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及作文教学活动评语

古诗文活动设计兴化市安丰小学活动目标:能够比较熟练地背诵学过的古诗;

刘慧

教案教学设计在游戏活动中,爱古诗,学古诗的兴趣得到激发;
背古诗,赏名句,积累语言;
和大诗人“交朋友”,开展诗的创作。活动过程:一、古诗大擂台将班级同学分为红、黄、绿、蓝四队,每位学生有固定的座位号。按大组顺序答题,答对了给分,答错了不给分。老师和一位同学担任主持人,负责抽题、评判、记分。第一关:背一背1.由主持人抽起座位号,确定第一轮的人选;
2.由每队队长抽题目,让选手上台背诵,逐组进行;
3.再进行一轮,方法同上。第二关:试一试1.由每队队长抽起座位号,而后由选手上台抽签,当场背诵一首古诗;
2.逐队背诵;
3.公布暂时积分。第三关:闯一闯讲清规则,当主持人报出古诗题目喊“开始”,才可以起立背诵。违反规则扣分。二、名句故事会准备数条名句,尤其有典故的名句,以填空的形式出现。课前请一些同学相应了解这方面的知识。一:填一填由每队队长抽起座位号,然后由这位同学抽题目,队员看着古诗中的上半句或下半句填出另一句。如果抽到的队员不能回答,可以请本队队员援助,但只能得到一半分数。本队队员不能回答,可以请其他队的同学,奖励提供帮助同学一份小礼品。二:故事会主持人:这些名句都是千古绝唱,它们背后都有着一个个动人的故事,下面请进入——名句故事会!故事大王上场,自由选择某句讲一讲其中故事。主持人:同学们,你们能讲一讲自己知道的故事吗?请同学尝试,讲得好加分。附推荐名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三、诗人在身边准备道具,请几位同学装扮成诗人李白、

杜甫、白居易等。主持人:我国悠久的历史中,先后涌现出许多名垂青史的大诗人,瞧,他们今天也来参加我们的活动了!请你猜猜他们分别是谁。“诗人”上场。(一):李白低吟“静夜诗”,生:李白。与诗人交流。主:你们知道李白有什么称号吗?(生:诗圣)说说他写过哪些诗,答一首加

1分。背一首加5分。主:李大诗人,你的诗怎么写得那么好,能给我们同学讲讲吗?李白:那我就来讲讲“铁杵磨成针”的故事。主:谢谢李白先生。(二)、杜甫杜:咱们来对对诗,看看大家知不知道我是谁。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我是谁?生:杜甫!杜甫:我给大家出个题,我说几首诗的题目,考考大家能不能背上,好不好?供选篇目:《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山居秋暝》、《江畔独步寻花》、《赠花卿》、《春夜喜雨》、《江南逢李龟年》、《春望》。生背诵,加分。未来的诗人:选一位写作能力较好的同学写一首诗,请他朗诵。请他说说自己的读书和作文,号召所有同学向他学习。四、小结1.公布获胜小队,评一评“吟诗小能手”,颁发奖品。2.向学生推荐《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等书籍,鼓励学生多读、多吟、多赏、多思。资料提供者:

古诗文课堂教学的反思及对策

学完古诗文单元后,我在抽查学生背书情况时发现,有一半左右学生特别是男生的课本几乎是崭新的,上面没有做一点儿笔记。尽管有少数学生书本上也写得密密麻麻的,但也是见缝插针,条理不清,随意性很强。这一现象立刻引起了我的注意,老师辛辛苦苦地备课、上课,学生上课却无动于衷,无所作为。这使我又联想到平时学生对待练习和试卷的态度,老师已经讲过了的知识,学生试卷上写的答案总是残缺不全的。由此可见,学生上课不听讲、不做笔记已不是一个偶然现象了,有这多么学生上课不作为,已经给我的课堂教学敲响了警钟。学生上课为什么不做笔记?是不会做,是不愿做,还是不屑做?师生课堂双边活动中又出现了什么问题?

少数学生上课不听讲、不做笔记,原本是很自然的,但上课有一半学生成了“戴耳”(戴耳朵听课)一族,原因并非偷懒那么简单了。学生是老师课堂教学的一面镜子。学生上课不作为,不仅仅是学生单方面的问题,老师做为课堂教学的引导者、组织者、促进者、管理者,必须静下心来反躬自问一下自己教学的各个环节和细节。

我的课堂教学究竟出了什么问题?老师只有在不断反思中才能找到问题的症结。笔者认为,在当前语文教学大环境不容乐观的背景下,作为一个语文老师,应该立足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教学理念,努力地多去反省课堂教学的不足,去改变日渐式微的语文课堂教学。

〖反思一〗你课堂教学重难点突出吗?

有人说语文课不用备课也能讲下来,这是对语文教学的一个大大的误解。无论教什么学科,老师事先不备教材,不了解学生情况,不安排好教学重难点及解决方法,上课仅凭经验主义和本本主义及自己的悟解来讲。老师东一榔头西一棒槌,学生不知所云,只有动口不动手了,有时动口也没了。

在实际教学中,有经验的老师摒弃了传统教法,讲课天马行空,一张一弛,开合有度,但学生思维、节奏跟不上。结果老师讲得滔滔不绝,学生听得气喘吁吁,记得零零碎碎。年轻老师由于不熟知学生原有知识情况,一味按照自己教案思路讲下去,有些知识点成了重复教学。如语文教学中的文学常识和时代背景部

分应该是学生较为熟悉的,况且教材和各种教辅资料上都有介绍,这不是授课重点,大讲特讲,学生就会失去学习兴趣和激情。

〖对策〗

第一,备好教材,找到上课的切入点。老师要认真钻研教材,精心备课,能提出一两个有探讨价值、能激发学习兴趣的问题。上课紧紧围绕这几个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度探究。

第二,备好学生,找准上课的兴奋点。老师要充分备学生,了解学生原有知识经验和最近发展区,了解学生心理特点,以便上课因人而异地教学。

第三,备好重难点,确立教学的落脚点。教学要以教学目标为中心确立教学重难点,舍去冗长的资料介绍、文章结构分析,真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每节课有一个明确的归宿。

老师教学时一定要做到:脑中有文本和教案,心中有目标和学生。这样教学才有的放矢,重点突出,学生才能明白你教学的中心和意图,才能完整地把知识要点记录下来。

〖反思二〗你的板书设计清晰明了吗?

