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医学教案模板

康复医学 1.康复是达到下述目标的一个过程只在通过综合、协调地应用各种措施,消除或减轻病、伤、残者身心、社会功能障碍,达到和保持生理、感官、智力精神和(或)社会功能上 的最佳水平,从而使其借助莫走手段,改变其生活,增强自理能力,使病、伤、残者能 重返社会,提高生存质量。

(不是治愈) P1 2.康复医学主要对象是损伤与急、慢性疾病和老龄带来的功能障碍者,先天发育障碍者。

P4 3.康复医学需要多种专业服务,采用多专业联合作战凡是,共同组成康复治疗团队,领导 为物理医学与康复医师,成员包括物理治疗师,作业治疗师,言语矫治师,心理治疗师, 假肢与矫形器师,文体治疗师,社会工作者(SW) P7 4.康复医学不仅是医疗的延续,而应与临床医学同时并进,两者互相渗透,应该从医疗的 第一阶段就开始进行。

P9

5.ICF 分类《国际功能、残疾与健康分类》简称《国际功能分类》 。2001 年 5 月 22 日第 54 届世界卫生大会讨论通过 P13

6.背景性因素:代表个体生活和生存的全部背景,包括环境因素和个人因素。 P14 7.ICF 成分间的交互作用图 P15

8.残疾预防:一级预防 二级预防 三级预防 P18

9.异常肌张力:肌张力增高,肌张力地下,肌张力障碍 P42

10.肌张力的评价标准 P43 11.常用的徒手肌力评定方法有徒手肌力检查(MMT)、应用简单器械的极力测试、等溯及 力测试 P44

12.MMT 是通过被检查者自身重力和检查者用手施加阻力而产生的主运动来评定肌肉或肌 群力量的方法 P44

14.常用的简单器械肌力测试方法:握力测试、捏力测试,背肌力测试,四肢肌群肌力测试 P49 15.关节活动范围测定:
关节活动范围(ROM) :关节运动时所通过的运动弧,常以度数表示,亦称关节活动 度。关节活动度是衡量一个关节运动量的尺度 主关节活动度(AROM) :关节运动是通过人体自身的主动随意运动而产生的运动弧。

实际上是评定被检查者肌肉收缩力量对关节活动度的影响 被动关节活动度(PROM) :关节运动时通过外力如治疗师的帮助而产生的运动弧。

正常情况下 PROM 略大于 AROM。

P50 16.测量工具:通用量角器,电子量角器,皮尺

17.常见异常步态:脚底朝哪边就是朝哪翻(足内、外翻) 外周神经损伤:臀大肌步态:鹅步 臀中肌步态:鸭步 中枢神经损伤:偏瘫:划圈步态 截瘫:跨槛步态 脑性偏瘫:1.痉挛型:剪刀 步 2.共济失调型:醉汉步态 帕金森病:慌张步态 P59

18.平衡的分类:
(1)静态平衡:人体出于某种特定的姿势,例如坐或站时保持稳定的状态 (2)动态平衡:1.自动动态平衡 2.他动动态平衡 P60 19.协调功能评定:1.指鼻试验 2.指-指实验 3.轮替试验 4.示指对指试验 5.拇指对指实验 6.握拳实验 7.拍膝实验 8.跟膝胫试验 9.旋转实验 10.拍地实验 P62 20.感觉功能评定分为:浅感觉检查、深感觉检查、复合感觉检查。

21.浅感觉:痛觉、触觉、温度觉 深感觉:运动,位置,震动觉 复合感觉:
皮肤定 位,两点辨别,实体,体表图形觉

22.代谢当量(METs)音译梅脱,是以安静、坐位是的能量消耗为基础,表达各种活动时相 对能量代谢水平的常用指标,是评估心肺功能的重要指标。1MET 相当于耗氧量 3.5ml/(kg.min).P64

23.ADL 日常生活活动) ( 评定方法:
常用标准化的 PADL 评定有 Barthel 指数、指数 PILSES、Katz 修订的 Kenny 自理评定等 P72 24.最常用 Barthel 指数 有 10 个评定项目

25.语言与言语是两个极不相同又有关联的概念。语言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重要特征之 一,是人类特有的能力,其表现形式包括口、书面语和姿势语。言语是语言的主要内容, 是用声音来进行口语交流,即说话的能力

26.言语障碍,构成言语的各个环节,如听说读写四个部分受损或发生功能障碍时称为言语 障碍属于语言障碍的范畴

27.常见的言语障碍包括失语症,构音障碍,言语失用 P78

28.由于多种元婴导致食物不能经口腔进入到胃中称之为吞咽障碍 P83

29.物理治疗(三大项 3M)运动治疗,器械治疗,手法治疗

30.运动治疗:

一、关节活动技术:1 主动运动 2 主动助力运动 3 被动运动

二、软组织牵伸术

三、肌力训练技术

四、神经发育疗法:
Bobath 技术。

Brunnstrom 技、Rood 技术、Kabat-Konott-Vo 技术又称为 PNF 技术 P107

五、运动再学习疗法

六、强制性使用运动治疗

七、运动处方 一个完整的运动处方包括:运动治疗项目,运动治疗量, 运动治疗的注意事项(必考) P108

31.电疗法的分类:直流电疗法、低频电疗法(0~1000Hz)、中频电疗法(1~100kHz)、高频 电疗法(100 kHz ~300 GHz)P110

32.掉疗法的禁忌症:恶性肿瘤(电化学疗法时除外) ,高热,意识障碍,出血倾向,孕妇 腰腹部,急性化脓性炎症,急性湿疹,局部皮肤破损,局部金属异物,心脏起搏器及其 周围,对直流电过敏 P112

33.紫外线疗法的治疗作用:1 杀菌, 消炎 2 镇痛 3 脱敏 4 加速组织再生, 加快伤口愈合 5 促进维生素 D 生成、防治佝偻病和软骨病 6 光敏反应 P120

34.作业疗法的定义和目的:是指导患者参与选择性、功能性活动的治疗方法。目的是减轻 残疾,保持健康,增强患者参与社会、适应环境、创造生活的能力。

最终目标是提高 生存质量,训练患者成为生活中的主动角色,积极地进行必需的生活活动,而不是被动地成为他人的负担。

作业治疗的基本成分是“教”与“学” P135

35.吞咽障碍治疗方法:1.基础训练 包括感官刺激和面部肌肉训练:感官刺激 口、颜面 功能训练 2.间接吞咽训练 3.摄食训练 4.点刺激 P143

36.助行器的作用:副主任体制称体重,保持平衡和行走的工具(不能缓解痉挛) P153 37.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是根据睁眼情况(1~4 分)、肢体运动(1~6 分)、和言语表达 (1~5 分)来判定患者脑损伤的严重程度。GCS≤8 分为重度脑损伤,呈昏迷状态;
9~12 分为中度脑损伤;
13~15 分为轻度脑损伤

38.Brunnstrom 将脑卒中偏袒运动功能恢复分为 6 期,根据肌张力和运动的变化评定其运 动模式和功能 表格在 P160 页

39.肢体摆放和体位转换 P162 40.功能障碍 P180

41.美国脊髓损伤学会(ASIA)国际脊髓学会(ISCoS)

