿者组织干部队伍建设。为把我校志愿者总队建设成一支高素质的志愿者组织干部队伍,校团委在一开始便非常重视对志愿者组织干部的培养,尤其是理论学习和团队协作精神的培养。前者有利于提升一个人的理论修养、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后者则能将分散的力量汇成巨大的合力。一年来,总队结合校团委要求,举办了野外生存训练、自炊、内部排球赛、演讲赛、卡拉ok比赛、理论培训等形式多样的活动,目的就是让干部、干事之间加强交流,增进互信,从而进一步提升组织战斗力、凝聚力。同时,通过总队优秀干部、优秀干事评比,有效激励干部干事工作热情;
聘任校团委副书记为秘书长,指导工作;
主席、部分副主席被选送浙江省新世纪人才学院培训班学习,努力提高素质。

(二)、实行集体领导和分工负责相结合,制度健全,决策民主。一年来,总队内部不断加强和完善主席团、全委会例会制度建设,实行组织事务民主议事和班子民主生活会制度。主席、副主席分工明确,责权明晰。实行干部述职制度和任内目标管理制度,志愿者组织主要干部换届选举前,均需召开座谈会,向所在学院了解候选人的学习、思想品行情况,并以书面形式形成报告供上级主管部门参考。

(三)、加强调查研究,树立服务理念,强化职能建设。树立“整合资源,强化服务,激发学生志愿服务理念”和“服务和谐、共建和谐、引领和谐、共享和谐”的工作思路,在学期初组织开展志愿者思想道德、学习、生活、心理状况等方面的调研,有效增强志愿者工作针对性;
总队调研部定期对在校志愿者进行调研,了解志愿者的思想动态,回访志愿服务的对象,评价志愿行动的得失成败,为总队的决策提供信息支持和依据。组织开展了“关于浙江师范大学志愿服务现状的调研”活动,召开“立法环境下,志愿者工作新局面”研讨会等,自觉地将志愿者的各项工作纳入到学校育人目标的整体框架和评价体系中去,努力提高服务青年学生的能力和水平。积极发挥志愿者总队在思想教育、志愿服务、志愿者培养、社会实践、信息交互等职能方面的有效作用。

二、以研究生支教、两项计划,志愿者服务月,寒暑假社会实践、社区志愿服务等活动为核心,精心组织,有效整合,大力推进精品活动的再提升,再发展,实现品牌化发展战略。

作为校团委指导下的一级学生组织,总队肩负着校园文化建设尤其是志愿者文化建设的重任,而将运作的比较成功的几个核心活动再提升,再发展,实现品牌化发展战略则是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有效手段。一年来,校团委大力支持总队在不断推进活动项目化运作的同时,也重点发掘、完善、提升了几个精品活动,形成一种志愿者服务品牌。通过品牌树立志愿者组织的形象,通过品牌导入志愿理念,使全校志愿者对志愿服务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把握。

(一)、周末服务广场。本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主题和服务同学的宗旨,由校志愿者总队主办的周末服务广场活动在人民广场,火车站广场,浙江师范大学校园内等地继续开展。活动贴近市民及学生生活,充分利用了校内专业资源,有效整合了各学院的特色服务项目,得到了广大市民、教师、同学的关注和肯定。其服务项目包括法律咨询、家庭个人理财咨询、高考咨询、心理测试、免费家电维修、电脑义诊、免费化验血型、测量身高体重、义务画人体肖像、音乐表演等二十余项。

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的12.5国际志愿者日来临之际,总队联手浙江电视台《小强热线》栏目组,于11月28日在金华市人民广场开展以“弘扬志愿服务精神,搭建就业创业平台”为主题的周末服务广场活动。本次活动的共有四个篇章,包括:品牌篇、爱心篇、特色篇和文艺篇,为了将整个活动主题化,以突出活动的实际效果,我们首次尝试将四个篇章作了重大调整,全部围绕着主题服务,力求将本次周末服务广场开展成一个特点鲜明,特色突出的主题活动。在品牌篇中,我们尽力挑选一些贴近活动主题,而且服务质量较高,群众反映较好的服务中队,比如:工商学院的辨别真假币专业服务中队,法政学院的法律援助服务中队;
在爱心篇中,我们进行大学生创业者爱心义卖,用自己的力量为身患淋巴癌,但是依然坚强勇敢与病魔抗争的郑梦婷小朋友;
在特色篇中,我们设臵了下岗职工职业中介志愿服务台,提供金华以及周边地区的招聘信息,政策咨询台,帮助青年了解保险、小额贷款、创业信息等方面知识,我们还邀请了金华市互联网协会的专业人士现场提供网络创业的咨询,使我们的服务更加专业化;
在文艺篇中,我们举办青年就业创业专场推进文艺演出,帮助广大青年树立信心,建立梦想,为将来的腾飞插上金色翅膀。

本次活动受到了各界媒体的关注,包括浙江电视台《小强热线》的专题报道,浙江共青团网站,金华日报,金华晚报等。

(二)、第四届志愿者服务月。浙江师范大学青年志愿者服务月于每年3月拉开帷幕。以“立足校园学雷锋,服务社会树新风”为主题的志愿者服务月作为2009年的重要内容以及我校志愿者总队成立六周年的献礼工程在2009年3月有序的拉开的帷幕。每个服务月,青年志愿者总队都会结合时代特点、社会热点、民生焦点开展一些列志愿服务活动。例如兄弟院校青年志愿者代表学习交流会, “采撷志愿者自己的风采,讲述志愿者身边的故事”征文大赛、“青年志愿者服务站(项目)”创建、周末服务广场、爱心家教活动、社区环保宣传活动、流动科技馆、真情一日捐、爱心诚心伞、社区英语角、“广而爱之”公益广告设计大赛、总队K歌大赛、闭幕晚会等一系列活动。活动广泛涉及了志愿者服务的方方面面,有效引导了广大同学参与志愿服务,树立志愿意识。同时,也体现了总队作为校一级学生组织的活力和大气。

(三)、研究生支教团和“两项计划”志愿者。根据团中央志愿者的招募部署,我校党委高度重视,校团委、志愿者总队精心组织,通过电视、广播、网络、海报、广告牌、横幅、宣传单等多种形式向全校同学发布研究生支教和两项计划志愿者招募信息,努力在校内营造良好氛围,唱响“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欠发达地区去,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的时代强音,形成积极的舆论导向。同时,出台相关政策在强大的宣传攻势和完善的配套政策下,我校一大批有志青年走向了西部,走向了省内欠发达地区,在那里奉献着自己的青春,践行着作为一名志愿者的诺言。

(四)、爱心家教活动。 “爱心家教”活动自 2005年4月份开展至今,已走过了五年的光阴。这五年来,爱心家教走进了婺城区各街道各社区,已成为在校内外颇具影响力的品牌活动之一,也引起了金华电视台等相关媒体的注意,金华电视台更是对此项活动做了专题报道。在这五年多的活动中,爱心家教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受到社区主任的好评,也受到家长的赞赏和小朋友的欢迎,逐渐成长为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品牌志愿服务项目。参与爱心家教的孩子们,从每一次的家教辅导中获取了丰富的知识,也从为他们进行辅导的志愿者身上了解了什么是奉献,什么志愿服务,什么是爱心,相信,这对他们的未来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另一方面,志愿者们通过和那些小朋友们聊天、玩游戏各种方式了解小朋友的学习情况,在让小朋友们学到知识的同时也使得自己有了学习的机会。在进行爱心家教的过程,家教志愿者们学会了怎样传授知识,学会了怎样传送爱心,更学会了怎样展示自我的人生价值。金华电视台针对我校的爱心家教活动进行了专题报道,而金华日报、金华晚报更是对爱心家教活动进行了详细细致的描写,让广大金华市民充分了解爱心家教活动,已使得爱心家教活动极具品牌效应。

(五)、社区志愿服务。作为师大的学生组织,总队始终以服务师大发展为首要任务,在做大做强校内活动,提升组织在学生当中的影响力的同时,也积极开拓,将服务半径扩大到金华市婺城区的每个社区和金华的部分乡镇,并通过精心设计的活动载体,充分准备的宣传攻势,不断扩大在金华地区的影响力。

在过去一年中,通过团委的指导和总队自身的不懈努力,由我校学生担任社区居委会主任助理的社区由17个增加到27个。总队十分重视派驻社区主任助理的工作,组织严格的招募培训工作。通过自荐、组织推荐、笔试、面试、组织考察等程序产生派驻名单,经过岗位培训后,由老一届主任助理带领进入社区实习,实习期满考核合格者方能拿到聘书。期间,还要接受总队的期中检查和年度考核,不称职者将被解雇。由我校志愿者担任的社区主任助理受到金华市民的一致好评,《浙江日报》、《钱江晚报》、《金华日报》、《金华晚报》、金华电视台、金华广播电台、《婺城新闻》等多家媒体给予关注和报道。我校派驻的社区主任助理连续10年被金华市文明办、金华团市委、金华市学联授予“优秀社区主任助理”称号。

