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什么给你,爱阅读的孩子

拿什么给你,爱阅读的孩子
  
  钟世华
  
  等到哪一天,学生能够有好书可读,并且能够好好读书,你会发现,差不多每个学生,都爱读书,都想读书,都能读书。而在这之前,他们都会被说成不爱读书,不想读书,不能读书。
  
  这里面有两个本不是问题的问题——“读什么”与“怎么读”。
  
  首先,“怎么读”历来是最受关注也最弄不明白的问题。阅读本是个体的私人行为,无所谓“学生的阅读”与阅读之分,而现实中却存在着“学生的阅读”不是阅读的观点。
  
  阅读与“学生的阅读”,究竟有什么不同呢?
  
  譬如,课文《南辕北辙》里有个词叫“好把式”,学生明明很容易读懂,一读就完事,这叫阅读;不懂也不要紧,权当没看见,这也叫阅读;而老师们偏偏不管懂与不懂,非要通过许多步骤,给“把式”一个很负责任的解释:精于某项专业技术的人才。
  
  再譬如,阅读就是看见一个好一点的词,就很惊讶,或者很喜欢,甚至很偏爱;而“学生的阅读”就是,看见一个好一点的词,要么就拿出来造句,要么就说为什么喜欢它,要么就和甲词乙词丙词丁词比较谁最高明,而比较的结果,又往往是课文里的那个最高明。
  
  其次,“读什么”也是最受关注也最弄不明白的问题。“读什么”总是被曲解成为什么而读——为什么目标而读,为什么要求而读,以致无论课内课外、校内校外,我们考虑得最多的总是学生应该读什么,必须读什么,而很少考虑学生爱读什么,想读什么,能读什么。
  
  学生爱读什么,想读什么,能读什么?余秋雨说,“这是你的生命秘密,别人谁也不会清楚”。尽管如此,一样的群体,一样的年龄,也还是有一些共通的东两:
  
  语文书和儿童书的对话
  
  李凤仪
  
  晚上,我睡了,可是我却无意中听到了语文书和儿童书的对话。
  
  语文书说:“我的小主人不怎么喜欢我,是因为我的内容不好看吧。”
  
  儿童书说:“不要伤心,不要难过,你的内容非常丰富,只是小主人不喜欢看,你不要难过了。”
  
  语文书说:“我怎么不难过,小主人把我扔在书包里,上课就拿出来,放学就把我收起来,平时瞧都不肯瞧我一眼,你说我能不伤心吗?”
  
  儿童书说:“要是小主人像喜欢我一样喜欢你就好了,那样你就不会伤心难过了。”
  
  语文里最让人泄气的事,莫过于在一群初识阅读的儿童面前,有人动不动就拿出自己或别人的作品,摆出一副救赎者的姿态,挡住他们生命的出口,对他们呵斥:你应该读什么书,必须读什么书。
  
  这个学期,我将杨红樱的“马小跳系列”引入课堂,不为别的,就为“马小跳”好看。必须指出的是,在语文课上,引荐全班共读一本书,弄得不好,很可能是最不讲人文,最不尊重语文,最不尊重生命的行为。
  
  学生们在“马小跳”身上表现出来的阅读兴趣与阅读能力令我吃惊。一个学期下来,有些学生竞读完了整个“淘气包马小跳”系列,共20册。临近期末了,我想以“书”为话题,让学生写一篇半自由的作文,以便检查他们的作文应考能力,也顺便看看一个学期的阅读在学生生命里留下了什么。
  
  几乎不用看内容,仅仅一组学生自拟的作文题,就已让人惊讶不已,就能听到语文的生长与生命拔节的声音。我们一直低估了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和阅读能力,也高估了我们的阅读帮助与指导对他们的意义。学生是如此爱读书、想读书、能读书。(教学论文 www.fwsir.com)我们需要做的,除了让学生好好读书,就是让学生有好书可读。
  
  在让学生有好书可读的问题上,有必要特别说说“经与经典”;在让学生好好读书的问题上,有必要特别说说“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一、关于“经与经典”
  
  在儿童的阅读里谈“经与经典”,多少有点滑稽。要么不读书,要么就恨不得人一落地就读《二十四史》,这样的事,或许只有语文才想得出来。将一些人穷其一生好不容易参悟出来的东西,以成人的喜好,强行塞进儿童的世界,储存在儿童的空间,不仅不讨人喜欢,还有点寒碜:一个有着几千年文明的泱泱大国,似乎除了“经与经典”,再拿不出几册像样的适合儿童读、儿童也喜欢读的书;似乎除了那点远古的经典思想、文化、文学,再没有今天的别的思想、文化、文学,能够让儿童的生命接上人文的地气,语文的底气。今天,尽管我们口口声声说要关注生命,事实上对“经与经典”的关注,恰好折射了今天的语文对儿童生命的毫不在乎。我们关注的不是儿童的生命,而是“经与经典”的生命;我们关注的不是生命本身,而是很容易干扰我们的生命,也很容易被我们误作生命的一些东西:思想的、政治的、历史的、伦理道德的、人与人文的,而无关乎儿童生理、心理的。
  
  再有生命或者生命力的“经与经典”,因为与儿童的生理、心理,与儿童的视角、体验,与儿童的感受、感悟格格不入,也使它根本无法进入儿童的生命。我们充其量可以借助教育的力量,让一批“经与经典”进入儿童的眼睛、耳朵,占领儿童的头脑,但无法让它们抵达儿童的生命,感动儿童的生命,激发儿童的生命,融入儿童的生命。至于所谓的儿童读经热、经典热,那更只是我们的“剃头挑子——头热”。因为,在我们的“经与经典”序列中,似乎从来就没有哪一部“经与经典”,是因为感动过儿童,通过儿童认可,由儿童定夺下来的——尽管在儿童的生命直觉范围内,儿童对好书的敏感一点也不比成人差。
  
  而作为语文里一直最具备独特意味的“经与经典”——语文教材,也同样如此。我们不能把阅读的希望,太多地投注在语文教材上。因为再好的语文教材,只要

[1] [2] 下一页

推荐访问:拿什么给你,爱阅读的孩子 孩子爱顶嘴告诉你三招 孩子我该如何爱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