43.固定 骨折复位后需要固定,只有固定牢靠,才能保持骨折不再移位,并有利于骨折的 愈合,有利于功能的恢复是骨折治疗的关键 P191 44.颈椎病的康复治疗:1 卧床休息 2 物理治疗 P220 45.冻结肩的康复 男女发病类似

46.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康复:
1.卧床休息 2.腰椎牵引 :应用原则 a 急性期腰痛和患侧下肢疼痛剧烈的患者一般不急于行牵引治 疗可卧床休息,用解热镇痛药减轻疼痛,用甘露醇、利尿剂及地塞米松减轻神经根水肿,待 疼痛减轻后再行牵引治疗 b 对于侧隐窝狭窄明显,下肢直腿抬高度数小于 30 度的患者 可试行慢速牵引,牵引重量从体重的 10%逐渐增加,根据患者的反应调整。慢速牵引 1~2 次,若患者出现腰痛和患侧下肢疼痛减轻,可行快速牵引。

C 慢速牵引 5~7 次或快速牵引 2 次, 疼痛症状无缓解者, 建议改用其他方法治疗。

P227 3.物理因子治疗 4.经皮阻滞疗法 5.推拿疗法 6.手法治疗 7.康复训练

47.冠心病康复治疗的分期:根据冠心病康复治疗的特征,国际上将康复治疗分为三期:
Ⅰ期 急性心肌梗死或急性冠脉综合征住院期康复,发达国家为 3~7 天 Ⅱ期 患者出院开始,至病情稳定性完全建立为止,时间 5~6 周。

Ⅲ期 指病情处于较长期稳定状态,或Ⅱ期过程结束的冠心病患者,包括陈旧性心肌梗 死、稳定型心绞痛及隐性冠心病。康复程序一般为 2~3 个月,自我锻炼应该持续终生。

有人将终生维持的锻炼列为第Ⅳ期。

P235 48.Ⅰ期康复里的呼吸训练主要指腹式呼吸,要点是吸气时腹部浮起,膈肌经量下降;
呼气 时腹部收缩,把肺的气体尽量排出。呼气与吸气之间要均匀,连贯,缓慢,但不可憋气。

49.慢阻肺的呼吸训练,重建腹式呼吸 P242

学生姓名:

学号:

康复医学见习报告

康复是指通过综合、协调地应用各种措施,消除或减轻病、伤、残者身心、社会功能障碍,达到和保持生理、感官、智力精神和社会功能上的最佳水平,从而使其借助某种手段,改变其生活,增强自立能力,使病、伤、残者能重返社会,提高生存质量。以上就是对于康复的定义,但是以前很少对康复了解得这么的详尽,只是知道,我们平时受伤了、患病了过段时间就会恢复健康,也许这也能说是康复吧!

我最早接触到康复是在去年上半学期的时候,在太和医院见习的时候,有时候我在病房里面看到有康复科的医生过来做床旁康复,但是当时我也不知道这是干什么的,只是脑海里有一个印象,就是做这个有多大用处。后来我观察到做床旁康复的病人大多数都是手术后几天或者是出现了肢体瘫痪症,但是还处于保守治疗的一些患者,当时我觉得康复应该很有作用吧!不然怎么哪么多的病人在做康复治疗,有些病人一天还要去康复科好几趟去做康复治疗呢,但是我也不知道他们去康复科主要是做一些什么样的治疗。

真正的学习康复医学是在这个学期丁旭东和陈华先老师的康复课堂上。在康复医学课堂上我更加深入的了解了康复以及康复医学,也更加确定康复医学在临床工作中的重要性。知道了康复医学是一门研究残疾人及患者康复的医学应用学科,其目的在于通过物理疗法, 运动疗法,生活训练,技能训练,言语训练和心理咨询等多种手段使病伤残者尽快的得到最大限度的恢复,使身体残留部分的功能得到最充分的发挥,达到最大可能的生活自理,劳动和工作的能力,为病伤残者重返社会打下基础。同时,也学习了肌力的评定、ADL评定、平衡功能评定、ASIA残损分级等等。

ADL的评定主要反应了人们在家庭(或医疗机构内)和在社区中的最基本能力,因而在康复医学中是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内容。ADL范围包括运动、自理、交流及家务活动等。

评定目的主要是对确定患者能否独立及独立的程度、判断预后、制定和修改治疗计划、评定治疗结果、安排返家或就业。

肌力评定是康复医学中常用的评定技术。肌力是指肌肉收缩的力量,肌力测定是测定受试者主动运动时肌肉或肌群的收缩力量,从而判断肌肉的功能状况,为制订治疗、训练计划提供依据并检验其疗效。肌力测定主要应用于肌肉、骨骼、神经系统疾病,尤其是周围神经系统的病变。常用的肌力测定方法有徒手肌力测定。徒手肌力测试也称手法肌力测定,是一种不借助任何器材,仅靠检查者徒手对受试者进行肌力测定的方法。

肌张力是指肌肉组织在静息状态下的一种不随意的、持续的、微小的收缩,是维持身体各种姿势和正常活动的基础。目前肌力评估方法大致分两种:手法肌力检查、器械肌力检查。肌张力的异常主要包括:肌张力增高(表现为骨肉较坚实,被动运动时阻力较正常增大,活动幅度受限。也可分痉挛性、呈强直性两种。包括折刀现象, 铅管样强直,齿轮样强直),肌张力减低(表现为肌肉软,不能保持正常外形及弹力,被动运动时的阻力较正常减退,活动幅度大,见于周围神经疾患、深感觉障碍疾患、小脑疾患、低血钾瘫痪,可见于某些深昏迷患者及肌肉疾病患者),肌张力障碍(肌张力障碍是主动肌与拮抗肌收缩不协调或过度收缩引起的以肌张力异常的动作和姿势为特征的运动障碍综合征,具有不自主性和持续性的特点)。

三级平衡检测法一级平衡是指在静态下不借助外力,患者可以保持坐位或站立位平衡;
二级平衡是指在支撑面不动(坐位或站立位)进行某些功能活动时保持平衡;
三级平衡是指患者在外力作用下仍能保持坐位或站立平衡。

这些看起来比较简单,但却是很实用。所以康复医学给很多的患者带来了康复的福音,自从有了康复医学之后有很多患者通过综合的康复训练,其神经运动功能得到了有效的恢复,如果没有康复训练的话,很多患者很有可能就终身坐在轮椅上了!

我想大家都听说过“用进废退”这句话,当我们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我们的第一印象就是联想到达尔文的进化论,的确,生物在很长时间的进化过程中会出现这种现象,这是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的,但是在我们的生活中,相对短期的用进废退也是非常常见的。比如我们懂得一项技能,当我们每天都在应用的时候,我们会越做越熟练,但是如果我们很久都不去应用的话,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就会慢慢的遗忘了。我觉得康复也是遵循这一道理的,只有当我们的患者不断的去训练,才有希望使其相应的功能恢复,但是康复中的训练也不 是无目的的训练。我们会在运动学和神经学的基础上对患者的功能障碍进行准确的评价,然后通过一些康复治疗技术对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这样才能够达到好的康复效果。康复治疗除了康复师的训练和治疗之外,还需要的就是患者的毅力和坚持不懈的精神,只有长期的坚持才会有康复的效果。

在系统的学习了康复医学之后,我更加明确康复的重要性了,我觉得我们应该更好的学习康复医学,应用康复医学,传播康复医学知识,这样才能使更多的患者有恢复健康的机会。

康复医学学习体会

康复是指通过综合、协调地应用各种措施,消除或

减轻病、伤、残者身心、社会功能障碍,达到和保持生理、感官、智力精神和社会功能上的最佳水平,从而使其借助某种手段,改变其生活,增强自立能力,使病、伤、残者能重返社会,提高生存质量。以上就是对于康复的定义,但是以前很少对康复了解得这么的详尽,只是知道,我们平时受伤了、患病了过段时间就会恢复健康,也许这也能说是康复吧!