(六)、寒假社会实践。2009年1月下旬,校志愿者总队结合团省委有关开展“真情八送”活动的号召,在校园、金华市区、傅村镇等地开展了寒假社会实践活动。本次活动包括真情送恩师、真情送同学、真情送老党员、真情送社区、真情送留守儿童、真情送失足少年、真情送农村等,涉及面广,活动载体丰富,在校内外引起了巨大反响,金华日报、金华晚报等都对此次活动予以了报道。

(七)、暑期社会实践。在校团委和各院团委的组织下,学生志愿者充分发挥自身专业优势,结合个人特长和社会需求,2009年暑期,我校以“风雨六十年、魅力新农村”为主题,坚持“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的宗旨,以“触碰新农村,感受新气象,传播新风尚”为口号挺进金华金东区傅村镇艾青故居,在该镇开展了为期半个多月的实践活动,我们牵手支教、展播红色电影、漫谈天文、学习岳家拳、寻找艾青精神;
我们和村民闲话家常,感受着他们对家乡发生的巨大变化的欣喜;
我们和村民同台演艺,传播着快乐和志愿服务精神。根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组织成立社会实践服务团队600多支,新华社、《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光明日报》、中国教育电视台、现代教育报、《浙江日报》(10次)、《新京报》、《海峡导报》、浙江卫视、福建电视台、北京电视台、浙江人民广播电台、人民网、新浪网等省级以上媒体对我校的志愿者社会实践活动进行了深入的报道,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三、夯实基础,创新机制,建设富有战斗力和凝聚力的志愿者组织。

(一)、以编写《师大志愿者》为契机,完善制度,加强管理,进一步加快志愿者组织规范化建设进程。

志愿者总队成功创刊了《师大志愿者》刊物,将《浙江师范大学志愿者组织管理条例总纲》、《浙江师范大学注册志愿者管理办法》、《浙江师范大学志愿者注册基本流程》、《浙师大志愿者总队部门考核实施细则》等汇编入册,并对部分规章制度进行了修改和增补,使之更加贴近工作实际,更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于此同时《师大志愿者》画册的问世,全面总结了志愿者总队六年来的风雨历程,取得的辉煌成就,增强了组织的荣誉感和自豪感。通过编写总队刊物,以及对规章制度的学习和执行,全校各级志愿者组织在规范化上有了长足的进步。过去一些不规范、不正规的做法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对工作职责的认识进一步深化,对办事的流程进一步清晰,对制度的重视进一步加强。这也是我校志愿者组织能够高效运作、政令通行的保障。

(二)、以建立班级志愿者支队和专业志愿服务中队为契机,进一步完善组织管理机构,延伸组织管理触角。

为进一步完善我校志愿者组织的机构设臵,实现志愿者管理的规范化、有序化、整体化推进,更好地发挥班级志愿者组织的基层战斗堡垒作用,总队在原先校院两阶的管理模式上加以改进,在全校志愿者人数超过20人的行政班设立志愿者支队,同时,实施《浙江师范大学班级志愿者支队管理条例(试行)》。

为正确引导志愿者行动向专业化、阵地化、项目化发展,志愿者总队下发了《浙江师范大学志愿者总队专业志愿者服务中队筹备申请书》,要求各学院做好推报工作。截至2009年11月20日,共收到筹备申请书38份,经总队中队部初选、主席团评议,报学校团委审查通过,共有26支志愿者服务队被确定为专业志愿者服务中队。

(三)、以学院大队队长联席会为平台,加强交流,互通有无,谋求合作,共话发展。

一年来,总队定期召开大队长联席会议,实现全校志愿者工作思路一致,行动一致,心往一处想,力往一处使。同时也虚心向学院大队学习,借鉴其先进的

8 作为校一级学生组织,始终谋求与其他校级组织的良性合作,主动向学生会、研究生会、社团联、科协、艺术团学习,学习其先进的管理模式、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鲜明的办会特色。

四、拓展空间,整合资源,建设坚实有效的活动阵地。

(一)、总队积极将志愿者组织的建设纳入高校团组织素质教育的有机整体,工作有依托。一年来,总队紧密结合教育改革,强化团的

二、三课堂活动优势,加强素质拓展,使志愿者行动成为我校三个课堂育人体系的办学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到学校在政策、指导力量、经费、资源等各方面的大力支持。为我校志愿者行动打造了优良环境,并在志愿者行动专业化发展、精品活动建设等方面给予大力投入。

(二)、加强校地合作,扩宽服务半径,志愿者校外活动有阵地。一年来,在不断拓宽活动半径的同时,总队也十分重视活动的阵地化建设,及时地与相关部门取得联系,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为全校各级志愿者组织在校外开展活动提供了丰富的活动平台。金华市婺城区城中街道的7个社区联合聘任我校优秀志愿者作为社区志愿者行动辅导员并成立了城中、城北街道爱心家教基地。金师附小与我们建立了科学教育实践基地、站前小学于我们建立了辅导员实习基地,此外还有金华傅村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苏孟村实习基地、北山野外生存训练基地等。这些活动基地的建立,充分体现了项目化、品牌化运作模式下我校志愿者总队在活动阵地建设方面的突出成就,体现了总队在金华地区的深远影响力。

回顾这一学年的工作,志愿者总队在不断推进“专业化、基地化、特色鲜明的大学生志愿服务体系”的进程中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也积累了不少好的经验,特别是“中国百个优秀志愿服务集体”荣誉称号对于我们这个成立仅5年的组织来说无疑是振奋人心的鼓励。但这并不能成为我们沾沾自喜、固步自封的理由,一年的实践也让我们看到了我们的不足和弱势所在,我们必须认清差距,找准方向,不断改进我们的工作方式方法,提升自身综合素质,继续保持昂扬的斗志和奋发向上的精神,团结带领全校广大志愿者开创我校志愿者事业新局面!再创辉煌!

浙江师范大学志愿者总队

二○○九年十二月

浙江师范大学志愿者总队

在浙江师范大学志愿者总队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工作总结大会上的讲话

(校志愿者总队主席 陈磊 ) (2013年12月18日)

尊敬的叶老师、亲爱的总队同仁们:

大家中午好!

时值岁末,浙江师范大学志愿者总队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工作即将告一段落。本学期以来,志愿者总队按照学校党政和团委的工作部署,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围绕“引领,服务,研究”的主题,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倡导服务学习理念,以“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为路线,团结带领全校志愿者深入开展了一系列内容丰富、成效显著的志愿服务活动,创造了不少的工作经验和服务岗位,培养着一批综合素质过硬的青年志愿者干部,促进了我校志愿工作健康发展。

截止目前,我校在校注册志愿者总人数达25314人,建立志愿者服务站48个,专业志愿服务中队21支,志愿者基地219个,累计志愿者注册服务时长总计约500多万小时,参与服务人次达十余万人次。其中9-12月份新增志愿者注册人数5827人,新生志愿者注册率达96.20%,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总人次20712人次,参与志愿服务总时数79885小时。通过长期的探索和实践,逐步形成了领导重视、各单位支持、学生积极参与的良好氛围,并积极努力向“构建专业化、基地化、特色鲜明的大学生志愿服务体系”目标前进。

一、倡导服务学习理念,积极搭建交流平台,营造良好志愿服务氛围。本学期总队积极加强同学院志愿者大队、班级志愿者支队的联系与管理,通过定期召开各级会议促进了各志愿者的交流与学习。继续经营做好总队网站、人人、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各类志愿者QQ群尤其是官方微信平台等网络宣传平台,让志愿者及时了解浙师大志愿者相关动态,并对志愿者提出的问题做出积极回应,在交流与合作中促进着各级志愿组织的发展。

浙江师范大学志愿者总队

二、以品牌志愿服务项目为带动,不断创新形式,拓展服务领域,积极探索志愿服务队伍专业化发展道路。本学期志愿者总队以“引领、服务、研究”为主题,广泛开展了校内外周末服务广场、社区居委会主任助理、爱心家教、医米阳光金医志愿者、秋季招聘会、师范技能省国赛等为重点的一系列志愿服务活动。

9月以来,总队撰写了《浙江师范大学志愿者总队十周年纪念册》,组织开展校内周末服务广场,总结经验,开拓进取。志愿者通过开展义务接送新生、帮助新生办理入学手续、走访寝室等志愿活动服务新生,帮助新生更好地融入大学生活。

10月,努力做好浙江省第二届体育大会志愿服务工作,组织选拔90余名优秀志愿者开展了公共秩序维护、文明礼仪劝导以及赛事辅助工作等志愿服务活动,为二体会的成功开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努力落实2013年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和欠发达地区计划志愿者和第十六期研究生支教团的招募、考核、派遣和跟踪服务工作,招募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18人,省内欠发达地区志愿者、西部计划志愿者11名。与此同时,总队积极响应“梦想导师计划”,号召志愿者关注西部欠发达地区,结对帮扶。

11月开展了“善行100 爱心包裹劝募活动,呼吁社会各界通过捐赠购买爱心包裹的形式一对一关爱帮扶贫困地区小学生,来自17各学院的200余名志愿者积极参与,服务时长总计约1200小时,募集学生型美术包158个,温暖包49各,募得善款总计25600元。创建校园文明月,充分发挥三级联动机制,广泛开展校园啄木鸟专项整治活动,成效显著,形成了良好的校园文明风气。

