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与教学论课件

《课件制作》课程标准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

06660213035

课程类别

必修课

适应专业

初等教育专业

先修与后续课程

先修课是计算机应用基础

无后续课程

课程简介

多媒体教学课件制作技能是初等教育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因而在专业课程体系中占有较为重要的位置,是具有专业特色、理论与实践结合较为紧密的课程之一,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既能掌握制作多媒体课件的技术与技能,又能提高教学能力。PowerPoint功能强大,使用非常简单,是教师首选的多媒体课件制作软件,因此本课程中以PowerPoint为软件平台进行教学。

课程总学时

64学时

课程总学分

2学分

授课教材(教材名称、教材著者,出版社,出版日期,教材获奖或推荐情况简介)

PowerPoint从入门到精通/刘海燕,施教芳编著.-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11.4

参考书目(书目名称、著者,出版社,出版日期)多媒体课件制作案例教程/刘庆全,时道波编.-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1

二、课程教学目标与基本要求

本课程的核心目标是:

1.Photoshop软件基本功能,使用Photoshop制作课件母版、背景以及处理幻灯片中所用图片的方法与技巧。

2.商务运营、教学课件、生活娱乐三大类课件制作方法与技巧。

3.不同风格课件的版式布局与整体配色的方法。

4.幻灯片中酷炫动画演绎以演示文稿交互效果的实现。

本课程的基本要求是让学生掌握PowerPoint这一教学工具软件平台的使用,通过本门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能熟练掌握PowerPoint软件各项功能、了解Photoshop图像处理的基本功能以及课件制作的各种方法与技巧,通过本门课的学习和训练,学生能够熟练运用计算机制作多媒体课件,为以后从事小学教育工作、结合小学教学实际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做准备。

三、课程教学条件

机房

四、课程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

第一部分 平面设计理念

本部分主要简单介绍平面设计的概念、术语以及平面设计的方法、技巧,包括以下内容:

1.1平面设计的概念、术语

1.2平面设计的方法、技巧

通过这一部分的学习,学生对平面设计有一个初步的理解,因为课件制作的版式布局、色彩搭配等很多内容与平面设计是相通的,这样可为进一步学习课件制作后续内容打好基础。

本部分的主要教学内容(教学时数安排:4学时):

第二部分

PowerPoint软件讲解

本部分主要介绍PowerPoint软件的使用方法与技巧,包括以下内容:

2.1幻灯片中文本的操作

2.2演示文稿的版式布局和整体配色

2.3幻灯片母版

2.4形状与图片图示的应用

2.5演示文稿中的多媒体协作效果

2.6幻灯片中酷炫的动画演义

2.7演示文稿交互效果的实现

通过本部分的学习,学生要熟练掌握PowerPoint软件的使用方法与技巧。

本章的教学时数安排:32学时

第三部分

Photoshop软件讲解

本部分主要介绍Photoshop软件基本功能,使用Photoshop制作课件母版、背景以及处理幻灯片中所用图片的方法与技巧,包括以下内容:

3.1

Photoshop软件界面及工具使用

3.2

Photoshop图像处理与合成

3.3

Photoshop照片处理

本部分的教学时数安排:9学时

第四部分

三类课件综合实训

本部分主要让学生分别对商务推广类演示文稿、生活娱乐类演示文稿、学术及教学类演示文稿三类演示文稿进行实训。包括以下内容:

4.1商务推广类演示文稿

4.2生活娱乐类演示文稿

4.3学术及教学类演示文稿

本部分的教学时数安排:10学时

第五部分

学生作品创作

本部分留时间让学生独立完成课件作品,可以是小学的语文、数学或是其它内容。

本章的教学时数安排:14学时

五、课程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章目

课时分配

理论课时

实践课时

第一部分

平面设计理念

2

2

第二部分

PowerPoint软件讲解

11

21

幻灯片中文本的操作

1

3

演示文稿的版式布局和整体配色

1

3

幻灯片母版

2

3

形状与图片图示的应用

1

3

演示文稿中的多媒体协作效果

2

3

幻灯片中酷炫的动画演义

2

3

演示文稿交互效果的实现

2

3

第三部分

Photoshop软件讲解

3

6

Photoshop软件界面及工具使用

1

2

Photoshop图像处理与合成

1

2

Photoshop照片处理

1

2

第四部分

三类课件综合实训

3

7

商务推广类演示文稿

1

2

生活娱乐类演示文稿

1

2

学术及教学类演示文稿

1

2

第五部分

学生作品创作

0

14

合计

14

50

六、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办法

考评环节

考评方法

分值

学习态度、组织纪律、团队合作

根据上课考勤情况、课外拓展作业完成情况、课堂回答问题、课堂实践示范情况,由教师和学生干部综合评定学习态度的得分

20%

单元项目实践

根据作品完成的时间、完成情况、作品展示效果、是否有创新由各小组长评价和教师抽评相结合评定成绩

60%

综合项目实践

根据项目完成的时间、熟练程度、完成情况、作品展示效果、是否有创新、答辩与实训报告等由现场各组小组长和任课教师共同评定成绩

20%

合计

100%

教 案

2 01 7 — — 2 01 8 学 年 第 二 学 期

课 程 名 称 授 课 教 师 授课 对 象

经 济 地 理 学 何 栋 材

地 理 科 学 专 业 20 16 级 1、2 班

天水师范学院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编 写 教 案 及 使 用 要 求

一、教师均须在认真备课后,编写规模教案或讲课提纲;

二、教案按授课篇、章、节、题目、内容、教学方法、使用教具的顺

序依次编写;

三、书写要求字迹工整、清晰、注重思想性、科学性、逻辑性和艺术

性;

四、教案或讲课提纲在授课前两周交教研室主任审批后生效。主任阅

示意见写在右下角;

五、无教案或讲课提纲及使用未经修改的旧教案不准上课;
六、完成教学任务后,写出本阶段教学总结,将教案交办公室存档。

天水师范学院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教 案 ( 课 时 计 划 )

课 题

第二章 经济活动区位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2018 年 3 月 19 日、3 月 20 日

星期一 5、6 节

星期二 5、6 节

学时

4 授课时间 授课地点、班级

7 号教学楼 303 教室、302 教室;

授课班级:地理科学

1.重点掌握经济活动区位的基础理论;

2.熟悉国内外区位理论发展简史和在中国的发展及应用情况;
3.了解经济活动区位理论最近研究进展。

16 级 1 班、2 教学目的要求(分 掌握、熟悉、了解 三个层次)

1.重点:经济活动区位的基础理论

教学重点、难点:

2.难点:交通对经济区位的影响

教学方法、手段 讲述法、案例教学法、讨论法

复习内容 地理科学的研究对象、地理科学的学科特点

1.杨吾杨:《区位论原理》 --产业、城市和区域的区位经济分析》

自学内容

2.陆大道:《区位论及区域研究方法》

教材选取:
李小建主编 经济地理学 (第 2 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参考书目

1、陆大道著, 《中国区域发展的理论与实践》 ,科学出版社, 2003。

2、杨万钟主编,《经济地理学导论》 ,华东师大出版社 (修订四版 ),1999。

教材选取 参考资料及书目

3、陈秀山,张可云编著, 《区域经济理论》 , 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3。

4、陆大道主编, 《区域发展及其空间结构》 ,科学出版社, 1999。

5、陈才主编, 《区域经济地理学》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2。

6、李小建著, 《公司地理学》 ,科学出版社, 1999。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1.询问及检查课堂出勤

组织教学

2.集中学生听课注意力 3.安排好学习活动

新课引言 创设情景式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城市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和内容 一、城市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1.城市是人类文明的象征 2.城市是一种特殊的地理环境 二、城市地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1.城市形成发展条件、城市的生长研究

4.城市问题:城市环境、城市交通、城市住宅、城市贫困。 第二节 城市地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一、城市地理学的学科性质

二、城市地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自学) 第三节 西方城市地理学的发展简史(自学) 第四节 中国城市地理学的发展和目前研究热点 一、80 年代以来中国城市地理学发展特点

总结本节课的知识点,重点、难点及应用

课堂小结 讨论、思考题、

讨论:
1.地理科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作业:

作业:
1.城市地理学和其他学科的关系;

2.西方城市地理学早期、近现代2.什么是城市?

和当代发展的特点和研究成果。

系主任审核签字:

教研室主任审核签字:

第一章 水工艺设备常用材料(四学时)(第五周周

二、周四) 1.教学目的及基本要求:
1)了解金属材料的分类

2)掌握材料的基本性能及使用条件 3)熟悉耐蚀金属材料及性能 2.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1)金属材料的分类、基本性能,耐蚀金属材料及性能(1学时)

2)无机非金属材料分类及基本性能,耐蚀无机非金属材料及其性能(1学时) 3)高分子材料的性能,常用塑料和橡胶介绍(1学时) 4)复合材料的性能特点(1学时) 3.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

1)重点:掌握水工艺设备常用材料的基本性能与特点

2)难点:如何根据材料的性能、特点和水工艺设备要求,确定不同材料的适用条件和范围。

4.教学内容的深化和拓宽:
课后思考:

1)金属材料的基本性能包括哪几个方面的内容?你认为水工艺设备对金属材料的哪些性能要求更高?怎样才能满足这些要求? 2)影响钢材性能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3)合金钢有哪些类型?何谓耐蚀低合金钢?耐大气腐蚀、海水腐蚀的低合金钢中各含哪些主要合金元素?

4)不锈钢有哪些类型?在酸性介质、碱性介质及中性水溶液中是否可以选用同一种不锈钢?简述理由。

5)铝、铜及其合金的主要性能特点是什么?主要用于什么场合? 6)钛及钛合金最突出的性能特点是什么?

7)简要说明无机非金属材料的性能特点,以及主要用于哪些场合。

8)高分子材料主要有哪些类型?常用于水工程及水工艺设备中的高分子材料有哪些?耐蚀有机高分子有哪些类型?各有什么特点?