板书设计是文本内容的高度浓缩,是教学思路的艺术体现,更是老师与学生进行信息沟通交流的重要媒介。若不设计好课堂板书,或板书凌乱随意,甚至没有设计,学生是很难去做全笔记的。

目前老师的板书设计主要存在以下不足:

一是随意性强。板书布局不合理,边写边擦,书写潦草不规范,学生不知怎么去做笔记。

二是板书过简或过繁。有的老师上课几乎是唱独角戏,搞满堂灌,没有什么板书,有时精简到只写一个文章标题或几个小标题。也有的老师又喜欢板书多,黑板上写得密密麻麻的,学生看不清楚,干脆就懒得写了。

三是多媒体课件或幻灯片取代了手工板书。现在大多老师教学都采用媒体辅助教学,为了节约时间,老师的手工板书完全由机器代劳了,而幻灯片的瞬时性又不能让学生记下知识要点。

板书设计是课堂教学时老师的一把道具,能把你的思想、情感、才华有效地传递给学生。一手漂亮的字,足以让学生佩服你的才艺;一个新颖的构思设计,足以展现你的教学智慧。板书应该是艺术性和审美性的高度统一。

〖对策〗

第一,备课要重视板书设计,并在教案中有具体反映。精美的板书不是课堂临场就能发挥出来的。

第二,板书设计不仅要设计一个总课题板书,还得设计出每课时的具体板书。因为每节课目标不同,重点不同,这一节课教学目标达成怎样,一看板书,一目了然。

第三,采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也必须把幻灯片中的关键词、关键流程用力与美充分展示在黑板上,给学生直观印象,以引起学生的重视。

第四,板书设计形式力求多样化。可以根据文本内容和特点采用图表法、图示法、符号化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譬如在教学写景散文时,可尝试用美术中的白描、速写、素描等手法来勾勒景物轮廓,让学生去联想和想象。在教学小说和戏剧时也不妨画画人物脸谱,给学生一种新奇的感受。

总之,只要你会,就变换一种方式展现你的教学艺术魅力,就会给学生一种美的熏陶。

〖反思三〗 你的课堂教学语言科学规范吗?

看不清板书,学生做笔记难;听不真切明白,做笔记就更难了。老师课堂教学语言表达的不科学规范也是制约学生不做笔记的重要因素。若老师上课没有控制好语速、声调,没有把握好教学各个环节的节奏,没有设计好教学过程中的陈述性语言、程序性语言、情景语言,加上部分老师蹩脚的普通话,学生在接收信息时就会出现瞬时接收障碍。有时你漫不经心地讲解,学生又处于一种期望之中;当你反复讲解时,学生方才意识到这是重点,才动手做笔记,学生明显落后你半拍。如老师在讲评试卷和练习时,有的老师把分析理解与答案形成一股脑儿地倒出来,学生辨不清哪是答案,哪是分析,有时老师又把参考答案给忘记了。时而分析过程,时而讲念答案,时而方法规律总结。加上教学语言杂音多,学生也只能断断续续地记一些不成文的东西。

〖对策〗

课堂上老师的“教”主要是以语言为媒介诉诸师生听觉,从而实现知识信息的沟通交流,因此老师教学语言的科学规范性是十分关键的。在课堂教学语言锤炼上,老师不妨从以下入手:

第一,坚持用普通话教学,尤其是语言学科的老师教学,普通话是他们专业用语,也是校园用语。

第二,要调控好教学的节奏感,做到轻重缓急,抑扬顿挫,亦庄亦谐。同时要注意语音、声调、语速等说话基本技巧。

第三,科学规范的语言表达要与工整清晰的板书设计结合,给学生一种视听上的艺术享受。学生想做笔记,也愿意去做。

第四,针对不同知识内容,采用不同的语言处理技巧。如讲授新知识点或突破重难点时,可采用加强逻辑重音,辅以短暂停顿(空白)技巧,引起学生听课注意。必要时,老师还要同步板书处理。又如讲授试卷或练习时,可采用重复方法,把参考答案重复2~3遍,一遍比一遍慢,让学生能快速记下来;或采用总分法,先把答案要点告之学生,然后进行分析讨论,最后总结提升规律。

教学思路清晰了,教学语言规范了,板书设计科学了,学生的参与意识自然就加强了。

〖反思四〗 教学中你把学生当成课堂主人了吗?

在长期应试教育下,学生已习惯接受学习方式,被训练成了做题、做笔记的机器。在教学双边活动中,老师没有摆正师生间的关系,一味讲专制,搞一言堂,唯师独尊。结果是学生学习的激情被压抑,创造性被扼杀,参与意识被剥夺。学生上课不爱听讲,不做笔记,关键就是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体现出来,其人格和个性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和保护。

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都强调课堂教学应该以生为本,注重全面发展及个性差异的培养。因此,课堂教学要变革传统接受式学习为发现式学习、合作探究式学习,要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性和选择性,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听得舒心,做得顺心,学得开心。

〖对策〗

第一,变“知识本位”为“学生本位”,教学以人为本,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真正实现“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的教学理想。

第二,变接受学习为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在新课改教育教学理念指导下,改革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全民参与,共同体验、共享成果。

第三,尊重和保护学生在课堂上的好奇心和创造性。课堂教学既不能让学生产生从众或顺从的心理,也不能损伤学生的求知欲望。老师要尽力创设良好的课

堂气氛,引导学生心向课堂,情向老师,从而自觉或不自觉地参与进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第四,多听课学习,学习老教师、名师上课的授课艺术,取人之长,补已之短。

总之,老师要明确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角色和作用,积极转变教学观念和思想,以学生为本,以教学为主轴,以课堂为舞台,学生才能真正融入进来,上课听讲、做笔记就会成为一种乐趣,而非负担。用欣赏的眼光看待每一位学生,学生就会用尊敬的心回馈于你。

曾记得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的一个老师成长著名的公式:经验+反思=成长。老师不能只躺在经验的温床上享受过去,而应该在反思中瞻望未来。

对古诗文教学谈几点看法

我从十八岁开始就从事语文教学工作,到现在正好二十八年。在这二十八年里我先后担任过小学、初中、职高的语文教学工作。在教学中取得过优异的成绩,也总结了一些教学经验。特别是对古诗文的教学有浓厚兴趣。

我读小学时正值文化大革命,在那荒诞的岁月里,政治色彩浓得发紫,现代文的阅读全是一些政治标语,课本里根本就没有一句古诗文。一上初中,正好遇上“十月一声春雷”,课本里也能看到古诗和文言文了。那时,正好遇上了一个刚从“牛棚”里出来的“牛鬼蛇神”教我们语文,他那时六十多岁,满头银发,对现代文的教学,上得很平淡,然而一旦上起古诗文来,他全身来了精神,声音宏亮,振振有词,他不但教课内的,也教课外的,不只讲诗意,更谈作者的感情,谈得最多的是古代作者的伟大情操。

他广博的知识,丰富的感情吸引了我们,他栩栩如生,谈笑风生的课堂教学,让我这个连正负数加减法都做不起的差生,也提起了精神。

于是,朗朗上口的古诗就成了我们上学、放学路上的童谣,有辉煌气势的古文,就成了我们在山坡上放牛、放羊时动听的山歌。

是古诗文把我引进了师范学校的大门。刚出来教书时,小学课本中的古诗,点燃了我对教学的兴趣;
师生富有感情的朗诵,激起了学生学习古诗的激情;
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感受到古诗里有讲不完的故事,有说不完的真情,有品不完的韵味,有学不完的高尚情操和气节。让学生课前背一首小诗,让学生学习写一首小诗,让学生分部轮诵古诗,读出诗中回环叠荡韵味,已成了那时的时尚。于是,学生们学习语文的激情得到了高涨。