我最早接触到康复是在去年寒假的时候,当时放假在家没啥事,就自己跑到了县人民医院去见习,在医院里面我是在神经外科跟着医院的老师学习,在神经外科我看到最多的就是脑外伤,基本上一般入院的患者都可以与脑外伤挂上边,要么是车祸、要么是被人打伤了,还有一个10岁的小孩在家玩耍的时候自己摔倒了,颅内有一个30ml左右的硬膜外血肿,这些都是在我们县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比较常见的一些疾病。有时候我在病房里面可以看到有康复科的医生过来做床旁康复,但是当时我也不知道这是干什么的,只是脑海里有一个影响,就是“促进疾病的恢复”,后来我观察到做床旁康复的病人大多数都是手术后几天或者是出现了肢体瘫痪症,但是还处于保守治疗的一些患者,当时我觉得康复应该很有作用吧!不然怎么哪么多的病人在做康复治疗,有些病人一天还要去康复科好几趟去做康复治疗呢,但是我也不知道他们去康复科主要是做一些什么样的治疗。

真正的学习康复医学是在这个学期曾序求老师的康复课堂上,因

为之前在医院对康复已经有了一定的接触,所以对于这门别的同学都不是很乐意去上的一门课,我还是很感兴趣的,因为我觉得康复在临床上肯定是有用武之地的。在康复医学课堂上我更加深入的了解了康复以及康复医学,也更加确定康复医学在临床工作中的重要性。康复医学是一门研究残疾人及患者康复的医学应用学科,其目的在于通过物理疗法,运动疗法,生活训练,技能训练,言语训练和心理咨询等多种手段使病伤残者尽快的得到最大限度的恢复,使身体残留部分的功能得到最充分的发挥,达到最大可能的生活自理,劳动和工作的能力,为病伤残者重返社会打下基础。所以康复医学给很多的患者带来了康复的福音,自从有了康复医学之后有很多患者通过综合的康复训练,其神经运动功能得到了有效的恢复,如果没有康复训练的话,很多患者很有可能就终身坐在轮椅上了!

我想大家都听说过“用进废退”这句话,当我们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我们的第一映像就是联想到达尔文的进化论,的确生物在很长时间的进化过程中会出现用进废退这种现象,这是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的,但是在我们的生活中,相对短期的用进废退也是非常常见的。比如我们懂得一项技能,当我们每天都在应用的时候,我们会越做月熟练,但是如果我们很久都不去应用的话,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就会慢慢的遗忘了。我觉得康复也是遵循这一道理的,只有当我们的患者不断的去训练,才有希望使其相应的功能恢复,但是康复中的训练也不是无目的的训练,我们会在运动学和神经学的基础上对患者的功能障碍进行准确的评价,然后通过一些康复治疗技术对患者进行有 针对性的训练,这样才能够达到好的康复效果。康复治疗除了康复师的训练和治疗之外,还需要的就是患者的毅力和坚持不懈的精神,只有长期的坚持才会有康复的效果。

在系统的学习了康复医学之后,我更加明确康复的重要性了,我觉得我们应该更好的学习康复医学,应用康复医学,传播康复医学知识,这样才能使更多的患者有恢复健康的机会。

《康复医学概论》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409611035

课程中文名称:康复医学概论

课程英文名称:Introduction to Rehabilitation Medicine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总 学 时:28学时

总 学 分:2

适用专业:康复治疗技术

一、课程的性质、地位与任务

康复医学是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研究有关功能障碍的预防、评定和处理(治疗、训练)等问题,促进病、伤、残者康复的一门医学。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人民生活条件改善,烈性传染病得以控制和消灭,人类平均期望寿命值延长、人口老化,慢性病和老年病比例大大增加,加之交道事故和其他意外伤害事件增多,社会上的残疾人口也相应增加,患者和医务人员也都不能仅仅满足于单纯的治病,而要求功能也能得到保存和恢复,渴望获得较高的生活质量,所有这些都为康复医学的快速发展提供了社会动力,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发展也为康复医学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康复医学概论全方位概括和论述了康复医学,分别阐述了康复和康复医学的概念、内容、地位、作用、流程。特别强调了残疾概念、功能障碍以及康复医学和临床医学的关系。才外还涉及到重要相关内容,包括流行病学、医学伦理学、科学方法研究等等,并对康复医学科的设置和管理规范予以说明。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

教学活动主要采用讲授、自学、讨论、练习、实践调查等形式进行,在教学活动中应注意相关学科的知识的运用,并贯彻理论联系实践原则,提高教学效果。通过提问、作业、实习心得、讲评和考核等形式进行评价。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要求学生能够:掌握康复、康复医学的概念、服务对象,认识康复医学是现代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认识它区别于临床医学的独有特性;
掌握康复医学的组成,工作内容,工作方式;
熟悉康复医学与临床医学的相互关系;
说出残疾、残疾人、残疾学的定义。残疾预防、残疾评定。掌握康复预防三层次。努力培养适应21世纪社会进步和卫生事业发展需求的高层次、实用型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人材。

三、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

(1) 本课程先修课程为:本课程为专业基础课程,之前无先修课程。

(2)本课程的后续课程有:《康复功能评定》、《疾病康复学》、《物理治疗学》、《作业疗法》、《针灸推拿》等等。

四、教学内容、基本要求及学时安排

第一章 概述

【教学内容】

1.康复及康复医学涉及的主要概念

2.康复医学发展史

3.康复医学的内容:康复基础学、康复功能评定学、康复治疗学、临床康复学、社区康复

4.康复效益

【基本要求】

1.掌握康复、康复医学的概念、服务对象,认识康复医学是现代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认识它区别于临床医学的独有特性。

