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新课程教学观心得体会

谈新课程的教学观

读完《教师教学究竟靠什么——谈新课程的教学观》一书后,这本书深刻地阐释了课程改革是创新和继承并存的过程,课程理念的创新来自实践,是对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课程理念的深化。作为一名教学一线教师,所得所思如下:

一、新课程要求教师努力和学生建立平等互动的师生关系

教学过程首先是师生交往互动的过程,而教学是在同为主体的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精神层次上进行的交往,这种交往主要表现为以语言为中介进行沟通,教师与学生凭借自己已有的经验,用各自独特的精神表现方式,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心灵的对话、意见的交换、思想的碰撞、合作的探讨,实现知识的共同拥有与个性的全面发展。这样的教学过程是师生之间以教材内容为话题和谈资,共同生成和创造文本,构建知识的过程,它要求教师不仅有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的改变,而且要有角色的转化——从传授者、管理者变为引导者和促进者,同时还有个性的自我完善—民-主的精神、平等的作风、宽容的态度、真挚的爱心和悦纳学生的情怀。此外,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也会受到很多启发,对学生有更多的了解,这些无疑对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也是十分有益的。

二、体验以人为本

教师要重视学生对学习过程的自我反思和改进。一方面让他们在反思中感受学习成功的喜悦,进一步建立学好的自信心;另一方面在反思中发现自己学习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据此采取有效的措施改进自己的学习,从而更好地实现知识的主动建构。学生是人,更是处于发展、成长中的人,更是秉性各异、千姿百态的人。教育中的人文关怀不仅仅是要把学生当人看,更要承认学生的发展性,尤其是发展中的个体差异性、阶段不平衡性和侧面不平衡性。只有承认这种个体差异性和发展中的不平衡性,对学生的要求才有可能更切实际。虽然教育毕竟是有共同目标的,但对待每个学生却不能整齐划一地要求,这好比园丁对待花草树木,总体上肯定是要让它们都茁壮、茂盛,但绝不是要它们都参天,或者都芬芳,而是个性化地要求、个性化地培育,最终才有了姹紫嫣红的丰富之美和勃勃生机。

教学是一种艺术,艺术的探究是永无停止的,尤其在当今教学改革中,教师的感情的投入、学生学习兴趣和动机的培养、教学要求的设计、教学内容的处理、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结构的编排、教学机智的运用、教学节奏的控制都在构建着现代教学趋势,只有教师全身心的投入,才能探索出有生命力的教学。

新课程教学心得体会

一、认真领会课标,教材的精神

新课标教学中,重视教学情境创设,强调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注重数学与现实的联系,强调数学应用等。教材的指导思想:讲背景,讲过程,讲应用,讲历史,讲思想,讲文化,改进学习方式,培养创新意识,适当用信息技术。

二、对过去教学的几点反思

1、在上学期教学中,注意问题情境的创设,注意师生的双边活动,但是教师的耐心不足,特别是一些重要概念原理教学没有让学生去认真体会。教学中有过分注意题目训练,认为多做题目才是实在的,一个阶段下来,我通过调查了解学生,我认为不是这样,特别是解一些综合性较强的题目,学生往往概念模糊,无从下手。

2、以往教学教案编写,周练习中,有拔高的现象,大部分学生分数较低,容易使学生丧失信心。

3、对学生的认识不够充分,对学生理解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怎样想到这样做,没有完全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导致有时一味地抱怨学生,没有从自身去反思自己。

三、对以后教学的设想

1、认真领会教学目标,力求做到“准确、具体、有用”

课堂教学应当强调“准确、具体、有用”。准确,就是准确反应“课标”的要求。一是对教学内容的数学理解要求,二是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需要。教学目标既要与学生的发展水平相适应,又要具有发展性(处于学生思维最近发展区的学习任务)。具体,就是要用可操作性的语言,把数学知识呈现给学生。同时对“了解、理解、掌握、灵活应用”等做出具体界定。有用,就是要阐述清楚经过教学学生将会有哪些变化,会做哪些以前不会做的事,以使目标成为有效教学的依据,同时为检查学习效果提供依据。

2、力求做到有效教学。

数学是一门思维性很强的科学。因此在数学教学中使讲授式教学与活动式教学有机结合,以保证学生获得必要的数学“双基”的过程中,发展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如何使活动教学真正有效,关键是提出有意义、适度、恰时恰点的问题,使学生得到有效的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才有平台,这就要深入研究如何提问的问题。要使问题设问在学生疑点。数学知识发展的关节点上,数学思想方法概括上,数学思维的症结点上。这需要我们备课组平时多加强教研、互相研讨。什么样的活动有效?什么样的交流有效?关键看学生思维的参与度,要让学生真正通过自己实质性的思维活动获取数学知识方法、数学思想,并逐渐发展数学能力。

3、力求做到有效训练。 有效训练:——为学生能力提高而练。做数学题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最直接最显著的表现就是做数学题。

选题过程中做到:(1)注重基础,注重发展(2)注重阶段性(3)典型性(4)注重功能性、新颖性、注意逆向思维的训练。(5)继续坚持周练,力求做到单元过关。

四、注意教学反思。

教师的成功=反思+经验总结。(1)反思教学中成功与得失(2)反思阶段性教学得与失(3)引导学生做阶段性学习回顾与练习,并能及时落实与检查,同时也能反应教师教学中的不足(4)从学生典型性错误中反思自身教学的不足。

新课程教学心得体会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力度之大,调整的内容之多,涉及的知识面之广都是前所未有的。这次改革不仅要求教师的观念要更新,而且要求教师的角色要转变。新课程的实施呼唤广大教师要尽快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育教学行为,提高专业素质水平。

为了适应课改形势发展的要求,县教研室、学校领导先后组织多次新课程培训。通过培训,我充分认识到新课标应树立“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的新理念,下面我就谈谈在新课改的教学中,实现这一目标的几点体会。

端正态度

重新定位

通过不断地学习、“充电”,我认识到,我虽然从事教学多年,但是面对现在的新教材,大家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大家都在摸着石头过河。如果我们用老经验去对待新问题,就不能适应新形势发展的要求,就会被淘汰。因此,在教学中,我以一位新教师自居,虚心求教,经常与同行探讨教学中遇到的难题,努力使自己的教学适应新课标的要求,尽快使自己进入新的角色。

深入钻研

认真备课

以前,在我的头脑中更多的是教材意识、教参意识,以纲为纲,以本为本。而如今的新课程强调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从学生的经验出发,教学要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回归,这在很大程度上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激发了学生去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这挑战对我说,是不言而喻的,给我留下了发挥无限智慧和创造力的空间。新的课程观强调,课程是师生共建新知识的过程。因此,现在的教学,已不能再像从前一样,就课本教课本,而应当基于教师和学生的经验,在教学中不断丰富和生成新的内容。面对这些变化,我必须以先进的教育理论和方法武装头脑,只有认真领会了课程改革的理念,教学方法的改革才能有新思路、新视角。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吃透编者意图,深入挖掘教材内涵,探索知识储备点及相关链接的知识点,课前要充分准备好教学用具及课件,才能做到驾驭课堂,胸有成竹。