用教师丰富的知识、饱满的激情去激起学生学习古诗文的浪花。这是学好古诗文的关键所在。

现在教改、课改的春风吹遍了全国各地校园,青年教师们,上课形式千奇百怪,课件也做得丰富多彩。看一堂教学观摹课,就能看见师生们如诗如画的表演。但,考试下来,学生对古诗文的运用理解,成绩一般。

这是为什么呢?他们只重视了演戏时精彩的情节,却忽视了古诗文的一些传统的教法。

忽视了字词的理解、掌握、运用,忽视了经典词句的背诵、默写。轻视了饱读诗书、旁征博引的古训。

光用情感去激发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这是不够的。应在学生兴趣之余,还要让他们不光只是动动口,还要让他们多动动手。学生连最基础的字词都写不起,最经典的古诗文都背不了,写不起,用不来。这是教学古诗文的悲哀。几千年来,前人总结出来文言教法,毕竟有着他精华的一面,我们不能丢掉一些最基本的传统教法,我们要在改革的同时,不断继承和发扬它,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要在古诗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大胆质疑,冲撞古人,挑战权威的胆识。

如,我们在学习了人教版初二语文课本《核舟记》一文后,有学生就提出:课文下面有两个注解是错误的,是不合乎实际的。一是,“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中“船背”,教科书上的注释是“指船的顶部”这一解释明显不合实际。船的顶部是船舱,“箬篷覆之”怎么可以题字呢?按古代文物特点,一般都是把字词题在底部的,怎么王叔远就不同了呢?另外一处:课文最后一句:“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课文的注解是“原来是挑选修长的桃核雕刻而成的”桃核能不能雕刻成这样的作品,引起了学生们的争议。大家都知道,桃核是空的,里面还有桃仁啊。这里的桃核应解释为“像桃核”。

对于这些有依据的问题,教师要大胆对学生作出充分的肯定,激发他们去探索真理的勇气和信心。让他们查资料,讨论答辩等,让知识“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甚至于写文章投诉,挑战权威。

另外,对古人也要作质疑,哪怕他是圣人!还是以人教版初二上册语文为例吧,《石壕吏》中,有学生提到:“有孙母未去”与后面的“独与老翁别”自相矛盾。这个“母”指的是谁?如果是指“老妪”作者就用词不当。如果是指老妪的儿媳妇,为何又“独与老翁别”呢?文章要突出差吏的残暴,为什么不捉走她的儿媳妇呢?等等问题,教师要让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能力,肯定他们的质疑能力,让他们明白,“诗圣”也会出毛病的。

因此,大胆质疑,能把学生引进教学的高潮,能使他们把从文中学到的知识得到进一步的运用和升华。

以上观点,纯属个人拙见,本人之意,抛砖引玉。

收稿日期:
2010-11-29

小学古诗文教学现状调查分析及对策

教学方法的运用方面,课内古诗文的教学绝大多数教师还是秉承传统,采用“讲解法”,即按逐字逐句地解释理解,然后让学生串讲诗意,最后背诵默写的步骤进行教学。而且,教学时往往不是从学生已有基础为起点。如教学那些学生幼小时就接触过,甚至能背诵如流的古诗,教师仍当作全新内容,按部就班地进行教学。少数几位教师采用“自学点拨法”,即让学生先自学,然后交流,教师对难点进行点拨。

课外古诗文的教学方法也大多与课内无甚差别,仅一名教师谈到由学生自学大致了解诗文意思即可。还有一名教师采用“古诗综合实践课”的形式。

〔注:以上个别表中师生总计数与受调查师生数有出入,原因是有若干师生在相应题目上未作答或所填内容意思不明。〕

教师自身对古诗文价值认识不足,传统文化积淀的“贫血”,教学观念的滞后,必然体现在教学设计和过程的实施中,其主要表现:

① 重内容 轻意蕴 :教师往往以本(教材)为本,“我的眼里只有你”,目标定位、教学设计往往把解词释义作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花大力气解决。先是逐字逐词地解释,再是理解每个句子,最后串讲整首诗的意思,到此便达成了目标。而古诗最具光华、最耐人寻味的意蕴却常遭忽略,成了雪泥鸿爪。

② 重传授,轻感悟:古诗文的语言与现代语言有着较大距离,学生自主理解难度较大。于是,常常是教师不厌其烦地告诉学生此词何意,彼句怎解,写作特点如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云云。学生自读感悟,从诗中读出自己的独特体会,读出自己的想象力和鲜明的个性的时间和空间都很少,多的则是被动的听取和记录,所以,我们常常可以在学生的课本上看到干巴巴又千篇1律的译文笔记。

③ 重背默,轻朗读:古诗文的背默固然重要,但跳过朗读这重要的一步,背默不免有似空中楼阁了。在很多的古诗文课堂教学中,学生朗读的机会很少。常常是课始学了生字读一遍,然后理解诗意后再读一遍,一首诗“学完”,统共读了两三遍。读中感悟,读中体验情感显然是“不可能的任务”,了,恐怕此时还有不少学生连读通都存在问题呢!

以上列所述为特征的古诗文课堂教学将古诗文最具价值的神韵剥离肢解,“碎拆下来,不成片断”(张炎《词源》)。课堂也了无神采,索然无味。

5.汉家故事真当改 新咏知君胜弱翁────评价机制

《课程标准》之前的《语文教学大纲》,以及省编《语文教学指导纲要(试用)》对一────六学年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阐述中关于古诗文几乎只字未提,后者仅在第四学年中浮光掠影地提到要“了解祖国山河壮丽、历史悠久,有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初步培养民族自豪感。”。《大纲》和《纲要》作为“衡量教师的教学质量,学生学习程度的重要标准”,对于古诗文教学的忽略(或曰“未明确提出”),必然导致教学评价的偏废。

传统的评价工具────试卷在古诗文方面的测试题,方式十分单一,缺乏综合性,灵活性,只重结果,轻视过程,而且似乎练就了“驻颜术”,多年来一直保持着几乎同一副面孔:默写课内古诗(整首或其中几个诗句),解释词句。这一“套路”为师生们所熟悉,加上应试教育根深蒂固的影响,反过来必然影响教与学的内容、形式、方法及效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刘方平《月夜》)新出台的《课程标准》在各学段中都明确提出了古诗文诵读的要求,还单独列出关于古诗文阅读的评价建议,更在附录中,安排了“优秀诗文推荐篇目”,其指导意义自然十分深远,但恐一时难于立竿见影,尚须假于时日。

