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党课:用革命精神从事工作

用革命精神从事工作

同志们:

列宁在阐述“共产主义星期六义务劳动”时特别强调了“自愿自觉”一词,表示要“用革命精神从事工作”,说明列宁认为,“共产主义星期六义务劳动”最终要实现人的自身解放。正是这种由“共产主义星期六义务劳动”所标志所实现的无产阶级工作,彻底巩固了农民对无产阶级国家的尊敬和爱戴,才会使农民相信共产主义正确,成为共产主义事业无限忠实的拥护者。所谓事业,是指人所从事的,具有一定目标、规模和系统而对社会发展有影响的经常活动。职业是我们赖以生存的一种方式,事业则是一个人的精神寄托和奋斗的目标;

工作只是谋生的手段,事业则是一生的追求。前者与肉体的需求相关,后者与人生的价值、意义、理想等相关。而事业心则是一种精神境界,反映了人们的综合素质,体现了一种人生追求和勤恳态度。共产党员以什么样的信念追求党的事业、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党的事业、以什么样的标准干好党的事业,反映了一个党员的思想作风和精神状态。所以,我们说,中国共产党员的忠诚,是对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高度热爱的朴素情怀。

―、全面理解“用革命精神从事工作”的时代意义

(一)“用革命精神从事工作”的含义。

“用革命精神从事工作”,集中体现了党的历史使命对全体党员的基本要求,是对党绝对忠诚的最好体现,是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最终落脚点。用革命精神从事工作,就是要求广大党员兢兢业业、尽职尽责、艰苦奋斗、建功立业。如果没有对党绝对忠诚的信念、没有把忠诚党的事业作为人生的追求的基石,就要走弯路,甚至与党的性质、宗旨背道而驰,不仅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反而会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迷失自己。只有把个人的事业追求与党和国家的事业融为一体,对事业保持忠诚,才能有所作为,从而实现人生抱负。

(二)“用革命精神从事工作”的具体要求。

一是要增强事业心,干事创业。干事创业是党员的价值体现。党中央要求我们全党同志要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不出事。想干事是德的体现,是一种良好的精神状态,是对党忠诚、对人民忠诚、对自己负责的体现,是有强烈事业心的标志。会干事是有能力的体现。想干、敢干还不够,还要能干、会干,真抓实干,埋头苦干,不断增强工作能力和水平。干成事是衡量工作能力的主要标志。只有坚持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才能干成事,以科学的态度才能干成事,以科学的方法才能干成事。我国正处在加快发展的重要关口、转型发展的重要节点,面临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我们要有干事创业的激情,要有干事创业的精神,抢抓机遇,奋发有为。我国经济基础薄弱,正处在社会发展转型期、经济建设加速期,问题比较多,困难也比较大,在这个重要时期,广大党员更应当具有强烈的使命感,面对压力提高自己的责任心,更要有如履薄冰的危机感、慢进即退的紧迫感、寝食难安的责任感,多察实情、出实招、办实事,从细节入手,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经得起实践的检验,这样才能对得起人民的重托,才能不辱使命。“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嘉兴南湖红船上的一点火光,是人民冲破旧军阀和反动派的迫害与镇压的光明和希望;

黄土高原上矗立的延安宝塔是打败日本帝国主义、照亮最终胜利的引航灯塔。为国家、为民族、为人民的使命感,燃烧着一代代共产党人的昂扬斗志。新时代党员干部学习党史,就是要学习这种始终如一的攻坚克难的魄力,担当使命、砥砺作为。在困难和矛盾交织中,不犹豫、不彷徨、不退缩;

在实践和磨炼考验中,挑重担、练本领、增智慧;

在挑战和机遇迷雾中,摸规律、看本质,长经验。勇当攻坚克难的奋斗者,不当怕见风雨的泥菩萨;

在斗争中长精神,燃烧勇攀高峰的斗志;

于深水区、硬骨头中磨炼品质、塑造价值;

秉持初心使命,团结带领各族人民全力追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断书写时代精神、昂扬民族志气,创造出经得起人民和历史检验的实绩。

