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概教案标准格式模板2020

摘要: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科学发展观,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这个理论对发展科学社会主义有极其重要的理论意义;
对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建设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它将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为全人类的文明进步和幸福作出重大的贡献。

论文关键词:科学发展观;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现代化;
和平与发展

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它不仅是振兴中华、指导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行动指南,而且具有重大和深远的世界历史意义。本文试从三个不同侧面论述这一问题。

一、对发展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意义

科学发展观在很多方面对科学社会主义都有新发展,这里我们只是从科学社会主义最核心、最本质的方面加以概括。

科学社会主义从最广义的意义上来说,就是马克思主义。这里所说的科学社会主义就是从广义的意义上来说的。它的最核心、最本质的问题就是追求人的解放,是旨在使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到足以消灭工农、城乡、脑力体力劳动三大差别,足以消灭阶级对立和阶级差别,从而使世界无产者和全人类都能免除繁重艰险的劳动,摆脱自然和社会任何形式的奴役,达到每个人都能全面自由发展,最终建立“自由人联合体”。正如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所说:“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也就是说,马克思、恩格斯是将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看作是人类必将进入的一个更高级的文明阶段,而这个文明阶段的本质就是一个更高级的、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这就是科学发展观所强调的“以人为本”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来源。

首先,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实质上是对社会主义国家曾被一度扭曲过的社会主义价值原则的纠正。本来,1871年诞生的作为第一个工人阶级国家政权的巴黎公社已经在实践中体现了“以人为本“的重要原则,其一,主要官员由人民普选产生并且随时可以罢免;
其二,官员的工资不得超过熟练工人。恩格斯曾经指出:这是“防止国家和国家机关内社会公仆变为社会主人”的“两个可靠的办法”。可是后来前苏联完全背离了巴黎公社的这两大原则,实行各级党政干部等级授职的任命制和高薪特权制。前苏联模式社会主义表面上有民主选举,如选举苏维埃代表、党代表等,实际上从上到下严密控制选举,当选者大多是上级领导精心挑选的意中人,所以当选人大多衷心感激并且坚决服从党的领导人。各级党政领导人大代表都是从上而下层层任命,所以只是仰承、投靠上级,不对下级和人民负责,并且形成特殊利益集团。

实际上从20世纪30年代起,前苏联共产党就自我培植了一个党、政、军高薪特权官僚集团,仅从工资待遇来看,最高工资与最低工资在20世纪20年代中期大约相差十倍,到30年代中期扩大到三十多倍,50年代中期又增至五十多倍,80年代初期猛增到一百多倍,因此,苏共实际上搞的是“以官为本”。虽然赫鲁晓夫执政时还高喊过“一切为了人,为了人的幸福”。但这种口头上标榜“以人为本”,实际上实行“以官为本”的过度集权社会主义、官僚特权社会主义,难以进行治本的自我改革,拖延到1991年,终于被广大人民完全识破,并且被广大人民抛弃了。新中国成立特别是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后,中国也在人的问题上犯过严重错误,主要表现为,忽视基本人性、人的需要,只要是与“人”有关的问题而一概视之为资产阶级的东西加以批判,甚至连我们党所一再强调的革命的人道主义都被抛在了一边,结果犯下了使人民内部矛盾上升为敌我矛盾的严重错误。这理所当然地引起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不满。针对这种严重违背“以人为本”的错误,邓小平同志20世纪90年代初,创造性地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论,实际上已从价值目标上把人的全面发展问题放在了重要位置上,因而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江泽民同志更是明确提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这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重大贡献。进入新世纪新阶段,胡锦涛同志所阐述的科学发展观,更加直接、鲜明地提出“以人为本”的口号,要求我们党按照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要求,真正地去尊重人、体贴人、爱护人、关心人、帮助人,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就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关于未来社会“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的价值追求已经开始转化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应有目标和基本原则。这都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的本质,因而有着重大意义。

其次,“以人为本”主张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权益。马克思说过:“已经得到满足的第一个需要本身、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经获得的为满足需要而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而这种新的需要的产生是第一个历史活动。”在现阶段,坚持以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为最高宗旨,这是“以人为本”的基本要求。我国当前社会所处的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任何社会形态,都是生活在这个社会中的人的形态的外化。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出发,就是从这个阶段上的人出发。生活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人,既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又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归宿。这就必须把满足人的需要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最高准则,一切依靠人、一切为了人。科学发展观强调社会全面、协调与可持续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这里的“以人为本”,在一定的意义上也就是为了人在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方面的需要。

第三,改革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说到底,我们从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最终目的也就是为了人的解放。旧的社会体制束缚人性的发展,压抑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我们只有选择符合人的本性的社会体制,才能充分发挥人的首创和革命精神。虽然我们现在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基本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如何解决这一主要矛盾,当然还是要靠改革。改革,我们就必须要选择符合人的本性的社会体制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模式等。这同样是由现阶段的人性所决定的,完全可以由人本主义原理加以说明。

第四,我们今天的改革已经处于攻坚阶段。改革的深入发展,必定要调整人们的利益关系。利益关系的调整,都存在着一个社会承受限度的问题。如果忽视人们生活的基本需要,超越人们的承受能力,它必定是行不通的。当前,如何消除贫富过于悬殊,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如何解决贫困群体的生活困难等问题,已成为社会的一大热点问题。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妥善处理,就会影响社会稳定。科学发展观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这一新发展,体现了人本关怀和文明进步的新思想和新观点。它表明,人的进步,才是人类文明的进步;
人的发展,才是人类社会最根本的发展。这对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和将来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其他国家,尤其是不发达国家,都有可供借鉴之处。

二、对发展中国家现代化建设的意义

现代化在不同的国家与民族有不同的实现方式。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除少数发展中国家走上“新兴工业化”的道路以外,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在摆脱了殖民统治独立后,仍然面临着发展民族经济、进行社会改革的艰巨任务。特别是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一些发展中国家通过单纯的经济增长方式加快了经济增长速度。就第三世界整体说来,也达到了发展机构所设定的国民生产总值年增5的指标。然而仅有经济增长并没有改善第三世界国家千百万人的生活状况,甚至经济增长还带来了种种意想不到的不良结局和灾难性后果。这使人们对发展中国家“以经济增长”为目标的社会发展观开始了怀疑和反思。

然而,理论反思和阐述是一回事,在实践中能否很好地实现则又理当别论。很多第三世界国家由于缺乏相应的社会制度,特别在理论指导上缺乏全面性,在实践上又往往是顾此及彼,所以最终没有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在中国,在以公有制为主体和以最广大人民的生存与发展为第一目标条件下,在政策与战略策略上更容易和实施以人为出发点的思想。“问题在于以往缺少正确的认识及与此相关的配套政策和法令。一旦明确了指导思想并注意采取有效措施后,很快就会在实践上产生积极效果。”所以,人们发现,科学发展观提出后,中国在注重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方面是处在当今世界前列甚至在行动上是超前的。

首先,科学发展观更加注重发展的社会公正性,实现效率和公平有机结合,防止两极分化,使改革成果为全体人民和广大的基层群众所拥有。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很多发展中国家,在追求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曾经盲目地效仿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现代化模式,也就是把私有化作为衡量改革成功与否的标准,其理由是:一是搞市场经济必须明确产权,而明确产权必须实行私有化;
二是只有私有化才能提高经济效率。这种理论指导下的改革,其结果必然造成严重的社会两极分化。在拉美(古巴除外),在东欧中亚地区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内部,收入分配的两极分化现象已经十分严重,且有进一步加剧之势。伴随着西方全球化的进程,一些发展中国家腐败成风,某些.权势阶层不择手段,聚敛财富,成为第三世界中暴富起来的新贵。

中国的科学发展观在注重社会的公正性,实现效率和公平的有机结合,防止社会的两极分化,使改革成果为普通人民和广大的基本群众所享有,在一定意义上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模式。这是因为,追求公平或平等是人类最普适的价值,科学发展观所要解决的一个最主要的问题也正是社会的公平或公正问题。正如拉尔夫·米利班德指出的,社会主义的平等观相对于资本主义的价值所在:“平等主义不是指完全的平等,那是一种误解,它指的是从根本上减少各个方面的不平等——收入、财富和生存机会,而这些方面的不平等正是资本主义社会生活的内在本质。”科学发展观为世界人民,尤其是为广大第三世界人民树立了榜样,使他们看到:发展中国家搞现代化建设,一方面可以加快科技和生产力的发展,可以加快增强综合国力;
另一方面可以加快改善人民生活,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可以避免资本主义的两极分化和其他种种弊端,从而增强社会主义对他们的吸引力。

其次,科学发展观更加注重发展的全面性,超越只注重经济发展模式的道路,追求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层面的发展,对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

作为后发的现代化国家,发展中国家的发展,一般都是把经济发展、经济增长的指标作为社会发展的唯一标准,要求单纯用人均国民收入作为衡量发展的标准,而往往忽视政治、文化和社会层面的发展,因此,这些国家随之提出了基本需要的发展战略,并要求改变单纯用人均国民收入来衡量发展的标准,发展必须在社会建设和政府改革等方面都取得进展。事实上,虽然这些发展中国家意识到了发展的全面性,但是,由于没有科学的理论指导或者指导理论不能始终如一的坚持下去,全面发展问题始终得不到根本解决。作为已经有了系统的科学理论并且能够在实践中把这一科学理论坚定不移地执行下去的中国共产党,突出了发展的全面性要求,因而它将为发展中国家规定和指引着发展是一个包括社会各方面因素的系统的、综合的进步过程,而不是个别指数百分比的增长的方向。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努力促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全面进步,而实现这个目标的路径,就必须要有一个指导发展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第三,科学发展观更加注重发展的可持续性更好地处理人和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对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具有警示意义。

发展中国家搞现代化,往往都是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很多发展中国家现在环境急剧恶化。全世界每年死于空气污染的270万人中的90在第三世界,另外每年还有2500万人因农药中毒,500万人死于污水引起的疾病,相当多城市中的幼儿都患有对大脑有破坏作用的铅浓缩症。中国的科学发展观坚持以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生态文明建设,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将为发展中国家实现对传统工业文明的超越,选择一条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不同的资源组合方式,更好的处理人和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建立一个低度消耗资源的节约型国民经济体系,降低资源消耗,杜绝资源的浪费,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第四,科学发展观更加注重发展自主创新性,超越那种单纯的引进式,跟踪式等发展模式,更加自觉的走向独立自主的创新式发展模式。

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往往采取的是单纯的引进式、跟踪式发展模式,一味地模仿、依赖外国特别西方发达资本主义的发展模式,结果造成了对西方的盲目依赖,因而缺乏自主创新能力。从上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世界上已经有不止一个第三世界国家提出,要由片面依赖外国转而注重地区联合和依靠自己人民的力量,人们由此看到的不仅是政策上的某种调整,而且是在历史运动最深层发生决定性作用的人民意志的活跃。中国共产党提出科学发展观,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和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这无疑是对发展中国家提供了要结合本国情况灵活借鉴,走本国特色现代化建设之路的模式。这对于发展中国家不致重蹈西方现代化走过的弯路,具有重要的世界历史意义。

三、对促进世界和平和发展的意义

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既是中国共产党对内的基本国策,同时也是向世界发出的宣言和承诺。只有把这一思想推及到世界范围,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努力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才能进一步彰显科学发展观的博大的思想基础和深远的世界历史意义。特别是作为正在走向世界的发展中大国,我国现代化发展尤其离不开对国际格局新变化的科学判断和有利条件的充分利用。充分利用和平、发展、合作的国际环境,将对外和平发展与对内和谐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应该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题中应有之义。中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科学发展观强调以和谐为目标,坚持和平、发展、合作的政策主张,努力同各国一道实践建立和谐世界的崇高目标,将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做出重大贡献。

第一,共同分享发展机遇,共同应对各种挑战,推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事关各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也是各国人民的共同心愿。主张各国人民携手努力,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为此,应该遵守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恪守国际法和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在国际关系中弘扬民主、和睦、协作、共赢精神,高举和平、发展、合作旗帜,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恪守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宗旨。

第二,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坚持把中国人民的利益同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结合起来,尊重各国人民自主选择发展道路的权利,不干涉别国内部事务,不把自己意志强加于人。中国致力于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和热点问题,推动国际和地区安全合作,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不搞军备竞赛,不搞各种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第三,始终不渝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以自己的发展促进地区和世界共同发展,在实现本国发展的同时兼顾对方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正当关系。支持国际社会帮助发展中国家增强自主发展能力,改善民生,缩小南北差距。