组织教学

严谨有序

新课标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本次课改的重点之一,就是要改变学习的方式,要让学生在学习中产生实质性的变化,提倡自主、探究与合作的学习方式。强调在教学活动中,恰当地交流,逐步改变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和书本为中心的局面,促进学生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发展。这一要求给老师上课提出了更高的标准,教师不仅要认真备课,而且要有以一变应万变的驾奴课堂教学的能力,特别是在时间安排上应严谨有序,把握好分寸,如果时间把握不准,课堂教学就会变成放羊式的教学或者又回到老的教学方法上。尤其是慢班的学生,自制力特别差,若放任自流,认为让学生互助交流,他们往往会利用这个时间讨论昨天做了什么,下课后去什么地方玩等与课堂内容无关的东西,教师在组织学生讨论时,应“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密切注意各小组讨论的新动向。一发现学生有“越轨”行为,要不动声色,亲切地来到学生身边,引导他们走上正轨,做到不折不扣地使每一位学生都能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

经过两年多的大胆、刻苦实践,课堂终于变样了!课堂变活了,变得更有趣了,使老师更亲切了,使学生的学习情感和态度也发生了极大变化,他们回答更主动了,敢讲、敢说、敢问、自信又活泼。真正体现新型学习方式——主动、探究、合作。我力求让学生能主动提出问题,参与学习目标的制定,有兴趣和热情;
力求从挑战性问题出发,引起学生关注及研究的兴趣,在过程中体验,养成探究的习惯,注重过程。分组学习中鼓励学生积极的相互支持、配合,承担个人的责任,成员之间要沟通,要交流。课堂里多了学生的自主、探究;
多了小组合作;
多了资料交流;
多了语言积累„„

我也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成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在课堂上不再是固守“一言堂”的传统,而是想方设法为学生搭建交互学习的平台,不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了。

及时反馈

耐心应对

新课标内容精、时间紧、要求高,要按新课标要求完成教学目标,对慢班来说,简直是不可能的。新课标是按发达城市学生发展的要求编排的,对于我们欠发达地区的孩子们来说,本身就相差一段距离,如果我们不及时地抓好每一课时的及时反馈工作,我们与城市的距离将会越拉越远。基于这点原因,我每节课基本上都使用课件,或精心提炼要点,或精选一些典型例题,供课堂上反馈。每天课前5分钟,讲评学生作业中的典型错误,使学生明确错误的原因。对于慢班学生来说,一个知识点讲了三遍四遍还不懂是常有的事。一个知识点讲了多次,第二天课堂提问还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同学出现错误。这时千万不能发火,要沉着、冷静,耐心引导,细语轻声地把其中重要的知识点讲清楚,然后再出示训练题让学生练习, 经过反复地、耐心地、多次演练,终于使大部分学生掌握了有关知识。

实施课改

任重道远

开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党和国家在新的历史时期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民族素质的一项重要举措。新课改开展几年来,教师的角色正在逐步改变,学生的主体地位正在日益显现。作为担负起培养国家人才重任的教师来说,要积极地投身于改革的洪流中,立足本职,爱岗敬业,认真履行岗位职责,把课改这一重任做到最好。

新课程教学心得体会 姓名:田玉生

单位:范县陆集乡中心校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力度之大,调整的内容之多,涉及的知识面之广都是前所未有的。这次改革不仅要求教师的观念要更新,而且要求教师的角色要转变。新课程的实施呼唤广大教师要尽快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育教学行为,提高专业素质水平。

为了适应课改形势发展的要求,区教研室、学校领导先后组织多次新课程培训。通过培训,我充分认识到新课标应树立“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的新理念,下面我就谈谈在新课改的教学中,实现这一目标的几点体会。

一.端正态度,重新定位

通过不断地学习、“充电”,我认识到,我虽然从事教学多年,但是面对现在教新教材,大家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大家都在摸着石头过河。如果我们用老经验去对待新问题,就不能适应新形势发展的要求,就会被淘汰。因此,在教学中,我以一位新教师自居,虚心求教,经常与同行探讨教学中遇到的难题,努力使自己的教学适应新课标的要求,尽快使自己进入新的角色。

二.深入钻研,认真备课

以前,在我的头脑中更多的是教材意识、教参意识,以纲为纲,以本为本。而如今的新课程强调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从学生的经验出发,教学要向儿童的生活世界回归,这在很大程度上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激发了学生去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这挑战对我说,是不言而喻的,给我留下了发挥无限智慧和创造力的空间。新的课程观强调,课程是师生共建新知识的过程。因此,现在的教学,已不能再像从前一样,就课本教课本,而应当基于教师和学生的经验,在教学中不断丰富和生成新的内容。面对这些变化,我必须以先进的教育理论和方法武装头脑,只有认真领会了课程改革的理念,教学方法的改革才能有新思路、新视角。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吃透编者意图,深入挖掘教材内涵,探索知识储备点及相关链接的知识点,课前要充分准备好教学用具及课件,才能做到驾驭课堂,胸有成竹。

三.组织教学,严谨有序

新课标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学生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本次课改的重点之一,就是要改变学习的方式,要让学生在学习中产生实质性的变化,提倡自主、探究与合作的学习方式。强调在教学活动中,恰当地交流,逐步改变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和书本为中心的局面,促进学生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发展。这一要求给老师上课提出了更高的标准,教师不仅要认真备课,而且要有以一变应万变的驾奴课堂教学的能力,特别是在时间安排上应严谨有序,把握好分寸,如果时间把握不准,课堂教学就会变成放羊式的教学或者又回到老的教学方法上。尤其是慢班的学生,自制力特别差,若放任自流,认为让学生互助交流,他们往往会利用这个时间讨论昨天做了什么,下课后去什么地方玩等与课堂内容无关的东西,教师在组织学生讨论时,应“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密切注意各小组讨论的新动向。一发现学生有“越轨”行为,要不动声色,亲切地来到学生身边,引导他们走上正轨,做到不折不扣地使每一位学生都能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

经过两年多的大胆、刻苦实践,课堂终于变样了!课堂变活了,变得更有趣了,使老师更亲切了,使学生的学习情感和态度也发生了极大变化,他们回答更主动了,敢讲、敢说、敢问、自信又活泼。真正体现新型学习方式——主动、探究、合作。我力求让学生能主动提出问题,参与学习目标的制定,有兴趣和热情;
力求从挑战性问题出发,引起学生关注及研究的兴趣,在过程中体验,养成探究的习惯,注重过程。分组学习中鼓励学生积极的相互支持、配合,承担个人的责任,成员之间要沟通,要交流。课堂里多了学生的自主、探究;
多了小组合作;
多了资料交流;
多了语言积累……

