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教学改革培训心得体会

赴浙江高职院校培训心得体会

为了交流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实践情况,学习浙江等沿海地区示范性高职院校和名师的教学经验,建立与他们的旅游管理、酒店管理类专业教师工作联系的渠道,为今后的教学研究工作的交流和提高创建有利条件,商贸旅游学院领导郭娟带领系部专业负责人,于2011年7月11日-17日对浙江某旅游示范性高职院校进行了考察学习。现将考察学习情况总结如下:

一、考察学习情况介绍

1、王院长介绍学院基本情况、示范创建过程中遇到的难题

(1)基本情况:硕士多、职称高。该校为国家首批28所示范院校之一,下设酒店、财务管理、烹饪、导游、电子商务、旅游管理、酒店管理等专业。4700多名在校生,其中3000名专科生、1500名本科生、200多名硕士及博士研究生。目前成为中国饭店业的“黄埔军校”,全中1/3以上的酒店经理均在该校学习过。已加入世界联合国旅游组织、亚太旅游协会„„对外交流密切,2008年成为国家示范,且是唯一的一家旅游职院。

(2)示范创建中的难题:一是工学结合难;
二是生产性实训难以实施;
三是顶岗实习难做(旅游、酒店管理专业好做)。

(3)高职教育本身的难题:一是高水平、大规模的兼职教师难请;
二是顶岗实习的实习基地按教学环节管理较难;
三是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的工学结合实施起来很难。

2.介绍经验(最大的收获)

(1)真正贯彻工学结合的切入点在于:专业建设层面、课程建设改革和配套的资源环境的开发。

专业“中观”层面(人才培养模式):“订单培养”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现在已规模化,很好地解决工学结合的问题,订单培养比例占毕业生的60%-70%;
二是酒店系统订单班的学生,三年级全部进入专设的“银领班”学习,完全由酒店系统派师资授课,第6学期即以准员工身份进入酒店实习。

课程微观层面(基础环节,课程建设模式):实行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课程。

强调从工作过程出发,按典型工作岗位,将原有课程体系重构。

先有岗位开发,由企业专家、专业教师共同进行,找准岗位对应的知识、能力、素质;
然后开发课程标准;
最后按课程标准进行课程建设,进行更扎实的含教学条件、考核机制等在内的配套资源的建设。

最大特点:

一是全真的实训条件,职业氛围浓厚:如旅游系的教学场所的走廊上挂着的均是全国各知名景点的介绍,学生就算休息时体会的也是酒店方面的

二是全真的实践操作

三是全由学生自主进行商业营运,老师指导。如酒吧的调酒,用的全是世界各种真实的酒品;
烹饪专业学生各实训室均是按目前高档宾馆标准建造,学生在其中实战演练,如刀功、摆盘后的成果,由学生亲自掌勺,做出来的饭菜就是教师餐厅的早、中餐,对学院来说,节约了食堂的人工成本,又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实战操作。

二、交流互动:

(1)师资队伍建设模式:

双元双优--优秀的校内专任教师,优秀的行业兼师(二级部门的业务经理、业务骨干)。二者前期共同开发专业标准,中期共同开发课程标准、进行备课、上课、授课,后期共同考核,实行做中学、做中教、做中考。考核时,命题由兼职教师提供最新的业务资料

(2)酒店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

实行8点1线的专业建设思路,实施“岗位+证书+订单”(岗证单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了一个目标、两条主线、三维育人的“123”人才培养思路,组建了由职业技能训练师、职业素质培养师、职业知识传授师构成的“三合一”育人团队。系统化的课程体系按照人才培养模式来设置。

(3)实地参观实训室:饭店博物馆、中式餐饮实训室、西餐实训室、前厅模拟实训室、客房实训室、高档宴会实训室、烹饪实训室„„各实训室职业氛围浓厚。该学院还建了一座宾馆,由学生营运。

(4)参观学习杭州运营出色的酒店。如杭州歌德大酒店、杭州万豪大酒店,学习酒店独特的管理特色。

(5)问与答

问:非订单班与订单班的教学管理如何开展?

答:订单班的进行调整,非订单班照原计划进行,双线并线) 问:教研教改、科研工作如何开展?

答:两条线:教务处负责省教育厅高教处的省精品专业、精品课程、教研教改等项目的政策支持、经费支持、过程监控和绩效考核。科研处:负责教育规划处的课题之类的项目)实地参观实训室:中餐实训室、导游模拟实训室、互动英语实训室、西餐实训室、烹饪实训室、前厅客房实训室等。学生创业园(非常成功)先由学生进行创意策划,学院评审认为可行的,由学生自主申请,办理营业执照,实际进行经营,让学生真刀实枪地干,是全真的实践。

问:如何处理院校的导游教材与导游证考证教材的关系?

答:校本教材的开发不以出版为最终目的。浙江导游考证教材就是院校与旅游局联合开发的。

问:高职院校重学生技能培养,酒店培训与院校培训的差别,贵校如何处理? 答:酒店培训是真刀实枪,均以实物演示,不计成本,但院校培训要考虑高实训成本与低收费之间的矛盾,必须考虑成本。

措施:一是争取了浙江政府支持,近3年专项投入800多万元,实训原料预算纳入学费中;
二是高职教育不一定必须以技能实操为主,可以考虑重培养学生的管理能力,可考虑采用成果展示型(如每年举行一次大型的酒会,将专业课程要求融入)、管理应用型等方式。

问:贵校在海外实习基地的建立如何开展?

答:由学院海外办与实习办共同开发,中外双方共同派老师管理,负责学生安全管理。目前海外实习、就业学生量虽然不大,但工作效果好,运行通畅。目前已建立的海外项目主要包括:美国的迪斯尼乐园、迪拜七星级酒店、英国的苏格兰等。实习分3个月、6个月、一年、长期的实习与就业,费用由学生自行负担。

问:师资队伍如何管理?

答:管理原则--分类指导、各尽其才本科教师:科研有明确要求;
专科教师:科研是需要的,但主要重在职业教育的科研(重双师型教师)新进的青年教师:必须挂职锻炼半年。教师双师,领导也要双师。

三、体会和建议

(1)专业设置与定位,应与地方产业经济紧密对接.由于该学院所处地理位置的优越性,经济发达、财力雄厚,所以硬件条件没法参照学习,但他们先进的职教理念确实值得我们借鉴。我们感触很深的是:他们的专业建设紧密对接当地产业经济,如浙江的服装、宁波的家电、浙江的旅游等。

(2)教育理念上树立大专业观,但专业培养目标宜细不宜粗。教育理念上树立大专业观,作为专业群来建设,可以实现师资、实训条件等教学资源共享,由主专业对群中的其他专业起到辐射、引领作用,这无疑是对的。但具体落实到各专业,我们觉得专业定位不能太宽泛,专业培养目标不能大而广之,应结合具体岗位群或当地产业、经济特点来细分,以体现自身优势和特色。

(3)学院把“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与实施”作为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突破口,探索出“转变教师观念先行,课程转型与提升教师能力同步,教学条件、机制与制度做好支撑与保障”的改革路径,较好的解决了学习与工作二元割裂的问题,使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确定了区别与本科、中职、职业培训的符合高职教育类型的专业培养目标与规格。

(4)以系统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基础知识和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彻底打破传统的学科系统化课程体系,构建有利于高职人才培养的工学结合课程体系。由于新课程体系来源于整体化的职业分析,根据企业实践专家成长历程中经历的典型工作任务设置专业核心课程,以学习性工作任务为载体,系统开发理实一体课程,较好的实现了“做中教”、“做中学”;
以实际工作任务为载体安排生产性实训,使学生充分感受职业氛围;
以岗位工作任务为载体安排顶岗实习,强化职业意识。这样,以工作任务贯穿的课程体系,将工作与学习有机结合在一起,很好的解决了学习与工作二元割裂的问题,并随着工作任务由模拟到真实的逐级递进,学生的职业能力、职业道德和职业意识逐步提高。

(5)根据“工学一体”课程体系要求,深化校企合作,系统规划教学团队、教学条件、机制与制度建设。采取引进与培养行业领军人物,引领专业发展;
以优惠政策吸引行业、企业能工巧匠加盟,加强实践教学指导;
积极选派专任教师参加国内外培训,安排青年教师下厂锻炼等措施,建设高水平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通过完善理实一体专业教室建设、引企入校建设生产型教学车间、积极拓展校外实训基地等为实现教学做一体提供保障。通过建立“工学三学期,就业三证书”制度,促使学生获取职业资格,丰富工作经历。

(6)在办学理念方面,学院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质量求生存,以创新求发展,以特色创品牌”的办学指导方针,积极深化学院内部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突出高职办学特色,成立20余个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与行业企业共同开发人才培养方案,保持着所开设专业同行业间的密切联系,使培养人才不断适应市场的变化与需求。

(7)实境育人。在职业素质方面,学院开展了“实境育人”的基地建设。多年的经验证明,用人单位更看重高职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包括职业技能、合作能力、动手能力、协调力和创新能力等。为此,学院还进一步强化实训基地软硬件建设,建成了融教学、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和技术研发功能为一体的5个具有真实工作环境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实现了“五个合一”,即:教室与场景合

一、教师与师傅合

一、学生与徒弟合

一、作业与产品合

一、育人与创收合一。

我们学院作为一所高职院校,与兄弟院校相比,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学团队建设、实训基地建设、机制及制度建设、教学条件保障等多方面均存在着较大差距。今后,我们将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加强内涵建设,加大教学条件建设力度,大力推进校企合作,加强专兼结合优秀教学团队建设,进一步建立健全教学质量监控和保障体系,实施高职文化建设工程,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以构建工学结合课程体系为突破口,对各专业开展基于工作过程、项目导向的课程开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突出综合职业能力培养。

我们真诚希望学院多创造一些机会给有潜力的、积极上进的青年教师,加大专业的、有价值的培训力度,加强学院的内涵建设。

浅析高职教育教学改革

信息工程系

教育部教高[2000]2号文指出:“高职高专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特征是: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为根本任务,以适应社会发展需求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毕业生应具备基础理论适度、技术应用能力强、知识面较宽、素质高等特点。”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培养的是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高级强调的是理论基础宽厚,应用型强调的是技能熟练程度。培养的学生应在具有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要重视理论性,加强实践性,突出实践性教学环节,贯彻“必需够用”的原则和“以综合素质为基础,以应用为主线,以能力为中心”的教学指导思想。

高等职业教育既有高等教育的属性,又有职业教育的属性,它既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又不同于一般中等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它有其自身内在的本质特性和要求。所以高职教育既要遵循普通高等教育的一般规律,更要充分体现职业教育的特殊要求,办出高职特色。高等职业教育在专业设置、培养模式、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建设、教学内容、实践环节等方面应该都有自己的要求与特色。