第四,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同所有国家发展友好合作。继续同发达国家加强战略对话,继续贯彻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周边外交方针,共同营造和平稳定、平等互信、合作共赢的地区环境。

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积极参与多边事务,承担相应国际义务,发挥建设性作用,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继续开展同各国政党和政治组织的交流合作,增进中国人民同各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谊。

历史上的大国崛起往往都是伴随着掠夺资源、对外扩张,甚至战争。崛起中的中国将以何种姿态融人世界,事关中国的国家发展战略,同时为外部世界所普遍高度关注。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共产党以“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作出了回答。这处处都体现着促进世界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的思想。

如何科学认识社会主义的发展进程

20世纪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实现了由理论变为现实、从一国模式到多种模式的伟大历史性飞跃。在此期间,社会主义的发展,既有高歌猛进的激越高涨时期,又有迂回曲折的暂时低落阶段。当代社会主义的形态,在本质上属于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在现代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一个需要不断解决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我们应当从历史与现实、理论和实际、中国与世界等多个角度,全面准确地认识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以开拓创新的精神,推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

必须把社会主义置于现实基础之上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必须首先把社会主义置于现实基础之上,站在当代中国和世界的现实基础上,科学地认识处在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马克思、恩格斯早年基于当时的西欧和世界资本主义发展的现实状况,认为英、法等资本主义国家最有可能爆发无产阶级革命。当巴黎公社失败以及欧洲革命沉寂后,晚年马克思从俄国革命和当时世界的实际情况出发,曾经设想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跨越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而直接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在这里,马克思实际上为东方落后大国指明了经过跳跃式的发展,绕过资本主义阶段,走向社会主义的光明前景。中国革命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础上,经新民主主义革命而走向社会主义,是马克思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思想的生动体现和伟大实践。中国革命的成功,正是将科学社会主义置于中国现实基础上的必然结果。

由于我国人口多、底子薄、基础差等因素,所以在进入社会主义之后,我国社会发展必须经历一个相当长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发展不可逾越的特定历史阶段。我们必须一切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国情出发,形成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一方面要面向当今世界的现实状况,体现和平与发展的时代特征,顺应世界经济全球化、政治格局多极化的趋势和知识经济时代科技革命的潮流,融入世界文明发展的大道;
另一方面要立足于当前中国的现实国情,迎接挑战、抓住机遇,推进现代化战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是现阶段社会的主要矛盾。这一主要矛盾决定着社会主义的首要任务,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始终代表和满足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此,我们要始终坚持党的社会主义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全面建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巩固和发展奠定雄厚的物质基础、强大的思想基础和广泛的群众基础。只有建立在现实基础之上的社会主义,才是科学的、富有生命力的社会主义。

科学地理解社会主义的“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经阶段,一切民族、一切国家都将走向社会主义。但是,由于各国的具体情况和历史条件不同,实现社会主义的具体道路也应当是不尽相同的。然而,社会主义在一些国家由理论付诸实践后,由于历史的局限和理论认识的偏差,各社会主义国家曾程度不同地照抄照搬前苏联的社会主义模式,带来了很多问题,其主要弊端是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在思想上导致僵化,妨碍人民和基层积极性的发挥,这个教训十分深刻。中国有中国的实际,我们正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离开自己国家的实际来谈社会主义,就失去了科学性。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方面坚持了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共性,另一方面则体现了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特殊性,并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和中国特色的高度统一。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的特色,主要体现在处在初级阶段、不断发展和解放生产力、坚持改革开放、两个文明全面发展、实行“一国两制”等方面。

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关键是要把社会主义的坚持和发展,纳入到世界历史发展的进程之中去,正确认识和处理当今世界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双向互动关系。在科学社会主义诞生之初,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就把对于未来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设想纳入世界历史范围的恢弘考察之中,在经济、政治、文化等诸多方面作了全面的阐述,并要求人们警惕和防范出现“地域共产主义”现象。经济文化落后的社会主义国家要实现经济的迅速发展,并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注重横向借鉴当代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先进东西,以弥补纵向继承之不足。

在和平发展时代,在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的世界格局中,我们既要重视两种制度的根本对立和斗争,更要在“共处”、“借鉴”上多做一些文章,以便抓住时机、发展自已。

把吸收外资、吸收国外先进的技术和文明成果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补充,不仅不会冲垮我们的社会主义基础,恰恰相反,将会极大地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的经济建设和全面发展。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我们在本世纪末实现了“翻两番”、“奔小康”的目标,就初步证明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与成功,等到下世纪中叶实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目标,我们将可以进一步认清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科学性和实践的成效性。

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发展中的曲折现象本世纪末,世界社会主义发展进程出现了两大独特的历史现象,一方面是东欧剧变和前苏联解体,另一方面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勃兴。如何正确认识世界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的曲折现象,如何坚定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胜信念,成为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发展历史进程的一个重要问题。

苏东剧变之后,西方敌对势力兴高采烈,一时间“共产主义大失败”、“社会主义总危机”、马克思主义“过时论”等议论甚嚣尘上。面对这种形势,有些人对社会主义的前途命运产生了种种困惑和疑虑,怀疑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否仍然是世界历史发展的规律,忧虑社会主义的红旗到底能打多久,如此等等。正确认识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首先必须正确看待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的曲折性、复杂性和长期性。前苏联、东欧等国社会主义的失败,并非科学社会主义的失败,而是僵化的“苏联模式”的失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出现较长时间的稳定和发展,主要靠的是新科技革命的推动和管理运行机制上的改良,并不能证明资本主义优越于科学社会主义。世界社会主义历史进程中出现的严重曲折,决不会改变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发展总趋势,资本主义世界的暂时繁荣,也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命运。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当代资本主义在世界范围内的扩张及其新发展和新变化,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它的每一步新发展,都正在日益走近社会主义的入口处。

历史唯物主义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表明,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资本主义社会代替封建社会,社会主义经历一个长过程发展之后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是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但道路是曲折的。一些国家出现反复,社会主义好象被削弱了,但人民经受了锻炼,从中吸取了有益的经验教训,将促使社会主义向着更加健康、成熟的方向发展。在当代社会主义发展的世界历史进程中,仅仅看见某些旋涡和逆流而看不到历史长河的奔流,只能说明观察者的政治短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真正的历史大趋势,是人类由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的决定性阶段。在这一阶段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代表着当今世界社会主义的主流,并且正在蓬勃发展之中。

社会主义信念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共产主义理想是我们的精神支柱。越是困难的时候越要坚定社会主义信念。我们搞社会主义才几十年,还处在初级阶段,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还需要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还需要我们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的努力奋斗。中国肯定要沿着自己选定的道路走到底,我们对社会主义的前途充满信心

通过对科学社会主义这门课程一个学期的学习,感谢老师们对科学社会主义的精辟的讲解,我对中国科学社会主义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作为一个中国人,生在中国,长在中国的80后研究生,目睹了改革开放带来的成功。我们国家用实践证明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成功,中国必须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科学的社会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创新。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我国实现现代化和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我们的基本国情决定了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抛开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是难以理解我们为什么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我们面对的情况,既不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设想的在资本主义高度发展的基础上建设社会主义,也不完全相同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照搬书本不行,照搬外国也不行,必须从国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结合起来,在实践中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在中国的创新。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中体现社会主义本质和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的普遍性的原理,是认识和实践社会主义所依据的基本准则,是社会主义社会区别于其他社会的主要标志。科学社会主义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阐述的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包括:(1)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2)消灭剥削,消灭阶级,实现共同富裕和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3)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和按劳分配;
(4)坚持无产阶级专政;
(5)坚持共产党的领导;
(6)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是各国社会主义实践的理论基石,但这些基本原则的运用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指出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如果忽视各国的生产力发展状况和所处的社会发展阶段以及历史文化传统的差异,机械地照搬这些原则,那就会扼杀科学社会主义的生机与活力。科学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历史表明:坚持社会主义,决不等于固守某种单一的模式;
改革某种社会主义模式,决不能抛弃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在当代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进程中,多样发展模式日益显现。这既是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与各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又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更反映了社会主义所应当具有的生机与活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与中国国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它既不同于经典作家马克思恩格斯在理论上构想的社会主义,也不同于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更不同于民主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立足本国实际,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坚持“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一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种社会形态。这种社会形态,在经济上表现为,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在政治上体现为,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在文化建设上,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样化的社会思潮,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在社会建设上,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以解决民生为重点,着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等。

另一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可概括为如下方面:

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鲜明的特点。30年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正是改革开放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充分调动了亿万人民的积极性,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的新篇章,使中国发生了历史性巨变。事实雄辩地证明,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科学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最显著的标志。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区别于传统社会主义的最显著的特征之一。

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本质要求和最终目标。共同富裕不是平均主义,也不是同步富裕,而是通过先富带动后富,最终达到共同致富。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坚持走中国人民共同富裕的道路。

科学发展。科学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科学发展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发展的规律性、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是新世纪新阶段解决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中出现的一系列矛盾和问题的迫切需要,是引领中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最佳途径,它将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

人民民主专政。人民民主专政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特征之一,其实质是共产党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这是一条适合中国历史和国情,体现中国各族人民当家作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道路。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潮。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神支柱,是我们党凝聚和统一社会各阶层、各利益群体思想的有力武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想和文化追求,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必然要求。

社会和谐。社会和谐包含的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内容,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在当代中国的生动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就是不断促进和实现社会和谐的过程。

总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党长期艰辛探索而找到的一条正确道路,它体现了现阶段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

第八章

第四节: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一.教学目的

1.掌握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特点以及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意义。

2.正确理解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要求和重大意义。

3.正确理解统筹区域发展,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积极扩大就业的重大意义。

二.重点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统筹区域发展,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积极扩大就业的重大意义。

三.难点

新型工业化道路;
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好”与“快”】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对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的认识不断深化,越来越感到国民经济发展要速度“快”,而且还要质量和效益“好”。

资源相对短缺、生态环境脆弱、环境容量不足,已经成为我国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如解决不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将难以为继。

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创新型国家】是指将科技创新作为国家基本战略,大幅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从而形成强大的国家竞争优势。

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核心:就是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走出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推动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
就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就是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贯穿到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激发全民族创新精神,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不断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在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基础上进行的创新。

建设创新型国家,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核心,教育是基础。

【其他部分内容由学生自己看,指导学生划出重点内容】

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

【重点分析“新型工业化道路”以及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意义】

(一)、何谓新型工业化道路

——党的十六大报告强调指出,我国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简要分析“新型工业化道路的五大特征』

1.科技含量高 2.经济效益好 3.资源消耗低 4.环境污染少 5.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

(二)、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意义 『教师具体阐述』

1.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符合中国国情和世界经济发展情况,既遵循工业化客观规律,又体现时代特点

——工业化的任务远没有完成,又面临信息化的任务

2.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推经经济结构调整的要求 『简要分析“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是实现我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关键。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目标是:坚持市场为导向,形成以高科技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

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简要介绍“新农村的新模式”】

新农村的概念,在上个世纪50年代是“楼上楼下,电灯电话”,那么我国8亿多农民向往的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应该是什么样子呢?