9)复合材料主要有哪些性能特点?你认为在水工艺设备中复合材料最突出的性能特点是什么?请列举在水工业领域应用复合材料的几个事例。

5.教学方式(手段)及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1)方式(手段):多媒体教学;

2)注意:

第二章 材料设备的腐蚀、防护及保温(三学时)(第五周周

五、第六周周二) 1.教学目的及基本要求:

1)了解材料设备的腐蚀的危害以及腐蚀与防护科学的发展状况 2)掌握腐蚀与防护基本原理 3)熟悉各种设备腐蚀防护技术

4)能运用腐蚀与防护原理进行材料的选用 5)了解设备保温的目的

6)熟悉常用保温材料,保温结构与施工 2.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1) 材料设备的腐蚀与防护概述,腐蚀与防护基本原理,设备腐蚀防护技术,材料的选用(2学时)

2) 设备保温的目的,保温材料,保温结构与施工。(1学时) 3.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

1)重点:掌握水工艺设备及常用材料的腐蚀与防护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2)难点:设备、材料的腐蚀原理与方法 4.教学内容的深化和拓宽:
课后思考:

1) 什么叫氢蚀?它对钢的性能有什么影响? 2) 什么叫极化?极化对金属腐蚀有什么影响?

3) 什么叫阴极去极化?阴极去极化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来实现?其中最常见、最重要的阴极去极化反应是什么?

4) 什么是金属的全面腐蚀、局部腐蚀?局部腐蚀包括哪些类型?

5) 试从腐蚀发生的条件、机理、影响的因素和控制的途径等方面比较小孔腐蚀和缝隙腐蚀的异同。

6) 什么叫应力腐蚀?它具有什么特点?是不是介质的腐蚀性越强,材料的应力腐蚀敏感性就越高?为什么?

7) 微生物为什么会影响金属的腐蚀?试例举最常遇到的微生物腐蚀。

8) 高分子材料物理腐蚀过程是怎样进行的?高分子材料耐溶剂性能的优劣可由哪些原则进行判断?

9) 什么叫高分子材料的应力腐蚀?它可以分为哪些类型? 10) 在设计金属设备结构时应注意什么才能避免或减少损失?

11) 有哪几种阴极保护形式?各有什么特点?阴极保护时,被保护设备处于什么状态,为什么?

12) 阳极保护适用于什么样的金属-介质体系?

13) 若一体系在阳极极化过程中,极化电流很低并几乎维持不变,对该体系可否用阳极保护法进行保护?为么?

14) 玻璃钢衬里层的结构及作用是什么? 15) 缓蚀剂的类型有哪些?

16) 选材的原则是什么,应考虑的因素有哪些?

17) 设备保温的目的是什么?在哪些情况下需要保温? 5.教学方式(手段)及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1)方式(手段):多媒体教学 2)注意:

第三章 水工艺设备理论基础(十学时)(第六周周二至第七周周五) 1.教学目的及基本要求:

1)了解容器的结构与分类以及容器设计的基本要求

2)掌握回转薄壳的薄膜应力的计算、内压薄壁容器的应力计算

3)熟悉压力容器的强度计算,平板的变曲应力,压力容器的二次应力,内压封头设计

4)掌握机械传动的主要方式

5)掌握铸造、压力加工、焊接、金属切削加工等机械制造工艺

6)掌握热量传递与交换理论,包括热传导、对流换热、凝结换热、辐射换热 2.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1) 容器应力理论,包括容器概述,回转曲面与回转薄壳,回转薄壳的薄膜应力,环向薄膜应力,内压薄壁容器的应力,压力容器的强度计算,平板的变曲应力,压力容器的二次应力,内压封头设计等;
(3学时) 2) 机械传动理论,包括机械传动概述,机械传动的主要方式;
(2学时) 3) 机械制造工艺,包括铸造、压力加工、焊接、金属切削加工等;
(2学时) 4) 热量传递与交换理论,包括热传导、对流换热、凝结换热、辐射换热,传热过程,传热过程的增强与削弱。(3学时) 3.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

1)重点:掌握与水工艺设备设计、制造有关的容器应力理论、机械传动方式与特点以及设备制造工艺方法与适用条件 2)难点:容器应力理论与热量交换理论 4.教学内容的深化和拓宽:
课后思考:

1.何谓回转薄壳的薄膜应力?简述壳体平衡方程和微体平衡方程的推导过程。 2.圆柱壳、球壳、椭球壳和锥形壳的薄膜应力各有哪些特点?如何计算它们的薄膜应力σω和环向应力σθ?

3.如何确定圆筒壁的计算厚度δ、设计厚度δd、名义厚度δn、有效厚度δe和最小厚度δmin?

4.平板的弯曲应力是如何产生的?为什么应当尽量避免使用平板封头和矩形压力容器?

5.什么叫压力容器的二次应力?它对封头和筒体的设计有哪些影响? 6.容器的封头分为哪几类?如何进行各类封头的强度计算?

7.机械传动的方式主要有哪几种?在水工艺设备中最常用的有哪几种?

8.渐开线标准齿轮有几部分组成?基本参数是什么?齿轮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有哪几种?

9.带传动和链传动各有哪些特点?带的截面形式对带的传动效率有什么影响?根据结构的不同,传动链主要有哪些形式?各自适用于什么条件?链传动的失效形式有哪些? 10.机械制造中的基本工艺方法有哪些?

11.金属的压力加工主要包括哪些方式?简要说明各种加工方式的加工过程。 12.简要说明各种焊接方法的特点和适用条件。

13.金属切削加工主要有哪些方式?简述不同切削方式的作用特点和适用条件。 14.试从微观角度阐述导热机理。

15.什么是导热系数?它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16.试述导热过程单值性条件的定义和内容。

17.影响对流换热的因素有哪些?在水工艺设备中如何体现? 18.什么是受迫紊流换热?试述受迫紊流换热的两种类型。

19.什么是凝结换热?影响膜状凝结换热的因素有哪些?如何增强凝结换热? 20.什么是辐射换热?热辐射的本质和特点是什么?增强吸收太阳能的措施有哪些? 21.什么是传热过程?常见的传热过程有哪些?如何增强或削弱传热过程? 22.用实例说明导热、对流换热和辐射换热现象。

5.教学方式(手段)及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1)方式(手段):多媒体教学 2)注意:

第四章 水工艺设备的分类(一学时)(第七周五讲) 1.教学目的及基本要求:

1)全面了解水工艺设备的分类及基本特点;

2)本章为了解内容 2.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1) 设备分类:通用机械设备与专用设备

2) 容器设备:压力容器法兰、管法兰、支座、安全泄放装置、填料及其支承装置、布气(汽)装置

3) 搅拌设备:搅拌设备的用途及分类、机械搅拌设备结构及其工作原理以及水处理工艺中常用的机械搅拌设备

4) 换热设备:换热设备的功能和分类、常用换热器的构造和特点、换热器的适用条件和选型以及换热器计算。

3.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

1)重点:介绍水工艺与工程中常用的结构较简单的容器、搅拌及换热设备 2)难点:无

4.教学内容的深化和拓宽:

5.教学方式(手段)及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1)方式(手段):多媒体教学 2)注意:

第五章 容器(塔)设备(二学时)(第八周周二) 1.教学目的及基本要求:
1) 了解压力容器法兰的类型

2) 掌握容器法兰密封面的型式、密封垫片

3) 了解管法兰的类型及密封垫片

4) 了解容器支座的型式

5) 掌握安全泄放装置的原理与适用场所

6) 自学填料及其支承装置,布(气、汽)装置 2.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1)压力容器法兰密封面的型式、容器法兰的类型、法兰的密封垫片,管法兰的类型及密封垫片,卧式容器的支座、立式容器的支座,(1学时) 2)安全阀、爆破片的工作原理,填料及其支承装置,布(气、汽)装置。(1学时) 3.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

1)重点:水工艺与工程中常用的结构较简单的容器、搅拌及换热设备,学生应结合这些设备的工艺特点(专业课中内容),着重熟悉和掌握设备结构、组成、工作原理以及适用条件等

2)难点:如何对上述设备的选型、设计等提出选择材料、结构、传动与加工方式、腐蚀防护等方面的要求 4.教学内容的深化和拓宽:
课后思考:

1.压力容器法兰及其密封面和密封垫片分别有哪些形式?如何正确选用压力容器法兰及其密封面和密封垫片?

2.管法兰及其密封面和密封垫片各有哪些形式?如何选用管法兰及其密封面和密封垫片?

3.卧式容器和立式容器的制作分别有哪些形式?卧式容器为什么一般采用双支座? 4.安全阀的作用是什么?各类安全阀分别有哪些特点?怎样选用安全阀? 5.爆破片分为哪几类?常用的爆破片有哪些?

6.水工艺填料设备对填料有哪些要求?常用的填料有哪几类?

7.对布(气、汽)装置的基本要求有哪些?水工艺设备中常用的布水(气、汽)装置有哪些形式? 5.教学方式(手段)及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1)方式(手段):多媒体教学 2)注意:

第六章 搅拌设备 (二学时)(第八周周四) 1.教学目的及基本要求:

1) 了解搅拌设备的用途及分类

2) 掌握机械搅拌设备组成及其工作原理

3) 掌握机械搅拌器的型式与结构

4) 熟悉传动装置、搅拌轴、联轴器及轴承作用及结构特点

5) 自学常用搅拌设备简介 2.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1)搅拌设备的用途及分类,机械搅拌设备组成及其工作原理(1学时)

2)机械搅拌器的型式与结构,传动装置、搅拌轴、联轴器及轴承,常用搅拌设备简介(1学时)

3.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

1)重点:机械搅拌设备组成及其工作原理,机械搅拌器的型式与结构 2)难点:搅拌设备选型及工艺参数确定 4.教学内容的深化和拓宽:
课后思考:

1.拌设备的功能是什么?在水处理工艺中,搅拌器主要作用是什么?简述其工作原理。

2.常用机械搅拌器有哪几种形式?它们之间的区别是什么?

