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马克思主义与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探析

西方马克思主义与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探析
李新灵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北京100872)
摘要:西方马克思主义紧紧抓住了20世纪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的新趋势和新问题,关注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根本不同的问题,体现了强烈的人本主义精神。西方马克思主义在关注社会现实、强调社会批判性和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方面给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提供了重要启示。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应在深入研究马克思恩格斯的经典文本,挖掘丰富的哲学思想资源;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以及构建宽松的学术环境,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多样化、个性化方面积极推进。
关键词:西方马克思主义;特点;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启示
中图分类号:B089. 1/B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 -723X(2010)06 -0006 -05
西方马克思主义是20世纪马克思哲学在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在很长的时期内,由于我国学界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等同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因而把西方马克思主义简单地斥责为资产阶级哲学。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尽管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看法和评价仍存有差异,但逐渐形成了基本共识:西方马克思主义是通过反思马克思主义,尤其是反思以第二国际为代表的正统的马克思主义,探讨西方国家出现的重大现实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西方国家的发展。西方马克思主义凸显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深度,有力地揭示和弘扬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意义,为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一、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点
一般说来,“西方马克思主义”指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无产阶级革命在俄国取得胜利而在西方国家却屡遭失败的情况下,在西方形成的与流行于苏联和中国等地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截然有别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流派。“西方马克思主义”这一概念最早是柯尔施在1930年所写的《关于<马克思主义和哲学>问题的现状——一个反批判》一文中首次使用的。1955年法国哲学家梅洛·庞蒂在《辩证法的历险》中对西方马克思主义进行了专门的论述,使这一概念引起了较大的反响并广为流传。
西方马克思主义不是一种统一的哲学理论,而是始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卢卡奇、柯尔施和葛兰西,30年代以后由法兰克福学派继续,二战后在欧洲形成高潮的一场哲学运动。总体而言,西方马克思主义虽然是多元化的哲学思潮,但透过纷繁复杂的理论现象,可以发现其内在的理论逻辑结构,勾勒出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特点。这些基本特点涉及的是它的总体特征,而不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具体理论或个别特点。
1.紧紧抓住了20世纪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的新趋势和新特点
西方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思想同西方社会相结合,根据西方国家的社会现实需要建立的。20世纪资本主义制度在西方国家的不断完善,工人阶级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导致无产阶级革命意识的淡化。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早期代表——青年卢卡奇、(范文先生网 www.fwsir.com)科尔施及葛兰西主要关注的就是无产阶级阶级意识淡化的问题,而法兰克福学派和其他的马克思主义者主要关注的是资本主义社会控制人的新形式:科学技术成为意识形态、人的异化和“单向度化”等问题。在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看来,马克思主义哲学只有面对现实,并作出积极的回应,才能拯救自身。西方马克思主义强调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现实意义,集中力量对现代资本主义国家出现的新趋势和新特点展开哲学、文化和社会的批判,印证了马克思主义的感召力和吸引力。这一特点是西方马克思主义与其他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最重要的区别。
2.关注与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完全不同的问题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苏联哲学的主要形式,它是马克思恩格斯的哲学思想与俄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辩证唯物主义在自然观上,强调与人无关的世界的物质存在、用物质解释人与人的关系;在辩证法上强调自然的规律的辩证法。历史唯物主义把生产力作为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因素,忽视了人、人的主体性和人的解放。西方马克思主义坚决反对“纯”客观地看待自然界,强调用实践的观点去看待自然,认为自然是人类历史的产物,辩证法只存在于主体和客体的交互作用之中,存在于人对自然界的能动改造之中。因此,西方马克思主义密切关注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的现实,关注人的主体性、人的异化等问题,强调从“物质本体论”向“实践本体论”和“人的历史存在本体论”的转向。正是由于贴近现实生活,由于关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体系建立时的俄国完全不同的现实问题,所以西方马克思主义挖掘马克思恩格斯丰富思想资源中的人本主义思想,对现实生活中的重大问题做出了不同回答,马克思主义哲学显示出当代性和生命力。
3.具有强烈的人本主义精神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尽管在许多具体问题上存在着尖锐的对立,但在“哲学就是人学”这一点上基本一致。他们反对苏联哲学一味强调本体论和第二国际的经济决定论,而是注重对人的研究,要求把哲学拉回到人的现实生活之中,关注资本主义世界中人的异化问题。1932年《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首次以德文发表立刻引起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的强烈关注,他们从中看到了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异化现象的深刻分析和批判,看到了马克思对人本主义精神的弘扬和从人本主义出发对共产主义的理解。卢卡奇主要是从商品拜物教和物化的角度触及异化的主题;弗洛姆主要是从人的个性心理所受到的压抑切入异化问题;马尔库塞和哈贝马斯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所带来的消极因素来探讨异化问题;而列斐伏尔则致力从日常生活中揭示出各种异化现象。这些研究极大地促进了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对人本主义精神的弘扬。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坚持认为,人本主义贯穿于马克思的思想发展始终,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出发点、理论核心和最终目的。
二、西方马克思主义对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的启示
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是经济、政治、社会等一系列变迁的客观需要,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实践的理论沉淀与提升,是对

[1] [2] [3] [4] 下一页

推荐访问:西方马克思主义与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探析 马克思主义哲学知识点 马克思主义哲学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