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语对教学辅助作用

(一)帮助学生有效预习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学习也是这样,如何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预习是我们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关键所在。预习作为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 也恰是学习中最薄弱的一环。许多教师在课后作业中也布置了预习作业,如:预习课文,找出生词,理解大意,预习生词,跟读等这些流于形式的预习作业。由于一些教师思想上重视不够,流于口头上的布置,缺少与之相对应的检查与促进措施,好多学生钻了空子,缺少预习的动力,根本不能按要求完成预习任务,久而久之,能自觉坚持预习的学生越来越少,预习成了一件毫无意义的事,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也无从谈起。

微课的出现,如一缕春风,为困境中预习带来生机。微课以其短小精悍,活泼生动的视频深受小学生的青睐。小学生的特点是活泼好动,注意力集中时间短,微课一般为5-10分钟的时间,选取教学中的某一知识点,一般为学生不易掌握的难点或重点,教师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以动感的画面,配以简明精要的讲解,通过录屏软件制作成教学视频,发布到网络,让学生在家自由学习观看,先自主学习然后再就学习中的疑问困惑在课堂中共同探讨解决,真正实现了“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它改变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新授内容的引导呈现环节可以通过微课解决,节约了宝贵的课堂时间,有效地提升了课堂教学容量,增加了学习中师生、生生的互动,提升了课堂的互动水平,也为学生提供了更为充分的自主思考的时间。

(二)帮助学生有效复习

学生利用微课可以巩固复习。课堂听讲不可能一直全神贯注,总有一部分的学生有这里或那里的知识漏听或没有听懂。由于时间以及精力的限制,这些问题老师很难课后一一答疑。而微课就可以让学生有目的给他们逐一答疑。由于个体的接受能力有差异,而微课可以重复播放,接受能力弱一点的学生就可以多次观看。课后去听微课,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根据自己掌握知识的程度去寻找更多的拓展内容,从而能有效理解课本知识,突破学习难点,达到查漏补缺的作用。例如今天你的老师讲课较为平淡,你可以上网查找一些不同性别、不同风格老师的微课,有的微课别出心裁,里面有大量的图片、视频素材辅导理解,有的采用生动的实物展示,还有的采用专门的教学软件、3D动画模型。这些微课可多角度让学生理解知识点,扩展知识视野。

(三)帮助学生有效突破重难点

微课的制作有助于教师对教材的深刻解读。我们平常备课中常谈到的对教材的分析、理解。要注意的是我们一直倡导的“深入浅出”,“深入”是“浅出”的前提,教师把教材钻得越深,悟出来的道理就越透彻,这样的微课看起来就越简单,也即能够讲在点子上,“一语破的,一语解惑,一语启智,一语激情”。名师常把复杂的内容教得很简单,而平庸的教师却会把简单的课越上越复杂,原因就在这里。只有真正把握教材的编写意图,才能吃透教材的精神,也才能实现对教材的必要超越,有效教学也才不至于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正所谓教师一句精辟的话,常使学生萦绕于脑际而终生难忘;
一个生动的比喻常使学生抓住了知识的关键而茅塞顿开;
一句幽默的批评常使学生放下包袱又惭愧不已。言不在多,贵在精当;
语不在长,贵在适时。教师把课上得简单,实在是一种智慧、一种艺术、一种能耐、一种功夫、一种水平、一种境界。总之,教师对教材钻研深刻,上起课来就会散发出磁性和魅力,从而让学生听起来轻松,嚼起来有味,这样的课就如同一首诗、一幅画、一段旋律、一项发明,是独一无二的创造,学生听这样的课就像是在独享一片风景。一堂微课只啃一个‘硬骨头’,强调学科的重点、难点知识,尤其是核心知识点,进行分时分段分项地‘解剖’, 这样的微课能帮助学生有效突破重难点。

四、对微课在有效教学中的一些设想和困惑

看课堂上的教学是否有效一方面就是看学生有没有调动起来,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堂上真正的主人只有一个就是学生。而微课的制作又非常简单的,一部手机、一只笔、一张纸也可以制作一断微课,我们也可以大胆设想一下,布置作业对一个知识点或对一些概念让学生去制作微课。一些有建树的经验老教师常放在嘴中的教学心得:能把其他人讲懂了,讲课的这个学生就真正会了!制作微课对于他本人不但锻炼其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而且让学生真正动起来,能真正动起来的学生就真的会了且是长久记忆。学生之间制作的微课语微课对有效教学的辅助作用

言更加贴近学生,教书多年来有些学生就是对老师的声音好像就产生的免疫,他们一听到老师的声音就以为不会从而就不听,我们很是心痛!用学生制作的微课便于学生之间的交流,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变不懂到会做,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在使用微课过程中,往往会出现教学资源不足的情况。在网上搜索到的相关学科的微课不多。如果自己制作微课又受到人手不足、技术设备不足的限制。一个微课虽然是短短5-10分钟。但制作一个微课从“选择微课教学主题、制作微课教学课件、教师教学活动实施过程,到最后的录制成功”这一个过程需要的时间要几天乃至十几天。这样对于一线教学的教师来说,长期自己制作微课使用是不可能的事情。

微课短小精悍,看一个微课也许只要10来分钟,看多个微课要多少时间?这样跟看长视频有多少区别?而且家里的环境不一定有学校学习氛围那么好,如何保证学生在家看视频的时间和质量?如果保证不了,回到学校的交流巩固就无从谈起了。

优秀的教师善于把课内有效的“教”与学生课外自主的“学”有机结合起来,促进教与学效率的最大化。网络时代教师开展课堂教学的三个秘诀,即内容要“新”、方式要“奇”,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有“实用性”,这是保持学生课堂注意力的关键。

应运而生的微课使教师与学生成为信息时代知识的加工者、创造者。让微课成为有效教学有力助手,才能在这个急剧变化的时代与时俱进,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网络游戏对历史教学的辅助作用

陈彦桥

(开封市铁路中学)

摘要:虽然人们对网络游戏的弊与利还有争议,但其已成为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学生的重要娱乐项目,则是不争的事实。本文通过分析网络游戏的特点,与历史教学活动的契合点,以探讨如何利用网络游戏有益的辅助作用。

关键词:网络游戏 历史教学 辅助作用 青少年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影响身体健康、荒废学业,甚至因此走上犯罪道路的报道,屡屡见诸各种媒体。网吧中,一些学生一边“专心致志”地游戏,一边手捧盒饭,他们目光迟滞、吆三喝

四、脾气暴躁,这些令家长和教师感到痛心和无奈。一些家长虽然用尽各种办法,但总是收效甚微,甚至引起学生强烈的逆反心理。教师苦口婆心地劝说,往往引起一些学生对学习的更加厌恶。在网络时代,不可能明令禁止地封堵学生玩网络游戏,只有进行积极地引导,使学生知道如何正确地分配学习、娱乐时间,了解有益的网络游戏,同时找到网络游戏与教育教学的契合点,发挥其有益的辅助作用。

网络游戏是利用TCP/IP协议,以网络为载体,可以多人同时参与的游戏项目,它可以让每个人足不出户地和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的玩家进行交流,从而形成一个以网络为平台的虚拟社会。与其他传统媒体游戏相比,它带给玩家的不再单单是死气沉沉的NPC(Non-Player-Controlled Character,非玩家控制角色),而是众多形形色色的其他玩家。网络游戏之所以受到青少年学生的喜爱,与其自身的特点有关:

1、时尚性。随着计算机和网络的普及,网络游戏逐渐成为一种大众娱乐方式。会玩网络游戏,成为时尚标志之一;
拥有高等级的虚拟人物或极品装备成为游戏者炫耀的资本。

2、技术领先性。网络游戏充分利用当代多媒体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并不断融合新的技术和手段,这不但给人带来游戏的快感,同时也满足了人们的探索欲和猎奇心理。

3、竞争性。玩家可以赋予游戏中的自我性别、生理、心理特征,可以独来独往,亦可统帅千军万马,通过自己的“努力”与其他玩家进行平等、自由地对

抗、竞技。在此过程中,玩家可能获得丰厚的回报,也可能获得失败的经验和教训。

4、互动性。这是网络游戏的最大优势。网络游戏不仅可实现玩家与游戏之间的交流,还能使玩家间进行行为互动和情感交流,甚至进行线上与线下的交流。一般来说,玩家只有通过与他人的协作、互动才能更好地进行游戏。从这一点来说,网络游戏可以培养玩家的团队合作精神。

5、虚拟性。网络游戏提供的是一个近乎现实世界的虚拟世界。这个世界是现实生活中人们的思想通过网络手段更逼真地模拟和再现,玩家可以体会到一种模拟现实人生的沧桑感和使命感。这里有特定的“法律”与规则,玩家在遵守规则的前提下,重塑自我,尝试一种与现实生活不同或完全背道而驰的个性。网络游戏成为一些玩家的世外桃源,可以帮助他们摆脱孤独、获得自尊、自信、友谊、成功等等,可以让他们放纵欲望,无所顾忌地冒险。因此,从某种角度上说,人们称网络游戏为“电子海洛因”。

总之,近乎真实的现实模拟、绚丽的图像、悦耳的声音、扣人心弦的情节设计,使网络游戏受到各年龄段人们的喜爱,尤其是广大青少年学生。但由于自制力较差,青少年学生又极易陷入网络泥潭,不能自拔。因此,教师要在了解网络游戏特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适量游戏,利用网络游戏积极地服务于教育教学活动。

首先,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网络游戏中的积极方面与消极方面。网络游戏强调团队合作、自主思维能力、反应能力、协调能力,可以潜移默化地塑造学生的性格。当然,网络游戏的这一特点是把双刃剑,如果没有家长教师的引导,一些学生可能会产生孤僻、报复、嫉妒心理,甚至会采取不正当手段竞争。网络游戏最大的弊端,就是浪费时间、荒废学业。在家长和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学生适时、适量地进行游戏,还是利大于弊的。

其次,历史教育教学来说。历史教学的基本任务是知识教学、思想教育和能力培养。而这三个基本方面,在一些网络游戏中都可以找到一定的契合点。

1、知识教学。现在的网络游戏中,相当一部分是以历史为题材的,如西游系列,三国系列,水浒系列,大唐系列等。游戏中的建筑、服饰、语言、人物形象等,都是游戏设计者根据历史背景设计出来的。虽有一些错误之处,但大部分还

是接近历史背景的。如网易的《大话西游》系列游戏,根据电影《大话西游》、名著《西游记》改编而来,其细节设计上,较为真实地反映了唐朝的一些社会风貌,教师可以利用这些设计作为学生了解唐代的一个辅助工具。网络游戏与一些传统媒体一样,给人们以直观的历史感。历史教师可以利用这种直观感受,加强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认知。比如,历史教师可将一些网络游戏中的正确历史知识与错误历史知识截出,让学生加以辨认。这样,学生在进行游戏时,会不断地反复这些历史知识。以《大话西游》来说,教师可将游戏中的NPC,如李世民、魏征、秦琼等截出,然后让学生辨认并说出他们的主要历史活动。

一些网络游戏的设计者,也考虑到游戏人群中有大量的学生,因此,他们将一些知识变为玩家获得经验和金钱的手段。如《大话西游》游戏中的“科举活动”,玩家通过答题获得经验和金钱,这些题包括历史常识、典故、诗词歌赋等等,这是网络游戏对知识教学活动直接的辅助作用。

2、思想教育。通过历史知识的教学活动,既要求教师传授知识,还要求教师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主要是爱国主义教育、人生观教育、世界观教育、道德品质教育等等。这些教育有认知的成分,如对爱国主义历史人物与事件的知识理解;
也有情感的成分,如对爱国主义事件、人物的认可,对出卖民族、国家利益的人或事的批判,对祖国、家乡的热爱等。网络游戏在这一方面也有其有益的辅助作用。如,一些反面的角色被游戏设计者设计成面目狰狞、邪恶的形象,而正面的角色则设计成光明磊落、慈祥的形象。学生一眼便能看出善与恶,并形成对善恶正确的情感态度。当然,历史教师应该对这种认识进行引导。如《梦幻西游》中,侵犯唐朝边境的突厥,被设计成强盗、土匪的样子。学生固然会直接产生对其的憎恶之情,但他们不会正确地认识突厥的侵略。历史教师可利用这一形象作为切入口,使学生更好地了解突厥在历史上的作用,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反侵略思想和民族观念。

3、能力培养。历史教学着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阅读技能、编制图表的技能、解释表述技能、问题解决等。而网络游戏也强调玩家的思维能力、解读地图能力、表述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特别是对地图的解读能力。几乎每个网络游戏都有地图,虽然这些地图不是精确的科学地图,但地图的一些要素还是包含其中的,如正方向、图例等,玩家只有很好地解读这些地图,才能顺利地进行游戏。

历史教学也强调“左史右图”,网络游戏中的地图解读能够帮助学生提高读图能力。当然,这种提高是以教师正确地引导为前提的。

网络游戏除了对实现历史教学目的有有益的辅助作用外,还对历史教学方式有一定的借鉴意义。荷兰学者胡伊青加(Huizinga)在《人:游戏者》一书中指出:“游戏是一种自愿的活动或消遣,这种活动或消遣是在某一固定的时空范围内进行的,其规则是游戏者自由接受的,但又有绝对的约束力,游戏以自身为目的而又伴有一种紧张、愉快的情感以及对它‘不同于日常生活’的意识”。胡伊青加强调游戏的自愿自主性,脱离现实而又深深地植根于现实,游戏环境的自我封闭性三个特征。网络游戏仅仅是在这些特征上加了“网络”二字。希腊语中,游戏(paidia)与教育(paideia)拥有相同的词根,都指的是儿童(pais)的活动。皮亚杰从心理发生学的角度指出,“认知活动发动了游戏,游戏又回过来加强认知活动。”孔子也认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成于乐,游于艺”。中外先哲们都强调了游戏活动对学习的重要性。而新课程改革也强调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重视教学活动的互动性,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网络游戏的“诱人魅力”正是需要历史教师学习的。

在教学过程中,历史教师应扮演游戏管理者的角色,他们不直接参与到学生(玩家)的探索性学习过程中,但却要制定探索过程的规则,回答探索过程中的一些常识性问题,通过暗示性引导帮助学生获得知识。在具体课程中,教师可设计一些任务性质的学习活动,如将学生分成3-5人的小组,小组成员们通力合作以完成教师设计的问题或活动任务,成功者获得真实或虚拟的奖励,失败者受到一些虚拟的惩罚,其关键点在于如何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如何使学生真正融入其中。