3.搅拌轴工作时受力状况如何?设计计算时需考虑哪些因素? 5.教学方式(手段)及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1)方式(手段):多媒体教学 2)注意:

第七章 换热设备 (二学时)(第八周周五) 1.教学目的及基本要求:
1)了解换热设备的功能和分类 2)掌握常用换热器的构造和特点

3)掌握换热器性能评价方法

4)自学换热器的适用条件,换热器的选型,换热器计算。

2.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1)换热设备的功能和分类,常用换热器的构造和特点,包括容积式换热器、半容积式换热器、快速式换热器、半即热式换热器、混合式换热器等;
(1学时)

2)换热器性能评价,换热器的适用条件,换热器的选型,换热器计算。(1学时) 3.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

1)重点:常用换热器的构造和特点,换热器性能评价方法 2)难点:换热器选型及工艺参数计算 4.教学内容的深化和拓宽:
课后思考:

1.换热设备的分类方法有哪些?每种方法又将换热设备分为哪些常用类型? 2.试述容积式换热设备的类型和特点。

3.试述半容积式换热设备的构造和特点。

4.常用的快速式换热设备有哪些?各自的特点是什么? 5.如何选用换热设备?

5.教学方式(手段)及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1)方式(手段):多媒体教学;

2)注意:

第八章 分离设备(二学时)(第九周周二) 1.教学目的及基本要求:
1)了解分离设备的用途及分类。

2)熟悉气浮分离设备的功能与种类

3)掌握几种常用气浮设备的工作原理

4)了解筛滤设备,砂滤设备

5)掌握膜分离设备的分离原理

6)掌握几种膜分离装置的结构 2.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1)分离设备的用途及分类,气浮分离设备的功能与种类,微孔布气气浮设备,加压溶气气浮设备,溶气真空气浮设备,电解气浮设备;
(1学时)

2)筛滤设备,砂滤设备,膜分离设备,膜分离设备分类及分离原理,膜分离装置。(1学时)

3.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

1)重点:常用气浮设备的工作原理,膜分离设备的分离原理,膜分离装置的结构。

2)难点:膜分离设备的分离原理,膜分离装置的结构 4.教学内容的深化和拓宽:
课后思考:

1.分离设备的类型主要有哪些?各有什么功能? 2.气浮分离设备有哪几种?它们的共同点是什么? 3.格栅与滤网的作用是什么?谈谈它们之间有何区别? 4.简述真空过滤机的组成与工作原理。

5.离子交换膜与反渗透膜的区别是什么?它们各自的渗透机理是什么? 6.常用的膜分离设备有哪些?它们是如何工作的? 5.教学方式(手段)及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1)方式(手段):多媒体教学 2)注意:

第九章 污泥处置设备(二学时)(第九周周四) 1.教学目的及基本要求:
1)了解排泥设备的分类

2)掌握常用排泥设备的特点与适用范围

3)了解污泥浓缩与脱水设备的用途与类型

4)掌握常用污泥浓缩与脱水设备结构及工作原理 2.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1)排泥设备的分类,常用排泥设备的特点与适用范围;
(1学时)

2)污泥浓缩与脱水设备的用途与类型,几种常用污泥浓缩与脱水设备结构及工作原理。(1学时)

3.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

1)重点:常用排泥设备的特点与适用范围,常用污泥浓缩与脱水设备结构及工作原理 2)难点:设备选型及参数设置 4.教学内容的深化和拓宽:
课后思考:

1. 行车式吸泥机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各组成部分的作用是什么?吸泥方式有哪几种?它们之间有何差别?

2. 污泥在脱水之前为什么还需要进行浓缩?

3. 带式压滤机是如何工作的?有何特点?影响带式压滤机脱水效果的因素是什么?

4. 真空过滤机是如何工作的?有何特点? 5.教学方式(手段)及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1)方式(手段):多媒体教学 2)注意:

第十章 投药设备(二学时)(第九周周五) 1.教学目的及基本要求:
1)认识各种常用计量和投加设备

2)掌握几种计量和投加设备的工作原理

3)课外查阅相关设备资料 2.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1)常用计量设备结构及工作原理;
(1学时) 2)常用投加设备结构及工作原理;
(1学时) 3.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

1)重点:计量和投加设备的工作原理 2)难点:计量和投加设备的工作原理 4.教学内容的深化和拓宽:
课后思考:

1.试述常用计量设备的类型、原理、特点和适用范围。 2.目前水工艺工程中最常用的投药计量设备有哪几种?

3.简要说明电磁流量计、超声流量计、涡街流量计、质量流量计、涡轮流量计的工作原理,以及它们在水工艺与水工程中主要适用于哪些流体的计量,适用条件有何差别。 4.药剂投加主要有哪几种形式?它们各自的适用条件是什么? 5.教学方式(手段)及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1)方式(手段):多媒体教学 2)注意:

2008-04-14 08:42:03 董晓慧

英语课堂教学反思

教师要能够进行教学反思,即要借助行动研究,不断探讨与解决教学目的、教学工具和自身方面的问题,不断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要对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持有一种“健康”的怀疑态度,并及时地把思想变为行动。像教学活动要求学生“学会学习”一样,教师也要能够在反思中“学会教学”。

其中,自觉性的反思行为是教师应该具备和坚持的。教师越能反思,在某种意义上说越是好老师。通过反思可以及时发现新问题,进一步激发教师的责任心,把教学实践提升到新的高度。教学反思的方法和过程其实也很简单:教师在每日教学结束后,进行简单的反思日记记载;
教师之间相互听课观摩,并描述教学情境、交换意见;
最重要的也是最能提高教师职业素养的一步是,教师要对他们在课堂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反过来再改善教师的教学实践,并形成一种有意识地进行调查研究的良好习惯。我们要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的终身学习的能力,进行建设性学习,注重科学探究的学习,关注体验性学习,提倡交流与合作、自主创新学习。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是教师普遍了解的一个教学原则,教师的责任不在于教,而在教学生学。应该改变以往那种让学生限在自己后面亦步亦趋的习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学生学习的主战场在课堂,课堂教学是一个双边活动的过程,只有营造浓厚的自主学习氛围,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激起学习需要,学生才能真正去调动自身的学习潜能,进行自主学习,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学生学英语本来就是一种快乐的事,因为他们都对外国语很好奇,很感兴趣,可是要让他们持久保持这种兴趣需要花很大的精力。所以我就谈谈如何在课堂上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参与到知识形成的过程中,并从中感受到“参与之乐,思维之趣,成功之悦”。下面简单地回顾一下开学以来所做的一些英语教学工作。

一、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创设各种情景,鼓励学生大胆地使用英语,对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失误和错误采取宽容的态度。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和直接交流的机会,以及充分表现和自我发展的一个空间。鼓励学生通过体验、实践、合作、探索等方式,发展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创造条件让学生能够探究他们自己的一些问题,并自主解决问题。

二、关注学生情感,创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新型的师生关系是平等、友好、民主的,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对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至关重要,作为老师应努力使自己全身心融入于教材、融于课堂、融于良好师生关系的和谐气氛之中,以真情教书、以真情待生、以真情赢得学生的信赖。教师应该努力以自己对学生的良好情感去引发学生积极的情感反应,创设师生情感交融的氛围,使学生在轻松和偕的学习氛围中产生探究知识和技能的兴趣。而教学中巧妙的构思,精心的设问是激活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有效途径。

学生只有对自己、对英语及其文化有积极的情态,才能保持英语学习的动力并取得成绩,刻板的情态,不仅会影响英语学习的效果,还会影响其它发展,情态是学好英语的重要因素,因此我努力创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空间。尊重每个学生 ,把英语教学与情态有机地结合起来,创造各种合作学习的活动,促进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体验成就感,发展合作精神。关注学习有困难的或性格内向的学习,尽可能地为他们创造语言的机会。建立融洽、民主的师生交流渠道,经常和学生一起反思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互相鼓励和帮助,做到教学相关。

三、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让他们在学习和适用的过程中逐步学会如何学习。问题情境具有强烈的吸引力,能激发学生对学习的需要,引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学源于思,思源于疑”,学生探索知识的思维过程总是从问问题开始,又在解决问题中得到发展。教学过程中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下,自己动脑思考,动口表达,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如果学生的情感、动机能够得到充分调动,他们的聪明才智就能充分发挥。只有让学生亲自参与了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他们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参与到阶段性学习。引导学生结合语境,采用推测、查阅和协调的方法进行学习。在学习过程中,进行自我评价,并根据需要调整自己的学习目标和学习策略。

四、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评价。 评价可以使学生认识自我,树立自信,有助于反思及调整自己的学习过程,评价或采用测验及非测验形式,平时重视形成性评价,对学生回答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所改进的诚绩,及反映的情感、态度、策略某方面进行及时的评价,如有口头评价、等级评价、学生之间互相评价等方法,充分发觉学生的进步,鼓励学生自我反思,自我提高,测验以学生综合运用能力为目标,侧重于学生理解和获取信息,能力减少客观题,增加主观题,通过评价学生学会分析自己的成绩和不足,明确努力方向。

