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级干部和村党员培训

  成人教育教案

 村级干部和农村党员培训

 山王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

 李学梅

 2013年7月

 

 村级干部和农村党员培训教案

 授课题目: 村级干部和农村党员培训

 授课目的:让村、支两委和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学习和做好各自的本职工作

 授课人:李学梅

  授课时间:6节课

  要 求:认真听课,做好笔记,积极发言

 

  ?第一部分如何当好村干部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深入推进,农村干部队伍建设遇到了新情况,因为激励机制缺乏、权利义务失衡、村干部待遇偏低、养老无保障、开展工作困难等原因,一些地方有能力领导群众发展经济的人不愿意当村干部;一些村干部由于不懂市场经济,不熟悉新农业,面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和农业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仍然习惯于用旧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来处理问题,结果是自己尴尬,群众不买帐;还有一些村干部威信下降,说话不像以前那么管用,工作越来越难做等。?

 农村工作千头万绪,都得靠村干部一一去落实。如今,新形势下农村需要什么样的村干部??

 农民增收是当前农村工作的一个重点,而村干部是农民增收的领路人和最直接的帮手。要让农民了解农村经济新形势,按市场要求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村干部首先就得提高自己闯荡市场的本领,提高在新形势下指导农民发展经济的水平。要由过去那种“行政计划”为主的领导方式转变到以“服务、说服、示范”为主的领导方式上去,用新思路、新办法抓好经济的发展。

 1、当好村干部,特别是当好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需要处理好五个关系?

 ?(1)正确处理民主选干部与民主治村的关系。********村委干部是村民自治的前提和基础,但决不是全部。大量日常的村务活动能否做到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也都是村民自治的重要内容。民选干部民意基础好,但并不一定是执行民主治村的行家里手。必须克服“我是群众选的,我说了算”的错误认识,尊重村民在村民自治中的主体地位,处理好主任和村委班子、村委和村民的关系,切实做到大事村民定,管理靠制度,做到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2)正确处理村委会与党支部的关系。村委会要树立党的政策观念,依法治村观念,一切按照党和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办事。其次,村委会要主动加强沟通,特别是对重大问题、重要环节要请示党支部,并由村“两委”议会讨论通过。对支部讨论决定的重大决策,村委会应积极贯彻执行,该提交两委会讨论的要及时提交两委会讨论,决不能消极应付。支部要加强并改善对村委和村民自治工作的领导,多帮助、少指责、多补台、少拆台。支部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优势和党员模范作用推动工作,更要尊重村委的法律地位,支持村委独立自主、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

 ?(3)正确处理村委会与乡镇政府的关系。乡镇对村民自治有指导权,村委有协助乡镇政府依法行政、教育和推动村民服从政府管理的义务。这是法律的要求,也是国情决定的。协助乡镇人民政府开展工作,推动村民完成国家规定的各项计生、征兵、防疫等工作任务,是村委会份内的工作,村两委会讨论有关这一类问题时,不是讨论应该不应该做,而是要结合本村情况讨论如何贯彻落实。

 (4)正确处理村民自治与依法自治的关系。村民自治的两个基本前提,一个是党的领导,一个是法律的规范。农村工作涉及面很广,离开法律寸步难行。村干部处理村务时,一不能违背法律法规规定的范畴,二不能违背村情和村民的意愿。尤其不能以感情代替法律,违法行事,更不能为拉选票乱许愿,承诺违背国家政策的事。组织村“两委”讨论问题时,也要给群众讲法律、讲政策,否则形成与法律、政策不符的决议,自己就会很被动。处理村内纠纷时,绝对不能以言代法,简单粗暴。事事法字当先,才能不出问题或少出问题。作为一名村干部,学习农村常用的有关法律法规是一项基本功,依法处理村务是一项基本的原则。