二是要强化责任敢担当。事不避难,敢于担当,奋勇向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看一个领导干部,很重要的是看有没有责任感,有没有担当精神。”“敢于担当”是一种境界,是一种精神,是一种责任。看一个党员、一个干部,很重要的是看他有没有责任感,有没有担当精神。敢于担当应成为全党同志的重要精神品质,要发扬这一优良传统,增强敢于担当的意识,提升敢于担当的素质,提高敢于担当的能力,珍惜使命,不负重托,在难题面前敢于开拓,在矛盾面前敢抓敢管,在风险面前敢担责任。“历尽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我们党的光辉历史,是无数共产党人“真刀真枪”拼出来、“流血流汗”干出来的,凝聚着无数先辈的实践智慧和创新成果。新时代事业的推进也绝非一帆风顺、敲锣打鼓就能实现,非动真斗硬的本领不能驾驭。前进的道路上注定崎岖不平,但只要善于总结历史规律,在学思践悟中练就善作善成的本领,就有信心有能力应对一切风险挑战。党员干部要在党史中汲取能量,打牢思想基础,成长为“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一代共产党人。针对随时出现的新问题,亦步亦趋、墨守成规解决不了,要靠开拓创新求突破,寻求指导工作的“活材料”、解决问题的“金点子”,练就“看家本领”。用科学的措施、管用的方法,坚定不移在实践中创新、在创新中进取,在劈波中前进,在斩棘中辟天地,在攻坚克难中创业绩,做时代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

三是要强化执行主动干。物有其本,事有其源。主动干精神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强灌输出来的。主动干精神的养成,既要有一定时间的积累,也要有多种养分的供给和培育。主动干精神来自事业心。事业心就是初心——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天底下最伟大的事业就是中国共产党的事业。作为党员干部,没有什么都不能没有事业心,忘了什么都不能忘了初心。有没有事业心是衡量是不是好干部的重要标准,也是能不能主动干的根由。一个干部有了事业心,也就有了干事的劲头,有了主动干的行动。主动干精神来自责任感。心中有事业就能感到肩上有责任。党员干部特别是一个地方一个单位的主要领导干部应该时刻认识到,党组织把一个地方一个单位的事业交给我们,也就是把干好这份事业的责任交给了我们。要担当责任,就要干好事业,就要主动干、全力干,日月有绩才能事业有成。主动干精神来自担当。关键时刻看担当。所谓关键时刻,就是大是大非面前,就是重大挑战关口,就是有可能牺牲个人利益、名誉甚至乌纱帽的时刻。有担当的干部之所以能在关键时刻走在前、扛在前、干在前,是因为他们首先考虑的不是自我,而是大我,把党的事业、群众利益和全局大局看得比个人利益、名誉和乌纱帽更重要。他们甚至有一种把乌纱帽摘下来拿在手里、随时准备交出去的气魄和胆识,而绝不追求逃避责任的稳重、善踢皮球的聪明、得过且过的得体。所谓官职、职位和权力,只有在担当的时候才有价值和意义。主动干精神来自党性。党员干部之所以区别普通人,就是因为具有党性。人性是有弱点的,人性的弱点有很多,党性可以克服人性的不足,可以修正人性的弱点,可以把负面的变成正面的,把消极的变成积极的,把被动的变成主动的。党员干部只有不断锤炼党性,不断提高党性修养,才能变得越来越纯粹,越来越具有党性之美,越来越散发党性之光。在社会上,在工作中,在困难和挑战面前,即使不佩戴党徽,也能让人感觉到,他是一个党员干部,是一个拥有党性修养的人。主动干精神来自忠诚。天下美德,莫大乎忠。党员干部对党忠诚、对人民忠诚、对领袖忠诚,是最基本的要求,也是最根本的要求。忠诚发自内心,与生命融为一体,才能自觉自愿、无怨无悔,不计得失、勇往直前。忠诚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头上、表态上,而要落在实际中,体现在主动干上。说一千道一万,不干、不主动干、不干出成绩,就都是假的。当前,我们面临的发展环境稳中有变,十分复杂,眼前的困难和挑战不少。党员干部要为党分忧,为党担责,迫切需要上下一心,主动干、埋头干,干出新成就,干出新面貌,干出新天地。马克思曾经说过:“一步实际行动胜过一打纲领。”邓小平同志也曾指出:“世界上的事情都是干出来的,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都没有。”再好的理念、思想和政策,没有执行力,不能抓落实,一切都是空谈。现在,我们的发展思路是明确的,但有的工作没有落实到位,有的问题没有及时解决,关键是我们的一些同志在工作作风上和执行力上还有差距。面对这些问题,要强化责任意识,强化纪律意识,强化大局意识和中心意识,做到决策部署一旦做出,就迅速贯彻、畅通无阻执行。要坚持“发展要结果,不要理由;

事业要行动,不要空谈;

工作要落实,不要作秀”的工作导向,建立健全各项工作制度,深入实际,深入群众,解难题,办实事,创业绩。总之,要聚精会神抓好各项工作,努力成为学习型党员、发展型党员、务实型党员、服务型党员。