教材作为教学的主要凭借,其重要性自不待言。因此,《课程标准》在“教材编写建议”中提出:“教材要注重继承与宏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精神。”现在我们使用的教材在古诗文编录上有所不足,但教材的修订同样是个不小的工程。一线教师与其坐等其变,不如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课程标准》“教学建议”),遵循学生特点,参考《课程标准》推荐篇目目录,统筹编选一定数量的古诗文进行教学。主要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① 充实体裁:在现有的五绝、七绝基础上, 适度增加五言、七言律诗、乐府诗以及简短的文言文的数量。力求丰富多彩,比例适当。

② 拓宽题材:除教材中多见的写景诗篇外,对写人、记事、抒怀、寓理的诗文也适当增补。力求题材广泛,全面滋养。如,除根据教材中的古诗寻找同作者、同题材的作品外,还可收集与其他白话文课文有关的诗篇(如,学习《桂林山水》时,读读袁枚的《由桂林溯漓江至兴安》,欣赏朱自清的《春》后,读读顾春的《迎春乐》等。)还可与生活联系,按时令、节日串珠成链,或选学一些描写古代孺子童趣生活的诗文等,不一而足。

③ 科学排序:选文之后的编排,要讲究整体的有序性。遵循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由少至多,由短及长,由浅入深,连点成线,形成序列。力求序列科学,循序渐进。

④ 丰富形式:除常用的以文字为载体的书面型教材,可以开发利用视听信息为载体的视听型教材,甚至立体的情境型教材。力求形式多样,乐而习之。如,我们杭州有着得天独厚的人文历史资源,碑文楹联、诗篇词章佳作如林,数不胜数,完全可以将此开发利用起来,在游览考察等综合性语文实践活动中,使学生接受古典文化的浸染。

4.善教应使继其志 金针还须度于人────教法改进

古诗文课堂教学必须打破沉闷无趣的气氛,改变一成不变的以教师讲解为主的“解词释句────串讲全诗────背诵默写”的教学方法。《课程标准》的理念应当在古诗文教学中得以体现。

①直面经典 真心接触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由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课程标准》古诗文的教学当然也应体现这一点。教师不能再越俎代庖,而应让学生直面经典,与诗词文“真心接触”,自己读解,自己感悟,自己体会。能懂会学的自主解决,即使是疑难焦点,教师也不急于揭晓,而应巧设台阶,引导学生逐步领悟。特级教师于永正执教的《草》在这方面可称经典之范例。诗中“荣”、“枯”二字的理解是难点,于老师从一年有四个季节这一常识入手,让学生先用简笔画画出每个季节小草的样子,再用自己的话说说各季小草的特点。然后,于老师在黑板上用一条线将四季划分成春夏与秋冬两个时段,请学生各用诗中一个字概括每个时段小草的特点,最后连起来说说。在这个教学片断中,于老师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世界出发,巧妙而有效地引导学生将自己的生活经验、语言积累与诗意、诗境和谐地形成“对接”,自然而准确地理解了“荣”与“枯”及整句诗的意思,体味了文字所传达的意蕴。“春风吹又生”句较易理解,于老师请学生自由上台用简笔画把自己的理解画出来。画好后,问大家对黑板上的画满意不满意,于是有学生提出没有画出春风,提出意见的学生添画风后,又有学生指出风是无形的,应从小草被吹弯了腰来表现……在活跃、充满生机的自主学习中,学生理解了诗意,感受了小草的勃勃生意。

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决定了古诗文阅读的目的不在于理解内容的深度,而在于积累语言,增强语感,提高文学修养,所以,不必要求每篇都字字疏通,句句领会。特别是课外阅读,只要大致了解主要意思,即“模糊解读”即可,重点放在引导学生诵读,感受。诗词中更深层次的意思,自会随学生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增加,文学素养的提高而逐步领会。正如杨振宁博士谈到的:在他上一年级时,父亲教他背诵了几十首唐诗宋词,有的易懂,更多的不全懂。70多年来,在人生旅途中经历了多种阴晴圆缺、悲欢离合后,才逐渐领悟体会到“高处不胜寒”等名句的真义,也才认识到“犹恐相逢是梦中”等只有过来人才可能真懂的诗句。

②加强诵读 引导想象:“凡物各自有根本,风云万变不离宗。”(顾况《行路难》)阅读教学以读为本已为大家所共识,而古诗文的教学中,“读”尤其应当成为“正宗嫡派”之法。这一点,古人有许多精辟的见解和优秀的经验,自无须赘言。《课程标准》各学段古诗文阅读的教学目标中也都强调了“诵读”二字,要求在读中体味作品的内容,读中体验情感,读中感受语言美。古诗文的教学应真正贯彻“以读为本”的理念,上承传统教育之优秀经验,下接现代教学理论的“活水”,采用各种形式的读,在读中理解、感悟、体验、积淀。

古诗文语言精警含蓄、跳跃灵动,意趣无穷,常有“不著一字,尽得风流。”(司马空《诗品·含蓄》)之处。教师须要独具匠心,发掘古诗文艺术上的空白,启发学生调动记忆,发挥想象去进行体验和艺术的再创,将古诗文变抽象为具象,变平面为立体,变静止为灵动,从而感受其中有声有色、有情有理的丰富内涵。

③课堂开放 学科融合:“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课程标准》)古诗文教学的课堂当然也应该是开放而有活力的。如,课前课后对作者生平、创作背景、鉴赏介绍、相关作品等资料的收集、交流;
教师尝试走下讲台,把讲台让给学生;
允许鼓励有不同的理解、见地。此外,正如黑格尔所说的:“就诗的表现方式来说。诗显示出整体艺术,所以在诗的领域里,其他各门艺术的表现方式也用得上。”因此,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打破学科之间的界限,加强学科间的相互渗透、融合。引导学生联系地理、历史、自然等知识读懂诗意,用绘画表达理解,用音乐配合诵吟,用表演再现情景等。如《泊船瓜洲》一诗的教学,可以通过读地图了解京口、瓜洲及钟山的地理位置,从而理解“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的意思。如学习者是六年级学生,还可启发学生联系常识课上学到的有关王安石变法的历史知识,感受诗人奉召回京的喜悦与离别家乡的依恋交织于胸的复杂情感。而学习成果的展示形式也可多样,有的朗诵,有的吟唱,有的绘画,有的表演小品,有的将诗写成书法作品……

④纵横联系,指导运用:教学贵在引导学生发现规律,掌握方法,使学生学有所得,能“举一而反三,闻一而知十。”(朱熹)。古诗文的教学,除了指导学生掌握一般的学习步骤,学习方法外,还要重视引导学生进行知识、方法横向的迁移运用。比如,学了《江上渔者》知道了“但”字古意常作“只,仅”讲,那么在《出塞》(王昌龄)中的“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及《景阳冈》(《水浒》施耐庵)中的“但凡客人来我店中”的“但”字理解时,便可引导学生举一反三。