总而言之,网络游戏如不加以引导,必将成为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一个绊脚石;
家长、教师正确的引导,则会使其对学生成长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就历史教学而言,历史教师应充分利用网络游戏,寻找网络游戏中的教学素材,吸取网络游戏的积极因素以融入教学活动中,使网络游戏成为历史教学的有益补充。

参考文献:

胡伊青加:《人:游戏者》,贵州人民出版社,2007年。

皮亚杰:《儿童心理学》,关福元译,商务出版社,1993年。

对国产游戏和中华文化的思考,http://www.dawendou.com/txt7/63.htm

浅析录音艺术实践对声乐教学的辅助作用

郑东新区实验学校

音乐教师:王玉娟

2013年6月3号

浅析录音艺术实践对声乐教学的辅助作用

声乐教学在我国已经有了几十年的历史,经过教学和实践的沉淀与积累,总结出了一整套的教学方法。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我们的教学方法也在做着不断的改进。录音艺术实践课程是近十年来电脑与音乐技术发展而产生的一门课程,它是属于艺术门类里面的音乐科技专业,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电脑音乐课程类别。而录音艺术实践主要偏向于录音、音频、声学这一块的知识,不是我们经常遇到的音乐制作方向,音乐制作方向则更偏重于作曲技术理论与电脑知识的整合。

录音艺术实践课程所面向的学生基本包括了音乐专业的各个方向,只是各个专业方向的教学实践重点有所不同。声乐方向的学生以演唱方式为主:分独唱、重唱、对唱、合唱几种形式,但都以人声为主要表现形式。器乐方向因所学器乐不同,也有着较多的差异,同时还会有乐队的合奏形式出现。而舞蹈方向的学生则以较为简单的音乐剪辑与处理为学习重点。本文将以声乐方向为主体谈谈录音艺术实践课程对声乐教学的辅助作用。

以往的声乐教学模式就是声乐理论、练声曲、演唱歌曲加之音乐会的实践方式。对于好学并用心学,有声乐天赋的学生来讲,这样的教学模式足以培养出优秀的演唱人员。但实际上对于学生这个庞大的群体来讲,并不能像要求尖子生一样,要求每位学生都能有很高的学习能力,较高的音乐素养。所以如何改进我们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出更多更好的学生才是教师当前要做的事情,而录音艺术实践课程恰恰可以解决这一问题。

一、录音艺术实践课程中收声与扩声的不同

录音艺术实践课程对声乐方向的学生来说,是一门较好的辅助课程。首先,以前声乐课的实践模式是登台表演,这无疑是最好的检验平台。但在音乐厅或者使用麦克风的情况下,很多演唱上出现的细节问题都不容易被觉察,这并不利于歌手的自我提升。而在录音实践课程中,歌者可以很清晰的重复收听自己唱的每一句歌曲,甚至到每一个字的发声。在专业术语上讲音乐厅的演唱属于扩声,而录音棚的演唱属于收声,虽然都是演唱,可最后的结果却完全不同。

1、扩声系统包括扩声设备和声场组成,主要包括声源和它周围的声环境,把声音转变为电信号的话筒,放大信号并对信号加工的设备、传输线,把信号转变为声信号的扬声器和听众区的声学环境。 扩声技术有其十分独特的特点: 首先它有非常强的现场性,扩声一般要求音响时在演出现场实时调控设备,不允许音响师调音时出现一点差错,否则,有可能造成极不良的后果,故无论在音响系统的设计和现场调音时都要确保演出的正常进行。第二由于扩声系统包括了把声音拾取到将声音播放出来的全部过程,在很大程度上,音箱发出的声音很容易传到话筒而引起声反馈啸叫,而在其他系统中,由于话筒的声音区域(受声场)和音箱的放音区域(扩声场)不处于同一个空间,故音箱声音无法通过空间传到话筒,也就不会产生声反馈啸叫,所以,从事扩声工作的音响师必须要掌握消除声反馈的方法。第三要保证设备的安全性,扩声系统声音变化大,意外情况多,在调音时稍一疏忽,就有可能导致功率放大器或音箱的烧毁,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在系统设计和调音时还要注意采取各种措施,尽量减少设备烧毁情况的发生。

2、收声系统 录音棚又叫录音室,它是人们为了创造特定的录音环境声学条件而建造的专用录音场所,是录制电影、歌曲、音乐等的录音场所,录音室的声学特性对于录音制作及其制品的质量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人们可以根据需要对其进行分类,例如,可以按声场的基本特点划分而分为自然混响录音棚、强吸声(短混响)录音棚以及活跃端一寂静端(LEDE)型录音棚,也可以从用途角度划分而分为对白录音室、音乐录音室、音响录音室、混合录音室等等。

录音棚(Recording studio)主要需要:电脑,专业声卡,调音台, 录音棚监听室麦克风,话筒放大器,人声效果器,监听音箱,耳机,耳机分配器等。

收声技术也有其独特的特点:首先,对于录音师来说,有一定的时间让他来准备和调整针对不同录音对象,可以选择最适合这个录音对象的各种效果器的设置和录音设备的选择,如:是针对人声的则选择人声话筒,如果是对器乐则选择乐器话筒,这都是有着不同的。其次,录音时是在录音棚中对人声或乐器的发声进行录制,所以必须对录音棚的装修选择好吸音材料,否则将会有很杂音和反射声进到话筒里,对后期的缩混制造麻烦。还有就是让录音人员注意节奏、音准和演奏、演唱细节,因为这不同于演出,细小的差错都会被电脑所记录下来,回放时听的很清楚。所以,录音时也是检验一个演奏、演唱者技术功底最好的标准。

二、录音艺术课程的设置以及实践范例

录音艺术实践课程的大致内容或模式是音频,声学知识。课程初期六个学时进行详细的讲解,让学生对录音课程有一个全面深入的了解。再用二十个学时对录音软件的使用,以及演唱录音进行讲解,并让学生实践。最后用六个学时对录音艺术实践课程进行总结,让学生独立完成录制、并混缩作品。共计三十二个学时,两个学期,一学年。让学生不仅掌握了一定的录音技术,同时最大限度的学会了听取自己的声音和他人的声音,对声音有了更好的辨识度。从而更好地掌握自身的发声方法与声乐技巧。

我们以三年级学生开设录音实践课程为例:

1、音乐学一班小刚同学,民族声乐专业。他对民族声乐咬字问题一直解决不好,因为他是河南信阳人,在发音上有一些地方口音,总在演唱时会影响到他。虽然在声乐课中老师极力的给他进行讲解,但还是不能较好的得到解决。在录音实践课中,我们通过相同歌曲的比对和示范,将小刚同学的咬字发音与歌唱家录音以及同班同学的咬字发音进行对比。从声学的角度以及声乐老师从发声上的讲解,让小刚同学找到了问题所在,真正明白了自身咬字问题如何解决。

2、音乐表演一班小霞同学,美声专业。她在演唱时出现中低音区不稳定的现象,音色,音高都不是很稳定。声乐老师指出了她的气息问题。在录音实践课上,我们一同帮助她找到气息的使用方法,特别是在中低音区。用说话、叹息的方式找,并用与她问题相近的同学的录音进行比较。使她快速的找到了声音的支撑点,并在课堂上意外的学会了用共鸣腔体的方式省去更多的力和气息,以更加稳固的方式来进行声音的演唱。