传统的高职院校在教学中出现的最大弊端就是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忽视了对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只是被动地适应课程、吸纳课程,教师为教而教,学生为学而学,教和学都脱离了做,使学生失去了动手操作的实践机会。鉴于以上问题,高职教育改革必须改进教学方法,从加强课堂教学的实践性做起,让学生既动脑又动手,使他们在实践中掌握知识,在实践中提高素质,在实践中培养能力,以符合高职教育的目标和高职教育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特点,突出自己的办学特色和优势。

一、大力实施课堂教学模式改革

课堂教学改革的原则: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益,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打牢基础。

一堂好课的标准。传统上的标准一般是:专业内容熟练,重点突出,难点分散,语言流利且富有感染力,逻辑思路流畅,教态自然,板书精心设计;
教学符合计划进度,教学文件齐全,多媒体使用得当;
课堂管理效果好,能够教书育人;
与学生有互动和交流,等等。改革后一堂好课新的标准应该是;
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为目标,以任务训练为主要形式,以职业活动导向为基础,以项目为载体,实现教学做一体化。

基于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有:学工交替、学工并进、订单培养、项目导向、任务驱动、产学一体、顶岗实习、亦厂亦校、校企融合、预先就业、双向生培养、结合地方经济、全方位合作、实训科研就业一体等模式。要逐步探索实施“素质基础、能力核心、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1355”模式。一条主线,以素质和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
三个平台,基本素质平台、职业能力与素质平台、创新创业教育平台;
五个不断线,素质教育、职业行动能力培养、创新创业教育、计算机操作及应用、英语训练不断线;
五个合一,车间与教室、学生与学徒、教师与师傅、理论与实践、作业与作品合一。

要运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如分组讨论法、问题探究法、案例分析教学法、角色扮演法、引导探究式教学法、头脑风暴法、谈话教学法等。要综合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如有效运用多媒体教室和一体化教室进行课堂教学;
合理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提高项目教学效率;
通过QQ、MSN等信息交流平台,为学生答疑解难;
充分利用校内外教学资源,扩大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综合素养;
建设共享型课程教学资源平台,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服务。

二、教、学、做一体化

以实际生产任务为载体,以培养实际工作能力为目标开展“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实践。“教学做一体化”就是将理论教学内容与实训内容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创造出学生能看、能摸、能操作的教学环境,做到教中学,学中做,做中学,教、学、做合一。

这种教学模式将传统教学中的以书本为中心,以理论知识为中心转移到以实践为中心,以实际生产为中心,克服了传统教育中重教不重学,重知不重行,重教师主导作用而忽视学生主体地位,以及教与学脱节、学与用分离的弊端。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讲解必要的理论知识,又要突出专业技能的训练,通过“做”一方面使学生学以致用,另一方面使学生用以促学.它把学与用很好地统一起来,书本知识与学生的感性认识结合起来,理论与实践联系起来,使教学效率和教学设备的利用率大大提高,使教学内容更具有针对性,教学过程更具有实效性。

高职院校的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甚至有厌学情绪。“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让学生真正体会到主人翁的地位,以具体的生产任务和岗位要求为载体,使学生把自己的学习和未来的发展有机的联系起来,这样才能够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能够以主体的地位自觉地构建知识体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还应特别重视课堂教学中的讨论环节,多给学生以实际锻炼的机会,促进学生在参与过程中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做人。

三、创新科学评价机制,体现改革价值导向

就目前高职学院教师的组成结构来说,非师范类的教师占有相当大的比例,特别是专业课教师,他们大多未受过专门的师范训练,对专业业务熟悉但对教育涉猎不深,大部分教师对专业方面留意较多,对先进的教育理念关注较少;
还有一部分教师过分强调了职教与普教的区别,但忘记了高职教育本身也是教育,很多与普教存在着的共性之处没有很好地加以借鉴。现在看来,课堂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已不再是各种理论细节的讨论,而应该让所有的教师都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这个新起点就是,每一位教师都必须有现代教育的观念和意识,在课堂教学中必须体现素质教育理念、开放教育理念、能力本位理念等。惟有这样的新起点,课堂教学观念才能得到全面更新,教学改革才能真正有所突破,课堂上才可能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自主思考、自主探索,学生才能学到终身受益的东西。惟有这样的新起点,课堂的教学时空才能真正开放,课内、课外才能成为有机的统一,课堂的利用率才能提高;
师生的大部分精力才不至于耗费在识记教材的“只言片语”上,“请进来”和“走出去”才是理所当然。惟有这样的新起点,课堂教学才能更注重知能的结合,职业能力才可能是结构性而非点式、线性的,实践才不至于沦落为理论教学的点缀,“选修”才不至于是“挂羊头卖狗肉”;
课堂教学才可能真正“有效”。

从各种各样的高职学院的教学管理来看,当前课堂评价的主要依据仍是“教学规范”。就“规范”本身而言,其作为课堂评价主要依据是无可厚非的。但“规范”与“创新”本身是一对矛盾,两者之间是一种交替发展的过程。“教学规范”应该是动态的,更应是发展的,切不可墨守成规、一成不变,其涵盖的指标在一定时间内必须作相应调整。要改革课堂教学,就必须着手改变这种评价机制。作为价值导向,“鼓励教师的教学创新”是一个新标准。重新审视原有的“教学规范”,对原先统得过多、限得过死的规范适当删减。

四、考试内容及方法的改革

改善学生评价制度是教学改革的推进器。目前大学的考试普遍是教师根据大纲的要求出一份试题对学生进行闭卷笔试,学校检查教学质量也大多是通过闭卷笔试来进行,这样的考试有其合理的一面,但它只注重了笔头答题的技能和理论知识的熟记,忽视了口头表达能力和生活操作技能,只注重标准答案,忽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才能。要改变这种状况,高职高专的考试要尽可能多地进行口试和实际操作检测,考试内容上要根据专业特性及其实际需要检测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和能力情况,从而促使高职高专院校注重实际操作技能的训练,培养出合格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在当前高职院校中,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一般采取三种考试方式:闭卷、开卷考试、课外论文。闭卷考试特别是以客观题为主时,不利于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不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更谈不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开卷考试中,学生一般不会主动认真复习,评卷的公正性、客观性较差。课外论文的考试中,教师忽视对学生知识掌握的检测,评分的主观性较大,工作量大。面对诸多考试中所存在的问题,教师应坚持高职教学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的指导原则,不同的课程采取不同的考试方式。基础课多采用闭卷考试,但应增加试题的灵活度以重点考核学生理解、应用知识的能力,在平时增加小论文的写作、分组讨论合作学习、课堂几分钟小考等,为综合评定学生的学习成绩奠定基础。专业课考试中,应采取闭卷、课外论文、技能面试等综合形式,促使学生既巩固知识又训练能力。

摘要:本文从高职院校办学定位与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契合,坚持把德育教育放在首位,坚持提高教学质量为切入点,在培养模式上创新办学特色,建立一支具有鲜明职业特点、教练型的师资队伍,为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培养高素质应用型、技能型人才。

关键词:社会发展;
人才培养;
高职教学改革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深入和市场化程度的提高,社会发展呼唤着具有远大政治抱负、敬业奉献思想、职业人文素养、政策法律观念、经济效益头脑、组织管理才华、职业岗位能力、竞争取胜意识、开拓进取意识的德才能兼备人才。来自社会的信号,清楚地反映出,社会对人才的选择,吸收和使用,具有强烈的市场属性,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要主动服务于经济建设,服务社会发展,必须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人才需求的办学模式,培养受社会欢迎的经济建设,行业企业需求的应用型技能型高级人才。

一、高职院校办学定位与社会对人才需求要进一步契合

随着社会日益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知识的不断更新,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其主要特征,需求的是人才具有明确的奋斗方向,积极向上,不断进取,敢于挑战的精神。同时社会需求的人才要具有较扎实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并通过实践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储备,优化知识结构。更重要的是,当今社会需求人才要具有较强的职业岗位适应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开拓职业未来能力。众所周知,高校毕业生是当今社会重要的人力资源,而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为这一资源的主要方面。[1]因此,高职院校办学定位与社会需求的符合度要进一步契合。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育人为中心,以能力为本位,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求的,既有科学人文素养,又有职业岗位技能,具有健全人格和良好职业道德的高素质应用型、技能型人才。

二、社会需求政治素质高、职业人文素养好、敬业奉献强的人才,高职院校必须坚持把德育教育放在首位

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要具有敏锐的政治洞察力和透彻的理论分析能力,能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十八大精神,准确地分析新形势、新问题,具有较强的原则性、预见性和创新性;
要牢固树立报效祖国的志向和强国富民的思想,具有坚韧不拔的毅力和锐意进取的气魄;
树立高尚道德品质和崇高职业献身精神,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艰苦创业、奋力拼搏,在金钱、利益面前拒腐防变、廉洁自律正确处理个人与单位、单位与国家之间的关系,保证行业企业和事业在深化改革中沿着社会主义方向不断发展壮大。社会对人才政治素质的高标准要求,高职院校必须努力加强和改进德育教育工作,积极探索在新形势下创新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工作,找准经济发展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结合点,牢牢把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重视对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引导学生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真诚守信的观念、艰苦奋斗的思想。同时要培养学生具有法律意识,遵纪守法的观念,加强学生的职业道德与敬业精神的培养,自觉抵制拜金主义、利己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的影响。[2]在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和德育教育时,要注意改变传统“灌输式”抽象理论为主的教育方式,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和改革教育教学方法,采用讲授、谈心、讲座、讨论、咨询、社会调查、社会实践等方式教学。也可采用案例、项目、任务导向、现场说教、启发思维等新颖、活泼、生动的教育形式教学,突出哲理性,注重实效,使德育教育入情、入理、入耳、入脑,让学生在思想上接纳,在行动上适应,在生活上见效,将外在的道德要求转化为学生内在的精神需要,将社会的道德规范,转化为学生的品德心理结构,变被动受教育为主动接受教育。在思政课教学和德育教育中,要始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教育全过程,引领高职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思想和牢固的职业道德观念,在学校期间就养成良好的职业人文素养和奉献敬业精神。[3]

