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改,追求无为教育

 <br>     先说两个案例:<br>     案例一: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星期天,聪明的男孩汤姆给妈妈写下了一张账单:“汤姆给妈妈到超级市场买食品,妈妈应付5美元;汤姆自己起床叠被,妈妈应付2美元;汤姆擦地板,妈妈应付3美元;汤姆是一个听话的好孩子,妈妈应付10美元;合计:20美元。”汤姆写完后,把纸条压在餐桌上,便上床睡大觉去了。忙得满头大汗的妈妈看到了这张纸条后,只是宽容地笑了笑,随即在上面添上几行字,放回了汤姆的枕边。醒来的汤姆,看到了这样的一张账单:“妈妈含辛茹苦地抚养汤姆,汤姆应付0美元;妈妈教汤姆奉献,汤姆应付0美元;妈妈以后还将继续为汤姆奉献,汤姆应付0美元;妈妈拥有一个天使般可爱的小男孩,汤姆应付0美元;合计:0美元。”这张纸条,至今仍被汤姆珍藏着,它记录着一个孩子从懵懂走向懂事的经历。<br>     案例二:开学时接任一个新班级没几天,我无意中发现不少男生头发很长,就想,用什么方式来劝告他们呢?过去常常是大声呵斥、当面指出,但效果往往不佳,现在我要寻找一种合适却又有效的教育方法,帮助他们提高认识。于是一个中午,我特意到理发店去一趟,把自己不长的头发又精心地理了一次。下午上课前我不露声色地来到班里,召集全班同学开了个五分钟交流会。我首先问:“看谁最先发现班中有哪些新变化?包括我和你们。”当学生发现并说出老师理发了,我话锋一转:“现在,我很想知道老师理发之后你们的感觉怎样,这样好吗?”于中我轮到了一片赞扬声。最后我说:“有位名家说得好:‘真心诚意地赞美别人一句,就能让人多活二十分钟!’因此,我感谢同学们今天对我真心诚意地夸奖!”五分钟交流会在愉快的氛围中结束了。我没点一个留长发的男生姓名。第二天,我再去上课,欣喜地发现那几个男生的长发变短了,有的还剪成了小平头。<br> 上面两个案例,让我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我不能不被这位母亲和这位老师独特而卓有成效的教育所折服。我反复琢磨、体味她们那超然的心境和博大宽宏的胸怀,我以为她们才是真正懂教育的,其教育方法妙不可言。这种“无言”的教育方式远比大声训斥、当面指错、讽刺甚至挖苦等高明得多。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其结果是刻骨铭心的,我们很多同仁都把这种“不露痕迹”的无声教育起了个名字叫——无为教育。<br>      今天,我就以无为教育为话题,与各位老师交流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br> 一、 无为教育及其特征:<br> “无为”是“无背道之行,顺自然而为”,顺其自然,因势利导是“无为”的最高法则。<br> 无为教育:是通过环境优化的间接作用,诱发学生的无意识心理或非理性心理,以无意识导引有意识,以非理性带动理性,从而激活学生的潜在智慧,有效地达到教育目标。<br> 无为教育的特征:(1)教育意图的隐蔽性;(2)教育手段的间接性;(3)教育者身教的示范性;(4)受教育者亲身经历的体验性。<br> 二、 追求无为教育的意义<br> 小学语文教学中追求无为教育,是继承我们国家语文教育乃至整个古代教育的优良传统。我们国家传统语文教学,重视情感的陶冶,感受的积累;重视顿悟和直觉,强调先放后收;强调“道理不外求”、“行不言之教”,体现了理性教育与非理性教育的有机统一。我们的教育教学活动,一方面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另一方面又由于存在着大量的不可预测和控制的随机现象、偶发现象、“非理性”现象等,所以它又表现出某种非理性控制的特征。小学语文教学也不例外。有研究表明,非理性的活动,如无意识活动、潜意识活动、类本能的自发活动、情感活动等,对人的理性活动具有驱动、导引、调节、加工、激活等多种功能。因此,在实施新课改的今天,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和追求无为教育,可以对学生的智力、语言、情感等素质产生非常大的影响。