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八九十年代美国人的焦虑及其化解

20世纪八九十年代美国人的焦虑及其化解
  
  口林广,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研究员、历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初,恶劣的社会治安状况使美国人处于普遍的心理焦虑之中,给社会工作和生活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那么美国人是如何消除焦虑、重树信心的呢?探讨这个问题可对我国当下化解社会焦虑提供有益的借鉴。
  
  一、美国人焦虑的源起
  
  20世纪60年代以后,美国社会治安状况持续恶化,城市犯罪率不断升高,到80年代末,美国的犯罪率达到历史最高水平。以凶杀、强奸、绑架、斗殴为主的暴力犯罪持续增加,而入室盗窃、机动车盗窃等在内的财产犯罪增长尤其迅速,由“快克”等新型毒品引发的犯罪和违法活动频频发生。与其他国家相比,美国谋杀犯罪率也是高居榜首,1991年每10万人谋杀犯罪率美国为13.3,加拿大为2.5,德国为1.0,日本为0.7,英国为1.0,法国为1.3。恶劣的社会治安环境对美国人的社会生活产生许多负面影响,其中最严重的就是引发人们的焦虑。
  
  焦虑是“一种复杂、综合的不愉快情绪体验,常表现为紧张、不安、焦急、忧虑、害怕、恐惧、烦恼和痛苦,并伴有自主神经系统的激活”。适度的焦虑能够“激发斗志,提高工作和学习效率”。但是,犯罪引起的焦虑往往只有负面效应。对个人而言,长期、频繁的焦虑是一系列精神疾病的诱因。对社会而言,群体性的焦虑心理可能瓦解社会凝聚力,影响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成为流言、犯罪、暴乱的温床。美国人的焦虑恰恰即来自犯罪率的上升和社会治安状况的恶化。
  
  二、美国人的焦虑及其表现
  
  高犯罪率对人们的生命和财产造成严重的威胁,成了美国人最严重的焦虑。人们对暴力犯罪充满恐惧,担心不知道什么时候灾难会落到自己头上。他们担心受到伤害而不敢外出,大约20%的美国白人一直或是常担心被谋杀,42.8%的黑人和47%的拉美裔一直或时常担心被袭击。此外,他们也对财产安全心存忧虑。据统计,66.6%的拉美裔和53%的黑人一直或时常担心自己家遭到入室盗窃,46%的白人也一直担心入室盗窃。1989年,有近一半的美国人不敢单独在晚上外出行走,因为他们既害怕外出时受到袭击,也担心外出时盗贼乘机入室作案。即使晚上就寝时,许多人也会床边放着棍棒或其他防身工具,以备不测。同时,由于人们减少外出机会,许多公共设施处于闲置状态,成了街头流浪汉和帮派活动的场所;许多人不敢在夜间出行,更多地留在家里,导致许多店铺、超市、饭店、酒吧、公共交通、休闲娱乐设施之类的商业、服务业和公共机构提前关门。这种情况又导致更严重的社会恐慌和焦虑。
  
  犯罪高发地区居民的焦虑更为严重,他们报警的数量可以证明这一点。从1985年12月到1986年12月,明尼阿波利斯市有30万个犯罪报警电话,涉及115000个案发地点,但其中50.4%的报警电话来自3.3%的地区,这些正是恶性案件多发社区。生活在犯罪高发区的居民总是担心自己沦为犯罪的受害者,只要有可能,他们就会迅速搬到治安条件较好的地方。此外,家庭对子女的教育和成长环境感到忧虑。当时青少年犯罪也十分严重,l8岁以下青少年因抢劫、盗窃被捕的比率高于其他年龄段的居民。青少年的恶性犯罪也呈高速增长趋势。14—17岁青少年中凶杀案的数量从1985年的每十万人中有7例增长到1994年的19.1例,增加了172%。家长寄希望于政府和学校能采取措施改善社会环境,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政府和学校无能为力,因此家长们也处于焦虑和失望之中。
  
  在整个社会群体中,由于收入、种族、年龄、性别等差异,美国人的焦虑程度是不同的。首先,黑人等有色人种焦虑最为严重,因为黑人经常因为谋杀、强奸、绑架被捕,因而成为社会治安恶化的替罪羊。很多以白人为主的社区排斥黑人的迁入,有时甚至诉诸暴力,所以治安环境的恶化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种族歧视,从而使对社会治安的焦虑演变成了严重的社会问题。其次,收入低的阶层焦虑比较严重,因为他们居住在保安措施不足、物业条件较差的社区,而这里是犯罪活动多发地带。再次,由于自身能力的限制,少年、老人和妇女的自我保护能力较弱,更容易成为违法犯罪分子的目标,他们对于治安问题的焦虑也比较强。
  
  违法犯罪行为会直接引发受害者的情绪,而暴力犯罪对受害者的身心影响尤其严重。受害者常常心有余悸,惴惴不安。1990年的一项研究表明:60%的强奸幸存者在被强奸以后的一段时间经历过创伤后心理障碍症,其中一些人还罹患重性抑郁和其他特别严重的心理失调。即使不是犯罪的直接受害者,也深受犯罪活动的伤害,因为一旦获知有人受害,受害者的家庭成员、亲朋好友,甚至与受害者不相干的其他人往往很自然地产生感同身受的心理,担心自己的生命财产安全,同样对犯罪产生焦虑心理。而现代通讯和媒体加剧了焦虑的蔓延和传染。当人们在收看血淋淋的犯罪录像时心灵常常受到震撼,结果引发了对犯罪的道德忧虑和对更大犯罪的社会群体焦虑,甚至是恐惧。
  
  持续上升的城市犯罪率使人们对城市前途非常失望和担忧。60年代以后,美国城市犯罪率一直呈上升趋势,而大城市社区几乎可以被看作犯罪的渊薮地。其中纽约表现最为典型,绝大部分类型的犯罪在80年代都达到了战后最高峰,1989年纽约暴力犯罪人数高达542932人,这是自1965年以来的最高数字。同样,1990年纽约市的汽车盗窃案件也多达惊人的187591起。其他城市的情况也很类似,而抽样调查表明,“郊区居民无论在感觉,还是在行动上,都比城市社区的居民更安逸、更有安全感”。虽然美国政府先后采取过各种措施改善治安状况,但由于财政困难和警局腐败等问题,未能取得很好的效果。美国人对此充满不满与焦虑。
  
  三、美国人化解焦虑之路
  
  焦虑既有害个人健康,也有害于社会发展,美国政府决心治理焦虑。既然焦虑主要来自于城市犯罪,那么要消除心理焦虑,就必须从治理犯罪人手。
  
  1.警局实施改革,严厉打击暴力犯罪,消除人们对生命财产安全的忧虑。在美国联邦政府的指挥下,各级地方政府采取各种强有力的措施,消灭犯罪。其中以纽约市最为突出,它一方面实施“零容忍”,对在

[1] [2] 下一页

推荐访问:20世纪八九十年代美国人的焦虑及其化解 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 20世纪80年代美国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