诗文源于生活,当然可还于生活。教学时,可以开发创设各种情境,启发学生古今联系,把生活中观察到的事物用古诗文进行表达。形式有“见景吟诗”────根据画面或实景用诗文表达,有“表情吟诗”────创设一定情境,如送别、劝勉等,引用诗(文)句表达情感,还有“见物吟诗”、“叙事吟诗”、“说理吟诗”等。当学生在说话、写作中恰当地引用古诗文传递出一般语言无法表达的复杂含蓄的意思和情感时,教师应予以充分的肯定与鼓励,以激发学生学习和运用古诗文的兴趣和热情。

纵横联系,运用诗文,不仅能促进学生对古诗文的理解、感悟和积累,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而且,在生活中,学习中,在口头和书面表达时活用诗句,还常常会给诗(文)句赋予一种新的内容和感受,从原有的意境中跳跃出来,从更新、更广的角度理解、感悟和运用所掌握的古诗文,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5.水精帘动微风起 满架蔷薇一院香──评价改革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明确提出,要建立促进学生、教师和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从学校教师教学管理来说,应依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课程标准》,针对古诗文教学,建立一定的教学管理制度、评价体系。如,语文教师古诗文素养提高、教学计划的安排、教案的撰写,教学的效果等都可纳入教师考核范畴,在充分发挥教师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前提下,激励、指导教师不断学习,积极探索,提高自己的知识和业务水平。

小学古诗文教学现状调查分析及对策

一、前言

古典诗文博大精深,灿若繁星,千百年来,滋养了多少代中国人。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
多识鸟兽草木之名。”(《论语·阳货》)三千余年前夫子谆谆切切,语重心长地教导年轻人应学诗,三千余年后的1999年的一个春日,我们同样听到了江泽民总书记在“中国唐宋名篇音乐朗诵会”上的劝勉:“学一点古诗文,有利于陶冶情操,加强修养,丰富思想。”《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也提出了“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富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的要求。“阶段目标”中更明确要求诵读、背诵优秀诗文,小学阶段不少于160篇(段)。随着《课程标准》的颁布,古诗文教学开始受到人们更多的关注。

二、现状调查

那么,小学古诗文教学的现状究竟如何呢?就这一问题,本人于2001学年第一学期期末及第二学期期始阶段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对象为本区规模不一的四所小学不同年级(主要是

三、

五、六年级)12个班级共331名学生和67位语文教师。调查结果如下:

1.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古诗文学习兴趣 (表1) 学 生 年级 人数 很有兴趣 比例 有一定兴趣 比例 无兴趣 比例 三 99 54 54.5% 43 43.4% 2 2.0% 五 94 36 38.3% 53 56.4% 5 5.3% 六 138 48 34.8% 79 57.2% 11 8.0% 教 师 67 18 26.9% 41 61.2% 8 11.9% 有兴趣的主要原因:(表原因 增长 知识 “词句好” “有趣” “很美” 含义 深刻 读背 上口 陶冶 情操 长大想 做诗人 人数 128 29 27

2) 24 22 19 14 4 比例 38.7% 8.8% 8.2% 7.3% 6.6% 5.7% 4.2% 1.2%

从表(1)上可看出,随年龄和年级的增高,学生对古诗文的兴趣呈递减趋势。越到高年级,“很有兴趣”的学生所占比例越小,“没有兴趣”的比例相对升高。教师的兴趣则低于学生。

学生对古诗文有兴趣的原因阐述基本上是感性的,较为笼统、模糊且单一。如:“可以知道古代的人和事。”、“古诗很有道理。”等。仅少数高年级的学生阐述较为理性化些,如:“古诗经过岁月的磨练,古人写诗时又倾入精华,虽令人费解,但学习后别有一番风味。”,还有一位学生简洁的词汇进行了概括:“深奥、柔美、神秘、缤纷、感情真实”

影响兴趣的原因主要集中在古诗文难理解、难背记,还有少数学生认为学古诗十分枯燥,无实用价值。另有近14%的学生有(或无)兴趣原因一栏里空白或填“不知道”。

2.夜来春雨润垂杨 春水新生不满塘────古诗文掌握量 学生古诗文掌握(主要指能背诵)情况的调查结果如下:
(表3) 年级

课 内(首/人) 课 外 (首/人) 总 计 (首/人) 班级人均最 高值(首/人)

班级间差异最大值(首/人) 应掌握 实际掌握 三 5 4.9 18.2 23.1 26.4 7.5 五 13 12.8 23.5 36.3 50.6 28.7 六 20 19.6 19.9 39.5 48.3 17.7 从表(3)看,课内掌握情况较好,课外掌握量与年龄并未完全成正比,而是因班而异。五年级一个班人均掌握量比六年级人均高11.1首,且比六年级中人均最高的班级多2.3首/人。经调查,原因是该班语文老师平时对古诗文教学比较重视,每周都有学习要求。虽然各年级学生或多或少都掌握了一定量的古诗文,但对照《课程标准》第二学段50篇(段),第三学段60篇(段),小学阶段共160篇的要求显然存在差距(即使加上教材中要求背诵的其他白话文片断)。而且,绝大部分是五言、七言古诗,词可谓凤毛麟角,古文则无一篇。

从教师古诗文掌握情况调查结果看来,则有些让人心虚和尴尬:人均47.2首,与学生差距不大,与最高的班级比甚至还少3.4首。其中,也是古诗占了绝大多数,完整掌握的古词古文较少。虽常言“青出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师不必贤于弟子”(韩愈《劝学》),但恐怕我们无法为此欣慰,为此陶陶然吧!

3.肯未吊古酣歌否 恰放黄花一两枝────教学情况 学生问卷调查结果:(表4)

内容

是否指导课外诵读

有否对课外诵读情况进行检查 经常(定期) 偶尔 从不

经常(定期) 偶尔 从不 人数 81 191 49 55 240 30 比例 25.2% 59.5% 15.3% 16.9% 73.8% 9.2%

教师问卷调查结果:(表5) 内容

是否进行课外古诗文补充教学 有无列入教学计划 经常(定期) 偶尔 从不 有书面计划 有,但未诉诸文字 无 人数 18 36 7 4 46 11 比例 29.5% 59.0% 11.5% 6.6% 75.4% 18.0%

教学方法的运用方面,课内古诗文的教学绝大多数教师还是秉承传统,采用“讲解法”,即按逐字逐句地解释理解,然后让学生串讲诗意,最后背诵默写的步骤进行教学。而且,教学时往往不是从学生已有基础为起点。如教学那些学生幼小时就接触过,甚至能背诵如流的古诗,教师仍当作全新内容,按部就班地进行教学。少数几位教师采用“自学点拨法”,即让学生先自学,然后交流,教师对难点进行点拨。

