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平台建设

论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平台建设
王金华
摘要:本文首先阐述了在社会多元文化的影响下高校加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平台建设的重要性,接着分析了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后论述了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平台建设的主要举措。
关键词: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平台建设;措施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544(2010)11-0013-03
党的十七大以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已经成为全国宣传思想战线的重要工作任务,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马克思主义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体思想,是引导高等学校广大师生员工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思想武器。在高校开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普及活动,是武装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需要,是夺取新时期教学改革新胜利的需要,是引领和团结广大师生员工建设现代大学的需要。当前,在社会多元文化并存的境况下全国高校如何深入推进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活动,笔者认为,只有加强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平台建设,采取有力的措施,有计划的开展马克思主义教育与普及工作,才能更好地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让马克思主义始终占领高校思想文化阵地。
一、社会多元文化对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活动的影响
所谓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指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由理论的抽象转化为理论的具体生动,由被少数人理解和掌握转变为通俗易懂并为广大群众所理解和掌握的过程。一般说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容就应当涵盖马克思主义创立以来的全部成果,不能说马克思主义只有一部分需要大众化。但是,就当前我国的具体情况来说,大众化的重点应当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也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因为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论基础,是当前中国人民最迫切需要掌握的思想理论武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当前任务,就是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也就是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广大人民群众所认同、所掌握,并自觉地运用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过程之中。
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践面临着三个新变化:一是城市人群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发生了新变化。人们的思想更活跃、观念更新快、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增长且多元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以及与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先进的思想观念、优秀的道德风尚依然成为人们精神世界的主流,占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主导。同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也在一定范围蔓延,非马克思主义甚至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也在以新的形式和面目表现出来,并寻找机会与我们争夺思想文化阵地。二是城市人群及其社会活动方式和生活态度发生了新变化。大量的“单位人”变成“社会人”,“农村人”变成“城里人”,“外乡人”变成“本地人”,城市出现了大范围的人员(www.fwsir.com 范文先生网 )流动,产生了新的社会群体和社会意识,给推进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践带来新活力的同时,也带来新的压力。三是信息传播的手段、渠道和速度发生了新变化。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网络化.让思想文化传播的载体、效率和影响、作用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让城市人群的精神文化生活日趋“自由化”和“快餐化”,让人们接受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认知性和认同感更加“立体化”和“多元化”。牡会多元文化的运行与变化对推动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活动的顺利进行无疑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在此新变化面前,高校如何既能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适应高校师生个性化的精神文化需求,又能顺利地进行马克思主义教育、始终让广大师生将别是当代大学生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养成科学的生活方式和健康的精神追求,我们必须认清高校推进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践的重要性和艰巨性,全力拓展我们做好这项具有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工作的新思维和新领域。
二、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已经证明,马克思主义只有与本国国情相结合、与时代发展同进步、与人民群众共命运,才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和感召力。没有中国化,就没有大众化:也只有通过大众化才能实现中国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反映和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实际需要,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认真对待的。高等学校是知识分子聚集的殿堂,长期以来接受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生基本是以课堂教学为主,教职工基本是以政治学习活动为主,而且主要是以理论灌输为主,这单一的教育方式和学习方式虽然有一定的实际效果,但仍有部分师生不太乐意接受的现象。笔者了解到,目前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一是部分大学生特别是部分工科院校大学生、高职院校的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课不重视,听课不积极;二是在部分高校还存在学校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教学不够重视的现象,有的重专业课、轻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有的重马克思主义课堂教学、轻实践教学;三是有的高校在配备思想政治课教师方面把关不严,专职教师少,外聘教师多,备课无检查,教学水平低,学生不感兴趣;四是有的高校马克思主义理

[1] [2] [3] 下一页

推荐访问:论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平台建设 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