11月-12月期间,在总结浙江省师范技能大赛服务经验基础上,以首届全国师范院校师范生技能大赛为契机,积极组织各学院以及各大校级组织志愿者开展系列培训及服务工作,为承办大型赛事志愿服务工作积累了宝贵经验。此外,包括校外周末服务广场、蒋风移动书库、国际残疾人日活动、重阳家年华、冬衣回收、爱心书屋捐赠等在内的系列志愿服务活动中,志愿者总队不断推陈出新,整合校内资源,形成工作合力,并逐步与中华慈善总会、中国扶贫基金会等全国性非营利性组织磋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探索志愿服务项目与校外企事业单位合作共进的新道路。

三、加强服务引领型志愿组织建设,强化总队管理职能,积极落实部门职能改革,促进资源有效整合。本学期志愿者总队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继续完善时间认证、活动监督、奖惩激励三项机制,进一步明确各部门职责,继续探索建设引领型志愿组织,通过传播服务意识、优化干部任免制度、创新合作方式等举措,加强

浙江师范大学志愿者总队

全校各级各类志愿组织和团体的联系,进一步发挥总队在推动我校志愿服务工作中的核心作用。

各位亲爱的总队同仁,师大的岁月里记载着我们青年志愿者奋斗的足迹,光荣的事业激励着我们前进的步伐。新的一年里,我们要立志做思想高端、胸怀大气、行为上档次的青年志愿者,我们不要生活在自私与狭隘的小时代,要做勤奋与自信的合伙人,用努力与奋斗致青春。十年锋从磨砺出,我们相信,在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校团委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定会在建设师大志愿梦的征程中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最后,感谢在座各位志愿者这段时间的辛苦付出!相信你们必有收获! 谢谢大家!

浙江师范大学博士后管理工作实施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我校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建设,规范博士后管理工作,吸引国内外优秀博士来我校从事阶段性的科学研究工作,促进学科建设和学术交流,根据《博士后管理工作规定》(国人部发〔2006〕149号)以及浙江省博士后管理工作的有关规定,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以下简称“流动站”,是指经国家人社部和全国博管会批准,按规定设立的可以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以下简称“博士后人员”)的一级学科单位。

第二章 管理机构及其职责

第三条 学校成立博士后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分管研究生、人事、科研和教学工作的副校长任副组长,研究生学院、人事处、科学研究院、本科教学部、计划财务处、国际交流与合作处、港澳台办、公共事务管理处和设站学院(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设站一级学科负责人为领导小组成员。领导小组负责博士后管理工作中重大问题的决策,负责制定学校博士后工作的发展规划和相关政策,对博士后工作进行宏观指导。

第四条 学校在人事处设立博士后管理工作办公室(以下简称“博管办”),在博士后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开展工作,具

— 3 —

体负责流动站的建站申报,博士后进站、在站和出站等管理工作,协调各部门、学院(单位)做好博士后管理工作。分管人事工作的副校长兼任博管办主任,人事处负责人兼任博管办副主任,办公室设专职工作人员。

第五条 研究生院和科学研究院负责博士后的过程管理。设有流动站或招收博士后人员的学院(单位),由分管人事工作的学院(单位)负责人分管博士后工作,学院(单位)指定专人或人事秘书具体负责流动站的日常管理工作。

流动站实行主任负责制,主任一般由学院(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或设站一级学科负责人兼任,根据具体情况组成以博士后合作导师和博士生导师为主体的工作班子,负责博士后人员的招收面试、中期考核、出站考核等工作。

第六条 招收博士后人员的学科及合作导师应具备如下基本条件:

(一)已设立的流动站所涵盖的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所有学科领域。

(二)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充足研究经费的博士生导师或兼职博士生导师可担任合作导师,指导博士后人员开展研究工作,具体参见《浙江师范大学博士后合作导师管理办法》执行。

第七条 博士后合作导师指导博士后人员开展创新性研究工作和在站研究任务。学校、学院(学科)和博士后合作导师为博士后人员提供必要的科研经费和科研工作条件。

— 4 —

第三章 博士后人员的招收

第八条 博士后人员是指具有博士学位,主动申请进站,经考核通过并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进站从事研究工作的人员。根据博士后人员培养经费的来源,分为:

(一)国家资助计划招收的博士后人员;

(二)浙江省资助计划招收的博士后人员;

(三)自筹经费招收的博士后人员;

(四)依托国家重大科研项目招收的项目博士后人员。 根据人事关系的不同,国内博士后人员分委托培养博士后人员和非委托培养博士后人员。非委托培养博士后人员纳入学校人事管理范围,其人事、组织关系须转入我校,按学校流动编制(年薪制)人员进行管理,享受国家和学校规定的有关待遇。

第九条 申请成为博士后人员的基本条件:

(一)具有博士学位,品学兼优,身体健康,年龄一般在35周岁以下,在职人员不得兼职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二)具备一定的学术水平和业务能力,各流动站可根据本学科特点制定博士后申请人员应具备的学术水平和业务能力的基本条件。

第十条 为鼓励人才交流,促进学科交叉、融合,本校博士毕业生不得进入授予其博士学位的同一个一级学科的流动站做博士后。

第十一条 博士后人员招收坚持双向选择、择优录用、确保

— 5 —

质量、程序规范的原则,同时要加强对博士后申请人员政治素质、学术道德的审查。

第十二条 申请博士后的人员,需填写《浙江师范大学博士后进站申请表》,并将该申请表与两位专家推荐信、代表性学术成果和博士学位论文、体检表(市级以上医院)等材料一同报流动站。经流动站面试通过,并报学校博管办审核同意后,申请人登录中国博士后网站进行进站申请。依托国家重大科研项目或自筹经费招收博士后人员不受招收计划限制。

第十三条 外籍及港澳台人员申请做博士后,需填写《浙江师范大学外籍及港澳台人员博士后进站申请表》,报国际交流与合作处、港澳台办审批同意,其他申请程序、申请材料与管理办法同国内博士后人员。经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批准同意进站后,由国际交流与合作处、港澳台办协助办理外籍及港澳台人员来华或入境工作的相关手续。外籍及港澳台人员在站工作期间统一由学校为其购买有关综合保险,费用由学校承担。外籍及港澳台人员在站工作期间,应自觉遵守我国的法律法规和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

第十四条 流动站应结合所在学科科学研究、队伍建设需要,于每年11月30日前将下一年度本站招收博士后人员计划报学校博管办。学校在校园网上建立博士后人员招聘专栏,面向社会公布招聘信息,包括设站学科、合作导师以及研究选题等。

第十五条 被录用的博士后人员凭录用通知书、身份证(护照)到学校博管办办理报到手续,并交验博士学位证书原件(外— 6 — 籍博士还须提供中国驻外使领馆出具的学位认证;
留学回国博士需核验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开具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无正当理由逾期一个月未报到者,将被取消进站资格;
如有特殊情况,应在规定的进站日期前向流动站申请延期进站,并报学校博管办批准。

第十六条 进站报到时因故未提交博士学位证书的博士后人员,须在进站6个月之内到学校博管办交验博士学位证书原件并提交复印件,6个月内不能交验博士学位证书的,作退站处理。

第四章 博士后人员在站管理

第十七条 博士后人员在站工作期限24个月。在站期间,博士后人员须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学校规章制度,其人事、组织关系及日常管理工作归属流动站所在学院(单位),同时,作为学校的科研人员,每年进行年度考核。

第十八条 博士后人员进站3个月内应完成开题报告。开题报告在所在学科进行,填写《浙江师范大学博士后研究人员开题审核表》,经流动站主任批准后执行,并报学校博管办备案。

第十九条 未曾聘任中级专业技术资格的博士后人员,经有关学院(单位)考核合格,可聘任相应的中级专业技术职务。

第二十条 进站一年后,流动站组织5名及以上专家成立中期考核小组,对博士后人员进行中期考核,重点考核其工作实绩,考核结果分为优秀、合格、不合格三个等级,具体标准参见《浙江师范大学博士后研究人员考核办法》。

— 7 —

各学院(单位)负责将考核结果报学校博管办审批,对考核优秀的博士后人员给予一定的绩效奖励。

第二十一条 博士后人员在站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应以浙江师范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

第五章 博士后人员的出站、延期与退站

第二十二条 博士后人员应于出站期满前1个月,向流动站提交研究工作书面报告、研究成果和发表论著清单,并填写《浙江师范大学博士后人员出站考核表》。

第二十三条 流动站组织5名以上校内外专家成立出站考核小组,博士后人员向考核小组作出站报告,考核小组对出站博士后人员的科研工作、个人表现等方面进行考核评定,并形成书面材料归入其个人档案,考核结果分为优秀、合格、不合格三个等级。

对考核合格及以上的博士后人员,在出站手续办理完毕后,由学校报请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颁发《博士后证书》。

第二十四条 非委托培养博士后人员工作期满出站,实行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出站博士后人员应向学校递交接收单位(有独立人事权单位)的接收函,暂未落实接收单位的博士后人员可将本人人事关系及档案委托市级以上人才中心代管。

第二十五条 符合出站条件的博士后人员,须登录中国博士后网站进行出站申请,博士后人员将下载的“博士后期满登记表”与单位接收函、结婚证、子女出生证明一起报流动站审核,流动站核实后,将相关材料一式4份报学校博管办审核,并报浙江省— 8 —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审批,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签发博士后人员分配工作及本人配偶和子女的落户介绍信。