农民朋友:上得起学;
治得起病;
养得起老;
走得好路;
吃得上水;
挣得到钱;
睡得好觉;
观得到景;
做得到主;
学得到艺;
上得到网;
看得到戏

5.管理民主:新农村建设的政治保证,显示了对农民群众政治权利的维护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1)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要求;

(2)把改善农村民生作为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重要内容;

(3)把扩大农村需求作为拉动内需的关键举措;

(4)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任务;

(5)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推进城镇化作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持久动力,按照稳粮保供给、增收惠民生、改革促统筹、强基增后劲的基本思路,毫不动摇地抓好“三农”工作。

五、统筹区域发展

(一)、统筹区域发展的及意义

——统筹区域发展,促进地区协调发展,缩小区域间的发展差距,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则。改革开放以来,各地区都有很大发展,但地区发展的差距也在不断扩大。统筹区域发展,缩小区域间的发展差距,不仅是经济问题,也是政治问题,不仅关系现代化建设的全局,也关系社会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二)、如何统筹区域发展

【导言】:我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主要是处理好东部和中西部的关系、沿海和内地的关系

『介绍西部大开发战略』: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非常及时和正确的,对促进西部地区快速发展、缩小东中西间的发展差距、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改善生态环境、巩固国防、促进全国人民共同富裕与发展具有长远的战略意义。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范围包括十二个省(直辖市、自治区):重庆市、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西藏自治区、陕西省、甘肃省、宁夏回族自治区、青海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内蒙古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

『促进地区协调发展的战略布局』: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

六、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一)、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要性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根据我国国情和可持续发展要求作出的正确选择

(二)、什么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资源节约型社会:以能源资源高效率利用的方式进行生产、以节约的方式进行消费为根本特征的社会

环境友好型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通过人与自然的和谐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

(三)、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关键和途径

1.关键是必须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2.重要途径是发展循环经济 『简要分析“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要求以“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为经济活动的行为准则,有人将之称为3R原则:

循环经济是以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为原则,以提高资源利用率为核心,以资源节约、资源综合利用、清洁生产为重点,通过调整结构、技术进步和加强管理等措施,大幅度减少资源消耗、降低废物排放、提高劳动生产率。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通过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形成能源资源节约型的经济发展方式和消费模式,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课堂总结:

总结此次课的主要内容及重点、难点

毛概课教案

一. 自我介绍(我本人和我的狼族团队)

二. 课堂导入(对第十章和第三节的评价—简单,为什么,因为我觉得你们

思想特别深刻都博学多才,想才高八斗学富五车这样的词用在你们身上再适合不过了,而我则是那种头脑简单,四肢还不发达的人。现在我们就来看看这第十章第三节是怎么个简单法!)

三. 正式讲课

1)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 职业道德:安院东门处的二十字方针牵涉到职业道德我的周末讲坛经历  社会公德:那我们再看一看社会公德,现代礼仪中我的演讲和我与同学

让座的问题,你看我们傻不傻

 提高道德层次:所以我们应该不断提高我们的道德层次举例登山、赛跑、

安师院与清华北大

 所以思想道德建设重不重要—重要!要不要加强—要!那我们现在的思

想道德有没有问题—有!那我们应该怎么加强?那就是大力发展教育和科学

2) 发展教育和科学

 大学生犯罪和恋爱问题

 中美教育对比发表自己独特的看法,

 所以教育问题重不重要—重要!要不要发展—要!那我们应该怎么发

展?那就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我用“创业”两字狭隘的概括这个话题,请看视频—俞敏洪马云励志演讲,可能我讲

3)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 讲俞敏洪的个人经历,谁能想到„„都说中国教育有问题 的确有问题

谁来解决?我们来解决?亲爱的同学们„„我们怎么解决?

 我们的梦想也可以实现 教育学家 历史学家 人文与社会学家还有什么

学家?再坐的各位„„找到志同道合的人实现我们共同的梦想 组成真正的狼族团队

复习旧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与相互关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导入新课:

当前社会主要有哪些“不和谐”因素。

材料分析:和谐社会的五只“拦路虎”。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正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过去20年,全国法院接待处理民众来信上访上升了近500倍。这一惊人的增长速度折射出在基层社会存在着不容忽视的不和谐因素。这些因素在“三农”问题、拆迁问题、失业问题、治安问题、公民权利保障问题等方面均有表现。“两会” 期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民生清单”, “现在老百姓最关心什么?腐败少一点,治安好一点,学费降一点,看病省一点,岗位多一点,股市涨一点,物价稳一点,空气净一点,矿难少一点,这里面哪一点也离不开构建和谐社会这个大主题。”新世纪新阶段,党中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任务。

讲授新课:

第十一章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第一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

(一)和谐社会理想的理论渊源

1.我国历史上关于和谐社会的论述

和:和睦,有和衷共济之意;
谐:相合也,有协调、顺和、无抵触、无冲突之意。

孔子说过“和为贵”;
墨子提出了“兼相爱”、“爱无差等”的理想社会方案 。

孟子描绘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社会状态 。

提问:同学们还知道中国古代哪些关于和谐的思想?

《礼记·礼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务使天下共享”,“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 。

康有为在《大同书》中提出要建立一个“人人相亲,人人平等,天下为公”的理想社会。

2.西方关于和谐社会的论述

3.空想社会主义者对未来和谐社会的论述

4.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未来社会发展方向的科学设想

(二)中国共产党和谐社会思想的形成

(1)毛泽东的相关思想

(2)邓小平的有关理论

(3)江泽民的相关论述

(4)十六以来,新的中央领导集体把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

(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

1.十六大报告明确把社会更加和谐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这是我党首次提出构建和谐社会。

2.十六届四中全会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

3.2004年12月,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在现阶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

会的四个重要着力点

4.2005年2月,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胡锦涛同志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四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和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理论概念,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目标、总要求。

5.《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面深刻地阐明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性质和定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工作原则和重大部署。从而进一步完善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

(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依据

第一,这是我们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

第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把握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有力应对来自国际环境的各种挑战和风险的必然要求。

第三,这是巩固党执政地位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涵义

1、“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1)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的社会

“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

(2)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公平正义的社会

“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

(3)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诚信友爱的社会

“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

(4)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充满活力的社会

“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

(5)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安定有序的社会

“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

(6)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

2、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注意的问题

(1)正确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性质

(2)正确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关系

(3)正确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系

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意义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意义

第二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思路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

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原则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任务和主要举措

二、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一)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1.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2.优化教育结构

3.推进教育改革创新

4.坚持教育公益性质

(二)实行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

1.千方百计增加就业岗位

2.鼓励自主创业、自谋职业

3.推进就业体制改革创新

4.规范和协调劳动关系,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发展和谐劳动关系

(三)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

1.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2.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3.加大个人收入分配调节力度,合理调整收入分配格局

(四)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

(五)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六)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

小结:

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
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遵循以下原则: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坚持科学发展,必须坚持改革开放,必须坚持民主法治,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

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协调发展,加强社会事业建设;
必须加强制度建设,保障社会公平正义;
必须建设和谐文化,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
必须完善社会管理,保持社会安定有序;
必须激发社会活力,增进社会团结和睦;
必须加强党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领导。

【思考题】

1.如何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

2.如何正确理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可能性?

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何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遵循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是什么?

5.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举措是什么?

【阅读书目】

1.毛泽东:《论十大关系》

2.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3.邓小平:《用坚定的信念把人民团结起来》

4.江泽民:《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若干重大关系》

5.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

6.《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第一讲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

学习要求:

1、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和历史进程。

2、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主要内容、历史地位和重大意义。 重点难点: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一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及其历史进程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

1、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认识的过程

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认识,经历了一个由浅到深的认识过程,一个由少数人认识到形成全党共识的过程。

2、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要中国化 (1)这是解决中国问题的现实需要 (2)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要求 (3)这是中国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含义和实质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更进一步地和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民族化和具体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质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要真正运用马克思主义来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必须紧密结合中国国情和时代条件,寻找适合中国实际的道路,制定正确的方略。

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

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文化中的优秀成份结合进而达到融合。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重要意义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创立了毛泽东思想,第一次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初步探索了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改革开放结合起来,创立了邓小平理论,开辟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国内外形势和党的历史方位的新变化,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根据新世纪新阶段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提出了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重大战略思想和战略任务,继续推进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进程。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

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

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

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和体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二 毛泽东思想

一)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1、毛泽东思想的涵义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2、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

20世纪上半叶,帝国主义战争与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主题,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

3、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1)毛泽东思想的萌芽 (2)毛泽东思想的形成 (3)毛泽东思想的成熟 (4)毛泽东思想的进一步发展 二)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

1、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内容

关于新民主主义的理论;
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理论,关于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
关于政策和策略的理论;
关于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
关于党的建设的理论。

2、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

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就是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1)实事求是,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地深化对中国国情的认识,找出适合中国情况的革命和建设道路。

(2)群众路线,就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3)独立自主,就是坚持独立思考,走自己的路,就是坚定不移地维护民族独立,捍卫国家主权,把立足点放在依靠自己力量的基础上,同时积极争取外援,学习外国一切对我们有益的先进事物。

三)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它将长期指导我们的思想和行动。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2、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

3、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三 邓小平理论

一)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1、邓小平理论的科学涵义

邓小平理论是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2、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1)时代主题的转换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

(2)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实践,是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和现实依据。

(3)邓小平理论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二)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 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包含着丰富的内容:

1、社会主义本质理论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3、改革开放理论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除此之外,邓小平理论体系中还包括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战略、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统一战线、军队和国防建设、社会主义国家外交战略、祖国完全统

一、党的建设等理论。

邓小平理论是贯通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领域,涵盖经济、政治、文化、党的建设等方面比较完备的科学体系。

三)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邓小平理论集中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具有鲜明的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振兴和发展的强大精神支柱。

1、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科学认识

2、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科学指南

3、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四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涵义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历史条件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科学判断党的历史方位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1)国际局势和世界格局的深刻变化,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2)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党和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探索,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

(3)党的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现实依据;

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1)1989年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的若干重大决策;

(2)党的十五大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纲领的概括和阐述;

(3)“三个代表”科学论断的提出;

(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的深刻阐述;

(5)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意义和具体要求的提出;

(6)改革开放以来主要是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验和总结;

(7)党的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

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题

在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集中起来就是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集中概括 (1)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体现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要求,进而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2)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体现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要求,促进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3)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坚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基础上,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

3、“三个代表”之间相互关系

“三个代表”是统一的整体,相互联系,相互促进。

(1)发展先进生产力,是发展先进文化的基础,是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前提;

(2)发展先进文化,是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重要思想保证;

(3)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归根到底都是为是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人民群众是创造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主体,也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

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

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思想;
关于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的思想;
关于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思想;
关于实行全方位对外开放战略的思想;
关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思想;
关于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的思想;
关于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思想;
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思想;
关于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思想;
关于走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的思想;
关于巩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的思想等等。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1、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

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指针

3、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

五 科学发展观

一)科学发展观的形成

1、科学发展观的涵义

科学发展观,是对中国共产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2、科学发展观提出的依据

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

(1)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根本依据 (2)我国在新世纪新阶段的阶段性特征是提出科学发展的现实基础 (3)当代世界的发展实践和发展理念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借鉴

3、科学发展观的形成和发展 二)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1、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

2、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3、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4、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三)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意义

1.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

2、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3、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思考题:

1、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要中国化?

2、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3、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分别是什么?

4、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个理论成果之间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

5、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什么说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第二讲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学习要求:

1、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确立。

2、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重点难点:

1、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

2、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法宝。

一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发展

一)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确立 1.什么是思想路线

亦称认识路线,指的是人们的认识所遵循的方向、途径、原则和方法。一个政党的思想路线,是指这个政党确立自己的指导思想并支配自己行动的认识路线。

2.正确的思想路线反映着思维和认识的规律

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反对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的思想路线,对于正确地制定和贯彻无产阶级政党的政治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3.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确立 毛泽东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最早倡导者。

二)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和发展。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邓小平领导全党恢复了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的讨论,打破了“两个凡是”的新教条主义的束缚,为党的思想路线的恢复和发展提供了前提条件。

二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内容和意义

一)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 1.一切从实际出发

就是我们看问题不要从抽象的定义出发,而要从客观存在的事实出发,从分析这些事实中找出方针、政策、办法来。

我们今天讲一切从实际出发,其中最大的实际就是中国目前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想问题、办事情、作决定、都必须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而不能脱离这个实际。

2.理论联系实际

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一要吃透理论,不仅要认识马克思主义的一般原理,更要注重把握贯穿于马克思主义中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二要搞清实际,不仅要有对中国实际的感性认识,更要上升到对其本质的理性把握。

3.实事求是

(1)实事求是的科学含义

“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我们要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其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物的内部的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

(2)实事求是内在地包含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的内容。

(3)实事求是还内在地包含着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等内容。

(4)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二)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要意义。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第一,它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过程中的运用、丰富和发展;

第二,它是制定并贯彻执行正确的政治路线的思想基础;

第三,它是加强党的思想作风建设和提高领导能力的重要内容。

三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一)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1.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所提出的创造性理论,都贯穿实事求是的思想,才创立了毛泽东思想。

2.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这个精髓,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命题,创立了邓小平理论。

3.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为代表的中国共产人继续坚持这个精髓,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4.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进一步贯彻这个精髓,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

二)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

1、解放思想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是实现实事求是的前提条件

2、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保证 三)不断推进理论创新

1.与时俱时的科学内涵。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2.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的与时俱进,要特别重视理论创新。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要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它方面的创新。

3.理论创新,要坚持正确的方向和思想方法。

4.理论创新必须服务于、落脚于实践创新。离开了对实践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的研究,理论创新就是无从谈起。脱离了人民群众的实践,理论创新就会成为无源之水。

四)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

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问题上,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一切从本国实际出发,敢于和善于走自己的路。

1.走自己的路,在思想方法上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

2.走自己的路,在基本立场上体现了独立自主和对外开放的统一;

3.走自己的路,在理论原则上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思考题:

1、毛泽东是怎样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

2、邓小平、江泽民和十六大以来党对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有哪些新的贡献?

