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洛阳

  千年帝都-洛阳

 洛阳,地处中原,居中国经济战略承东启西的枢纽地带,是进入中国中西部地区的门户。它北临黄河,南依洛水,有近5000年历史,既是一座中国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也是资源丰富、文化发达、交通便利、科技实力雄厚的新兴工业城市,现辖1市8县6区,总面积15208平方公里,市区面积544平方公里;总人口615万,市区人口140万。

 洛阳是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和重点旅游城市。城市的兴起距今有4千多年的历史,从公元前21世纪中国第一个王朝——夏朝的建立起,先后有13个朝代在此建都,被誉为“千年帝都”。因这里曾墨客骚人云集,故有“诗都”之称,牡丹香气四溢,又有“花都”、“牡丹花城”的美誉。

 洛阳有非常丰富的人文景观,其中龙门石窟是中国三大石窟之一,白马寺是中国第一座官办佛教寺院,洛阳古墓博物馆是世界上最大的古墓群,此外还有二程墓、白园、关林等一大批历史遗迹。洛阳的自然风光同样引人入胜,“天津晓月”、“龙门山色”、“洛浦秋风”、“马寺钟声”等洛阳八景风格不同,景色秀丽,使人流连忘返

 伟大的洛阳在新石器时代末期曾是神圣之地。地处伊洛河交界,这里被称作“夏之遗”,在地理上是中国的中心。因此,洛阳与神圣密不可分。公元前2070年,夏朝皇帝泰康将都城迁到洛河与沂河交界的城市,叫做斟鄩。公元前1600年,商朝皇帝汤打败桀,成了夏朝最后的君王,建立西亳,洛河旁的新的都城。现今洛阳城还存有西亳的遗址。

 公元前1136年,周朝侯爵建立成周,让残余被捕的周朝贵族居住。此侯爵还将九母王鼎从周朝首都豪京运到成周。第二个西周首都,王城(又称洛邑)建立在周城西边15千米的地方。公元前771年, 王城成了东周的首都。公元前510年,东周首都迁至成周。后来,汉朝首都洛阳本该建在成周。成周遗址今天仍在,坐落在白马寺东侧两千米的地方。今天的洛阳就是建立在当年的王城遗址上,就是今天的王城公园。

 公元25年,洛阳成为东汉首都。以后的几个世纪,洛阳都是中国财政中心。公元68年,中国首座佛教寺院白马寺建成于洛阳。这座寺庙现今仍然保存着,但存的是16世纪翻新过的建筑。安世高是洛阳城第一个传播佛教的僧人。

 166年,罗马国王马尔库斯?奥勒利乌斯(161-180)派第一位罗马使者到达Rinan海(今天的越南),最后来到洛阳。

 第二个世纪末期,中国逐渐没落,进入了无政府状态。

 “这种没落为黄巾之乱提供了可乘之机。叛乱虽被政府军队在184年平息,但此后动乱不停,最终演变成了内战。在189年9月24日,汉代首都洛阳城遭焚城,全国叛乱到达顶点。知道220年代,中国国内的动乱才逐渐平息,三分天下的局势开始形成。”

 公元190年, 董卓撤退,命令他的士兵洗劫洛阳,将洛阳城夷为平地。朝廷因此移到更适合防守的西部城市长安。经过一段动乱时期后,魏国文帝在公元220年定都与此,洛阳再次繁盛。晋朝,魏的继任者,同样也定都与洛阳。晋朝被侵略者入侵后被迫迁都建康(今天的南京),洛阳惨遭毁城。

 公元493年,北魏迁都至洛阳,开始重建破损的龙门石窟。3万多佛像被发掘。很多雕塑有双面。文明皇后墓和永宁寺,一座九成高的宝塔也建在此处。

 唐朝期间,洛阳成为“东方首都”,人口达到了一百万,仅次于世界上最大城市,唐代的“西方首都”,长安。在短暂的五代期间,洛阳是晚唐的首都。洛阳在之后的朝代中再也没有成为首都。

 。

 洛阳市坐落在河南省的西部,地处黄河的南岸,因其位于古时洛水的北岸而得名。洛阳的历史文化源远流长,被誉为“华夏第一王都”以及“中国历史上建都时间最早、朝代最多、时间最长的都城”,可以说自从洛阳建成之时,就是为都城而建,据相关史书记载,周武王平定天下后便“迁宅于成周,宅此中国”,后来的中州、中土、中原、华夏,甚至是中国等称谓都是源自于洛阳。“永怀河洛间,煌煌祖宗业”。在历史上,以当时的洛阳城为核心的河洛地区,被称为“河南”,是华夏民族最早的政治活动中心之一。中国自有史料记载以来的夏商时期,洛阳始终都是这片地域的政治中心,前后共十三个朝代建都于此。洛阳更是中华文明的起源地,中华民族最早的历史文献“河图洛书”就出自于这里,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文化与河洛文明,组成了华夏文明的重要的一部分。

