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中国社会体育发展趋势

1前言马克思曾说过:现代社会对体育的需要是由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决定的。在物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使社会成员享受各种权益,在体力、身心、精神、道德和个性等诸方面全面发展。这种全面发展的实现和社会对体育的需要,不是以人们的愿望和主观意志为依据,而是由社会生产发展的客观规律所决定的。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体育将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重要地位。

社会体育作为我国体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系到人民体质的增强、健康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质量的改善,是现代社会文明、健康、科学的重要标志之一。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生产力的不断提高,现代生产方式和人文环境等客观条件将对社会体育的性质、内容、范围、结构、对象及时空关系产生巨大影响。今后15年是我国全面实现现代化建设第2步战略部署,向第3步战略目标迈出重大步伐,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时期。配合国家“九五”规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实施,运用预测学、人口学、历史学、经济学及社会学基本理论,回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体育发展历史,剖析影响我国社会体育发展的主要因素,结合世界社会体育发展趋势,预测2010年我国社会体育基本走向,对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乃至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

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体育发展的历史回顾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治稳定,经济发展迅速,综合国力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为社会体育的全面发展和新的飞跃提供了扎实的基础。党和国家大力倡导社会体育。1982年,在5届人大5次会议修订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把国家在新的历史时期的体育任务用根本大法确定下来,成为全国人民必须努力实现的法定目标,国家“六五”、“七五”规划也对体育事业的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1995年6月20日国务院颁布了《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它从面向21世纪提高民族素质的战略高度出发,对今后若干年直到下世纪初我国全民健身的目标、任务、措施提出了新的明确的要求。《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颁布,是新中国体育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标志着我国社会体育的发展将实现一次新的飞跃。随着1995年8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的颁布,广大人民群众参与体育的权利,落实“全民健身计划”得到了充分的法律保障。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使这一阶段我国社会体育出现了蓬勃发展的大好局面。

1978年以来,职工体育呈现全面发展趋势。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职工人数大幅度提高,职工体育活动的内容也由过去以广播操、生产操、武术、球类为主,开始向体育舞蹈、健美操、气功、保龄球、网球、门球等时尚体育项目扩展。在社会体育活动的高潮中,广大职工体验到了体育所带来的快乐,对体育的价值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和企业经营机制的逐步转换,职工体育也由单纯行政命令组织活动,向多渠道、多形式演进;职工体育管理也由集中统一向多元化过渡;职工体育的价值取向也由单纯的健身,转向健身与娱乐、消遣的有机结合;其形式也正在向自愿参与、业余为主、以趣择项、多方筹办、有偿服务方向发展。除了行政组织形式、自由结合形式和家庭形式外,社区组织形式和经营型、准经营型、体育俱乐部形式也随着社会生活环境的变化建立起来。

党的11届3中全会以来,以“家庭联产承包制”为先导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使农村发生了历史性巨变。随着广大农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他们对精神文化和体育的需求也日益迫切。1986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了中国农民体协,农民体协深入农村,为开展农村体育做了大量工作。从1985年开始的全国“争创体育先进县”活动,至今已有5批468个县跨入先进县行列,占全国县级单位的21%,争创活动在我国农村体育发展中起到了“龙头”作用。近几年来,我国农村体育活动开展逐渐走上了社会化道路,社团和乡镇主办的体育活动次数大大超过县体委,农村体育设施基本建设状况有了较大变化,55.71%的县拥有篮球场,54.5%的县拥有田径场,29.86%的县拥有游泳池,25.4%的县拥有训练房。全国县级下设的体育社团达131种,各种体育社团共办体育,农村20,645个乡镇配备了专(兼)职体育干部12,356名,各种辅导部、指导部6,424个。

3影响我国社会体育发展的主要因素

3.1经济因素

经济是社会发展的基础,社会体育作为上层建筑的一部分,它的发展必然要以经济为基础,无论发展规模还是发展模式,都要受到经济的制约。当前制约我国社会体育发展的主要因素是经费缺乏。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是社会生产力水平不够高,特别是包括家庭服务业在内的第三产业不发达。在我国市场经济日趋成熟的情况下,经济状况与个体的体育行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人均国民生产总值(GDP)作为最重要的经济指标,它不仅反映综合国力的经济总量,而且反映了按人口平均物质的非物质生产部门在某一时期新创造的价值。根据《1996~2010年中国社会全面发展战略研究报告》(魏礼群主编,1996)所预测的2000年和2010年的人均GDP可知,目前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以每年8~9%速度递增,这一高速度在本世纪末还将继续保持下去。而在2000~2010年,由于基数变大,再保持8%左右的高速度恐难以实现,但其发展速度可望仍将保持在6.0%左右。可见,到2010年我国经济实力将大大增强,这必将为我国社会体育的发展提供更多的物质条件,为社会体育的快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3.2人口因素

