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于自我革命思想宣传例文

勇于自我革命思想宣传范文精选五篇

  【导语】: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关键和难点。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是关于勇于自我革命的思想宣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勇于自我革命思想宣传】一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革命理想高于天。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也是保持党团结统一的思想基础。要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党的思想建设的首要任务,教育引导全党牢记党的宗旨,挺起共产党人的精神脊梁,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

  1.我们党始终保持自我革命精神

  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党的革命性是无产阶级实现自身解放和解放全人类的根本特征和属性。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主义者同盟中央委员会告同盟书》中就写道无产阶级政党要“不间断地进行革命”。马克思、恩格斯进一步指出,革命之所以必需,不仅是因为没有任何其他的办法能推翻统治阶级,而且还因为推翻统治阶级的那个阶级,只有在革命中才能抛掉自己身上的一切陈旧的肮脏的东西,才能成为社会的新基础。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党的历史经验,结合当下面临的实际情况,重新思考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中的这一根本问题,对党的革命性做出了新的论述。2017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指出,勇于自我革命,是我们党最鲜明的品格,也是我们党最大的优势。

  回望历史,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在与各种政治力量的反复较量中脱颖而出,能够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主心骨,根本原因在于我们党始终保持了自我革命精神,一次次拿起“手术刀”革除自身的“病症”。

  习近平总书记还指出,要兴党强党,就必须以勇于自我革命精神打造和锤炼自己。只有努力在革故鼎新、守正出新中实现自身跨越,才能不断给党和人民事业注入生机活力。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指出,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2.新时代党的革命性的新内涵

  马克思主义政党所面对的,不是要不要坚持革命性的问题,而是如何根据无产阶级面临的时代变化和历史任务,正确理解和把握革命性的问题。无产阶级政党革命性随着时代和党的历史任务的变化,有不同要求和表现形式。那种将党的革命性与党的执政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对立的观点,其实是将党的革命性简单等同于阶级斗争的体现。

  对马克思主义政党和无产阶级来说,虽然通过阶级斗争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政权,是实现自身解放重要的历史任务,但这只是为自身的社会解放创造历史前提和条件。当无产阶级政党牢固确立起对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政权的领导权后,无产阶级完全可以通过国家社会公共职能建立起无阶级社会,来实现自身和人民大众的社会解放。

  因此,对于无产阶级执政党来说,阶级斗争已不再是其主要历史任务,但这并不意味着无产阶级执政党不再需要革命性,因为社会解放的历史任务依然需要革命性。在某种意义上讲,社会解放所需要的革命性与革命时代相比不是减弱了而是更强了,因为这种革命性主要从革命时代的阶级斗争转变成了自我革命。

  在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征程中,党自我革命具有特定的内涵。对于执政党来说,自我革命要克服执政后存在的脱离人民群众所导致的官僚主义;更重要的是无产阶级所建立的社会主义社会是新社会,需要无产阶级带领人民群众积极行动,而不能墨守成规、消极不为,这意味着无产阶级执政党首先要具备开拓创新、干事创业的革命精神。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更加需要坚持党的革命性。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的“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正是党的革命性的具体体现和内在要求。

  无产阶级只有不断革命,才能实现解放自己、最终解放全人类的历史使命。党的革命性始终伴随着党的使命和事业,不会随时代和历史任务的变化而削弱和消失。在很大程度上,党的历史和党的建设都是围绕党的革命性而展开的。

  3.党的革命性是新时代发展的动力

  正确理解和把握党的革命性内涵,不仅事关党的建设目标的实现,而且事关如何正确对待党的群众路线的创新与发展。新时代革命性内涵还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方向和动力。

  党的革命性正是我们党不变的初心。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历史使命。正是基于这一历史使命,党章明确规定党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国共产党无论是革命还是执政,其领导目标都不是为了拥有国家权力,追求自身利益。党的性质决定了党员领导干部在任何时代都不能把追求权力和自身利益作为行为的动机。