 (5)正确处理村民自治与三个文明建设的关系。村民自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社会主义新农村三个文明建设上。新任村干部,要牢牢把握住这一主线开展工作,才能有所作为。一要抓大事。村干部特别是村党支部书记好村委会主任不能满足于应付一般的日常工作,应该把目光放大放远,要认真讨论制定三年任期目标和年度计划,搞好岗位目标责任制,调动班子成员的积极性,使自己从具体事务中脱出身来,以主要精力抓好大事,确保目标任务的完成,谋求大发展。二要搞服务。也就是说要为老百姓办好事、办实事,解决好修路、浇地、修建学校、用水用电等关系到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搞好生产生活的服务,这样的班子才有吸引力、号召力和凝聚力。三要提高自身素质。村委主任讲团结,顾大局,要起模范带头作用,正确对待持不同意见的同志,善于化解矛盾,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还要学科技,闯市场,当领路人,紧跟社会发展潮流,掌握市场动态,一心一意谋发展,把村民引上致富路。

 2、村干部如何发挥作用

 (1)当好宣传员。当选的村干部绝大多数都是当地各方面的能人,其工作上与上级组织接触多,离政策“近”,政治素养、政策水平、见识胆略相对较高。这就要既要求其自觉主动地向一般群众宣传党纪国法、产业政策、市场行情和各类农科知识。又要利用长期与群众在一起生活,同呼吸共命运,掌握情况多的优势,倾听群众呼声,归集群众意愿,向上级组织做好宣传,帮助上级组织因地制宜决策工作?。

 (2)当好带队员。火车跑的快,全靠车头带,作为村的领路人,要有服务村民的意识,戴上“望远镜”,立足村情,着眼长远,制订该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排出阶段性实施目标,组织全村群众一个战役一个战役的打胜,切忌患上“多动症”,东抓一把西抓一把。切忌患上“近视病”,哪里黑了那里歇。切忌患上“红眼病”,百姓富了不服气?,百姓穷里看不起。切忌患上“健忘症”,只埋头自己致富,忘了带领群众发家?;见到利益朝前跑,听到问题躲着走。?

 (3)当好示范员。在农村市场经济尚不发育,农民种养潜在风险较大的今天,农业生产怎样对接市场?种啥养啥?怎样种养?村干部比一般村民有更理性的认识。作为村经济发展的带头人,要有敢为人先的意识和敢于冒险的精神,?要自己的责任田和房前屋后建设成供村民学习取经的样板,对充分调研后看准的新项目群众还不接受的情况,带头示范推广,真正把教训留给自己,把经验传给群众。

 (4)当好箍桶匠。税费改革以来,村集体经济“空壳”现象比较普遍,发展村级公益事业难度很大,诸如村级道路养护、人畜两防、通讯文化设施建设等单个农户干不好也干不了。这就要求村干部有箍桶匠的本事,把林林总总的思想统一起来,使部分群众的想法变成全村人的共同意愿;把各方面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把分散的力量凝聚起来,奔着目标大步向前,从而把受益人口多而单个农户干不了的事情办好,推动村集体经济和村域社会持续快速发展。

 第二部分基本概念

 1.党的组织:包括中央组织、地方组织、基层组织。

 2.中央组织: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中央委员会、中央政治局、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中央书记处。

 3.地方组织:省以下、县以上的党组织,市委是省的派出机构,不是一级党组织。

 4.党的基层组织:是指企业、农村、机关、学校、科研院所、街道社区、社会团体、社会中介组织、人民解放军连队和其他基层单位设立的基层委员会、总支部委员会、支部委员会。在这些组织和机构中,除了设立党的基层组织外,还有按照要求或根据工作需要设立的其他基层组织,如妇代会、共青团、民兵连等组织。

 5.农村基层组织:除基层党组织外,还指设立在农村的以基层党组织为核心的,包括党、政、群等各类组织在内的整个组织体系。根据《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规定,乡镇党的委员会和村党支部(含总支、党委)是党在农村的基层组织。因此,我们经常讲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就是指以乡镇党委和村党支部为核心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6、中央四个长效机制文件

 (1)《关于加强党员经常性教育的意见》;

 (2)《关于做好党员联系群众和服务群众工作的意见》;

 (3)《关于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的意见》;

 (4)《关于建立健全地方党委、部门党组(党委)抓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的意见》。

 7、省委“1+9“文件:《中共XX省委关于实施党的基层组织先进性建设工程的意见》(含9个配套文件)