我也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成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在课堂上不再是固守“一言堂”的传统,而是想方设法为学生搭建交互学习的平台,不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了。

四.及时反馈,耐心应对

新课标内容精、时间紧、要求高,要按新课标要求完成教学目标,对慢班来说,简直是不可能的。新课标是按发达城市学生发展的要求编排的,对于我们欠发达地区的孩子们来说,本身就相差一段距离,如果我们不及时地抓好每一课时的及时反馈工作,我们与城市的距离将会越拉越远。基于这点原因,我每节课基本上都使用课件,或精心提炼要点,或精选一些典型例题,供课堂上反馈。每天课前5分钟,讲评学生作业中的典型错误,使学生明确错误的原因。对于慢班学生来说,一个知识点讲了三遍四遍还不懂是常有的事。比如我在讲《陈涉世家》一课时,对于“今诚义吾众诈自成公子扶苏、项燕”一句讲了多次,第二天课堂提问还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同学出现错误。这时千万不能发火,要沉着、冷静,耐心引导,细语轻声地把其中重要的文言实虚词反复讲清楚,然后再出示训练题让学生练习, 经过反复地、耐心地、多次演练,终于使大部分学生掌握了有关知识。

五.实施课改,任重道远

开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党和国家在新的历史时期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民族素质的一项重要举措。新课改开展几年来,教师的角色正在逐步改变,学生的主体地位正在日益显现。作为担负起培养国家人才重任的教师来说,要积极地投身于改革的洪流中,立足本职,爱岗敬业,认真履行岗位职责,把课改这一重。

新课程教学心得体会

从2009年9月迎来新课程,到现在已有近两年的时间了。课改的这段时间让我有这样一种体会:新课程确实给学校带来了新的活力,给课程带来了新的生机,给师生带来了新的体验。

体验最深的是:

一、新课程对教师的要求提高了。教师要帮助学生制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
要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
要创设丰富的学习情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要建立一个接纳性、支持性的、宽容性的课堂气氛,这些都是要求教师们要有综合性的知识体系和高素质组织能力,以及课堂中从容不迫、挥洒自如的应变能力。新课程还赋予了德育工作的新内涵,突出了人际交往、师生间、生生间合作意识的增强、竞争意识的增强,变过去教师硬性渗透为教师引导下的学生自觉接受。面对新的教育形势和新的课程任务,应该选择什么样的教育教学理念?多姿多彩的教学方法背后是以什么样的教育理念为基础的?摒弃了注入式教学法之后,教师能否跳出眼花缭乱的程式化教学方法?„„一系列的问题都对新世纪的老师提出了挑战,给出了难题。因此,教师知识与观念的更新显得比以往任何时代都更加急迫,对教师理念误区的破除已是箭在弦上。所以作为教师必须不断更新知识,提高综合素质能力,在教学过程中不仅仅要有一桶水,更是要时刻保持充足的“源头活水”。

二、注重学生的真实情感和想法,教师应该相信学生,与学生共同学习,共同交流。给学生一片开放、民主的空间,学生才会感觉到快乐,才能真正爱上学习,主动地学习。学生才愿意把真实的情感投入课堂,课堂才能和谐高效。

思考最多的是:

一、在教学设计中如何精心设计问题,让学生做到有的放矢、命中靶心。并且形成了一些自己的笨拙的看法。设计讨论问题时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教师备课是要研究教材,要吃透学生,精心设计问题,问题要有一定的开放型。第二,讨论问题要围绕课标和教材的重难点进行设计,数量要适度,不要随意设题。第三,讨论问题的难易要适中,有一定的挑战性。第四,讨论要有一定的梯度和层次。要尽可能多角度的设问。第五,讨论问题有有一定的内在联系,有一定的逻辑性,以保证所学知识的完整和系统。甚至设计讨论论题还要考虑学科之间的联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比如这个教学设计《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就很好体现了以上几个方面。先抛出了一个与学生自身密切相关的论题:如何看待当代中学生普遍流行的穿名牌、赶时髦、追星等现象?这一论题既迎合了学生的实际,容易激起讨论的涟漪,又能直击重点,并能影射时下诸多中学生的从众、攀比和求异等不良消费心理,接下来再抛出另外两个论题:

1、社会主义条件下实行按老分配制度,劳动者应该“今朝有酒今朝醉”,推崇“月光一族”

2、我国经济得到了巨大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所以国家应该重消费,轻积累。明显看到这两个论题在梯度和层次上有了明显提升,尤其是最后一个问题必须借助于小组的强大合力,才能得出类似“大河有水小河满”的结论。这种高质量的设计很值得我们学习和探究。

二、如何让教学生活化。尽量寻找教学内容与学生日常生活的最佳结合点,充分挖掘其与学生日常生活的联系,使教学内容与学生日常生活体验建立联系,使新教学内容能较快的纳入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达到真正的理解。比如:用故事创设情境使学生对课堂内容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有利于更好的理解和掌握教材内容,理解抽象的哲学原理。用热点问题创设情境能使学生感到新鲜,有吸引力,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究的欲望,从而有利于教学内容的展开。例我在讲解《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权力机关》是可以播放刚刚闭幕视屏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的具体议程,让学生直观的体会到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及职能。体会到在我国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人民代表大会制是我国根本的政治制度。课堂气氛比较活跃,教学效果得到提高。

遗憾最多的是:
课程内容安排的灵活性与传统课时固定性的矛盾,已开始困扰我的具体实践。有时课上到最兴奋的时候,师生互动热烈,学生生动活泼,情绪高涨,下课铃却响了,课无法结束,又不得不结束,很“痛苦”。而有的课,不到30分钟就完成了教学任务。或许,我还要进一步加强课前的反思,课堂上还需培养对教学的控制。

教学是一门艺术,艺术需要创造性的反复实践,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只有不断创新才会把书教活,教学才会有生气,社会才会发展。我们相信,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同行加入改革者的行列,中学政治课教学一定会迎来一个灿烂的季节。

课 改 心 得 体 会

谈信息技术新课程教学的心得体会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信息技术已成为新课程改革中的一个必要的因素,并非只是“辅助”,更不是可有可无的。《新课程实施纲要》要求运用信息技术、新的教学活动需要信息技术,其重要意义在于以此来促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根本性转变。由此可见,信息技术对于教师和学生来说都是必须掌握的一门技术。作为主要培养学生信息技术和能力的信息技术学科来说,已经成为一门工具性学科,我们要将信息技术作为一门工具来教授,让信息技术用于教学和学习之中,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充分发挥,使得学生真正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

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身为信息技术教师的我更是感受颇深,受益匪浅,以下是我的点滴体会:

一、很多老师认为新课程的教材简直太乱套了,虽然内容直观、图文并茂,但太过简单,根本不适合教学,那一定是你没有深刻领会新课程理念的缘故,这是在给我们发展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机会。在教学中我是这样做的,以兴趣为导向,用新课程的理念来主导学生主动学习,尽最大能力的发挥其主体性,以达到掌握知识、应用知识的目的。新课程的理念重要的一点就是如何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让学生在课堂上学到更多有用的知识。各个年级的新教材,已经向我们提出了挑战。教材里的内容,差不多都是几副简单的图案再配上几句话,这给我们带来了很深的思考。这样的课程需要我们花更多精力去研究。但我想重要的一点还是以学生为主体,结合课本的图案(形象直观,简单易懂),充分调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并将这种兴趣迁移到如何学好课本的知识点上,这样课堂教学效果立刻上到一个新的层次。

二、新课程带来了新颖的教材,同时也带来了新的理念。每堂课都有固定的几项任务,如何让这几项任务在规定的时间里圆满完成,是我们需要面临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新课程的要求,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让学生对课程充满着期待感。45分钟,需要我们花更多的时间去想办法完成教学任务,演示法、任务驱动法、主题活动法等等,然而,在新课程实施的同时,我们还需要体会的一点就是“以人为本”,让学生最终能在自己的操作下顺利完成课堂教学任务。我想这就需要我们每位教师在平时的课堂上多注意培养,让学生运用形式多样的方法去学习掌握知识,激发学习动力,延续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每堂课中都学有所成,增强期待感,效果会更好一些。当然这需要我们老师去发掘,去想象,拿出更多更好的办法来吸引学生。我想在这里可以试着采用任务驱动法的形式让学生去主动参与,体验小小的成功感。

例如:信息技术教学的主要内容是由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操作能力两大部分组成。在教学中有些内容比较枯燥,学生学得不耐烦,比如文字输入练习、指法训练等;
同一班的学生信息技术能力也有差距,有些学生“未教先知”,他们在家里或其他地方能接触到电脑,对已经掌握的内容就不再感兴趣,而新转来的学生可能根本就没接触过电脑等。怎样改变这种现状,让已经会的学生发现自己存在的一些问题,也使不会的学生学得饶有兴趣呢?这就要教师放弃“以教为主”,让学生“以学为主”,教师教得灵活,学生学得自主。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有兴趣,学生才会主动地去了解和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针对不同起点的学生,我们应该充分发挥那些“未教先知”者的潜力,鼓励他们进行示范和叙述,然后由教师进行补充、归纳,梳理,这样,一方面使其他学生熟悉从伙伴那里学习技能的方法,另一方面也能暴露出“未教先知”的学生存在的问题。并且,在同伴中学习,可以为不会的学生创造一个学习氛围,在心理上可能更切合学生的需要。

教无定法,法在心中。信息技术是一门充满生机的学科,我们必须用全新的理念来思考和认识信息技术课的教学,让信息技术教学真正走进学生的心中。

总之,新课程的实施,促进了教学改革,为我们带来了生机勃勃的又一个教育的春天。只要我们勇于开拓,学习新课程,走进新课程,研究新课程,在教学实践中落实新课程标准,我们的教学之树必将开出鲜艳的花朵,结出丰硕的果实。

“问题式”教学在信息技术中地位

[内容提要] 开展信息技术教育,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个极好的途径。“问题式”教学在信息技术中地位。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提出问题;
分析问题、细化任务、明确探索方向;
提供相关资料,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及时评价,培养创新能力。

[关键词] 信息技术 操作性 综合实践性 问题式 创造能力

信息技术作为一门新型的学科已在广大中小学普及开来。但传统的信息技术教学过分强调“知识”本身,而忽略了学生信息能力的培养。过去在课堂上总以教师讲授为主,没能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结果很容易使学生丧失学习兴趣。信息技术这门课是一个操作很强的课程,在学生动手实践的过程中,也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学生完成一件作品,在利用计算机进行学习的过程中,都需要学生开动脑筋、大胆想象,自己动手。我们万万不能把信息技术教育按照学习一门学科的老办法去讲、去学、去考,那将会窒息孩子们的创造活动。

那么,如何才能使学生以饱满的热情掌握好信息技术这门新型学科呢?我认为良好的教学方法是引导学生学好信息技术的关键。在这里,我就信息技术学科特点和教学目标出发,根据自己对信息技术理论的学习和理解,结合自己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得出一点经验,提供大家参考:“问题式”教学在信息技术中地位。

信息技术是一门新型的学科,它与传统的其它学科相比具有鲜明的自身特点。

1、它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综合实践性,它比以往任何一门课更强调学生的动手能力,强调学生学以致用的综合实践能力。

2、它极富创造性。学生通过对信息技术、信息科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的学习,既能深入的理解各种信息手段的特征,深入理解各种信息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具体方法,又能对给定的信息进行适当的处理,并能对各种信息的运用进行评价和完善。学生在掌握基本技能的同时,不仅拓展了学生的思维,而且培养了学生独特的创造力。

3、它集现实性、实效性于一体,具有明显的时代发展特点。因此,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目标不是教会学生如何掌握单纯的某些知识和某种技能,而是通过学习计算机、网络等一系列基本技能,培养学生获取、理解、分析、加工、处理、创造、传递信息的能力。信息技术教育是一种培养学生的信息能力,提高学生信息素养为目的的学科教育。

由于信息课有着独特的特点,我们在上课中不能延用其它学科的教学方法,应根据学生和教材实际,设计出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符合学科特点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对所学的课题进行探索、分析、研究,在实践操作中培养学生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以及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造能力,并学会解决生活中与信息技术学习有关的实际问题。“问题式”它是根据教学内容及要求,由教师创设环境,师生发现问题,以问题的出现、探究和解决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创造欲和主体意识,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提出问题

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要根据新知识的特点和学习者的特征,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对问题情境的体验中产生问题意识、发现并提出探究的问题。

例如:在学习Word制作小报时,制作的小报里包含了“文本框”、“图片”、“艺术字”、“绘图工具”等一系列要讲解的内容,它们是怎么融合在一起的呢?在上课时,教师首先将设计好的作品展示给学生,多制作几份,每一份都有不同的风格,学生在感受了美的熏陶之后,必然会提出“我是否也能制作出这样的作品?”、“如何制作?”、“要制作这样的作品,需要掌握哪些技能?”等一系列问题。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而且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探索问题的自主力。

二、分析问题、细化任务、明确探索方向

在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之后,教师就要组织学生对问题进行系统的分析。明确它大体涉及哪些知识,哪些是已知的,哪些是未知的,未知的知识如何获得,需要查阅哪些资料,是大家独立完成呢还是需要小组协作完成。在细化任务,明确问题的过程中,教师是以指导者、促进者的身份出现的。具体的分析、分工过程是以学生自主探索为主进行的,但是学生对新知识的认识比较零散,缺乏系统性,只有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概括、归纳和总结,才能全面地看待问题。教师要把握时机,适时指导,促进学生迅速明确探索方向和解决问题的途径。

