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1819第2单元总结复习总结计划总结复习第7课汉字数数与书法

  第 7 课 汉字与书法

 课程标准 :概述汉字的起源与演变过程, 了解中国书法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

 络。

 [自 主 预 习·探 新 知]

 一、从汉字起源到 “书同文 ”

 1. 起源 :新石器时代陶器上的刻画符号与后来的成熟文字有一定的渊源关

 系。

 2. 成熟 :商代甲骨文是目前所知最早的成熟的汉字。商周时期铸在青铜器

 上的文字,被称为“金文”。

 3. 混乱 :春秋战国社会大变革时期,各诸侯国对汉字任意减省笔画、紊乱

 偏旁,造成异体杂出、一字多形等混乱状况,削弱了汉字的交流功能,不利于文

 化的发展和生产的进步。

 4.统一

 (1)背景:春秋战国时期,文字不统一的状况不利于文化的发展和生产的进

 步。

 (2)概况:秦统一后,秦始皇推行“书同文字”,以秦国的小篆为基础,统

 一全国文字,后来书写简便的隶书也得到推广。

 (3)意义:对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易混辨析 ] 书法艺术与文字书写的区别

 书法艺术是汉字的书写艺术,与单纯的文字书写有本质的区别: 1 从书法

 中可以体现出作者内心的精神世界,而单纯的文字书写则不能。

 2 从二者的功

 能看,单纯的文字书写以实用价值为主,书法以审美价值为主。

 二、书艺历程

 1.汉字发展为书法艺术的条件

 (1)字形丰富、数量庞大的单体汉字,为富于个性化的艺术再创造准备了很

 好的材料。

 (2)士人群体形成,书法成为士人表达自我对意境、神韵、风骨追求的理想

 第 1 页

 形式。

 (3)笔墨纸张等文具的改进,为书法技巧的创新提供了条件。

 2.主要历程

 朝代 原因 主要特点 代表人物、作品

 秦统一六国,“书同 秦小篆和汉隶都具有

 秦汉 文字”。汉代社会生 书法的美感,但多数 秦《泰山刻石》

 产力进一步发展 是实用性文字

  士人群体逐渐形成, 书法艺术开始进入自魏晋 王羲之的《兰亭序》 笔墨纸张等文具改进 觉阶段

 书法艺术达到新高

 国家统一,社会经济 峰,既有草书,也有 张旭、怀素;颜真卿、 隋唐

 空前繁荣 楷书,书法理论日趋 柳公权

 成熟

  出现各具情态的四大“重文轻武”,知识

 家,推崇魏晋书法风

  分子队伍扩大,城市 苏轼、黄庭坚、米芾、宋代 范,追求个性而忽略

 工商业发展,市民阶 蔡襄

 法度,倡导“有意无

 层兴起 法”

 城市工商业进一步发

 更加强调个性化的创

 明代 展,社会进一步平民 文征明、董其昌

 造 化、世俗化

 [图解历史 ] 图解书法艺术的发展演变过程

 3.书法特点

 (1)自由变化的线条和疏密得宜的布局相结合。

 (2)绘画艺术的情境美和书写的内容融合在一起。

 (3)表达士人追求自我理想和个性的独特艺术。

 [轻巧识记 ] 书法艺术的有关内容

 知识网络(教师用书独具 ) 知识精要

 第 2 页

 1.商代甲骨文,是目前所

 知最早的成熟的汉字。秦

 统一后,秦始皇推行“书

 同文字”,对统一的多民

 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产生

 了深远的影响。

 2.魏晋时期, 书法兼具审

 美功能与实用功能,成为

 一门艺术。隋唐国家统一,

 书法艺术达到了新的高

 峰,书法理论也日趋成熟。

 宋代,书法艺术出现各具

 情态的苏、黄、米、蔡四

 大家。明代书法更加强调

 个性化的创造。

 3.汉字的书法正是通过自

 由变化的线条和疏密得宜

 的布局,同时将绘画艺术

 的情境美和书写的内容融

 合在一起,成为一种表现

 士人追求自我理想和个性

 的独特的艺术。

 [合 作 探 究·攻 重 难]

 中国古代书法的阶段特征

 [ 史料一]

 张旭草书 颜真卿《多宝塔碑》

 [ 史料解读] 注意图示中文字的特点及图片注释。

 (1)观察上述两图,说明张旭和颜真卿书法的特点。

 【提示】 特点:张旭的草书狂放不羁; 颜真卿的楷书端庄浑厚, 雍容大度,

 第 3 页

 讲求规范法度。

 [史料二] 苏轼认为, “书必有神、气、骨、肉、血,五者阙一,不成为书

 也 ”。“ 我书意造本无法 ”。

 [ 史料解读] 注意史料中的关键句 “我书意造本无法 ”。

 (2)根据史料二归纳宋代书法的特点。

 【提示】 推崇魏晋书法风范,追求个性而忽略法度,倡导有意无法。

 [史料三] 明代,生活于苏州的祝枝山、文征明虽为好友,但书法情态迥然

 有别,祝枝山书法潇洒风流, 如斜雨疾风; 文征明书法则温柔婉约, 如春日柳莺。

 [ 史料解读] 通过祝枝山、 文征明的书法风格特点, 并结合史料一、 二的书

 法特点,以此概括时代的发展趋势。

 (3)根据上述史料,指出明代书法发展的趋势是什么?