 历史文化

 龙门石窟作为中国最著名的三大石刻艺术古迹之一,地处河南省洛阳市南郊约12公里处的伊河两岸,并与山西云冈石窟、甘肃敦煌莫高窟以及甘肃麦积山石窟并称为中国的四大石窟。龙门石窟从开始建造至今已有千余年的历史,并在多个朝代中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甚至可说是损毁严重,但就算其所遗留的部分也足可体现出超绝的艺术水平以及曼妙的形态。为了加强对这里的保护,以及为后世留下这难得的宝贵遗产,龙门石窟于2000年11月30日被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龙门石窟最早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即公元493年的前后开始兴建,后又经历长达400余年的多个朝代大规模的营造,是历代皇室贵族祈愿造像最为集中的地方,体现出了皇家的意志和行为。目前现存窟龛2345个,题记和碑刻2680余品,佛塔70余座以及造像10万余尊,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极高艺术造诣的体现。

 传统建筑

 河南白马寺坐落在河南省洛阳市老城区以东的一片古树之中,有着“中国第一古刹”的美名。洛阳白马寺有着悠久的历史,其始建于东汉永平十一年即公元年68年,距今已逾两千余年,是佛教传入中国以后所修建的第一座寺院,寺内至今仍留存有大量的元代夹纻干漆造像,如三世佛、二天将、十八罗汉等,均十分珍贵。自洛阳白马寺开始,中国的僧院便泛称为寺,白马寺也因此成为中国佛教的起源地。曾经有多位高僧,甚至是外国名僧均来此览经求法,因此白马寺被尊称为“祖庭”以及“释源”。历史上白马寺曾几度兴废,又几度重修,其中以武则天时期所兴建的规模最为庞大。白马寺是一座坐北朝南的长方形院落,主要建筑包括天王殿、大佛殿、大雄殿、接引殿、毗卢阁、齐云塔等。

 传统曲艺

 河洛大鼓最早发祥于清末民初时期,是以洛阳琴书为基础而发展形成的,历史上又曾被称为“鼓碰弦”、“大鼓京腔”以及“洛阳大鼓”,直到1952年才正式命名为河洛大鼓。洛阳琴书旧时称为“琴音”,是以我国传统的七弦古琴作为伴唱乐器。后来在洛阳琴书唱腔的基础上融合了鼓儿词的曲调,并逐渐吸收了河南坠子和山东大鼓的演唱形式,进而形成了一种全新的大鼓书形式,一直传唱至今。当地人把河洛大鼓称为“说书”,现今在洛阳地区也常把“说书唱戏”联在一起,其传统的表演形式为:“主唱者左手打钢板,右手敲击平鼓,另有乐师以坠胡伴奏”,河洛大鼓通常以“愿书”的形式,在乡村的庭院中进行表演。

 传统艺术

 唐三彩是在中国唐代时期产生出的一种低温釉陶器,釉彩通常包括黄、绿、白、褐、蓝、黑等颜色,但大都是以黄、绿、白三色作为主色,因此其通常被称为“唐三彩”。由于河南省的洛阳市是唐三彩最早,而且最多的出土地区,因此又被广称为“洛阳唐三彩”。唐三彩主要吸取了中国国画以及雕塑等工艺美术的特色,生产至今已逾一千多年的历史,有着“东方艺术瑰宝”的美誉。唐三彩的制作工艺十分复杂,是一种有着浓郁的传统中国元素风格的艺术工艺品。

 当地购物介绍

 洛阳购物攻略

 洛阳的工艺品和土特产琳琅满目,购物场所比较多且集中,所以非常方便。著名的唐三彩,在洛阳已有百年的历史。洛绣是洛阳传统的工艺品,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还有牡丹、梅花玉、黄河鲤鱼等。

 传统购物

 丽景门在“真不同”中州店后面,城门里有家三彩艺是专营现代唐三彩的店家,里面品种繁多,式样别致,买唐三彩的首选地。过了丽景门往后走就是洛阳的老街了,整条街道风格古朴,还能吃到各种各样的小吃。

 现代生活

 洛阳现代一点的购物中心当属地标性质的新都汇,位于洛阳市西工区中心中州中路与解放路交汇处,邻近王城公园及洛阳火车站,从这两个地方打的过来都只需一个起步价6元。它有四层三部分组成:

 国际名店街:家乐福超市、各种品牌服饰专卖店。

 中华食通天:小吃广场、餐饮店。推荐:百碗羊汤。

 休闲娱乐城:酒吧、电影院。推荐BABYFACE

 每年四月是牡丹盛开的时节,牡丹繁盛之地洛阳以牡丹为依托开展的一系列文化活动。牡丹花会是中国四大名会之一。

 自隋唐以来,城都或乡间的赏花活动,逐渐形成了一种集中观赏形式——牡丹花会。如唐代的长安;北宋时的洛阳;南宋的天彭、余杭、成都;明代的亳州、曹州;清朝的北京等地,相续是中国牡丹的栽培中心,一年一度的“牡丹花会”或“花展”驰名天下 。

 现如今,国内规模较大的牡丹花会举办地有三处:一是洛阳牡丹花会(4月15——25日);二是菏泽牡丹花会;三是彭州牡丹花会。

 洛阳青铜器制造业历史悠久,始于夏代,盛于西周。自1973年以来,洛阳工艺美术研究所和工艺美术厂,复制了数千件仿古青铜器,主要有马踏飞燕、犀牛、醉邪、方彝、车马俑、人物俑、奔马、各种酒器、刀、剑等。洛阳仿古青铜器的制作成功,不仅再现了历史的风貌,而且还可以做为室内装饰品,带给人们艺术的享受。

推荐访问: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洛阳 名城 中国历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