四是要以乐于奉献。乐于奉献是人生的一种态度,也是人生的一种境界,主要反映的是如何对待个人得失。《中国共产党章程》第二条规定:“中国共产党党员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惜牺牲个人的一切,为共产主义奋斗终生。”第三条规定:“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个人利益服从党和人民的利益,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克己奉公、多做贡献”。这些规定,带有强制性,必须成为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人生态度和境界。如果忠诚、干净、担当,体现的是责任要求的话,那么乐于奉献体现的则是情感的升华。其实人生中的很多幸福时刻是在被别人认可中获得的,而奉献就是获得他人认可的最佳方式。有了奉献精神,就会觉得在工作苦中有乐。一个人有“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情怀,有甘当“嫁衣裳”的气度,就会在不断地成就他人的同时成就自己,朋友多多,人际关系和谐。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不但要有强大的真理力量,而且要有强大的人格力量。真理力量集中体现为我们党的正确理论,人格力量集中体现为我们党的优良作风。”因此,党员、特别是党的领导干部一定要有真理的力量和人格的力量。真理力量是指对党的科学理论有深刻把握,善于为群众提供正确的、科学的、让人信服的、管用有效的办法措施,多一些真正有用的“大实话”,少一些解决不了问题的“场面话”。人格力量是指乐于服务基层、关爱群众的大爱情怀和以身作则、清正廉洁的浩然正气,真正做到心中有党讲忠诚、心中有民优服务、心中有责增干劲、心中有戒守规,在工作中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想不出的办法、想不通的不平。中国共产党是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政党,共产党员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最髙的内心追求。从利益代表来看,共产党员的“敌人”是少数;

从人生信仰追求来看,共产党员的“敌人”是内心与党的宗旨相背离的“自我”。共产党员什么时候战胜了自己,做到了对党绝对忠诚,党的事业就会无往而不胜,就会拥有真正的荣光和骄傲。

二、正确认识党的事业与个人价值的关系

回顾中国共产党近百年的奋斗历程,重视历史,注重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把握历史规律、开辟前进道路,是我们党一贯重视并倡导的重要思想方法。深刻把握历史规律,才能完整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原创性思想贡献,从而始终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对历史规律的深刻揭示,不仅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批判继承前人思想遗产基础上创立马克思主义的关键,而且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之科学性的根本表征,更是无产阶级政党得以诞生的理论前提。尽管几千年来人们一直苦苦思索历史之谜,但马克思以前的所有哲学家,在社会历史领域基本都是唯心主义的,要么否认历史发展的规律性,认为历史的发展是偶然的,毫无规律可循;

要么把历史的发展归结为某种绝对精神或意识的作用,特别是归结为少数英雄人物的思想动机。正是马克思的“两大发现”,不仅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运行的特殊规律,而且为人类指明了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飞跃的途径,为人民指明了实现自由和解放的道路,为马克思主义政党指明了历史发展的方向和应当担负的使命。“用革命精神从事工作”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党的事业与个人价值二者间的关系。中国共产党历来强调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要努力改造主观世界,要求全党同志为党的事业努力奋斗,在发展党的事业的过程中实现个人价值。共产党员都要为党的事业和人民的幸福而不懈奋斗,在这一奋斗过程中来正确实现个人价值。

(一)正确看待个人价值。

人的价值及其实现问题,是一个永恒又常新的课题。古今中外,人们对此曾提出过许多不同的观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科学解决这一问题奠定了基础。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因此,必须通过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包括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来审视人的价值。每个人都是特定社会发展阶段和社会关系中的人。个人价值指的是个人的存在、活动、发展对社会和自身的意义。由于人既是价值的主体,又是价值的客体,个人价值就包含着个人的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双重含义。个人的社会价值是指个人对社会需要的满足和责任,也就是通常讲的贡献;