三、提供相关资料,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为了保证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和针对性,教师在备课时,就要为学生查找和制作一些相关的资料,准备在课堂上提供给学生(如图片,文本,素材及相关网址等)。对于能力较强的学生,可在课前布置收集资料的任务,以备在课堂上学习和交流。在自主探索学习中,老师应该允许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资源方式进行学习,例如自学课本,阅读电子教材,或访问相关网址。教师要充分放手,让学生自己选,自己看,自己学,自己试。学生对解决问题所必须掌握的知识进行主动阅读,认真思考,分析研究,初步理解和实践验证,从而形成知识表象和动作技能,“帮助学生成功,创设成功机会”。只有让学生通过努力都能获得成功,才能使之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稳定的情感。从而有利于促使学生发现自己的长处,充分发挥自身潜能,逐步树立自尊和自信,以积极健康的自我观念推动整个人的精神面貌、情感状态及认知活动的改善。

四、及时评价,培养创新能力

为了保证问题解决的顺利进行,还要对学生问题解决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价。教师不仅要对学生的信息技术知识进行评价,更重要的是对学生的信息素养和综合能力等因素进行评价。评价的内容包括:对新知识的理解、掌握和应用能力;
自主学习能力;
同学间的相互协作能力;
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能力。还可以让学生进行自评和相互评价,让学生在问题解决的基础上,反思自己的功过得失。学生自评有利于学生认清自己的不足;
同学互评可以使学生发掘他人的长处,相互促进。通过及时评价,有利于学生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失误和漏洞,学习他人独特的长处和优点,侧面鞭策自己不断进步。如:学生完成小报和贺卡的制作后,教师可以展示不同学生的作品,让学生相互评价,自主发现问题。

在整节课的学习中,他们带着问题进行学习,始终会兴趣浓厚,精神饱满,亲自动手,大胆尝试并勇于发言。不仅能够迅速掌握了未知的知识点,而且锻炼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了学生运用信息的创新能力。教师在整个过程中的任务就是组织、引导、帮助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并培养他们勇于探索的精神。

阅读全文(74) 回复(0) | 引用通告(0) | 鲜花()编辑 | |

第二节 对比预设与生成看新的课程教学观

课程教学观决定着教师的思想和行为,不同的课程观、教学观,其课程、教学的基本出发点往往不同。在教案的反思与再研究中,我们可以对照预设与生成的一致程度,反思我们的课程、教学观,调整修正我们的基本观念。

一、我的教案预设体现什么样的教学观

(一)教学观的基本类别

当前,中小学教师持有的教学观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以教师的教为中心,一类是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

以教师的教为中心的教学观,集中体现为:( 1 )以讲台为中心,旨在同步教学的古典式配置,是典型的教师中心的教学;
( 2 )以教科书的内容为中心,严格执行教科书内容;
( 3 )在教师预先设定的框架之内,教师垄断了沟通,其中,源于学生的问题与提问的对话,几乎是变相的不能容忍的。

这种教学观下,教师与学生是不平等的关系,是指导与被指导、命令与服从的关系,这种关系,渗透着教师的权威。换言之,在这种教学形态里,教师是权威的代言人。在教学过程中,他们以专家的姿态,将各种经验、概念、法则与理论强制的灌输给学生,学生则记忆背诵这些现成的知识。

以学生发展为中的教学观,主张师生交往、师生互动、师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进而达到师生共同发展的目的。这种教学观关注课堂中的师生生态的平衡,期望师生在 认知、思维、情感、人格等方面获得发展,期望师生在参与状态、交往状态、思维状态和学习达成状态达到理想状态。

(二)不同的教案预设往往体现着不同的教学观念

不同的教学观,必然造就不同的教案预设,十分鲜明地体现出教案设计者的教育理念。例如,在小学周长的教案设计时,教科书是这样呈现有关内容的:

教科书首先呈现八张图形,这里面既有规则图形也有不规则图形,既有生活中的图形,又有从生活中抽象出来的几何图形。通过八张图这样一个简单的情境直接引出周长的概念,即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它的周长。

教科书借助情境图向大家展示了三个小朋友用不同的方法测量不同图形周长的画面,这样的呈现方式背后的意思是想让学生学会不同的测量图形周长的方法,经历动手测量的过程,感知数学的美。

一位小学教师是这样理解这节课的教案设计的 ①:

原来的《大纲》下的教科书没有叶子这样的不规则图形,直接导入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公式。而现在的新教科书一开始并没有这个公式,而是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通过动手测量计算。然后在慢慢的练习中逐步感受这个公式的简明性。我觉得改动稍微大了一点点,如果保留老教科书上一些基础知识,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发散到生活中会好一点,这会更应该符合学生的认识水平。我认为,可以保留教科书中的很多内容,八张图片、定义、小组讨论这个过程我觉得挺好的。如果再在前面加上一个生活中的情境,然后把周长的含义提前,而后再出现这八张图片和学生讨论的各种方法。应该把这个周长的公式拿出来放到周长定义之前。在实际教学中,如果不把公式拿出来的话,很多学生虽然最后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出了图形的周长,但是,他就是认为自己的方法最简便了。

不难看出,这位教师并没有真正理解教科书(及其课程标准)的真正意图,这里的周长概念,其实是期望学生“从一般化的不规则图形引入周长,并在学生具体的操作活动经历周长概念的形成过程和学生的自我建构过程” ,而 颠倒了学习活动与周长定义的顺序, 误解了教科书的设计意图,究其原因,在于这位教师的教学观念上停留在知识传授、“周长的概念就是一种规定,不需要学生理解”。

二、我的教案预设体现了怎样的课程教科书观

正如前文所分析的,不同的课程教科书观,教案的设计往往呈现出不同的教师风格、设计理念,例如 ②:

在“课程是知识”的知识本位的课程观下,课程、教科书体系应该按照学科的逻辑体系进行组织,课程、教科书内容从相应的学科中根据社会的发展需要、学生身心发展水平精心选择,因而,应该“以本为本、以纲为纲”。

在“课程是经验”的课程观下,课程是学习者的经验或体验,即把课程视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所获得的经验,以及学生自发获得的体验。学生的学习绝对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课程也不是把知识从一个容器倒入另一个容器的方式。因而,课程内容的选择要求与学习者的经验相联系,课程要遵守学习者的心理序列进行设计,反对按照学科逻辑体系组织课程、教科书体系。

在“课程是活动”的课程观下,课程是人的各种活动的总和,学习者通过与活动对象的相互作用而实现自身各方面的发展。这种课程观强调学习者是课程的主体,学习者以兴趣、需要、能力、经验为中介来实现课程的作用,提倡教、学、做三种因素的有机统一。

例如,不同的教科书设计风格往往体现了不同的课程教科书观:

【案例呈现】 对 平行四边形不同的 教科书 呈现方式对比 ③

教科书呈现方式 1 :罗列学生以前曾经学过关于四边形的一些例子,例如………;
给出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含义)以及有关概念的说明;
提供一些旨在复习相关概念的例题、练习。

教科书呈现方式 2 :提供一个有挑战性问题情境(数学的或有现实背景的),或者 一个有趣的游戏、可以动手操作的活动(如,用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做成的活动衣架)。学生在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中必须接触到“平行四边形”;
列举一些具有共同特征的典型实例;
提出若干供学生思考、交流的问题,意在帮助学生通过归纳、概括等活动去获得“平行四边形”关键特征(定义);
叙述平行四边形的含义与相关概念。

显然,前者是以一种“范本”的形式出现的:直接向学生呈现“平行四边形”的含义(定义),以及相关的概念,一些旨在熟悉这些概念的例题、和用于模仿例题的习题;
主要的教学目的就是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平行四边形”、“如何识别平行四边形以及进行有关平行四边形的计算”;
后者则主要向学生提供了若干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有趣的、需要思考的问题情境,求解的经历,思维空间,概念的本质属性。用意在于:首先让学生体会“为什么要学习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是怎样产生的”、让通过学生自我活动(动手操纵、归纳与概括,思考与交流等)去获得平行四边形的基本含义,同时,在这些活动过程中学习一些认识新事物的基本方法,发展一般能力。

因而,在教案的设计中,我们必须反思,我们设计出来的教案符合学生的实际吗?其优缺点如何?符合学生实际的这种设计方案属于哪种理念?例如,

一、意义

课堂教学是学校课程实施的主渠道。课堂改变了,学校教育才会改变;
课堂优质,学生才会优质;
课堂创新,学生才会创新;
课堂进步,教师才会成长。

为什么要强调依据课程标准组织教学活动、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呢?我们可以从下列两个方面来理解:

(一)课程标准是国家关于基础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依据

《教育规划纲要》指出:基础教育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其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培养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国家关于基础教育阶段人才培养质量、培养方式的基本要求主要通过组织研制、发布各学科课程标准,并组织开展相应的教育质量监控来实现的。所谓课程标准,就是对学生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应该知道什么和能做什么的界定和表述,具体反映了国家对学生学习结果的期待。本世纪初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育部组织中小学教育专家、学科教育专家以及优秀教研员和骨干教师等研制并印发了义务教育各学科课程标准标准(实验稿)和普通高中各学科课程标准(实验)。随后对义务教育各学科课程标准(实验稿)使用情况进行跟踪调研,根据实验情况进行修订和完善,于2011年印发了义务教育语文等学科19个课程标准(2011年版)。修订后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科学性、时代性、适宜性、可行性等都有了进一步的完善。目前教育部正在组织进行普通高中各学科课程标准(实验)使用情况的大面积调研,拟于近两年内完成普通高中各学科课程标准的修订。新课程倡导什么样的教学主要通过各学科课程标准来体现的。教育部印发的基础教育各学科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评价的基本依据,是学校教学人员组织开展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也是国民素质达到国家期望要求的重要保障。

(二)中小学教学存在着严重忽视课程标准的倾向

走进中小学,会发现实际左右着教学的是教材(含教辅材料)和考纲,也就是说教材和考纲成了中小学教学工作的现实依据。

一是按部就班教教材。应该说根据新课标开发的各学科教材较好地体现了德育要求和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反映了人类文明成果,其编排体例、内容呈现方式上也更加受到广大师生的喜爱。目前,全国中小学教材审查委员会通过了小学9个学科100套教材、初中17个学科107套教材、普通高中18个学科68套教材,建构了高水平、多样化的中小学教材体系。这些教材较好地满足了不同地区和中小学校多样化的需要。但是,教材只是一种课程资源,不是教学内容的全部。教材专家开发的各学科教材难以同特定的班级、学生的生活经验完全相适应。仅依据某个版本的教材按部就班进行教学,容易造成儿童学习内容的单调、与儿童已有知识经验的脱节;
容易把某种教科书视为定论,学生的学只是围绕感知、理解和记诵某种教科书而展开,形成重复训练、死记硬背倾向;
容易养成教师对现成教科书的被动依赖性,影响其对教学内容的重组、加工能力,关于学科教学内容的深度理解能力的发展,以至于某些课程如研究性学习没有了统一的教材,就不知如何指导。部分教师学科素养不足,与对教材的过度依赖不无关系。

二是按照考纲逐一教学“考点”。依据考纲规定的考点进行教学,不只在初中、高中毕业办复习教学很突出,而且在起始年级已经表现出来,某些初高中起始年级教学就按考点要求进行一步到位的训练。各类考试机构组织编印的考纲,其水平不一姑且不论,即使水平都是不错的,它也不能做到与课程标准完全对应,保持一致性。因为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关于情感态度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等方面的学习要求是很难通过某次统一的书面考试所能衡量的,一般也就不会列入“考点”。依据这样的“考点”进行教学,就大大窄化了国家关于基础教育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尤其是我们所强调的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会在很大程度上落空了。依据“考点”,进行一步到位式的训练,还常常割裂了认知学习与动手实践(实验)、情感态度学习之间的内在联系,背离了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严重影响着教学工作的质量与效益。

对教材和考纲的过度依赖,各学科课程标准被搁置一边,造成了教学工作包含教学研究工作的盲目性,造成了基础教育教学质量观的偏差,甚至还造成了教学改革方向的偏离,需要认真加以纠正。

二、内涵

中小学教学是一个充满问题的专业领域,其核心问题有这样四个方面:“为什么教”“教什么”“怎样教”“教到什么程度”。本世纪印发的基础教育各阶段各学科课程标准对上述关于教学的“四个核心问题”都有明确的意见和要求。基于新课标的课堂教学改革就是要全面理解、整体把握新课标关于教学的“四个核心问题”的意见和要求,明确教学要到哪里去,要教什么、学什么,要怎样教、怎样学,要怎样检测学生、怎样评价和改进教学,系统推进课堂教学改革。

(一)关于教学的目标定位

教学目标、价值定位所要解决的就是教学要“到哪里去”的问题。在教学园地上前行,首要的是找准自己的方位,否则将站位不高,停留在粗浅、零散、狭隘、空洞的教学活动上,甚至迷失方向;
给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建立坐标,否则站位不准,边界不清,跑到“他者”的领地添乱,做无用功。

本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设置了一些新的课程,如小学英语、高中技术课程、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等,在实际教学中容易出现站位不准,边界不清的问题,不知这些课究竟要干什么。如不少教师上信息技术课,旨在让学生学会电脑操作、上网,结果某些技术操作学会了,但因为不去使用,也缺乏使用的意识与机会,学生很快遗忘了。清华大学附中李冬梅老师给学生上信息技术课,始终引导学生关注这样的问题:我能用信息技术做什么。学生上信息技术课,得自己找问题,并进一步思考如何找到有用的信息来解决问题。在这一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困难,得想办法克服,也就练就了意志力,培养了技术思维和想象力,常常在产品开发上有了自己的想法。技术操作学习也蕴含其中。这样的信息技术课有了多方面的收益。