 (1)《省农村党的组织先进性建设工程实施办法》

 (2)《省机关党的组织先进性建设工程实施办法》

 (3)《省国有独资及国有控股企业党的组织先进性建设工程实施办法》

 (4)《省高等学校党的组织先进性建设工程实施办法》

 (5)《省街道社区党的组织先进性建设工程实施办法》

 (6)《省卫生、科研、文化等事业单位党的组织先进性建设工程实施办法》

 (7)《省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党的组织先进性建设工程实施办法》

 (8)《省地方党委和部门党组(党委)抓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

 (9)《省基层党建工作督导检查和考核激励办法》

 8、县委“1+5”文件:《中共XX县委关于开展“三创三强”活动,推进党的基层组织先进性建设工程的实施意见》(含5个配套文件)

 (1)《县“五个好”基层党组织建设创建标准》;

 (2)《县农村党员贫困户帮扶方案》;

 (3)《县驻村指导员常任制管理办法》;

 (4)《县推行“一联两包”工作机制实现“村为主”管理办法(试行)》;

 (5)《县党建工作考核与责任追究暂行办法》,

 9、开展党的基层组织先进性建设工程的主要载体

 (1)“三级联创”:?指县、乡、村三级党组织分别争创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先进县、“五好”乡镇党委、“五好”村党支部。

 (2)“三创三强”:上下联创、示范带创、城乡共创,强基础、强素质、强机制

 (3)“五好”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好、党员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工作业绩好、群众反映好

 (4)“两强化、双工程、三建设”

 “两强化”,即强化以村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班子建设和强化以村级组织综合办公房为重点的阵地建设;

 “双工程”,即农民党员教育工程、农民党员致富工程;

 “三建设”,即示范服务基地建设、村级集体经济建设、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5)“一岗一补两制”?

 “一岗”,即农民党员设岗定责;

 “一补”,即贫困农民党员最低生活补助;

 “两制”,即乡镇党的代表大会常任制、经济特派员制度(驻村指导员制度)。

 (6)“四在农家”:富在农家增收入、学在农家长智慧、乐在农家爽精神、美在农家展新貌。

 (7)“四生家园”:生产条件改善、生活水平宽裕、生态环境优美、生育文明有序。

 (8)“五新一好”:富裕新生活、和谐新氛围、经济新组织、文明新风尚,平安新家园,建好一个党支部

 (9)“四有工程”:支部活动有阵地、干部工作有报酬、组织运转有经费、提升素质有远教

 (10)“三优一满意”:紧紧围绕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深入开展优质服务、优良作风和优化环境活动,做人民满意公务员。

 (11)“五型机关”建设:开展创建学习型、效率型、服务型、创新型、节约型机关。

 (12)国有企业“四好”领导班子:政治素质好、经营业绩好、团结协作好、作风形象好。

 (13)国有企业“六先”党员队伍创建活动:思想政治素质领先、业务技能领先、工作业绩领先、遵纪守法领先、创新意识领先、践行宗旨领先。

 (14)“四民”社区创建活动:创安民社区,治安明显好转,让群众放心;创便民社区,服务功能完善、让群众省心;创乐民社区,文化生活丰富、让群众开心;创康民社区,人居环境优美、让群众舒心。

 (15)党员“五岗五带头”:精神文明岗、业务示范岗、技术创新岗、先锋模范岗、廉洁高效岗,带头遵纪守法、带头爱岗敬业、带头提高技能、带头促进发展、带头服务群众主题实践活动。

 第三部分基层党组织的设置

 1.党的基层组织领导成员职数设置:

 (1)党员人数较少的党支部(如党员不足7名的党支部),可不设支部委员会,只设书记1人,必要时增设副书记1人。

 (2)支部委员会,一般设委员3-5人,最多不超过7人,设书记1人,必要时增设副书记1人。

 (3)总支部委员会,一般设委员5-7人,最多不超过9人,设书记1人,副书记1人。

 (4)基层委员会,一般设委员5-9人,设书记1人,副书记1-2人。

 (5)基层委员会一般不设常务委员会。少数大型厂矿企业、规模大的高等院校等单位,党员人数比较多,为便于开展工作,经上级党组织批准,可以设立常务委员会,设立常务委员会的党的基层委员会,一般设委员15-21人,常务委员5-7人。

 2、党的基层组织形式

 党章中第二十九条规定:“企业、农村、机关、学校、科研院所、街道社区、社会团体、社会中介组织、人民解放军连队和其他基层单位,凡是有正式党员三人以上的,都应当成立党的基层组织。党的基层组织,根据工作需要和党员人数,经上级党组织批准,分别设立党的基层委员会、总支部委员会、支部委员会。基层委员会由党员大会或代表大会选举产生,总支部委员会和支部委员会由党员大会选举产生”。?