3、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有哪些?

4、为什么说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个理论成果的精髓?

5、如何科学理解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之间的关系?

6、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进程中,为什么要继续解放思想?怎样科学地理解理论创新?

7、为什么说革命、建设和改革都要走自己的路?

第三讲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学习要求:

1、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过程。

2、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基本内容。 重点难点:

为什么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必须由无产阶级领导?

一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

一)近代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

认清国情,是认清和解决革命问题的基本依据。近代中国是一个半封建半殖民地性质的社会。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并且要取得胜利,就必须了解近代中国社会性质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

1、近代中国的国情 (1)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

1840年鸦片战争之前,中国是一个独立的封建国家。鸦片战争后,帝国主义的入侵,使中国社会发生了两个根本性的变化:独立的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的中国;
封建的中国变为半封建的中国。中国社会逐步变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

(2)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

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决定着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其中,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是各种矛盾中的最主要矛盾。

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着近代中国革命的根本任务是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从根本上推翻腐朽的上层建筑,变革阻碍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为建设富强民主的国家、改善人民生活、确立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地位创造必要的前提。

2、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

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着中国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从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中国人民进行的革命属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范畴。1914年发生第一次世界大战和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发生,改变了整个世界历史发展的方向。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从旧的世界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范畴转变为新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范畴,成为世界无产阶级革命阵线的一部分。

二)中国革命经验的概括和总结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经过了一个逐步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二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总路线是相对于具体路线而言的根本指导路线。在总结新民主主义革命经验基础上,中国共产党制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它反映了中国革命的基本规律,指明了中国革命的对象、动力、领导力量、依靠力量和发展前途。1948年毛泽东在《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完整表述了总路线的内容: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

分清敌人和朋友,是革命的首要问题。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着中国革命的主要敌人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根本动力是工人和农民。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权

无产阶级的领导权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是区分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标志。

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前途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新式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处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
革命的领导力量是中国工人阶级及其领导者——中国共产党;
革命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
革命的前途是社会主义而不是资本主义。

二)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

一个政党的纲领,是公开树立起来的一面旗帜,是表明党的性质的重要标志。新民主主义基本纲领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具体展开,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指明了具体的奋斗目标。它包括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经济纲领和文化纲领。

1、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

新民主主义政治纲领的基本内容是: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共和国。它包括新民主主义的国体和政体。

2、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

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的基本内容是: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官僚资产阶级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

3、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纲领

新民主主义的经济和政治,必须要有与之相适应的新民主主义的文化。新民主主义的文化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其中,居于指导地位的是共产主义思想。

三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选择什么样的革命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必须回答的重大问题。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走出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1、对中国革命道路的艰难探索

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革命道路的认识,经过了一个逐步探索的过程。

2、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依据及内容

近代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内无民主制度受封建主义压迫;
外无民族独立受帝国主义压迫。中国无产阶级不可能像资本主义国家那样,先在城市经过长期的公开的合法斗争,然后组织武装起义。中国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是武装斗争,主要的组织形式是军队。

近代中国农民占人口的绝大多数,是无产阶级可靠同盟军和主力军。只有进行土地革命,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才能发动农民。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只有深入农村,解决农民土地问题,才能获得农民的支持和参加,才能为最后夺取全国政权奠定基础。

中国革命的敌人长期占据着城市,农村是其薄弱环节。共产党只有把工作重心放在农村,在农村积蓄革命力量,把落后的农村建设成为巩固的革命根据地,进而夺取城市政权。

3、中国革命道路理论的意义

中国革命道路理论,反映了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规律,是指导中国革命胜利的唯一正确道路。它独创性地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革命的理论。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光辉典范,对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

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在总结中国革命两次胜利和两次失败的经验教训基础上,毛泽东指出:“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三个主要的法宝。”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意义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理论成果,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道路。它解决了在一个以农民为主体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落后大国进行革命的问题,揭示了中国革命的特殊发展规律,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

以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为指引,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为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创造了必要前提。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是继俄国十月革命后的伟大历史事件,鼓舞和推动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反抗帝国主义、殖民主义斗争,增强了世界人民争取世界和平的力量。

思考题:

1、如何理解中国革命实践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关系?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3、新民主主义基本纲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4、如何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重大意义?

5、如何认识以毛泽东为重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为开辟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做出的重大贡献?

6、如何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三大法宝及其相互关系?

第四讲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学习要求:

1、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转变的必然性

2、理解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基本内容。

3、了解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重点难点:

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一 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一)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提出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理论,这是对新民主主义理论的发展。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我国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过渡的时期。这个时期我国社会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它是一个过渡性质的社会。

二)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从1949年到1952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恢复国民经济,并且开始为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准备条件。经过三年时间,我国到1952年国民经济恢复的任务基本完成。毛泽东开始重新思考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时间和步骤。1952年9月,毛泽东在讨论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提出,现在要用10年到15年时间基本完成向社会主义过渡。1953年6月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正式提出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1953年12月形成关于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完整表述:“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二 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

一)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1、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原理,从我国实际出发,制定并实行了一整套适合中国特点的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方针、政策和办法,开辟了适合我国情况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第一,积极引导农民组织起来,走互助合作道路。

第二,第二,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

第三,正确分析农村阶级阶层状况,制定正确的阶级政策。

第四,坚持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采取循序渐进步骤。

2、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在推进农业合作化的同时,有计划有步骤地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创造性地开辟了适合中国情况的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

第一,用和平赎买的方法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

第二,采取从低级到高级的通过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形式。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经历了三个步骤。第一步主要实行初级的国家资本主义。第二步实行个别行业公私合营,国家对资本家的赎买形式是实行“四马分肥”。第三步实行全行业公私合营阶段。

二)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对生产资料私有制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一般理论,结合中国的具体实际,开辟了一条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并且积累了丰富的历史经验。

第一,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第二,第二,采取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

第三,以和平方法进行改造。

三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初步确立

1956年底我国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初步确立。

二)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大意义

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是20世纪中国的第二次历史巨变。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为当代中国一切进步发展奠定了制度基础。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使中国广大劳动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和生产资料的主人,这是中国阶级关系的最根本的变化。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史上的又一个历史性胜利。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思考题:

1、为什么说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

2、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中国为什么选择了社会主义?

3、如何认识具有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4、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经验是什么?

5、如何认识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大意义?

第五讲 社会主义本质和根本任务

学习要求:

1、了解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的成果

2、正确理解社会主义的本质。

2、掌握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重点难点:

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内涵。

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在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时候,毛泽东就提出要探索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走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并进行了初步探索,提出了许多重要思想观点。

1、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思想

2、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思想

3、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思想 二)党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曲折发展

在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主要是在1957年以后,“左”的思想开始抬头,逐步形成了一些错误的理论观点、政策思想,出现一些严重错误。如建设上急于求成的“大跃进”,和从反右扩大化倒庐山会议“反右倾”,再到党的八届十中全会后阶级斗争扩大化的“左”倾错误,最后导致“文化大革命”的发动。

二 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认识

一)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提出

1、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提出

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所做作的新的理论概括,是从我们长期以来没有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这个问题,因而影响了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发挥这一实际出发,经过深入思考,发现了问题的症结所在以后提出来的。

2、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内涵

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所作的概括,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同时又赋予了社会主义以新的含义和时代内容。它的基本内涵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纳入社会主义的本质。这是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一个十分明显和突出的特点。

(2)突出强调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二)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重要意义

1、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把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科学水平

2、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对探索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三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一)发展才是硬道理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多次强调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但是后来由于党的指导思想上“左”倾错误的不断发展,“以阶级斗争为纲”取代了发展生产力这一根本任务,严重影响了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从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高度强调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性,提出了“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著名论断。

1、发展才是硬道理,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

2、发展才是硬道理,是对社会主义实践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

3、发展才是硬道理,是适应时代主题变化的需要。 二)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所决定的,是对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也是党实现对所承担的历史责任的需要。

三)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中国共产党是以中国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走上历史舞台的,它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都是为了促进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大力促进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是中国共产党站在时代前列,保持先进性的根本体现和根本要求。

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1953年,毛泽东就提出要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来建设我们的国家。1956年,周恩来代表党中央提出了“向科学进军”的口号。1958年初,毛泽东又提出现在要来一个技术革命,并要求把党的工作重点放到技术革命上来。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明确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以后江泽民、胡锦涛先后提出“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科学技术“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革命力量”等重要论断。

思考题:

1、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有哪些?

2、如何全面、准确地理解和把握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概括?

3、如何理解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4、如何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第六讲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学习要求:

1、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

2、理解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

3、掌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战略。 重点难点: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和主要特征。

一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最大的实际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1、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理论的新课题

马克思恩格斯曾对未来社会的发展阶段提出过设想。

列宁最早提到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

斯大林在1936年宣布苏联建立社会主义,接着就认为苏联已进入完成社会主义建设并逐渐过渡到共产主义的阶段。

毛泽东曾比较正确地提出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阶段问题。但是,60年代党的指导思想方面“左”的倾向不断发展,进而把对社会主义理解为“从资本主义社会到共产主义社会的革命转变时期”,中断了探索我国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正确之路。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全党开始了对中国国情的重新认识,解决从马克思到毛泽东都没有完全解决的课题,即没有经历资本主义阶段的国家,革命成功后经过“过渡时期”进入到的社会主义,该处于一种什么样的历史阶段。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

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正式提出了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还是处于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

党的十二大着重从物质文明还不发达和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迫切需要两方面来加强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认识,再次提出中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并把物质文明不发达作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这表明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认识进一步深化了。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在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认识上更进了一步.分析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结构和精神文明的特点。

党的十三大报告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作为报告立论的基础,比较系统地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党的十五大指出中国最大的实际就是“中国正处在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对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作了科学的概括。

党的十六大再次强调,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在达到的小康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巩固和提高目前达到的小康水平,还需要进行长时期的艰苦奋斗。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和主要特征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特指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历史阶段。它包含两层含义:

(1)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

(2)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

一是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
二是由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主要依靠手工劳动的农业国,逐步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占多数、包含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工业化国家的历史阶段;
三是由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逐步转变为经济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历史阶段;
四是由文盲半文盲人口占很大比重、科技教育文化落后,逐步转变为科技教育文化比较发达的历史阶段;
五是由贫困人口占很大比重、人民生活水平比较低,逐步转变为全体人民比较富裕的历史阶段;
六是由地区经济文化很不平衡,通过有先有后的发展,逐步缩小差距的历史阶段;
七是通过改革和探索,建立和完善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体制的历史阶段;
八是广大人民群众牢固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自强不息,锐意进取,艰苦奋斗,勤俭建国,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努力建设精神文明的历史阶段;
九是逐步缩小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阶段。

3、科学认识和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意义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新论断,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提出,为我们党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提出,使我们党能在基本国情的把握上避免片面性,同“左”和右的错误倾向划清界限。

三)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

1、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历史条件,决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

2、成熟社会主义所需要的物质基础,决定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

二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果断地纠正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作出了新的概括。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历史决议”,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作了规范的表述: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提出及其主要内容

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在一定历史时期为解决社会主要矛盾而制定的行动纲领,是总揽全局的根本指导方针。1987年党的十三大这是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党的十七大通过的党章又把“和谐”与“富强民主文明”一起写入了基本路线。

1、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是基本路线规定的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

2、“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这是基本路线最主要的内容,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奋斗目标的基本途径。

3、“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这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奋斗目标的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

4、“自力更生,艰苦创业”。这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是实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奋斗目标的根本立足点。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的主要内容

(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保证人民共享改革和发展成果。

(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实现社会安定、政府廉洁高效、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和睦、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

(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和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原则,以改善民生为重点,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2、坚持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的统一

中国共产党是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的统一论者。实现共产主义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最高纲领。但共产主义的实现是一个历史过程,需要通过若干阶段的具体目标,有步骤、分阶段地向前推进。中国共产党制定民主革命的纲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纲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纲领,都是党在特定历史阶段的最低纲领。

三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战略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梦寐以求的夙愿。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党几代领导集体制定了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发展战略。

一)“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1、分“两步走”实现现代化的发展战略

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在20世纪内,分两步把我国建设成为“四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构想。

2、“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开始进一步思考如何从中国具体国情出发研究现代化的进程问题。1987年4月,他在会见西班牙客人时,第一次明确分三步走、基本上现现代化的战略。根据邓小平的思想,同年10月,党的十三大把邓小平“三步走”的发展战略构想确定下来,指出: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第二步,从1991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达到小康水平;
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两番,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

根据邓小平关于分阶段、有步骤地实现现代化的战略思想,党的十五大把“三步走”战略的第三步进一步具体化,提出了新“三步走”:21世纪第一个1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地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再经过10年的努力,到建党100周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
到21世纪中叶建国100周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3、“三步走”发展战略的特点 (1)坚持了雄心壮志与实事求是的统一。

(2)坚持了经济发展和实现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统一。

(3)坚持了经济与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

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党和国家到2020年的奋斗目标,是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经过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20世纪末,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开始达到小康水平,这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一个新的里程碑。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大体上用20年的时间,全面建设一个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党的十七大顺应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和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在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对我国的发展提出了五个方面新的更高要求。

一是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二是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

三是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

四是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

五是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思考题:

1、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及其基本特征?

