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力性原则在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阅读教学作为一种复杂的精神活动过程,其对象是活生生的青少年。因此,阅读教学设计,除了考虑大纲和教材的要求即教学的目的性外,尤其不应忽视学生的因素。从阅读教学的基本规律来看,任何阅读活动,学生都要凭借原有的知识结构、一定的思维方式和个人的生活经验来完成。因此,阅读教学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剪裁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安排教学环节。这是阅读教学中的一条重要原则──量力性原则。这里所说的学生实际,不仅指不同年龄、不同年级学生在语文知识结构上的差异,而且包括学生的智力状况、生活阅历、学习习惯以及心理素质方面的区别。教学实践告诉我们,要使阅读教学具有科学性,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就必须认真研究学生实际──研究量力性原则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运用的途径和方式。这里试从以下三方面谈谈量力性原则在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一、教学新知识时的量力性

教学新知识时如何运用量力性原则呢?主要应注意学生的年级差异、阅历差异和知识差异,采取相应的措施,设计好教法,为学生顺利掌握新知识创造必要条件。

1.年级差异和架桥铺路

初中一年级学生学习议论文,有一种陌生感,实际困难较大。为了使初一学生认识议论文中论据叙事的特点,尤其是与记叙文中描写叙事的区别,进行教学设计需做好架桥铺路的工作。学习《谈骨气》,把原文中“饿者不食嗟来之食”的论据的叙述同根据这个论据改写成小故事的叙述进行比较。

师:文中举饿者的事例说明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共有多少字?

生:共有45个字。

师:你们认为写得详细生动吗?

生:不详细,也不生动。

师:请注意听和饿者的内容完全相同的一则小故事(师朗诵):

有一年齐国闹饥荒,成千上万的人没有吃的。有个叫黔敖的人在路边摆了吃的,等待饥饿的人来吃,一个饿者过来了,他用衣服袖子遮住脸,拖着鞋子,已经饿得昏昏沉沉了。这时黔敖左手拿着饭,右手端着汤,说:“喂!来吃吧!”饿者扬起脸看了一眼说:“我正是因为不吃这嗟来之食,才饿成这个样子。”说着,头也不回地走了。黔敖追上去,向他道歉,饿者终于因为不吃嗟来之食而死去了。

通过以上比较,学生自然会认识到:记叙文的叙事要求具体、形象,目的是用生动的叙事感染读者;议论文中的叙事要求概括简明、紧扣论点,目的是用事例证明观点。

2.阅历差异和就近补课

有些课文的内容,由于学生阅历的差异,增加了学习的难度,教学设计时,就应考虑就近补课,弥补学生阅历上的不足,减少教学中的困难。初二年级《阅读》课本中宗璞的散文《紫藤萝“瀑布”》和韩少华的散文《温馨的风》就属这种情况。这两篇散文在表达上的共同特点是作者把自己因“文革”而造成的疾病的痛楚、心灵的创伤,同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欣欣向荣的社会景象和良好的社会风尚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借此抒情,表现主题。文章的构思、立意紧紧依托在两个不同历史时期的比照上,因此,在学习课文之前,要求学生通过父母了解“文革”给社会经济、文化生活以至道德风尚造成的严重破坏,从而弥补初二学生在“文革”这段阅历上的不足,为学习课文、理解内容创造条件。

3.知识差异和设疑引发

教学《驿路梨花》,学习编写阅读提纲是教学的主要任务。提纲的前三句“深山投宿见茅屋”、“饭香水热暖人心”、“巧遇老人知实情”,一般学生理解没有什么困难;第四句“欲见梨花见其妹”,由于文言知识上的差异,可能会概括为“欲见梨花见妹妹”或者“欲见梨花见她妹”,原因是学生不能迅速从语言材料仓库中找出“其”字来准确表达。教师可以引发诱导:“‘见她妹’虽然比‘见妹妹’在表达上明确了要见的人是女同志的妹妹,但究竟是哪个女同志的妹妹还不明确。实际上你们知道是‘梨花’的妹妹,关键是选一个代词明确指代一下‘梨花’”。经过引发,学生就可以概括出“欲见梨花见其妹”。学生刚上初一,头脑中尚不十分明确文言虚词“其” 的指代作用,但他们已经初步具备了这方面的语感,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时就要考虑这一点,并且在施教过程中仔细体察学生认知活动的思路和语言表达的差距,及时加以引发,培养学生揣摩语言的习惯和概括能力。

二、充实课堂容量中的量力性

阅读教学的训练往往需要充实课堂容量。这当中,无论是知识的扩展、内容的开掘还是要点的突出,都需要注意从学生的知识现状和学习心理出发,运用好量力性原则。

1.准确选点,就近扩展

阅读训练根据教材内容需要教给学生的知识十分丰富,充实课堂容量常用方法是知识扩展。初二年级学习马南邨的《从三到万》一文,依据课文作者及有关注释的情况,利用检查预习,在知识上扩展两点:一是马南邨“邨”字的字形、读音,使学生了解“邨”是“村”的异体字;二是课文选自《燕山夜话》,“燕”的读音应读yān,不读yàn。前者扩展文字常识,后者扩展多音字知识。学生只要查工具书就可以达到就近扩展的目的。