 3、党的基层组织的设置程序?

 根据党章的规定,党的基层组织的组织形式,应根据工作需要和党员人数而定。在一般情况下,基层单位的党员超过100人,可设立党的基层委员会,下面又分设若干总支部或支部;党员超过50人但又不足100人的,可设立党的总支部,下面可分设若干支部;有正式党员3人以上但不足50人的,可设立党的支部;正式党员不足3人的,可与邻近单位的党员组成联合支部。部分对国计民生影响重大的科研院所、工矿企业、外交外贸机构和边防要塞机关,虽然党员不足100人或50人,但领导力量配备较强的,也可以建立党的基层委员会或党总支。党的基层委员会、总支部、支部的建立,均需经过上级党组织批准。?

 (1)设立党支部的程序。

 向上级党委写出建立党支部的请示。请示的内容包括:建制单位的工作性质、人员数量等简要情况;现有正式党员、预备党员的数量,建立党支部的依据和理由;所建党支部的性质;支部委员会组成人数和委员设置方案等。?

 上级党委批准建立党支部以后,应召开支部党员大会,以无记名投票方式差额选举产生支部委员会。?

 召开党支部委员会,选举产生党支部书记、副书记,并对委员进行分工。?

 向上级党委写出党支部委员会组成的报告。其主要内容包括:选举支部委员会的依据;支部委员情况、候选人名额与应选人名额差额情况、选举结果;党支部委员会选举书记、副书记的名单以及党支部委员的分工情况等。?

 上级党委批复后,党支部委员会开始工作,履行自己的职责。?

 (2)党小组的划分

 为便于党员开展活动,党支部一般应根据本单位党员的数量和分布情况,划分若干党小组,每个党小组选举组长1人。一个支部所划分的党小组不宜过多。一个党小组不应少于3名党员(其中至少要有一名正式党员)。有的党支部党员比较少,活动比较方便,也可以不划分党小组,由支部书记直接组织党员的活动。

 按照党章规定,党支部在建立党小组时,必须将支部内的每一位党员,包括支部书记、支部委员和党的组织关系在本支部的党员领导干部,全部分别编入党小组。对于担任领导职务的党员,不要将他们单独划出编成一个党小组。建立党小组,由支部委员会研究决定。组建党小组后,支部委员会应将本支部党小组的组建情况报告上级组织,以便上级党组织了解情况。

 第四部分发展党员工作程序

 1.向党支部递交入党申请书(申请人)

 ①本人自愿向党组织提出申请;

 ②对于团委推荐的入党对象和未提出入党申请,但政治素质好,有培养前途的生产、工作骨干,应吸收他们参加一些党的活动,使其逐步提高认识,自愿提出入党申请。

 2.建立登记卡片(党支部)

 对于申请入党的同志,党支部要建立登记卡,列入培养计划,经常对他们进行教育。

 3.确定入党积极分子(党支部)

 对于已向党组织提出申请,各方面都符合条件的同志,要经党小组提名,党支部讨论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并明确1至2名正式党员为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联系人。

 4.填写《入党积极分子考察登记表》(党支部)

 对已确定的入党积极分子,党支部要为其填写《入党积极分子考察登记表》,由党支部统一保存,不得告示本人。

 5.培养教育(党支部)

 ①建立入党积极分子自学小组;

 ②组织他们听党课或参加党内有关活动;

 ③给他们分配一定的社会工作;

 ④定期培训。

 6.定期考察(党支部、党小组、培养人)