  党的革命性与党的革命精神是内在一致的,即使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中,党的革命精神也具有旺盛的生命力。那种认为在市场经济环境中党的革命精神和优良传统作风不再适用的观点,其实是从根本上损害和否定党的性质。党的革命精神还决定着党的政治文化健康的政治生活,要求弘扬忠诚老实、公道正派、实事求是、清正廉洁等价值观,坚决防止和反对个人主义、分散主义、自由主义、本位主义、好人主义,坚决防止和反对宗派主义、圈子文化、码头文化,坚决反对搞两面派、做两面人。如果没有党的革命性,党内健康的政治生活和政治文化就失去了基础。

  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党的革命性,重新强调党的革命精神,正确把握党的革命性在新时代的科学内涵,对于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提高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和定力,确保党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都至关重要。

  【勇于自我革命思想宣传】二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描绘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丽蓝图,开启了新时代农村改革发展的新征程。办好农村的事情,实现新时代乡村振兴,关键在党,关键在党建引领。当前,只有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打造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动力引擎,才能确保乡村振兴战略真正在农村落地生根,把乡村振兴的美丽蓝图变成新时代农村改革发展的现实图景。

  1.确保党对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坚强领导

  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坚持党的领导,是实现新时代乡村振兴的根本保障。实现新时代乡村振兴,必须增强各级党组织的政治领导力,着力发挥党的政治优势,把党的全面领导落实到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中,切实把党实现乡村振兴的主张变成全体党员干部和群众推动实现乡村振兴的实际行动。

  党管农村工作是我们党的一个优良传统。确保党对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坚强领导,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党管农村的原则。新时代坚持党管农村原则,就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把实现乡村振兴作为全党的共同意志、共同行动,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在干部配备上优先考虑,在要素配置上优先满足,在资金投入上优先保障,在公共服务上优先安排,加快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确保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完善党的农村工作领导体制机制。要完善党领导农村工作体制机制,就必须健全党委统一领导、政府负责、党委农村工作部门统筹协调的农村工作领导体制,确保《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落实到位。必须建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责任制,确保党政一把手是第一责任人,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各级党委和政府要真正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摆在优先位置,坚持工业农业一起抓、城市农村一起抓,把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原则体现到各个方面。各部门要按照职责,加强工作指导,强化资源要素支持和制度供给,做好协同配合,形成乡村振兴工作合力。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确保党对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坚强领导,就必须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作用,使农村基层党组织切实担负起乡村振兴宣传者、贯彻者、领导者、动员者、推动者的作用,确保党的意志、党的声音、党的要求及时到达基层一线,转化为党员、群众的行动和力量。

  2.锻造新时代乡村振兴的组织力量

  党的力量来自组织,组织能使力量倍增。实现新时代乡村振兴,必须提升党的组织覆盖力,推动党的组织有效嵌入农村各类社会基层组织,使党的工作有效覆盖农村社会各类群体,把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组织优势、组织功能、组织力量充分发挥出来,把广大农村基层党员和领导干部的思想、行动、力量和智慧凝聚起来,齐心协力投身乡村振兴。

  确保有效覆盖是锻造新时代农村党组织力量的前提。要按照“党员走到哪里,党组织就建设到哪里”的原则,不断扩大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覆盖面,把党的组织机构延伸到各个领域、各个行业,进一步加大党组织和党的工作在农村各个层面的覆盖密度,形成条块结合、覆盖各方的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切实做到哪里有群众哪里就有党的工作,哪里有党员哪里就有党的组织,哪里有党的组织哪里就有党组织作用的充分发挥。要按照有利于加强党的领导、有利于开展党的组织生活、有利于党员教育管理监督、有利于密切联系群众的原则,将支部建在产业链上或是专业协会中,也可在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等中建立党组织。

  提升党建质量是锻造新时代农村党组织力量的关键。针对部分农村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的问题,要认真落实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持续做、反复抓,真正把每一个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教育党员的学校、团结群众的核心、攻坚克难的堡垒。要严肃党组织生活,把党的组织生活作为查找和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落实“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基本制度,增强组织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要按照扩大党员参与面、提高实效性的原则,不断创新适合时代要求和体现农村特色的基层党组织活动方式,使党组织活动更好地融入中心工作、融入党员需求、融入群众关切,构建同心同德推进乡村振兴的良好氛围。