英语教学反思实验中学 王姣枝教师要充当教育他人的角色,接受他人教育则有一定难度。为此,我们在教师思想工作中尝试“自我反思策略”,通过反思自我达

一、强化课堂教学交际化运用

⑴几分钟会话。每堂安排几分钟左右时间进行会话:有值日生汇报、自我介绍、家庭情况、谈论天气以及熟悉的歌星、影星和运动员等。让学生自由用英语交谈,允许学生模仿课文内容适当增减,自由发挥。也可以根据课文内容,通过问答形式作简要的复述。由单一的讨论内容过渡到综合内容,把几个不同内容的话题串联起来,既复习旧知识,又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还特别注意,轮到中差生会话时,鼓励他们大胆实践,有点滴进步就给予表扬肯定,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⑵注重语感教学。加强听说训练,努力做到视、听、说同步,培养语学习兴趣。每篇课文的生词、句型和文章都是朗读的好材料。要注意创造情景,让学生懂得不同句子的重音有不同的语感,显示不同的语言心理。同样,语调的不同,重音的移动,也体现了说话者不同的心理状态。经过训练,学生在以后朗读中也就注意了正确使用语音、语调和重读、弱读及升调,朗读也会绘声绘色,津津有味了,课堂上学生们兴趣盎然,学习积极性也大大提高了。

⑶对话使用,角色表演。结合课文内容,每教一个情景句型,让学生用当天所学的,到讲台前来表演。如学到 Family Tree这课,我告诉学生都带一张"全家福"照片,根据自己的全家福来用英语介绍。有能力的学生在根据实际情况在黑板上画出图表。整个课堂就是欢乐的海洋,在热烈的气氛中学生们学会并运用所学单词和句型,提高了运用语言交际的能力。

⑷运用直观教具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我充分利用多媒体,图片、图表及实物、录音机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及教具,生动形象地开展教学和交际活动。利用实物和图片教单词,学生能更好地记住词义,并能反复利用它们复习,其趣味性、直观性较强。例如, 在Unit 3学习颜色一单元,我利用多媒体将多彩的鲜花和颜色相结合,一朵朵漂亮的鲜花怒放,多彩的颜色随着一朵朵鲜花开放在学生的眼前,学生们惊奇得连声欢呼着,雀跃着的同时自己就记住了不同的颜色的单词。同时将颜色和现实生活中的广泛使用的实际例子相结合,例如,说出学生们喜欢的颜色,朋友和父母喜欢的颜色等等。What colour do you like? What colour dose your father /mother /friend ? I like ….the best.He likes …the best.同时让学生明白颜色构成了五彩缤纷的世界。学习英语的趣味和身边的点点滴滴和英语的紧密相关,让学生们有了学习英语的热情。激发学生珍惜现在的大好时光,要为祖国和自己将来得到更好的发展而勤奋学习。又如教Unit 7.The weather Forecast 时,我准备了中央电视台7:30新闻后的天气预报实况展示给同学们。优美的音乐,宋英杰那独有的中音,娓娓道来的天气预报的全文,变化的屏幕。学生们兴奋极了。七嘴八牙的纷纷参与,抢着举手说出自己知道的天气预报知识。然后,我又在屏幕上打出一张表格,根据课文将各种不同的人物需要知道天气预报的理由让生们一一列举出来,有能力的同学可以填到表格内,让学生感受到我们今天高科技的发展令人耳目一新。同时对于天气预报的兴趣油然而生。快乐的学习又使我的教学达到了教会知识的目的。一堂课学生们在快乐中学习,又在快乐中结束了。学生们经常会说,怎么时间这么快呀。

二、狠抓基础,注意容量

一方面突出知识重点,狠抓基础,一方面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容量,把握节奏,备课先备人,平时注意了解和分析每个学生的具体实际情况,因材施教,有的防矢,合理安排好40分钟教学内容和进程,课堂上,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学习活动,学生实践面较广并在同一水平基础上对内容从多视角理解,多角度开展操练运用,即在互相理解的基础上从听、说、读、写不同角度展开,在教学"时态"这个既是重点也是难点时,自始至终利用多媒体的引导,设置不同的情景,在情景中进行教学,学生们不知不觉地学习了知识,突出了时间状态和不同的谓语动词,让学生练习理解运用,并设疑释疑、解惑,让学生积极思考,改变过去以教师为中心,满堂灌的状态,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走出一支粉笔盒满黑板的例句的教学模式。形象的教学手段和彩色的多媒体教学手段使教学走向希望。

三、温故知新,克服遗忘

注意在课堂上经常复现旧知识,让学生反复操练,由易而顺利地完成一个个学习目标。具体方法是:学习—复习—再复习。复习时做到系统性、针对性、综合性。用以前学过的词语操练新句型或已学过的句式学习新单词。国际音标是初中学生教学的基础知识,学生感到拼读困难,针对这一个问题,我将英语的音标知识动画片每一堂课前都放上几分钟,既有趣又反复的复习了音标,效果很好。

四、当堂巩固,注重反馈

教学时要处处考虑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要以学生的参与程度和教学评价的得失作为课堂教学成功与否的尺度,所以,在学生经过一段学习活动后,让学生自己进行归纳分析,然后教师以鼓励表扬为主,满腔热情帮助学生,及时处理反馈信息,当堂巩固,如果时间许可的话,还可引导学生对一些易出错的地方,如人称变化,谓语动词的形式变化、某些习惯表达的异同进行归纳分析,让学生学有所得。

五、注意培养自学能力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是为了学生的"学",是要让学生"会学"。因此,我重视对学生的课外学习的指导,帮助他们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和自学能力。

⑴早读课,每天两名学生领着同学们坚持听课文录音,加强听力训练,让学生模仿地地道的英美人语音、语调。

⑵指导学生订出学习英语长期计划和短期安排,每天坚持搞好课前预习,我给每一位学生家长一封信,讲明我的想法和做法,发动家长帮助督促实施。

⑶搞好课外阅读,对一些有自学能力的学生,给一些课外读物来扩展他们的指示视野。

每周两遍日记,给他们面批一次,持之以恒。

⑷强调作业的独立完成,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帮助学生认识到,做作业实际上是新旧知识的运用过程,一定要养成自觉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

⑸培养学生认真听课,初步运用英语思维和理解。

⑹从音、形、意几方面培养观察力和记忆力,打好语音基础。

⑺用联想对比,归纳演绎等记单词和语法知识

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批判地考察自我的主体行为表现及其行为依据,通过观察、回顾、诊断、自我监控等方式,或给予肯定、支持与强化,或给予否定、思索与修正,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结合起来,从而努力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提高教学效能。

课堂教学反思,就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对自己教学过程的行为、措施、方式、方法、决策以及结果进行全面审视和分析,检讨得失、权衡利弊、系统总结,以期新一轮教学取得更大进步。

一、教学反思在教学中的意义 教学反思的意义在于科学的“扬弃”。教学反思的过程实际上是教师把自身作为研究的对象,研究自己的教学观念和实践,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教学观念以及教学效果。通过反思,教师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质量。教学与反思相结合、教学与研究相结合,不仅可以使自己真正在教学实践和教学研究中始终处于主导地位,提高教学工作的自觉性、目的性和创造性,而且还可以帮助教师在劳动中获得理性的升华和情感上的欢悦,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和思维品质,从而使教师体会到自己工作的价值和意义。

美国学者波斯纳认为:“没有内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成为肤浅的知识。如果教师仅满足于获得的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么他的教学水平的发展将大受限制,甚罕有所滑坡。”为此,波斯纳提出了一个教师成长的公式:教师成长=经验十反思。该公式体现了教师成长过程应该是一个总结经验、捕捉问题、反思研讨、把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思维的过程。

二、教学反思的途径 1.对教学目标的反思 教学目标是影响课堂教学成败的重要因素。反思教学目标是否全面,教师应多思考“我为什么做我所做的”。教师要根据整节课的教学实践及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反思自己所定的教学目标是否符合新教材的特点,是否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学生通过该节课的学习,是否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反思教学目标是否可行,要做到:
(1)反思是否以总体课程目标为指导,以适应社会进步和学生发展的需要为目标,全面综合设计教学目标。如:教师制定的情感目标是培养学生热爱班集体、热爱学校的思想品德。学生学习完学校专用室的名称后,学会爱护学校现有的教学设施和学校的一草一木,这就是爱集体、爱学校的充分表现。

(2)反思是否将教学任务转化为学生的学习需要,让学生主动参与,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教学目标是根据教学需要,从学生实际出发,从学生的角度阐述要求。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基本上达到了教学的要求,学会了用英语介绍自己的学校。

(3)反思是否在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以学生为本,因人施教,适时调整教学目标。任教的班级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与能力存在差异。比如,一个学生比较遵守纪律,学习方法比较灵活的班级,教师按教学目标上课,学生学习起来会较顺利。可是一日换上一个学生特别活跃,反应很快,但纪律难于控制的班级,教师就要以纪律竞赛的形式先调控好学生的情绪。若学生脑瓜特别灵,接受能力特别强,可在课本知识基础上学习一些相关的课外知识,尽量满足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2.对教学内容的反思 (1)反思教学内容是否根据教学目标开发、利用学习资源,使之符合学生的经验、情趣和认知规律等。以教学《Our school》为例,教师可以立足新教材,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题材。学生从最熟悉的自己的学校着手,很自然地过渡到专用室clinic、library、canteen等的名称及其方位的学习。语言教学内容的安排应当由近及远,由大到小,由简到繁。学生学习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2)反思教学内容的科学性、思想性和趣味性是否符合学生年龄特点。例如:在教学There be句型中可挑选一首学生熟悉的儿歌“Bingo”,先给学生热身,然后进行猜物的游戏。通过游戏和歌曲,学生兴趣浓厚,求知欲很强。学生借助多媒体,带着问题参观学校。引人入胜的画面,生动的对话,很好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都踊跃就课文内容相互提问并解答,以一问一答的方式迅速理解并掌握课文。

(3)反思能否按照学生的个别差异设计教学内容,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对接受能力较强的学生,对他们设置有一定难度的问题,让他们从不同方面领略成功的经验,从不同的角度满足了学生的英语学习方面的成就感。对接受能力较弱的学生创设更多的机会,应设计一些难度较小的问题,对他们每一点进步都及时表扬、鼓励和关怀。