3、音乐表演三班小庆同学,流行音乐演唱专业。他在表演时,经常出现跟不上伴奏和节拍不稳的情况,这其实是这个学生的节奏感稍差。那么如何让他找到节奏的韵律呢?首先,我们找到不同风格的歌曲进行讲解,让他了解不同风格音乐的节奏特点的所在,并试着录唱;
其次,让小庆同学学会找到音乐的韵律,这个韵律一般都是在节奏声部,如:鼓、贝斯、柱式和弦等;
最后,帮他分析伴奏音乐的段落链接处提示音的确定方法,也就是如何找到强拍。在这三种练习的帮助下,一个学年下来,小庆同学基本能保证跟歌曲伴奏时的不掉拍,并能在某些时候有一些自由的处理,这都是我们没想到的。

以上三个例子都是我们学生在声乐学习时容易出现的一些问题,当他们走进录音棚的第一堂课都会惊讶的发现,自己的声音原来是这样的。其实就是他们的耳朵没有很好的去听取自己的声音,只是太多的注重于音乐理论和声乐技巧,却忘记了音乐最美、最自然的本质所在。能够让每个同学都放松下来并用心去演唱是我们的最终目的,过多的教学理论反而更多的成了他们的束缚,通过录音艺术实践课程,使很多学生直接认识到了自己的声音,学会了如何放下理论和技巧去学习,再回到声乐课程中去,使他们都有了很大的改变。就如同那句话:“没有进过录音棚的歌手不是好歌手。”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只有认真听到了自己真实的声音的歌者,才能正确的评判自己的声音,从而更好的去改进自己的演唱技巧。

三、效果器在人声调制时的作用

1、压缩器和限制器(compreion /limiter) 简称压限器,主要有三种用途:

(1)压缩信号动态范围,防止过激失真,人声音量均衡;

(2)降低噪声电平,提高信号传输通道的信号噪声比,例如与扩展器配合使用,起自动降低噪声的作用;

(3)产生特殊的音响效果。

2、降噪器(NOISE-Gate)

用于降低:电流声、底噪、录音时产生的呲呲声等,保证录音的洁净。

3、激励器(Exciter)

是一种谐波发生器,利用人的心理声学特性,对声音信号进行修饰和美化的声处理设备。

通过给声音增加高频谐波成分等多种方法,可以改善音质、音色、提高声音的穿透力,增加声音的空间感。现代激励器不仅可以创造出高频谐波,而且还具有低频扩展和音乐风格等功能,使低音效果更加完美、音乐更具表现力。

4、混响(Reverber)

声波在室内传播时,要被墙壁、天花板、地板等障碍物反射,每反射一次都要被障碍物吸收一些。这样,当声源停止发声后,声波在室内要经过多次反射和吸收,最后才消失,我们就感觉到声源停止发声后声音还继续一段时间。这种现象叫做混响,这段时间叫做混响时间。混响时间的长短是音乐厅、剧院、礼堂等建筑物的重要声学特性。混响的加入可以使人声更好的融入到伴奏音乐中。

5、合唱(Chorus)

又称和声器,是利用BBD电路,使声波产生延迟后与正常声波混和,通主、右两个声道输出,从而使人的声音左右游移回荡、柔美宽广像混声大合唱的效果。如果只用一个输出端则立体大合唱效果较差。

6、过载效果器(OverDrive)

超速驱动器、激励器。利用适度的畸变(失真)、产生管乐般失真效果,模拟管乐音色。常用于电吉他主旋律领奏、前奏、间奏、结尾等中加入。可产生从柔和圆润到金属般的激昂的音色。如果用在人声上,可以产生很多电子的人声,有很奇妙的效果。

7、移相效果器(Phaser)

是利用经过移相的声波与原声波之间互相干涉作用,使声音产生颇震、固族飘逸效果。它与合唱器不同的是声音具有颜震感。早期用得较多的效果器之一。

8、镶边效果器(Flanger)

又称哇音器。它的电路原理基本与合唱相同,加了反馈电路。是一种产生额震音响的效果器,它与合唱不同的是声音具有旋转、飘逸、晚代感觉,缓慢时如太空梦幻、悠悠钟声。快速时发水波声或发鸡哇音,也能产生强烈如喷气发动机声。音色变化较多。常用于在乐曲(歌曲伴奏)中添加特效,以增强艺术感染力。

9、延迟效果器(Delay)

是产生混响或回声的效果器。有模拟延时器,数字延时器、混响器等。它们的原理基本相同,广泛用于舞台音响,卡拉OK。延迟时间可以从50毫秒到1秒以上,人声用的延时器一般为200~800毫秒之间,时间短产生混响效果后声音丰富、饱满、有空间感。

10、哇音效果器(WAH)

它的发音好似张嘴与合嘴产生的鸡——哇或哇——鸣声。缓慢时像人们切切丝语,快速时像青蛙叫,多用于电吉他演奏诙偕、活泼的乐曲。也可调出像拉弦乐器的音调,例如:国际朝阳电子乐队演奏的《戈文达》一曲,就用了这种效果。

用在人声上面有很多意想不到的效果。

11、均衡效果器(Equalizer) 又称频率补偿器、等化器,用于调整人声的频响曲线。例如一个人的低音区不是很好,我们便可以通过均衡调出饱满的低音等。

当然,还有很多效果器在人声录制和调制时都有用到,这里就不再一一列举了。

从上面的各个效果器,我们不难看出录音艺术实践课程对声乐的帮助,很多我们平时在演唱所做不到的,都可以通过软件和效果器来辅助,同时也可以使歌唱者很快的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并能尽快的找到改进的方法。在声乐教学模式探讨的今天,加入录音艺术实践这门课程可以很好的辅助我们的声乐教学,为声乐教学的发展奠定基础。

郑东新区实验学校 王玉娟音乐教师

2013-6-3

地理信息技术对地理教学的辅助作用

地理信息技术辅助地理教学有利于知识点的建立,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合理运用地理信息技术辅助教学,能创设逼真的教学环境、把教学中抽象、深奥,靠教师讲解、挂图、板书讲不清、道不明的重点、难点知识,通过形象、生动的画面、悦耳动听的声音,将知识展现在学生面前。加快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使学生的学习变得轻松、愉快,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供良好的环境。

而地理教学不能依附于现代教育技术,对学生空间概念的建立和地理事物空间位置的确定不一定优于传统教学,试题中常见的是黑白地图,应思考如何把教学图片与试题地图有效结合,将多媒体教学与学生读图、提取信息的能力有效结合。

课后小结有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

发布者:曹莉敏 发布时间:
2011-7-26 11:48:

51课后小结可以起到对课堂教学进行整堂回顾的作用,为下节课调整教学提供一些参考;
有助于总结课堂教学中的“得”与“失”,将成功的喜悦和失败的点点滴滴感受都记录下来,日积月累,就会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不断提高教学成绩;
为以后的教案修改提供依据;
课后及时小结,目的是为了提高授课艺术和课堂教学质量,这就要求在分析、总结每堂课的基础上及时修正教案,使教案精益求精,更加符合教材和学生接受知识的实际,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扬长补短;
为撰写论文提供素材,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艺术的提高是无止境的,它有赖于不断的总结、积累与创新。自我总结成功之处与发现存在问题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学习、提高的过程。特别是对成功的教学进行小结,有助于教师摸索教学规律,总结先进的教改经验。

摘要:现代远程教育是教学改革的重要方面。当前,许多地区和学校都在积极开展现代远程辅助教学,探索远程教育辅助教学的规律,研究远程教育辅助教学的模式,总结和积累远程教育辅助教学的经验。