个人的自我价值则指个人通过实践活动来满足自身的需要,以及社会根据个人的贡献给予个人的物质和精神的满足。这二者是不可分割的。因此,人的自我价值是在人通过实践活动满足社会需要的过程中、在创造社会价值的同时创造出来的。这是人的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内在统一的深刻客观依据和具体实现过程。个人价值的实现离不开价值观的指导。价值观是人们衡量不同事物价值标准的基本看法,也就是以什么样的标准去判断事物是否具有价值以及价值的大小、优劣。它与世界观、人生观密切联系,三者是辩证统一、不可分割的,构成社会意识形态的重要内容。一般来讲,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同样,有什么样的价值观,也会影响其世界观和人生观。在人类社会发展中,个人价值是历史的、具体的,不仅在内容上,而且在实现形式上、内在关系上,都是历史的、具体的。个人价值的这一属性决定了价值观也是一个历史范畴,它随着历史的发展和时代的变化而变化。人们的价值观不同,其分析、衡量和判断事物的标准也就不同。对于共产党员来说,正确的价值观,是为实现共产主义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而奋斗的价值观,是为人民、为社会、为党的事业而无私奉献的价值观,是对党绝对忠诚的价值观。共产党员的价值观,深刻体现着共产党员对于人生价值和自身价值的根本看法和根本观点。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深入分析我国发展环境面临的深刻复杂变化,提出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对“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全面部署,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擘画蓝图,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全会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这一科学判断,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国际国内形势的精准把握,为我们正确认识发展大势、防范风险挑战提供了根本遵循。应当承认,在我国社会意识形态中,正确的价值观总是占主导地位的,对社会生活发生着决定性的影响。但是,各种错误的价值观也大量存在,日益影响着人们的价值取向,并不断冲击着共产党员的价值观。面对这种冲击,有些人仍然坚定,有些人困惑,有些人则陷入了种种误区。价值观出了问题,世界观、人生观就没法不出问题,近年来一些党员干部犯错误甚至堕落为腐败分子,都与此有关。因此,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十分重要、十分紧迫。

(二)在推进党的事业发展过程中实现个人价值。

从根本上说,党的事业的发展与个人价值的实现,两者是统一的,并互相促进。一方面,党的事业为个人价值的实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提供了广阔的舞台,是党员实现个人价值的前提。党员作为党的一分子,其个人价值是与党的事业、党的命运息息相关的,离开了党的事业,党员个人价值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就不可能实现。另一方面,党的事业的发展有赖于广大党员积极性、创造性的充分发挥,党员的积极性、创造性为党的事业注人强大的生机和活力,是党的事业发展须臾不可少的。党员在为党的事业奋斗过程中实现个人价值,这种价值越大,对党的贡献就越大,党的事业的促进就越大。因而不仅要承认党员的个人价值,而且要通过各种手段保障党员的权益,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实现自身的价值。作为当代中国共产党员,只有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做出成绩和贡献,只有为党的事业奋斗不息,个人价值才是崇高的,也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实现。有人认为,共产党员提倡奉献精神,就必定否认个人的利益和价值。这是严重的误解。为党的事业、为人民的利益勤奋工作,干出成绩,被社会认可,得到人民群众的赞誉,这样的价值和功利,正是要大力倡导并积极践行的。今天,有些人离开党的事业,力图另辟实现个人价值的途径,往往是走了弯路,碰了壁,最终一事无成。同时,我们还必须懂得,党的事业和个人价值的统一是辩证的发展的统一。在推进党的事业时,个人的一些利益、愿望并非都能立即实现,而要在事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逐步实现。个人价值的实现是需要具体的物质和文化条件的。恩格斯曾指出:人的“欲望要求同外部世界打交道,要求有得到满足的手段”,而这些手段并非随时都具备的。因此,如果提出过分的超出可能的要求,作为个人价值的实现,就必然遭受挫折。可以肯定,所有合理正当的要求都将在事业的发展中逐步得到满足,事业的发展也将为个人价值的实现创造出更多有利条件。

应当看到,在特殊情况下,党的事业、人民的利益与个人价值也可能发生矛盾甚至对立,但那只是局部的、暂时的、相对的。为了全局利益牺牲部分局部利益,包括一部分个人利益,从而使社会价值得以实现,这种顾全大局的精神应当受到肯定和提倡。对于全局来说,也应尽量考虑和照顾局部利益,为个人自我价值的实现创造良好的条件。认识党的事业和个人价值的高度统一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不仅鼓励人们为党的事业不懈奋斗,实际上也是正确实现个人价值的重要前提。认识越自觉,就越能发挥主体能动性,真正把自己的奋斗融入党的伟大事业之中。在实践过程中,还必须自觉同各种错误的价值取向做斗争。少数党员极端个人主义严重,一切以个人利益为出发点。个人主义是资产阶级世界观的核心和资产阶级道德的基本原则,极端个人主义对党的事业、对社会发展、对个人成长进步,都是十分有害的,是与共产党员的价值观相违背的。新时代,面对全球化浪潮的冲击和西方各种价值观的渗透,如何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抵制资产阶级腐朽的人生观、价值观,是广大共产党员强化忠诚意识应当认真对待的重大现实问题。

三、努力践行“用革命精神从事工作”