(4)反思能否根据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进程以及突发事件,及时调整教学内容。例如:在教学中,我原本的设计是利用CAI呈现课文,让学生感知。可是那天上完一个班后,紧接着上另外一个班时,恰好停电了,无法使用计算机。我立即调整教学,运用己做好的人物头饰,以不同的语调,配合一定的肢体动作,表演课文中的多个角色,使教学顺利开展。部分较好的学生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后,也跃跃欲试,努力把课文的情景再现出来, 3.对教学结构的反思 (1)反思教学结构是否按照学生的身体发展水平和认知水平,划分学生认识的不同阶段。

根据教学过程中要求实现的不同认识任务,学生认识的不同阶段可分为:引起学习动机;
领会知识;
巩固知识;
运用知识;
检查知识。各阶段有其独特的功能,既紧密联系,又互相渗透。在学习中,学生从运用there be句型进行猜物逐渐迁移到谈论学校里有什么这一话题,逐步掌握课文大意;
然后通过听、说、读的训练,大部分的学生能够根据提示背课文;
接受能力较强的学生能够表演课文并仿照课文编对话。

(2)反思教学结构上对学生学习方式的取向,是否把接受式学习和探究式学习有效统一。

两种学习形态将认知与情感、指导与非指导、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能动与受动、外部物质活动与内部意识活动、个体与群体等诸因素加以协调、平衡,从而使教学过程为一个认识与发展的过程。部分学生运用己学的语言知识,探讨式地提出自己想了解的问题,层层深入,学习用英语介绍学校。其他学生在他们的带动下,积极举手、尽量回答一此简单的问题。

(3)反思是否结合教学实践选择和运用新型的教学模式,使教学达到艺术水平。

教师在一定的教学目标指导下,通过对教学过程特点和规律的研究,在具体分析学科知识结构及学生认识特点基础上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模式。要理论联系实际,勇于开拓创新,形成个人的教学风格,使科学性与艺术性结合。学生建立起对课堂教学艺术的审美观,能客观地向教师提出学习过程需要教师有效指导的地方,利于教师改进和完善教学。

4.对教学方法的反思 (1)反思是否以系统的观点为指导,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要依据以下几方面:教学目的和任务,教学规律和原则,各种教学方法的功能、适用范围和使用条件,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可接受水平,教师本身的素养和学校提供的条件等。如在教《COUNTRIES》国家的第一课时后,教师意识到学生对各国名称和对课文的学习颇感困难。在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中,学生很活跃,提出许多建设性的提议。然后,教师把单元教学改为学生收集各国标志性的建筑物的图片,并查阅相关资料,以导游的身份做一份最有价值旅游热点报告。每个学生在全班的范围内用英语口语进行交流,完成旅游热点报告的任务。这就打破了传统教学师生单通道授受关系的局面,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是学生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发挥,其运用英语交际的能力也随之得到提高。

(2)反思能否根据教学方法的外部形态和学生认识活动的特点,优化教学方法。各种教学方法都有其优点和缺点,通过反思,能有机地把各种教学方法结合起来,发挥其最大效用,全面发展学生听、说、读、写等英语学习能力。

(3)反思教法与学法是否统一,是否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教学中,教师可引导个别接受能力强的学生分别扮演对话中的角色进行对话表演,增强真情实感。然后鼓励学生自己“找朋友”,合作学习,以竞赛的形式表演课文、学生感受到学习的自主权掌握在自己手里,自由选择空间扩大了,参与面进一步扩大。

5.对教学媒体配置与使用的反思 (1)反思教学媒体是否合理配置,每一种媒体均有其长处和短处,关键是使用者能否扬长避短。媒体是为教学服务的,一切取决于教学的需要,切忌为用媒体而选用媒体。

(2)反思教学媒体是否合理使用。一节课中不必同时使用许多种教学媒体,但所选用的媒体,尽可能最大限度地开发其功能,做到用足用活,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能动性。

6.对教学管理的反思 (1)反思是否运用多样化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可创设生动有趣的语言情景。例如:教授单词时:教师可采用实物、图画、简笔画创设情景。还有,教师可根据教学需要适时开展游戏、唱歌竞赛等活动,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熟悉和巩固语言知识,并在竞赛中得到红星奖励,增强了学习的自信心。

(2)反思课堂教学管理手段是否得当,是否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气氛。教师对课堂教学的管理可通过竞争机制实现。教学过程中引入竞赛机制要努力创设成功的阶梯目标,要按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原则。为水平参差不齐的学生创造不同层次的成功体验的机会,采取小步走、高密度,多变化、勤鼓励的方法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活动。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小组合作学习,在用中学,学中用,在反复的实践中稳步提高,把学与用有效地结合起来。

三、反思后的调控 1.反思以后如何再上好这节课 例如,自己在完成《Our school》这节课后进行反思。从整体而言,是符合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的,学生较成功地完成了学习的任务。学生通过学习,懂得如何向他人介绍自己的学校,介绍学校的专用室,培养学生爱老师、爱集体、爱学校的思想情感。但本节课也存在不足之处。时间的把握不好,精神紧张,生怕不能够上完自己准备的内容而提前讲课,而在感觉时间有余时又没有及时地调整教学进度,还是快速地讲完内容,这对整节课影响很大。以后再上这节课,让学生仿照课文自编对话,时间即可控制得当。或在备课时就要预防出现时间多的情况出现,准备音乐或短片,在时间充足的情况下让学生欣赏,既让学生放松了身心,缓解了孩子的疲劳,又将时间把握得分寸有度。

2.反思下一节课怎么做 下一节课教师首先要检查学生对上节课的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
接着创设情景,让学生设计自己的学校;
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创造性地提出学校设计的最佳方案;
最后,引导学生完成相关的听力和笔头的练习。

3.反思个人的教学技能在哪几个方面需要提高 (1)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树立使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观。

(2)要用良好的爱心去感化学生。

(3)要不断完善个性品质,增强心理调节能力和应变能力。

(4)积累经验,使经验不断得到丰富。

综上所述,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及时地、有效地进行反思,科学。全面地分析教学过程是十分必要的。通过反思,教师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计划,丰富教学内容,使教学计划更迎合实际需要。这对提高教师个人的教学专业水平和教学专业技能,提高教学质量,实现优化教学,培养学生的良好综合素质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书目:

1、任长松《课程的反思与重建———我们需要什么样的课程观》北京大学出版社

2、《优化课堂教学的原则和方法》广州市教研室

3、宋桂月,金莺《英语课程标准教师读本》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4、叶澜等《教育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5、沈德立等《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课件设计与制作

一、课件的定义和模式

二、课件基本结构形式

三、课件的制作流程

四、课件制作准备阶段

五、课件制作制作阶段

六、课件制作结束阶段

七、课件的制作技巧

八、课件的标准和发展

一、课件的定义和模式

课件(Courseware)是用计算机应用软件制作的用文字、声音、图像、视频等多媒体手段用大屏幕投影方式辅助各科教学的现代化程序性教具。

课件实质是一种软件,是在一定的学习理论指导下,根据教学目标设计的、反映某种教学策略和教学内容的计算机软件。

课件的基本模式有练习型、指导型、咨询型、模拟型、游戏型、问题求解型、发现学习型等。无论哪种类型的课件,都是教学内容与教学处理策略两大类信息的有机结合。

二、课件基本结构:

欣赏课件(举例)英语课件和政治课件 课件结构:

线性结构

树状结构

区别:

树状结构增加了菜单页面、内容页面上增加了返回菜单按钮,在内容的选择上,操作上更加灵活方便,更好地实现导航、交互和控制。

三、课件的制作流程

课件设计与制作一般要经过下面几个过程:

1.选课题 2.教学设计

12-1 3.资源使用设计 4.课件脚本设计 5.素材搜集选用 6.课课件集成制作 7.课件件测试修改 8.课件打包

简要地划分三个阶段:准备阶段、制作阶段和结束阶段 准备阶段:写脚本和搜集素材

制作阶段:按脚本要求制作好一张张幻灯片;
制作封面页面、菜单页面和内容页面 结束阶段:检查、优化、保存和打包

四、课件制作准备阶段

1.脚本写法:页面内容布局和交互设计

每个页面的具体要求:如出现什么素材,在什么位置,怎样出现,还可以图示化。图文简示法(动画展示) 2.素材获取途径

从网页中获取;
从课件中获取;
从电子书中获取 3.素材获取方法

1.文本素材获取 2.图片素材获取 3.声音素材获取 4.视频素材获取 5.动画素材获取 3.1文本素材获取

从网页上获取文本资源

收藏(收藏在收藏夹中)保存(保存在文件夹中)直接复制粘贴(粘贴在文档中) 从网页上获取加密了的文本资源

1、从源文件获取

2、用专用软件获取

3.2从网页上获取图片

1、另存为是最简单的获取图片的方法。

2、百度谷歌的图片搜索是最快最准确找到符合要求的图片的工具。 注意:大尺寸 3.3声音素材获取 百度Mp3 3.4视频素材获取

播客、视频共享网站、百度视频搜索

FLV视频专用工具下载 维棠 ----下载在线视频的瑞士军刀 3.5动画素材获取 硕思闪客精灵

一键查看缓存动画,可以把FLASH课件中所有的图片、声音、视频全部分离出来。

4.素材的选择:清晰度 像素 版权 格式 色彩 突出主题 以长城的图片举例

-2

5.素材文件夹的建立 收集到的所有素材,和课件文件都放在一个文件夹中,这样方便课件和文件之间的顺利链接。这是做课件的一个好习惯,可以更好地保证课件中的音频、视频和动画正常播放。

五、制作阶段 1.页面设计:
从结构分析

课件由封面页面 菜单页面 内容页面这三部分组成 1.2页面设计中的教学信息观:

课件包含的中的教学信息分为三类:教学有效信息、教学无效信息、教学干扰信息 教学过程就是传递有效信息‘’教学信息的呈现有一定规律 教学有效信息

呈现原则:醒目显眼 抢眼球 呈现位置:有效重要位置

呈现方式:动态呈现与静态呈现教学干扰信息 教学干扰信息

呈现原则:低调、不抢眼球 呈现位置:不占有效位置

呈现方式:把握好动与静的关系 教学信息最佳呈现区

12-3 2.1封面页面(欣赏举例)