2、如何正确认识和深刻理解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

3、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如何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的统一?

4、为什么中国共产党要强调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的统一?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是什么?

5、试述我国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6、如何理解“总体上小康水平”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联系和区别?如何理解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

第七讲 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

学习要求:

1、了解改革开放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

2、理解我党改革开放的基本政策。

3、掌握改革开放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重点难点: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一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新时期最鲜明的特征。全面认识改革开放,对于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改革开放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

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使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1、我国作出改革开放重大决策的国内国际背景

2、改革开放是对原有经济体制的根本性变革

3、改革开放不允许否定和抛弃社会主义制度 二)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1、毛泽东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论述

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着矛盾,正是这些矛盾推动着社会主义社会向前发展。(2)阐述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和特点。

(3)提出了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思想。(4)在阐明中国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状况和性质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中国的社会矛盾。

2、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进一步认识

(1)判断一种生产关系和生产力是否相适应,主要看它是否适应当时当地生产力的要求,能否推动生产力发展。

(2)社会主义社会依然存在解放生产力的问题。

(3)把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统一起来。

(4)改革是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途径。

二 坚定不移地推进全面改革

一)改革是全面的改革

1、改革的任务决定中国改革是全面的改革。邓小平认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一场根本改变我国经济和技术落后面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革命。这场革命既然要大幅度地改变落后的生产力,就必然要多方面地改变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部分,改变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经济基础变化的部分,改变一切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使之适应于现代化大经济的需要。

2、中国改革是整体推进式改革。

3、体制改革具有广泛性和全方位性。

二)“三个有利于”是判断改革和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

邓小平明确指出:“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邓小平的这一重要论述为正确地评价改革的得失成败提供了一个全面科学的标准。

三)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在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的关系中,发展是核心,是深化改革和保持稳定的目的所在。中国的主要目的是发展,这是在处理三者相互关系问题时首先要树立的观念。在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的关系中,改革居于首位,对于发展和稳定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改革是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是实现稳定的最可靠途径。在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的关系中,稳定是改革和发展的前提。

1、保持改革、发展、稳定在动态中的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

2、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的可接受程度统一起来。

3、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重要结合点。

三 毫不动摇地坚持对外开放

一)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1、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

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以前,世界各国的经济基本上都处于自然经济状态。这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用我国古代思想家老子的话说,就是小国寡民,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必然要求向外扩张,要求建立世界市场,要求各国实行开放政策。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在这种历史潮流中闭关自守,只能限制自己的发展,甚至会给国家民族带来灾难。

2、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3、实行对外开放也是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需要。

4、实行对外开放要正确处理好对外开放与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关系。 二)对外开放是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

1、全方位:就是不论对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
对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实行开放政策。

2、多层次:就是根据各地区的实际和特点,通过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开放沿江、沿边地区以及内陆省区等不同开放程度的各种形式,形成全国范围内的对外开放。

3、宽领域:就是立足我国国情,对国际商品市场、国际资本市场、国际技术市场、国际劳务市场的开放,把对外开放拓宽到能源、交通等基础产业以及金融、保险、房地产、科技、教育、文化、服务业等。

三)不断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1、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提高对外贸易效益。

2、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战略。

3、切实维护国家安全。

思考题:

1、如何认识改革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2、如何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3、如何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4、为什么说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5、怎样理解对外开放是中国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

第八讲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学习要求;

1、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主要内容。

2、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过程。 重点难点: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

一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一)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选择过程

新中国成立后,受传统的计划经济理论及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影响,我们建立起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国家运用指令性计划,直接掌握、控制和配置人、财、物等等这些资源,所有的经济活动都在计划规定的范围内进行。选择这样的经济体制,有当时的主客观条件:

1、客观条件:我国的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国民经济实力十分薄弱,现代工业很少。

2、主观条件: 传统的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认为,社会主义只能实行计划经济,资本主义才实行市场经济。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1、邓小平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奠基人。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对计划经济进行了大胆的突破,一共有三次历史性的突破,由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过程也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二大,突破了完全排斥市场调节的计划经济观念,提出“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方针。

从十二大到十三大,突破了把社会主义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确认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从十三大到十五大,突破了把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看作社会制度范畴的思想束缚,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改革的目标。

2、江泽民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贡献

江泽民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把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确立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002年十六大提出了健全现代市场体系,加强宏观调控体系,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指明了方向。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基本思想主要包括: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和方法,不是社会制度的基本特征,不是区分“资”和“社”的标志;
计划手段与市场手段相结合,既能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又能正确处理市场机制和宏观调控的关系;
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不具有制度属性,但它与社会主义相结合而形成的经济体制必须体现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特征。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是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如下基本特征:

1、一般特征

既然市场经济不具有制度属性,它的运行体现的是社会化大生产基础上现代经济的共性,那么不同社会制度下的市场经济就具有共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方式具有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即企业行为的自主化;
经济关系的市场化;
宏观调控的间接化;
经济运行的法制化等。

如果说市场经济决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那么,社会主义制度则决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独特特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2、制度特征 第一,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包括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经济为主体,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为补充,多种经济成分长期共同发展。公有制为主体,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最为特殊的方面,其它的个性特征都是在这个基础上产生出来的。

第二,在分配结构和分配方式上,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运用包括市场在内的各种调节手段,既鼓励先进,促进效率,合理拉开收入差距,又防止收入悬殊,两极分化,注重社会公平,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第三,在宏观调控上,以实现最广大劳动人民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社会主义国家能够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优势互补的作用,把市场调节与宏观调控结合起来。

二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

确立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其基本依据是:

第一,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区别于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是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的经济基础,也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第二,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还不发达,生产社会化程度还不高,发展还不平衡,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以适应生产力的要求。这是由我国生产力的状况和发展要求决定的。

第三,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发展社会主义服务。因为判断一种所有制形式是否优越,不能抽象地以公有化程度的高低作为标准, 而要看它是否适合生产力发展的要求,能否促进生产力发展。

二)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

社会主义公有制作为一种生产关系的理论范畴,其实质和核心是全体社会成员或者部分社会成员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实现了人们在生产资料面前的平等。

1、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必须全面认识公有制经济的含义。

党的十五大突破了传统观念,明确指出:“公有制经济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2、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必须全面认识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

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中,各种所有制经济所处的地位和所占的比重是不同的,其中,公有制经济要占据主体地位:

第一,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而且既有量的优势,更注重质的提高,是质与量的统一。

第二,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

3、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必须积极探索公有制的实现形式。

所有制与所有制的实现形式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生产资料所有制,是指生产资料的归属问题,包括人们对生产资料的所有、占有、支配、使用和收益所形成的经济关系,在法律上表现为所有权、占有权、支配权、使用权和收益权。

三)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非公有制经济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当中的非公有制成分。非公有制经济对增强国民经济活力,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和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创造性,加快生产力发展和扩大就业具有重要作用。

三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

一)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 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社会主义之所以必须实行按劳分配是由社会主义公有制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的。社会主义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所有制基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

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体现在按劳分配是全社会分配领域中主体的分配原则,也体现在它是公有制经济内部主体的分配原则。

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是对过去平均主义分配政策的否定,是在促进效率的前提下,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对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性质具有重要意义。

二)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经济占主体,但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程度给予非公有制留有广阔的发展空间。非公有制经济成分必然相应实行非按劳分配的分配方式。即使在公有制范围内,由于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出现和发展,个人投资比重的增加,个人收入中除按劳分配以外,按生产要素分配已经成为事实。

按生产要素分配有多种不同的形式,就其内容来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1、以劳动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以劳动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主要是个体劳动者和被雇于非公有制经济的雇佣劳动者。

2、劳动以外的生产要素所有者参与分配。主要包括资本所有者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凭借资本所有者所取得的利润等。

3、管理和知识产权类的生产要素参与分配。如科技发明、创造、信息、专利等参与分配。

三)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必须以新的视角妥善处理各种利益关系,逐步形成合理的分配结构和完善的社会保障机制。

1、深化分配制度改革。

第一,正确认识“先富”与“共富”的关系。我们提倡一部分地区先富裕起来,是为了鼓励和带动其他地区也富裕起来,并且使先富裕起来的地区帮助落后的地区更好地发展。

第二,注重社会公平,防止两极分化。

2、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四 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一)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要求“好”与“快”有机结合

2007年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为什么要提出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这是因为:

1、提出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是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的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为前提的。2006年我国GDP上升至第四位,经济体制实现了重大转变,对外开放不断扩大,我国已成为第三贸易大国。这些成就和变化,为我们走向又“好”又“快”发展这一新的历史起点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必要的市场供求格局和重要的体制性基础,使我国有条件提出又好又快发展的理念。

2、提出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也是进一步发展的迫切要求。进入新世纪,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资源相对短缺、生态环境脆弱、环境容量不足,已经成为我国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因此,我们必须“好”字当前,坚持“好”中求“快”,努力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3、提出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并不意味着发展速度问题无足轻重。

为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关键要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

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十七大强调,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必须坚持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

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要要做到“两个坚持”和“三个转变”。

1、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做到“两个坚持”。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做到“两个坚持”,即坚持走中国特色工业化道路,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

第一,新型工业化道路同信息化等现代高科技发展紧密结合。

第二,第二,新型工业化注重经济发展同资源环境相协调。

第三,新型工业化实现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同劳动密集型产业相结合。

第四,新型工业化坚持城乡协调发展。

2、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实现“三个转变”。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实现“三个转变”。即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

一、第

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1、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出的背景:改革开放以来,城市与农村都得到了发展,但是出现了城乡差距日益扩大的严重问题。农村的生产条件与生活条件仍然非常落后,与蓬勃发展的城市经济形成了巨大的反差,成为制约我国现代化建设和全面小康社会的主要因素之一。在我国绝大多数群众稳定地解决温饱、进入小康之后,今后10到20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完成这一伟大历史性任务的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

2、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和要求:可以概括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二十个字,内容丰富,涵义深刻,全面体现了新形势下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五)统筹区域发展

1、“两个大局”的思想。

邓小平在20世纪80年代曾提出了“两个大局”的思想,即东部沿海地区加快对外开放,率先发展起来,这是一个大局;
东部地区发展到一定时期,要帮助中西部地区加快发展,这也是一个大局。

2、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意义。

第一,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是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的重大举措。通过实施西部开发,使东、中、西部地区形成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的经济格局,提高我国生产社会化水平和整体经济效益,有利于我们加快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的步伐。

第二,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是适应世界范围结构调整,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迫切要求。加快西部开发,不仅有利于解决西部地区存在的结构性问题,也有利于促进全国的结构调整和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更有效地提高国际竞争力。

第三,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增进民族团结,保持社会稳定和边疆安全的根本保证。

六)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提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奋斗目标。

思考题:

1、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主要内涵是什么?

2、如何从理论上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之间的关系?