三、社会发展要求职业素质高,动手能力强,并具有竞争意识的开拓进取型人才,高职院校必须以坚持提高教学质量为切入点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既需要有科学文化素养,又要有经济头脑,懂得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还要要有真才实学和过硬本领,能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好技术技能,不怕吃苦、敢创敢干,能在基层一线发挥重要作用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同时要能够根据行业企业内外环境的变化,审时度势,科学应对,善于从错综复杂的变化中,看准方向,发现机会,把握未来,制定切合实际的发展目标,保证行业企业在变幻莫测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现代职场中更需要知识结构合理,技能结构优化,职业素养良好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在生意洽谈、人情世故中,要有雄辩的口才,对答如流的言辞,沁人肺腑的辞令,彬彬有礼的风度,训练有素的处事行为。要有广泛的社会交际和良好的人缘关系,能够营造和睦融洽、团结协作的内部环境,善于沟通行业企业与外界的关系,取得社会公众的信赖和支持;
有强烈的经营意识和勇于创新的精神,以及强烈的机遇意识和时效观念,敢于为天下先的探索精神,有胆识、有气魄、敢闯、敢干、敢于进取,大胆创新,不断创造未来,开拓新市场,工作效率高的复合型人才。[4]社会发展要求具有真才实学和过硬本领的应用型、技能型复合型人才,高职院校必须顺应社会发展,服务社会需求,主动适应地方经济社会需求突破传统的办学模式,改革教学体制,采用全新的办学理念,调整改造专业和课程设置,围绕培养合格人才这个中心,加强重点专业、重点课程建设,根据不同专业培养的目标和人才规格的要求,制定和修订高职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重新设计学生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基本技能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目标。

在高职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中,要强化职业岗位核心课程和职业技术基础课程的教学工作。同时,要重视高职学生的素质拓展课程的训练工作,要积极探索以大学生素质拓展体系为延伸的人才培养路径,形成高职院校办学特点。[5]要灵活设置与人才市场需求无缝对接的课程,要引入行业企业技术标准,在“必需、够用”,“突出职业性、岗位性和实践性”,推行任务驱动,项目引导、强化自主学习,注意过程考核,构造学习性强,加大选修课份量,及时引进新课程,优化课程结构,加强理工渗透和文理兼容,促进课程内部专业知识和基础知识、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结构合理化,保证各相关知识的最佳搭配。实现职业素养与业务、知识与能力、理论与实践、近期要求与远期需要诸关系的统一。拓宽知识面,优化知识和能力结构,用新思想、新概念、新技术更新教学内容,及时传授给学生最新的理论知识和最先进的技术。要根据专业特点和教学目的,遵循认识规律和教学规律,精心设计教学程序,科学安排教学环境,熟练运用各种有效教学方法,实施“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实习教学”三段式教学模式,增加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广度和深度,突出理论知识的运用和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理论实践性,针对性和实用性教学,注意知识的转换性和业务的创造性,强调自我发挥能力、组织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侧重训练运用技巧,注意应用能力和适应能力的培养。要对高职学生加强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的培养。要注意因材施教,分类培养,把学生的基本要求与学生个性特长发展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学生按照社会发展和行业企业的需要与自己的特长充分发展。要改革教学方法,改进教学手段,打破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理论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大力运用“理实一体”教学模式,采用“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法,建构“以情境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以实践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切实加强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动手能力的案例教学、项目教学、模拟教学、现场教学,启发式教学、任务驱动教学,以及微课教学。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职场中,社会实践中去锻炼,在真实环境下曝光和真刀实枪的环境中演练,进行针对性的成型塑造,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适应能力,以及职业情感精神。

四、社会发展需求应用型、技能型人才,高职院校必须在培养模式上创新办学特色

社会发展需求应用型、技能型人才,高职院校必须在培养模式上创新办学特色,培养适应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是社会赋予高职教育庄严责任。高职院校要时刻关注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变化,特别要关注地方经济转型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不断优化专业结构,主动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要牢牢把握专业建设方向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符合度,积极将专业建设与区域产业规划对接,提升专业服务产业能力。高职院校在教学改革中,要重视课程改革,坚持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方法,赋予能力全新的内涵意义,高度重视课程建设人才培养的支撑度,将学习过程、工作过程与学生的能力和个性发展联系起来。[6]走出传统的学科体系课程框架束缚,构建以职业能力培养为基础的新课程模式。在职业能力培养上,要在实训教学环境的现代化、职场化和信息化建设上与社会发展需求人才有效对接,要在实训基地中融入行业企业元素,实现育人功能的对接和互补。社会发展需求用得上的高质量技术技能型人才,高职院校必须要建立一支具有鲜明的职业特点、教练型的师资队伍。高职院校当前首要任务是积极实施“教练型师资队伍培养工程”,把双师型队伍建设的重点放在“工作教练的培养上”,教师要到行业企业挂职、顶岗工作、参与管理、轮训,培训成为师资培养的新常态。

参考文献:

[1]叶玮光,陈军,刘晓敏.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能力养成途径探究[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2013,(4):87-88.

[2]宋翠芸,江春.职业学校教育教学与高素质人才[J].中国冶金教育,2013,(5):72-74.

[3]沈定文,李友清.地方高校产学研合作的探讨与实践———以湖北科技学院为例[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2,(32):142-144.

[4]阚雨沐.基于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4,(12):30-31.

[5]杨健,沈斐敏.面向综合应用型安全工程人才培养的实验教学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3,(9):178-182.

[6]曾明.基于素质教育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J].黑龙江教育,2014,(3):73-75.

大学对教师水平要求较高,也要进行一些特别的入职培训。那么大学教师在入职培训后有什么心得体会呢?下面小编为你提供的高职院校教师岗前培训心得体会,希望能帮到你。高职院校教师岗前培训心得体会(一)

8月17日至28日,作为厦门大学嘉庚学院新录用的专任教师,我们接受了学院组织的一系列岗前培训,以下是培训后的一些体会。

首先,培训扎实“有料”。王瑞芳院长和戴一峰副院长的理念沟通、院情总览使我们认识到独立学院的特性、优势及劣势;
嘉庚学院的位置、战略目标及实施路径等,使我们的脑海里马上有了一幅图景。由此树立了危机意识,也认识到只有通过大家的努力共同把学院办好,才是与这个组织共同成长。

其次,注重效率和公平,王院长在讲话中多次使用“组织”一词,让我们体悟到院领导十分注重组织文化建设及对组织行为的引导和规范等,也让我们体会到组织的强大力量,组织的合力远不是一个人的力量可比的,关键还在于“组织”,也即组织规范的制定及其执行力。

第三,作风细腻、务实。此点从教务部、教学与科研促进部及人力资源部的报告中可以体现出来,其它诸如ppt技巧、教务管理系统等软件的培训也使我们尽快熟悉了学校日常教学所需要的技巧。

第四,注重“以心传心”。新老教师见面会独具特色,几位来自一线的、已脱颖而出的老师的教学经验可以总结为两个字——“用心”,工作用心处,各种自创或借鉴的招数用起来才到位,也才会有良好的效果。

第五,构建服务文化。学院各部门之间、师生之间强化了服务意识而淡化了管理的色彩,如学院尽可能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服务,学院各部门为老师服务,老师为学生服务等等,服务的意识使各部门真正配合起来,顺利运转,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这一宗旨。

总之,培训期间体会非常多,相信各位新同事也有同感。通过培训,学院的愿景、“以学生为中心”的办学理念及“有效教学见长”的办学特色已得到广泛认同,学院已有的组织文化使新进人员在思想上与组织保持一致,也是今后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脚点,培训的效果是好的。

高职院校教师岗前培训心得体会(二)

通过遴选我有幸成为xx学院教学队伍中的一员,开始了自己人生新的征程。为了使我们新进的教师能够尽快熟悉学校的工作环境,尽快转型成长为一名合格的高校教师,融入到xx学院这样一个大集体中,学校人事处安排我们参加了相关课程学习,给我们讲课的都是在教学一线上从事多年高教工作的教授们,他们用科学的观点、独特的视角、精辟的语言、娴熟的教法给我们这些刚刚踏入高校的新进教师上了一堂堂精彩的难得的好课。

虽然这次培训的时间很短暂,但是内容却很丰富。短短六天之内,我对黄淮学院的基本情况、未来发展改革方向、教学人事管理规章制度和科研工作现状有了更加全面而深刻的了解,对于如何成为一名合格优秀的高校教师和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对于高校教师应当具备的基本理论知识有了更加系统深入的学习。这次培训使我拓展了知识面、开阔了眼界,也使得我对未来的工作充满了信心和动力,现将自己的心得总结如下:

一、对高校教师这一职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我培训前对教师这一职业的理解,认为教师只要教好书就行了。通过培训我认识到“教书育人”是教师的根本职责,“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教师不仅要传道、授业、解惑,而且要在生活中关心了解爱护学生。同时我也深刻的认识到了做好一名教师要有高尚的道德品质,要有广博的知识和专业的教育教学能力,同时还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孔子曰:“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首先要有高尚的人格,这样才可以更好的教育学生,学生有学习的榜样,可以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言教不如身教。教师应该热爱学生,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通过对学生的爱,走进学生的心灵,这样才能赢得学生的信任,这时会有奇特的教育效果,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知识的乐趣,使得学生健康成长。

因此在以后的工作中除了做好教书这一项基本工作之外,我还将深入的了解和关爱学生,做他们成长道路上的“良师益友”。

二、对教学工作技巧和策略有了深入系统的学习

如何成功的转型成为一名合格的优秀教师是新进教师的首要任务。这次培训着重从教学工作的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对新进教师进行了培训,通过学习我掌握了高校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方法导论等基本理论知识,使我能应用科学的方法指导教学,在教学实践中联系理论知识,形成有效的教学经验。同时我还掌握了基本的一些授课技巧和策略,包括如何备课、如何上课、如何提高教学效果、如何利用板书和新媒体进行课堂教学等,为我未来实际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这次培训还使我充分认识到了备课的重要性,如何使自己能够有质量有效率有能力地教好这门课,使学生能够持续地从心灵深处接受我的教学,这就需要我努力地备课,努力地锻炼,努力地学习。在暑假期间我将遵循“备课程、备学生、备大纲、备教材、备课程”的备课原则,认真负责的做好下学期的备课工作,为下学期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良好基础,争取早日成为一名优秀的高校教师。

三、对未来的工作充满了信心和动力

在本次培训中,贯穿一个中心,就是对新教师的鼓励。鼓励我们要赶快适应新的教学环境,生活环境,人际关系环境等;鼓励我们要更加理性地认识社会,认识自己的角色;鼓励我们要做一名终身学习型老师,做一名能够不断适应新知识新问题新环境的老师;鼓励我们要坚持创新,在教学中发挥自己的聪明和才智,争做教学发展的弄潮儿。这些鼓励,使我对未来的工作充满了信心和动力,也使我对自身的职业生涯规划有了更清晰的定位和认识。

在未来的工作中我将把自身的职业生涯规划融入到xx学院的发展战略中,xx学院正在转型成为一所具有“开放性、地方性、应用型、国际化”,根据此发展方向,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将坚持“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实践育人”的原则,努力站好“教学关、科研关、实践关、管理关”,努力把xx学院的学生培养成为“就业能称职、创新有能力、深造有基础、发展有后劲”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今天,处在时代的冲突中,科学的发展日新月异,人们的思想观念更新,一些突出的矛盾影响社会的发展。我们作为教师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响应国家号召,科教兴国,培养创新应用型人才,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