  有效发挥农村党员干部队伍作用是锻造新时代农村党组织力量的重要目标。要实施农村带头人队伍整体优化提升行动,选优配强基层党组织书记,注重从农村致富能手、大中专毕业生、返乡创业者、转业退伍军人等群体中发现、培养优秀人才,把真正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优秀党员选拔到基层党组织带头人岗位上来。通过建立健全相关管理、关爱、监督、考核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农村党组织带头人干事创业激情,使其成为群众的“主心骨”和“贴心人”,带领群众齐心协力、共同奋斗。要积极搭建平台,广泛开展党员设岗定责、依岗承诺等活动,积极引导广大党员切实发挥好先锋模范作用,通过他们走前头、作表率,带着群众干、做给群众看,团结带领广大群众全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3.夯实新时代乡村振兴的群众基础

  人民群众是真正的英雄,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发展前进的动力。动员群众,引导群众,团结群众,凝聚群众,是我们党做好各项工作的法宝。实现新时代乡村振兴,必须强化党的群众凝聚力,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乡村振兴之中,把党关于乡村振兴的正确主张变成农民群众的自觉行动,组织引领群众听党话、跟党走,依靠农民群众创造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历史伟业。

  实现新时代乡村振兴,绝不能让农民成为旁观者,而应让农民成为主力军,成为主要受益者。坚持农民在乡村振兴中的主体地位,既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体现,也是由乡村的独特属性和农业农村发展实际需要所决定的。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说到底,关键在人;要通过富裕农民、提高农民、扶持农民,让农业经营有效益,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在推进乡村振兴中,各级党组织应充分尊重农民意愿,提高农民综合素质,促进农民全面发展,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紧紧依靠亿万农民实现新时代乡村振兴。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实现新时代乡村振兴,维护农民群众切身利益是根本,实现农民群众生活富裕是关键。要始终把维护农民群众根本利益、促进农民共同富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根据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新特点,按照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的要求,着力补齐民生社会事业短板,多为农民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不断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各级党组织要始终把农民群众的利益诉求放在心中,不断提升服务农民群众的能力,让群众能够感觉到组织的魅力和力量,感到劳动有干头、生活有盼头、前程有奔头,真正享受到美好生活。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要动员广大农民群众参与到新时代乡村振兴中来,还必须不折不扣落实党的各项惠农政策。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惠农政策,为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创造了有利条件。但这些政策在一些地区还没有真正落实到位,一些地方农民仍存在就医难、养老难、子女上学难、补贴补偿到手难等问题。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人民群众什么方面感觉不幸福、不快乐、不满意,我们就在哪方面下功夫”。各级党组织要围绕乡村振兴过程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要以扎实的作风,打好农村精准扶贫等攻坚战,确保党的各项惠农政策不折不扣地在农村落地生根,结出丰硕的果实。

  4.优化新时代乡村振兴的治理格局

  乡村振兴,治理有效是基础。要实现新时代乡村振兴,必须切实提升党的社会号召力,发挥党的强大社会动员能力,推动农村社会治理创新,建立健全符合国情域情、体现时代特征、规范有序、充满活力的乡村社会治理机制,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社会治理新格局,确保政府、社会、市场协同发力,从而最广泛、最有效地动员社会力量来实现乡村振兴的目标。

  乡村自治是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和农村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乡村治理的主要方式与关键手段。优化新时代乡村振兴的治理格局,必须深化乡村自治实践,加强农村群众性自治组织建设,依托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村民议事会、村民理事会、村民监事会等,形成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的多层次基层协商格局。

  法治是健全乡村治理体系的保证。只有加快推进乡村治理法治化,才能为乡村振兴提供一个良好社会秩序和稳定社会环境。优化新时代乡村振兴治理格局,必须以推进乡村法治建设为保障,加快涉农立法速度,提高立法质量,完善乡村法律服务体系,加强农村司法所、法律服务所、人民调解组织建设,强化法律在维护农民权益、规范市场运行、农业支持保护、生态环境治理、化解农村社会矛盾等方面的权威地位。着力增强基层干部法治观念、法治为民意识,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并通过加大农村普法力度提高农民法治素养,引导广大农民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

  厉行德治,通过道德评价从内心情感约束人们行为,是我国传统乡村治理的有效经验。优化新时代乡村振兴的治理格局,必须以提升乡村德治水平为基础,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道德规范融入乡规民约,外化为人们的行为自觉。注重树立宣传新乡贤的典型,用榜样的力量引导村民崇德向善。大力提倡推广移风易俗,营造风清气正的淳朴乡风。