课外古诗文的教学方法也大多与课内无甚差别,仅一名教师谈到由学生自学大致了解诗文意思即可。还有一名教师采用“古诗综合实践课”的形式。

〔注:以上个别表中师生总计数与受调查师生数有出入,原因是有若干师生在相应题目上未作答或所填内容意思不明。〕

三、原因分析

调查表明,小学古诗文教学现状不甚理想。原因何在?主客观都有。主要应在以下几个方面:
1.映阶碧草自春色 隔叶黄鹂空好音──环境因素

从上一世纪(二十世纪)以来,不仅在教育领域,我们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对于古典文化精粕之扬弃,不说数典忘祖,至少也是矫枉过正,将“孩子连同洗脚水一起倒掉了”。“文革”更是将此推到极致,“推倒在地还要踏上一只脚”,其结果便是传统文化在我国两三代人中几乎断了代。其后,随着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全社会上上下下将兴奋点更多地关注到现代化与西方文化上,中国传统文化几乎无暇顾及。于是,传统文化的湮灭,人文精神的缺失,几乎到了历史最低点,令人不禁扼腕痛惜。

在这样的社会大背景下,在我

们的学校教育,尤其是语文教学中,对传统文化,特别是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古典诗文,自上而下一直以来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校园文化建设罕有其一席之地,各级教研活动有关古诗文教学的研讨实践也难得惊鸿一瞥。

家庭教育也是如此。正如南怀瑾先生所担忧的:“很是可惜,现代人所认识文化教育的基本目的,只是为了„谋生‟,有好的专业,有高的待遇,或能赚很多的钱。”2002年3月4日《都市快报》第一版就刊登了这样一则新闻:杭州某业余学校开出“古诗文诵读班”,却因仅招到一名学生而只得暂时停办,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同时开办的英语等班早就爆满。本次调查中仅一名学生谈到自己读背古诗文的原因是:“家中大人每人都会,也要求我学。”

2.池上碧苔三四点 叶底黄鹂一两声──教材因素

现代教学论认为,教材是现代课程的三大主要构件之一,是根据语文教学大纲编定的系统反映阅读教学内容的教学用书,是实现语文教学目的的重要工具。正如张志公先生所指出的;
“在这完整的体系中,那本„教科书‟毕竟是核心。”教学实践中,教师们也总是以此“本”为本,开展教学活动,而现行教材在古诗文篇目的选编上却恰恰有所局限。

著名的唐代文学研究学者陈尚君曾谈到:语文教育中,古诗文所占比例太少,对于培养高层次人才以及广大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就显薄弱,以至于有些中文系硕士生、博士生标点古书都有困难。”他所指的虽是中学和高校语文教材、课程的问题,但小学语文教材何尝不是如此?现在我们普遍使用的省义务教材也存在这种“厚今薄古”的状况。小学阶段六个学年共12册语文课本中,总计编录了24首古诗,仅占课文总数的7.4%,而且形式单一,绝句23首(其中五言7首,七言16首),律诗仅1首(且只录其前半部分)。乐府诗、古词、古文则未见一首(篇)。课外阅读内容的选择则较多地呈现无序、随意状态,内容本身之间,与学生学习、生活之间缺乏有机联系,不易引起学生兴趣,也不易记忆、回顾。而这恰恰是学生学习古诗文的障碍和难题之一。

3.古调虽好空自爱 今人无心多不弹──教师因素

教师同时作为社会人,当然也深受环境的影响。个人的学生生涯中便缺少传统文化的浸淫,古典诗文底蕴丰厚之人鲜见,对古典诗文的文化价值、教育价值、艺术价值等缺乏足够的认识。

踏上讲台后,生活的压力,工作的繁重,校园外缤纷世界的种种诱惑,使得“偌大的世界,放不下一张安静的书桌。”教师们很难心静如水,能耐得寂寞,慢慢积淀。即使在如今如火如荼的学历进修中学到古代文学这门课,也很难真正有所提高。因为成人高校的学习往往是种“文凭教育”,更多地体现了应试教育的本质,为了对付考试,老师们主要是背诵知识性的条文,如作者名字、作品名称、内容大意,地位价值等,而对于作品本身极少接触,更不用说深入作品,潜心会学了。从此次调查结果就可见一斑:教师掌握的古诗中除因教学接触较多的小学语文课本上的二十余首,及尚为学生时在教科书上学到的个别诗篇外,其他的掌握较少,且篇幅都较短小。古词、古文原本学得不多,更随岁月雨打风吹去,留下的大多只是模糊的影子,或几个耳熟能详的名句罢了。因此说古诗文内蕴教师远不足“一桶水”,更遑论“长流水”了。

4.刘郎已恨蓬山远 更隔蓬山一万重 ────教学方法

教师自身对古诗文价值认识不足,传统文化积淀的“贫血”,教学观念的滞后,必然体现在教学设计和过程的实施中,其主要表现:

① 重内容 轻意蕴 :教师往往以本(教材)为本,“我的眼里只有你”,目标定位、教学设计往往把解词释义作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花大力气解决。先是逐字逐词地解释,再是理解每个句子,最后串讲整首诗的意思,到此便达成了目标。而古诗最具光华、最耐人寻味的意蕴却常遭忽略,成了雪泥鸿爪。

② 重传授,轻感悟:古诗文的语言与现代语言有着较大距离,学生自主理解难度较大。于是,常常是教师不厌其烦地告诉学生此词何意,彼句怎解,写作特点如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云云。学生自读感悟,从诗中读出自己的独特体会,读出自己的想象力和鲜明的个性的时间和空间都很少,多的则是被动的听取和记录,所以,我们常常可以在学生的课本上看到干巴巴又千篇1律的译文笔记。

③ 重背默,轻朗读:古诗文的背默固然重要,但跳过朗读这重要的一步,背默不免有似空中楼阁了。在很多的古诗文课堂教学中,学生朗读的机会很少。常常是课始学了生字读一遍,然后理解诗意后再读一遍,一首诗“学完”,统共读了两三遍。读中感悟,读中体验情感显然是“不可能的任务”,了,恐怕此时还有不少学生连读通都存在问题呢!