原有课程也不能只是停留在已有的起点和归宿上,同样有一个根据时代要求及时调整站位,向新的高度和深度迈进的问题。如语文识字教学,改革开放之初,强调遵循汉字规律识字,或集中识字或随文识字,反对机械记诵;
后来强调培养学生识字能力,主动识字,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
今天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重视母语教学,加强中小学书法教育,不只是要培养良好的识字、写字的习惯,还有一个在写字与书法教育中体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问题。

各学科课程标准在“前言”及“课程目标”部分,集中阐述了关于教学的价值定位问题。如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强调语文教学聚焦学生的“语文素养”,特别是要培养学生“正确使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突出语文课程的实践性。语文课程的人文性是什么?如何做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很值得深究。可以讲这是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基本问题,每个人不能不去想,又永远没有最终的、令大家都十分满意的答案。数学课程提出“四基”目标,其内涵及彼此关系如何,也是需要教师结合自身实践不断体认,加深理解。再如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从原有的十个方面的专题教学内容中提炼出50个重要的生物学概念,且以命题的方式加以表述,安排在显目的位置,要求生物学教学要重点地引导学生这些“重要概念”,而不只是停留在过去的初中动植物学“知识碎片”的了解以及生理卫生常识的积累上。这些都是我们依据课程标准进行教学改革特别需要注意的地方。

新课程各学科教学都强调不能简单传授知识,而要注重能力导向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渗透,在教学价值定位上一个突出问题是如何处理好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关系。在三者关系的处理上,有这样几个观点:

一是知识中心说。认为知识技能是载体,是核心,其它是附属性的,特别是价值观教育应该是教学活动的自然生成。持这种观点容易导致教学活动中价值引导的不自觉,放任自流,以及知识学习的意义丧失、机械学习。

二是“三维”说。认为三者是个整体,是三个不同的角度看教学。但在实践中常常分开表述,某些目标也不容易表述清楚,尤其是价值观方面的目标表述不清,课堂教学中常常“贴标签”。

三是“层次”说。认为知识的表层是信息、符合、术语;
经历知识形成过程,掌握特定的程序、规则、方法,这是中间层(中介);
进一步体认到蕴藏在术语、规则中,人们在知识探索过程在积淀的各种思想情感与价值,则是知识的深层结构。还有学者将教学目标内容分为事实、概念、方法、价值等四个层面。

无论怎样的理解,能力培养、思想情感价值的培养都应是教学的重要目标。教学境界的高低、质量的优劣,关键在于看教学价值定位是否准确,能力培养、价值观教育的目标是否达成。并且,这些更为重要的目标不可能是立竿见影的。课堂教学是一个向深度前行、不断提升理解力的过程。这样一个过程通常是缓慢的,又是十分有价值的。过分强调高效课堂,当堂检测,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极易导致教学过分关注知识点的识记与初步理解,对高层次认知能力、内在精神品质的遗忘,看似高效,实为短浅,甚至还会产生负面效应。

(二)教学内容的深度理解

中小学课堂到底该教什么?中小学学生到底该学什么?这是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它交织着各种矛盾、利益与价值的冲突,同时也与教师的学科知识素养水平直接相关联,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课堂教学质量。有关调研情况表明,我国中小学部分教师在学科教学知识素养方面明显不足,离开了教材与教学参考书,就不知道教什么;
离开了习题集、测验试卷,就不知道让学生练什么;
甚至离开了参考答案,就不知道如何解题。

教师的学科知识水平不只是在职前专业学习中积累的,也是在职岗位研修中不断充实、丰富起来的。在岗研修不同于职前学习,需要根据所教学科课程标准,从教学的价值定位出发,在深入钻研,力求准确挖掘所教学科知识的内核、结构、关联和丰富价值的基础上,根据儿童已有知识经验对教材等教学资源进行加工、重组,并选择恰当的方式加以呈现,避免粗浅、零散、狭隘、空洞等,提升学生学习与发展的质量。要着重处理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关系。

1.国家意志与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需求的关系。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根据提升国民素养的需要,也根据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侧重对一定年龄阶段的儿童共同学习的内容要点作了规定,课堂教学必须予以充分的保证。如小学阶段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其中2500个会写。义务教育阶段背诵优秀古诗文136篇(段),主要是诗歌,也包括论语、孟子、庄子、礼记中的部分篇章,这是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促使儿童形成民族认同感的需要,对其重要价值,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不能随意更改。但国家规定的基本要求还要有一个与当地经济文化背景、与儿童生活实际相结合的问题,特别是儿童发展的水平不一样,我们可以在达到国家规定的基本要求的前提下,根据儿童的特殊需要,对教学内容作必要的调整、充实,为部分有特殊需要的儿童开设选修课。如语文教学补充乡土文学内容,进一步充实国学学习内容,以母爱、春天、月光等为主题,集古今中外名篇,组织开展诵读活动等等。这实际上就是一个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问题。需要注意的校本化实施不是随意的,要根据国家教育方针、课程标准和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进行精心加工,使两者能够更好地结合起来。

二是固化教材与动态开放的教学资源的关系。学科专家与学科教育专家、中小学骨干教师编写,经过中小学教材审查委员会审查通过的教材是课程内容的重要载体,成为课堂教学的基本内容,这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基本的教学质量,在我国中小学教师素质还不够高的情况下,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但中小学教材也有许多弊端:它使教学内容固定化,即使修订也有一个较长的周期,难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时代和社会生活的需要。像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思想品德等课程,本来就要求从学科逻辑向生活逻辑转变,固化的教材缺陷是很明显的。再如外语会话题材,教材中的话题很可能与儿童生活实际相脱离,孩子在课堂上的会话也就难以用在日常生活中,教学效果就会受影响。受篇幅限制,一本教材容量是有限的,呈现方式也比较单一,难以满足孩子的求知欲,开放的、活化的、多样的教学资源才能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譬如语文课程,仅读单一的教科书,学生可能学不好语文,必须把生活的活水引进课堂,所谓“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教师除了引导儿童学好基本篇目,还要推荐一定数量的自主阅读篇目,包括必读与选读篇目,不断丰富儿童的语文学习内容。有一项“语文主题学习”实验,要求一学期课内阅读100万字,将课堂三分之二的时间给学生,降低阅读起始要求,不带任何附加条件,其改革的力度较大。现代社会生活变化发展很快,中小学教学既要保留必要的经典内容,还要及时、不断更新课堂教学内容,每个教师都应该建立自己的开放的、动态的教学资源库,从单

一、固定的教教材中解放出来。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一定会与儿童一起感受到成长的快乐。