通过聆听各位专家教授精彩讲座,使我对未来在黄淮学院的工作充满了信心和动力。我深刻的认识到要成为一名合格优秀的高校教师,不仅要有高尚的道德品质,要有广博的知识和专业的教育教学能力,同时还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投入到当前的教育改革中。教师岗前培训在使我获得成长和进步的同时,也使我意识到自己欠缺的东西还很多,因此,我会一如既往地虚心向资深教师求教,同加强学习和自我修养,使自己早日成长为一名合格的高等学校教师。

高职院校教师岗前培训心得体会(三)

7月底到8月上旬,我有幸参加了由西南大学组织的重庆市第19届新进高校教师教师岗前培训,授课的老师丰富的教学知识,优秀的教学方法,令刚刚踏入人民教师这个光荣职业的我在许多方面得到了启发。

艾兴教授所讲解的高等教育学使我对教师这个职业有了新的认识。我深刻地认识到:

首先,教师是文化的传递者。“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从知识传递的角度来反映了教师工作的重要性,传道授业的老师,解惑的学者。

其次,教师是榜样。所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也正是这个意思,这里主要涉及做人的问题,学生都有向师性,实际上是做人的一种认同感。同时学生受教育的过程是人格完善的过程,教师的人格力量是无形的、不可估量的,教师要真正成为学生的引路人。

第三,教师是管理者。教师要有较强的组织领导、管理协调能力,才能使教学更有效率,更能促进学生的发展。

第四,教师是父母。作为一名教师,要富有爱心,教师对学生的爱应是无私的、平等的,要时时为学生着想,就像父母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同时,教师还要善于发现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和发展需要,有针对性地给予帮助和关怀。

第五,教师是朋友。所谓良师益友,就是强调教师和学生要交心,师生之间的融洽度、亲和力要达到知心朋友一样。最后,教师是学生的心理辅导者。教师必须要懂教育学、心理学、健康心理学等,应了解不同学生的心理特点、心理困惑、心理压力等,以给予及时的帮助和排解,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

教育心理学是心理学与教育相结合的产物。学习教育心理学的首要任务在于揭示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发展智力和能力,形成道德品质、培养自我意识、协调人际关系的心理规律,揭示学生的学习活动和心理发展与教育情境的依存关系,从而使教育工作建立在心理科学的基础上,提高教育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因此,对教育心理学的学习有助于帮助我们青年教师尽快熟悉和适应高校的教育工作,尽快完成从学生到教师的角色转变,以尽快成为一名合格的大学教师,全面履行教书育人的职责,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自觉进行教学改革。只有运用符合科学规律的教学方式、方法,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冯维教授深入浅出的为我们讲解了教育心理学这么学科,并在讲学过程中加入了她在其他地方讲座的实例为我们分析比较了教育心理学的重要性,使我收益颇丰。

“师者,人之模仿也”,古往今来,多少人用诗一般的语言来赞美教师,赋予教师以崇高的荣誉。道德主要是调整人们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和规范。一个社会,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广大教师的辛勤而有效的劳动,那么这个社会、国家、民族的文明过程必将中断,人类将永远处于愚昧无知的状态之中。因此,教师职业是一种崇高而又神圣的职业。“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教师职业之所以崇高,不仅因为它的光荣,还在于它的无私奉献精神,更在于其将“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视为人生的最大幸福,最高的人生价值观。袁顶国教授在讲解这门课程时运用了大量的实例,并且在课程的最后,更是用了一部新加坡的经典教育方面的电影《小孩不笨2》来更直接的介绍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应该思考的一些问题,以及如何才能更好地达到真正的育人、树人的目的。如果一个教师能够尽心尽力地教育和培养学生,并以自己的崇高道德品质言行一致地做学生的表率,使学生成为对社会、对国家、对人民有用之材。所以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提高教师职业道德素质,既是人民教师的崇高职责和时代赋予的使命,也是教师自我完善的要求,它对建设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把学生培养成为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深远的意义。

杨挺教授更是从他丰富的知识和经验为起点给我们讲授了高等教育法规这门课程。通过本次学习使我对高等教育法规有了总体的认识,明确了高校教师的权利和义务,学会了运用法律法规来处理高等教育中的纠纷与维权。国家颁布的《教育法》、《教师法》、《高等教育法》等法律法规以确保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同时也用法律形式确保了教师与受教育者的权利与义务,使我国的教育事业朝着依法治教、依法育人的方向发展。

高尔基曾经说过:“只有满怀自信的人,才能在任何地方都怀有自信沉浸在生活中,并实现自己的意志。”也许,对于我们新教师来说,只要有克服困难的信心,才能取得好的开端,而好的开端,便是成功的一半。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我将不断开拓进取,脚踏实地,以一名优秀教师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深入调查研究总结规律,把握特点,形成新的工作思路,用自己的热情,良好的师德,进取的心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这次培训活动已经把我领进了教育教学的神圣殿堂,对教师来说,成长最重要的是以终身学习为途径的自我培训,我将用自己扎扎实实的教学教学探索和实践,做个不断进步,永不停步的阳光教师,做个无愧于“老师”这个神圣称谓的好老师。

示范性高职院校创建工作培训心得体会

**省示范性高职院校创建工作培训班进入了第三天,按程序该写心得体会了。其实,没这一项安排,我也按捺不住,要说几句,要写几行!我的感受是两点,

一、申报示范学院的成功,是民院办学以来的新高峰。

二、走向明天的辉煌仍任重道远。

一、培训期间出现了几个热词,如“里程碑”、“升级版”、“进军号”。对这些热词,我是从下面四个方面解读的。

1、吴院长来民院后,出台了《**民院十二五发展纲要》,提出了翻三番的目标。 而翻三番的目标正在加快实现。提高了教职员工待遇。人数过10000,收入过7000万,人均收入7万。据院长报告说,现在民院教职工人均收入从2010年的3.5万,上升到去年的6.9万,教职员工享受了改革的成果。大大调动了教职员工的积极性。

2、**民院的改革由扩大规模,上升到抓内涵建设。由单一的师范教育向民族职业教育转型。原来的师范教育,规模小,学子们望门墙而不能入。而今,发展到8个系部,35个专业,由师范类发展到航空、运输、服务、建筑等领域,形成了平民教育,大众化的教育。会上正式提出了“一切为了专业建设”的口号,吴顺发院长作为民院的号手,正式吹响了创建省示范高职院校的进军号!

3、三年大刀阔斧的改革,为莘莘学子营造了一个求学的精神圣地! 改善办学条件,建设美丽校园,学校真正成了四型校园。生态型、公园型、民族型、数字型。这样的校园,不仅是在**,在全国也是比较超前的。而且各种设备设施正在加速完善。

4、在民院摧枯拉的改革浪潮中,产生了一个优秀的领袖团队。人是第一财富。民院有一个优秀的行政团队。这是一个敢于担当,能够担负,富有能量的团队。忠诚、创新、奉献的民院精神,首先在他们身上表现,向心力,凝聚力、战斗力的民院力量首先在这个团队形成。正是这个团队,制订了民院十二五发展纲要,构建了民院示范高职院校的框架,描绘了**民族学院的发展蓝图。

吴院长是这个团队的领头雁,记得吴院长作报告时,情到激动处,挥舞着手大声说:“一切用钱能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从这句台词中,我们看到了他的气魄与胆识,一起分享了他的骄傲与自豪,同时也感觉到了再造一个辉煌的信心和力量。吴院长是个有斗志,想做事,敢做事,能做事的人。面对今天的成就,他没有辜负党的重托与民院的期望,展望未来,他有带领民院教职员工走向下一个高峰的必胜的信心,他给开拓进取的民院师生胜利的信念和巨大的鼓舞!

二、成功转型任重道远

袁书记在报告中如实的说出了自己的感受,他认为,专业建设“不能像猴子掰苞谷,掰一个丢一个”;
校企合作,要走出“浅而不深,低而不高,粗而不精”的状态。袁书记的话,说出了前段办专业的盲目性。

听了袁书记的话,想着学院的未来,总认为学院创示范高职院校准备还不是很充分!

首先是认识不足,而今要进行思想斗争,第一大战役应在思想领域。不解放思想,不统一认识,就难打胜仗。专业建设就又会是猴子掰苞谷“掰一个丢一个”。一是领导认识了,老师没认识;
二是就领导而言,口头认识了,没有从骨子里根本认识。口头认识只是从工作需要,找几个理由,轮到自己子女就是传统教育。三是从行动上没有与职教挂钩,说的是职业教育,做的是传统教育。不了解教育的对象,不理解职业教育的要素。不懂得高职教育的目标、任务、宗旨、方针。把学生当差生与贫困生,孺子不可教也,天生是做流水线的料!四是有纲要,无人读纲要,对人才定位“三位一体”(军人品格、学生风格、银领技能),很少有人体会!没有从招生走到就业的人,要他参与职业教育,那只能是纸上谈兵。五是自己与职业教业格格不入,自认生不逢时,传统教育没有发展空间,职业教育又看不到发展前途,无心为之!等 等 。

其次,是师资问题没有解决的可行性。学院在发展战略上固然有师资保障这一项,但只讲到了需要配置的比例,需要的标准与要求,如何进购这些原材料。仅这些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关键是师资没货源。目前是师资严重不足,10000人规模,教师应有556人可我们现有在职在编教师才258人,学科带头人才3个。专业师资至少差200多。如按学校高级职称教师占全体教师的45%算,500X45%,目前也要225个教师。专业教师按1:23算,专业师资就差得更远了。恰恰相反,恐怕25个专业教师都没有。解决燃之急是聘用。解决长远问题是培训。可国家没统一安排,省里没计划。学院领导也到高等院校去招过(如天津工程物理师范学院),供不应求,没有计划,学院领导只能空手而回。当我们工科类专业发展到一两千人的时候,高薪聘教师,出不起钱,低薪又没人来。其实,我们的家长与学生都很聪明,到校一考察,就知没师资,只能另投高师了。做职业教育,家长有时很精明,到校后,一看师资,二看实验室,三看实训基地,四看就业单位。我校入校率低,流失率高,专业师资短缺是一个重要原因。按照计划标准也培养不出专业师资。有实战经验的专业教师,从教收入太低,跳槽快。高薪从外聘用的,是凤凰牌,也飞得快!所以在专业师资上,要不拘一格降人才。既要考虑国家标准,又要兼顾实用性原则!华德电子应用技术学院,第一年招生,只招了30个人,而且是师资班,第二年才招电子应用技术的学生,而今学院不仅不缺师资,而且成了全国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我们办专业,也一定要未雨绸缪啊!

再次,是资金的缺乏。为什么专业办不起来,为什么大家都要到民院来办学。说穿还是资金问题。有的是专业教师配套不到位,请不到好的专业教师。在这方面。德国职业教育可打开我们的思路。在德国,职业教育专业教师可享受国家津贴,待遇就于袁隆平。假如中国有这政策,就不愁没有人当职业教育的专业教师了。其次是实习实训基金配套不到位。很多合作办学者,就是奔民院平台来,结果民院的实习实训工作跟不上,专业只能流产!