<br>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追求无为教育,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精神,顺应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大趋势。新课改要求教师转换观念,改变教师主宰者、主导者的角色,成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激励者。而无为教育本身所具有的特征和采用的教学方法、教学策略,非常有利于师生间的融洽性和亲和性,有助于形成宽松、民主、和谐、愉快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在最优化的环境下主动地投入到自觉的学习中。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和追求无为教育,将大大激活和唤醒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激活学生的学习潜能,对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br> 三、 无为教育的实施策略<br> 实施无为教育,我们要结合学生的特点,可以通过实施以下策略,营造出一种无为教育的一种宽松、民主、和谐、愉快的学习氛围,构建起无为教育的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br> (一)情境策略<br> 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儿童是用形象、声音、色彩和感觉思维的。因此,课堂上我们总是有意识地创设教育情境,恰当运用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李吉林老师的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通过生活展现、实物演示、图画再现、音乐渲染、表演体会、语言描绘途径,把课文所描绘的客观事物或现象生动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身临其境,加深感受。<br> 传统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单一而固定,教师就是讲解、提问、灌输,学生则是听记、回答、接受。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受到抑制,处在一种被动的、消极的学习状态之中,学习效率可想而知。情境策略就是要想方设法为学生创造多种多样的转换角色的机会,调动和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在课堂这块天地里,充分展示他们的手脚,锻炼他们的才华。比如在讲到《小摄影师》这一课时,有一位老师就凭着课文留下的语言空白,引导学生进入角色:“如果你是小摄影师,你会再访问高尔基吗?”这一问题情境的创设,立刻引发了学生学习探索的兴趣,话音刚落,教室里立刻热闹起来,同学们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接着,老师又进一步创设情景:“你们现在就是小摄影师和高尔基了,请你们互相配合,把小摄影师再访高尔基的经过表演出来,好吗?”这种富于诱惑力的角色与教师期待性的语言,立刻激起了学生浓烈情,个个主动投入了表演中。学生随着扮演角色、担当角色,顿时产生进入角色的直觉,于是,自己仿佛变成了那个角色——我与角色同一了,角色的喜怒哀乐,仿佛是自己真情实感的表露。角色扮演的热烈情绪渲染了整个学习情境,不仅角色的扮演者,全体学生都在无意识的作用下,情不自禁地进入了角色,最深切、最生动地经历了角色的心理活动过程。这种“角色效应”可以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于学习中,因此,我们应该不断的为学生创设体验各种角色的机会,让学生把自己假设成文中人、文中物,使他们身临其境,体验事件的过程,感受语言的美录用,引发情感的共鸣。此外,我们还可以经常让学生担当“小老师、小导游、小医生”等角色,每当这时,学生们总人是兴趣盎然,像模像样的扮演角色,享受着角色转换带来的新奇和兴奋。