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思考

提高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思考  
  汪旭
  (泰山学院政法系,山东泰安271021)
  摘要: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毕业生适应市场能力普遍较差,其就业竞争力相对不足。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具体措施包括加强对毕业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重新制定人才培养目标、创新专业课程体系、加强实践教学和优化师资队伍等。
  关键词: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就业竞争力不足;原因;措施
  中图分类号:C6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10)12-0142-03
  一、对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的分析
  2010年8月,笔者对安阳师范学院、泰山学院、内江师范学院和玉林师范学院等四所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2009和2010届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进行了调研,并对相关数据进行了统计。调研数据截止到毕业年度的7月底。
  从上述统计数据来看,毕业生的去向大体可分为三大类。第一是考研。全国行政管理专业本科毕业生的人数较多,在当前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考研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这也使得行政管理专业考研竞争变得更加激烈。同时,由于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行政管理专业开设的时间相对较短,其专业课的设置普遍不够合理,导致毕业生在知识面和实际技能上与名校毕业生相比存在明显差别,在考研复试中处于劣势。例如,泰山学院2009届毕业生中国共产党有3位初试高分学生在考研复试中被淘汰。另外,面对激烈的竞争,不少学生选择跨专业报考,但行政管理专业毕业生在理论基础方面不及政治学、经济学、工商管理学等专业的毕业生扎实,他们在跨专业考研时,完全处于劣势。
  第二是考公务员或选调生。公务员考录制实施后,所有专业毕业生进入国家机关都在同一起跑线上,且在公务员招录考试中,明确要求需要行政管理专业的职位并不多。因而,行政管理专业的学生并不具备专业上的优势,能够考上的是极其幸运的。如泰山学院2009届行政管理专业毕业生中,有57.8%的学生选择报考公务员或选调生,其中只有1人被录取为公务员,有2人被录取为选调生,这已经是不错的结果了。
  第三是去企业。行政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大多数还是要到企业去就业的。但是,目前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对行政管理专业学生的培养,偏重于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实践性教学内容,毕业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明显低于工商管理和经济学专业的毕业生,他们去企业从事的多是技术含量较低、专业可替代性较强的工作,与其他专业的学生相比,缺乏竞争力。2010年6月,笔者对泰山学院,内江师范学院、安阳师范学院和玉林师范学院等四院校毕业生共95人进行了随机问卷调查,当被问及“求职中,最缺的是什么?”时,有68.4%人选择了“行政管理的应用技能”一项。
  二、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就业竞争力不足的原因分析
  1.我国行政管理专业毕业生总量剧增,使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该专业的毕业生在就业中处于劣势
  行政管理本科专业在我国高校开设的时间虽然不长,但发展迅速。截止到2010年9月,全国开设该专业的院校已达308所,再加上开设公共事业管理和政治学与行政学等相近专业的院校,总共有400多所,这使得该专业毕业生总量剧增,而这一时期社会对毕业生的需求总量却没有相应增加。
  2.公务员考录制度的实施成为行政管理专业毕业生实现直接就业的巨大障碍
  在旧的体制下,对于行政管理专业的毕业生来说,由于专业对口,有着较扎实的行政管理的理论基础,尤其受到各级政府组织与事业单位的青睐,甚至出现供不应求的状况。但是,在公务员“凡进必考”的招录制度实施之后,由于公务员招考竞争日益激烈,行政管理专业毕业生进入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的道路变得越来越狭窄。据统计,201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的招考职位共9275个,招考人数共15526个,其中标明需要行政管理专业的职位有150个,招考人数为300人,约占总人数的1.93%。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些职位中,中文、法律、政治学等专业也可报考,这说明行政管理专业学生所能从事的工作往往具有较大的“可替代性”,只有深圳海事局、国家行政学院等部门招收的16个职位(共计16人)只限行政管理专业…。而201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报考和录取比例达到了85:1,个别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报考和录取比例达到1000:I以上。在激烈的竞争中,行政管理专业学生并不具备优势。因为,行政管理专业培养的是通才,与其他专业毕业生相比体现不出优势。比如,其写作能力不如中文专业,其计算机操作能力不如文秘专业。
  3.专业培养目标不清晰,导致教与学的针对性不强
  从25所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开设的行政管理专业的培养方案中我们可以看出,各院校的培养目标大同小异,基本上是“培养具备行政学、管理学、政治学、法学等方面知识,能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从事管理工作以及科研工作的专门人才”。这一培养目标会导致诸多的后果:其一,预定的培养目标难以实现。在25所院校中,提出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有15所,就本科层次而言,这一目标是难以实现的。其二,由于在培养目标中没有明确说明该专业人才应具备的知识、能力与素质结构,通常是行政学、管理学、政治学、法学等方面知识的“大杂烩”,导致课程设置的针对性不强。其三,对培养对象所适用的工作领域的规定过于笼统,缺乏自身的特色,学生既不知道要学习什么,也不知自己将来要从事什么类型的工作。
  4.课程设置缺乏科学性,导致毕业生技能水平普遍不高
  第一,基本原理类课程过多。在多数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中,普遍存在基本原理类课程过多的问题,培养学生行政能力与技术技能方面的课程过少,特别是研究方法、政策分析以及经济学类课程相对比较弱。例如,泰山学院行政管理专业开设的基本原理类课程共104学分,约占总课时量的68%,其中政治学课程共2

[1] [2] [3] 下一页

推荐访问:提高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思考 行政管理专业就业方向 行政管理专业就业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