在扩展知识的设计中,从学生的知识现状出发,准确选择知识点就近延伸,是运用量力性原则的关键。这种扩展不应当是脱离学生实际和教学目的的庞杂的灌输。比如教学《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串讲写学生和教书先生读书的内容,“笑人齿缺曰狗窦大开”,“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坐皆惊呢……”等。

2.把握要点,深入开掘

深入开掘课文内容,充实课堂容量,应注意把握准课文要点,掌握学生的学习心理。学习鲁迅的回忆性散文《范爱农》,学生经过初读课文,了解了文章的线索和组材特点,但对文章的主题和社会意义认识模糊,往往认为文章通过对范爱农的回忆,表达了作者对亡友的深切怀念和同情。针对学生阅读过程中舍本逐末的现象和浅尝辄止的学习心理,教师须紧紧把握文章的主题和社会意义这一内容要点。教学设计可以安排“巧设疑窦”的环节,以引起学生心理上的“焦虑”,诱导其深入研读课文,突破要点。

师:范爱农的一生是个悲剧,造成悲剧的原因是:

(1)死因不明:自杀?失足落水?

(2)留下孤儿寡母,生活极度窘迫。

(3)壮志未酬,遗憾九泉。

对于以上三种答案,学生纷纷发表看法,莫衷一是。教师提出要求:要以课文为依据,言之成理;引导学生带着“悬念”深入研究“报馆案”的有关内容,了解其发生的背景──辛亥革命,由此学生认识到造成范爱农悲剧命运的时代根源和社会根源。

3.有机联系,适时重敲

充实课堂容量,有时根据教学目的可以把教学内容延伸到课外。把课文内容和课外的有关知识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经过教师的及时重敲(点化),使教学中应当强调的问题,在学生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学习人物传记《张衡传》,文中有张衡写《二京赋》的记叙,教师就此设问:班固已作《两都赋》,张衡为何还要写《二京赋》?在学生从课文中找出“因以讽谏”的原因后,教师再点明另一原因:张衡对《两都赋》“薄而陋之”(引导思考“薄”、“陋”的意动用法),反映张衡认为其粗疏、浅陋的见解,进而体会张衡治学的严谨。当学生研读课文认识到张衡具有勤勉好学、鄙视名利、严谨治学等优秀品德时,教师适时重敲:“东汉书法家崔瑗给张衡写的墓碑说他‘敏而好学,如川之逝,不舍昼夜’。他自己在一篇述志的作品《应闲》里说‘约己博艺,无坚不钻’;又说:‘君子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耻禄之不夥,而耻智之不博。’”这种课内外知识的有机联系,不仅可以使学生对张衡的治学态度、为人品格有深入的认识,印证了课文内容,而且可以使学生认识到张衡成为世界史上罕见的才华横溢的伟人,品德和人格是其学业成功的基础,从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思想教育。

三、技能训练中的量力性

阅读教学要使学生把知识转化为听说读写的能力,必须坚持有目的的技能训练。在设计训练题时,无论是单项练习还是综合训练,都应考虑选择训练的角度,强调对规律的掌握,注重知识间的联系等因素,把握训练的可行性,注意量力性原则在更高层次的运用。

1.选好角度,特征迁移

学习议论文《从三到万》,教学目的是:学习结合故事说道理的说理方法;了解学习知识应循序渐进和虚心向老师请教的道理。为强化教学目的,根据初二年级学生已具有同类模仿、特征迁移的思维能力,选用《列子》中“薛谭学讴”的文言短文设计课堂练习题。

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1)查工具书,给“讴、穷、饯、衢、谢、反”作注,读懂原文。

(2)思考讨论三个问题:

①薛谭提出辞归的理由是什么?他后来向老师道歉要求回去又因为什么?

②从这个故事中你悟出了什么道理?

③薛谭辞归的行为同课文哪段内容相互印证?

(3)以“薛谭学讴给我的启示”为题写一篇短文,仿照课文,运用结合故事说道理的方法,叙议结合,前后照应。

从学生当堂完成练习和课下写短文的情况看,效果是好的。其原因是课文中说理引用的一则明清笔记中的故事和薛谭学讴的故事所蕴含的寓意基本相同,为学生思维的横向连动、特征迁移奠定了基础;同时,结合故事说理的方法,学生模仿课文,不难把握,这就为训练的成功创造了条件。

2.教给规律,举一反三

学习《食物从何处来》,说明方法中的难点是下定义。要突破难点,就要引导学生认识下定义的规律,并通过训练掌握下定义的说明方法。训练过程如下。

质疑:课文是如何准确而又严密地为“食物”下定义的?举例命名时,既然认为水和矿物质盐类“跟一般食物不同”,那么干脆舍去这两个例子行吗?

(先把食物归类为物质,再说明其区别于其他物质的特点是能够“构成躯体”和“供应能量”,若舍去这两个例子,就不能强调定义中的两个“特点”了。)

经过研读、讨论,学生了解了下定义的规律是:一般用判断句,表述被定义对象的本质特征,以显示同其他事物有区别点。

在学生了解了下定义的规律后,要求根据课文提供的语言材料,当堂为“自养”下个准确的定义。

学完课文,课下完成下列练习。

(1)给铅笔和粉笔分别下定义(口答)。

[1] [2] [3] 下一页

推荐访问:量力性原则在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量力性原则ppt 量力性原则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