人口是社会发展的主体,人口发展既受社会发展的制约,反映社会发展状况,又有自己内在的发展规律。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社会体育对象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发展与人口息息相关。按照12‰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中线)估算,到2000年,我国人口将达到12.89亿;2000~2010年按9.0‰中线标准估算,人口将达到14.10亿(魏礼群主编,《1996~2010年中国社会全面发展战略研究报告》,1996)。人口总量膨胀与经济水平间的制约关系,在下世纪初对我国社会体育的发展将产生重大的影响。

从我国人口的年龄结构来看,2000年左右将进入老年型社会。1982~2000年为人口老龄化前期阶段,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比重将从7.63%上升到9.81%;2000~2020年为人口老龄化的发展阶段。在这个期间,老年人口将从1.27亿增加到2.29亿,年递增率为3.0%,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重将从9.81%上升到15.53%。人口的老龄化一方面使社会经济负担加重,社会适龄劳动力比重下降;另一方面必然引起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的变化,从而对社会体育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由于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在农村的落实和经济建设的发展,占全国人口60%左右的农村人口,其剩余劳动力将逐步向城镇转移,1982~1990年平均每年增加374.5万人,预计2000年将达到12,983万人。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及城市经济发展的辐射效应,小城镇及卫星城镇的增加以及城市人口自身增长等因素,预计2010年我国市镇人口将占总数的40~50%。市镇人口增加无疑将影响社会体育的布局,对社会体育的组织形式、活动的时空特征、文化消费比例及场馆设施建设起到促进作用。

3.3生活质量

生活质量的高低反映了经济社会发展的结果,是居民物质文化生活改善的重要体现,是反映居民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中需要的满足程度。生活质量的提高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2010年,随着社会发展呈现出新的模式,居民的消费水平、消费结构、闲暇时间、闲暇生活方式都将发生深刻的变化,而作为文化娱乐重要组成部分的社会体育必将随之相适应得以发展。

3.3.1消费水平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城镇居民生活和农民人均收入都有了明显提高,居民的消费水平也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从居民消费水平预测(魏礼群主编,《1996~2010年中国社会全面发展战略研究报告》,1996)看出,居民消费水平还将逐步提高,2010年将达到1,806元。

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预示着居民消费结构也将发生变化。恩格尔系数反映人均食物消费量占总消费的比例,1991年为53.82%,2000年将下降到48.0%,2010年可望下降到44.2%。文化娱乐费用的支出占总消费的比重,1996年为0.30%,2000年可上升到0.50%,2010年将达到0.80%。大量研究表明,当恩格尔系数达到65%时,开始出现娱乐消遣消费,当恩格尔系数达到50%以下时,此消费呈持续增长势头。也就是说,到2010年,我国无论城市还是农村人口,都将有一定的收入余额用于自己感兴趣的其它生活领域中去,用以满足文化娱乐等需要的支出逐步提高,而作为文化娱乐重要组成部分的社会体育,其支出也必将有所增加。

3.3.2闲暇时间

闲暇时间是指人们在劳动时间之外,除去满足生理需要和家务劳动等生活必须时间支出后,剩余下来由个人自由支配的时间。闲暇时间的变化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农业时代人们的生活受自然的支配,适应季节和农作物生产的自然节奏,没有固定的闲暇时间,自由时间仅占整个生命时间的22.9%。工业化时代,闲暇时间有了明显改观,自由时间上升到整个生命时间的38.6%。现代信息社会,劳动时间明显缩短且相对集中,人们对闲暇时间观念加强,随着工时制的改革、社会服务保障体系的逐步完善、家庭劳动自动化程度的提高及家庭内部结构的变化,人们有可能在工作之余有更多的时间从事其它休闲性、娱乐性等方面的活动。人们闲暇时间正以每年0.8小时/周的增长率递增,目前我国城市16岁以上人口的闲暇时间已达1,916小时/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收入逐年增长,社会服务系统及第三产业的发展,家庭规模逐渐缩小,核心家庭扩大,预计到下世纪初,我国城市人口人均闲暇时间可达30小时/周左右,制约人们参加体育活动的时间因素得到缓解。闲暇时间的增多和相对集中,为社会体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也对社会体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3.3.3闲暇生活方式