以上列所述为特征的古诗文课堂教学将古诗文最具价值的神韵剥离肢解,“碎拆下来,不成片断”(张炎《词源》)。课堂也了无神采,索然无味。

5.汉家故事真当改 新咏知君胜弱翁────评价机制

《课程标准》之前的《语文教学大纲》,以及省编《语文教学指导纲要(试用)》对一────六学年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阐述中关于古诗文几乎只字未提,后者仅在第四学年中浮光掠影地提到要“了解祖国山河壮丽、历史悠久,有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初步培养民族自豪感。”。《大纲》和《纲要》作为“衡量教师的教学质量,学生学习程度的重要标准”,对于古诗文教学的忽略(或曰“未明确提出”),必然导致教学评价的偏废。

传统的评价工具────试卷在古诗文方面的测试题,方式十分单一,缺乏综合性,灵活性,只重结果,轻视过程,而且似乎练就了“驻颜术”,多年来一直保持着几乎同一副面孔:默写课内古诗(整首或其中几个诗句),解释词句。这一“套路”为师生们所熟悉,加上应试教育根深蒂固的影响,反过来必然影响教与学的内容、形式、方法及效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刘方平《月夜》)新出台的《课程标准》在各学段中都明确提出了古诗文诵读的要求,还单独列出关于古诗文阅读的评价建议,更在附录中,安排了“优秀诗文推荐篇目”,其指导意义自然十分深远,但恐一时难于立竿见影,尚须假于时日。

四、改进措施 1.四顾山光接水色 凭栏十里支荷香──环境建设

人类的任何活动都不可能离开某种环境而单独存在 ,周围的一切都会时时作用于人的感官,引起人的心智活动。它虽不能决定人,但它对人的影响和作用历来被人们所重视。“昔孟母,择邻处。”(《三字经》)的故事就说明了这一点。

①社会环境的建设:
全社会都应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有利于民族文化传承的大氛围。当然,这是一个背景极其复杂广泛的社会问题,也是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非一己之力可一蹴而就的。值得欣喜的是,“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李商隐《无题》),“中国唐宋名篇音乐朗诵会”上江泽民总书记的讲话,“由中国青少年基金会”发起组织的“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工程”让人看到了春光乍现!

②校园环境的建设:借此东风,作为培养学生成长主阵地的校园在进行环境建设时也应给古诗文这一传统文化经典留出一席之地。校园里、教室中不妨悬挂张贴一些内容合适的古诗文书法作品,并定时进行更换;
花木上悬挂的标牌除了介绍其植物学知识外,可附上一首以它为题(材)的小诗;
小广播中可以时常传出些古诗文诵读吟唱的声音;
学校电视台(不少学校已有)定期推介一首(篇)古诗文;
课前准备时间,特别是语文课,提倡读背古诗文;
组织各种丰富多彩的古诗文诵读活动…… 凡此种种,借助各种媒介,师生用智慧和汗水共同创建一个充满古韵的现代校园环境,使学生置身其中,随时受到传统文化经典的熏陶和感染。正所谓:“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

③家庭环境的建设:首先是通过社会大环境特别是媒体积极地宣介倡导,来

影响家长的价值取向,引导形成良好的家庭学习氛围。(由于媒体的报道宣传,上

文中提到的那个只招到一名学生而没有开成的“古诗文诵读班”终于有其他家长

带着孩子来报名,虽然人数不多,但也得以顺利开班了。见《都市快报》2002.3. 19)。其次,作为家长,应努力提高自身素质,特别是古诗文素养。学校也可以充

分利用“家长学校”、每学期的家长会等机会,向家长进行宣传。

2.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教材改革

教材作为教学的主要凭借,其重要性自不待言。因此,《课程标准》在“教材编写建议”中提出:“教材要注重继承与宏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精神。”现在我们使用的教材在古诗文编录上有所不足,但教材的修订同样是个不小的工程。一线教师与其坐等其变,不如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课程标准》“教学建议”),遵循学生特点,参考《课程标准》推荐篇目目录,统筹编选一定数量的古诗文进行教学。主要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① 充实体裁:在现有的五绝、七绝基础上, 适度增加五言、七言律诗、乐府诗以及简短的文言文的数量。力求丰富多彩,比例适当。

② 拓宽题材:除教材中多见的写景诗篇外,对写人、记事、抒怀、寓理的诗文也适当增补。力求题材广泛,全面滋养。如,除根据教材中的古诗寻找同作者、同题材的作品外,还可收集与其他白话文课文有关的诗篇(如,学习《桂林山水》时,读读袁枚的《由桂林溯漓江至兴安》,欣赏朱自清的《春》后,读读顾春的《迎春乐》等。)还可与生活联系,按时令、节日串珠成链,或选学一些描写古代孺子童趣生活的诗文等,不一而足。

③ 科学排序:选文之后的编排,要讲究整体的有序性。遵循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由少至多,由短及长,由浅入深,连点成线,形成序列。力求序列科学,循序渐进。

④ 丰富形式:除常用的以文字为载体的书面型教材,可以开发利用视听信息为载体的视听型教材,甚至立体的情境型教材。力求形式多样,乐而习之。如,我们杭州有着得天独厚的人文历史资源,碑文楹联、诗篇词章佳作如林,数不胜数,完全可以将此开发利用起来,在游览考察等综合性语文实践活动中,使学生接受古典文化的浸染。

3.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教师提高

“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教师应转变观念,更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课程标准》)教师首先应提高对古诗文教学价值的认识,明确指导学生掌握一定数量的古诗文并非可有可无之事,而应视之为对教师的一种要求,一份无可推卸的责任。同时,要努力克服浮躁不定、急功近利的心态,“板凳坐得十年冷”,钻入“故纸堆”中潜心会学,丰厚自己的文化积淀,培养自身的“书生”气质。其次,还须进一步深入学习《课程标准》,领会精神,更新教育观念,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反思,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此外,教师教学管理的有关部门,应有针对性地引导教师在这方面的培训进修。

如鼓励语文教师学历进修时,报考学习中文专业。各级进修学校组织继续教育、岗位培训时安排古典文学鉴赏课,请专家进行讲课指导。组织教研活动时安排古诗文教学研讨的内容等。

如此内外兼修,促进教师古诗文素养的提高。

4.善教应使继其志 金针还须度于人────教法改进

古诗文课堂教学必须打破沉闷无趣的气氛,改变一成不变的以教师讲解为主的“解词释句────串讲全诗────背诵默写”的教学方法。《课程标准》的理念应当在古诗文教学中得以体现。

①直面经典 真心接触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由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课程标准》古诗文的教学当然也应体现这一点。教师不能再越俎代庖,而应让学生直面经典,与诗词文“真心接触”,自己读解,自己感悟,自己体会。能懂会学的自主解决,即使是疑难焦点,教师也不急于揭晓,而应巧设台阶,引导学生逐步领悟。特级教师于永正执教的《草》在这方面可称经典之范例。诗中“荣”、“枯”二字的理解是难点,于老师从一年有四个季节这一常识入手,让学生先用简笔画画出每个季节小草的样子,再用自己的话说说各季小草的特点。然后,于老师在黑板上用一条线将四季划分成春夏与秋冬两个时段,请学生各用诗中一个字概括每个时段小草的特点,最后连起来说说。在这个教学片断中,于老师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世界出发,巧妙而有效地引导学生将自己的生活经验、语言积累与诗意、诗境和谐地形成“对接”,自然而准确地理解了“荣”与“枯”及整句诗的意思,体味了文字所传达的意蕴。“春风吹又生”句较易理解,于老师请学生自由上台用简笔画把自己的理解画出来。画好后,问大家对黑板上的画满意不满意,于是有学生提出没有画出春风,提出意见的学生添画风后,又有学生指出风是无形的,应从小草被吹弯了腰来表现……在活跃、充满生机的自主学习中,学生理解了诗意,感受了小草的勃勃生意。