工程技术系项目部没经费从事教育研究,只能走出一条路,把研究的任务留给学校吧!我认为,做强大要走自己的路,跟着别人,束缚太多,符合了上级要求,也未必是真正的强大。湘北女校是做强大后,上级教育行政给戴上的光环。相反,很多学校或企业强大后,当上级主管找到发展强大的秘密时,这个学校或企业却走到了蹦溃的边缘。

第四,学院六个校办企业,还是骑驴看唱本的事。职业教育要进口,更要出口。不仅目前要订单,更要长效的订单。校办企业要面对市场,特别是工科类专业,靠企业支撑。职业教育的产品输出要企业,产品的验证要企业。企业的命运与专业的命运是相互联系的,

第五,要大兴职业教育研究之风。学院领导博学多才,有远见卓识,能统筹兼顾,教学研究已列入教育发展议程。我认为在学院这么多研究所中,要侧重两个职业教育研究所,一是民族特色专业开发研究所,由单一的少数民族培训,拓展到少数民族工艺与制造业!二是工科类职业教育研究所,解决教育教学中的难题。处理好学校与企业中的关系。大兴教研之风,会加快专业建设的发展!

体育场馆的建设,硬件的投入与专业的分布安排,学科标准引进教师与学生面向市场的实用教师如何统一或过渡,等等,这一切都要钱,计划安排了1.5亿,恐怕只会超过。所以实现民院的梦,充满了期盼,还要不断探索与追求!

教育的事教改的事,都有是教师的事,解决了教师问题,其它问题将会迎忍而解!

**民院既是民族职业学院, 就应有它的担当,不仅是着眼岳阳经济,更应面向中国民族经济!

示范性高职院校创建工作培训心得体会

各位读友大家好!你有你的木棉,我有我的文章,为了你的木棉,应读我的文章!若为比翼双飞鸟,定是人间有情人!若读此篇优秀文,必成天上比翼鸟!

**省示范性高职院校创建工作培训班进入了第三天,按程序该写心得体会了。其实,没这一项安排,我也按捺不住,要说几句,要写几行!我的感受是两点,一、申报示范学院的成功,是民院办学以来的新高峰。二、走向明天的辉煌仍任重道远。

一、培训期间出现了几个热词,如“里程碑”、“升级版”、“进军号”。对这些热词,我是从下面四个方面解读的。

1、吴院长来民院后,出台了《**民院十二五发展纲要》,提出了翻三番的目标。 而翻三番的目标正在加快实现。提高了教职员工待遇。人数过10000,收入过7000万,人均收入7万。据院长报告说,现在民院教职工人均收入从2010年的3.5万,上升到去年的6.9万,教职员工享受了改革的成果。大大调动了教职员工的积极性。

2、**民院的改革由扩大规模,上升到抓内涵建设。由单一的师范教育向民族职业教育转型。原来的师范教育,规模小,学子们望门墙而不能入。而今,发展到8个系部,35个专业,

1 由师范类发展到航空、运输、服务、建筑等领域,形成了平民教育,大众化的教育。会上正式提出了“一切为了专业建设”的口号,吴顺发院长作为民院的号手,正式吹响了创建省示范高职院校的进军号!

3、三年大刀阔斧的改革,为莘莘学子营造了一个求学的精神圣地! 改善办学条件,建设美丽校园,学校真正成了四型校园。生态型、公园型、民族型、数字型。这样的校园,不仅是在**,在全国也是比较超前的。而且各种设备设施正在加速完善。

4、在民院摧枯拉的改革浪潮中,产生了一个优秀的领袖团队。人是第一财富。民院有一个优秀的行政团队。这是一个敢于担当,能够担负,富有能量的团队。忠诚、创新、奉献的民院精神,首先在他们身上表现,向心力,凝聚力、战斗力的民院力量首先在这个团队形成。正是这个团队,制订了民院十二五发展纲要,构建了民院示范高职院校的框架,描绘了**民族学院的发展蓝图。

吴院长是这个团队的领头雁,记得吴院长作报告时,情到激动处,挥舞着手大声说:“一切用钱能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从这句台词中,我们看到了他的气魄与胆识,一起分享

2 了他的骄傲与自豪,同时也感觉到了再造一个辉煌的信心和力量。吴院长是个有斗志,想做事,敢做事,能做事的人。面对今天的成就,他没有辜负党的重托与民院的期望,展望未来,他有带领民院教职员工走向下一个高峰的必胜的信心,他给开拓进取的民院师生胜利的信念和巨大的鼓舞!

二、成功转型任重道远

袁书记在报告中如实的说出了自己的感受,他认为,专业建设“不能像猴子掰苞谷,掰一个丢一个”;
校企合作,要走出“浅而不深,低而不高,粗而不精”的状态。袁书记的话,说出了前段办专业的盲目性。

听了袁书记的话,想着学院的未来,总认为学院创示范高职院校准备还不是很充分!

首先是认识不足,而今要进行思想斗争,第一大战役应在思想领域。不解放思想,不统一认识,就难打胜仗。专业建设就又会是猴子掰苞谷“掰一个丢一个”。一是领导认识了,老师没认识;
二是就领导而言,口头认识了,没有从骨子里根本认识。口头认识只是从工作需要,找几个理由,轮到自己子女就是传统教育。三是从行动上没有与职教挂钩,说的是职业教育,做的是

3 传统教育。不了解教育的对象,不理解职业教育的要素。不懂得高职教育的目标、任务、宗旨、方针。把学生当差生与贫困生,孺子不可教也,天生是做流水线的料!四是有纲要,无人读纲要,对人才定位“三位一体”(军人品格、学生风格、银领技能),很少有人体会!没有从招生走到就业的人,要他参与职业教育,那只能是纸上谈兵。五是自己与职业教业格格不入,自认生不逢时,传统教育没有发展空间,职业教育又看不到发展前途,无心为之!等 等 。

其次,是师资问题没有解决的可行性。学院在发展战略上固然有师资保障这一项,但只讲到了需要配置的比例,需要的标准与要求,如何进购这些原材料。仅这些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关键是师资没货源。目前是师资严重不足,10000人规模,教师应有556人可我们现有在职在编教师才258人,学科带头人才3个。专业师资至少差200多。如按学校高级职称教师占全体教师的45%算,500X45%,目前也要225个教师。专业教师按1:23算,专业师资就差得更远了。恰恰相反,恐怕25个专业教师都没有。解决燃之急是聘用。解决长远问题是培训。可国家没统一安排,省里没计划。学院领导也到高等院校去招过(如天津工程物理师范学院),供不应求,没有计划,学院领导只能空手而回。当我们工科类专业发展到一两千人的时候,高薪聘教师,出不起钱,低薪又没人来。其实,我们的家长与学生都很聪明,到校一

4 考察,就知没师资,只能另投高师了。做职业教育,家长有时很精明,到校后,一看师资,二看实验室,三看实训基地,四看就业单位。我校入校率低,流失率高,专业师资短缺是一个重要原因。按照计划标准也培养不出专业师资。有实战经验的专业教师,从教收入太低,跳槽快。高薪从外聘用的,是凤凰牌,也飞得快!所以在专业师资上,要不拘一格降人才。既要考虑国家标准,又要兼顾实用性原则!华德电子应用技术学院,第一年招生,只招了30个人,而且是师资班,第二年才招电子应用技术的学生,而今学院不仅不缺师资,而且成了全国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我们办专业,也一定要未雨绸缪啊!

再次,是资金的缺乏。为什么专业办不起来,为什么大家都要到民院来办学。说穿还是资金问题。有的是专业教师配套不到位,请不到好的专业教师。在这方面。德国职业教育可打开我们的思路。在德国,职业教育专业教师可享受国家津贴,待遇就于袁隆平。假如中国有这政策,就不愁没有人当职业教育的专业教师了。其次是实习实训基金配套不到位。很多合作办学者,就是奔民院平台来,结果民院的实习实训工作跟不上,专业只能流产!

工程技术系项目部没经费从事教育研究,只能走出一条路,把研究的任务留给学校吧!我认为,做强大要走自己的路,

5 跟着别人,束缚太多,符合了上级要求,也未必是真正的强大。湘北女校是做强大后,上级教育行政给戴上的光环。相反,很多学校或企业强大后,当上级主管找到发展强大的秘密时,这个学校或企业却走到了蹦溃的边缘。

第四,学院六个校办企业,还是骑驴看唱本的事。职业教育要进口,更要出口。不仅目前要订单,更要长效的订单。校办企业要面对市场,特别是工科类专业,靠企业支撑。职业教育的产品输出要企业,产品的验证要企业。企业的命运与专业的命运是相互联系的,

第五,要大兴职业教育研究之风。学院领导博学多才,有远见卓识,能统筹兼顾,教学研究已列入教育发展议程。我认为在学院这么多研究所中,要侧重两个职业教育研究所,一是民族特色专业开发研究所,由单一的少数民族培训,拓展到少数民族工艺与制造业!二是工科类职业教育研究所,解决教育教学中的难题。处理好学校与企业中的关系。大兴教研之风,会加快专业建设的发展!

体育场馆的建设,硬件的投入与专业的分布安排,学科标准引进教师与学生面向市场的实用教师如何统一或过渡,等等,这一切都要钱,计划安排了1.5亿,恐怕只会超过。所以实

6 现民院的梦,充满了期盼,还要不断探索与追求!

教育的事教改的事,都有是教师的事,解决了教师问题,其它问题将会迎忍而解!

**民院既是民族职业学院, 就应有它的担当,不仅是着眼岳阳经济,更应面向中国民族经济!

各位读友大家好!你有你的木棉,我有我的文章,为了你的木棉,应读我的文章!若为比翼双飞鸟,定是人间有情人!若读此篇优秀文,必成天上比翼鸟!

7

示范性高职院校创建工作培训心得体会

第一篇:示范性高职院校创建工作培训心得体会 示范性高职院校创建工作培训心得体会

**省示范性高职院校创建工作培训班进入了第三天,按程序该写心得体会了。其实,没这一项安排,我也按捺不住,要说几句,要写几行!我的感受是两点,一、申报示范学院的成功,是民院办学以来的新高峰。二、走向明天的辉煌仍任重道远。

一、培训期间出现了几个热词,如“里程碑”、“升级版”、“进军号”。对这些热词,我是从下面四个方面解读的。

1、吴院长来民院后,出台了《**民院十二五发展纲要》,提出了翻三番的目标。而翻三番的目标正在加快实现。提高了教职员工待遇。人数过xxxx0,收入过xxxx万,人均收入7万。据院长报告说,现在民院教职工人均收入从xxxx年的xx万,上升到去年的xx万,教职员工享受了改革的成果。大大调动了教职员工的积极性。

2、**民院的改革由扩大规模,上升到抓内涵建设。由单一的师范向职业教育转型。原来的师范教育,规模小,学子们望门墙而不能入。而今,发展到8个系部,xx个专业,由师范类发展到航空、运输、服务、建筑等领域,形成了平民教育,大众化的教育。会上正式提出了“一切为了专业建设”的口号,吴顺发院长作为民院的号手,正式吹响了创建省示范高职院校的进军号!