第二十六条 博士后人员出站手续办理完毕后,应将离校通知单交学校博管办,并办理工资转移手续,博士后人员出站后应及时通知接收单位人事部门发调档函至学校博管办。出站3个月后未转走的博士后人员档案,将按属地原则转至所在地人才交流中心代管,并按规定收取档案保管费。

第二十七条 特别优秀的博士后人员可申请提前出站,但在站工作期限应不少于21个月。博士后人员提前出站,应由本人申请,经合作导师、流动站负责人和学院(单位)同意,报学校博管办审批。

第二十八条 确因科研工作需要,博士后人员在站时间可适当延长,以保证研究工作的深入与完整,博士后本人提前3个月提出延期申请,报流动站及学校博管办审批同意。博士后人员最多可申请两次延期,每次延期一般不超过半年。

第二十九条 非委托培养的博士后人员期满出站聘任在本校任职的,符合相关条件的可以申请参加学校当年度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评聘。

第三十条 博士后人员在站期间,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应予退站:

(一)考核不合格的;

(二)学风不正、弄虚作假;

(三)严重违反规章制度,造成重大责任事故并受警告以上

— 9 —

行政处分;

(四)无故旷工连续15天或一年内累计旷工30天以上的;

(五)因患病等原因难以完成研究工作的;

(六)出国逾期不归超过30天的;

(七)进站后6个月内不能交验博士学位证书的;

(八)其他情况应予退站的。

第三十一条 退站的博士后人员,不享受国家对期满出站博士后人员规定的相关政策。退站的博士后人员应及时办理离校手续,3个月内没有落实单位的人员,其人事、档案关系将按属地原则转至所在地人才交流中心代管。

第六章 博士后人员的待遇

第三十二条 非委托培养的博士后人员为本校流动编制人员,其人事、组织关系须纳入学校统一管理。

第三十三条 非委托培养的博士后人员实行年薪制,底薪为15万元。相关发放标准根据《浙江师范大学博士后研究人员考核办法》执行。上述费用由学校和学院(单位)共同承担,其中档案工资按人社部《关于博士后研究人员工资待遇问题的通知》(国人部发〔2006〕89号)执行。病假、事假、旷工达到一定时间的,要减扣一定额度的薪酬,具体参照《浙江师范大学绩效工资管理与发放办法(试行)》(浙师人字〔2013〕10号)确定。

第三十四条 学校为非委托培养的博士后人员提供与本校流动编制(年薪制)人员同等的养老、医疗、失业与工伤等社会保— 10 — 险及公积金待遇。博士后在站期间,根据实际情况,可租住学校住房,并按学校有关规定缴纳租金,或由学校提供租房补贴(校本部800元/月,杭州校区1800元/月)。在职博士后、本地有住房的博士后,学校均不提供住房或租房补贴。委托培养的博士后人员享受其在职单位相关待遇。博士后人员在延长期内不再享受学校博士后相关待遇。

第三十五条 博士后人员出站考核优秀,符合所在学科招聘计划的,可直接聘用,并享受当年人才引进相关政策待遇,其博士后期间的科研成果可纳入A类博士、青年教授(副教授)、高层次青年人才培养项目等聘期目标任务考核范围。

第三十六条 博士后人员配偶、子女安排:

(一)非委托培养博士后人员在站期间,可根据属地原则在所在地落常住户口,凭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介绍信和其它有效证明材料,到公安户政管理部门办理户口迁出和落户手续,其配偶及未成年子女可以按有关规定到居住地公安派出所办理暂住户口手续;

(二)非委托培养博士后人员工作期满出站后,其配偶和未成年子女的户口随博士后人员本人一并迁移至接收单位所在地;

(三)外籍博士后人员配偶、子女的安排问题,按浙江省外事管理的有关规定办理。

第七章 博士后人员的科研资助、奖励及经费使用 第三十七条 学校资助新进站博士后2万元的科研启动费,

— 11 —

用于博士后开展相关研究工作。学院、学科或合作导师可以给予一定的配套。

第三十八条 凡在我校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期间以浙江师范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发表的论文和获奖成果等,属博士后绩效考核超额完成部分的,统一纳入学校科研奖励范围。

第三十九条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金的申请及使用管理,按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规定》(中博基字〔2008〕1号)执行;
浙江省博士后科研项目择优资助的申请及使用管理,按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浙江省博士后工作专项经费使用管理办法》执行。学校对博士后人员在站期间所申请到的基金及资助单独建卡立账,专款专用。科研经费主要用于添置小型仪器设备、实验材料、试剂、图书资料、论文发表版面费、会议费、差旅费等,严格控制购买计算机及劳务费等支出。博士后用申请获准的科研经费购置的小型仪器设备及图书资料均属国家财产,对上述物品应按学校有关规定办理固定资产,做好登记、存储等工作。出站时必须办理固定资产移交手续,否则不予出站。博士后出站时,未使用完的经费统一纳入学校博士后工作管理经费。

第四十条 全国优秀博士后、浙江省优秀博士后的评选办法按国家人社部、全国博士后管委会和浙江省有关文件执行。

第八章 博士后人员出国学术交流与合作研究 第四十一条 博士后人员在站期间,因研究项目需要要求出— 12 — 国(境)进行短期学术交流、参加国际会议或开展合作研究,需经合作导师、流动站和所在学院(单位)同意,报学校博管办批准,方可按学校有关规定办理出国(境)手续,委托培养博士后人员有关出国(境)手续由在职单位负责办理。

第四十二条 博士后人员在站期间进行出国(境)短期学术交流期限一般不超过6个月。

第四十三条 对于出国逾期不归的博士后人员,所在学院(单位)应及时上报学校博管办。出国逾期30天以上不归的博士后人员,按自动退站处理,并从保证金中扣回出国期间学校已支付的薪酬及资助等费用。

第九章 博士后管理工作经费与流动站建设

第四十四条 学校设立博士后管理工作经费,用于学校博管办组织博士后人员活动和日常管理工作所必要的开支,单独立账,专款专用。博士后人员出站时未使用完的经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拨款及浙江省博士后专项经费拨款的3%均统一纳入学校博士后管理工作经费。

第四十五条 学校博管办负责组织完成国家人社部、全国博管会和浙江省博士后工作办公室布置的流动站评估工作,研究制定对各流动站的内部考核评估办法,建立日常管理和检查制度。

第十章 附则

第四十六条 本实施办法中涉及的论文(著作)、项目等级,

— 13 —

根据成果发表(出版)或获得当年的政策由科学研究院等相关部门认定。

第四十七条 本实施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执行。文件公布之日前进站的博士后人员相关政策按浙师人字〔2015〕9号文件执行。

第四十八条 — 14 —

本实施办法由博管办负责解释。

浙江师范大学博士后管理领导小组工作规则

为认真贯彻国家关于博士后工作的方针政策,加强对博士后人员的管理,学校成立博士后管理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分管研究生、人事、科研和教学工作的副校长任副组长,研究生学院、人事处、科学研究院、本科教学部、计划财务处、国际交流与合作处、港澳台办、公共事务管理处和设站学院(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设站一级学科负责人为领导小组成员。

一、学校博士后管理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责

(一)制订学校博士后发展规划并向学校汇报。

(二)制订博士后工作的规章制度和年度工作计划。

(三)审议博士后工作相关人、财、物的预算和配置。

(四)审定各流动站的年度博士后招收计划。

(五)负责各流动站的评估工作。

(六)总结校内外博士后的工作经验,提高管理水平。

(七)每学期至少召开一次会议,研究和协调有关事项。

(八)其他与博士后相关的工作。

二、各相关职能部门和学院(单位)的分工

(一)人事处

1.负责起草和制订博士后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

2.年度博士后人员招收计划的制订。

3.博士后人员进、出及退站和户口迁移手续办理等工作。

— 15 —

4.负责博士后人员的人事档案管理。

5.博士后人员年薪(包括绩效考核奖)和档案工资的核定,以及保险福利等经费的核定和缴纳工作。

6.新设流动站的申报及国家、省评优评奖的推荐、申报工作。

7.组织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和浙江省博士后科学基金的申报工作。

8.协调全校流动站的评估工作。

9.流动站和博士后联谊会建设工作。

10.协助博士后解决子女的入学和入托问题。

(二)科学研究院

1.受理博士后人员有关科研项目的申报工作。

2.博士后科研任务的总结、成果鉴定和科研项目的跟踪。

3.会同流动站做好博士后中期考核、出站考核等工作。

(三)研究生院

1.负责博士后合作导师的增列、考核等管理工作。

2.负责博士后招生指标的落实。

3.负责博士后招生宣传工作。

4.会同流动站做好博士后中期考核、出站考核等工作。

(四)公共事务管理处

安排博士后人员的住房、有关后勤服务及管理工作等。

(五)国际交流与合作处、港澳台办

负责博士后人员因公出国等手续办理,负责国外和港澳台地区博士后人员办理来华或入境工作的相关手续以及承担部分管理— 16 — 工作。人事处

(六)计划财务处

1.审核博士后管理工作相关经费预算。

2.负责博士后人员的年薪(包括绩效考核奖)的发放、社会保险的代扣代交以及各种经费的办理等工作。

(七)各学院(单位)及流动站

1.各学院(单位)及流动站负责本站博士后人员的日常管理工作,引导博士后人员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淡薄名利,潜心钻研,锐意进取。