  总之,农村要发展,党建是关键。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加强党建引领、提升组织力至关重要。我们必须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农村党的建设,发挥党的强大力量,不断提高党在农村的政治领导力、组织覆盖力、群众凝聚力和社会号召力,打造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动力引擎,从而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

  【勇于自我革命思想宣传】三

  伟大的党培育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滋养伟大的党。我们党在长期奋斗历程中培育的自我革命精神,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习近平同志强调,勇于自我革命,从严管党治党,是我们党最鲜明的品格。新时代,要把我们党建设好、建设强,全党必须树立自我革命意识、发扬自我革命精神。

  物久则废,器久则坏,法久则弊。自我革命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中形成的,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信仰信念、精神品格、优良传统。自我革命精神是党章规定的“党在自己的政治生活中正确地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在原则问题上进行思想斗争,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具体体现,与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这“四自能力”高度一致,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实事求是、自律除弊、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等精神品格。作为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自我革命精神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必然要求。兴党强党,必须以自我革命精神打造和锤炼自己。党只有在革故鼎新、守正出新中实现自身跨越,才能不断给党和人民事业注入生机活力。

  我们党97年的历史证明,正是因为具有自我革命精神,我们党才能依靠自己的力量勘误纠错,不断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比如,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后,我们党以自我革命精神纠正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提出“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著名论断,挽救了党和革命事业;在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和长征初期严重受挫时,我们党直面危机,勇于修正错误,在遵义会议上纠正了“左”倾错误,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成为我们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以“惩前毖后,治病救人”为方针的延安整风运动,有效整顿了主观主义学风、宗派主义党风和党八股文风,使全党上下达到了空前团结和统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自我革命精神实现了拨乱反正,由此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我革命精神是我们党艰苦卓绝的历史铸就的,已深深融入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血脉,成为我们党精神基因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党永葆生机活力的关键所在。

  “打铁必须自身硬”。如何做到“自身硬”?关键是发扬自我革命精神。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勇于直面问题,敢于刮骨疗毒,消除一切损害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因素,清除一切侵蚀党的健康肌体的病毒。这是党的自我革命精神的生动体现。新时代,发扬自我革命精神,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应着重从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两方面入手。一方面,要以自我革命精神坚决破除一切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思想上不能与时俱进,行动上就不可能跟上时代;思想上松一寸,行动上就会散一尺。发扬自我革命精神,首先需要进行思想上的自我革命。当前,关键是要深入学习领会_x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用新思想武装自己的头脑,坚决破除一切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另一方面,要以自我革命精神完善党的建设制度。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才能真正把我们党管好。这就要求针对党的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找准症结、开好药方,大力推进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应认真梳理评估党的建设制度,看哪些制度经过实践检验是好的必须长期坚持,哪些制度需要结合新的情况继续完善,哪些制度已经不适应新时代党的建设要求必须废止或修订。

  【勇于自我革命思想宣传】四

  早在改革开放之初,我们党就发出了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号召。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新时代”既意味着与以前相比有着根本的变化,又使人们对未来充满美好憧憬。“新时代”为什么“新”?“新时代”“新”在哪里?回答这些问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科学认识“新时代”的坐标与依据。

  一是我国发展站到新的历史起点上。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五年,是党和国家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面对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局部冲突和动荡频发、全球性问题加剧的外部环境,面对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等一系列深刻变化,我们党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迎难而上,开拓进取,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党的十九大报告从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民主法治建设迈出重大步伐、思想文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强军兴军开创新局面、港澳台工作取得新进展、全方位外交布局深入展开、全面从严治党成效卓著等多个方面,总结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所取得的全方位、开创性成就和深层次、根本性变革。这表明,在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基础上,我国发展站到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这个新的发展阶段,既是改革开放40年来发展历程的必然接续,又有很多与时俱进的新特征。可以说,新时代之“新”,在于“新的发展阶段”。