3、三年大刀阔斧的改革,为莘莘学子营造了一个求学的精神圣地!改善办学条件,建设美丽校园,学校真正成了四型校园。生态型、公园型、民族型、数字型。这样的校园,不仅是在**,在全国也是比较超前的。而且各种设备设施正在加速完善。

4、在民院摧枯拉的改革浪潮中,产生了一个优秀的领袖团队。人是第一财富。民院有一个优秀的行政团队。这是一个敢于担当,能够担负,富有能量的团队。忠诚、创新、奉献的民院精神,首先在他们身上表现,向心力,凝聚力、战斗力的民院力量首先在这个团队形成。正是这个团队,制订了民院十二五发展纲要,构建了民院示范高职院校的框架,描绘了**民族学院的发展蓝图。

吴院长是这个团队的领头雁,记得吴院长作报告时,情到激动处,挥舞着手大声说:“一切用钱能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从这句台词中,我们看到了他的气魄与胆识,一起分享了他的骄傲与自豪,同时也感觉到了再造一个辉煌的信心和力量。吴院长是个有斗志,想做事,敢做事,能做事的人。面对今天的成就,他没有辜负党的重托与民院的期望,展望未来,他有带领民院教职员工走向下一个高峰的必胜的信心,他给开拓进取的民院师生胜利的信念和巨大的鼓舞!

二、成功转型任重道远

袁书记在报告中如实的说出了自己的感受,他认为,专业建设“不能像猴子掰苞谷,掰一个丢一个”;
校企合作,要走出“浅而不深,低而不高,粗而不精”的状态。袁书记的话,说出了前段办专业的盲目性。

听了袁书记的话,想着学院的未来,总认为学院创示范高职院校准备还不是很充分!

首先是认识不足,而今要进行思想斗争,第一大战役应在思想领域。不解放思想,不统一认识,就难打胜仗。专业建设就又会是猴子掰苞谷“掰一个丢一个”。一是领导认识了,老师没认识;
二是就领导而言,口头认识了,没有从骨子里根本认识。口头认识只是从工作需要,找几个理由,轮到自己子女就是传统教育。三是从行动上没有与职教挂钩,说的是职业教育,做的是传统教育。不了解教育的对象,不理解职业教育的要素。不懂得高职教育的目标、任务、宗旨、方针。把学生当差生与贫困生,孺子不可教也,天生是做流水线的料!四是有纲要,无人读纲要,对人才定位“三位一体”(军人品格、学生风格、银领技能),很少有人体会!没有从招生走到就业的人,要他参与职业教育,那只能是纸上谈兵。五是自己与职业教业格格不入,自认生不逢时,传统教育没有发展空间,职业教育又看不到发展前途,无心为之!等等。

其次,是师资问题没有解决的可行性。学院在发展战略上固然有师资保障这一项,但只讲到了需要配置的比例,需要的标准与要求,如何进购这些原材料。仅这些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关键是师资没货源。目前是师资严重不足,xxxx0人规模,教师应有xx6人可我们现有在职在编教师才xx8人,学科带头人才3个。专业师资至少差xx0多。如按学校高级职称教师占全体教师的xx%算,xx0xxx%,目前也要xx5个教师。专业教师按1:xx算,专业师资就差得更远了。恰恰相反,恐怕xx个专业教师都没有。解决燃之急是聘用。解决长远问题是培训。可国家没统一安排,省里没计划。学院领导也到高等院校去招过(如天津工程物理师范学院),供不应求,没有计划,学院领导只能空手而回。当我们工科类专业发展到一两千人的时候,高薪聘教师,出不起钱,低薪又没人来。其实,我们的家长与学生都很聪明,到校一考察,就知没师资,只能另投高师了。做职业教育,家长有时很精明,到校后,一看师资,二看实验室,三看实训基地,四看就业单位。我校入校率低,流失率高,专业师资短缺是一个重要原因。按照计划标准也培养不出专业师资。有实战经验的专业教师,从教收入太低,跳槽快。高薪从外聘用的,是凤凰牌,也飞得快!所以在专业师资上,要不拘一格降人才。既要考虑国家标准,又要兼顾实用性原则!华德电子应用技术学院,第一年招生,只招了xx个人,而且是师资班,第二年才招电子应用技术的学生,而今学院不仅不缺师资,而且成了全国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我们办专业,也一定要未雨绸缪啊!

再次,是资金的缺乏。为什么专业办不起来,为什么大家都要到民院来办学。说穿还是资金问题。有的是专业教师配套不到位,请不到好的专业教师。在这方面。德国职业教育可打开我们的思路。在德国,职业教育专业教师可享受国家津贴,待遇就于袁隆平。假如中国有这政策,就不愁没有人当职业教育的专业教师了。其次是实习实训基金配套不到位。很多合作办学者,就是奔民院平台来,结果民院的实习实训工作跟不上,专业只能流产!

工程技术系项目部没经费从事教育研究,只能走出一条路,把研究的任务留给学校吧!我认为,做强大要走自己的路,跟着别人,束缚太多,符合了上级要求,也未必是真正的强大。湘北女校是做强大后,上级教育行政给戴上的光环。相反,很多学校或企业强大后,当上级主管找到发展强大的秘密时,这个学校或企业却走到了蹦溃的边缘。

第四,学院六个校办企业,还是骑驴看唱本的事。职业教育要进口,更要出口。不仅目前要订单,更要长效的订单。校办企业要面对市场,特别是工科类专业,靠企业支撑。职业教育的产品输出要企业,产品的验证要企业。企业的命运与专业的命运是相互联系的,

第五,要大兴职业教育研究之风。学院领导博学多才,有远见卓识,能统筹兼顾,研究已列入教育发展议程。我认为在学院这么多研究所中,要侧重两个职业教育研究所,一是民族特色专业开发研究所,由单一的少数民族培训,拓展到少数民族工艺与制造业!二是工科类职业教育研究所,解决教育教学中的难题。处理好学校与企业中的关系。大兴教研之风,会加快专业建设的发展!

体育场馆的建设,硬件的投入与专业的分布安排,学科标准引进教师与学生面向市场的实用教师如何统一或过渡,等等,这一切都要钱,计划安排了xx亿,恐怕只会超过。所以实现民院的梦,充满了期盼,还要不断探索与追求!

教育的事教改的事,都有是教师的事,解决了教师问题,其它问题将会迎忍而解!

**民院既是民族职业学院,就应有它的担当,不仅是着眼岳阳经济,更应面向中国民族经济!

第二篇:创建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实施方案 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关于创建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教高[xxxx]xx号)、《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xxxx年度推荐院校预审标准》等文件精神要求,学院决定xxxx年申报创建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这次申报创建工作是学院“十一五”规划作出的“分二步走、力争实现两大目标”的重点工作,是巩固评建成果、促进学院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步骤,我们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充分认识学院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充分认识申报创建工作的重要意义,充分认识申报创建工作对学院事业发展的巨大推动力,以饱满的热情、昂扬的斗志认真做好申报创建的各项准备工作,努力实现学院发展历史上的新跨越。

为进一步加大学院创建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工作力度,加快创建步伐,保证各项创建工作扎实开展和有序进行。学院要求各项目建设工作组按照本方案的安排,努力开展工作,及时完成各项任务。确保在xxxx年5月xx之前,将各项目的建设方案材料上报汇总到工作组。

二、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 (一)创建领导小组:
组长:卓丽环 副组长:朱敏李海涛 顾问:朱仰东

成员:俞锦禄、仲肇森、费强、谢锦平、俞建新、顾剑新、潘其云

(二)创建工作小组:
组长:谢锦平

副组长:仲肇森、费强

成员:俞建新、顾剑新、潘其云、费国强、郁金观、黄建

(三)综合组 组长:仲肇森 副组长:费国强

成员:郑江平、范丽萍、张琰、景俊、谢伶俐、金纯等 (四)专业项目组(下设四个专业小组) 组长:谢锦平 副组长:俞建新

成员:顾剑新、郁金观、潘其云、黄建 1、《动物医学》专业小组 组长:顾剑新

成员:王彤光、陈谊、孙维平、王金福、曹彩琴、张雷 2、《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小组 组长:郁金观

成员:张江、刘影、张永霞、代书玲、蒋惠南、张雷 3、《都市园艺》专业小组 组长:潘其云

成员:唐祥宁、闵炜、陈建德、朱明德 4、《城市园林》专业小组 组长:黄建 成员:李宝昌、曹洪虎、刘承珊、翟建中、陈取英

(五)社会服务项目组 组长:费强

成员:周松良、秦梁、薛明、时代 三、专业建设项目创建工作安排 四、各项目组文稿格式要求(见附件1) 第三篇:高职院校新教师岗前培训心得体会 爱生敬业,争取做一名职教好教师 ——参加新教师岗前培训之心得体会

作为一名新教师,我非常荣幸参加了鹤壁汽车工程职业学院的新教师岗前培训,短短的五天,紧张而充实,结识了很多良师益友,感触颇多,收获甚丰。现总结如下:

一、了解了学院的历史与辉煌,对学院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

在开班仪式上,**院长就学院的创办与发展给我们做了详细介绍,其中*院长着重阐述了学院创造的“两个辉煌”:1学院从xxxx年6月xx日动工到xxxx年5月成功在教育部备案,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从无到有创办了一所高职院校,堪称一大辉煌;
2今年7月xx日,鹤壁市政府与黄河科技学院就在鹤壁汽车工程职业学院的基础上合作创办黄河科技学院汽车学院(本科)成功签约,学院成立不到两年,就向成为本科院校迈出如此重大的一步,堪称又一辉煌。李院长还从校区面积、招生模式等方面向我们描绘了黄河科技学院汽车学院未来发展的宏伟蓝图。

这“两个辉煌”和“一张蓝图”深深吸引了我,激发了我成为鹤壁汽院一名教师的自豪感。我坚信,在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两个辉煌”的鼓励和“一张蓝图”的指引下,英明的学院领导一定会带领大家顺利实现学院的转型升级、成功创办鹤壁市的第一所本科院校——黄河科技学院汽车学院。

二、了解了鹤壁的市情概况和发展规划,深深喜欢上了这座充满活力的美丽、幸福之城。***副院长在给大家做讲座的时候,从历史沿革、经济水平以及发展规划等方面对鹤壁市进行了风趣、全面的介绍。鹤壁市悠久灿烂的历史文明、星罗棋布的文化遗址,秀美壮丽的山水风景激发了我的好奇心与求知欲。