2.各学院(单位)及流动站应为博士后人员营造尊重个性、学术民主、支持创新、容许失败的宽松和谐环境,形成有利于优秀青年人才脱颖而出的机制。同时引导博士后人员加强学术道德自律,反对学术上弄虚作假的浮躁作风,坚决抵制学术腐败和欺骗行为。

3.负责流动站博士后工作的协调和指导。

4.审定博士后人员申请进站前的业务水平,配备合作导师。

5.审核博士后人员在站期间的科研工作安排,进站开题报告、中期考核、出站总结等。

6.负责博士后考核工作,及时调整本流动站的合作导师信息库,负责更新本流动站的中英文简介,做好本流动站博士后科研信息资料的统计。

7.负责组织博士后人员党团、工会以及联谊活动。

8.承担博士后的部分年薪和启动经费的配套。

— 17 —

浙江师范大学博士后合作导师管理办法

为加强我校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建设,做好博士后合作导师选聘工作,确保博士后培养质量,根据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和人社部博士后管理工作有关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一、博士后合作导师选聘的基本原则

我校博士后合作导师实行选聘制,合作导师的选聘要有利于提高博士后的培养质量,有利于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建设,有利于为国家培养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二、博士后合作导师竞聘的基本条件

1.政治思想好,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拥护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科研、教育事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作风正派,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和良好的学术道德,能认真履行高校教师和博士后合作导师的职责。

2.在本学科、专业有较高的学术造诣,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在职教学、科研人员,原则上要求是博士生导师。

3.有较丰富的科学研究工作经验、稳定的科研方向和较强的科研能力,申请当年作为负责人承担1项及以上省部级及以上与申请学科密切相关的科研项目,或理工科具有30万元以上、人文社科具有10万元以上的科研经费支配权。

4.年龄一般在60周岁及以下,身体健康,能坚持正常工作,— 18 — 能亲自指导博士后人员的学习和研究工作。

符合上述基本条件的,具有博士生导师资格的兼职教授,可申请挂靠我校相关学科申请博士后合作导师资格。

三、博士后合作导师选聘的程序

1.个人申请。符合条件的人员提交《浙江师范大学博士后合作导师审批表》和相关证明材料交学院(单位)。

2.学院(单位)流动站工作班子审议。经学院(单位)博士后流动站工作班子审议同意后报学校博管办。

3.学校博士后领导小组审议。学校博管办将申报者材料进行复核后,报校博士后领导小组审议。

4.学校发文和聘任。学校对博士后领导小组审议同意的人选予以发文公布,并发给正式聘任证书。

四、博士后合作导师的职责

1.指导博士后研究人员选定研究项目、调整研究方向。

2.检查和了解博士后研究人员的科研进展情况,并予以指导。

3.初审博士后研究人员科研经费、短期出国或参加必要学术活动等申请。

4.初审博士后研究人员提前、延长出站的申请。

5.负责对博士后研究人员在站期间工作情况的定期考核,并提出具体意见。

6.教育和监督博士后研究人员学术道德规范和学术行为。

— 19 —

五、博士后合作导师的管理

1.学校每年3月份受理博士后合作导师资格申请。博士后合作导师聘期考核每4年开展一次,考核优秀予以奖励,考核合格予以续聘,考核不合格不再聘任。。

2.合作导师指导的博士后在2年内有两名及以上未能按期出站,则停止其今后1年招收博士后的资格;
合作导师指导的博士后考核不合格或因未完成研究任务被退站处理,学校将停止其今后2年招收博士后的资格。

六、本办法由博管办负责解释,自公布之日起执行。

— 20 —

浙江师范大学博士后研究人员考核办法

为加强对博士后研究人员(以下简称博士后)的考核工作,提高博士后的思想和业务素质,激励博士后多出高质量的研究成果,根据全国博士后管委会有关文件及《浙江师范大学博士后管理工作实施办法》,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一、博士后进站考核

凡申请到我校做博士后,进站前向相关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设站学院(单位)提交有关个人资料。设站学院(单位)工作班子本着公平竞争、择优录用和宁缺毋滥的原则,严格履行录用考核程序,对申请人的思想政治表现、业务能力和发展潜力等进行严格的考核。

(一)申请人除符合人社部博管会文件关于进站人员条件外,还应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博士学位论文及答辩成绩优秀。

2.获得校级及以上优秀博士生称号。

3.进站前,在国内一级学术刊物或国外刊物上以第一作者发表SCI、SSCI、A&HCI论文1篇及以上论文。

4.作为主要完成者(国家排名前5,省部级排名前3))获得省部级三等奖以上的奖励。

5.参加过省部级以上研究课题,有材料证明已取得重要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 21 —

6.两位推荐人系国内外知名的同行专家。

确因研究项目或学科建设需要,经流动站工作班子评议,一致认为有发展潜力者,可不受上述条件限制。

(二)博士后流动站工作班子或授权专家组进行评审,最后经博士后管理领导小组审议确定录取名单。

二、博士后日常考核

博士后应接受博士后流动站工作班子或授权专家组对其日常学习和研究工作的考核。日常考核按季度进行,内容包括本季度研究工作进展情况、本季度出勤情况、参加政治和业务学习情况等。考核分为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三等。

(一)合格

每季度全勤在站工作,参加所在院、系(所)、教研室安排的政治及业务学习,按研究计划较好地完成阶段性研究工作。

(二)基本合格

每季度累计事假或旷工不超过10天,连续旷工不超过4天,累计旷工不超过7天,能参加所在院、系(所)、教研室安排的政治学习及业务学习,按研究计划基本完成阶段性研究工作。

(三)不符合基本合格条件者,为不合格。

三、博士后中期考核

博士后进站后3个月内制订出在站两年的研究计划,并在本专业范围内做开题报告,经合作导师和流动站工作班子审查批准后执行,并报博士后管理办公室备案。

进站一年后,流动站组织5名及以上专家成立中期考核小组,— 22 — 对博士后人员进行中期考核,重点考核其工作实绩,考核结果分为优秀、合格、不合格三个等级。

(一)优秀

博士后人员按时完成博士后研究工作的阶段性计划,全勤在站工作,日常考核均为合格,且在站期间取得下列成绩的,各流动站可向学校博管办推荐作为中期考核优秀人选:

1.以独立或第一作者(通讯作者视同第一作者,下同)身份在一级及以上或SCI、SSCI、A&HCI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篇及以上(含录用)。

2.主持省部级及以上科研项目1项以上,或主持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或主持横向科研课题单项到校经费达10万元。

(二)合格

博士后人员按时完成博士后研究工作的阶段性计划,累计事假或旷工少于40天,连续旷工少于15天,累计旷工少于30天,日常考核不合格少于2次,且在站期间取得下列成绩之一的,考核结果为合格:

1.以独立或第一作者身份在二级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篇及以上(含录用)。

2.主持省部级科研项目1项,或主持横向科研课题单项到校经费达5万元。

(三)不合格

达不到上述合格条件,或逾期三个月未完成中期考核,为不合格。

— 23 —

因特殊原因进站满一年暂未达到合格条件者,可申请延缓考核时间,但3个月后,即进站满15个月必须参加考核,经考核仍未达到合格条件者为不合格。

四、博士后出站考核

博士后工作期满出站,根据规定提交《浙江师范大学博士后人员出站考核表》,流动站组织5名以上校内外专家成立出站考核小组,博士后人员向考核小组作出站报告,考核小组对出站博士后人员的科研工作、个人表现等方面进行考核评定,并形成书面材料归入其个人档案,考核结果分为优秀、合格、不合格三个等级。

(一)优秀

博士后人员综合素质高,工作刻苦认真,科研作风严谨,协作关系好,按时完成博士后研究工作计划,全勤在站工作,且在站期间取得下列成绩的,各单位可向博管办推荐作为出站考核优秀人选:

1.以独立或第一作者身份在一级及以上或SCI、SSCI、A&HCI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2篇及以上。

2.主持省部级及以上项目1项及以上,或主持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或主持横向科研课题单项到校经费达20万元。

(二)合格

博士后人员综合素质较高,工作刻苦认真,科研作风严谨,协作关系良好,按时完成博士后研究工作计划,累计事假或旷工每年少于40天,连续旷工每年少于15天,累计旷工每年少于30天,且在站期间取得下列成绩的:

— 24 — 1.以独立或第一作者身份在一级或SCI、SSCI、A&HCI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篇以上或在二级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篇以上。

2.作为主要成员(前2)参与国家级科研项目1项,或主持横向科研课题单项到校经费达10万元。

(三)不合格

达不到上述合格条件或无正当理由逾期六个月未出站的,为不合格。

五、考核管理

博士后的工作报酬与绩效考核相结合,根据考核结果将分别采取如下办法:

(一)中期考核优秀者可享受绩效考核奖2万元,合格者不发绩效考核奖,不合格者予以退站。

(二)出站考核优秀且按期出站者可享受绩效考核奖2万元,合格者不发绩效考核奖,不合格者不发给博士后证书。延期6个月以上绩效考核奖核发80%。

(三)博士后人员出站考核优秀,符合所在学科招聘计划的,可直接聘用,并享受当年人才引进相关政策待遇,其博士后期间的科研成果可纳入A类博士、青年教授(副教授)、高层次青年人才培养项目等聘期目标任务考核范围。