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决定了古诗文阅读的目的不在于理解内容的深度,而在于积累语言,增强语感,提高文学修养,所以,不必要求每篇都字字疏通,句句领会。特别是课外阅读,只要大致了解主要意思,即“模糊解读”即可,重点放在引导学生诵读,感受。诗词中更深层次的意思,自会随学生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增加,文学素养的提高而逐步领会。正如杨振宁博士谈到的:在他上一年级时,父亲教他背诵了几十首唐诗宋词,有的易懂,更多的不全懂。70多年来,在人生旅途中经历了多种阴晴圆缺、悲欢离合后,才逐渐领悟体会到“高处不胜寒”等名句的真义,也才认识到“犹恐相逢是梦中”等只有过来人才可能真懂的诗句。

②加强诵读 引导想象:“凡物各自有根本,风云万变不离宗。”(顾况《行路难》)阅读教学以读为本已为大家所共识,而古诗文的教学中,“读”尤其应当成为“正宗嫡派”之法。这一点,古人有许多精辟的见解和优秀的经验,自无须赘言。《课程标准》各学段古诗文阅读的教学目标中也都强调了“诵读”二字,要求在读中体味作品的内容,读中体验情感,读中感受语言美。古诗文的教学应真正贯彻“以读为本”的理念,上承传统教育之优秀经验,下接现代教学理论的“活水”,采用各种形式的读,在读中理解、感悟、体验、积淀。

古诗文语言精警含蓄、跳跃灵动,意趣无穷,常有“不著一字,尽得风流。”(司马空《诗品·含蓄》)之处。教师须要独具匠心,发掘古诗文艺术上的空白,启发学生调动记忆,发挥想象去进行体验和艺术的再创,将古诗文变抽象为具象,变平面为立体,变静止为灵动,从而感受其中有声有色、有情有理的丰富内涵。

③课堂开放 学科融合:“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课程标准》)古诗文教学的课堂当然也应该是开放而有活力的。如,课前课后对作者生平、创作背景、鉴赏介绍、相关作品等资料的收集、交流;
教师尝试走下讲台,把讲台让给学生;
允许鼓励有不同的理解、见地。此外,正如黑格尔所说的:“就诗的表现方式来说。诗显示出整体艺术,所以在诗的领域里,其他各门艺术的表现方式也用得上。”因此,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打破学科之间的界限,加强学科间的相互渗透、融合。引导学生联系地理、历史、自然等知识读懂诗意,用绘画表达理解,用音乐配合诵吟,用表演再现情景等。如《泊船瓜洲》一诗的教学,可以通过读地图了解京口、瓜洲及钟山的地理位置,从而理解“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的意思。如学习者是六年级学生,还可启发学生联系常识课上学到的有关王安石变法的历史知识,感受诗人奉召回京的喜悦与离别家乡的依恋交织于胸的复杂情感。而学习成果的展示形式也可多样,有的朗诵,有的吟唱,有的绘画,有的表演小品,有的将诗写成书法作品……

④纵横联系,指导运用:教学贵在引导学生发现规律,掌握方法,使学生学有所得,能“举一而反三,闻一而知十。”(朱熹)。古诗文的教学,除了指导学生掌握一般的学习步骤,学习方法外,还要重视引导学生进行知识、方法横向的迁移运用。比如,学了《江上渔者》知道了“但”字古意常作“只,仅”讲,那么在《出塞》(王昌龄)中的“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及《景阳冈》(《水浒》施耐庵)中的“但凡客人来我店中”的“但”字理解时,便可引导学生举一反三。

诗文源于生活,当然可还于生活。教学时,可以开发创设各种情境,启发学生古今联系,把生活中观察到的事物用古诗文进行表达。形式有“见景吟诗”────根据画面或实景用诗文表达,有“表情吟诗”────创设一定情境,如送别、劝勉等,引用诗(文)句表达情感,还有“见物吟诗”、“叙事吟诗”、“说理吟诗”等。当学生在说话、写作中恰当地引用古诗文传递出一般语言无法表达的复杂含蓄的意思和情感时,教师应予以充分的肯定与鼓励,以激发学生学习和运用古诗文的兴趣和热情。

纵横联系,运用诗文,不仅能促进学生对古诗文的理解、感悟和积累,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而且,在生活中,学习中,在口头和书面表达时活用诗句,还常常会给诗(文)句赋予一种新的内容和感受,从原有的意境中跳跃出来,从更新、更广的角度理解、感悟和运用所掌握的古诗文,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5.水精帘动微风起 满架蔷薇一院香──评价改革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明确提出,要建立促进学生、教师和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从学校教师教学管理来说,应依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课程标准》,针对古诗文教学,建立一定的教学管理制度、评价体系。如,语文教师古诗文素养提高、教学计划的安排、教案的撰写,教学的效果等都可纳入教师考核范畴,在充分发挥教师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前提下,激励、指导教师不断学习,积极探索,提高自己的知识和业务水平。

从学生古诗文学习的评价来说,主要应体现以下几点:

①评价主体多维化:首先是改变目前占主流的单一评价主体的现状,指导学生自评、互评。由于古诗文的学习还常常在课余进行,还可请家长共同参与,使评价成为教师、学生、家长共同交互的活动。

②评价内容多元化:不仅评价课内所学,还要评价课外的阅读;
不仅评价学生对古诗文的理解掌握情况,还应“着重考察学生对形象的感受和情感的体验。”(《课程标准》)以及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习惯、态度和方法等。

③评价过程动态化:评价不仅关注学生会背多少古诗文,更应注重学生发展的过程。《课程标准》关于古诗文阅读评价有这样的建议:“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词和浅近文言文,重点在于考察学生记诵积累的过程。”古诗文素养的提高是建立在存量基础之上的,是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应该注重平时的、过程的评价。

④评价形式多样化:除常规的解释、背诵、默写,还可采用朗诵、猜谜、赛诗会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中高段还可尝试采用主题研究汇报的形式,(例:同是写春天的几首诗,在写法和情感上的异同之处;
从陆游、杜甫的几首感怀时事的诗,看陆游或杜甫的爱国情感等。)使评价更具综合性。笔试形式也可进行创新改进,如看图写诗,据文写诗等,而且应鼓励不同答案。

五、结语

面对古诗文教学现状,社会、家庭和学校都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创建良好的古诗文学习氛围,一线的语文教师尤其应身体力行,更新观念,优化教学,让这经过一代又一代人以生命参与和证明了的古典文学精华,从学生口中渗融于他们的血液中,芬芳在他们的生命中!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 为了每位孩子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3.《阅读教材论》王松泉 辽宁大学出版社

注:此文获2002浙江省小语教学论文比赛二等奖

语文古诗公开教学评语(共20篇)

小学老师古诗教学评语

小学语文面试古诗教案模板

古诗词教学心得体会 语文(共19篇)

对古诗教学优质课优秀评语

推荐访问:作文 评语 教学活动 古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