闲暇生活方式是指人们在闲暇时间内的活动内容和活动类型。从人类社会发展史来看,随着生产力的不断提高,人们由于社会生产的时间越来越少,闲暇时间越来越多,闲暇生活方式也将越来越丰富多彩。可以说,闲暇生活方式是社会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人们热衷的闲暇生活方式是社会体育存在和发展的外环境,因此,闲暇生活方式也就成了影响社会体育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现代社会快节奏、高效率的生产生活方式,必将给劳动者带来身心上的高度紧张与疲劳,因而追求身心健康及个性的协调发展,将成为21世纪人们的共同要求和社会的时尚。

文化社会学有关研究表明,串门、聊天、走亲戚这一中国传统的闲暇生活方式,随社会生产力的逐年提高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除了家务劳动、看书报杂志外,参加体育活动、文化娱乐活动已是人们闲暇时间的主要用途,人们用于文化娱乐的费用支出也逐年提高,且增加的速度高于收入增加速度。目前,我国城市人口的闲暇生活方式大多停留在传统养生型和消遣娱乐型的混合方式,从养花养鸟、品茗谈天、电话约见,到打麻将、看电视、卡拉OK、跳交谊舞、练气功太极拳,纷然杂陈,难分伯仲。但人们对自己的文化娱乐活动满意度得分仅为44.27分,反映出人们对闲暇生活方式单调的不满。预计到2010年,随着人口年龄结构和受教育程度及文化体育设施的改善,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开放,生产力的不断提高以及伴随着社会的大规模国际文化交流,人们的闲暇生活方式将从目前的简单混合型向养生、消遣娱乐、健康投资等交融混合型方向发展,人们将更加注重追求科学的人文价值、健康卫生价值和身心上的满足。

3.4场地设施

80年代以来,我国虽然新建了一批体育场地,但由于受经济发展水平和城市建设的限制,场地设施仍不能满足人民的需要,以1995年底我国总人口计算,每万人拥有体育场地、人均体育场地面积,均落后于发达国家。由于历史原因及城市规划、人口、土地等方面的客观原因,在城市居民区内,可供居民进行体育活动的设施在较长一段时间内还难以全面改观,体育场地的建设这一社会体育发展的硬件环境仍满足不了社会体育发展的实际需要。1995年全国体育场馆调查统计数据表明,目前我国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为0.65m2,在现有615,693个各类符合普查标准的体育场地中,体委系统占2.34%,工矿系统占7.3%,学校系统占67.17%,农业系统占10.68%,解放军、武警系统占3.24%,其它系统占9.92%,这些场地由于客观的原因,多偏离居民区,此外,管理体制、产权归属、收费标准等众多原因也使多数居民尚难利用。我国社会体育经费来源的渠道十分单一,1994年,在社会体育的经费来源中,行政拨款为72,491.8万元,组织社会体育活动收入515万元,两者合计为7.3亿元,行政拨款占总数的99.30%,占国民生产总值的0.045%。1996年行政拨款51,999万元,组织社会体育活动收入922万元,两者合计为5.3亿,行政拨款占总数的98.11%,占国民生产总值0.0784%。显然,社会体育经费来源的渠道过于单一阻碍了场地设施的建设。因此,在开放体委系统体育场馆的同时,充分提高现有其它系统体育场馆的利用率,加强城市建设规划立法和执法,国家和社会共同加大投入改善我国社会体育的硬件环境,是影响2010年我国社会体育发展的重要因素。

3.5专业人才队伍

任何领域,专业人才队伍都是关键性力量,他们决定着某一领域的成熟程度和发展质量。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群众对体育的需求与参与热情的不断高涨,对社会体育专业人才的数量、质量、类型及管理使用等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要求。社会体育指导员是我国社会体育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他们根据各时期群众对体育的需求,按照人们生活的空间和时间,以体育社团等形式组织人们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指导人们科学地进行锻炼,传授科学锻炼方法,提高体育技术水平,调动人们锻炼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丰富人们的业余文化生活,提高生活质量,促进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

随着我国社会体育事业的发展及《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制度》的颁布、实施,我国社会体育专业人才队伍已见雏型。1998年底,社会体育指导员已发展到9万人,但无论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与体育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社会体育指导能力远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有组织的社会体育活动所占比例较低,绝大部分是自发地参加体育活动,参加单位、社区、辅导站及俱乐部组织的体育活动者只占总人口的1.84%,而其中参加辅导站、俱乐部组织的体育活动者只占总人口的0.11%。

[1] [2] [3] 下一页

推荐访问:2001年中国社会体育发展趋势 我国社会体育发展趋势 体育教案200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