马克思主义对历史规律的正确揭示为马克思主义政党指明了历史发展的趋势与方向,从而为共产党人坚定理想信念、认清社会现实、把握历史大势提供了理论指导。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批判包括英雄史观、神创论等在内的唯心史观基础上创立了唯物史观,强调人民群众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这是马克思的第一个伟大发现。马克思主义对历史规律的深刻洞察为无产阶级特别是无产阶级政党明确了责任与使命,从而为无产阶级组建革命政党、制定斗争策略、开展革命行动提供了实践遵循。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的第二个伟大发现,它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实质。由于共产党人在理论上的先进性,特别是对历史发展规律、方向和趋势的把握,不仅确保了无产阶级政党的代表性及其在革命实践中的领导权,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政党组织的自觉性和斗争策略的灵活性。因此,直到今天,自觉把握历史规律依然是中国共产党的话语特质,按历史规律办事也是中国共产党的实践品格,这就从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视角夯实了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基础。深刻把握历史规律,才能与时俱进地深化认识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从而不断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分析时代问题,指导中国实践,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基于对“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重大时代课题的规律性把握,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化了对三大规律的认识,开辟了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面对“四大考验”和“四种危险”等执政挑战,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科学总结我们党执政的历史经验,从不同方面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加强党的领导,勇于自我革命,深化对共产党执政地位的认识;

不忘为民初心,牢记复兴使命,深化对共产党执政宗旨的认识;

扎牢制度笼子,正风肃纪反腐,深化对共产党执政方式的认识;

坚定理想信念,增强执政本领,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能力的认识。践没有止境,对历史规律的把握也没有止境。中国共产党要更好地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就要自觉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智慧的滋养,在洞察历史规律,总结革命、建设和改革规律,在深化对历史规律认识的过程中,不断将新时代共产党员要做到“用革命精神从事工作”,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

(一)不断增强忧国忧民的意识。忧患意识是一种危机感、责任感、使命感,是中华民族的生存智慧,是促进国家进步、民族振兴的催化剂和动力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共产党员的优患意识就是忧党、忧国、忧民意识,这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理念。世情在变,国情在变,党情也在变。因此,广大党员必须始终怀有优患意识。越是形势好的时候,越要居安思危。只有不断增强忧患意识,才能始终保持开拓进取的锐气,才能始终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在忧患中诞生、在忧患中奋斗、在忧患中壮大的政党。我国的各项事业也是在不断克服忧患、战胜困难的进程中发展起来的。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提髙全面从严治党的能力,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加快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建功立业。

(二)切实加强职业道德修养。加强共产党员职业道德建设,是新时期建设髙素质党员队伍的一项内在要求。只有具备好的人品,做人才有底气,做事才会硬气,做官才有正气。全体共产党员应当而且必须成为遵守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表率。一要做学习的表率。世界在变化,形势在发展。加强学习,是保证共产党员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决定性因素。要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必修课,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学习党章党规,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思想觉悟和理论水平。通过学习不断调整知识结构,完善知识体系,拓宽视野,提高战略思维、创新思维、辩证思维能力。要通过学习,拓宽视野,厚积薄发,努力成为理论功底扎实、现代知识全面、实践经验丰富的现代型人才。要勤于思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思维和决策更具前瞻性、科学性和系统性。二要做廉洁的表率。党员尤其是领导干部要模范遵守各项规章制度,牢牢守住思想道德的“底线”,牢牢守住党性原则的“防线”和法律法规的“红线”,自觉养成“奉公为德、谋私为耻,清廉为荣、利己为羞”的风范,在廉洁方面为群众当好榜样。三要做团结的表率。要有海纳百川的胸怀,用珍惜与感恩的态度,学会包容、尊重和欣赏。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既要讲政治、讲党性、讲原则,又要讲和谐、讲合作、讲感情,做到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在合作共事中加强理解,在团结奋进中实现和谐。

(三)努力提高胜任本职工作的能力。一要知行合一。我们党正在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形势环境变化之快、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矛盾风险挑战之多,对我们党治国理政考验之大都是前所未有的。这种形势要求各级领导干部更要有善于破解难题、化解矛盾的科学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有很高的看家本领。看家本领从何而来?结合不断发展变化的实际把“两论”学习好运用好,无疑是一个重要途径。既要加强学习又要勇于实践,做到知行统一。《实践论》副标题就是“论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知和行的关系”,这部著作实际上确立了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具体到工作上,工作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边学习边实践并使两者有机统一亦即知行统一的过程。对领导干部来说,要成为胜任本职工作的行家里手,就必须具备专业的理论和政策,了解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探索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这一切既来源于书本知识的学习,又来源于把知识诉诸于行动的实践。学习是为了提高认识以更好实践,实践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并不断丰富理论,学习与实践有机结合,就是知行统一。如果只学习理论不善运用不会运用就容易出现本本主义、教条主义;

如果凭感觉想当然不学习不总结就容易出现经验主义、主观主义。现在,干部队伍普遍文化水平较高,也不乏实际工作经历,但还不同程度存在“本领恐慌”,原因之一恐怕与没有做到知行统一有关。有的理论学习不扎实不系统不深入,满足于一知半解,似懂非懂;