(这里以做一个树状结构的高中语文诗词课件《声声慢》为例。) 2.1.封面页面:
脚本:

课题声声慢用书法字体,位置在中间,突出。

小标题:
高中语文多媒体课件 在左上角。

背景图片。

背景音乐为,自动播放。

右下角放置播放按钮 界面风格古典雅致。

制作技巧:

插入艺术字;

组合和排列 插入音频文件, 设置播放方式。

插入图片,设置透明背景、裁剪。

(举例)根据素材进行演示操作,最后展示不同形式的封面页面。

注意:课件的封面要有特色,要和主题相切,还要能吸引打动人! 2.内容页面:
(1)母板修改,

另存图片

绘图参考线出现和增加

用绘图参考线给屏幕内容定位 进入和关闭母板编辑状态

(举例)根据素材进行演示操作,最后展示效果。

12-4 注意:修改母板是让课件的整体风格协调一致。课件中心的内容区的内容不宜过满。

(2)诗词视频页面:
脚本:

诗词朗诵视频,单击播放

下一页按钮 制作:

插入新幻灯片,空白版式

直接插入视频,图形背景修饰,卡通图片修饰 控件插入视频、制作主菜单按钮

(举例)根据素材进行演示操作,最后展示效果。

直接插入

图形背景修饰

卡通图片修饰

12-5

控件插入

注意:控件插入视频,提供了视频播放的控制条,很方便地对播放的视频进行播放、停止控制,还可以根据进度条,知道视频播放的进程。

(3)诗词动画页面:
脚本:

诗词朗诵flash动画 制作:

复制幻灯片 控件插入动画

设置文件路径、嵌入动画

(举例)根据素材进行演示操作,最后展示效果。

注意:Flash动画与PowerPoint文件处于同一目录中,在“属性”窗口“Movie”一栏右侧的文本框中可以只输入Flash动画文件名,文件路径可以复制文件名和扩展名.swf。

设定的矩形框的大小就是放映时动画窗口的大小,当然它的大小是可以通过拖动矩形框的句柄随意改变的。Flash动画播放时,鼠标处在Flash播放窗口,响应Flash的鼠标事件;
处在Flash播放窗口外,响应PowerPoint的鼠标事件。

(4)诗词分析页面:
脚本:

出示竖排诗词内容 点击出现注释 制作:

插入竖排文本框

插入表格

12-6

自定义动画添加及设置

(举例)根据素材进行演示操作,最后展示效果。

注释加出现自定义动画

注释加退出自定义动画

(5)诗词赏析页面:
脚本:

出示带滚动条的文本框 制作:

控件插入文本框、

文本框属性设置(多行、竖直滚动条)

(举例)根据素材进行演示操作,最后展示效果。

(6)诗词练习页面:
脚本:

12-7 出示选择题目内容

由学生随意选择答案,并出现评价。

制作:

自定义动画出现答案 触发器出现答案

(举例)根据素材进行演示操作,最后展示效果。

自定义动画出现答案

触发器出现答案

(6)诗词探讨页面:
脚本:

出示可输入的文本框 网页链接、邮箱链接 制作:

控件

图像、文字加超链接

(举例)根据素材进行演示操作,最后展示效果。

12-8 注意:演示做好的课件,说明现在已经做好一个线性结构课件。

3.菜单页面:
脚本:

1诗词视频、2诗词动画、3诗词分析、4诗词赏析、5诗词练习、6诗词探讨按钮 制作技巧:

添加按钮并复制、

按钮添加文本、透明线条、对齐分布

为按钮加链接动作到具体的幻灯片

(举例)根据素材进行演示操作,最后展示不同形式的菜单页面。

按钮横排的菜单页面

按钮竖排的菜单页面

六、结束阶段

检查、优化、保存和打包 检查:

按钮链接是否正确;

音频、视频和动画能否正常播放;

优化:

利用图片工具样的压缩功能对课件中的图片压缩;

保存:

保存为PPS的播放格式

12-9 设置只读密码,让别人不能修改 打包:

让课件在别人电脑也能正常播放。

带播放器,可以不安装PPT软件。

把演示文稿打包,可以很方便地把演示文稿变成EXE文件,方便携带和发布。

七、课件制作技巧

1.自定义动画篇(陀螺旋) 皮带传动

单摆

钟表

自定义动画篇(路径) 行星运动

自定义路径运动

自转和公转

滑轮

2.声音篇(持续播放、嵌入设置) 持续播放(例子:相册 ) 在喇叭上右键,点击自定义动画,在自定义动画上右键,有一个计时,点击计时,有个重复,里面有一个之幻灯片末尾,点击,确定。

添加音乐后,在小喇叭上右键——自定义动画——(你会在窗口右边看到你插入的那首歌)——在歌名上右键——效果选项——停止播放中选择“在999张幻灯片后”——确定就OK了

你还可以在计时选项中选择重复的次数。

嵌入设置

1.请使用wav格式的声音文件。

2.设置PPT文档的选项。PPT菜单栏→工具→选项→常规→更改“链接声音文件不小于[

]KB“。在里面填写你希望的大小。

当你设置好了之后,大于该大小的声音文件只能链接到PPT文件中,而小于该大小的声音文件就被嵌入到PPT文件中。

3.插入声音文件。PPT菜单栏→插入→影片和声音→ “文件中的声音”。

之后,会弹出一个窗口,让你选择“自动”或“在单击时”。若选择自动,则当翻到该页时,声音会自动播放;
若选择单击时,则点击声音喇叭,声音才播放。

3.触发器篇

视频播放可以直接插入和利用控件插入,其实利用触发器也可以对音频和视频进行控制。

(音视频播放、停止控制) 触发器特点:

12-10 触发时,无时间先后顺序 4.外部文件链接 插入对象法

动画的EXE文件,不能插入的视频文件、其他软件(几何画板)的文件 单击“插入”菜单,在弹出的下拉菜单中单击“对象”,此时会弹出“插入对象”对话框,选择“由文件创建”,单击“浏览”,在出现的“浏览”对话框中找到“我的文档”中的“我的文件”并双击,Flash动画的路径便会出现在“插入对象”对话框中的文本框中(如图),最后单击“确定”返回PowerPoint。

插入超级链接法

建立任意一个对象(如一段文字、一张图片等)。选中这个对象,单击“插入”菜单,在弹出的下拉菜单中单击“超级链接”(以上操作也可以换为“右单击对象,从弹出的快捷菜单中单击‘超级链接’”),此时会弹出“插入超级链接”对话框,系统默认链接到的对象是对话框左侧上部的“原有文件或Web页”。单击右侧的“文件”按钮,在出现的“链接到文件”对话框中从“我的文档”中找到“我的文件”并双击,Flash动画的路径便自动出现在“插入超级链接”对话框中,最后单击“确定”返回PowerPoint。

动作设置法

在其中建立任意一个对象(如一段文字、一张图片等)。右单击该对象,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单击“动作设置”,出现“动作设置”对话框。

激活对象的方式可以为“单击鼠标”也可以是“鼠标移动”,本例采用系统默认的“单击鼠标”。再选中“超级链接到”,单击右侧朝下的小黑箭头,弹出一个下拉列表,单击最下端的“其他文件”,在出现的“超级链接到其他文件”对话框中从“我的文档”中找到“我的文件”并双击,Flash动画的路径便自动出现在“动作设置”对话框中(如图7),单击“确定”返回PowerPoint。

八、课件的标准和发展 1.好课件的标准

课件评价标准:一是科学性;
二是教学性;
三是技术性;
四是艺术性;

一、科学性

1、描述概念的科学性:课件的取材适宜,内容科学、正确、规范。

2、问题表述的准确性:课件中所有表述的内容要准确无误。

3、引用资料的正确性:课件中引用的资料正确。

4、认知逻辑的合理性:课件的演示符合现代教育理念。

二、教育性

1、直观性:课件的制作直观、形象,利于学生理解知识。

2、趣味性: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新颖性:课件的设计新颖,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4、启发性:课件在课堂教学中具有较大的启发性。

5、针对性:课件的针对性强,内容完整。

6、创新性:能否支持合作学习、自主学习或探究式学习模式。

三、技术性

1、多媒体效果:课件的制作和使用上是否恰当运用了多媒体效果。

2、交互性:

课件的交互性较高。

3、稳定性:

课件在调试、运行过程中不应出现故障。

12-11

4、易操作性:

操作简便、快捷。

5、可移植性:

移植是否方便,能否在不同配置的机器上正常运行。

6、易维护性:

课件可以被方便地更新,利于交流、提高。

7、合理性:

课件是否恰当的选择了软件的类型。

8、实用性:

课件是否适用于教师日常教学

四、艺术性

1、画面艺术:画面制作应具有较高艺术性,整体标准相对统一。

2、语言文字:课件所展示的语言文字应规范、简洁、明了。

3、声音效果:声音清晰,无杂音,对课件有充实作用。

我在评审中最关注:结构合理、有基本元素、有(教学)内容、有(真)交互、有多种媒体 一家之言 说课课件

说课课件要配有教学课件才有存在价值。单独的“说课课件”不是课件。

使用原则

课件为教学服务是原则,教学为课件服务是杯具。(技术是形教学是神) 个性产品

课件是教师个人的个性产品,课件共享意义不大。(课件可以拿来加工,不能直接拿来就用) 书写规范

制作课件时,文字“书写”要符合中文书写规范。(注意首行空两格)

2.课件的发展与未来 课件的发展

课件1.帮助老师的教,掌握在老师手中 学件2.帮助学生学,掌握在学生手中。

网络课件3.网络环境,确保一人一机。

积件4.积件思想、积件技术、积件素材 一对一5.一对一数字化学习 虚拟课件

白板环境下的课件设计

12-12

教学论重点

名词解释:

