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生产管理定义药品生产管理定义

  药品生产管理的定义:把资源的输入按照社会需要转化为有用的输出,实现价值增值的过程称为“生产”。“生产”包括提供有形产品的制造型过程和提供无形产品的服务型过程。生产管理是指企业对提供产品或服务的系统进行设计、运行、评价和改进的各种管理活动的总称。药品生产管理是GMP各项工艺技术标准及管理标准在生产过程中的具体实施,是药品质量保证体系中的关键环节。生产系统的运行主要涉及生产计划、组织与控制三个方面,生产管理必须沿着这三个方面展开药品生产管理的目的:药品生产系统的运行和管理,是在现有的生产系统中,充分利用一切可利用的人力、物力、厂房、设备、技术、能源和信息,应对市场的变化,按用户需求生产合格的药品和提供满意的服务。通过生产管理各项措施的实施,确保生产过程中使用的物料和设备经过严格检验,符合预定规格和标准,并由经过培训符合上岗标准的人员一丝不苟地按照生产部门下达的指令及标准操作程序进行药品生产,生产出来的产品质量符合注册规定标准,安全有效。药品生产管理的GMP要求:产品质量全员全过程控制——人员,设备,原辅料,半成品,成品,包装材料等生产环境全方位净化与监测——厂区,厂房,设施,设备等主要生产设备全面验证与确认——工序设备、检验仪器、计量器具等生产工艺与操作全工序规范和监控——工艺规程,质量标准,岗位责任制,岗位和设备操作规程等产品质量终身负责——贮运,销售,应用,质量跟踪,召回等传统生产管理与GMP管理的区别:传统生产管理观念——不让不合格品出厂GMP生产管理观念——不让不合格原辅料、包装材料、设备和设施进厂,不使用不合格厂房和不合格人员传统控制观念——把好成品出厂关GMP控制观念——把好每个工序的质量关传统控制方法——最终检验合格放行GMP控制方法——各工序参数合格放行生产管理的主要内容:生产运作战略管理市场信息与生产计划管理生产运行和调度管理工艺过程监测和控制管理物料储备、供应和消耗定额管理动力与设备管理劳动组织、工时与考勤管理技术、法规与安全教育管理计量、统计与生产成本管理生产环境、安全卫生和职业健康管理研究开发与技术改造管理技术信息与知识产权管理生产管理内容图解:生产运作战略:生产运作战略是企业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市场营销战略、研究开发战略、财务管理战略和人力资源战略并称为企业的五大战略。生产运作战略是企业为了达到其企业目标、使命,在考虑企业外部因素(如政治、法律、市场、物料和能源供应、运输条件等)、内部资源(如人力、财力、场地、厂房、技术、设备等)以及适合本企业的生产、融资、行销等策略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包括产品设计、选型、工艺路线选择、生产规模等在内的整体性策略。生产运行管理的基本程序(一)生产基本文件的准备①批生产指令和批包装指令的签署和下发。②生产配方和领料单的发放。③批生产记录和批包装记录的准备和下发。开工前准备①清场:确认不遗留上一批生产原料、中间品、成品和文件,做好清场记录,发放清场合格证。②设备准备:查看和确认设备完好证,对设备的完好度、严密度、卫生状况进行全面检查,必要时进行检修、清洗、消毒、干燥,并做好记录。生产运行管理的基本程序(二)开工前准备(续)③仪器和计量器具准备:检查配备是否完善,确认有无检验合格证并在检验有效期内。④工具准备:备齐操作所必需的工具和必要的安全防护用具。⑤人员和班次安排:根据作业周期和工作量合理安排班次,配备必要和合格的操作人员。物料准备①按批生产指令开具限额领料单②由仓库根据车间送料单配送物料生产运行管理的基本程序(三)配料管理①严格执行有关操作的SOP,按配方进行称量或计量操作,独立复核,分别签名。②确认物料与生产指令及操作记录一致。③确认物料有质量部门检验合格证或放行证。