或者不注意学习新知识,知识老化,吃老本;

或者死读书,读死书,不能结合实际工作理解思考。还有的理论生搬硬套,“只唯书、只信洋”,只记住了理论的字义,没有理解透理论的本质,不顾客观条件、实际环境机械加以运用。更有的对理论不屑一顾,凭感觉决策,靠经验办事,不相信规律,成为“拍脑袋、拍屁股、拍胸脯”的“三拍”干部。由此可见,不能做到知行统一,要么教条主义要么经验主义,要提高实际工作能力是很难的,对于实际工作也十分有害。二要着力提高行政执行力。始终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要坚持以大局为重,以事业为重,以发展为重,思想高度统一,工作各负其责,步调协调一致,决不能各行其是。要加强对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的学习领会,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确保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取得实效。三要大力发扬创新精神。创新是推进事业发展的不竭动力,没有创新就没有突破,没有突破就没有发展。不创新、不改革,经济不可能增长、社会不可能进步、事业不可能壮大,更不可能有超越。特别是面对当前复杂多变的形势,共产党员必须提高开拓创新能力,以创新的理念、创新的思维、创新的手段来应付各种困难和挑战,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总之,共产党员要把党和人民的事业当作自己的毕生追求。党的事业要兴旺发达、执政能力要提升,靠的是无数对党绝对忠诚的共产党员生命不止、战斗不息来实现。一个合格的共产党员,应该一生用对党的事业赤胆忠诚来践行自己入党时的诺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惜牺牲个人的一切,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终生”。

党 课

教学对象:党员及入党积极分子。

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学员了解理想信念对于共产党员的重要意义,从而在实际工作中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性修养,展示出共产党员的良好形象。

教学提示:教学过程中可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

教学时间:1.5小时。(可以拆分成三节课) 教学题目:用理想信念补充精神上的‚钙‛。

本节党课内容提要:

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讲话,始终贯穿着‚永不动摇信仰‛这条红线。他多次郑重告诫全党要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强调革命理想高于天,强调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理想信念缺失或者动摇,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就会政治上变质、经济上贪婪、道德上堕落、生活上腐化,就会出这样那样的问题。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对于共产党员来说,是一门永不结业的必修课。共产党人只有始终不渝树立共产主义理想和共产主义必胜的信念,才能明确奋斗目标和方向,才能永葆中国共产党人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人的一生应该怎样度过?‛这是每一个人都需要思考的问题。哲人说,未经思考的人生,不值得一过。而人的终极思考,就是理想和信仰。当前,在体制转轨、社会转型、思想多样、利益多元、诱惑增多的新形势下,信仰是不能绕开的话题;
在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新要求下,信仰更是新时期共产党员加强修养不能忽略的课题。坚定理想信念,坚定共产党人的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对理想信念是牢记还是淡忘、是坚守还是迷茫,始终是检验一个共产党员是否合格的‚试金石‛。

一、共产党员应树立怎样的理想信念(板书)

(一)理想信念是什么

理想信念是人们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追求,是一个人的世界观和立场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表现,是确立人生价值取向的最高标准。理想信念是一个复合概念,是由理想和信念整合而成。理想,是与奋斗目标相联系的有可能实现的一种信念。它是人类所特有的精神现象,是对客观现实的一种反映,是人们对美好未来的追求。信念是建立在认识和情感基础上的一种思想意识,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自己认为正确并坚信不移的观念。二者存在相互依存的辩证关系:信念为理想的实现提供力量,理想是坚定信念的来源,崇高的社会理想和科学信念为人类的实践活动提供巨大的精神力量和鼓舞,是社会发展的正能量。

(二)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是什么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提到:‚一方面,在各国无产者的斗争中,共产党人强调和坚持整个无产阶级的不分民族的共同利益;
另一方面,在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斗争所经历的各个发展阶段上,共产党人始终代表整个运动的利益。‛无产阶级的共同利益,就是消灭剥削和压迫,解放自己,进而解放全人类,在世界范围内实现共产主义。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利益,也是要实现共产主义。可见,无产阶级的共同利益和无产阶级运动的利益是完全一致的,都是要实现共产主义。共产主义作为一种思想和价值观,其产生之后必须通过实践才能实现,共产党人就是这个实践者。所以,从本质上讲,共产党是一个为把共产主义理想变为现实而奋斗的政党。共产主义理所当然是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这是每个共产党人坚定不移的奋斗目标。任何对共产主义理想怀疑、缺失、支援甚至丧失的党员,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共产党员。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就成了中国共产党人理想信念的灵魂,坚定对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就是坚定共产党人的政治信仰;
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就是坚定对于这面旗臶、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的信念和信心;
我们党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为实现这一伟大使命而努力奋斗,就是坚定对我们肩负的伟大使命和从事的伟大事业的理想信念。一句话,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