3、如何理解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

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为什么要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5、结合现阶段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和按劳分配的理论,对现实经济生活中个人收入出现差距的现象进行分析。

6、我们应如何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第九讲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学习要求:

1、理解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特点。

2、掌握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要求。 重点难点:

社会主义社会的民主、自由和人权。

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制度

一)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第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

第二,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本质和核心要求,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

第三,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是有机统一体,它们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伟大实践之中,决不能把它们分割开来或对立起来。

二)人民民主专政

1、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体。

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体。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这一规定表明:人民民主专政是工人阶级(经过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对人民实行民主和人对敌人实行专政的国家政权。

2、人民民主专政的实质。

我国现阶段的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是无产阶级专政,这主要表现在:

第一,性质相同。人民民主专政同无产阶级专政一样,都是以工人阶级(经过共产党)为领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国家政权;
都是绝大多数人享有民主权利而对极少数敌人实行专政的新型民主、新刑专政的国家政权;

第二,作用、职能相同。都承担着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扩大人民民主,镇压敌对势力反抗,保卫和巩固革命成果,领导和组织全面的社会主义建设的职能;

第三,历史使命相同。都要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逐步消灭一切阶级送别和社会不平等,为未来过渡到共产主义创造条件。

3、人民民主专政的中国特色。

人民民主专政是适合中国国情和革命传统的一种形式,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第一,从政权组成的阶级结构来看: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参加国家政权的有工人、农民和城市小资产阶级,在一定历史时期中还有民主资产阶级。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以后,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工人阶级、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民阶级、一切拥护社会主义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都属于人民的范畴,在最广大人民内部实行民主,只对极少数人实行专政;

第二,从党派的关系来看:实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这种新型的政党关系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一个成功的创造,也是我国政治制度中的一个特点和优点;

第三,从概念表述来看,人民民主专政的提法更全面、更明确地表现出人民民主和人民专政这两个相互联系的方面。

4、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实质。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实质,就是要不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切实保护人民的利益,维护国家的主权、安全、统一与稳定。

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政体。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我国的政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社会主义的根本政治制度,它是指以人民代表大会为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以民主集中制为组织原则,由人民选举的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集中处理国家事务的政权组织形式和国家管理形式。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鲜明的特点。

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鲜明的特点。在我国,人民内部虽然还存在各种复杂的矛盾,但全国人民根本利益的一致性,决定了人民可以统一行使自己的国家权力。在国家机构体系中,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实行民主集中制,集体行使职权,集体决定问题;
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合理分工、协调一致地工作,保证了国家统一有效地组织各项事业,保证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四)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和统一战线学说与我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重要形式。这一制度是在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斗争中形成的,是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及社会各界民主人士的共同选择。

邓小平指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实行多党派的合作,这是我国具体历史条件和现实条件决定的,也是我国政治制度中的一个特点和优点。”

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的内容。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多党合作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这种领导是政治领导,即政治原则、政治方向和重大方针政策的领导。

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以宪法为根本活动准则,负有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合作的基本方针:“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也是中国政治生活中发扬民主的重要形式。人民政协的主要职能是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

3、中国政党制度是一种社会主义的新型政党制度。 我国政党制度的特征是:

第一,在我国政党制度中,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的关系: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不是在野党,更不是反对党。

第二,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有共同的根本利益和共同的目标。都是以四项基本原则为共同准则,以实现不同时期的总任务为共同纲领,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共同理想。

第三,各民主党派都参加国家政权,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执行。

第四,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都以宪法为根本活动准则,都受到宪法规定范围内的政治自由、组织独立和法律上的平等地位。

判断一个国家的政党制度究竟好不好,要从它的基本国情出发来认识,要从它的实践效果来分析。

五)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民族区域自治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

民族区域自治是在统一而不可分离的国家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实行区域自治。民族区域自治的核心,是保障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本地方事务的权利。邓小平指出:“解决民族问题,中国采取的不是民族共和国联邦的制度,而是民族区域自治的制度。我们认为这个制度比较好,适合中国的情况。”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共产党根据我国的历史发展、文化特点、民族关系和民族分布等具体情况作出的制度安排,符合各民族人民的共同利益和发展要求:
第一,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长期存在和发展,是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历史依据。

第二,近代以来在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形成的爱国主义精神,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政治基础;

第三,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人口分布格局,各地区资源条件和发展的差异,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现实条件。

2、我国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享有广泛的自治权利。 六)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基层民主是我国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各阶层人士,在城乡基层政权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基层自治组织中依法直接行使的民主权利,包括政治经、经济、文化、教育等领域的民主权利,具有全体公民广泛和直接参与的特点。它不仅仅是一种基层自治和民主管理制度,而且作为国家制度民主的具体化,是社会主义民主广泛而深刻的实践。

二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一)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依法治国,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目标。

1、依法治国方略的提出。

江泽民继承邓小平的法制思想,提出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在中国共产党十五大报告中,他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角度,在党的历史上第一次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提出来。1999年3月,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入宪法,由党的主张上升为国家意志。从“法制国家”到“法治国家”的变化,体现了我党在治国目标的认识上产生了重大跃迁。

2、依法治国的基本内涵。

中国共产党十五大报告对其的科学涵义进行了明确表述:“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从上面的阐述中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把握依法治国的基本内涵:

(1)依法治国的主体是党领导下的人民群众,也就是党领导人民实行依法治国。

(2)依法治国的客体是国家事务、经济文化事业和社会事务。

(3)依法治国的重要依据是国家的宪法和法律,任何组织、个人都必须维护宪法和法律的尊严。

(4)依法治国的实质是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和法律化。即以宪法和法律来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以公民权利来约束国家权力。

3、实行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意义。

(1)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的重大转变,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2)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

(3)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客观需要。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市场主体的活动、市场秩序的维持、国家对经济活动的调控,以及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各个环节,都需要法律规范。

(4)依法治国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摒弃“人治”,实行“法治”,能够保证社会和政治的相对稳定。(“法治当优于一人之治”) 二)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社会主义法制是人民按照自己的意志,通过国家政权所建立起来的法律制度和执法原则,是人民当家作主和治理国家的基本方法。法制是依法治国的前提和基础。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1、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基本要求。 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基本要求:“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16字方针)。

(1)有法可依:建立统

一、完备、科学的法律体系和制度,即立法能够适应不断发展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的需要,及时对各种社会关系进行规范。

(2)有法必依:保证法律效力的普遍性和有效性,即尽量排除和杜绝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和法律监督中的随意性、偶然性和腐败现象;
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能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3)执法必严:确保严格公正的执法和司法。司法机关应当独立公正地行使司法权,不受其他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非法干预。

(4)违法必究:对一切违法犯罪行为都要按“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给予惩处。

2、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是一个逐步发展和完善的历史过程

三 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民主政治

一)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扩大社会主义民主

1、政治体制的含义与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政治体制指政治制度的具体表现和实现形式,主要是指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组织制度、工作制度等具体制度。我国建立的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是好的,但它很不完善,党和国家现行的具体领导制度、组织形式和工作方式还存在一些缺陷。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必须深化政治体制改革。

2、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原则。

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必须从我国国情出发,既要态度积极,又要步子稳妥。

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绝对不能照搬西方政治模式,但并不意味着不能和不需要批判地吸收和借鉴西方政治文明的积极成果。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历史传统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民主应该适合自己的国情。

3、我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

(1)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巩固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地位。

(2)完善法律制度,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树立社会主义法制权威。

(3)完善司法体制机制,坚持司法为民、公正司法,推进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发挥司法维护公平正义的职能作用

(4)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着力转变职能、理顺关系、优化结构、提高交通,形成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
健全政府职责体系,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推行电子政务,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

(5)完善制约和监督机制,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

(6)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贯彻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反腐倡廉战略方针,重点加强对领导干部特别是对主要领导干部、人财物管理使用、关键岗位的监督,健全质询、问责、经济责任审计、引咎辞职、罢免等制度,推进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

二)社会主义社会的民主、自由和人权

1、民主

民主作为一种国家制度,作为上层建筑,它的本质是由其经济基础决定的。

民主的形式是多样的,没有统一的标准。

社会主义民主是多数人的民主,是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最高形态的民主,其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民主建设是逐步发展的历史过程,它的发展程度同一定的经济文化状况相关联。

2、自由

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劳动人民具有形式上的自由权利,实际上真正通行的财富的自由。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社会主义自由解决了资本主义自由无法解决的最广大劳动人民群众行使实际自由权利的问题。

3、人权

人权最初是资产阶级革命时期为反对神权和封建特权提出的。人权作为权利的一般表现形式,是社会的产物。

人权是具体的、相对的,不是抽象的、绝对的,与一个国家的政治状况、经济发展、历史传统、文化结构和整个社会的发展水平有很大关系。

思考题:

1、如何正确理解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2、与中国国情相适应的政治制度有哪些?其特色与优势在哪里?

3、依法治国的涵义是什么?如何理解其科学内涵?依法治国的意义何在?如何推进依法治国进程,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4、政治体制的涵义是什么?如何推进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在当前和今后的一个时期,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包括哪些?

5、如何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社会制度下的民主、自由和人权?

第十讲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学习要求:

1、了解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战略地位。

2、理解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内容。

3、如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重点难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内容。

一 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一)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文化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的范畴。一般来说,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在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的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是指作为观念形态的、与经济、政治并列的,有关人类社会生活的思想理论、道德风尚、文学艺术、教育和科学等精神方面的内容。

在当代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其主要内容来说,同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一贯倡导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一致的。要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必须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努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第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第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任务,就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着力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切实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方针

我们党在领导文化建设的长期实践中,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不断深化对文化发展规律的认识,形成了指导文化建设的一系列重要方针和原则。

第一,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第二,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第三,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不断推进文化创新。

第四,坚持立足当代又继承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立足本国又充分吸收世界优秀文化成果。

第五,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

二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这四个方面的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都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从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丰富思想文化成果中提炼和概括出来的精华,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刻内涵的科学揭示。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抓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
树立共同理想,突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
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掌握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
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打牢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二)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马克思主义决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性质和方向,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根本的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三)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历史和实践发展的必然结论。摆脱贫穷落后,走向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中华儿女世世代代的梦想和追求。鸦片战争以来一百多年的历史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坚持这条道路,就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无可辩驳地证明了这一点。

理想是有层次的,对中国共产党人来说,最高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这个理想并没有随着时代的改变而改变,共产主义的最高理想同现阶段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统一的。我们现在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努力,就是为将来实现共产主义最高理想而奋斗。

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民族意识、民族心理、民族品格、民族气质的总和,是民族文化中固有的并且延绵不断的一种历史文化传统,是民族文化最本质、最集中的体现。

时代精神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中华民族富于进取的思想品格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相结合的伟大成果,已经深深融入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个方面,成为各族人民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强大精神力量。

五)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2006年3月,胡锦涛在看望出席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的委员时指出,要教育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坚持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
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
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
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
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
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
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
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对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精辟概括,是对新时期社会主义道德的系统总结,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一)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思想道德建设,解决的是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问题。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必然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的重要内容。

要加快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

要着力培育文明道德风尚。积极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道德规范,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促进人际和谐。

要把先进性要求同广泛性要求结合起来。

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是中国共产党和我们国家重要的政治优势。越是改革开放,越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越需要重视和加强思想政治工作。

二)发展教育和科学

教育和科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对于提高民族素质、提高社会文明程度、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具有重要作用。发展教育和科学,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是加强文化建设、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

三)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必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遵循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规律,不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要坚持以发展为主题,以改革为动力,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以创造生产更多更好适应人民群众需求的精神文化产品为目标,促进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要坚持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要坚持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在关键环节上实现新突破。

思考题:

1、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地位?

2、为什么必须坚持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3、如何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及其相互关系?

4、如何理解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意义?

5、怎样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和主要内容?