<br> 其实,只要我们教师“用儿童的眼睛看世界”,教育的情境就会无处不在。一天,我们学校的一位老师正在教室里上课,一只小燕子突然飞了进来,安静地教室立刻骚动起来。一个正常的成年人,对于突如其来的新异刺激,也会产生极大的兴趣和探究的热情,何况是孩子呢?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采用命令式的口气硬要学生做到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显然是不明智的。这个老师当时灵机一动,燕子的到访真是个天赐的好机会,何不借此机会让学生好好地亲近和了解燕子呢?于是,她就顺其自然,对学生的兴奋、激动不但不予制止,而且停止了讲课,自己也与学生一起兴奋起来了。真的,这一事件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生命的活力,这一点从她班上学生事后对这一事件生动的、充满灵性的描写中充分得到了验证。诸如此类的情境我们可以经常创设:三月里,与学生一起放风筝;秋天里,与学生一起来到丰收的苹果园;下雪了,与学生们一起打雪仗……、情境的创设,以这些“不显露目的”的间接目的形成儿童的无意识心理倾向,诱发学生的无意识心理或非理性心理,以无意识导引有意识,以非理性带动理性,从而在有意或无意中触动了受教育者的心灵,促使其顿悟,激发学生的潜在智慧,最终使学生的潜在能力得到充分发展,真正收到教育的事半功倍的效果。<br> (二)迂回策略<br> 我们的小学语文教材里,有法国作家拉封丹的一则寓言:北风和南风比试,看谁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脱掉。北风首先发威,行人为了抵御北风侵袭,把大衣裹得紧紧的。而南风则徐徐吹拂,顿时,行人觉得春暖衣厚,始而解开衣扣,继而脱掉大衣。世界上的事情往往如此,通往目的地的路途不止一条,达到目的的手段远非一种,因此,教育者要做的,是根据教育对象的个性特点,竭力发掘最合适的教育方法。<br> 我们学校有一个班叫小庆的同学,他学习上的惰性比较大,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让他完成时总会大打折扣。一次,学完《日月潭》这一课,老师布置同学们背诵课文,不出两天,全班学生背得滚瓜烂熟,轮到他时,在老师的一再提示下,才磕磕巴巴地背出一两句,惹得学生们不住地笑。这个老师严厉地说:“再给你一天时间,必须流利地背下来。”小明的眉毛、眼睛、鼻子、嘴顿时聚拢在一起,满脸愁云。是啊,对于他这样的学生,强逼未必奏效。于是这个老师的语气缓和下来:“有困难?减三分之一。”紧眉的眉头并未因此松开,“好吧,只背一半,怎么样?”“行!”第二天检查,通过!这个老师又布置了后一部分,这次背得更熟练了。老师趁机对他说:“你很聪明,如果你能勤奋些,你一定会很出色的。”从此以后,小庆果然很少偷懒了,学习成绩也逐渐上升。大家都知道,“讨价还价”是市场上司空见惯的现象,精明的商家先开出略高的价码,然后在顾客的要求下,作出忍痛让步的姿态,这时顾客的心理便得到了满足,于是买卖便达成了。一个班上总有些学生,你不能要求他们与别的学生步调一致,不能指望用同样的方法来教育这些“个别”的学生。在对待小庆的问题上,这个老师正是采用了“避实就虚,迂回前进”这一教育策略,以退为进,分步达成了教育意图。<br> 平日里,有些老师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时,往往会不遗余力地、甚至苦口婆心地向学生步步进逼,不留余地,不给学生以喘息的机会,常常规劝、教育学生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真可谓好话说尽,可学生就是听不进去。究其原因,恐怕还是老师不愿退守,不愿把“余地”或“空白”留地学生。过去我们班有一个叫小华的同学,他是一个对工作很热心很负责的人,但是,由于方法上的欠妥,他的“热心与负责”往往是好心做不了好事。怎样帮助他改掉这个毛病呢?一天放学,他正好与我同路,我说:“小华,老师给你讲个故事吧。”他甭提多高兴了。于是我讲了起来:“瓷器店里窜进一只老鼠,一个过路人抄着一把扫帚空追猛打,结果老鼠是打死了,可瓷器也全完了。瓷器店的营业员到底喜欢不喜欢那个过路人呢?”“当然不喜欢。”“为什么不喜欢呢?”“因为他好心做了坏事。”“对,所以做好事要有好方法,才会有好结果。