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招工作经验材料

  中招工作经验材料以人为本激内潜务实创新促发展

 我校始建于1987年,是一所融中小学为一体的九年制义务教育学校。近年来,在各级领导的关怀和支持下,子弟各项工作取得长足进展。今年中招,我校被一中正式录取111人,被六中录取160余人。且成绩一如既往,高分云集,全市总分前五十名中我校独占15人。一中录取除指标分配外,全县238人的自由竞争录取中,子弟被一中正式录取达71人,占竞争录取总额的30%之多。六中专为高分而设的教改班,我校学生就占了近一个班之多。更为可喜的是,去年刚刚并入我校的西关校区,一年间也面貌大改,中招成绩跻身全市前列。

 辉煌的背后是我们上下齐心的艰辛付出,辉煌的铸就更得益于我们持之以恒做好的三个“一”,即“锻造一支敬业奉献、奋发上进的教师队伍”、“完善一个科学严谨、务实高效的教学管理模式”和“弘扬一种求实创新、无私奉献的子弟精神”。锻造一支敬业奉献、奋发上进的教师队伍

 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建一流的学校,创一流的教学质量,必须有超一流的师资。如何在现有师资条件下,于教育教学中挖掘教师内潜,使之积极主动的完善自我,全身心地投入工作,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长期以来,我校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实行人文化管理,把多方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作为整个初三链条的突破口。其主要做法有以下几方面:(一)领导率先垂范,情感激励奋发

 我们常说“正人先正己”,“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则不止”。数年来,子弟的班子成员牢记这一条准则,坚持与毕业班教师同步。无论是清早傍晚,还是星期天、节假日,只要有教师在,就有领导在,这已成了子弟学校一条不成文的规矩。在与教师的相处中,领导班子牢固树立为一线教师服务的思想,“困难上,荣誉让”,尽最大努力为教师创造体现自身价值的机会,并学会“换位思考”,积极为教师排忧解难,注重与教师进行思想沟通交流。这些做法使教师不仅自觉照章规范了自己的言行,而且在情感上对学校产生了一种归属感,自然而然地把学校的荣辱和自身的价值联在了一起。(二)教师灵活调动,研修提高素质

 初中教师基本实行随班上,大循环,但对于在初一、初二教学中责任心不强、教学质量不高的教师则要将其淘汰出初三,且当年不予晋级评先。在选择教师上,坚持“重有形,轻印象;重才能,轻资历;重业绩,轻关系”的原则,真正实现了“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是金子就一定能闪光”,给一大批有能力有热情的青年教师创设了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同时无形中创设了一种氛围,即能上初三是教师自我教学能力强的一个证明,初三是一方实现自我价值的舞台。舆论的导向激发了教师的竞争意识,出现了不用督促自努力的好局面。

 但教师的优秀是暂时的,知识的日新要求即使优秀的教师也要不断学习,让自己的知识结构与思维观念与进俱进,这样才能实现永远的优秀,这样的教师队伍才能实现可持续性的发展。学校非常注重对初三教师综合素质再提高工作。鉴于初三教师的特殊性,外出长期学习的可能性较小,我校就以“校本研修”为主阵地,集中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课改理论培训,引导教师认清教育形势,更新教育观念;集中进行师德教育,要求教师认清初三工作的重要性,树立吃苦奉献意识,增强教学责任感;集中组织学习《新课程标准》,研究《河南省中招考试说明与检测》等教育考试信息,把握教学方向,提高教学效率。(三)评价公平公正,示导人人争先

 考核职评是教师较为敏感的问题,也是他们认为学校承认自身价值的一种重要依据。为让职评成为有效激励教师教学积极性的一种动力,我校制定了一整套的《教师量化评价管理细则》,采取“教学+科研+特长”的量化积分制和民主评议制。在每年业务考核及职称评定时,由领导班子成员和教师代表组成量化考评小组,实行“荣誉证公开,积分标准公开,考评结果公开”的三公开制度,以绝对的透明度接受广大教师监督。同时规定,在同等条件下,荣誉证的发放,优秀教师、晋级人选的设置,以一线教师优先,初三教师优先。(四)教学团结合作,锻造团队精神

 教育的成功需要教师的团结协作,凝成合力,方能事半功倍。为此学校一方面发挥学科组长的作用,协调本学科的进度,组织集体研究教学教法及练习配备等;另一方面以班主任为核心,协调班级各学科的教学发展,力争齐头并进。同是考核时也以“个人+整体(学科、班级)”为原则,指导各科教师胸中有大局,个人与集体并重。

 人文化的管理措施充分调动了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也造就了一支战斗力强、向心力强、奋发向上、无私奉献的教师队伍,这是我们成功的根本。完善一个科学严谨、务实高效的教学管理模式

 在素质教育的大形势下,教育上曾一度出现过一种倾向,即过于侧重教学理论的研究,而忽视了教学的实际效果,以致不敢给学生布作业,不敢提考试,对教师的评价也不敢提成绩,排名次等。特别是教学管理上不敢谈“教学常规”,似乎再谈“常规管理”便是观念陈旧、思想老套。于是,许多人便弱化了对教学常规的管理。可我们历年的经验告我们:考试仍然是评价教师业绩与学生水平的一种重要手段,常规管理也依然应该是教学管理的重点。务本求实、坚持不懈地抓实抓好考试与常规管理并不与素质教育相悖。但不断发展的教育形势也要求我们应与时俱进,不断给常规教学管理注入新鲜的血液,使之始终保持旺盛的生命力。我们的初三教学常规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教育教学的宏观调控。