二、当前形势下,共产党员树立正确理想信念的紧迫性和必要性(板书)

(一)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

共产主义是一个长期的实践过程,可以分为不同的阶段,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低级阶段。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在我国现阶段的表现形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共同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对共产党员提出的一个重要要求,就是在为共同理想奋斗的过程中,不要忘记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在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同时,不能忘记现阶段国情,要脚踏实地地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艰苦奋斗。这是因为,远大理想和共同理想是统一的,共同理想是现实和基础,远大理想是未来和目标,必须把二者结合起来。

毛泽东曾经说过:‚我们共产党人从来不隐瞒自己的政治主张。我们的将来纲领或最高纲领,是要将中国推进到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去的,这是确定的和毫无疑义的。我们党的名称和我们的马克思主义的宇宙观,明确指明了这个将来的、无限光明的、无限美妙的最高理想。每个共产党员入党的时候,心中就悬着为现在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而奋斗和为将来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而奋斗这样两个明确目标。‛习近平总书记也强调:‚我们党从成立的那一天起,就在马克思世界观指导下把在中国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确立为自己的远大理想和奋斗目标,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确立了为之不懈奋斗的坚定信念。‛我们党要求凡志愿加入 中国共产党的人必须要坚定的理想信念,各个时期的入党誓词、党章都证明了这一点。特别是在当前,党的身份已经由革命党转变为执政党,执政的环境由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市场经济的内在运作法则不可避免地包括求利、自由、平等竞争、等价交换、优胜劣汰等,突出了个人利益和平等交换原则,在一定程度上与共产党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发生冲突,也对新时期党员必须牢固树立理想信念,不能左摇右摆、随波逐流,否则的话,就可能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影响到改革开放的大局。

(二)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是解决少数党员干部理想信念缺失的客观要求

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就特别强调‚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当前,一些党员干部之所以出这样那样的问题,说到底是信仰迷茫、精神迷失导致的,因此,将‚坚定理想信念‛摆在突出的位臵,无疑具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

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一些党员干部丧失了正确的理想信念,做出一些与党员身份不相符合的事情。具体表现为:1.组织、参加封建迷信活动。一些基层的党员干部远离马列主义著作、亲近所谓的‚大仙‛‚大师‛,遇事不请群众出谋划策,却请‚大师‛算命支招,甚至亲自摆摊算命;
一些人臵群众疾苦于不顾,却热衷于打着搞文化、搞旅游的旗号大修寺庙庵观,甚至参加祭拜。2.严重脱离群众。个别党员干部的工作不是为人民服务,不是要解决人民的困难和问题,而是为了出政绩、好晋升,在工作中不考虑群众的感受,不为群众负责,面对群众时态度粗暴、方法简单,既伤害了群众的感情,也损害了党在群众中的形象。3.声控党纪国法,甚至腐败堕落。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前8个月,全国检察机关共立案侦查贪污贿赂犯罪案件22617件、30938人,同比分别上升3.6%和3.8%。其中,大案18283件,占立案总数的80.8%,同比上升5.7%;
要案1761人,占立案总数的5.7%。在要案中,包括刘志军、刘铁男、李达球、王素毅、倪发科等副部级以上官员在内,共有129名厅局级以上官员被立案侦查。这意味着,平均两天就有一名厅局级以上官员落马。

党员一旦精神上缺了‚钙‛,得了‚软骨病‛,加之没有有效的民主监督机制为其‚把脉‛‚治病‛,必然走不稳、走不好,走不到人民群众的心坎上去。久病不医,很可能病入膏肓,彻底脱离党员队伍,甚至滑入腐败的深渊。

三、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对共产党员提出的要求(板书)

(一)认真学习,从马列经典中汲取思想营养

在中共中央党校举行的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仪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这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看家本领,也是领导干部必须普遍掌握的工作制胜的看家本领。‛之所以要求党员干部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一方面是因为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对于解决党员干部的理论困惑有很大帮助。比如,《共产党宣言》中谈到‚两个同样不可避免‛,即‚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可是现实中,资产阶级没有完全灭亡,共产主义也没有在世界范围内建立起来,这是为什么?现在的社会主义国家和《共产党宣言》中描述的‚自由人联合体‛有很大差别,判断社会主义的标准是什么?我国的社会主义实践中也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应该如何看待?诸如此类的问题都给党员干部思想上带来了一些困惑。这些困惑不解决,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党员干部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信念的坚定程度。‚解铃还须系铃人‛。对这些困惑的理论解答,还需要到马克思主义理论著作去找答案,认真研读,悉心体会,完整地而非断章取义地理解这些著作的所言所指。另一方面是因为,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对于党员干部从思想和理论上尽快成熟起来,也是十分重要的。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是共产党人的光荣和自豪,可是,应当看到,共产主义不是一蹴而就的,在实现共产主义的道路上,会有各种困难和干扰,甚至有时候会遭遇重大挫折。我们只有通过阅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从革命导师的阐述中补充思想营养,培养科学眼光,解除思想疑惑,才能坚定对共产主义的信心,才能自觉、坚定地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