④确认称量与计量器具有检验合格证并在有效期内。⑤确认物料贮罐、配料罐和输送管道标记齐全、正确。⑥检查和确认配料罐各阀门和泵的开闭正确无误。⑦检查投料和输料操作是否符合相关SOP,操作记录是否正确、完好。生产运行管理的基本程序(四)生产过程监管对各生产岗位巡回检查,监督工艺规程、岗位责任制和岗位操作法执行情况。对出现的偏差进行调查处理,并采取必要的纠正措施。在特殊情况下,对生产人员、物质和设备进行临时调剂,确保生产过程顺利进行。清场:批生产结束后,对生产现场所有设备进行清洗和维护,确保其清洁、完好;对所有剩余物料和文件进行清理,避免与下一批混淆;搞好生产区域和环境的卫生。生产批号的编制和批号管理:生产批号是用于识别“批”的一组数字或字母加数字,用以追溯和审查该批药品的生产历史。每批药品均应编制相应的生产批号。正常生产批号的编制方法可采用年月(日)流水号或车间年(月)流水号。示2009年9月第21批,B200921表示B车间2009年第21批。重新加工批号保持原批号不变,但要在原批号后加一代号以示区别。如 B200921F,F表示返工。批生产记录的管理:一个批次的待包装品或成品生产全过程各工序所有生产记录的集合称为批生产记录,由有关岗位生产原始记录、检验报告单以及相关文件(如批生产指令、工序交接单等)顺序装订或汇总而成。汇总人应是车间生产工艺负责人。汇总的批生产记录应有汇总人签注的姓名和汇总日期,并有原始记录作为附件。批生产记录能反映该批产品的完整生产历史,以及与质量有关的情况,从而具有质量的可追踪性生产过程的工艺和技术管理:人员培训考核合格后上岗严格执行岗位责任制和岗位操作法按工艺规程规定的参数和方法对生产进行监控按工艺规程的要求定期进行中间取样和检验定期检查设备和测量、控制仪表的运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报告有关方面处理出现偏差要进行严密的调查和处理对偏差采取的纠正措施要确保不对产品质量产生不良影响保持生产现场和设备的清洁卫生诚实、正确地书写生产纪录并做好交接班工作物料储备、供应和消耗定额管理:物料储备包括经常性储备、应急性储备和季节性储备三种,应以适当比例合理配备,其定额管理要求既要保证生产不断料,又能降低财务成本。物料供应定额应根据物料本身的易损特征和正常生产时物料消耗的上限予以确定。物料消耗定额根据工艺规程中的物料衡算数据确定,它应当是在理论消耗值的基础上乘以一定的保险系数。随着生产技术的进步和工艺的改进,物料消耗将有所下降,这时应及时修订以上各项定额。对物料领用要加强监管和考核,避免混淆和浪费GMP是在药品生产全过程实施质量管理,保证生产出优质药品的一整套系统、科学的管理规范,是药品生产和质量管理的基本准则。即“良好作业规范”,或是“优良制造标准”。是一种特别注重制造过程中产品质量与卫生安全的自主性管理制度。它是一套适用于制药、食品等行业的强制性标准,要求企业从原料、人员、设施设备、生产过程、包装运输、质量控制等方面按国家有关法规达到卫生质量要求,形成一套可操作的作业规范。gmp提供了药品生产和质量管理的基本准则,药品生产必须符合gmp的要求,药品质量必须符合法定标准。1963年,世界上第一部GMP在美国诞生、我国实施GMP情况:1988年,颁布《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1998年、2010年进行了重新修定。我国卫生部于1995年7月11日下达《卫药发第35号关于开展药品gmp认证工作的通知“正式开始全面实施gmp认证。实施GMP的意义:1、最大限度地保障人民用药安全,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2、GMP是大势所趋,实施GMP是药品生产企业的一场革命。3、是药品质量保证的承诺,目的是为了使制药企业建立有效运作的质量体系,一切行为按GMP法规办事最大限度地降低人为差错,最大限度地防止药物污染、混淆等质量事故的发生。