六、本办法由博管办负责解释,自公布之日起执行。文件公布之日前进站的博士后人员相关政策按浙师人字〔2015〕9号文件执行。

— 25 —

一、2011年上半年浙江师范大学社团联合会工作重点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共青团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共青团浙江省十二届六次全委会精神和全国学联二十五大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团委工作部署,深化内部建设,不断提升我校社团工作的综合实力、核心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浙江师范大学社团联合会2011年上半年工作计划。重点做好创先争优品质化提升,社团活动精品化建设,创新创业实践性训练,社团信息网络化宣传四项工作。不断增强社团的活力、吸引力和凝聚力,推动我校社团工作的科学发展。

二、2011年上半年浙江师范大学社团联合会主要工作

(一)进一步实施社团创先争优行动,推进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以纪念建党90周年、辛亥革命100周年、五四运动92周年和建校55周年等为契机,开展交流会,调查研究等活动,深入推进创先争优活动,不断培育团建工作品牌。紧密结合社团工作的特点,牢牢抓住社团青年成长发展的需要,通过社团干校、社团团支部、理论社团、社团课题申报等掀起学习理论知识的新高潮,从而提高社团干部的政治素养和理论水平、业务素质和综合素质,鼓励社团团支部和社团先进个人积极申报创先争优闪光言行。开展新老社团人交流会,通过榜样的示范和表率,增强社团干部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做让组织放心,学生满意的社团干部。

(二)进一步推进社团精品化建设进程,提升社团文化品牌实力办好第十五届社团文化节,第十五期重点活动立项,第四届戏剧文化节,周末舞会等一系列活动,加快整合社团文化资源,探索师大社团文化事业新渠道,打造一批具有师大特色的社团文化品牌。完善社团文化服务体系、继续加强专业社团的建设,积极开展具有专业特色的活动,探索专业与社团相结合的良好运作模式。配合校教务处、团委做好学分制社团重新认定工作。扩大社团学分制教学班的影响,总结、提炼、推广社团学分制教学经验,优化学分制课程体系,完善社团学分制班的培养模式,大力推进大学生专业教育,工作计划《浙江师范大学社团联合会2011年上半年工作计划》。做好课程的监督考核工作,推进学分制班课堂模式的改进。组织开展社团学分制研讨会,总结原有学分制社团教育教学成果及经验,合理调整社团课程名称及学分性质。

(三)进一步发挥社团实践基地战略作用,提升社团创新创业能力有效利用社团实践基地,鼓励社团开展创新创业活动,为推动我校创新创业学院的开展提供帮助。依托市场营销学会、创业设计与调研学会、职业发展与就业服务协会等专业性社团的导师力量,通过讲座,案例剖析、专家辅导等手段提升会员的理论水平,通过社团开展的创业比赛,实战模拟等一系列活动提高会员的创业实战能力,从而推进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探索。鼓励社团积极开展创新实践活动,组织2011年社团暑期社会实践,确定具有丰富思想内涵的实践主题、实践地点和实践项目,引导社团青年了解国情、社情、民情,增进与人民群众的感情,加强我校社团青年的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提升社团的社会影响力。

(四)进一步完善社团信息网络建设,加大社团形象宣传力度培养一支高水平、高效率、高素质的新闻宣传队伍,进一步加强对社团活动报道的及时性和准确性。编印《师大社团》报第

35、36期,编撰2011年《社团宝典》,维护社团文化网。通过“一报(《师大社团》报)一网(社团文化网)一刊(《社团宝典》)”有效展现我校的社团文化、校园文化。努力探索新的宣传模式,积极探索运用新媒体,引导社团工作的良好开展,初步建立《社团手机报》,《社团一月活动预告》(手机版以及网络版)、“浙江师范大学社团联”微博等新载体,向师生推广丰富多样的社团活动。同时,积极向校报、校网及其他新闻媒体提供社团新闻,进而扩大社团的覆盖面和影响力。附:《浙江师范大学社团联合会2011年上半年工作安排》二○一一年三月浙江师范大学社团联合会2011年上半年工作安排二至三月:
第十四期社团重点立项活动验收第十五期社团重点活动立项第四届戏剧文化节开幕《社团联工作简报》出刊《师大社团》报35期出刊《社团手机报》发布《社团一月活动预告》发布四月:第十五届社团文化节开幕式“三十三年风雨路”社团人经验交流会学分制工作研讨会社团信息、学分制社团、优秀院级社团组织等评选表彰第十期社团干校培训第四期社团学术课题结题答辩(配合校科协)第五期社团学术课题申报及结果公布(配合校科协)《社团联工作简报》出刊《工作手册》出刊《社团务实》出刊《社团手机报》发布《社团一月活动预告》发布五月:社团年检、晋级答辩会精品社团、优秀社团指导教师、优秀社团干部等的评选《师大社团》报36期出刊《社团联工作简报》出刊《社团手机报》发布《社团一月活动预告》发布编印2011年版《社团宝典》六月:社团暑期社会实践前期准备工作复习迎考七至八月:
社团暑期社会实践社团暑期社会实践后期制作

2010年我校社团联根据校团委本学年总体工作部署,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思想,以全国第二十五次学联代表大会精神为指导,秉承“服务、研究、争优”的工作理念,以思想建设、文化建设、组织建设为重点,以社团创先争优行动、社团专业素质提升行动、社团创新创业行动为主攻方向,稳中求新,优势引领,开创社团联合会工作新局面,浙江师范大学2010年社团联合会工作汇报。

一、实施社团创先争优行动,加强社团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提高整体管理水平。校社团联一直将思想引领放在社团建设首位,以先进理念指导社团工作有序开展。以社团干校、社团团支部、理论社团为依托,不断提高社团干部的政治素养和理论水平,提高团队竞争力和凝聚力。提升体今年,为响应团中央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号召,社团联以社团团建“创先争优”系列活动为载体,开展两大理论学习会即学联二十五大会议精神学习会,社团联第一次全委扩大会议暨十七届五中全会会议精神学习会;
邓三协会以“创先争优,树立党风”为主题开展迎党建90周年系列活动;
反邪教协会以“知荣辱,反邪教”为主题开展创先争优造句大赛。通过重大会议精神的学习以及学术类社团主题系列活动的开展,不断提升了社团干部的理论水平,为师大社团理论研究奠定扎实基础。

二、打造社团品牌活动,提升社团专业素质,建设校院两级管理模式,加强学分制班教学,推动我校社团文化蓬勃发展。2010年校社团联举办的“青春的力量”第十四届社团文化节,“同梦心,社团情”社团周末文化广场,为各大社团搭建了社团文化展示的平台。各类精品活动层出不穷,带动广大社团更好、更快、更健康地发展。通过学生社团申报,挂靠单位和学生社团指导老师推荐,校团委、社团联合会组织有关专家评审,2010年校社团联成功举办以“我的社团我的舞台”为主题的第十三期重点活动立项和以“同梦飞跃、百团争优”为主题的第十四期重点活动立项。开展了话剧小品大赛,新生演讲赛、数学建模、ACM竞赛、炫彩世博园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丰富广大学生的课余生活。其中较具特色的十佳导游大赛、模拟法庭、市场营销大赛、华语电影配音大赛、“英语全能王”、大学生“低碳绿色校园行”环保创意设计邀请赛等活动,不仅推动了优秀社团案例库建设,更打造了强有力的师大社团品牌文化。在开展社团品牌活动的同时,我们着力加强专业型社团建设,将社团精品活动建设与社团专业能力培育计划、社团技术水平培训等系列紧密结合,并与学校教学工作相辅相成,有效形成第一二三课堂联动的社团工作模式,工作汇报《浙江师范大学2010年社团联合会工作汇报》。

经社团申请、公开答辩,校教务处与校团委审议,现社团学分班已有22个,而通过社团学分制班级考勤管理机制、考勤月通报公示制度、考勤赋分制等一系列制度的落实和实施,学分制社团经验交流活动的开展,学分制社团的品牌优势得到了加强。此外,在各学院领导的关心指导下,院级社团的活动开展也独具匠心,并取得了不菲的成绩。如数理信息与工程学院首届社团品牌创建服务月、人文学院社团文化节、工学院机械创新月等活动蓬勃开展。

三、提升社团干部业务能力,增强组织号召力、凝聚力,构建社团大家庭的和谐氛围。为培养素质高、干劲足、业务精的优秀社团人,校社团联开展了一系列社团干部素质提升活动。为提高社团干部实践能力和团队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和社会责任感。2010年我校社团联共组织两支队伍,六十余名社团干部参加此次暑期社会实践,开展了爱心家教班、农村运动会、文艺大联欢、为孤寡老人送清凉等实践活动,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杭州日报网》、《金华晚报》、金华电视台等多家媒体对我们的实践活动进行了报道。为提升社团干部业务水平,使广大社团人深刻意识到提升自身工作服务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社团联开展了礼仪培训、网络技术培训、新闻写作培训等活动,为今后社团培养学习型、创新型人才打下夯实基础。我们还开展了社团联内部篮球赛,社团人秋日出游等活动将社团人紧紧联系在一起,加强新老社团人彼此沟通交流,构建师大社团大家庭的和谐氛围。