*院长讲到,穿境而过的淇河被誉为“诗河”、“史河”、“生态河”,《诗经》中有xx篇专门描绘了淇河沿岸的风土人情和自然风光,“南有漓江、北有淇河”的美誉印证了淇河常年保持一级水质的难能可贵;
鹤壁市一座移民城市,这里的领导干部和人民群众是团结勤劳、务实奋进的:xxxx年,鹤壁市在河南省地级市中率先开发建设了一座美丽的新城—淇滨区;
近年来,鹤壁市政府相继提出了“9+1”工程、鹤淇一体化、鹤淇产业聚集区、朝歌新城特别是职教园区等一系列发展规划,并且已经形成规模,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日益显现;
新时期,鹤壁市政府审时度势,相应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号召,提出了“大新区”的城市发展战略,并且制定了钜桥镇控制性详细规划。在去年,鹤壁市在中科院公布的全国城市幸福指数的排名中位居第七名。

鹤壁市发展思路清晰,建设成果显著,未来前景美好。我深深喜欢上了一座充满活力的创业之城,我对在这里建设美好生活、干出一番事业充满信心。

三、了解了职业教育的特点与发展,以能够成为一名职教教师感到无比荣幸。

***副院长、**老师和***教授先后给我做了关于职业教育以及如何成为一名职业教育好教师等方面的讲座。通过聆听这些专家的报告,我认识到职业教育在国家的教育发展布局中是与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和成人教育地位平行的四大教育类型之一,并且与高等教育相比,在国家定位、培养目标、教学实践以及生源特点等方面都有着明显的不同之处。

职业教育是对受教育者施以从事某种职业所必需的知识、技能的教育。职业教育不强调过深的、系统性的理论学习,注重的是够用、管用、实用的理论学习;
职业教育培养人才的地位是高级技能人才,注重的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因此在具体的培养过程中,实践实习的课时往往占到总课时量的三分之二甚至更多;
职业教育的学生文化基础较差,普遍存在一定的厌学情绪,辍学率较高;
职业教育的培养以学生为本,教学方法、手段等应积极主动适应学生的特点;
职业教育的生源普遍不足,面临招生难的问题等等。所有这些方面,对于职业教育的发展提出了困难和思考;
对于我们这些本科院校毕业的新教师而言,都是新问题、难问题。

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国家非常重视、支持职业教育的发展,职业教育的规模日益扩大,已和高等教育的规模基本持平,而职业教育的毕业生就业情况却明显高于高等教育。从事如此快速变革、未来一片光明的教育事业,唯有转变心态、快速适应并把握职业教育的规律,按照职业教育的特点努力工作,方能适应新岗位,创出好业绩。

四、爱生敬业,为成为一名师德高尚的“双师型”教师而努力。 据研究,职业教育的对象大多来自农村和城市的低收入家庭,他们作为应试教育的失利者,把家庭的希望与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寄托在了职业教育的求学上,他们渴望学得一门实用的技术、毕业后拥有一份美好的工作;
他们还是孩子,活力无限,可塑性强,三年的职业教育直接关乎他们的人生走向;
??。当各位领导与专家反复给我们讲职业教育学生的这些特点,我也深深感到自己肩上责任之重大,从心里我郑重告诉自己:一定要爱生如子,为每一名学生的未来负责,爱岗敬业,鞠躬尽瘁。

根据培训安排,***副院长给我们做了关于思想品德的专题讲座,*院长从“德、能、勤、绩、廉”五个方面给我们阐述了“德”的首位重要性,结合当今的一些热点问题并通过列举身边的一些例子,牛院长告诫我们应该操守怎样的伦理道德、政治道德、职业道德以及心理品德。我认识到,无论从事什么职业,德字为先,以后的工作中,我也会时时刻刻反思自己,经常照照镜子,切不可思想懈怠,放松对自己的要求。

***教授给我强调:“双师型”教师是高职教育对专业课教师的一种特殊要求,即要求专业课教师具备两方面的素质和能力——一要类似文化课教师那样,具有较高的文化和专业理论水平,有较强的教学、教研及教学能力和素质;
二要类似工程技术人员那样,有广博的专业基础知识,熟练的专业实践技能,一定的组织生产经营和科技推广能力,以及指导学生创业的能力

和素质。要想在职业教育的事业上干出一些成绩,成为“双师型”教师是最基本的要求,当然做到这一点,我还面临不少困难,这既是我的薄弱之处,也是我今后需要努力的地方。

岗前培训结束了,正式的教师生涯即将开始,站在新的起跑线,我踌躇满志、斗志昂扬。我一定时刻牢记李敏院长“干事、干实事、干创新的事”的谆谆教导,按照***副院长提出的发扬“钻天拱地”干劲的要求,踏实勤奋,爱生敬业,争取早日成为一名师德高尚的“双师型”教师,为学院的发展做一份自己的贡献!

第四篇:赴浙江高职院校培训心得体会 赴浙江高职院校培训心得体会

为了交流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实践情况,学习浙江等沿海地区示范性高职院校和名师的教学经验,建立与他们的旅游管理、酒店管理类专业教师工作联系的渠道,为今后的教学研究工作的交流和提高创建有利条件,商贸旅游学院领导郭娟带领系部专业负责人,于xxxx年7月xx日-xx日对浙江某旅游示范性高职院校进行了考察学习。现将考察学习情况总结如下:

一、考察学习情况介绍

1、王院长介绍学院基本情况、示范创建过程中遇到的难题

(1)基本情况:硕士多、职称高。该校为国家首批xx所示范院校之一,下设酒店、财务管理、烹饪、导游、电子商务、旅游管理、酒店管理等专业。xxxx多名在校生,其中xxxx名专科生、xxxx名本科生、xx0多名硕士及博士研究生。目前成为中国饭店业的“黄埔军校”,全中1/3以上的酒店经理均在该校学习过。已加入世界联合国旅游组织、亚太旅游协会??对外交流密切,xxxx年成为国家示范,且是唯一的一家旅游职院。

(2)示范创建中的难题:一是工学结合难;
二是生产性实训难以实施;
三是顶岗实习难做(旅游、酒店管理专业好做)。

(3)高职教育本身的难题:一是高水平、大规模的兼职教师难请;
二是顶岗实习的实习基地按教学环节管理较难;
三是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的工学结合实施起来很难。

2.介绍经验(最大的收获)

(1)真正贯彻工学结合的切入点在于:专业建设层面、课程建设改革和配套的资源环境的开发。

专业“中观”层面(人才培养模式):“订单培养”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现在已规模化,很好地解决工学结合的问题,订单培养比例占毕业生的xx%-xx%;
二是酒店系统订单班的学生,三年级全部进入专设的“银领班”学习,完全由酒店系统派师资授课,第6学期即以准员工身份进入酒店实习。

课程微观层面(基础环节,课程建设模式):实行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课程。

强调从工作过程出发,按典型工作岗位,将原有课程体系重构。

先有岗位开发,由企业专家、专业教师共同进行,找准岗位对应的知识、能力、素质;
然后开发课程标准;
最后按课程标准进行课程建设,进行更扎实的含教学条件、考核机制等在内的配套资源的建设。

最大特点:

一是全真的实训条件,职业氛围浓厚:如旅游系的教学场所的走廊上挂着的均是全国各知名景点的介绍,学生就算休息时体会的也是酒店方面的

二是全真的实践操作

三是全由学生自主进行商业营运,老师指导。如酒吧的调酒,用的全是世界各种真实的

酒品;
烹饪专业学生各实训室均是按目前高档宾馆标准建造,学生在其中实战演练,如刀功、摆盘后的成果,由学生亲自掌勺,做出来的饭菜就是教师餐厅的早、中餐,对学院来说,节约了食堂的人工成本,又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实战操作。

二、交流互动:

(1)师资队伍建设模式:

双元双优--优秀的校内专任教师,优秀的行业兼师(二级部门的业务经理、业务骨干)。二者前期共同开发专业标准,中期共同开发课程标准、进行备课、上课、授课,后期共同考核,实行做中学、做中教、做中考。考核时,命题由兼职教师提供最新的业务资料。

(2)酒店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
实行8点1线的专业建设思路,实施“岗位+证书+订单”(岗证单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了一个目标、两条主线、三维育人的“xx3”人才培养思路,组建了由职业技能训练师、职业素质培养师、职业知识传授师构成的“三合一”育人团队。系统化的课程体系按照人才培养模式来设置。

(3)实地参观实训室:饭店博物馆、中式餐饮实训室、西餐实训室、前厅模拟实训室、客房实训室、高档宴会实训室、烹饪实训室??各实训室职业氛围浓厚。该学院还建了一座宾馆,由学生营运。

(4)参观学习杭州运营出色的酒店。如杭州歌德大酒店、杭州万豪大酒店,学习酒店独特的管理特色。

(5)问与答

问:非订单班与订单班的教学管理如何开展?

答:订单班的进行调整,非订单班照原计划进行,双线并线)

问:教研教改、科研工作如何开展?

答:两条线:教务处负责省教育厅高教处的省精品专业、精品课程、教研教改等项目的政策支持、经费支持、过程监控和绩效考核。科研处:负责教育规划处的课题之类的项目)实地参观实训室:中餐实训室、导游模拟实训室、互动英语实训室、西餐实训室、烹饪实训室、前厅客房实训室等。学生创业园(非常成功)先由学生进行创意策划,学院评审认为可行的,由学生自主申请,办理营业执照,实际进行经营,让学生真刀实枪地干,是全真的实践。

问:如何处理院校的导游教材与导游证考证教材的关系?

答:校本教材的开发不以出版为最终目的。浙江导游考证教材就是院校与旅游局联合开发的。

问:高职院校重学生技能培养,酒店培训与院校培训的差别,贵校如何处理?

答:酒店培训是真刀实枪,均以实物演示,不计成本,但院校培训要考虑高实训成本与低收费之间的矛盾,必须考虑成本。

措施:一是争取了浙江政府支持,近3年专项投入xx0多万元,实训原料预算纳入学费中;
二是高职教育不一定必须以技能实操为主,可以考虑重培养学生的管理能力,可考虑采用成果展示型(如每年举行一次大型的酒会,将专业课程要求融入)、管理应用型等方式。

问:贵校在海外实习基地的建立如何开展?

答:由学院海外办与实习办共同开发,中外双方共同派老师管理,负责学生安全管理。目前海外实习、就业学生量虽然不大,但工作效果好,运行通畅。目前已建立的海外项目主要包括:美国的迪斯尼乐园、迪拜七星级酒店、英国的苏格兰等。实习分3个月、6个月、一年、长期的实习与就业,费用由学生自行负担。

问:师资队伍如何管理?