阅读马列主义经典,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要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1、要结合时代背景理解马克思主义。

2、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马克思主义。

3、要学以致用,避免教条。

(二)脚踏实地,深入群众中寻找理想信念的力量源泉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构成人类社会的主体,是社会的大多数;
人民群众不仅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还是推动历史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决定力量;
人民群众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马克思主义高度重视群众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与阶级社会的统治者把人民群众视为会说话的工具、没有人格和尊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同时也有力反驳了精英论等观点,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充分发挥和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力量提供了思想保证和理论支撑。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最终要依靠广大人民群众来实现,因此,党从诞生之日起,就牢牢扎根于群众中间,坚持深入工人、农民中宣传马克思主义,让最底层的百姓接受和学会使用最先进的理论武器,树立起最高尚最远大的信仰和理想。在90多年的实践中,党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号召党员干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培养和群众的真感情,俯下身去,真心实意为群众谋利益,把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与服务群众联系起来,在服务群众的过程中坚定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

当前,全党正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党员干部联系群众,要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1.踏实调研,避免走马观花。‚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要坚持实地调研,亲自到田间地头去、到生产一线去,掌握最翔实、最准确的一手资料,多看‚后院‛和‚角落‛,少看、不看‚门面‛和‚窗户‛,避免在调研中走过场、‚被‛调研。

2、艰苦奋斗,避免铺张浪费。深入群众的目的,是实地了解群众的疾苦和诉求,及时、科学地解决群众的难题,而不是为了出出镜、露露脸,更不是为了休闲享乐。因此,党员干部在下基层时,必须在吃、住等方面严格要求自己,不提要求、不讲条件,和老百姓同甘共苦,同吃同住同劳动,充分发扬共产党人艰苦奋斗的作风。

3、真抓实干,避免人去楼空。党员干部要切实把群众的冷暖疾苦放在心头,把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与实实在在解决民生问题结合起来,不仅注重解决‚一时一事‛的基础建设问题,更注重解决发展出路问题,要踏石留印、抓铁有痕,不能人走茶凉、人去楼空,留下遗憾。

(三)见贤思齐,善于从先进典型的事迹中汲取正能量 对理想信念的坚定程度不一样,会导致不同的人生结局。历史已经证明,事业有成者,多是历经千辛万苦,依然坚定自己理想信念的人。在参加中共一大的13位代表中,毛泽东、董必武等对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坚贞不渝的人,身经百战终不悔,最终成就了革命的、光辉的、伟大的一生;
何叔衡血洒疆场,壮烈牺牲,邓恩铭、陈潭秋惨遭危害,英勇就义,王尽美积劳成疾,英年早逝,像他们这样身怀理想从容面对生死的人,在党的史册上永远留下了值得敬仰的名字;
而像陈公博、周佛海、张国焘这样背弃信仰、湮灭理想的人,最终都没有落得好下场。

在前进的道路上,那些身怀崇高理想与信仰的人,就犹如海上的灯塔,能够给迷失的人以指引、以信心、以力量。每个时代都有这方面的典型。抗战时期、建设时期、改革开放30多年,始终怀有坚定理想信念的党员干部数不胜数。黄继光、邱少云、王进喜、焦裕禄、杨善洲、沈浩等,在生死关头、得失之间不逃避、不迷失,坚定不移地为理想信念贡献自己的一切,不仅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也在群众心中树起了一座座丰碑。

学习下面典型,就要深入了解他们的事迹,学习他们的精神。像他们一样,无论外界环境怎样复杂多变,始终不放弃、不背离自己的理想信念,坚定信心,昂扬斗志,自觉地把个人的荣辱得失与人民群众的荣辱得失联系在一起,把个人利益与人民群众的利益联系在一起,把个人的梦想与人民的梦想、祖国的梦想统一起来,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征程上高擎理想的旗臶。

思考题:

1.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应树立怎样的理想信念? 2.结合自身实际,谈谈如何坚定理想信念。

推荐访问: 专题党课:用革命精神从事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