 【提示】 明代书法随着社会进一步平民化、 世俗化, 更加强调个性化的创

 造。

 时代变迁对书法风格的影响

 (1)魏晋南北朝时期国家分裂,社会动荡,一个特立独行的士人群体逐渐形

 成,书法成为士人表达自我对意境、神韵、风骨追求的理想形式。

 (2)隋唐时期,国家统一强盛,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繁荣时期,书法也体

 现出大国盛世气象,或狂放不羁,极尽张扬个性之能事,或雍容大度,力求建立

 新的法度。

 (3)宋代市民阶层兴起,通俗文化逐步繁荣,文风很盛,社会生活丰富多样,

 书法重视个性而忽略法度。

 (4)明代则因一方面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生活丰富,一方面思想控制严密,

 所以书法更加世俗化、平民化,强调个性化创造。

 五种主要字体及演变的总趋势

 字体 发展时期 特点 总趋势

 小篆 创始于秦代 字体略长,笔画圆润, 由繁到简,汉

 第 4 页

 富于图案美 字字形、字体

  始于秦代,成熟并通 字形结构平衡对称, 整 逐步规范化、隶书

 行于汉魏时代 齐安定 稳定化

  形成于汉末,唐代步楷书 字形方正,规矩严整 入盛世

  笔画简约,勾连不断,草书 魏晋以来盛行不衰

 线条流畅,任情纵性

  兼具楷书的规矩和草行书 晋代开始盛行

 书的放纵

 [当 堂 达 标·固 双 基]

 1.下图是大汶口文化陶器上的刻画符号,这种符号一般被认为是我国文字

 的最早起源。你认为其出现的时代是 ( )

 A.商周时期 D.秦汉时期

 C.新石器时代 D.春秋战国时期

 C [我国文字的最早起源是新石器时代的刻画符号,故选 C 项。]

 2.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其形成完整体系的标志是 ( )

 【导学号

 A.甲骨文的形成 D.秦始皇统一文字

 C.楷书的形成 D.汉字演变为书法

 A [至商朝,汉字已形成完整体系,商朝时期仍然盛行甲骨文,因此 A 项

 正确。B、C、D 三项都是汉字形成完整体系后的事情,故排除。

 ]

 3.魏晋时期,王羲之被称为“书圣”,他的书法被人用重金收买,不仅仅

 表明他的字写得好,还说明了 ( )

 A.魏晋时期的文人爱好书法

 B.王羲之是一个唯利是图的人

 C.王羲之以卖字为生

 D.魏晋时期,书法是一门独立的艺术这一观念已成为当时人的共识

 D [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魏晋时期, 书法是一门独立的艺术

 第 5 页

 这一观念已成为当时人的共识,故选 D 项。]

 4.关于古代书法,有以下一些说法:晋人尚韵,唐人尚法,明人尚姿,清

 人尚变。据此标准,宋人 ( )

 A.尚意 D.尚态 C.尚志 D.尚理

 A [晋人书法有着丰富的内涵、 潇洒自然的风韵;唐人书法讲究规范和法度;

 宋人书法强调有意无法; 明代书法更加强调个性化的创造; 清人尚变, 即追求变

 化。]

 5.某学者就楷书在唐代的流行说道:“凡高文大册、殿宇庙堂之中记铭、

 纪功颂德之碑文,必都以楷书为主。”唐人崇尚楷书主要是因为其 ( )

 【导学号

 A.笔画圆匀、便于装饰 D.变化丰富、奔放跃动

 C.线条流畅、任情纵性 D.通俗易识、端摹庄严

 D [楷书笔画详备、结构形体严整、端庄浑厚、笔势开张、雍容大度,具有

 其他书体不可比拟的实用价值,故唐人崇尚楷书。

 ]

 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导学号

 材料一

 大汶口文化陶器上的符号 半坡遗址陶器上的符号

 材料二

 秦·砖 西汉 ·瓦当 东汉 ·画像石

 材料三

 (1)从材料一中你可以看出我国汉字的起源是什么?

 (2)从材料二中的秦砖、汉瓦与画像石中,你能获得哪些历史信息?

 (3)请你从材料三中汉字“车”的变化中总结汉字演变的基本规律。

 [解析] 第(1)问,根据材料一的信息回答即可。

 第(2)问,结合材料二信息和

 所学知识回答即可。第 (3)问,根据材料三的信息归纳概括即可。

 第 6 页

 [答案] (1)“文字图画”或刻画符号。

 (2)①可以看到秦汉的字体和书法刻字特色:秦有小篆字体,汉有隶书;秦

 小篆圆润纤细,布局均匀;秦砖刻字雍容大度,精致不苟;汉隶雄放洒脱,浑厚

 深沉;瓦当刻字方正质朴、 端庄豪放。

 ②可以看到汉代日常生活习惯: 席地而坐。

 ③可以看到秦汉的制陶技术、绘画艺术等。

 (3)规律:由复杂到简单,由具体到抽象;由不规则到规则。

 第 7 页

推荐访问:复习 汉字 数数 书法 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