三是核心观念与具体知识点的关系。课标(大纲)总会列出许多知识点。

1992年国家教委印发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生物教学大纲》(试用)在“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部分,列出初中学必须掌握的知识要点292个,实验实习项目51个,另外还有19个演示项目。知识要点具体到“合理灌溉”“花序”“蚯蚓对人类的益处”“尿的排出”等等常识。2001年教育部印发的《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提炼出生物学科9个专题内容。专题下设若干内容要点,9个专题共30个要点。要点下设“具体内容标准”与“活动建议”,30个要点共有105个“具体内容标准”。这些要点如“种子萌发的条件和过程”“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等等,比过去的知识点少了很多。而教材正是根据这些知识点开发并利用相关素材编写的,考试也注重知识点的覆盖面。于是日常教学中,教师特别注重知识点的梳理,进行知识点的逐一过关。知识点过关了,教学任务也完成了。其实,知识是有层次结构的,有人把它分成经验水平、概念水平、方法水平、思想价值水平等。2011年底,教育部印发的《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从每个专题教学内容中提炼出50个“重要概念”,明确要求教师在有关内容教学中有重点地引导学生理解与掌握。美国国家理事会2010年发布的《科学教育的框架》将科学教育的内容锁定在更少、更高、更清楚的“科学和工程内部以及交叉部分的有限的几个核心观念”上。这些核心观念对于多种科学或者工程学学科都有广泛的意义,或者说它是某一门单独学科关键性的组织性概念;
它为理解或调查更复杂的想法或者解决问题提供一种关键的工具;
它与学生的兴趣和生活经历相联系或者与要求科学或科技知识的社会的个人的关心的问题相联系;
它从幼儿园到高中毕业各个年级之间随着复杂度和深度的增加它应该是可以被教授的学习的。如生命科学方面的核心观念4个:

——有机体有对它们生命发展、成长和繁殖有利的结构和功能(从分子学到有机体、结构和过程)

——有机体有传递一代到另一代的机制和进程(遗传—继承或特征的变异)

——有机体和特定的有机体群从它们的环境中获得必要的资源,环境包括其他的有机体和物质的因素(生态系统、相互作用、能量和动力)

——生物进化解释了物种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显然,这些核心观念及相应的问题引导既不同于关于若干自然与生命现象的罗列、标识而日积月累的常识,也不同于对这些现象的分类、排列、抽象所形成的概念性知识,而是更为上位的思考,是对物质与生命世界发生与发展机制的整体性描述与揭示。正是这些核心观念内化为人的素质,影响着人的一生。课堂教学不能只是停留在知识点的梳理上,还要梳理知识结构,理清内在联系,并把握蕴藏在知识结构的学科思想。要根据核心观点对知识点作必要的取舍,并善于揭示知识点与核心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

(三)教学方式的不断优化

1.教学方式必须同教学价值定位、教学内容、学生年龄特点等相适应

教学方式方法没有绝对的好与坏,它必须同价值定位、教学内容、学生年龄特点、教师个性与教学设施条件相适应,不能只搞一种方式、一个模式。新的教学方式方法产生了,不等于传统的教学方式方法就完全被废除。如中国传统语文教学,注重诵读,有感情地朗读,直至背诵。因为思想感情不只是通过文字,而且借助语气、音调、重音及说话者的表情动作表达出来。思想感情不只是从文中看出来,还要读中体悟,“吃”到心中,变成血肉。注重写字书法,从描红、仿影、临摹,到写碑写贴,每天大楷一张,小楷四行到半页,天天练,雷打不动。久而久之,养成细心、认真,一丝不苟的品质,终身受益。组织对对子,有《声律启蒙》教材。凡能对上等对子者,其人之思想必通贯而有条理。这些都值得今天的语文教学借鉴。新课标也吸收不少传统语文教学的经验。

初任教师每一种教学方式及其理念,都需要认真学习,在实践中细化其实施环节、步骤及其变通方式。如讨论,需设计问题情境及其序列,从具体细节问题的分析入手,到分析关系性问题,再到所有问题的总结;
组织讨论,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做有准备的发言,学会倾听、求同存异;
还要掌握一定的应对策略,如校准,不偏离主题,阐明、举例、总结、点评、证实、引导举出证据等等。即使是讲授,也要花一翻功夫。没有各种常用教学方法的熟练掌握,谈不上变通,更谈不上形成教学艺术。

2.新课程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独立思考、知行合一

新课程从自己的目标定位出发,强调创设有利于学生积极参与的教学环境,鼓励独立思考、主动学习、合作交往与动手实践。文科教学更多地强调讨论、辩论、实践体验、对话、角色扮演;
科学教学强调实验探究、野外考察,修订后的义务教育课标列出了学生必做的实验;
数学要求学生经历观察、猜想、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许多学科还要求积极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合理应用,提高学生在网络环境中的学习能力。有个美国人创立了一家非营利性教育组织,主要利用网络进行免费授课。该项目最早给他亲戚的孩子在线视频授课,后来向周围蔓延。与传统教学相比较,它使教育活动游戏化,引入游戏中的满分过关理念;
更好地因材施教,学生可根据自己的进度在线学习;
采取了反转式教学,儿童在家上网学习,到学校做作业、与同学讨论或接受教师辅导。

目前,课堂教学方式的变革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一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问题多了,思维活跃了,教师一时束手无策,难以应对,这对教师充分备课、深入钻研教学内容提出了更高要求;
二是需要对传统的师生关系进行变革,建立平等合作关系;
三是要求控制班级学额,建立课堂教学新秩序;
四是教学时间紧张,需要进一步精选教学内容;
五是有必要的教学活动设施作保证等等。这需要克服困难,坚定不移地推进。因为改变了教学方法,才能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从被动应付、死记硬背、机械重复中解放出来,进而从根本上改变他们的生活方式、生存状态,培养时代所需要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

(四)教学评价的系统改革

教学评价关注的问题是:学生学到什么程度?是否达到这样的程度?课程标准对教学评价的要求集中体现在两个部分:一是课程内容部分,每一个具体的教学内容都有相应的学习要求,如“描述细胞分裂的过程”“识别人体的几种基本组织”“列举不同的生态系统”等等;
二是关于评价的建议。如义务教育数学课标从七个方面逐一阐述评价建议。关于基础知识的评价注意“对计算速度不作过高要求”。关于数学思考和问题解决的评价要“设计有层次的问题评价学生的不同水平”。要对的学习过程及其表现作记录,如主动参与学习活动,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与他人合作交流,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尝试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反思自己思考过程的意识等等。要恰当地呈现和利用评价结果,不能简单地排名次,而是对学业水平及其有关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对如何改进今后的学习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还要合理设计与实施书面测验。

新课程教学观心得体会(共8篇)

小学新课程教学培训心得体会

教学观摩课听课心得体会

新课程下课堂教学心得体会(共7篇)

新课程与教学改革学习心得体会

推荐访问:心得体会 新课程 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