 教育教学是一个系统工程。作为管理者,管得过细过死易限制教师的手脚,影响其主动性的发挥,而不管不问放任自流又极易形成教育资源的浪费,影响全局工作的有序进展。因此在我校初三工作中,学校管理的主导思想是“宏观调控,微观放开”。首先是以学校为核心的初三教学宏观管理。整个初三教学分为两大阶段:授新和复习。授新阶段要求各科教师要立足大纲,面向全体,目标明确,点面兼顾,夯实基础。复习阶段要求要循序渐进,重方法指导,重能力培养,重思维创新。

 其次是以教研组为核心的本学科调控。以教研组长为首,集体备课,统一进度,统一练习配备。同时加强初三教研活动的督查,要求有主管本学科的业务校长或主任亲自参加,力争教研工作真正起到指导教学的作用。第三是以班主任为核心的本班级调控。主要负责协调本班各学科的教学进展,将每周一节的机动时间有目的的向弱势学科倾斜,同时与各科教师结合,加强对偏科学生的弱势学科补差工作,力争本班及学生的各科成绩都能齐头并进。(二)管理制度的务实严谨

 “无规矩不成方圆”,制度是行为的准则。我们的教学管理中有许多明细的制度,它有效的指导着我们的教育教学行为。如初三教师的备课中,授新教案除常规要求外,还要求体现“创新支点”、“学习方法”、“课后反馈”等,复习教案还要求体现“提高延伸点”,练习教案要有“做题方法指导”、“课标考查点”等内容,努力使教案做到实用高效,有的放矢。同时主管校长亲自负责初三教案的周检,进一步加强了教案的管理力度。

 作业管理中,我们倡导初三阶段应注重学生训练,但坚决反对“题海”战术。为切实减轻学生负担,促使教师提高课堂效率,我们一方面倡导浓缩课堂讲解,作业当堂清,不留尾巴。一方面要求教师精选习题,要求每一份发到学生手中的习题都是“课本、课标、资料、个人智慧”浓缩的精华,同时要求布置作业要遵循“分层、精选、适度”的原则,面向全体,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能力范围内完成。为确保这一措施落实到位,学校实行了每日作业“限科限时限量登记制”,并不定期通过学生进行抽查,引导教师布高效作业,不做无谓劳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三)考试检测的创新严格

 我校借鉴洋思中学“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的教改经验,采用单元过关和月考制。每一次考试,从考前试卷的审定、考中考纪的严明、考后成绩的反馈,都做到严格把关、严密管理,一丝不苟。力求通过考试,给教师教学一个正确的导向,给学生学习一个严正的学风。根据初三实际,我们还注重做好考后反馈工作,认真召开好“四会”,即“班级会诊会”,结合各科教师总结本班本次考试得失;“学生减压会”,帮助学生正确分析认识考试的成败,树立正确的考试观;“学科分析会”,根据考试找出本阶段本学科的薄弱点,对照改进;“经验交流会”,使好的教法及时得到应用推广。

 多年来,繁杂而琐碎的教学管理已在我校制度化、标准化、序列化的操作下,日趋完善,成为有子弟特色的管理模式,这是我们成功的保障。弘扬一种求实创新、无私奉献的子弟精神

 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没有改革就没有长久的不败。在历年初三的辉煌面前,在纷涌的改革大潮中,子弟人始终保持着异常的冷静。一方面我们苛刻地审视自己,不断地总结自己,千方百计地尝试改进自已。一方面我们又清醒地知道自身班额大,条件还较差,不能教条化的照抄照搬那些小班化的成功教改经验。只有根据自身实际,根据初三实际,找准改革的契合点,改革才能立竿见影。后来在教研室张克举等各位领导的大力协助指导下,我们以课改为契机,以课堂为阵地,指导初三教师以“更新教育观念、提高课堂效率”为突破口,以“变革学习方式、精讲多练”为主要内容,以“低起点、小周期、可操作、务实效”为原则积极进行课题立项,并大胆尝试。学校同时加强课题过程管理,通过听“推门课”、“随机课”及写案例分析、课题进展报告来督促教师进行课题研究。同时为突出实效性,大胆改革“听评课”形式,摒除以前听评课时教师争上普通课型,难课型“必要上——不会上——无人上”的现象,以教研组为单位,规定上“新课型研讨课”,如语文组的“综合性学习课”、“作文辅导课”、“名著鉴赏课”、“现代文阅读指导课”;数学组的“习题讲评课”、“思维创新课”;英语组的“口语交流课”、“学法指导课”;政治组的“时事探究课”等。以此来引导教师力戒经验主义,力戒形式主义,勇于尝试创新,于尝试中反思,加强合作反思,于反思中进步,取得了显著效果。

 立足实际,居安思危,勇于创新使子弟人在十余年间不断发展,实现了一次次自我超越,取得了一个个令同行刮目相看的骄人业绩。然而更为弥足珍贵的是我们于发展中合力铸就了一种精神,一种“求实创新、无私奉献、团结协作”的子弟精神!正是贯穿于子弟人工作作风中的这种精神,使他们自上而下,不讲空话,不搞花架子,点点滴滴务求实效,方方面面敢争第一;也是这种精神,使他们淡泊名利、甘为人梯,人人心有教育,个个心有学校;还是这种精神,使他们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在发展中前进,在前进中发展。这种精神是子弟一切胜利的源泉,是我们多年来制胜的法宝。

 成绩属于过去,辉煌写于身后。未来的日子,我们将更加努力,于教育大潮中,乘课改东风,扬创新之帆,执务实之桨,共创子弟教育更加光辉灿烂的明天!

推荐访问:宗教工作经验材料 工作经验 中招 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