2.掌握康复医学的组成,工作内容,工作方式。

3.了解康复医学发展史

1.康复、康复医学的概念

2.康复医学的内容

【学时安排】4学时

第二章 残疾学

【教学内容】

1、基本概念

2、致残原因

3、残疾分类

4、残疾预防

5、残疾相关的政策法规

【基本要求】

1、掌握残疾、残障、残损的概念;
残疾的分类

2、熟悉残疾预防、常见致残原因

3、了解残疾相关的政策法规

【重难点】

1、残疾、残障、残损的概念

2、残疾的分类:ICIDH及ICF

【学时安排】4学时

第三章 功能障碍

【教学内容】

1、残损、活动受限和参与局限

2、功能障碍的评定

3、功能障碍的康复治疗

【基本要求】

1.掌握功能、功能障碍的定义。

2.熟悉功能障碍评定的意义;
功能障碍康复治疗的原则。

3.了解残损、活动受限与参与局限的异同。

【重难点】

残损、活动受限与参与局限的异同

【学时安排】4学时

第四章 康复医学的基本原则和服务方式

【教学内容】

1.康复医学的基本原则:功能训练、早期同步、主动参与、全面康复、全面康复

团队协作、回归社会

2.康复医学的服务方式:医学机构康复、社区康复

【基本要求】

1.掌握康复医学的基本原则、康复医学的基本服务方式。

2.熟悉康复医疗机构的组成。

3.了解康复医学机构的设置及特点、康复医学的团队工作方式。

【重难点】

1.医学康复机构的组织形式

2.社区康复的工作内容

【学时安排】2学时

第五章 康复医学的工作方式和流程

【教学内容】

1、机构康复

3、工作方法——康复协作组

4、康复工作流程

5、康复结局

【基本要求】

1、掌握康复协作组的概念及康复医学专业人员的职责;
康复门诊和病房的工作流程;
康复结局的概念。

2、熟悉社区康复工作流程。

3、了解康复结局的评定。

【重难点】

1、康复工作的流程

2、康复协作组

【学时安排】4学时

第六章康复伦理问题

【教学内容】

1、历史与发展

2、临床康复实践问题

如何选择患者

制定个体化的康复方案

医患关系

专业团队的协调与配合

家庭成员的作用与职责

康复治疗质量控制与终止

【基本要求】

1.掌握康复医学伦理的特点及临床康复实践中的伦理问题;
康复专业人员职责。

2.熟悉康复伦理问题的政策、法规以及康复伦理问题的宣传和教育工作

3.了解康复伦理问题的历史和发展。

【重难点】

1.确立康复专业目标的伦理问题

2.康复医患关系中的伦理问题

3.设定治疗目标中的伦理问题

4.团队协作中的伦理问题

【学时安排】2学时

第七章 康复医学科的设置和常用设备

【教学内容】

康复医学科的设置:康复医学科的功能与作用、康复医学科设置的基本原则、康复医学科的组成部分、康复医学科的人员组成、康复医学科的诊疗场地与设施

康复医学科的常用设备:功能评定设备、治疗与训练设备

【基本要求】

1、掌握康复医学科的组成部分和人员组成、常见的设备

2、熟悉康复医学科的功能和作用及设置的基本原则

【重难点】

康复医学科的组成部分和人员组成

【学时安排】2学时

第八章 康复医学科诊疗工作常规

【教学内容】

1、康复医学科的病历和治疗处方书写常规

2、康复医学科门诊、治疗室工作常规

【基本要求】

1、掌握康复医学科的病历书写、设计治疗处方

2、熟悉康复医学科门诊、治疗室工作常规

【重难点】

康复医学科的病历书写、设计治疗处方

【学时安排】4学时

第九章 职业规划

【教学内容】

1、职业生涯规划概述

2、康复治疗师的职业生涯规划

3、求职的基本技巧

4、职业工作的稳定性及其他

【基本要求】

1、掌握自荐信和求职简历的书写

2、熟悉面试技巧

【重难点】

自荐信和求职简历的书写

【学时安排】2学时

五、实践性教学环节

本科程无实验教学内容。

六、教学方法与手段

在《康复医学概论》课程教学过程中,既要注重突出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又注意在导学上下功夫,大胆尝试项目教学法、角色扮演法、情景教学法等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并将多种教学方法与手段有机结合,相互渗透,灵活应用,加强“教”与“学”的互动性,使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角色由单纯的传授者变为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成为学生的学习顾问和教练,从而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具体教学方法和手段主要有:

1、传统教学与现代教学法相结合:课堂教学除按传统教学方法归纳讲解、提问、小结等方法外更注重应用现代技术教育手段,根据《康复医学概论》课程内容多较抽象,图表多、视野小等特点,编制与课程配套的电子教案,增加教学信息量,让学生获取更多知识。

2、教师讲授与自学讨论法相结合:教学中根据内容的特点,先提出问题由学生自学讨论,然后教师总结性讲解。既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增进掌握知识和技能的能力。又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增加表现自我胆量的机遇。

3、动静结合教学法:应用教师讲解,情景教学与角色扮演、学生演示等教学法,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4、校内与校外教学相结合:引导学生开展营养调查。

七、考核与成绩评定

1、考核目的:考察学生对本学科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术掌握情况和解决实际方法的能力的情况。

2、考核形式:闭卷考核。

3、主要考核内容:大纲要求熟悉、掌握的内容。

4、考核题型: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问答题、判断题、辨析题

5、成绩评定:书面成绩占70%,考勤及上课回答问题情况占30%。

八、教材及参考书

教材:

《康复医学概论》,王宁华主编,卫生部规划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

参考教材:

《康复医学》,南登崑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年。

《实用康复医学》,周士坊等编著,东南大学出版社,1990年。

《实用瘫痪康复》,燕铁斌,窦祖林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

《中国康复医学》,卓大宏等编著,华夏出版社,2003。

执笔人:审核人:2011年8月30日

新疆医科大学

《康复医学》

实习大纲(初稿)(供运动康复与健康专业方向学生使用)

康复医学实习大纲

目的要求

通过毕业实习,要求理论密切联系实际,使学生基本掌握能运用康复医学的基本技能,对康复医学科的常见病进行综合分析,做出正确的康复评定,并提出正确的治疗计划,写出完整的康复病历。

实习时间6周

实习内容及病种

(一)掌握实习病种的内容

脑卒中

1、目的要求掌握脑卒中的康复评定及康复治疗,熟悉脑卒中恢复的分期,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并能独立、准确的评定及治疗病人。

2、实习内容:

1)脑卒中的康复评定:运动功能障碍的评定,言语功能的评定,ADL评定。

2)脑卒中急性期的康复治疗:良肢位的摆放,预防并发症,预防关节挛缩、变形。

脑卒中恢复期的康复治疗:床上训练,坐起训练,站立及站立平衡训练,步行训练,上肢及手功能训练,作业治疗训练。

脊髓损伤

1、目的要求掌握脊髓损伤后期的康复治疗,熟悉脊髓损伤的康复评定,达到能够独立治疗病人。

2、实习内容:

1)脊髓损伤康复评定:损伤水平的确定,损伤类型的分类,残存功能的评估,运动功能的评定,感觉功能评定,ADL评定。

2)脊髓损伤早期的康复治疗:
预防和治疗并发症。

脊髓损伤后期的康复治疗:肌力训练,ROM训练,轮椅训练,步行训练。

周围神经损伤

1、目的要求掌握常见周围神经损伤的康复治疗,熟悉周围神经损伤的评定,了解周围神经损伤的病因和病理。

2、实习内容:

1)周围神经损伤的的病因和病理。

2)周围神经损伤的评定:运动功能的评定,感觉功能评定,电诊断对病变程度和预后的评定。

3)周围神经损伤的康复治疗:保持良肢位防止挛缩变形、被动活动和推拿防止肌萎缩。

4)常见周围神经损伤的康复治疗:尺神经、桡神经、坐骨神经、胫神经、腓神经等损伤。

(二)了解实习病种的内容

小儿脑性瘫痪

1、目的要求:熟悉小儿脑瘫的治疗方法,了解小儿脑瘫的评定方法。

2、实习内容:

1)小儿脑瘫的评定:运动功能的评定,感觉功能评定,语言功能评定。

2)小儿脑瘫的康复治疗:运动疗法(头部控制功能训练,上下肢功能训练,站立行走训练)、语言训练、作业治疗、推拿疗法。

骨折后的康复

1、目的要求:了解骨折后康复治疗的原则和方法。

2、实习内容:

1)骨折后第一阶段的康复治疗:肌肉的等长收缩练习,物理治疗,健肢和躯干的正常活动。

2)骨折后第一阶段的康复治疗:ROM训练,肌力训练、ADL训练、工作能力训练。

《康复医学概论》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409611035

课程中文名称:康复医学概论

课程英文名称:Introduction to Rehabilitation Medicine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总 学 时:28学时 总 学 分:2

适用专业:康复治疗技术

一、课程的性质、地位与任务

康复医学是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研究有关功能障碍的预防、评定和处理(治疗、训练)等问题,促进病、伤、残者康复的一门医学。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人民生活条件改善,烈性传染病得以控制和消灭,人类平均期望寿命值延长、人口老化,慢性病和老年病比例大大增加,加之交道事故和其他意外伤害事件增多,社会上的残疾人口也相应增加,患者和医务人员也都不能仅仅满足于单纯的治病,而要求功能也能得到保存和恢复,渴望获得较高的生活质量,所有这些都为康复医学的快速发展提供了社会动力,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发展也为康复医学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康复医学概论全方位概括和论述了康复医学,分别阐述了康复和康复医学的概念、内容、地位、作用、流程。特别强调了残疾概念、功能障碍以及康复医学和临床医学的关系。才外还涉及到重要相关内容,包括流行病学、医学伦理学、科学方法研究等等,并对康复医学科的设置和管理规范予以说明。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

教学活动主要采用讲授、自学、讨论、练习、实践调查等形式进行,在教学活动中应注意相关学科的知识的运用,并贯彻理论联系实践原则,提高教学效果。通过提问、作业、实习心得、讲评和考核等形式进行评价。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要求学生能够:掌握康复、康复医学的概念、服务对象,认识康复医学是现代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认识它区别于临床医学的独有特性;
掌握康复医学的组成,工作内容,工作方式;
熟悉康复医学与临床医学的相互关系;
说出残疾、残疾人、残疾学的定义。残疾预防、残疾评定。掌握康复预防三层次。努力培养适应21世纪社会进步和卫生事业发展需求的高层次、实用型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人材。

三、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

(1) 本课程先修课程为:本课程为专业基础课程,之前无先修课程。

(2)本课程的后续课程有:《康复功能评定》、《疾病康复学》、《物理治疗学》、《作业疗法》、《针灸推拿》等等。

四、教学内容、基本要求及学时安排

第一章 概述

【教学内容】

1.康复及康复医学涉及的主要概念

2.康复医学发展史

3.康复医学的内容:康复基础学、康复功能评定学、康复治疗学、临床康复学、社区康复

4.康复效益

【基本要求】

1.掌握康复、康复医学的概念、服务对象,认识康复医学是现代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认识它区别于临床医学的独有特性。

2.掌握康复医学的组成,工作内容,工作方式。

3.了解康复医学发展史

【重难点】

1.康复、康复医学的概念

2.康复医学的内容

【学时安排】4学时

第二章 残疾学

【教学内容】

1、基本概念

2、致残原因

3、残疾分类

4、残疾预防

5、残疾相关的政策法规

【基本要求】

1、掌握残疾、残障、残损的概念;
残疾的分类

2、熟悉残疾预防、常见致残原因

3、了解残疾相关的政策法规

【重难点】

1、残疾、残障、残损的概念

2、残疾的分类:ICIDH及ICF 【学时安排】4学时

第三章 功能障碍

【教学内容】

1、残损、活动受限和参与局限

2、功能障碍的评定

3、功能障碍的康复治疗

【基本要求】

1.掌握功能、功能障碍的定义。

2.熟悉功能障碍评定的意义;
功能障碍康复治疗的原则。

3.了解残损、活动受限与参与局限的异同。

【重难点】

残损、活动受限与参与局限的异同

【学时安排】 4学时

第四章 康复医学的基本原则和服务方式

【教学内容】

1.康复医学的基本原则:功能训练、早期同步、主动参与、全面康复、全面康复

团队协作、回归社会

2.康复医学的服务方式:医学机构康复、社区康复

【基本要求】

1.掌握康复医学的基本原则、康复医学的基本服务方式。

2.熟悉康复医疗机构的组成。

3.了解康复医学机构的设置及特点、康复医学的团队工作方式。

【重难点】

1.医学康复机构的组织形式

2.社区康复的工作内容

【学时安排】

2学时

第五章 康复医学的工作方式和流程

【教学内容】

1、机构康复

2、社区康复

3、工作方法——康复协作组

4、康复工作流程

5、康复结局

【基本要求】

1、掌握康复协作组的概念及康复医学专业人员的职责;
康复门诊和病房的工作流程;
康复结局的概念。

2、熟悉社区康复工作流程。

3、了解康复结局的评定。

【重难点】

1、康复工作的流程

2、康复协作组

【学时安排】4学时

第六章

康复伦理问题

【教学内容】

1、历史与发展

2、临床康复实践问题

如何选择患者

制定个体化的康复方案

医患关系

专业团队的协调与配合

家庭成员的作用与职责

康复治疗质量控制与终止

【基本要求】

1.掌握康复医学伦理的特点及临床康复实践中的伦理问题;
康复专业人员职责。

2.熟悉康复伦理问题的政策、法规以及康复伦理问题的宣传和教育工作

3.了解康复伦理问题的历史和发展。

【重难点】

1.确立康复专业目标的伦理问题

2.康复医患关系中的伦理问题

3.设定治疗目标中的伦理问题

4.团队协作中的伦理问题

【学时安排】 2学时

第七章 康复医学科的设置和常用设备

【教学内容】

康复医学科的设置:康复医学科的功能与作用、康复医学科设置的基本原则、康复医学科的组成部分、康复医学科的人员组成、康复医学科的诊疗场地与设施 康复医学科的常用设备:功能评定设备、治疗与训练设备

【基本要求】

1、掌握康复医学科的组成部分和人员组成、常见的设备

2、熟悉康复医学科的功能和作用及设置的基本原则

【重难点】

康复医学科的组成部分和人员组成

【学时安排】 2学时

第八章 康复医学科诊疗工作常规

【教学内容】

1、康复医学科的病历和治疗处方书写常规

2、康复医学科门诊、治疗室工作常规

【基本要求】

1、掌握康复医学科的病历书写、设计治疗处方

2、熟悉康复医学科门诊、治疗室工作常规

【重难点】

康复医学科的病历书写、设计治疗处方

【学时安排】4学时

第九章 职业规划

【教学内容】

1、职业生涯规划概述

2、康复治疗师的职业生涯规划

3、求职的基本技巧

4、职业工作的稳定性及其他

【基本要求】

1、掌握自荐信和求职简历的书写

2、熟悉面试技巧

【重难点】

自荐信和求职简历的书写

【学时安排】2学时

五、实践性教学环节

本科程无实验教学内容。

六、教学方法与手段

在《康复医学概论》课程教学过程中,既要注重突出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又注意在导学上下功夫,大胆尝试项目教学法、角色扮演法、情景教学法等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并将多种教学方法与手段有机结合,相互渗透,灵活应用,加强“教”与“学”的互动性,使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角色由单纯的传授者变为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成为学生的学习顾问和教练,从而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具体教学方法和手段主要有:

1、传统教学与现代教学法相结合:课堂教学除按传统教学方法归纳讲解、提问、小结等方法外更注重应用现代技术教育手段,根据《康复医学概论》课程内容多较抽象,图表多、视野小等特点,编制与课程配套的电子教案,增加教学信息量,让学生获取更多知识。

2、教师讲授与自学讨论法相结合:教学中根据内容的特点,先提出问题由学生自学讨论,然后教师总结性讲解。既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增进掌握知识和技能的能力。又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增加表现自我胆量的机遇。

3、动静结合教学法:应用教师讲解,情景教学与角色扮演、学生演示等教学法,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4、校内与校外教学相结合:引导学生开展营养调查。

七、考核与成绩评定

1、考核目的:考察学生对本学科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术掌握情况和解决实际方法的能力的情况。

2、考核形式:闭卷考核。

3、主要考核内容:大纲要求熟悉、掌握的内容。

4、考核题型: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问答题、判断题、辨析题

5、成绩评定:书面成绩占70%,考勤及上课回答问题情况占30%。

八、教材及参考书 教材:

《康复医学概论》,王宁华主编,卫生部规划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

参考教材:

《康复医学》,南登崑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年。

《实用康复医学》,周士坊等编著,东南大学出版社,1990年。

《实用瘫痪康复》,燕铁斌,窦祖林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

《中国康复医学》,卓大宏等编著,华夏出版社,2003。

执笔人:

审核人:

2011年8月30日

康复医学复习要点

康复(Rehabilitation)--是综合协调地应用各种措施,以减少病伤残者的身心社会功能障碍,使其能力达到尽可能高的水平,使病伤残者能重返社会。

针对病、伤、残者的功能障碍 ★以提高局部与整体功能为主线 ★以整体的人为对象

★以提高生活质量(the quality of life)、最终融入/回归/重返社会为目标 康复处理的中心问题——功能障碍

功能障碍是指身体、心理不能发挥正常的功能,它可分为三个层次:

器官水平的

残损 个体水平的

残疾 社会水平的

残障

康复的目标——回归社会 以整体的人为对象,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包括人的尊严、人的自我满足感。

康复的措施(内涵)--医学康复;
康复工程;
教育康复;
职业康复;
社会康复——共同组成 全面康复

康复医学--是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促进病、伤、残者康复的医学学科;

为了康复出目的,研究有关功能障碍的预防、评定和处理(治疗、训练)等问题;
是医学的第四各方面,它与保健、预防、临床共同组成全面医学。

康复医学的治疗手段(技术)--物理治疗(phySical therapy)、作业治疗、言语与吞咽治疗、心理治疗康复工程(矫形器、支具和辅助具的装配和应用)、中国传统康复治疗方法(针灸、中医推拿、气功) 康复医学的对象--残疾人、老年人、各种慢性病患者、急性期及恢复早期的患者 康复医学在医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康复医学与保健、预防和临床医学共同组成全面医学。

康复医学提出的“提高功能,全面康复,重返社会”的指导原则,符合当前社会对医学治疗的要求。

在临床实践中,康复医学与临床医学不能机械的划分,而是并列的,相互联系和渗透的。

临床医学要解决的问题是疾病,而康复医学要解决的是功能障碍。

康复评定 ( rehabilitation evaluation, aSSeSSment ) ,是用客观的量化的方法有效和准确地评定残疾者功能障碍的种类、性质、部位、范围、严重程度和预后。康复评定是康复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正确的康复治疗的基础。康复医疗过程中可能重复多次康复评定,且往往以康复评定开始,又以康复评定结束。

康复评定的作用:

 定功能障碍的性质、部位、范围、严重程度;

②为制定康复治疗计划提供客观的依据;

③动态观察残疾的发展变化;

④评定康复治疗的效果,

⑤开发新的更有效的康复治疗手段。

肌力是指肌肉收缩时产生的最大力量 MMT肌力分级标准

无可测知的肌肉收缩—0级

有轻微收缩,但不能引起关节活动—1级

在减重状态下能作关节全范围运动—2级

能抗重力作关节全范围运动,但不能抗阻力—3级

能抗重力、抗一定阻力运动—4级

能抗重力、抗充分阻力运动—5级

根据测试时肌肉的不同收缩方式分为以下三种肌力评定方法:等长肌力测定

等张肌力测定 等速肌力测定 等速运动是在整个运动过程中运动速度(角速度)保持不变的一种肌肉收缩的运动方式。

关节活动范围(range of motion , ROM)是指关节运动时所通过的运动弧,常以度数表示,亦称关节活动度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 (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ADL)是指人们在每日生活中,为了照料自己的衣、食、住、行,保持个人卫生整洁和独立的社区活动所必须的一系列的基本活动。它是指人们为了维持生存及适应生存环境而每天必须反复进行的、最基本的、最具有共性的活动。

光的频率很高,因其频率不同而形成各种不同波长的光。如按波长的长短来排列各种光线,就可得出一系列波长从长到短的光谱,包括: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三部分。红外线:400um~760nm可见光:760nm~400nm紫外线:400nm~180nm 紫外线分类

长波紫外线:400nm~320nm 色素沉着作用较强;
中波紫外线:320nm~280nm 生物作用最强红斑作用及抗佝偻病作用较强,是治疗和预防中采用较多的波段;
短波紫外线:280nm~180nm 具有较强的杀菌作用。

生物剂量--紫外线剂量的基本单位是“生物剂量”,所谓一个生物剂量,就是紫外线灯管与皮肤一定距离时(一般灯距固定在50cm),照射皮肤引起最弱红斑所需要的照射时间(一般以秒为单位)。

激光的特性--1.发射角小,方向性强(方向性好)2.能量密度高,亮度大(高亮度)3.单色性好:即激光的波长范围很窄,光谱纯。

超声波疗法--每秒振动频率在20,000Hz以上的声波叫超声波。应用超声波治疗疾病的方法称为超声波疗法。超声波疗法所采用的超声频率为100~10,000KHz,一般多为800~3000KHz 超声的生物物理特性--机械作用;
温热作用;
理化作用

冷疗对神经系统的影响:冷可使轴突反应减弱,运动神经抑制,继而感觉神经抑制,神经传导速度减慢,感觉的敏感性降低。因而有解痉、镇痛、麻醉的作用。但瞬时的冷刺激可引起神经兴奋。

冷疗对组织代谢的影响:降低组织细胞代谢,组织的需氧量减少。

电疗法通常分为以下三大类:*低频电疗法:0~1000Hz,包括直流电疗法、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疗法;
低频电疗法。*中频电疗法:1~100KHz*高频电疗法: 100KHz以上

直流电疗法是应用电压50-100V,方向恒定不变的电流作用于人体治疗疾病的疗法。

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疗法--用直流电将药物离子通过皮肤、粘膜或伤口导入体内治疗疾病的方法 原理--同性相斥阳离子从阳极、阴离子从阴极。

导入途径及特点⑴.导入途径:皮肤上的汗腺管口是离子进入人体的主要入口⑵.进入的深度:一般1~2厘米左右(直接进入)