 对入党积极分子,党支部还要定期进行考察,由培养人每季度考察一次,填写到《入党积极分子考察登记表》上,并由党小组、党支部签署意见。

 7.确定发展对象(党支部)

 入党积极分子经过1年以上培养教育后,在听取党小组、培养联系人和党内外群众意见的基础上,经支委会(不设支委会的支部大会)讨论同意,可列为发展对象。

 8.政审(党支部)

 政治审查内容:

 ①申请人的政治历史情况;

 ②申请入党人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态度和表现;

 ③申请人在“文化大革命”和“学潮运动”中的表现;

 ④家庭直系亲属主要社会关系情况。

 政治审查的办法:同本人谈话,查阅有关档案材料,找有关单位和人员了解,必要时进行函调和外调。凡没有经过政治审查的,不能发展入党。

 9.集中培训(基层党委)

 对发展对象进行短期集中培训。时间一般为5至7天(或不少于40个学时)。主要学习《中国共产党章程》、《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等文件,以及有关权威部门编写的《入党教材》。没有经过培训的,除个别特殊情况外,不能发展入党。

 10.预审(基层党委)

 预审要求:

 ①审查培养、考察和政审材料是否齐全,有无违背中央、省、市有关发展党员规定的地方;

 ②设党总支、党委的单位要进行预审;

 ③经审查,符合上述各种程序要求的,申请人方可填写《入党志愿书》。

 11.填写《入党志愿书》(申请人、介绍人)

 党支部向发展对象解释志愿书中的各项内容,入党介绍人一般是申请人的培养人。志愿书一般由申请人亲自填写,入党介绍人指导,填写要规范,字迹要清楚,不允许涂改。志愿书填写后,由党支部审阅。

 12.召开接收预备党员大会(党支部)

 接收预备党员的党员大会人数必须超过应到会人数的半数才能召开,其内容:

 ①申请人读《入党志愿书》;

 ②介绍人介绍情况,并发表意见;

 ③支委会发表意见;

 ④大会讨论;

 ⑤党员表决,作出决定。

 13.填写党支部决议上报党委(党支部)

 填写支部决议时应注意应到会和实到会正式党员、预备党员数,同意和不同意的人数,通过决议日期,并由支部书记签名盖章,有党总支的单位须经党总支审议签署意见后,上报党委。表决时,同意人数必须超过应到会人数半数方可通过。

 14.与发展对象谈话(基层党委)

 指派专人着重了解发展对象对党的认识、入党动机和现实表现,并对党的基本知识进行抽查,然后将谈话情况和意见向发展对象反馈并提出要求和希望,谈话后应认真负责地填写谈话情况和谈话人的意见。

 15.召开党委会(党委审批)

 对支部上报的发展对象,党委集体审批,坚持“四个不批”:没有经过1-2年培养、考察不批;入党动机不纯、觉悟不高、信念不坚定不批;不懂和不了解党的基本知识不批;没有政审或政审不清不批。若有问题需调查,时间超过6个月未批,退回支部审议,重写《入党志愿书》。

 16.填写“上级党委审批意见”(基层党委)

 对审批同意接收为预备党员的,应注明预备期起止的具体时间(从支部大会通过之日算起),并交给党委书记签名,加盖党委印章。

 17.与预备党员谈话(党支部)

 ①向预备党员介绍党支部情况,提出要求;

 ②编入党支部、党小组参加组织活动;

 通过党的组织生活和实际工作锻炼,对他们继续进行教育和考察。

 18.预备党员入党宣誓(党支部)

 预备党员必须面对党旗进行宣誓。

 19.继续教育和考察(党支部)

 党组织要通过听取本人汇报、个别谈心、集中培训等方式,对预备党员进行教育和考察。党支部每季度要讨论一次,发现问题要及时同本人谈话。

 20.预备党员转正(党支部)

 ①本人提出书面转正申请

 ②党小组提出意见;

 ③征求党内外群众意见;

 ④支委会审查;

 ⑤支部大会讨论、表决通过;

 ⑥报上级党委审批。

 21.转正审批(党委)

 党委对党支部上报的预备党员转正的决议,应在3个月内讨论审批,审批结果应及时通知党支部。

 

推荐访问:村级党员培训工作计划 村级 党员 和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