答:管理原则--分类指导、各尽其才本科教师:科研有明确要求;
专科教师:科研是需要的,但主要重在职业教育的科研(重双师型教师)新进的青年教师:必须锻炼半年。教师双师,领导也要双师。

三、体会和建议

(1)专业设置与定位,应与地方产业经济紧密对接由于该学院所处地理位置的优越性,经济发达、财力雄厚,所以硬件条件没法参照学习,但他们先进的职教理念确实值得我们借鉴。我们感触很深的是:他们的专业建设紧密对接当地产业经济,如浙江的服装、宁波的家电、浙江的旅游等。

(2)教育理念上树立大专业观,但专业培养目标宜细不宜粗。教育理念上树立大专业观,作为专业群来建设,可以实现师资、实训条件等教学资源共享,由主专业对群中的其他专业起到辐射、引领作用,这无疑是对的。但具体落实到各专业,我们觉得专业定位不能太宽泛,专业培养目标不能大而广之,应结合具体岗位群或当地产业、经济特点来细分,以体现自身优势和特色。

(3)学院把“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与实施”作为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突破口,探索出“转变教师观念先行,课程转型与提升教师能力同步,教学条件、机制与做好支撑与保障”的改革路径,较好的解决了学习与工作二元割裂的问题,使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确定了区别与本科、中职、职业培训的符合高职教育类型的专业培养目标与规格。

(4)以系统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基础知识和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彻底打破传统的学科系统化课程体系,构建有利于高职人才培养的工学结合课程体系。由于新课程体系来源于整体化的职业分析,根据企业实践专家成长历程中经历的典型工作任务设置专业核心课程,以学习性工作任务为载体,系统开发理实一体课程,较好的实现了“做中教”、“做中学”;
以实际工作任务为载体安排生产性实训,使学生充分感受职业氛围;
以岗位工作任务为载体安排顶岗实习,强化职业意识。这样,以工作任务贯穿的课程体系,将工作与学习有机结合在一起,很好的解决了学习与工作二元割裂的问题,并随着工作任务由模拟到真实的逐级递

进,学生的职业能力、职业道德和职业意识逐步提高。

(5)根据“工学一体”课程体系要求,深化校企合作,系统规划教学团队、教学条件、机制与制度建设。采取引进与培养行业领军人物,引领专业发展;
以优惠政策吸引行业、企业能工巧匠加盟,加强实践教学指导;
积极选派专任教师参加国内外培训,安排青年教师下厂锻炼等措施,建设高水平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通过完善理实一体专业教室建设、引企入校建设生产型教学车间、积极拓展校外实训基地等为实现教学做一体提供保障。通过建立“工学三学期,就业三证书”制度,促使学生获取职业资格,丰富工作经历。

(6)在办学理念方面,学院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质量求生存,以创新求发展,以特色创品牌”的办学指导方针,积极深化学院内部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突出高职办学特色,成立xx余个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与行业企业共同开发人才培养方案,保持着所开设专业同行业间的密切联系,使培养人才不断适应市场的变化与需求。

(7)实境育人。在职业素质方面,学院开展了“实境育人”的基地建设。多年的经验证明,用人单位更看重高职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包括职业技能、合作能力、动手能力、协调力和创新能力等。为此,学院还进一步强化实训基地软硬件建设,建成了融教学、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和技术研发功能为一体的5个具有真实工作环境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实现了“五个合一”,即:教室与场景合一、教师与师傅合一、学生与徒弟合一、作业与产品合一、育人与创收合一。

我们学院作为一所高职院校,与兄弟院校相比,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学团队建设、实训基地建设、机制及制度建设、教学条件保障等多方面均存在着较大差距。今后,我们将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加强内涵建设,加大教学条件建设力度,大力推进校企合作,加强专兼结合优秀教学团队建设,进一步建立健全教学质量监控和保障体系,实施高职文化建设工程,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以构建工学结合课程体系为突破口,对各专业开展基于工作过程、项目导向的课程开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突出综合职业能力培养。

我们真诚希望学院多创造一些机会给有潜力的、积极上进的青年教师,加大专业的、有价值的培训力度,加强学院的内涵建设。

第:示范性高职院校 xxxx年确定的示范性高职院校名单院校名称天津职业大学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黑龙江建筑职业技术学院上海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宁波职业技术学院浙江金融职业学院芜湖职业技术学院福建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威海职业学院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长沙职业技术学院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番禺职业技术学院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地区天津河北山西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山东河南湖南广东广西** 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四川陕西甘肃新疆

高职院校体育课田径教学改革探讨

【摘要】随着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深入,高职田径教学要以“以人为本”为指导思想,以“健康第一”为主要目标,全面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目前高职院校的田径教学指导思想仍然不明确,田径教学模式陈旧单一,学校各极领导和体育教师对田径运动不够重视,导致学生兴趣不高,加之田径老师教学综合素质不高,使学生厌倦田径运动,田径教学很难开展。在21世纪培养符合社会人才的要求下,高职院校田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关键词】高职体育 田径教学 改革探讨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5-0246-02

一、当前高?院校田径教学的现状和普遍问题

当前高职院校中的田径教学依旧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技术指导为主,忽视田径强身健体的作用。现行的教学仍以传授竞技技术为主,过于注重对技术的要求,而忽视了对健身教育的挖掘和对学生能力和素质方面的培养,以致造成教师只教技术方法,学生只是为了动作的规范而学,为了完成考试任务而学。长期以来,在以技术为中心的教学过程中,只注重了培养人才的一部分,而忽视了教学的根本指导思想。如果不及时调整教学目标,培养的人才很难适应社会的需求。

陈旧和多次重复的田径教学内容,不仅造成了体育资源的浪费,而且降低了大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加抑制了大学生参与。这种教学方法无法挖掘运动项目的趣味性和娱乐性,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无法调动学生参与其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传统的田径教学方法显得难以适应学生的体育需求,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对体育教学的热情和积极性,一味地从时间上、速度上、距离上来强调田径运动的高目标,让很多大学生难以从中体悟到成功的心理体验,囹圄了学生催人奋进的体育精神。田径教学模式上缺少必要的创新。在田径课堂教学中,教师依赖于过去的教学习惯,从课前的热身,到运动技能各动作要领的讲解与示范,再到学生的训练和学习,最后以集体的测试等固有的课堂教学模式,限制了学生对田径运动的好感和积极性。

二、高职院校田径教学改革的对策与措施

1.转变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树立正确的课程教学理念。体育教师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本着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使学生自主地接受并经常进行田径锻炼。新的体育教育观念却认为,学生的体育课程属于健身的范畴,竞技体育内容不能作为体育课程的主线,健身体育内容才应该是学生体育课的可开发内容。因此,高职体育教师应当关注社会的发展动态、新时期学生的发展特点、新课程标准下社会及学生的需求,思考怎样培养出与新课程标准接轨的优秀学生。

2.加强对学生田径教学教育理念的认知。在当前的高职田径课堂教学中,对体育理论课的教学与体育实践课的训练是两门独立的学科,教育理念作为教育改革的方向,如果不能从理念上给予体育课堂的教学作指导,将会直接导致体育教育的成败。为此,结合当前大学生体育教育实际,从田径教育的意义上树立终身体育锻炼的教育目标,最终实现对学生体育意识的培养。

3.优化田径教学内容,丰富教学资源。进一步丰富教学内容,注重田径教学内容的趣味性、知识性 根据高职院校的实际情况,结合学生的自身特点,优化田径教学内容,丰富教学资源。定向越野是体育教育者比较熟悉的项目之一,具有一定的趣味性、竞技性以及健身性,田径跑步教学中,也可以利用定向越野的形式进行,以提高学生的参与性,能够提高学生的速度、耐力等,实现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由于田径项目比较多,课时少,可以分项目设置课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及身体情况等,选择不同的田径项目,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田径教学顺利开展。

4.改变传统田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对田径运动的兴趣。高职体育教师要根据学生专业的特点和学生的兴趣,充分利用学校的田径教学资源,创新田径运动课程,让学生根据自已的兴趣和体质自由地选择喜欢的田径项目。在教学过程中,田径教学要突破现有的田径运动教学模式,改革田径教学内容,优化田径教学内容,更新田径教学内容,因材施教,利用田径教学的方法和手段,创新适合现代学生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对田径运动的兴趣和积极性。学生和教师之间有着良性的互动,学生在兴趣的驱使下,自愿和积极地参与到田径教学当中,这加深了学生对田径运动知识的理解,不仅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掌握了田径运动的基本技能和技术,也激发了学生对田径运动的兴趣。

5.强化田径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教学。田径运动包含的体育项目比较多,对于不同体质的大学生来说,选择不同的体育项目更有助于自身体育素养的锻炼。为此,在田径教学中,教师要适时的根据学生的情况来突出田径教学的重点,切实让每个学生都能够从中得到技能的训练和思想的培养,从中逐步树立大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

6.重视学生终身体育意识思想的培养。高等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阶段,要从思想上重视对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健康的体魄是实现大学生未来创新能力的关键,没有良好的体育素养,就难以承担起时代对现代大学生的基本要求,也只有从思想上高度的重视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才能促进高等院校体育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利用一切机会、一切手段来激发学生对体育教育活动的参与度,从体育保健知识的学习中来传播科学的体育训练的好处,并引导学生在积极的体育锻炼中将自己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调动起来,主动自觉的从体育教材、体育教法、体育教师等方面来汲取有益的知识。

7.提高田径教师自身的能力水平。田径运动作为综合性的运动,并非每个教师都能够熟练掌握各运动项目的教学要求和动作规范,这就需要教师要从自身出发,努力提升自身的运动能力和知识储备,从专业化的田径运动中获取更多的有价值的知识,以适应未来田径教学的需要。为此,开展大学体育教师之间的交流,从田径知识结构的探讨中来扩展大学教师的知识结构。

8.完善高职院校田径运动的评价考核机制。要采用过程性的考核机制,全面考察学生参与田径运动的态度、参与的积极性、完成程度以及培养目标的实现等。新构建的考核评价体系一定要能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过程及学习成果,全方位、多角度地对学生付出的努力进行人性化评价。评价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如学生努力的程度,学生进步的幅度,各项身体素质的提高幅度,自我评价能力的提高,锻炼习惯的养成、学习态度、课堂表现等。

参考文献:

[1]马占胜.高职院校田径教学的现状和对策研究[J].运动,2012(4).

[2]张文杰.高职院校体育课田径教学改革的探讨[J].体育学刊,20170.8.

[3]杨文敏.高职院校田径教学面临的困境与对策研究[J].体育科学,2016.02.

高职院校 教学改革心得体会(共6篇)

学校课堂教学改革培训心得体会(共19篇)

高校教育教学培训心得体会(共4篇)

高中教学改革心得体会(共11篇)

高校教学技能提升培训心得体会(共8篇)

推荐访问:教学改革 心得体会 高职院校 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