那些方面的因素能够造成污染和差错可总结为:人、机、料、法、环五大方面。GMP对五大因素的基本要求生产设备清洁的操作规程应当规定具体而完整的清洁方法、清洁用设备或工具、清洁剂的名称和配制方法、去除前一批次标识的方法、保护已清洁设备在使用前免受污染的方法、已清洁设备最长的保存时限、使用前检查设备清洁状况的方法,使操作者能以可重现的、有效的方式对各类设备进行清洁。防止机器对药品生产造成污染的GMP基本要求归纳为:设备的设计、选型、安装、改造和维护必须符合要求符合要求的清洗、清洁设备符合要求的润滑剂、冷却剂等规范设备的清洁消毒方法料:分类:药品生产的原料辅料包装材料介质(如水、空气)防止物料对药品生产造成污染的GMP基本要求归纳为:设备的设计、选型、安装、改造和维护必须符合要求符合要求的清洗、清洁设备符合要求的润滑剂、冷却剂等规范设备的清洁消毒方法法(文件体系):文件是质量保证系统的基本要素。企业必须有内容正确的书面的质量标准生产处方和工艺规程操作规程以及记录等文件。文件系统分类:1、标准性文件:工艺规程、质量标准、验证方案、工作职责(标准)、标准操作规程等。2、管理性文件:质量管理、生产管理、工程设备管理、物料管理、卫生管理、验证管理、人员管理、销售管理等。3、记录性文件:各种帐、表、卡、单、证、牌和批生产记录、批检验记录等。制定严格的文件管理体系,规范药品生产所有活动的行为准则,保证药品生产所有活动不对药品生产造成污染和差错。其中卫生管理文件是防止污染的核心部分卫生管理文件包括:人员、设备设施、环境等卫生管理制度设备设施清洁消毒标准操作规程(SOP)生产场地清洁消毒SOP生产用空气及公用介质清洁消毒SOP以及所有清洁卫生活动相关记录措施等等。环(环境):厂房的选址、设计、布局、建造、改造和维护必须符合药品生产要求,应当能够最大限度地避免污染、交叉污染、混淆和差错,便于清洁、操作和维护。厂房所处的环境应当能够最大限度地降低物料或产品遭受污染的风险。应当有整洁的生产环境;厂区的地面、路面及运输等不应当对药品的生产造成污染;生产、行政、生活和辅助区的总体布局应当合理,不得互相妨碍;厂区和厂房内的人、物流走向应当合理。应当对厂房进行适当维护,并确保维修活动不影响药品的质量。应当按照详细的书面操作规程对厂房进行清洁或必要的消毒。厂房、设施的设计和安装应当能够有效防止昆虫或其它动物进入。应当采取必要的措施,避免所使用的灭鼠药、杀虫剂、烟熏剂等对设备、物料、产品造成污染。应当采取适当措施,防止未经批准人员的进入。生产、贮存和质量控制区不应当作为非本区工作人员的直接通道。生产区:为降低污染和交叉污染的风险,厂房、生产设施和设备应当根据所生产药品的特性、工艺流程及相应洁净度级别要求合理设计、布局和使用。分为:一般生产区洁净生产区:内表面(墙壁、地面、天棚)应当平整光滑、无裂缝、接口严密、无颗粒物脱落,避免积尘,便于有效清洁,必要时应当进行消毒。仓储区:应当有足够的空间,确保有序存放待验、合格、不合格、退货或召回的原辅料、包装材料、中间产品、待包装产品和成品等各类物料和产品。质量控制区:质量控制实验室通常应当与生产区分开。生物检定、微生物和放射性同位素的实验室还应当彼此分开。辅助区:辅助区(休息间、卫生间、维修间等)设置不应当对生产区、仓储区和质量控制区造成不良影响。药品生产过程控制管理要点:1、尽量将药品在能防止污染和差错的密闭系统中进行。避免在露出环境中进行。(采取封闭管路、净化生产区等)2、尽量把生产环境的卫生情况控制能最大限度地能保证卫生要求(使用净化设施)3、尽量能把药品生产的关键工艺点严格控制。4、尽量使用能控制质量的生产介质(如水、纯化水、压缩空气等)三大系统的基本原理和维护:纯化水系统空气净化系统压缩空气系统净化区(洁净区)原理:硬件系统人员、厂房、设施、设备等的目标要求,这部分涉及必需的人财物的投入,以及标准化管理。

推荐访问:药品不良反应定义 生产管理 定义 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