关键词:远程教育;
语文教学;
辅助作用

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的教学模式,应该是以现代教育技术,特别是计算机多媒体、计算机网络技术为基础,建设高质量的多种媒体教材和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通过学习中心与学生个别化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教学组织形式,实施开放和远程教育。面对远程教育,我们教师应该以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创教育之新,育创新之人。

一、开展现代远程教育的关键是教师

传统教师的形象是知识的传播者,一张嘴、一本书和一只粉笔打天下,教师苦练基本功是“三字一话”,即毛笔字、钢笔字、粉笔字和普通话。曾几何时,这些亘古不变的真理受到无情的冲击,教师的基本功也变成“三机一画”,即录像机、电视机、计算机和自制动画,教学手段的变化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第一、要转变观念,要有锐意改革的决心。远程辅助教学是教学改革的动力。不转变“应试教育”的观念,缺乏锐意改革的思想和决心,缺乏艰苦奋斗、迎难而上的创造精神,是不可能真正投身于远程辅助教学的。当前,转变观念首先是要变换教师的角色和转变学生的地位,即使教师从“灌输者”的角色变换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学生活动的导演者的角色,使学生由接受灌输的被动地位转化为主动参与、发现、探究的主体地位。

第二、特别要强调的是,教师要加强教育心理学的学习。现代远程教育不是一用就灵。要使其真正起到教学辅导作用,还有赖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而有效地运用教育心理学原则。在进行远程辅助教学时下列几点是很重要的:

(1)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根据教学目标规定的内容,制定使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计划,规定每一节计算机辅助教学课的具体目标。

(2)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年龄阶段特点选择适宜的教学软件、教学手段和教学形式。

(3)要根据目标要求选择教学软件精心设计和编写教案,务必使每一节课都有能达到优化教学过程,增强教与学的有效性的目的。

二、远程教育环境中阅读变式形态

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其最根本的教学目的就是训练学习者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教育的目的是为一个尚未存在的社会培养新人。当信息化社会正在对人类的语文能力、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提出更新的要求的时候,它事实上已经规范了语文改革的基本方向:丰富语文阅读理解的形态,试图通过以博览精读为目标的各种阅读形态的变式训练,使学习者能以开放性的阅读心态,主动适应信息社会高密度信息、全方位信息轮输入的理解方式;
丰富语文表达训练的科学化模式,使智能化多媒体以组织中介或辅助目标的角色参与表达训练,力图使培养对象能以较强的可塑性,适应信息社会对公民文本性表达能力或超文本表达能力的要求。

1、主题式阅读

主题式阅读指的是学生围绕一定的主题,按照点圆式信息传输路径阅读大量有关文本。主题式阅读有以下特征:

(1)主题的丰富性、灵活性。

(2)信息容量大、外延宽。

(3)传输路径的辐射性。

2、选择性阅读

选择性阅读方式指的是学习主体根据自己的需要和爱好在“博览”的基础上,任意选择文本中的某一点进行“精读”,如专看情节,专看艺术特点,专读某一段等,这是一种由“面”及“点”的信息输入方式。认知心理学认为,认知主体对对象的感知常常是以主体的需要、爱好、理解为原则进行感知取舍的,通过选择性阅读刺激学生的阅读兴奋不但有利于学生在博览精读的基础上,形成倾向性鲜明的个性化阅读特征,同时还培养了学生主动吸取信息、选择信息的习惯。

3、取样阅读

所谓取样阅读,指的是教师根据教材训练重点的要求,在课文中选取典型的精彩片段指导学生熟读,使学生能够以一斑而窥全豹。在信息爆炸的今天,对学生进行取样阅读的训练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它可以保证学生有时间熟读背精彩片段,在记忆库中存储有价值的语文材料;
另一方面,它可以训练学生装在信息的海洋中,根据个体发展的需要提取最有价值最精华的信息,同时通过对“点”上信息的掌握,了解“面”上的信息状况。

4、超文本性阅读

超文本性阅读指的是从文本性阅读之外的其他媒体中获取信息。必须指出的是,声像媒体中介不可滥用,否则,就会养成学生阅读想象的惰性,浪费了文本性教材培养学生再造想象能力的良好契机。同时,作为语文教师,我们更应该清醒地看到,随着声像读物的强有力的冲击,我们的学生所奇缺的正是书面语言材料的存储。所以,超文本性阅读不是需要强化,而是需要指导。

语文阅读鉴赏是一项十分细致的工作,包括字、词、句、篇、语、修、逻、文、作者、背景等诸多方面的内容,这也就是语文课堂教学常被教师的分析占据了大部分时间的主要原因。以上列举的各种现代阅读模式都摒弃那种一切从零开始、方方面面周全妥贴的做法,而主张坚决地淡化背景,突出主线,根据教学目标决定阅读模式,从而决定背景取舍。不是直接关系到阅读目标的内容都应该不管或少管。只有坚决地淡化背景,才有可能实现博览。

三、远程教育环境中主题式阅读的学习流程

在近几年的高考、中考题材中,比较阅读题反复出现,且呈现上升趋势。我们教师相信,主题式阅读仅仅出现在考题中,却被语文教学所忽视的局面很快就将结束,因为,对于适应未来社会来说,主题式阅读是一种至关重要的阅读方式。采用主题式阅读教学模式来达成教学目标、提高教学质量。我在教学课外阅读《我看到了一条河》时,事先在Internet冲浪,了解网上一些关于勇于挑战生活的人的资料,比如刘翔、霍金等,下载相关内容,做成网页作为教学导引。在课堂上演示,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收集信息的方向,通过宽泛信息收集与初步信息加工,帮助各学习小组明确进一步学习的视角与主题选择源自学习者的特定兴趣与感受,源自学习者的内心。

现代远程教育技术为我们教师创造了良好的实施素质教育的环境,它能够激起学生智慧的火花,让他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展示自己的个性。现代远程教育给了我们教师一个好的舞台,我们只有以现代教育理论作为指导,大胆创教育之新,才能够育创新之人。

参考文献:

麦德克斯《远程网络:教育的未来和问题》

信息技术手段对音乐课堂的辅助作用

——青年教师工作室第一小组活动实录

开场白: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欢迎参加青年教师工作室第一小组的教学研讨活动。这次活动的主题是信息技术手段对音乐课堂的辅助作用,在今天的活动中,我们安排了两个活动版块:第一板块是由都小蕾老师给大家带来的一节研讨课——六年上册的《波斯市场》;
在第二版块中,我们将以这节课为依托,展开互动式的交流研讨。目的就是想让老师们感受如何在音乐课堂上诠释和落实新课标的理念,以达到名师引领,校际间资源共享的目的。

环节一

我们进入第一版块:看研讨课。

为了便于课后的研讨,现在,请大家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信息技术手段对音乐课堂有哪些辅助作用?大家可以从扩展教学内容、诱发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等方面进行思考,下面开始观课。

环节二

介绍参加活动的人员:

(主持人)参加本次活动的老师有:营口市教师进修学院音乐教研员杨东辉老师、兄弟校的部分音乐老师、创新小学音乐教师及部分班主任老师。

(主持人)首先,要感谢都小蕾老师,辛苦了!要把课拿出来,让大家剖析,需要勇气,更需要智慧,相信都小蕾老师为此下了不少功夫,那么,为了让大家更加了解你这节课,都老师能不能先从设计理念、目标达成情况等方面,给大家说说呢?