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疗法的优、缺点

优点1.保持局部药物高浓度。适用于浅病灶。2.药物作用时间显著延长。离子堆的作用。3.导入体内的只是有治疗作用的成分。4.兼有直流电的治疗作用。5.副作用少,无疼痛和胃肠刺激症状。

缺点1.定量不精确。2.导入的药量少(约为衬垫药量的2~10%)。3.导入浅(1~2厘米)。4.对全身影响较小、较慢,为局部的直接作用。

低频脉冲电流的生理和治疗作用特点:1.兴奋神经肌肉组织:频率在1000Hz以下的低频脉冲电流的每个脉冲都有可能引起一次运动反应。2.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水肿吸收3.镇痛作用4.镇静作用 电体操疗法(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

1.定义以低频脉冲电流刺激肌肉产生收缩达到治疗作用的方法。以治疗疾病的方法称为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又称电体操疗法

2.治疗作用(主要针对失神经肌肉)1)可延缓病变肌肉萎缩。2)增强血液循环,改善营养,防止肌肉纤维化和挛缩。3)可促进神经再生,恢复神经传导功能。

中频、低频电流作用的特点--兴奋神经肌肉的特性不同中频作用更深中频对胃肠平滑肌的作用(胃肠张力低下、尿潴留、术后肠麻痹、术后粘连)

高频电流的生物物理基础-高频电磁振荡电流,产生高频交变电磁场。原理:内生热如微波炉,深浅层同时加热;
分子机制:组织内部偶极子排列改变;
产热特点:不接触可以产热,深度无限;
血液循环良好则散热良好者升温低些

热效应的生理作用--①增加血液循环。②加强代谢。③降低感觉神经的兴奋性。④降低肌肉和纤维结缔组织的张力。⑤增强免疫能力。

热疗法分类--传导热干湿热敷、热水浴、——石蜡疗法辐射热红外线、特定电磁波(TDP)内生热 超短波、微波、超声波

石蜡疗法治疗作用:温热作用、机械作用、润滑作用

紫外线的生理作用照射后皮肤上可见的反应(1)红斑反应(2)色素沉着 紫外线的治疗作用

1.杀菌、消炎、增强免疫作用2.促进VitD形成、防治抗佝偻病和软骨病3.镇痛作用:降低感觉神经兴奋性,使痛阈↑4.加速组织生长:小剂量紫外线可促进DNA、RNA合成,促进细胞生长。5.脱敏作用:多次小剂量照射可使组织产生少量组织胺,组织胺进入血液后刺激细胞产生组胺酶,后者可分解过敏时血中过量的组织胺。6.光致敏作用

运动疗法的基本类型

按完成动作的主动用力程度分类:被动运动、助力运动、主动运动、抗阻运动

按肌肉收缩的形式分类:等张收缩、等长收缩、等速收缩

运动疗法的基本方法:生物力学方法、神经发育疗法(亦称促进技术)、代偿方法 运动量的确定:强度、频度、持续时间 运动疗法的治疗原则

1.早期应用:越早效果越好,可防止发生许多并发症。

2.持之以恒:每日短时间的运动效果大于隔日长时间的运动效果。尽管运动时间相同,但短时间间隔休息的间歇性训练负担较少。

3.循序渐进:即运动量由小到大,运动时间由短到长,动作由易到难。

4.个别对待:疾病的性质、程度不同或处于不同的阶段,需用不同的训练方法。患者的功能不同,体质不同,年龄、性别各异,其运动的方式方法和运动量也应做适当的改变。

5.及时调整:注意运动以后和次日的反应(全身状态、疲劳程度、疼痛等),定时评定,运动量随时予以调整。 作业疗法(occupational therapy)是指导患者参与选择性、功能性活动的治疗方法。目的是减轻残疾,保持健康,增强患者参与社会、适应环境、创造生活的能力。

作业疗法的治疗作用⑴ 促进机体功能的恢复⑵ 促进残余功能最大限度地发挥⑶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⑷改善社会、心理功能⑸ 促进工作能力的恢复⑹ 就业前功能评测

作业活动选择的原则⒈ 作业疗法前一定要进行:作业活动分析和患者功能状况的评估。⒉ 尽量根据患者个人的爱好和兴趣来选择作业活动。⒊ 作业治疗时要轻松、自然、不紧张,同时配合提示、启发和鼓励。并且要让患者有成就感。活动经患者努力后,应得到结果,以成果形式出现。

⒋ 需考虑到患者的生活经历、文化背景、环境因素、性别、年龄。活动应与患者的ADL、工作、学习相联系⒌ 作业活动选择还要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当地资源。

作业治疗与运动治疗的区别

目的--恢复认知、操作和生活自理能力;
恢复运动功能

方法--应用认知、自理生活、生产和文娱等经过筛选和设计的作业进行训练;
应用增强肌力、耐力、关节活动度、协调平衡和心肺功能的活动进行训练

训练特点--认知和感知觉训练比重大,精细运动比重大,粗大运动比重小,与自理和生产技能的关系密切注,重操作和认知能力;
认知和感知觉训练比重小,精细运动比重小,粗大运动比重大,与自理和生产技能的关系不密切,注重活动能力

训练工具--自理生活用品用具、生产性工具、文娱工具、认知训练用品、自行设计制作的矫形器;
增强肌力、耐力、关节活动、度增强平衡能力和心肺功能的器械 病程中介入的早晚--一般比运动疗法晚;
较早 负责着--作业治疗师;
运动治疗师

脊髓损伤急救与搬运的原则--保持脊髓的稳定,防治加重脊髓损伤,减轻继发性损伤 脊髓损伤后的功能障碍和并发症

运动功能障碍:肌力、肌张力、腱反射

感觉障碍:痛觉、温度觉、触觉、本体觉

两便功能障碍:排尿障碍(尿储留、尿失禁)、大便排除困难

循环功能障碍:
呼吸功能障碍:
性功能障碍:

并发症:
泌尿系统并发症(尿路感染、泌尿系结石、膀胱输尿管返流、肾衰)压疮、关节挛缩、痉挛、疼痛、骨质疏松、异位骨化、深静脉血栓 脊髓损伤后康复开始于急救阶段

站立的意义与作用心理治疗作用;
行走的前提和基础;
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作用:改善呼吸、改善排尿、减轻骨质疏松、预防关节软组织及挛缩

泌尿系并发症:尿路感染、泌尿系结石、膀胱输尿管返流、肾衰、小便功能障碍:

正确的排尿—神经原性膀胱的处理--出入水量控制;
间歇性自我清洁导尿;
膀胱控制训练后反射性排尿

间歇性自我清洁导尿--在国际上普遍应用于脊髓损伤和其他神经瘫痪的患者,是指可以由非医务人员(患者、亲属或陪护者)进行的不留置导尿管的清洁导尿方法。优点:提高患者的生活独立性;
减少泌尿系统并发症 膀胱控制训练后反射性排尿