第十一讲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学习要求:

1、了解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

2、掌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主要原则、目标和任务。 重点难点: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一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

社会和谐是中国共产党不懈奋斗的目标。在长期实践中,党不断探索和发展了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建设理论。这些思想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重申了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一系列重要思想,同时结合改革开放的实际科学阐述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理论观点,对社会主义社会建设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断。

十三届四中全会后,江泽民根据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强调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指导方针,必须推进各项社会事业健康发展,使社会更加和谐;
要充分调动各个方面的积极性,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
要正确处理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等,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我们党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理论。

十六大报告明确把社会更加和谐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十六大以来,党对社会和谐的认识不断深化,明确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的地位。十六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强调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要适应我国社会的深刻变化,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并明确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2006年10月,十六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面、深刻地阐明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性质和定位,指明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工作原则和重大部署。

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反复强调要把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国未来发展的重要任务,其现实依据在于:

第一,这是我们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

第二,这是我们把握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有力应对来自国际环境的各种挑战和风险的必然要求。

第三,这是巩固党执政地位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含义

对什么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2005年2月,胡锦涛在中央党校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必须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要正确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性质。

二是要正确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关系。这四者是有机统一的,它们既有不可分割的紧密联系,又有各自的特殊领域和规律。

三是要正确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系。 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第一,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第二,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第三,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党执政理念的升华。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还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第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四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及时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部署,有利于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第二,使社会更加和谐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切实做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有利于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切实维护和促进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第三,促进社会和谐是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有利于进一步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第四,社会和谐是应对外部挑战的重要条件,保持国内安定和谐的社会政治局面,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抗风险能力,更好地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二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思路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

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这就是: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着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走共同富裕道路,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调发展。

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第一,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第二,必须坚持科学发展。

第三,必须坚持改革开放。

第四,必须坚持民主法治。

第五,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第六,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任务

到2020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是:(1)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完善,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
(2)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
(3)社会就业比较充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
(4)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备,政府管理和服务水平有较大提高;
(5)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良好道德风尚、和谐人际关系进一步形成;
(6)全社会创造活力显著增强,创新型国家基本建成;
(7)社会管理体系更加完善,社会秩序良好;
(8)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生态环境明显好转;
(9)实现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目标,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这九条目标和主要任务分别反映了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总要求的各个方面,充实和丰富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容。

党的十七大在提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时,将上述几个方面的目标和任务进一步概括为“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更加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基本形成,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社会就业更加充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中等收入者占多数,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社会管理体系更加健全。” 二)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1、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2、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

3、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

4、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

5、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6、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 思考题:

1、如何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

2、如何正确理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可能性?

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何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遵循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5、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

6、怎样认识社会建设以解决民生为重点的意义?

第十二讲 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

学习要求:

1、了解“和平统

一、一国两制”战略构想的内容和重大意义。

2、掌握新时期“和平统

一、一国两制” 构想的重要发展。

重点难点:

“和平统

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意义。

一 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中国具有五千年悠久历史。中华民族繁衍生息在这块土地上,各民族相互融合,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形成了崇尚统

一、维护统一的价值观念。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

一) 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

1、爱国主义的内涵。

爱国主义是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在一个国家民族意识和民族觉悟的集中反映。

2、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始终是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主流。

二)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之一

1、民族复兴是中国共产党肩负的光荣的历史使命。

2、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内容和基本任务。

三) 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国人民不可动摇的坚强意志

1、祖国统一符合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2、中国共产党在实现祖国统一的问题上的立场是坚定不移的。

二 从武力解放台湾到和平解放台湾

中国共产党一直致力于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上,经历了从武力解放台湾到和平解放台湾的过程。

一)台湾问题的由来和实质

1、台湾问题的产生。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神圣领土,三国时期称夷州,隋称琉球,明代以来荷兰和西班牙殖民者分别侵占过我国台湾。1661年民族英雄郑成功成功收复台湾。1683年清政府统一台湾。1894年爆发中日甲午战争,结果中国战败,清政府被迫签署《马关条约》,将台湾、澎湖列岛割让给日本。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战败投降,中国政府再度收复台湾。1949年中国人民解放战争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党逃到台湾,在美国的支持下一直统治台湾。台湾问题由此产生。

2、台湾问题的实质。

台湾问题的实质是中国的内政问题。

二)和平解放台湾方针的确立

1、武力解放台湾的方针。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政府根据当时的国内外局势特别是美国插手台湾问题、阻挠中国统一大业的形势,提出武力解放台湾的方针和政策。并于1954年发动金门战役,向国际社会,特别是美国表明中国人民解放台湾的决心和立场。

2、和平解放台湾的方针。 (1)提出和平解放台湾的背景。

(2)和平解放台湾方针的确立。

三 “和平统

一、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

一)“和平统

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的形成和确立

1、形成过程。 1979年,《告台湾同胞书》发表。1978年底,我们党就以“台湾回到祖国怀抱,实现统一大业”来代替“解放台湾”的提法。《告台湾同胞书》实际上就是要实行“三通”,即通航、通邮、通商。

1981年,叶剑英委员长发表了《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的重要谈话,具体阐明了中国共产党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九条方针。这标志着“一国两制”构想的内容开始明晰化。

“一国两制”概念的提出。1982年,邓小平指出叶剑英提出的政策实际上就是“一国两制”。这是“一国两制”概念的首次提出。

1982年,邓小平会见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时,明确指出用“一国两制”的办法解决香港问题。

1982年,第五届人大第五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对特别行政区作出专门规定,这表明,实行“一国两制”有了宪法的保证。

2、“和平统

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的确立。

1985年,“一国两制”作为一项基本国策被六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确定下来。

二)“和平统

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意义

1、基本内容。

(1)坚持“一个中国”。这是“和平统

一、一国两制”的核心,是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

(2)坚持“两种制度”,即在统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内,作为国家主体的大陆地区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澳门作为统一国家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则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

(3)高度自治。

(4)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5)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寄希望于台湾人民。

(6)积极促谈,争取通过谈判实现统一。

(7)积极促进两岸“三通”和各项交流,增进两岸同胞的相互了解和感情,密切两岸经济、文化关系,为实现和平统一创造条件。

(8)坚决反对任何“台湾独立”的言行。(9)坚决反对外国势力插手和干涉台湾问题。

(10)集中力量搞好经济建设,是解决国际国内问题的基础,也是实现国家统一的基础。

2、重要意义。

(1)“和平统

一、一国两制”构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2)“和平统

一、一国两制”构想体现了既坚持祖国统

一、维护国家主权的原则坚定性,也体现了照顾历史实际和现实可能的策略灵活性。

(3)“和平统

一、一国两制”构想创造性地把和平共处原则用来处理一个国家的统一问题。 (4)“和平统

一、一国两制”构想有利于争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所需要的和平的国际环境与国内环境。

(5)“和平统

一、一国两制”构想为解决国际争端和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三)“一国两制”构想在香港、澳门的成功实践

“一国两制”的构想最早是针对台湾问题提出来的,首先运用于解决香港和澳门问题。收回香港和澳门并恢复行使中国主权,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的一贯立场,也是海内外所有炎黄子孙的共同心愿。

1、香港问题的解决。

2、澳门问题的解决。

3、香港、澳门回归对解决台湾问题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和促进作用。 四 新形势下“和平统

一、一国两制”构想的重要发展

完成祖国统一,是中国共产党在新世纪的三大任务之一。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来,围绕台湾问题的内外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中国政府在坚持“和平统

一、一国两制”思想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方针和政策,丰富和发展了“和平统

一、一国两制”构想。

一)对“和平统

一、一国两制”构想的丰富和发展

1、明确提出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坚定地维护一个中国原则。

2、在坚持和平统

一、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的基础上,提出“文攻武备”的总方略。

3、首次提出进行海峡两岸和平统一谈判,创造性地发展了关于两岸谈判的主张。

4、将做好台湾人民工作提升到“完成祖国统一的重要基础”的战略高度,努力扩大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和人员往来。

5、指出台湾问题不能无限期地拖延下去。

6、从国家发展战略高度阐述了解决台湾问题与经济建设的辨证关系,强调解决台湾问题的关键在于增强综合国力。

二)新世纪新阶段的对台方针政策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针对台海局势的新变化、新情况、新特点,做出了关于新形势下队台工作的一系列重大决策和部署,创造性地提出了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新论述和新主张。胡锦涛关于祖国和平统一的一系列论述和主张,是新形势下对台工作的指导思想。

1、明确提出反对和遏制“台独”是新形势下两岸同胞最重要、最紧迫的任务。

2、提出两岸关系现状的定义,丰富了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内涵。

3、提出构建和平稳定发展的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理应成为两岸关系发展的主题。

4、强调和平统一工作也要体现以民为本、为民谋利。

5、制定反分裂国家法,将中央对台方针政策法律化。 思考题:

1、如何理解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2、“和平统

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意义是什么?

3、如何理解新形势下“和平统

一、一国两制”构想的重要发展?

第十三讲 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

学习要求:

1、了解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2、掌握中国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内容。 重点难点:

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曲折发展。

一 国际形势的发展及特点

时代主题随着历史的变迁,世界矛盾和形势的发展变化而改变。对时代特征和总体国际形势的科学判断,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理论问题,也是社会主义国家确立正确的外交政策和国际战略的前提和基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形势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时代主题也由战争与革命转换为和平与发展。

一)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1、毛泽东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形势的分析

(1)毛泽东提出新的世界大战既有可能发生也有可能防止的两点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战争与和平问题成为国际社会所面临的突出问题。毛泽东认为,世界反动力量确在准备第三次世界大战,战争危险是存在着的。但是,世界人民的民主力量超过世界反动力量,并且正在向前发展,必须和必能克服战争危险。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继续坚持新的世界大战既有可能发生也有可能防止的两点论。

(2)毛泽东提出的两个中间地带和三个世界划分的思想。20世纪60年代,随着世界各种政治力量的进一步分化和改组,毛泽东指出:“我们现在提出这么一个看法,就是有两个中间地带:亚洲、非洲、拉丁美洲是第一个中间地带;
欧洲、北美加拿大、大洋洲是第二个中间地带。日本也属于第二个中间地带。”这给中国发展同亚、非、拉国家的关系提供积极的作用。1974年,毛泽东又提出三个世界划分的战略。即美国、苏联是第一世界,日本、欧洲、澳大利亚、加拿大是第二世界,亚洲(日本除外)、非洲、拉丁美洲是第三世界。中国属于第三世界。这对我国发展外交关系,改善国际环境,起了重要作用。

2、邓小平对时代主题的新判断

邓小平对时代主题判断的基本点:第一,世界大战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可以避免,我们有可能争取较长时期的和平环境;
第二,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带有全球性的战略问题,是东西方之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矛盾全局的集中体现;
第三,和平与发展的相辅相成的,世界和平是促进各国共同发展的前提条件,各国的共同发展则是保持世界和平的重要基础;
第四,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并不意味着这两个问题已经解决。

二)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1、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

世界多极化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对国际关系有突出影响的国家和国家集团相互作用而趋于形成多极格局的一种发展趋势,是对主要政治力量在全球实力分布状态的一种反映。

(1)世界格局多极化的必然性。

第一,世界格局多极化是国际关系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趋势。

第二,世界格局多极化是时代进步的要求,符合各国人民的利益。

(2)在世界格局多极化的趋势中,军事力量是关键因素。同时,经济技术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2、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

经济全球化的主要特征是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的全球化。科技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是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动力。经济全球化使各种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优化组合和资源优化配置,从而促进全球经济的迅速发展。但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是一个难得的历史机遇,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三)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

1、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 实现和平发展,是中国人民的真诚愿望和不懈追求。中国对内坚持和谐发展,对外坚持和平发展,这两个方面是密切联系、有机统一的整体。

第一,中国和平发展的道路,是一条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发展道路

第二,中国和平发展的道路,是一条勇于参与经济全球化而又坚持广泛合作、互利共赢的发展道路。

2、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必然性

第一,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

第二,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基于中国历史文化传统的必然选择。

第三,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基于当今世界发展潮流的必然选择。

二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一)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形成和发展

1、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形成

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提出“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三大外交方针。同时,我们党还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同所以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

20世纪60年代以后,由于国际局势的变化,中国外交政策重心由“一边倒”调整为同时反对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到处扩张、肆意干涉别国内政的霸权主义政策。同时积极支持民族解放运动,坚持睦邻友好,维护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世界的进步与和平。

20世纪70年代后,美苏争霸出现了苏攻美守的态势。毛泽东审时度势,果断地决定打开中美关系的大门,提出了“一条线”的外交战略。无论实行什么样的具体政策,独立自主、和平共处的基本方针始终没变。

2、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发展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历史时期,邓小平继承了毛泽东的外交思想,更加强调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并赋予了新的内容,提出了一系列新观点,丰富、发展和完善了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从“一条线”到“真正的不结盟”。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20世纪90年代以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江泽民继承和发展了邓小平外交思想,继续开创我国外交工作的新局面。外交工作归根到底就是要坚定不移地维护我们国家和民族的最高利益。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中国主张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发展模式多样化,积极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有利于实现共同繁荣发方向发展,推动国际秩序向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为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作出贡献。