(都小蕾发言)《波斯市场》是人民音乐出版社2011课标版,六年级上册的一节欣赏课。

在教学中,我既要考虑到学习的趣味性,让孩子们听得懂;又要不失波斯风格的特点,在教学中注重引导表现。让高年级学生产生乐于体验,敢于尝试的表演欲望。在课堂上,我为学生创设了具有波斯风格的舞台。把课堂教学变成了波斯市场;其次,围绕各个主题的形象,设计教学环节;同时,在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分辨不同角色的特点,根据特点来进行表现、表演。使学生从不敢表演,到能像老师一样放开自己融入到表演中。

同时,借助先进的多媒体教学一体机和iPad的使用,让学生能够自主、合作学习。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探索学习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的能力,培养了互帮互助的良好品质。教师在课堂上运用网络与校园网络的结合,把学生表演的作品进行上传,给学生表现的平台,同时也给予孩子表演的自信心。让他们感受到新形式的音乐课上充满的更多乐趣,和科学技术带给学习更多的便利。

但在课堂中我也有些遗憾和不足:首先,因为音乐作品时间所限,有些主题介绍的并不细致,但是因为有校园网络的学习方式,学生可以在课后根据兴趣再继续学习。其次,因为音乐主题内容过多,所占时间比较多,表演的时间并不充分。学生在表演上只完成了初步的表演,没有时间进行细致地指导,呈现出更完美的舞台。这也可以说是一个遗憾,但是在今后的音乐课上我们会进行弥补。上好每一堂音乐课,利用好多媒体教学设备,让学生在音乐的世界中,获得更多的快乐,收获更多的知识,得到更多美的体验。

(主持人)从都老师的介绍里,我们听出了她对教材的把握还是非常精准的;
反思的几个问题也非常深刻,可能也是我们在座的老师们在欣赏教学中不容易把握的。

(田芳)是呀,我现在特别佩服小蕾老师的勇气,我想问问都老师,既然欣赏课这么难上,你是利用什么手段来提高课堂效果的呢?你又是怎么设计的呢?

(都晓蕾)大家可以看到我充分运用了信息技术手段来提高教学效果的。在情境导入中我借助多媒体视频展示“公主”主题音乐的背景介绍,既让学生了解了作品的背景,激发学习的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也为后面主题音乐的记忆做好铺垫,打下基础,为学生创设了身临其境的情境。

在聆听感受环节中,我结合多媒体展示设置的有针对性的问题。通过初听、再听、表演的实践活动,使学生掌握音乐主题表现的内容,了解音乐演奏的乐器,以及音乐的变化对于塑造音乐画面的作用。

在音乐实践活动,我利用IPAD小组自学的形式,培养自学能力的同时让学生体验到了不同学习方式的乐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团结合作的能力。

在分角色音乐剧的表演中,我用IPAD记录下全过程,再分享至公共平台,既让全体师生和家长看到的孩子的表演,分享他们学习的喜悦,同时也为孩子们的表演建立自信心和浓厚的兴趣。

(主持人)的确,信息技术手段在这节课中起到了非常大的辅助作用。下面就请在座的各位老师围绕课前布置的问题:信息技术手段对音乐课堂有哪些辅助作用?大家可以从扩展教学内容、诱发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等方面进行思考,结合课例,来谈谈自己的观点、看法。谁先来?

(杨杰)其实,我认为情境教学对于任何学科来说都很重要。创设良好的情境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把学生带入与教材内容相应的氛围中,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而多媒体的运用对情境创设起到了至关中重要的作用。听完这节课我想到:不同学科创设情境有不同的方法与形式,比如数学课讲究生活化情境的创设,它突出数学源于生活的理念;
英语课讲究语言应用环境的创设,突出了语用的功能;
而今天的这节音乐讲究舞台艺术情境的创设,它凸显了信息技术手段对音乐课堂教学起到了非常重要的辅助作用;
所以,抓住学科特点找准切入点,每课为学生创设与教材内容相符、能够唤起学生思维的情境,这样情境的创设才能成功。

(主持人)刚才杨老师讲的是在情境创设中,我们可以利用有效的信息技术手段来实现这一目标,利用多媒体来营造课堂氛围、能把学生置于美的情境中,培养他们感受美的能力。谁还想从其他方面谈一谈?

(王知博)小蕾老师利用多媒体手段介绍波斯市场背景,生动形象,既让学生了解了作品的背景,激发学习的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也为后面主题音乐的记忆做好铺垫,打下基础,为学生创设了身临其境的情境。我们在教学中有许多欣赏课都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音乐视频来烘托课堂气氛,创设音乐情景,如《彼得与狼》、《魔法师的弟子》等具有神话特点的音乐都可以这样做。

(主持人)王老师从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烘托课堂气氛,创设教学情境方面谈了自己的看法,迷人的画面,悦耳的音乐这些都是必不可少的,都老师巧妙地将这些美融合到教学之中,这种视听感受,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热情。使学生的感受、想象、表现、创造等综合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加深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提高了教学效果。

(王梓健)都老师结合多媒体展示,设置了有针对性的问题。学生通过初听、再听、表演的实践活动,掌握了音乐主题表现的内容,了解音乐演奏的乐器,以及音乐的变化对于塑造音乐画面的作用。通过演唱表演等音乐实践活动,使学生不但记住了音乐主题,并通过表演达到理解音乐情感的目的。利用IPAD小组自学的形式,培养自学能力的同时让学生体验到了不同学习方式的乐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团结合作的能力。

(主持人)的确“多媒体的恰当运用”对激发学生兴趣、突破重难点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徐小青)我想从教师底蕴这个方面谈谈。新课程理念强调“教师,作为课堂的主导者,其自身的专业素质是课堂实施的重要前提和根本保证。”都老师自身底蕴的展露带给我一种美的享受。通过这节课大家可以看到她的基本功,包括多媒体课件的制作都非常过硬。

音乐课标中指出:让学生在音乐氛围中获得审美的愉悦。晓蕾这节课几处运用了京剧的腔调以及姿态与学生互动,展示了她深厚的底蕴,让学生感受到了京剧的美,可以说是“获得了审美的愉悦”,培养了学生欣赏美、展示美、创造美的能力,这些都源于她的丰厚的底蕴,值得我学习。

(杜平)我俩在一起共事十多年了,对她比较了解。以往她上课时比较打怵的就是舞蹈示范,由于她有些放不开,动作就有些僵硬,不自然。这一周,我发现她变化很大,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从眼神、手势、到身段、台步,无不彰显京剧艺术的魅力,深深的吸引了学生大家。说明她在这方面琢磨了、下功夫了,事实证明:她的努力没有白费,她突破了自己,她还用自己的实际行动鼓励学生突破自己——学生更加佩服她、乐于模仿她。尽管有的孩子还很羞涩,有的缺少美感,但都不失热情与可爱。我感到教师深厚的底蕴是上好一节音乐课的坚实基础。

(李欣)我跟都晓蕾老师共事已经有十五年了,很巧的是她一直教我所带的班级的音乐课。我觉得我的学生很幸运。其实,更幸运的是我的女儿,今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沈阳音乐学院。这与小蕾老师六年的教育是分不开的。因为孩子在初中和高中几乎没有接触到音乐。全靠小学六年老师的培养。这六年里,老师不仅教她唱歌,还教了黄梅戏、评剧、京韵大鼓等。我印象最深的是,她在课上教孩子唱的一段京剧《苏三起解》,孩子每天回家都会哼唱,引得我们全家人情不自禁地跟着唱了一个多月。我感觉,这种教育不仅能延伸到家庭,更有可能影响着孩子的一生。谢谢都老师!