  二是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新变化。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判断与过去所说的“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相比,既有重大变化又保持连续性,反映了我国发展的实际情况。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经济成就,使我国已经解决了十几亿人口的温饱问题,总体上实现了小康,不久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也日益增长。同时,我国的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到世界前列,更加突出的问题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这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表述的变化,意味着我们党对我国国情发生深刻变化的深邃洞察,顺应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可以说,新时代之“新”,在于“新的社会主要矛盾”。

  三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和我国国际地位的日益提升,我国正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五年,我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国内生产总值从五十四万亿元增长到八十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百分之三十。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进展,六千多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贫困发生率从百分之十点二下降到百分之四以下,为世界减贫事业作出重要贡献。同时,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全球,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为世界安全、为全球治理贡献“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我国的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进一步提高,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了新的重大贡献。可以说,新时代之“新”,在于“新的国际地位”。

  四是擘画新征程的宏伟蓝图。实现现代化的漫长征途,就像一场接力赛,在不同的发展时期,我们党确立了一个又一个新目标,激励人们携手奋进。从党的十九大到二十大,正值“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这一时期,必须对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的30年,即从2020年到2050年的未来发展作出战略规划。在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即将实现之际,党的十九大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系统回答了如何实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问题,提出了分“两个阶段”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第一个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可以说,新时代之“新”,在于“新的战略安排”。

  【勇于自我革命思想宣传】五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重要论断,把坚定文化自信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生存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讲得非常清楚。文化自信源于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源于中华优秀文化的丰厚滋养,源于对人类文明的吸收借鉴和人民群众的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文化自信是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根基和动力,是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时代体现,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精神指引。这就要求我们在新时代更加坚定文化自信,处理好科学与价值、主导与多样、本土与外来、批判与包容四对关系,从而为提升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供强有力的引领和支撑。

  1.科学与价值的关系

  科学性也即真理性,是指人们按世界的本来面目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追求和服从真理。这个过程要求人们充分发挥认知理性,运用科学的方法揭示客观事物的内在规律,获得科学性的认识。价值性即人类必须按照自己的内在尺度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使世界适合人的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马克思指出:“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什么样的理论才是彻底的呢?说到底是科学的理论。科学是衡量一种文化是否先进的根本标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所以能永葆活力,是因为我们的文化建设一直坚持高举马克思主义这面旗帜。正是因为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中华文化注入了先进的思想内涵,中国人民获得了科学的思想武器。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们只有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用_x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文化建设,才能有效引领各种社会思潮,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同时,价值导向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灵魂所在,如果缺乏了价值属性,这样的文化就只能是空洞的理论堆积,完全失去了生命力和意义。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科学与价值之间存在内在关联。一方面,两者是有区别的,科学回答的是文化内容的真假问题,价值回答的是文化的导向与评价问题。另一方面,科学与价值又有机统一,不可分离。科学是价值的基础,价值内含于人类的科学认知活动中,人类的认知活动不可避免地包含了价值的评判。因此,在推进文化建设过程中,一定要把科学原则和价值原则统一起来,既要阐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在逻辑联系,又要明晰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文化的先进性,从而使人们更加坚定文化自信。

  2.主导与多样的关系

  任何社会、任何国家的任何一个时期的文化,都是多元一体、多样共生的,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必须强化主导、壮大主流。主流文化构成一个社会思想文化的中枢和支柱,它是引导人们行动的风向标,是支撑社会的稳定器。在我国,主流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马克思主义是构成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鲜明底色”,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价值性是支撑文化自信的强大基础。其中,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是主导性的。这也强调了主流文化只能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不能搞主流文化多样性,否则整个文化体系就会陷于群龙无首的混乱状态。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革命化,不同国家之间的频繁交流和互动成为常态,各种文化群体之间的相互影响不可避免,因而,越来越多的个人或群体的价值观念呈现出多样性的趋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就将文化多样性定义为各群体和社会借以表现其文化的多种不同形式。可以说,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尤其是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西方的文化扩张、文化入侵更加隐蔽,意图削弱我们民族和国家主流文化的凝聚力和影响力。因此,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我们都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毫不含糊,毫不动摇。但同时,坚定文化自信也要明确,坚持主流文化的主导性与承认、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和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是有机统一的。

