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学语文的情感教学

浅析中学语文的情感教学
内容摘要:在创新教育的春天里,教师该如何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美好情感,引起学生积极的情感反应,达到情境交融,教书育人的实效呢?本文主要从:一、深入教材,挖掘情感因素。二、创设与作品相关的教学情境,以境生情。三、以情引情,拨动学生心灵的情弦。四、通过朗读,渲染情感。五、以灵活多变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六、献出爱心,建立融洽、和谐的教学氛围。六个方面来阐述一下自己在新课标理念下,语文情感教学方面的一些尝试及做法。

关键词:情感 情境 语言 拨动 灵活多变 融洽 和谐


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文章情、教师情、学生情决定了语文教学突出的情感性。语文教学如果能以美感人,以情动人,用情感来打开学生心灵的门扉,必然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最佳教学效果。那么,如何在课堂上激发学生的美好情感,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中“动”起来呢?我认为要从以下五方面做起。

一、深入教材,挖掘情感因素

语文教材是一篇篇的文章,文章不是无情物,师生俱是有情人。特级教师于漪在上《周总理,您在哪里》这一课时,课堂上出现了一片啜泣之声。她说她那份教案是用泪水写成的。她在备《周总理,您在哪里》这一课时,便想到周总理日夜操劳,想到总理关心人民疾苦,到临终时还关照要把他的骨灰撒到大江南北。想到这一切,于漪心都碎了,情不自禁地哭了起来。试问把这样真挚而深刻的感情带到课堂上,学生怎么能不受感动呢?因此,教师在备课时,一定要深入教材,广采博览,深刻透彻地了解作者的人生经历、思想历程、写作背景,挖掘作品中的情感因素,以作者之情化为自己之情,以自己之情点燃学生之情。只有这样才能深入剖析作品,进入角色,挖掘出创作时的匠心,力争把作者创作时的全部激情重新释放出来,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

二、创设与作品相关的教学情境,以境生情

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情境中的各种因素往往对情感产生综合的作用,此即“情感的情境触发规律”。 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把学生带入文章特定的情景中,让学生置身其境,如扪其形,如闻其声,如嗅其味,通过亲身的情感体验,产生对审美对象的肯定或否定的审美态度和审美评价。“象喜亦喜,象忧亦忧”,在心理上产生感受,在情感上产生“移情”和共鸣,在性情上得到陶冶。如:

我在教《周总理,您在哪里》,这一课时,为使学生能够准确领会人民对周总理的景仰缅怀之情,渲染课堂气氛,创设与课文相适应的情境。上课时,我先在黑板上挂上一幅镶着黑纱的周总理遗像,学生的心情顿时沉重起来。接着,我用饱含深情的语言把学生带到了周总理逝世的日子里——

那是1976年1月8日,我们敬爱的周总理与世长辞了!高山在恸哭,大海在涌泪!周总理啊周总理,全国人民都在哀悼您!都在想念您!您生前为人民鞠躬尽瘁,逝世后遵照您的遗嘱把您的骨灰撒在祖国的江河大地┄┄在您的心里只有祖国,只有人民!可是,万恶的“四人帮”竟不许人民群众到天安门悼念您!人们按捺不住内心的悲愤之情,声声呼唤着:周总理,你在哪里呵,你在哪里!┄┄

人可以改变环境,环境也可以改变人。一张周恩来总理的遗像,制造了课堂肃穆的氛围,一席动情的话语,奠定了学习课文的情感基调,让学生置身在庄严、肃穆的教学氛围中,感受、领会,获得课文学习的情感体验,增进对课文的理解。

三、以情引情,拨动学生心灵的情弦

教师强烈的感情,会使学生受到感染,开启学生感情的门扉。因此,教师如果能恰到好处地运用好作品中的情感来拨动学生心灵的情弦,以情引情,激起情趣。必能收到“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的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如:我在教都德的短篇小说《最后一课》时,为了加强学生对课文思想感情的理解,我运用了朗读、面部表情、手势、眼神和姿态等形象的教学语言来加强感情的表达,以教师强烈的感情感染学生,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下面是我在教这一课最后一部分时的教学实录:

师:屋顶上鸽子咕咕咕咕地低声叫着,我心里想:“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话唱歌吧!”请问,你们怎样理解这一句话?(读到文章的尾声部分,教师提出了最后一个问题。)

生:(学生纷纷举手,一位平时像小弗朗士一样调皮的男孩站起来)这是对德国侵略者的不满和控诉,因为柏林已经来了命令,阿尔萨斯和洛林的学校明天开始只许教德语。可是阿尔萨斯和洛林是法国的土地。

师:(热情地表扬了这位学生)对!你讲的太好了!

(这时,我觉得学生已经很好地理解了《最后一课》的主题,再去总结全文,概括中心思想,已经没有必要。于是,我深情地朗读起来。)

忽然,教堂的钟声敲了十二下。祈祷的钟声也响了。窗外又传来普鲁士士兵的号声——他们已经收操了。翰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

“我的朋友啊”,他说,“我——我——”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

(沉默。读到这——我哽住了,我再也读不下去。教室里鸦雀无声。于是,我转身朝向黑板,拿起一支红粉笔,使出全身力量,奋笔疾书:法兰西万岁!)

正在这时,下课铃响了。同学们深情地注视着老师,我做了个手势,于是班长喊:“起立!”同学们“唰”地站了起来,向老师表示了前所未有的敬意┄┄。

四、通过朗读,渲染情感

教师的教学语言修养好,就会“不是蜜,但它可以粘在一起”,常常可以使教学艺术锦上添花,更上一层楼;教师的教学语言修养不好,就会“茶壶里煮饺子——肚里有货倒不出”,往往直接导致教学艺术的失败。因而,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动情的语言,特别是教师充满感情的朗读,来直接给学生一种美的情感输入,使他们很快体味出作者的思想感情,使师生一同赞美,一同思考,一同悲愤,一同爱和恨。如:

在教《斑羚飞渡》一文时,为了增强文章的表现力,使学生细细地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我先指导学生反复朗读,在感情逐渐产生的情况下,我用饱含感情色彩的语言、抑扬相间的语调范读了课文的以下部分:

“——不,比火箭残壳更悲惨,在半大斑羚的猛力

[1] [2] [3] 下一页

推荐访问:浅析中学语文的情感教学 浅析中学语文诗歌教学 中学语文情感教学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