1.教学有序性原则(p84):是指教学工作要结合学科的逻辑结构和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情况,有次序、有步骤地进行,是受教者能够有效地掌握系统的知识,促进身心的健康发展。

2.师生协同原则(p87):是指教学活动中,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的同时,还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教学过程完全处于师生协同活动、相互促进的状态之中。其实质为处理好教师与学生、教与学的关系。

3.关键期(p118):也称关键年龄,是在心理发展的某一特定年龄阶段,某种心理机能最容易形成,错过这个年龄,则很难进行有效的学习,甚至出现不可逆转的后果。心理发展的关键期告诉我们,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这一心理发展特点,抓住有利时机,促进学生的发展,否则会给学生的发展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

4.认知结构(p123):广义地说是学习者的观念的全部内容和组织。狭义地说是学习者在某一特定领域内的观念的内容和组织。

5.非认知因素(127):包括认知因素以外的影响认知过程的一切心理因素。它并不直接参与认知过程,对认知过程的影响表现在对认知活动的调节与控制方面。

6.问题课程(166):即核心课程。围绕着一些重大的社会问题组织教学内容,社会问题像包裹在教学内容中一样。以解决实际问题的逻辑顺序为主线。首先提出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然后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知识和技术去解决这个问题。打破学科界限和行业分工。

7.活动课程(167):也叫经验课程,是相对于系统的学科知识而言,侧重于学生的直接经验的课程。主要特点在于动手做,在于手脑并用,在于脱离开书本而亲身体验生活的现实,以获得直接经验。

8.特朗普制(235):是一种把大班上课、小班讨论和个人独立研究结合在一起的教学组织形式。

9.小队教学(236):又叫分队教学、协同教学。由高级教师、助理教师、实习教师及其他助手组成教学小队,共同负责一个班或几个平行班的教学活动。有利于教师的优化组合、实行区别安置,合理使用教师力量,并把大班教学。小组教学和个别教学结合起来,改变了班级授课制由一名教师全面负责的状况,并有利于年轻教师的成长。

10.教学质量(370):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的结果,是通过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最终体现为学生学习的优劣程度。

11.标准分数(344):是以标准差为单位来衡量某一分数与平均数之差的,它适用于各种比较和计算,是反映个人在团体中相对位置的最好统计量。

12.班级授课制(221):就是由一定数量、年龄、文化程度的学生组成教学班,教师根据规定的课程。教学进度、教学时间表,对学生进行集体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

13.一个学生成绩的好坏,是以该生的成绩在团体中的位置来决定的。这类测验被称为常模参照测验。常模实际上就是团体在测验中的平均成绩。在个人之间进行比较时,以常模为参照点来确定个人在团体中的相对位置。常模参照测验衡量的是学生的相对水平,因而在评分上也称为“相对评分”。

14.目标参照测验是用来衡量学生的实际水平的测验。所谓目标就是某门课程规定所要达到的标准,这个标准通过教学大纲中的教学目标反映出来。因此,目标参照物就是以学生必须达到的标准来确定他是否掌握了应掌握的知识、具备了所应具备的能力的测验,它将个人的分数与特点的标准来进行比较,得出一个人能做什么或不能做什么,而不是参照其他人的成绩来反映他在团体中的名次,这种测验的结果一般采用等级评定或百分制为好。

简答:

1.教学各要素之间的关系

答:1.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所有的教学要素都是围绕着学生而组织安排的,教学质量与效果也是从学生身上体现出来。学生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也是教学活动的落脚点。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学生占中心地位。2.教学目的。一方面受社会发展制约,另一方面受人本身的发展所制约。教学目的形成后,又制约着教学活动的全过程,但直接受其制约的是课程与方法。3.课程。课程受制于教学目的,也受制于社会的发展与人本身的发展。直接制约着教学内容的是社会的需要、文化科学技术发展的水平以及学生身心各方面发展的程度。课程形成之后,就成为教学活动中最具有实质性的东西,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4.方法。主要受制于课程。5.教学环境。主要受制于外部条件,包括物质的和精神的,可控制的和不可控制的。6.反馈。教学活动的反馈是师生双方主要围绕着课程和方法表现出来的。7.教师。上述六个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教师的活动。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发挥其主动性调整、理顺各要素(包括教师自己)之间的关系,使其达到最优化的程度,以收取最大的教学效果。因为教师这一关键的地位,教师才在教学活动中起主导作用。但起作用产生的教学效果最终从学生方面检验。

2.教学过程的基本功能:(p34)知识传递功能;
技能形成功能;
智能培养功能;
个性发展功能。

3.选择教学方法的依据:(p202)依据教学的具体目的与任务;
依据教材内容的特点;
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
依据教师本身的素养条件;
依据各种教学方法的职能、适用范围和使用条件;
依据教学时间和效率的要求。

4.教学评价功能:(p310)诊断;
反馈;
定向;
证明;
教学(教学评价是对教学过程、教学结果所进行的价值判断。) 5.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224):备课、上课、布置和检查作业、课外辅导、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6.教师组织形式改革的趋势(240)一,教学组织形式趋向灵活多样化。二,教学单位趋向合理化。三,教学组织形式的时空制约性越来越小。

7.发现法(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方法200)要求:一,依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确定探究发现的课题和过程。二,严密组织教学,积极引导学生的发现活动。三,努力创设一个有利于学生进行探究发现的良好情境。

8.有序性原则:其应用首先体现在教学大纲和教科书的具体内容上。其次,教师把以书本知识形态体现的教材内容具体化为识和教学活动的教学内容时,必须把学科结构改造成适合某一学习阶段学生能普遍接受和理解的形式,使其范围、深度、速度能同自己的教学对象的实际水平相适应。要求:一,把握好教学内容的序。二,抓好教学过程的序。三,抓好学生学习的序。

9.师生协同原则要求:一,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二,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提高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三,生动活泼地进行教学,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四,进行平等对话,促进师生间的交往。

10.班级授课制优缺点分析:(1)有利于提高教学工作的效率(2)有利于发挥教师优势。(3)有利于发挥班集体的教育作用(4)有利于师生身心的健康发展(5)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完成教学质量。但是班级授课制也有其局限性。这种教学组织形式面向班级,使用统一的教材,统一的教学要求和教学进度,不利于因材施教;
教学领域主要局限于课堂,容易产生理论脱离实际的现象;
不利于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

11.(班级授课制)课的结构是指课的组成部分(又称环节)及各部分进行的顺序和时间分配。在中小学教学使用最多的是综合课,其结构有以下一些:组织教学、检查复习、学习新教材、巩固新教材、布置课外作业。

12.诊断性评价用途(325):学年或教程开始之前的诊断性评价,主要用来确定学生的入学准备程度并对学生进行安置;
教学进程中的诊断性评价,则主要用来确定妨碍学生学习的原因。

论述:

1.教学过程中教与学的关系(P109)一,教学关系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双向关系。(1)教与学的关系首先是相互依存的关系。(2)教与学也是相互作用的双向关系。二,教与学的本质是主导与主动的关系。(1)教为主导,学要主动反映了教学的基本规律。(2)教为主导的着眼点是学要主动。(3)教为主导,学要主动的前提是教师对学生的学习特点的认识。

2.当代国外教学理论发展趋势。(p390)

(一)对教学任务的理解更加全面,教学目标日益综合化。

(二)重视教材的改革与研究,教学内容日益结构化。

(三)重视教学活动的最优设计,教学过程日益“工艺化”。

(四)教学的技术基础逐步扩大,教学媒体日益现代化。

(五)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被广泛应用于教学改革中,教学理论日益心理学化。

(六)各派教学理论呈现出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动向。 3.面向学习化社会的现代教学论的发展 :

1、“学会学习” 为核心的新的教学目的观。

2、“主体自觉”为理念的教学过程观。

3、“参与创造”为宗旨的师生观。

4、“科学与价值”并重的大课程观。

5、“方法与手段”组合的现代技术观。以上既是现代教学论发展的方向,也是现代教学论继续发展的趋势。

4.教学过程的基本特点:

一、教学的目的、任务和内容受制约于社会需要

①教学的目的、任务和内容是有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所决定的

②教学的目的、任务和内容还要受到一定社会的生产力和科技文化发展状况的制约

③特定社会的文化价值、民族心理对教学目的、任务和内容的决定作用也是很明显的

二、教学与发展相互制约与促进

①教学受制约于学生的发展水平

②教学与发展可以相互促进

三、教与学相互影响与作用

①教师和教的活动起主导作用

②教师的教以学生的主动学习为基础

四、教学的效果取决于教学诸要素构成的合力。

《课程与教学论》课程教学纲要

一、课程教学的基本内容与要求

第一章 绪言(2课时)

(一)本章教学要求:

了解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任务和发展历程;
明确学习课程与教学论的意义;
反思和改进学习方法

(二)本章教学内容

课程与教学论即课程论和教学论的合称,是研究课程与教学的一般原理、价值和策略问题的学科;
课程与教学论经历了长期的发展演变,有多种流派和不同体系;
掌握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价值和策略,是小学教师专业化的重要要求;
学好这一科目,需要掌握好学科基本结构,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联系,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能。

第二章 课程的基本理论(4课时)

(一)本章教学要求:

掌握课程概念;
学会用自己的语言来解释课程;
表达自己的课程观;
了解课程发展的历史概况;
熟悉影响课程发展的基本因素;
了解课程理论所涉及的基本问题和基础知识。

(二)本章教学内容

课程一般是指教学内容及其进程的安排;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价值追求,所以就有各种各样的课程观;
课程有各种不同的表现形式,如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材等;
从原始课程到古代学校课程再到现代学校课程,这是课程历史演变的基本线索,在历史演化过程中,出现了多种多样的具体课程形态和课程体系;
课程是多种内外因素相互作用的产物,其中,社会、儿童和知识,学校教育制度、课程传统、课程理论及课程自身的辩证否定规律等是基本的影响因素。