(主持人)我想,教师的底蕴修养所展现出的美,就是她魅力的源泉,有魅力的老师才能拥有充满魅力的课堂。

我觉得都小蕾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和运用恰到好处,既为课堂的情境增添了亮丽的色彩,又帮助教学突破了重难点。

一、精美图片,导入情境

课堂伊始,青衣、小生画面便映入眼帘,京剧音乐随之响起,把我们带入戏曲当中,学生在有声、有色、有像的烘托下,随着音乐情不自禁的走起了戏步,很快地进入了戏曲情境之中。

二、

三、细化歌曲,突破难点

呈现歌曲的全貌,让学生一目了然,装饰音及音乐符号突出显示,让学生可以直观的了解并掌握知识点。三个部分细化歌曲,突出了教学的重难点。小蕾真正给了学生一个展示的舞台,一个锻炼的机会,一个成功的体验。优化了课堂教学,使音乐课堂更加蓬勃有朝气。

(主持人)(李志新)我还有个问题想和小蕾探讨下:教材中的戏歌有好几首,《说唱脸谱》《故乡是北京》《前门情思大碗茶》,还有当今比较流行的李玉刚的《新贵妃醉酒》等。如果让我设计的话,我会把戏歌加进来一首,作为课前激趣。你觉得呢?

(都晓蕾)这个我们想的是一样的,开始设计这个教学环节的时候,我也想到用京歌导入。但是本课歌曲实际上是完全的京剧唱腔,京歌和京剧唱腔是有区别的。我后来考虑到用京歌导入会不会对学生产生一种误导,让他觉得京歌跟京剧唱腔是一回事,所以我觉得用京剧的上场、京剧念白的问好,更有助于给学生创设一个戏曲化的情境,给学生准确的京剧概念。

(吴娟)《校园小戏迷》这一课前不久我也上过,虽然课前我也精心准备了课件、相关的资料,课上也范唱了《贵妃醉酒》中的一小段,但效果不理想,从表情上我就能看出,孩子根本不懂歌词的意思,脑海里一定产生里许多疑问,分散了注意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我觉得都老师这样处理的很恰当,从今天学生的状态看,直接进入情境,兴趣盎然。

另外,我还想从“角色扮演体验情境”这个方面谈谈情境创设。

我们看到这节课上,都老师通过一系列的情境创设,给孩子们带上脸谱、穿上色彩鲜艳的戏服,孩子们既可以听到古朴的戏歌,又可以看到精美的画面,更是身在其中。教师“生角”、“旦角”唱腔的自如演绎、京剧念白式的评价和指导,以及学生丑角形象的展示等等。都深深打动着孩子,体验着不同的角色之美。

歌曲中的角色也就一下鲜活起来,孩子们成了热情的演员、观众,全部沉醉于戏曲的情境之中。

(主持人)只有亲身参与,才能有最真的情感体验,对于学生来说这既是一堂课,又是一台戏。关于情境创设还有谁来谈谈?

(李娜)教师的底蕴修养会直接作用于课堂的示范引领。本节课,在示范引领方面有两处亮点,一个是唱腔的示范,另一个是动作的示范。

在唱腔示范中,都老师那独具特色的嗓音一开口,可谓“字正腔圆、浑厚有力”,学生们一下子就领略了生角的风采。当宛转悠扬,轻声细语的声音一响起,学生们瞬间就感受到了旦角的温婉、柔美。

动作示范一亮相,生角庄重大方、刚强坚毅,旦角优雅轻盈,一招一试,都惟妙惟肖。

百年来京剧运用口耳相传的方法,得以传承,要想在短时间内学习领会并展现它的特质与美感,为学生作出良好的示范,这真是太难了。正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可见都老师付出了很多的心血。

(李红)我也想说说这个方面,提到教师底蕴我觉得除了大家说的音乐基本功,还应该有教师教学设计和指导能力。让我最欣赏的是都老师的学唱歌曲部分:一是把歌曲化整为零,分为三个部分,既凸显了歌曲不同的唱腔,又把难点进行了分散,即有利于教师的指导,又展示了教学的层次之美,这种去繁就简的方式是我应该借鉴的。二是教师指导的细腻,也是这节课成功之处,教师婉转流畅的唱腔指导、韵味十足的身段示范,她对学生的问题抓得准,抠的细,实现了学生由唱不准到准,唱不美到美的过程转变,最后,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必定是一群情绪高涨、京韵饱满的孩子,把京剧的古朴神韵展示的淋漓尽致。

(何老师)都老师经过艰苦的磨练,在已经成为综合素质比较全面的老师。其实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专长,互相学习、扬长补短大家都会有进步。大家都知道,李红老师声乐很突出,进入他的课堂 ,就好像合唱队在歌唱一样,声音甜美、纯净。在指导学生声音方面方法独到。正所谓歌者、音也,声音是歌唱的前提,我想,这也是大家亟待解决的问题,我有一个想法,下个月的集备活动就以如何指导学生歌唱为主题,届时邀请李红老师做这方面的示范,解决大家这方面的困惑,到时大家会一领她的风采。

(主持人)教师专业的示范、精准的问题指导,把音乐的美表现的淋漓尽致,这也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了前提和基础。

(董丽丹)那么接下来,我在个性张扬这个方面谈一谈。我记得课标中是这样说的:尊重学生的个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种音乐活动,以自己的方式表达情智。我认为,在音乐课堂上发展学生的个性美,是体现孩子们一种自信的表现。通过对歌曲感受的理解,可以看到学生之间是存在差异的。而我们教师能做的就是帮助学生树立自己的信心,鼓励他们发展自己的个性,充分的展现自我。即使是在普通的模仿环节中,也能让那些小细节,成为挖掘孩子们个性的一大亮点。

而在刚才都老师讲课的过程当中,我仔细的观察了一下。发现每一个孩子对京剧美的欣赏理解都不太一样,有的孩子能通过歌声来展示对京剧唱腔美的理解;
有的孩子能通过肢体语言来展示对京剧舞蹈动作美的理解;
有的孩子则借助于脸谱、服装、道具等等之类的感受京剧之美。就像刚才那个表演丑角的小男孩儿,当他戴上脸谱以后,他的脖子是一伸一缩一伸一缩的,动作既生动又鲜活,蹲着走路的样子也特别有趣——一这个小丑的形象真是活灵活现。我觉得让孩子顺应自己的天性,才能更好地展现京剧艺术的特色,才能更好的创造美。

(张娃)我也来谈谈 “个性张扬”这个方面。每个学生他都有自己的个性特点。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是课堂教学改革追求的目标。我们培养的人不能是只会模仿和接受,而应该有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具有独特个性,富有创新精神的人才。

在我的课堂上,我很注重学生个性创造的培养,经常会鼓励学生进行歌词创编、即兴律动等个性创造,比如在学习《小麻雀》一课时,我会引导学生根据节奏创编出其关于他小动物的新歌词,并试着唱一唱自己创作的新歌,他们会非常积极主动的参与创作,乐于演唱自己的新歌。随后我又让他们根据自己创编的小动物,模仿它们的动作进行即兴表演,这时我发现学生对歌曲的理解和富有个性的表现,真是各具特色。