  对于文化的主导与多样之间的关系,我们应该辩证地看。主流文化对于多样性的文化具有引领、整合功能,而多样性的文化对于主流文化则具有促进、补充和完善作用。一方面,只有贯彻“双百”方针,保证多样文化平等地自由地展开争鸣交锋,才能激发创造精神,拓展文化视野,繁荣和兴盛主流文化。另一方面,只有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才能保证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始终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前进,避免思想文化上的混乱。总之,处理好主导与多样的关系,也就是要处理好“一”与“多”的关系,要坚持以“一”导“多”,以“一”带“多”,并最终在多元中立主导、在多样中谋共识,从而不断巩固和壮大社会主义主流文化。

  3.本土与外来的关系

  文化的本土与外来的关系,也即是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之间的关系。文化的本土特质是文化活力之源,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不仅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也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独特贡献。要推进文化建设,坚定文化自信,就需要保持文化的民族化、本土化特质,文化越是民族的越有生命力。但本土化不是民族保守主义、排外主义或夜郎自大,更不是谋求民族文化霸权,而是兼容并包世界各民族文化之长,以自己民族的形式加以改造,使中国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始终具有中华民族的特色,有中国气派、中国风格。

  当代中国文化自信最核心的是基于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最本原的是基于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觉认同,最根本的是基于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积极追求。中华五千年的灿烂文化没有割裂传统,没有忘记本来,它是从历史的深处走出来的,根植于中华文化的丰腴沃土,深刻地呈现出中华民族的优质基因,凸显着民族特性。同时,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的,开放不仅意味着向历史开放,向实践开放,也包括向其他国家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和价值观念吸收了人类文明的积极成果,反映了不同文明所承载的共同价值,因此,以积极的态度对待一切外来优秀文化成果,是推动中华文化繁荣兴盛的必然要求。

  为此,我们必须处理好中华优秀文化的本土与外来的关系。一方面,应坚定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信心,对其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使其焕发出更强大的生命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丰富的思想、精神和道德理念历久弥新,仍然对现代道德治理、国家治理、全球治理等提供着经验借鉴和智慧启迪。比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以和为贵的处世哲学,天下大同的高远追求,修身养性的道德型塑等。另一方面,应该对世界优秀文明成果进行吸收借鉴。“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人类文明因交流而多彩,因互鉴而丰富。毛泽东同志曾强调文化建设既要坚持“古为今用”,又要坚持“洋为中用”。文化自信本质上是应该兼收并蓄的,自美其美、美人之美、各美其美、美美与共都是文化自信的显著表现。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不同文明凝聚着不同民族的智慧和贡献,没有高低之别,更无优劣之分。文明之间要对话,不要排斥;要交流,不要取代。

  4.批判与包容的关系

  在哲学的意义上,批判是一种否定。没有否定,就不可能有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转化。但马克思主义的批判不是一般意义的批判,而是一种辩证的批判,即在否定中有肯定,在批判中有包容,在变革中有继承。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批判是先进文化诞生的助推器。但否定如果不包含着肯定,事物就失去了进一步发展的可能,新事物只有吸取、保留和改造旧事物中的积极因素,才能获得自己生存发展的基础。因此,文化建设的批判,要摈弃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摈弃虚无主义的历史观,坚持否定与肯定、批判性与包容性、继承性与创新性的辩证统一。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华优秀文化,本身具有批判性的特质。正如马克思曾经宣称的那样:“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考察人类文明史,我们会发现,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文化越具有包容性和整合力,它就越丰富强大,历久弥新。世界上曾出现了多种灿烂的文明,然而仅中华文明奔腾不息,从未间断,迄今仍然迸发着旺盛的生命力,归因于中华文明能够兼收并蓄,熔铸各家,具有强大的包容性和整合力。

  历史是一面镜子。面对今天的经济全球化浪潮,面对各国文化交流交融交锋的态势,要处理好批判与包容的关系,就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积极吸收和借鉴外来优秀文化成果的有益成分,着力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这也是新时代坚定文化自信,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遵循。
勇于自我革命思想宣传相关文章

1.科学认识新时代思想的思想宣传5篇

2.增强新时代意识思想宣传5篇范文

3.关于把握和传承传统文化的思想宣传5篇精选

4.科学认识新时代思想的思想宣传五篇精选

5.2018年践行“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精神心得体会

推荐访问:例文 勇于 革命 自我 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