1)括约肌控制力训练 常用盆底肌练习法:主动收缩耻骨尾骨肌(肛门括约肌),每次收缩持续10 S,重复10次,每日3-5次

2)排尿反射训练:发现或诱发“触发点”,通过反射机制促发泌尿肌收缩,以进行主动排尿。

常见 “触发点”是轻扣耻骨上区、牵拉阴毛、摩擦大腿内侧,挤压阴茎龟头等

3)代偿性排尿方法训练:ValSalva法及Crede手法 脑卒中后功能障碍的特点 (1)患肢失去正常功能,出现粗大异常的运动模式(联合运动,连带运动共同运动);
(2)异常的肌痉挛模式--脑皮质对运动的下行抑制作用丧失,而脑干脊髓束对运动的下行易化性指令可能异常活跃,导致γ-反射亢进,肌张力异常增高而出现及痉挛(表现为:上肢屈肌共同运动时引起的屈肌痉挛模式;
下肢伸肌共同运动时引起的伸肌痉挛模式);
(3)运动协调控制障碍--反射异常、肌张力过高导致活动无功效;
(4)平衡功能异常

联合运动:偏瘫时,当健侧肌肉用力收缩时,其兴奋可波及患侧引起患侧肌肉收缩

共同运动(连带运动):偏瘫患者期望完成某项活动时所引发的一种组合运动。由意志诱发而又不随意志改变的一种固定的运动模式。即上肢屈肌共同运动模式和下肢伸肌共同运动模式

偏瘫六阶段理论--Ⅰ弛缓阶段Ⅱ痉挛阶段Ⅲ连带运动Ⅳ部分分离运动Ⅴ分离运动充分Ⅵ速度协调性正常

脑可塑性(plaSticity)脑有适应能力,即在结构上和功能上有修改自身以适应改变了的现实的能力(功能转移/重组;
次要通路开放)脑可塑性是脑自发恢复停止以后功能恢复的机制。

康复最佳康复时机:发病3月以内,时间越早越好,只要患者神志清醒、生命体征平稳即可开始瘫痪恢复次序:先下肢后上肢,先近端大关节后远端小关节

脑卒中良肢位:是指为防止或对抗痉挛姿势的出现、保护肩关节及早期诱发分离运动而设计的一种治疗性体位(患侧卧位、健侧卧位、仰卧位)

康复治疗目标--以运动疗法为主的综合措施,达到防治并发症、减少后遗症,促进患者的功能恢复,充分发挥残余功能,调整心理状态,学习使用辅助器具,指导家庭生活,以争取达到生活自理、回归社会 骨折处理的目的:保证及促进良好的愈合;
保持或恢复运动功能

骨折后功能障碍发生的影响因素--持续肿胀;
长期制动/卧床;
软组织损伤 制动和卧床对运动系统影响

(1)制动肌肉萎缩-肌力下降(2)制动关节囊及韧带缺乏牵深,逐渐短缩,使关节强直,活动受限,关节强直。(3)制动影响滑液的分泌和转运,引起关节软骨营养障碍,发生关节退行性改变(4)制动使骨骼失去应力刺激,骨骼脱钙,肌腱、韧带附着处脱钙更显著,骨强度牵弱,易发生骨折(强力活动易造成撕脱骨折)

骨折康复治疗的原则--以促进骨折愈合为前提;
以恢复和改善功能为中心:上肢手的使用,下肢负重和行走;
循序渐进,贯穿于治疗全过程;
医患密切配合。

骨折康复治疗目的--控制感染、消除肿胀、促进创面修复;
减少肌萎缩,防止肌力减退;
防止关节僵硬、粘连和挛缩;
促进骨折愈合

骨折康复的运动疗法(1)肌肉收缩能改善局部血液、淋巴循环,促进血肿及渗出的吸收,促进骨折愈合(2)肌肉收缩的应力作用有利于骨折的再生和修复,防止骨脱钙(3)运动改善关节软骨的营养,且牵伸关节囊及韧带可防止其短缩,从而预防关节内粘连(4)运动可防止肌肉萎缩(5)运动可改善情绪,增强体质,防止合并

骨折康复的分期治疗

骨折早期(未稳定愈合前)--(1)健肢高强度的锻炼(2)患肢可动关节尽可能大范围的活动(3)相应关节处肌肉的等长收缩(4)情况允许时尽早负重(只要能有效防止剪切力)(5)促进骨痂生长的综合康复手段(全身运动、热疗、弱电/磁/激光、紫外线)

骨折后期--恢复关节活动度、恢复肌力、恢复日常生活能力及工作能力

周围神经损伤的分类--神经失用;
神经失用;
神经断裂 周围神经损伤后功能障碍的表现:

运动障碍:弛缓性瘫痪、肌张力降低、肌肉萎缩 感觉障碍:感觉减退或消失、感觉过敏

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皮肤发红或紫绀;
皮温低;
无汗、少汗或多汗;
指(趾)甲粗糙变脆

周围神经损伤后康复治疗的目的--促进受损神经再生,维持肌肉质量,迎接神经再支配,促进运动和感觉功能的恢复,预防和治疗并发症

周围神经损伤康复的病因治疗:消炎(多为非化脓性炎症);
消肿(消除外伤渗出);
软化癍痕,松解粘连(防止神经卡压、再生受阻)

《儿童康复医学》心得体会

现代康复医学是一门研究残疾人及伤残者(儿童)康复的医学学科,目的在于通过物理治疗、体育疗法、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和心理咨询等多种手段,使伤残者尽快得到最大限度的恢复,使身体残存功能得到最充分的发挥,达到最大可能的生活自理,具有劳动和工作等能力,为其重返社会打下基础。现在康复医学在概念和理论体系上对传统医学是一场革命,其核心思想是全面康复,整体康复,即不仅在身体上,而且在身心上使病伤残者(儿童)得到全面康复。不仅要保全生命,还要尽量恢复其功能;不仅要提高其生活质量,使其生活自立,还要使其重返社会,具有职业,并在经济上自立成为自食其力,对社会有贡献的劳动者。康复作为一种概念应贯彻于医疗服务的整个过程及各个领域。残疾的预防,早期发现和识别,早期康复在儿童工作中更为突出和重要,门诊、住院和出院以后的整个康复治疗计划的制定都应充分体现全面康复的思想。

现代康复的主要内容包括了医学康复、社会康复、教育康复和职业康复,在言语矫治的实践过程中,上述四大块内容我们都需要涉及,物理治疗方法、指导家长家庭康复等等。遵循“全面康复”的理念为各年龄段患者服务,开展各类的言语语言康复治疗。

患者陈某,男,5岁,现就读于温州一正常的幼儿园中班,性格开朗,日常小朋友经常性嘲笑他说话不清楚,是一位单纯的构音障碍患者,集中于发不出舌根、舌尖音。诊疗实施:

1、口部运动治疗,重点为舌根、舌尖的刺激运动等;

2、按照声母习得的一般规律,先进行舌根音的诱发;

3、家庭康复指导,侧重口腔训练卡片的练习,舌的刺激、运动。通过每周2—3次、每次1—1.5小时的门诊诊疗,一个月后患者舌根音稳定掌握、舌尖音均已习得。

患者刘某,女,4岁,没有任何的言语,行走不稳,初诊前已诊断为脑瘫中重度。诊疗实施中除了日常的构音器官运动治疗外,重点需要开展感觉统合的训练,如“爬”、“跳”、“走”等等。

中医康复保健面试教案模板(共4篇)

康复教案模板(共6篇)

康复医学科医生岗位职责(共4篇)

康复科带教学生评语

康复医师 技师 岗位职责

推荐访问:教案 康复 模板 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