创作中肯定会有不完美,但课堂上的这种形式恰恰却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给他们提供了张扬个性的舞台。

(主持人)可以说,只有个性张扬的课堂才是最具有生命力的课堂。树立自信,鼓励创造,课堂会成为学生创造美的舞台。下面,有请教研员何老师来对今天的研讨做以点评和总结

(何明岩)因为学科教学的关系,我也参与了都老师校本研修周的活动,今天都老师的展示可以说非常成功。作为区学科带头人,我感到她在音乐教学之路上又迈出了可喜的一步。她的成长经历,正应了那句老话——“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观摩都老师的课,听了大家的发言,我也有很大的收获。下面和大家交流一下——

“审美”是我们音乐学科永久的主题,音乐课程标准指出了审美在音乐教育中的核心地位和作用——“通过音乐教育,培养和提高学生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陶冶情操,发展个性,启迪智慧,丰富和发展形象思维,激发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素质。”就此理论我们已作了一些探索,现在结合都老师的课和大家的发言,深入谈谈我们关注所的问题,时间关系我只谈两点: 一是关于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二是关于教师音乐素养特提升。

一、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不仅要关注外在形式的构建,更要关注音乐本身,就目前我区的音乐课堂教学来看,大家对后者还要加强研究。

的确,正如大家所言,我们应该通过引导孩子获得美感体验来激发审美情趣,大家刚才谈到了“创设情境”“营造意境”“角色扮演”等方法,这些都属于外在的形式上的激趣,它符合儿童心理特点,短时高效,易于操作,我们对这点研究的多,所以大家也谈了许多很好的教学经验。

其实持久的审美情趣还依靠于挖掘音乐本身的美的因素——我想这应该成为我们今后的一个研究重点。我希望大家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更加注意从细微之处着眼,引领学生去欣赏、领悟音乐本身的美,来激发审美情趣。比如在都老师的课堂上,她引领学生去品味旋律的起伏、感受力度的强弱,节奏的张弛,甚至是音乐符号的装饰等,以诸多美的因素,来激发孩子对音乐的情感与兴趣,唤起审美的注意。这种审美情趣的激发就是抓住了音乐本身的魅力所在,所以更加引人入胜,音乐带给人的美感才能更加持久。

这又涉及到了一个问题,有时候情境的创设要有个度,它不能冲淡音乐本身的美感和意境——喧宾夺主、过犹不及。大家都看过中国好声音吧,如果你看了,你一定对《贝加尔湖畔》这首歌有印象,周深和李维演唱的时候,穿便装、手风琴伴奏、二重唱歌声一响,全场观众在无背景的状态下立刻进入音乐营造的意境,凸显了“好声音”的魅力,这时候它不需要装饰就已经很美。这又让我想到都老师的课——备课时大家有提到都老师要是穿上戏服更有利于情境的创设,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我不太认同这个说法。你看,只要都老师唱起来手眼身法步就自然启动,旦角的委婉,生角的高亢都深深的吸引着学生,此时穿不穿戏服都不重要了,因为此时的目的就是要展示京剧唱腔的的魅力,教学中要凸显它,而不是淹没它。

二、教师要提高自身的音乐素养,为学生开启更为广阔的音乐视野。

美学界流行着一句话:“趣味无争辩”,就是说,一个人喜爱什么音乐,不喜欢什么音乐是因人而异的,没有必要让孩子都有相同的爱好,相反,应该去尊重他们的兴趣和喜好。但这不意味着我们就放弃了引导和教育。为满足孩子们的不同需求,不断开拓孩子的音乐视野,丰富学生的体验,教师需要不断提升自己,完善自己,努力为学生打开多样的音乐之窗。我们不能让教师有限的艺术修养限制住学生对美的追求与渴望。“学海无涯”,面对艺术的浩瀚,我们也是望洋兴叹,但是希望大家能像都老师学京剧一样,教一课,学一点;
学一点,就能用一点,那么无论是艺术技能还是艺术理论都会有所提高。

最后要感谢创新小学为我们音乐教师搭建了这么好的一个交流平台,同时祝贺都老师的校本研修周圆满成功!也预祝各位老师百尺杆头更进一步! (主持人)谢谢何老师!我们说,在情境的创设中学生感受了美;
教师的自身底蕴展示了美;
良好的示范引领表现了美;
学生的个性张扬创造了美。但愿我们的音乐课堂能时时有美,处处动情,那么,“以审美为核心”的课改理念,就不会是空谈!老师们,为了我们理想的课堂,大家一起努力吧!

试卷评语对学生的激励作用

高密市东关小学

孙玉梅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经常进行单元达标测试,以便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怎样才能充分发挥单元达标测试题的作用呢?

一个单元学习结束后,进行单元测试,批出试卷后,在试卷的上方写出学生的得分,知识的难易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也不一样,所以不能完全凭这个分数来评价学生,以免挫伤学生的进取心,于是我在每个学生卷末的右下角,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写上几句鼓励性、启发性的话,我在这方面是这样做的:

对英语特长生如我们班的程媛媛、闫大林等同学,他们一直是英语方面的尖子,英语知识掌握得很扎实、牢固,灵活性强,为了让这部分同学一直保持着旺盛的学习热情,针对像他们这样的同学,我是这样写的:“看单新杰、杨萌同学追来了,不过老师相信你一定会持之以恒,保持领先的。”这样,既激励了他们,又让他们保持竞争意识,在这样一种竞争氛围中,体验到竞争的成功感,成绩遥遥领先。

对班里的大部分中间力量,尽管成绩也不错,但有时基础知识掌握不是很牢固,所以在运用时,错了不该错的知识点,针对这些同学,我是这样写的:“候文超同学,选择题的第一流小题你错了,老师真替你感到可惜,你觉着呢?”有时我也这样写:“马佳同学,平时在老师心目中,你是一个非常认真的孩子,怎么这次没看清要求呢?下次可要仔细看啊!”相信这部分同学看了这样的评语后,一定会记住这个不该出现的错误,知识就掌握得更扎实了,成绩也就一次比一次好了。

最关键的是英语基础比较差的同学,他们的英语学习兴趣不高,甚至个别同学有放弃的苗头,这部分同学最伤脑筋,每次测试之后,我都花费最多的精力,考虑怎样鼓励他们树立起信心,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我是这样写的:“刘晨键同学,老师不会因你的英语成绩不好批评你,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下,我相信你的英语成绩会一步一步赶上来, 你有信心吗?”还有的我这样写:“于洋同学,你这一次的成绩比上一次又提高了3 分,老师真替你高兴,老师相信你下次能提高5分,一份耕耘,一份收获,试试看!”…..这样一句鼓励的话或一个信任的眼神,都可以帮助他们端正学习态度,无形中给了他们一股强大的学习动力,对于孩子来说,一句表扬胜过十句责骂。

你想,这怎能不在学生的心中激起波澜呢?

就这样,在每一次单元达标测试后,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在他们的试卷上写上几句既维护他们自尊心、鼓励他们,又提出适度、合理的要求,让每个学生都尝到成功和被人关心的喜悦,真正发挥了试卷评语的激励作用。

试卷评语对学生的鼓励作用

高密市东关小学孙玉梅

优秀评语对教学作用(共7篇)

教学评语通用(共13篇)

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心得体会(共6篇)

对教学课堂评价评语(共4篇)

对数学教师教学评语(共11篇)

推荐访问:评语 辅助 作用 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