如果你做事时,也能讲究方法,你一定会把事情做得更好的。”聪明的小华立刻领会了我的意图,脸上露出了会心的微笑。<br> 对待诸如此类的问题,我们就可以采用冷处理的方法,力求找到最佳时机。在处理问题时,我也很少对学生抽象说教,往往通过生动形象的类此故事点醒学生。更不会对学生苦苦相逼,而是多次使用“留有余地”地方法,每次留出的“余地”都为下一个问题的解决“埋下伏笔”,最终让学生认识到错误之处并为自己找出合理的解决办法。正是这种“以守为攻,迂回前进”的策略,既恰当地解决了问题,又增进了师生之间的感情。<br> 在教育教学中采用迂回的教育手段,可以使你的教育意图更隐蔽,教育效果更有效。因此,迂回不愧为一种有效的教育策略。<br> (三)激励策略<br> 小学语文课程注重依托小学生相对突出的形象思维能力,来实现“听说读写”各项教学任务的完成,因此是一门相当感性的“情绪化”课程,利用激励手段来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渴求情绪”是极其重要的。这种教学手段的根本立足是充分调动学生的内在因素,使其产生“想要学习”的动因以及“能学好”的信心,并以此作为学习的原动力,从而达成甚至超过预期的教学目标。<br> 激励手段的关键在它的连续性,它是在肯定学生一次成功的时候,就为肯定其下一次成功做准备。利用激励手段的运用需要创造一种整体的氛围,让学生时刻有机会与成功见面,又时刻萌发对下一次成功的渴求。我们教师就要利用一切可能的途径创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在教学中运用激励手段,并不要求学生必须完全达到预期的成绩才给予肯定,它更需要在学生并未成功的时候,使他看到已有的进步,并产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信心。例如,有一次听课,一们老师在进行“听话——转述”的练习,当时有许多学生将所获信息转变为口头表达有一定困难,甚至产生了误传。这时候,我发现,这个老师没有立刻去指出学生们出现的错误,反而表扬学生们“听话”时的神情是那么专注,“转述”时声音那么响亮。在肯定的基础上婉转地指出学生在转述的准确性上有所欠缺,有待于进一步提高。这个老师这种富有激励作用的评价很快地就帮助学生们树立了信心。在得到肯定之后,学生又产生了更高的完成渴望。可见,激励因素的有效挖掘正是肯定了学生的每一点进步之处,正如当学生不能一次越过溪流时,激励手段使他发现,他已以站到了溪流的中间,并且离成功的对岸不远了。<br> 每个学生都有被人赏识的渴望,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赞扬。宽容和激励,能使学生有信心做好力所能及的事。我们学校有一个叫点点的同学,他虽然不像有的孩子那样调皮捣蛋,但由于接受能力上的差异,学习明显地远远落于其他同学后面,久而久之,他产生了自卑心理,变得胆小怯懦,不苟言笑。这个班的老师是个很有经验的老教师,她知道 ,像这样的孩子才更需要老师的关心和鼓励。一天语文课,学生们在安安静静地写作业,她走到点点旁边,拿起他的作业本,那作业上虽然有好几个错别字,但字写得端端正正。老师还是很亲切地对他说:“你的字很端正,把这几个错别字改正了,就是一份很好的作业了。”点点听后,认真进行了改正,老师就拿起红笔在他的作业上打了一个大大的“优”,并签盖上了一朵小红花,点点的脸上立刻变露出了喜悦的笑容。是啊,老师的鼓励唤起了他极大的学习热情。后来我听他们班的课时,我发现,他坐得直直的,目不转睛地盯着黑板,老师又趁机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了他,他学习的劲头更大了。但是,点点的基础毕竟太差,在听写生字中,他又错得一塌糊涂,看着听写本,他伤心地哭着对老师说:“老师,我怎么这么笨呀?”老师一边摸着他的小脑袋一边说:“老师教过许多同学,凡是像你一样肯努力的,都一定会是很出色的。来,我们先把这些错别字改正过来。然后再听写一下。”点点在老师的指导下改正了错别字,并重新听写了一遍。老师就指着听写正确的字说:“你看,你没有花多少功夫就正确掌握了这些生字,教师真为你高兴,你一点也不

[1] [2] [3] 下一页

推荐访问:课改,追求无为教育 课改路上追求教育幸福 无为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