第三章 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4课时)

(一)本章教学要求:

明确课程目标的内涵、取向及其确定的依据;
掌握课程内容的取向及其选择与组织原则;
了解当代小学教育课程的目标与课程内容。

(二)本章教学内容

课程目标是根据教育宗旨提出的课程的具体价值和任务指标;
课程目标取向有四种形式:普遍性目标、行为性目标、生成性目标和表现性目标;
确定课程目标的依据由学习者的需要、当代社会生活的需求和学科的发展;
确定课程目标的基本环节是明确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分析课程目标的基本来源,选择课程目标的基本取向,运用“需要评估模式”;
课程内容是指各门学科中特定的事实、观点、原理和问题及其处理它们的方式;
课程内容有三种取向:教材或学科知识、当代社会生活经验、学习者的经验;
注意基础性,贴近社会生活,尊重学生经验,强化价值观和道德教育是课程内容选择的重要原则;
课程内容的组织要正确把握课程内容的不同取向,处理好垂直组织与水平组织、逻辑顺序与心理顺序、直线式与螺旋式等之间的关系;
基础性、时代性、实用性、综合性是当代小学课程内容应体现的基本原则。

第四章 课程实施与课程评价(4课时)

(一)本章教学要求

明确课程实施概念,了解课程实施的取向、途径及影响因素;
了解课程评价概念和类型,掌握课程评价的基本方法。

(二)本章教学内容

课程实施是整个课程改革中的一个关键环节,是把新的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操作、执行和开发过程。教学是课程实施的主要途径和形式;
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着忠实取向、适应取向和创生取向等不同方式。课程评价是依据一定的教育目标,运用具体评价技术和手段,通过系统地收集、分析、整理信息和资料,对课程编制活动、课程计划和课程效果做出价值判断的过程。课程评价以课程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等为基本对象,有目标评价和目标游离评价等多种不同的评价模式。

第五章 校本课程开发(6课时)

(一)本章教学要求

理解校本课程及校本课程开发的含义;
认识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特征和意义;
掌握课程开发的基本原理,提高校本课程开发的技术。

(二)本章教学内容

校本课程是指以校为本的、基于学校的实际状况、为了学校的发展,由学校自主开发的课程。在我国,它特指在国家基础教育课程计划与流出来的、允许学校自主开发的、在整个课程计划中占10%~25%的课程。校本课程开发一是指以校为本的、基于学校的实际状况、为了学校的整体发展、由学校自主开展的课程开发活动,它是对学校课程的整体改造,能够体现学校的价值追求和教育理想;
二是特指对国家基础教育课程计划给学校预留出来的10%~25%的课程的开发。“以校为本”是校本课程开发的根本特征,它的具体内涵体现在三个方面:基于学校,为了学校和属于学校。泰勒的课程开发原理是一种实用有效的课程开发模式。校本课程开发可以依据泰勒的课程开发原理来展开。只要有条件和能力,每所学校、每位教师都可开发校本课程。调查研究、集体审议和课程编制是需要掌握的基本的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方法。

结合第四章的内容,参加校外实践,了解学生所见习学校的课程实施与评价情况,以及校本课程开发情况:(2课时)

第六章 教学的基本理论(4课时)

(一)本章教学要求

掌握教学、现代教学和优化教学等概念;
了解教学发展历程及现代教学的特征;
探讨教学的本质和优化教学的策略。

(二)本章教学内容

教学是教师教学生认识世界、发展自我的专门教育活动;
教师、学生和内容(课程)是教学最基本的构成要素;
关于教学本质有诸多论争,教学认识论是我们所坚持的基本观点;
人类教学事业经历了不同发展阶段,古代教学和现代教学是两种基本形态;
理论指导、追求个人全面发展、教学模式多样总和是现代教学的基本特征;
优化教学即使教学达到完满状态的过程,可以从质量、效率和过程等不同角度来评判,优化教学必须遵循教学规律,大力开展教学实验和改革,充分发挥人的主体性。

第七章 教学目标与教学功能(4课时)

(一)本章教学要求

掌握教学目标的涵义、表现形式及其分类;
学会设计教学目标;
明确教学功能的概念,把握教学的基本功能。

(二)本章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是关于教学活动的预期结果所要达到的标准、任务而做出的规定和设想;
教学目标是教学目的的具体化,具有导向、激励、标准三大功能;
布卢姆、加涅、奥苏伯尔、巴班斯基等人提出的教学目标分类理论,是比较有代表性的教学目标分类理论;
促进个人发展、促进社会进步,这是教学活动的两大基本功能,教学的社会功能只有通过教学促进个人发展这一中介才能实现;
教学功能的提升和优化。

第八章 教学模式(6课时)

(一)本章教学要求

认识教学模式的概念;
了解教学模式发展的历史、现状和趋势;
掌握当前几种比较重要的教学模式。

(二)本章教学内容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理论指导下,通过相关教学理论的演绎或对教育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所形成的指向特定教学目标的比较稳定的基本教学范型;
在当代,教学模式发展呈现出了多样综合的大趋势;
在基础教育深化改革的背景下,既需要学习掌握好基本的教学模式,又要关注体现新时代要求的教学模式的新探索。

本章安排课堂讨论(2课时):如何看待当前值得关注的几种教学模式? 第九章 教学方法(4课时)

(一)本章教学要求

认识教学方法的概念、组合和分类;
掌握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了解国内外教学方法改革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二)本章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是指教师和学生为了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而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的方式和手段的总称。教学方法与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等概念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类型很多,作为一名小学教师应尽可能多地熟悉和掌握各种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质量;
在当代,国内外均进行了多种教学方法改革的探讨,教学方法的发展呈现出了许多新的趋势和特点。

第十章 教学手段(4课时)

(一)本章教学要求

理解教学手段的概念,知道教学手段的不同分类;
了解各种教学手段的特点及功能,掌握选用教学手段的基本原则;
理解教学手段现代化的内涵及其意义。

(二)本章教学内容

教学手段是师生教学互相传递信息的工具、媒体或设备;
从不同的角度,教学手段有多种分类;
教学手段的选择和使用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并考虑到各种制约因素;
教学手段现代化是指在现代教学理论指导下,将现代科学技术应用于教学,使得教学手段不断地朝着更能促进教学活动优化的方向发生变革的过程,它是社会和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必将给教学带来深远影响。

第十一章 教学组织形式(5课时)

(一)本章教学要求

明确教学组织形式的内涵、意义及历史演变;
熟悉常见的教学组织形式并全面认识班级授课制;
了解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并掌握其基本要求。

(二)本章教学内容

教学组织形式是指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
教学组织形式随着社会及教育事业的发展而变化,经历了个别教学、班级授课制、教学组织形式的多样化三个阶段;
班级授课制因具有其他教学组织形式所不能替代的优点而成为最基本的教学组织形式,其局限性则促成了现代教学组织形式的不断改革;
围绕着教学的集体化与个性化的矛盾而展开的现代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探索,促进了教学组织形式整体丰富和多样综合;
班级教学具有不同的课型和结构,同时又有一些基本的工作环节,作为一个教师,必须认真做好备课、上课、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学业成绩的检查评定等一系列工作。

本章结合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章节的学习,安排讨论:(1课时) 第十二章 教学管理与教学评价(4课时)

(一)本章教学要求

了解教学管理和教学评价的内容;
掌握有关教学管理和教学评价的策略与方法;
反思我国教学管理和教学评价存在的问题。

(二)本章教学内容

教学管理是学校管理者对教学系统内部的人力、物力、财力、时间、信息等各个要素进行合理的协调和组合,促进教学工作高效运转的活动,包括教学准备过程,教学运行过程,教学质量分析过程的管理。教学评价是对教学过程和结果进行价值判断的活动,主要是对学生学业成就和教师教学工作进行评价。我国现有的教学管理和评价存在着一系列问题,需要进一步改革完善。

二、课程使用的教材与教学参考资料

(一)教材

《课程与教学论》/王本陆主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重印

(二)参考资料

1.《教学论稿》王策三,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

2.《教学论研究二十年》李定仁、徐继存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3.《教学论》田慧生、李如密,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 4.《西方课程的历史发展》(上、下)[美]布鲁巴克,

5.《课程与教材》(上册)瞿葆奎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43~88 6.《课程:范式、取向和设计》李子建、黄显华,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96

8.《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施良方,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9.《新课程设计的变革》张廷凯,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10.《学与教的心理学》皮连生,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11.《现代课程论》钟启泉,上海教育出版社,1989

12.《课程改革与课程评价》陈玉琨、沈玉顺等,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13.《课程新论》廖哲勋、田慧生主编,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14.《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美]拉尔夫·泰勒,施良方译,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15.《校本课程开发:理论与实践》崔允漷,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16.《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与案例》徐玉珍,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三)其他参考资料 期刊杂志

1.《课程·教材·教法》/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 /hppt:kjjf.chinajournal.net.cn

2.《基础教育课程》/北京/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hppt:jcjk.chinajournal.net.cn

3.《中小学教材教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 /hppt:jxzx.chinajournal.net.cn

4.《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小教研究)/昆明/云南省教科院 /hppt:kcjx.chinajournal.net.cn

5.《教学月刊》(小学版)/杭州/浙江教育学院 /hppt:jxyx.chinajournal.net.cn 6.《小学教学研究》/江西/ /hppt:xxjy.chinajournal.net.cn 7.《小学教学设计》/江西/ /hppt:xxjx.chinajournal.net.cn 网上资源:

1.中国中小学教育网:http://www.dawendou.com/ 6.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http://www.dawendou.com/ 政策法规: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电大课程与教学论课程试卷

课程与教学论试卷

课件与课堂教学

科学课程与教学论试卷

化学课程与教学论考试

推荐访问:课件 课程 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