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把握语文阅读提问切入点

  如何把握语文阅读提问切入点【关键词】语文阅读 提问 切入点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4A-0026-02

  找准语文阅读教学的切入点,设计一个精妙的提问,有助于点燃学生阅读的激情与探究思考的冲动,让学生清楚地了解自己要获取什么信息,引领学生在有限的语文课堂教学时间里读到应该读的内容,思考应该思考的问题。具体可以从以下方面把握:

  一、扣紧题眼切入文本,把握重点

  题眼是文本中“窥一斑而知全豹”的关键词语,它是链接文和题的关键点,是文章的灵魂所在,它或揭示了文章的主旨,或概括了文章的内容,或暗示了文章的思路,或升华文章的情感。语文阅读教学中若抓住了题眼即抓住了文章的主旨。锁定题眼,从题眼切入提问不仅能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统领全篇,帮助学生联系上下文感知和理解全文,准确把握文章思想,还能引导学生深刻感受文本的真情实感。

  如在教学《爱之链》一文时,我以题眼“爱之链”为设计主线,引导学生围绕题眼进行文章的解读,使学生深刻体会文章的主旨与内涵。

  1.激情导读“爱之链”

  师:(板书繁体字“爱” )同学们,爱是一个温馨的字眼,是人类永恒的话题。什么是爱,看,上面是手,中间是心,下面还是手,爱是捧出一颗真心,轻轻地放在他人的手心,爱是一条心心相连的金链,一代又一代不断传承。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课文:爱之链。

  通过教师对爱的诠释,为课文的学习渲染感情,为全文的学习埋下伏笔。

  2. 引领解读“爱之链”

  师: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爱之链告诉我们哪些关于“爱”的故事呢?让我们大家打开书一起去搜寻一下爱的故事吧。

  生:……

  师:谁愿意向大家介绍一下“爱”的故事呢?

  生:失去工作的心情很沮丧的乔伊,在深夜无私地帮助一位几乎绝望的老妇人修好了汽车。老妇人受到乔伊爱的感染,在小餐馆里遇到了需要帮助的女店主,悄悄地给女店主留下一些钱给予她帮助。

  师:你说得真好!穷困潦倒的乔依无私地帮助了老妇人修好了汽车,老妇人又将爱心传递给了需要帮助的女店主,悄悄地给女店主留下了一些钱,而女店主其实就是乔伊的妻子。(板书:)(乔依→老妇人→女店员)爱心在人与人之间传递,爱心与爱心的相连,形成了“爱”的链锁。

  教者通过指导学生自主阅读文本寻找爱的故事,帮助学生理清课文的脉络,找到文中的“爱之链”,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

  3.研读感悟“爱之链”

  教者指导学生抓住文章中人物的神态及动作的细节描写,通过与文本的对话与做批注等多种形式深入研读文本,让学生体会到故事人物之间流荡的那份浓浓的爱意,再通过分角色朗读等多样的诵读方式,帮助学生水到渠成地理解了题眼“爱之链”的深刻含义。

  4.感情深化“爱之链”

  教者抓住“爱之链”这一题眼,帮助学生理解了课文内容,理清了文章思路,明确了文章的主旨,深刻体会文章的内在思想情感,一举数得。

  二、寻找矛盾切入文本,激荡思维

  小学语文阅读教材中有很多看似矛盾但又耐人寻味之处,教学中如能抓住课文本身的矛盾处提问,引导学生围绕矛盾巧设提问,激活思维,共同探究,理解文章的精妙与语言的魅力,往往能促使学生更深入地走进文本,更透彻地理解课文,体悟语言“东边日出西边雨,道似无情却有情”的妙趣。

  如教学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 《青海高原一株柳》一课,笔者这样引导学生:

  师:文章开头用两个自然段直接写这株柳树,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生齐读)!

  师:第一自然段讲了什么?

  生:这是一株平常的柳树。

  师:好,这是一株“平常”的柳。(板书:平常)

  师:第二自然段又讲了什么?

  生:这是一株“神奇”的柳树。(板书:神奇)

  师:平常、神奇,用这两个词同时来形容一株柳树,是不是有点自相矛盾呢?这株柳树到底是神奇还是平常呢?作者到底是要写它的平常还是要写它的神奇呢?

  教者巧妙地通过“平常”和“神奇”两个矛盾的词语切入阅读教学,巧妙地通过矛盾设疑置难,激发学生追根溯源的探究欲望,诱发学生阅读的热情与求知的欲望,通过进一步地研读文本,让学生认识到这株神奇的柳树所体现出的顽强的生命之美,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三、利用插图切入文本,巧妙提问

  教材中的插图不仅 使教材增强了趣味性,提供了与文本相关的丰富信息,同时也弥补了文字视觉上的不足,有效地链接了文本与学生的感知,更符合小学生认知的规律。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借助插图巧妙地设计问题,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已有的认知图示,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有助于学生亲近文本,主动地阅读、积极的思考,深入挖掘文本内涵。

  如教学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秦兵马俑》一课,笔者这样诱导:

  师:(出示课文插图:秦兵马俑)大家知道这是什么吗?

  生:兵马俑。

  师:是的,兵马俑是在我国西安的临潼出土的,它举世无双,是享誉世界的珍贵历史文物。

  师:看一看,猜一猜:秦兵马俑大概有多少?

  生:…

  师:秦兵马俑一共发现了三个俑坑,总面积将近20000平方米,差不多有十个咱们学校这么大。三个俑坑里的兵马俑排列整齐、规模宏大、气势磅礴,形成了一个巨大的长方形的军队方阵,很有秦始皇当年带领大军南征北战、所向披靡的气势(展示课文插图)。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秦兵马俑”,一起领略这举世无双的文化古迹的宏伟气势。

  语文课本中的插图栩栩如生,给学生带来强大的视觉冲击,教者通过将课本插图作为“可视画面”的巧妙运用,深深地吸引着学生,帮助学生获得课文的初步信息,大大激发学生的读文期待,唤起孩子的阅读欲望,使学生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到文本的阅读中去。

  总之,语文阅读的成功教学关键在于找准阅读的切入点,通过精妙的切入点燃学生的阅读热情与探究欲望,充分发挥学生阅读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改变语文阅读教学沉闷的课堂气氛,促进学生思考,启迪智能,让学生奇思涌现。

  (责编 黄珍平)

 1

推荐访问:把握切入点 切入点 提问 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