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

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是我国对外交往活动的根本准则,是在外交工作实践中探索出来的处理对外关系的根本依据。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坚持独立自主地处理一切国际事务的原则。

第二,第二,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指导国家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第三,坚持同发展中国家加强团结与合作的原则。

第四,坚持爱国主义与履行国际义务相统一的原则。

三)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中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多年来,中国坚持和平、发展、合作的政策主张,努力同各国一道实践建立和谐世界的崇高目标。

第一,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

第二,第二,维护世界多样性,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发展模式多样化。

第三,树立新的安全观念,努力营造长期稳定的国际和平环境。

第四,推动建设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思考题:

1、如何理解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

2、中国为什么要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

3、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4、如何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第十四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

学习要求:

1、了解人民群众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

2、理解新的社会阶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者。 重点难点:

新的社会阶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一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事业

一)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力量

在当代中国,一切赞成、支持和参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阶级、阶层和社会力量,都属于人民的范畴,都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始终是推动我国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根本力量。

1.工人阶级是国家的领导阶级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方针,这是由我们党和国家的性质、工人阶级的特点及其历史地位决定的。首先,我国是一个由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共产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决定了工人阶级在国家的领导地位。其次,中国工人阶级是近代以来我国社会发展特别是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产物,是中国先进生产力和先进生产关系的代表。再次,工人阶级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基本动力。在当代中国,实行改革开放,进行现代化建设,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符合工人阶级的根本利益。工人阶级由于其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领导地位和高度集中统一等特点,成为国家和社会稳定的强大的社会力量。

2.农民阶级是人数最多的基本依靠力量

农民阶级占据了中国人口的绝大多数,工人阶级正是与农民阶级结成了巩固的联盟,才掌握了中国民主革命的领导权,完成了中国革命的任务,并进而走向社会主义。我国的国情,决定了广大的农民不但是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力军,而且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中人数最多、最基本的依靠力量。

3.知识分子是中国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在当代中国,知识分子作为工人阶级中掌握科学文化知识较多的主要从事脑力劳动的一部分,是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和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的基本力量,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承担着重大的社会责任。, 二)新的社会阶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现了一些新的社会阶层,这些阶层归纳起来主要有: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从业人员,自由职业者。新的社会阶层是在党和国家改革开放政策的允许下出现的,是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和社会主义上层建筑主导国家政治经济生活的总的条件下存在和发展的,其经营活动都要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是劳动者,是从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干部队伍中分化出来的。他们在党的方针、政策指引下,通过诚实劳动和工作,通过合法经营,为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做出自己的贡献。他们中的一部分人,即使占有生产资料和雇佣工人,也不同于社会主义改造前的私营工商业者,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三)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

劳动、知识、人才、创造,四者是一个具有内在联系的统一的整体,劳动在其中居于核心和基础的地位;
知识是创造财富的重要资源,但它只有通过劳动者、劳动资料,才能形成实际的财富;
人才是知识资源的载体,人才的本质在于创造性。人才只有通过劳动,为社会创造出巨大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才能体现出自身的价值;
创造本身就是一种劳动,创造过程就是劳动者最大限度地发挥聪明才干的过程。

四)巩固和加强各族人民的团结合作 巩固和发展各民族的团结,关系到国家的统一和边疆的巩固。我国的少数民族大多数居住在边疆,加强各民族的团结,对保卫国家边疆安全、发展同领国的友好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巩固和发展各民族的团结,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败和各民族地区的自身的发展。巩固和发展各民族的团结,是巩固和发展人民民主专政和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的一个重要条件。

二 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

一)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重要法宝

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经验证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结成最广泛的统一战线,是战胜困难、夺取革命和建设胜利的重要保证,是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的一个巨大优势。

二)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内容和基本任务

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基本任务是:高举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旗帜,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同心同德、群策群力,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为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服务,为促进香港、澳门长期稳定和祖国和平统一服务,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服务。

三)正确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

1.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正确处理民族问题。

社会主义时期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是: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

2.全面贯彻党的宗教政策,正确处理宗教问题。

我国实行政教分离的原则,任何宗教都没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都不能干预国家行政、司法和教育等国家职能的实施。同时,在我国,宗教还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坚决抵制境外势力利用宗教进行渗透,坚决打击宗教极端势力,坚决反对和取缔邪教。

三 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

一)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保卫祖国的钢铁长城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力量

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保卫祖国的钢铁长城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力量,加强人民军队建设是维护国家安全统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

第一,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坚强柱石。

第二,中国人民解放军是捍卫社会主义祖国的钢铁长城。第三,中国人民解放军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

二)建立巩固的国防是国家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任务

军队和国防现代化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巩固的国防是国家安全和经济发展的基本保证。打的赢、不变质,这是新形势下我军必须解决好的两大历史性课题。

1.按照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的要求加强人民军队建设。

第一,革命化始终是第一位,决定着军队现代化的性质和方向,同时为实现我军现代化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第二,现代化是军队建设的中心。

第三,正规化是现代化和革命化的必然要求。

2、贯彻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

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是中国革命战争的总的战略方针,是毛泽东军事战略思想的主要内容,在中国革命战争中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新中国成立后,我们的军事战略方针也一直是积极防御。

3.坚持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方针。

正确认识和处理国防与经济建设的关系,是中国共产党一贯坚持的一个重要战略思想。从根本上讲,这两大战略任务是统一的,但应当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正确把握和处理。

第一,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集中力量把经济搞上去,是解决包括国防建设在内的当代中国所有问题的前提和基础。

第二 ,实现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使国防和军队发展战略与国家发展战略相适应。

第三,积极探索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发展路子。

第四,增强全民国防观念或国防意识,其实质就是对于维护国家主权、尊严和领土完整的高度责任感,追求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伟大理想和抱负。

三)新世纪新阶段人民军队的历史使命

新世纪新阶段,胡锦涛对人民军队的历史使命作出了“三个提供、一个发挥”的科学定位。“三个提供”是指我军要为党巩固执政地位提供重要的力量保证,为维护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期提供坚强的安全保障,为维护国家利益提供有力的战略支撑;
“一个发挥”是指我军为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共同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我军要完成新世纪新阶段的历史使命,必须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军队战斗力建设,把提高战斗力作为贯彻科学发展观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实践中开拓战斗力建设的新局面。

四)积极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

当今世界,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新技术的发展,有力地促进了世界新军事变革的发展,信息化正成为新军事变革的本质和核心。我们要把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放在第一位,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迎接世界新军事变革的挑战,积极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

第一,迎接世界新军事变革的挑战,必须按照信息化的要求,积极创新发展军事理论。

第二,迎接新军事变革的挑战,关键在人才建设。

第三,迎接世界新军事变革的挑战,必须继续对我军的体制编制进行改革,使之更趋合理。

第四,迎接世界新军事革命的挑战,必须坚持以信息化带动机械化,以机械化促进信息化,实现机械化、信息化建设的复合式发展,走跨越式发展道路。

第五,迎接世界新军事变革的挑战,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

思考题: 1.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正确理解工人阶级是我们国家的领导阶级? 2.如何理解新的社会阶层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3.如何理解“四个尊重”是党和国家的一项重大方针? 4.如何理解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仍然是一个重要法宝?

5.如何认识在新世纪新阶段加强国防和人民军队建设的重要意义?

第十五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学习要求:

1、正确认识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

2、认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重要意义。 重点难点:

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一 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

一)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

党章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中国共产党成立之日起,就是中国工人阶级的政党,始终坚持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第一,中国共产党是以中国工人阶级为基础的,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工人阶级的产生和发展是建党的根本条件。第二,中国共产党党员是中国工人阶级中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第三,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基础和行动指南的,代表了中国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

中国共产党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也就是说,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按照中国的实际和中国人民的意愿,艰苦奋斗,造福于祖国与人民;
始终不愧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主心骨,能够把全民族和全社会的力量高度凝聚起来,为着共同的理想和目标而团结奋斗。

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决定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国共产党代表工人阶级的利益,同时代表着中国广大人民和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也不追求特殊利益。中国共产党从成立那一天起,就把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最高原则,把代表工人阶级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作为党的一切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二)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逐步形成的,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是人民的选择。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从根本上说,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中国能够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这个宏伟目标的政治力量,只有中国共产党。

第一,坚持中国现代化的正确方向,需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第二,维护国家统

一、社会和谐稳定,需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第三,正确处理各种复杂的社会矛盾,把亿万人民团结起来,共同建设美好未来,需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第四,应对复杂的国际环境的挑战,需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三)坚持党的领导必须改善党的领导

要坚持党的领导,必须不断改善党的领导。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只有改善党的领导,才能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这是因为:

第一,从国际上看,当今世界,形势复杂,竞争激烈。只有改善党的领导,党才能更好地应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带来的严峻挑战,团结和带领人民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使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第二,从国内看,中国正处在历史性的伟大变革之中,新形势、新任务对我们党提出了新的要求。如果党的领导方式、工作方法和具体制度不改进和完善,党就难以适应新的要求。

第三,从党的自身状况看,目前党的实际状况同党肩负的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光荣使命还有许多不适应的地方。所有这些,都需要通过改善党的领导加以解决。

当要前改善党的领导,应着力解决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首先,要正确处理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的关系。

其次,要改革、完善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

最后,要进一步解决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这两大历史性课题。

二 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一)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经验反复证明,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和组织路线,保持党与群众的密切联系,革命和建设事业就前进、就胜利;
违背党的群众路线,严重脱离群众,革命和建设就会遭受挫折甚至失败。

第一,为了群众、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要求。

第二,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党能否长期执政的关键所在。

第三,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中国共产党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不断取得事业成功的根本保证。

二)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中国共产党来自于人民,植根于人民,服务于人民,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中国共产党正确把握了以下几个基本原则:
第一,根本立足点是考虑并满足大多数人的利益要求。

第二,第二,妥善处理与兼顾不同阶层、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关系。

第三,切实解决好事关人民群众利益的实际问题。关心群众、代表群众利益,必须十分具体地落实到解决群众生产和生活的实际问题上。

三 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

一)党的建设是一项伟大的工程

高度重视和不断加强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从小到大、由弱到强、从挫折中奋起、战胜困难中不断成熟的一大法宝,也是党领导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把建设一个全国范围的、广大群众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中国共产党作为一项伟大的工程来抓,并得出了许多经验。在新的历史时期,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开创了党的建设的新的伟大工程。面向新世纪,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领导,全党继续推进党的建设这个伟大的工程,提出要把党建设成为用邓小平理论武装起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能够经受住各种风险、始终走在时代前列、领导全国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新的形势下,强调要坚持毛泽东提出的“两个务必”,提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党的先进性建设,从而使党的建设的努力方向和检验标准更加鲜明,使我们党能够更好、更全面、更有成效地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新时期推进党的建设的伟大工程的重点,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

第一,这是中国共产党正确应对面临的机遇和挑战、顺利完成肩负的历史使命的现实需要。

第二,这是世界上一些长期执政的老党、大党相继丧失政权的惨痛教训给我们的历史警示。

第三,这是进一步提高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的迫切需要。

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就是党提出和运用正确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策略,领导制定和实施宪法和法律,采取科学的领导制度和领导方式,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物、经济和文化事业,有效治党治国治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本领。

执政能力建设是党执政后的一项根本建设,是我们党执政后始终面临和不断探索的一个重要课题。

三)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

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第一,必须准确把握时代脉搏,保证党始终与时代发展同步伐;
第二,必须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保证党始终与人民群众共命运;
第三,必须使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不断与时俱进,保证党的全部工作始终符合实际和社会发展规律;
第四,必须围绕党的中心任务来进行,保证党始终引领中国社会发展进步;
第五,必须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保证党始终具有生机和活力。

思考题: 1.如何理解党的领导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 2.坚持党的领导为什么必须改善党的领导? 3.怎样才能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4.为什么说执政能力建设是党执政后一项根本建设? 5.如何理解新世纪新阶段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重要性?

大学毛概教案模板格式(共16篇)

教案纸标准格式模板(共12篇)

标准教案格式模板面试(共3篇)

英文标准教案格式模板下载(共6篇)

毛概教案模板中国梦(共5篇)

推荐访问:教案 模板 格式 标准 毛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