四、完善社团信息建设,加强内外宣传,塑造良好社团形象。《师大社团》报、《社团文化网》、《社团宝典》一直是师大社团铁三角式社团文化宣传体系,使得对内、对外的社团信息传播途径有了广泛的拓宽和覆盖。搭建网络平台,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以社团联名义在人人网,腾讯等网络平台构建宣传平台。发布活动相关信息,保证社团活动信息的及时更新。通过组建一支高水平、高效率的新闻宣传队伍,将社团联特色、品牌、创新点与当下时事相结合并对外报道的同时,也加强与老社团人的联系,为在校社团提供好的社团经验和社会经验,提高师大社团活动影响力。在校党委的正确领导、校团委和社团导师的悉心指导下,我校社团通过自身建设与发展各项工作进展顺利,也取得了一些成绩。数学建模研究会在2010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获得金奖2个、银奖6个;
ACM协会浙江省第五届ACM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全国邀请赛福州站、全国邀请赛浙江理工站中分别获得银奖3项铜奖5项,金奖1项,银奖2项铜奖1项;
智造社在全国机械设计竞赛中获得团体二等奖2项;
课程与教学研究协会在教育部“东芝杯”理科师范生教学技能比赛、全国物理说课比赛中获得第二名以及二等奖、三等奖各1名;
大嘴俱乐部在2010浙江省CCTV英语演讲赛中获得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
演讲与辩论协会在2010两岸四地高校世博辩论大赛中晋级半决赛;
校大学生艺术团的《海那边》获省大学生舞蹈节甲组(业余组)一等奖;
体育舞蹈协会在第六届中国学生体育舞蹈锦标赛中获得团体舞冠军;
麒麟舞社获得了2010“星舞门”金华区街舞精英挑战赛个人第四,并受邀参加上海国际赛事“FFS”;
阿西剧社在由校党委宣传部组织的首届校园文化品牌评选活动中,《三十三载薪火相传戏剧舞台砥砺人生——阿西剧社“校园戏剧”》获一等奖,并在2010年浙江省校园文化品牌评选中被评为全省高校校园文化品牌;
回音剧社荣获省“十佳学生社团”称号;
回音剧社、心理学会、田径协会、旅游协会、大嘴俱乐部等五家学生社团荣获“优秀学生社团”称号,胡雪英、张振新、吴本虎、叶引姣等四位老师被评为“优秀学生社团指导教师”;
社团联合会2010反邪教协会暑期社会实践队被评为“全省高校科普反邪暑期社会实践2010优秀团队”;
校合唱团在福州举行的第三届海峡两岸合唱节中,以第七名的成绩获得银茉莉奖。2010年世博会和亚运会在这一年顺利举办,即将来临的2011年更因为建党90周年和我校成立55周年而显得意义非凡。作为新世纪的青年一代,在传承和挑战面前也必会踏实学习,勇于创新,敢于承担。相信在校党委的正确领导、校团委和社团导师的细心指导下,我们坚信,社团联将带领51个校级社团、155个院级社团,扛起责任与义务,续写社团人的炫彩华章!

浙江师范大学普通话培训测试工作实施细则

为加强普通话水平测试管理,促其规范、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和《浙江省普通话水平测试管理细则》精神,结合浙江师范大学实际,制订本实施细则。

一、普通话水平培训测试工作的机构

第一条 普通话水平测试(以下简称测试)是对应试人运用普通话的规范程度的口语考试。开展测试是促进普通话普及和应用水平提高的基本措施之一。

第二条 浙江师范大学普通话培训测试站在省语委、浙江师范大学语委领导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和国家语言文字工作的方针政策,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对培训测试工作进行管理,制定普通话水平测试的管理细则、工作规划和计划。

第三条 浙江师范大学普通话培训测试站接受省语委办公室、测试中心的业务指导、监督、检查评估。

第四条 浙江师范大学普通话培训测试站的工作职责是:

(1)认真贯彻国家语言文字工作的方针、政策、法律,执行国家、省有关普通话水平测试的规定。

(2)根据上级关于文字工作的规划,负责实施浙江师大普通话培训测试计划,组织普通话水平测试,管理测试工作档案。

(3)负责普通话水平测试员的选拔和前期培训工作。

(4)负责本校普通话水平测试员的聘任和管理工作。

(5)组织本校测试员开展普通话培训测试的科学研究。

(6)开展普通话的宣传活动。

第五条 建立测试工作报告制度,测试站要定期向学校和上级测试实施机构报告工作。

二、测试员

第六条 测试员分国家级测试员和省级测试员。测试员须取得相应的测试员资格证书。

第七条 申请省级测试员证书者,应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熟悉推广普通话工作方针政策和普通语言学理论,熟悉方言与普通话的一般对应规律,熟练掌握《汉语拼音方案》和常用国际音标,有较强的听辨音能力,普通话水平达到一级。

第八条 测试员的职责要求

(1)努力学习国家语言文字工作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不断提高业务水平。

(2)努力学习并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测试的各项规定和《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普通话水平测试大纲》、《浙江省普通话水平测试评分细则》,严格遵守测试站有关测试工作的制度和规定。

(3)服从学校的领导,完成相应的工作量。

(4)严格遵守“认真负责、公正廉洁、团结协作”的测试工作纪律,自觉维护测试的质量和权威。

(5)严守工作纪律,保守秘密,不漏题、泄题,不公布测试成绩。

(6)测试员须在测试站的组织下进行工作,不得实施个人测试行为。

第九条 校测试站定期对测试员进行考核。考核内容包括工作态度、测试质量、测试工作量、遵纪守法情况等。根据考核结果,对测试员进行表彰奖励。

三、测试对象及其达标要求

第十条 本校教师及学生。

第十一条 师范类专业普通话水平不低于二级,其中中文专业应达到二级甲等。

第十二条 其他口语表达密切相关专业的毕业生普通话水平应达到二级乙等。

第十三条 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普通话水平测试大纲、普通话水平测试规程按国家语言文字工作部门颁布执行。

第十四条 测试站使用国家测试题库的普通话水平测试试题。

第十五条 应试人再次申请接受测试同前次接受测试的时间间隔应不少于3个月。

四、普通话水平测试的执行

第十六条 测试站依据国家语言文字工作部门制定的测试规程实施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测试由测试员依照测试规程执行。测试员应遵守测试工作的各项规定和纪律,保证测试质量,并接受国家和省级测试机构的业务培训。

第十七条 测试工作人员违反测试规定的,视情节予以批评教育、暂停测试工作。

第十八条 应试人员违反测试规程的,取消其测试成绩,情节严重的提请其所在学院给予处分。

五、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证书

第十九条 复审合格的一级测试成绩和经省测试中心认定的二级、三级测试成绩,由省语委办颁发国家语言文字工作部门统一印制的《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证书》。

第二十条 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证书全国通用。等级证书遗失,可向测试站申请补发。伪造或变造的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证书无效。

六、其他

本细则的解释权在浙江师范大学普通话测试中心。

浙江师范大学党员之家2009-2010学年工作汇报

徐振宇(2010/5/12)

尊敬的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晚上好!

浙江师范大学党员之家于2003年12月正式揭牌,一直致力于学生党建工作的顺利开展;
历经七年的蜕变,已经成长为一个制度完善,纪律严明,特色显著的学生组织。我们始终围绕着“理论知识的学习园地,青年党员的教育基地,学生党建的活动阵地,先锋骨干的培养源地,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这“四地一园”的办家理念,努力将党员之家建设成为师大学子的精神家园。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成功地开展了“树大学生党员形象,做新时期学子楷模”、“服务同学,引领先进”等十二大系列活动。

现在,由我代表党员之家全体管理干部向各位领导、老师、同学汇报本学年党员之家工作的开展情况。下面我将从组织建设、活动开展、对外交流这三方面内容进行汇报。

一、组织建设

党员之家承担着阅览室、活动室、网站、入党知识咨询、播放红色影片等管理和服务工作,这要求管理干部具备较高的政治觉悟、较强的奉献精神和扎实的业务能力。因此,党员之家非常重视管理干部招聘环节,通过层层筛选和考察,择优录取为新一届管理团体并顺利做好新老交接工作。另外,党员之家还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来提高组织整体的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保证党员之家各项工作能够顺利开展。下面,我将从以下几方面来详细介绍我们的组织建设。

1.制度完善

完善的制度是促成组织长远良好发展的基础。上学期初,我们在原有基础之上,进一步明确了党员之家的各部门工作职责,完善了党员之家值班制度、例会制度、报刊领取制度及学生党建工作联络员制度,改进了党员之家会议室借用制度及会议室使用多媒体设备须知,重申了书刊阅览及借用细则和财务制度细则。并及时将各项规章制度落到实处。有了这些规范的制度,我们的工作更加高效,组织更加成熟了。

2.管理干部队伍建设

良好的综合素质是党员之家管理干部做好工作、服务同学的前提。本学年,我们针对管理干部自身开展了以业务知识、能力培养、文明礼仪、团队精神为内容的系列学习活动;
并在每周例会上增设了内部学习环节,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做到批评和自我批评,实现共同提升,共同进步。

在拥有良好的综合素质的同时,合理的分工是党员之家工作顺利开展的保障。本学年,我们采取了横、纵二维分组的方式来构建我们的组织结构,切实提高了管理干部的工作效率。

3.联络员队伍建设

本学年初,党员之家更新了学生党建工作联络员队伍,制定了联络员工作职责、管理办法、会议制度、评比标准等一系列制度,通过每月一次的联络员例会,及时向各学院传达校学生党建工作的相关信息;
通过反馈了解各学院的学生党建工作情况。一年内,我们还组织了数次交流活动(向中国发动机之父吴大观同志理论学习会、中共十七届四中全会理论学习会和联络员自炊活动等),增进了校、院学生党员的互动和交流,有利于今后我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宣传和推广。

二、活动开展

本学年,校党员之家开展了“庆祝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和“争创学习型党组织,争做示范型党员”两个系列活动,主要可分为常规活动、品牌活动和专题活动三块内容。

1.常规活动

活动一:优秀影片展播及影评征集比赛

为丰富同学们的业余生活,提高同学们的思想觉悟,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党员之家每月都会以党员模范、革命历程、励志成才等主题进行红色电影展播。截止目前,本学年观影人数已达五百余人。本学年,党员之家还成功举办了影评征文比赛,总共收到影评70篇,这不仅能够增进党员之家和广大学生之间的交流,还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党员的理论知识水平。

活动二:学生党建课题调研活动

为提高学生党员的调研能力,为以后的学生党建工作找到参考论据,本学年,

党员之家开展了第二期学生党建课题调研活动,来自法政、人文等8个学院以及校党员之家的9份课题成功立项。与此同时,我们还顺利完成了第一期5份党建课题的结题工作。今后,我们将再接再厉,争取将党建课题调研成果制作成论文集,作为校党委组织开展学生党建工作的参考。

2.品牌活动

活动一:
党员先锋讲坛

党员先锋讲坛的创办旨在挖掘、培养、树立一批在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方面成绩突出、影响良好的先进典型,并以点带面,形成树立党员整体形象、争当优秀党员的良好风气。讲坛从举办到上学年止,每学期开展一次,已成功开展了四讲。本学年,我们也已成功开展了党员先锋讲坛第五讲——“征途”,来自法政学院的学生党员王春雨、郑基和来自数理信息学院的优秀学生党员李硕英分别围绕学习和学生工作两方面向大家讲述了他们四年的征程,向在场观众很好地诠释了自己的大学生活。

党员先锋讲坛第六讲——“追梦”将在稍后与大家见面,让我们一起倾听来自初阳、外国语、行知学院的三位优秀学生党员的心声,回顾他们的追梦之旅。

活动二:庆祝党员政治生日活动

庆祝党员政治生日的创办旨在激发学生党员的归属感与责任感,形成对未来生活的憧憬,铭记党的誓言,发挥更好的模范带头作用。本活动主要以支部为单位统一组织当日为入党纪念日的党员到校党员之家开展庆祝党员第二生日活动,重温入党誓词,同唱国际歌,并由我们工作人员送上暖心卡以及心灵收纳瓶,在活动过程中许多学生党员在我们的留言本上写下了他们的生日感言,并把自己的愿望纳入心灵收纳瓶。本学年,来自人文、经管、国际、地理环境、职教等学院的学生党支部积极响应了我们的号召,分别以各自独特的形式开展了庆祝党员政治生日活动。在活动中各位学生党员纷纷表示,党员政治生日活动不仅加强了党员之间的交流,更提高了自身的党员意识,明确了自己的责任和使命。

3.专题活动

活动一:手绘六十米长卷,共庆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活动

为庆祝祖国六十周年华诞,展现建国以来翻天覆地新变化,颂扬六十年来祖国取得的伟大成就,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上学期,我们开展了“手绘六十米长卷,共庆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活动,来自十八个学院的学生党员代表一同为各省、

自治区、直辖市挥墨添彩,共谱爱国画卷。活动开展过程中,吸引了不少教师和学生围观,三十四幅黑白景图,在同学们的共同努力下,变得缤纷斑斓,同学们纷纷留言献礼祖国,以表达对祖国母亲的热爱崇敬之情。

活动二:学生党建工作联络员制度研讨会

本学期,我们主持了学生党建工作联络员制度研讨会,各学生党建工作联络员在会上踊跃发言,献计献策,大家就《浙江师范大学党员之家学生党建联络员管理办法》、《浙江师范大学党员之家优秀学生党建联络员评定标准》两个文件进行了深入探讨,并重点针对优秀党建联络员评比和新老联络员交接工作等机制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我们认真听取并详细记录了每个建议,对联络员们的提问也作了相应的回答,并在会后整理出了更科学、合理的制度草案。

通过这次研讨会,我们基本解决了学生党建联络员制度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明确了指导意义,完善了校党员之家与各学院学生党建工作的联络体制。

三、对外交流

1.网络平台搭建

党员之家网站是广大师生和兄弟院校了解我们党员之家的一扇电子大门,在加强对外宣传、组织建设、校院两级党员之家联系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学年,我们除了利用网站“新闻动态”及时报道了我们党员之家的本学年开展的各类活动外,还鼓励各学院向我们网站的“支部视角”、“先进风采”、“学习心得”等栏目投稿,为各个学院支部提供一个展现自我和相互交流的平台。经统计,共收到来自各学院的投稿40余篇,我们及时地进行审核修改对投稿进行了发布。

此外,我们还充分发挥“浙江省学生党员之家QQ交流群”、“浙江师范大学党员之家新浪博客”、“浙江师范大学党员之家人人网”等网络平台,构建与其他兄弟院校党员之家的交流体系,展现我校学生党建工作的风采。

2.阅览室建设

党员之家阅览室藏书近千册,内容涵盖政治、经济、文学、计算机、哲学、外语等方面,并配置《参考消息》、《人民日报》、《浙江日报》、《科学时报》、《党员文摘》、《共产党员》、《大学生》、《南风窗》、《青年文摘》等报纸杂志。自成立起,就面向全校学生开放,其不仅提供了党员之家管理干部进行理论学习的园地,同时更为全校学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习园地。一年内共有百余人次前来阅读,借阅书籍者达120人次。

3.党员活动室建设

党员活动室自党员之家成立后随之建立,配备多媒体投影仪、电脑、空调、会议桌椅、党旗、国际歌等设备,环境优越,是党支部、广大党员和积极分子主持会议、开展活动的理想场所。经统计,本学年活动室总共借用次数为90余次。

4.党建信息窗建设

作为与广大同学的交流平台与互动空间,党员之家信息窗于2007年建成并邀请学院各个支部参与互动,进一步促进了信息的公开化,拉近了与广大学生的距离,从而促进和谐校园建设,进一步营造学生党建活动的良好氛围;
当然,这也是我们党员之家一个很好的对外宣传窗口。本学年,党员之家信息窗展出了“党员之家简介”、“党员之家阅览室简介”、“党员之家优秀电影展播”、“党建活动”四块内容。本学期,共有来自初阳、经管、人文、生化、国际等数个学院通过党建信息窗展示了各自学院的学生党建活动。

最后,简要介绍一下院级党员之家的建设情况。在学校规模不断扩大学生党员人数不断增加的背景下,全校仅有一个党员之家已经不能满足学生党员的需要,因此各学院陆续建设了院级党员之家,目前共有12个,分别是经管学院党员之家、法政学院党员之家、教育学院党员之家、人文学院党员之家、外语学院党员之家、文传学院党员之家、数理信息学院党员之家、生化学院党员之家、工学院党员之家、职教学院党员之家、国际学院党员之家、行知学院党员之家。

其中经管学院党员之家开展了党建活动进公寓、预备党员转正答辩会、党情流动日记等特色活动;
法政学院党员之家立足网络平台,独树一帜,开展了学生党员博客大赛等特色活动;
外语学院党员之家开展了党员述职答辩、党代表考核等特色活动;
数理信息学院党员之家立足校情、创新思路,探索出“述职答辩”、阳光助学基金、“党员满意度测评”等一些党员教育的好方法,形成了自身的特色;

生化学院党员之家开展了红色影片展播、优秀学生党员经验交流会等特色活动;
国际学院党员之家开展了学生党员模拟求职生存实践等特色活动„„

明年,我们将就院级党员之家建设召开现场交流会,取长补短,积极完善我校学生党建组织体系,将党员之家建设成为具有更大影响力的学生组织。

以上是我们党员之家本学年工作的开展情况。我们所有工作和活动的顺利开展都离不开有关领导、老师的关心和支持,离不开学生党建工作联络员的积极配合。借此机会,向所有关心党员之家成长的老师、担任学生党建工作联络员的同学、为党员之家发展做出努力的七届兄弟姐妹表示感谢!我们将再接再厉,实践“服务同学,引领先进”的承诺,为着目标,为着理想,承优创新,踏歌前行!

谢谢大家!

江市司法局 党建工作总结(共10篇)

大党建工作总结(共10篇)

内江机关党建工作总结(共14篇)

党建工作总结支部规范化建设(共10篇)

党建示范点创建工作总结材料(共10篇)

推荐访问:浙江 党建 合集 工作总结 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