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秀艳,开题报告

课题开题报告 课题 名称 :

低年级学生 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研究 课题负责人:

张 秀 艳 负责人所在单位:

九台区实验 小学

《 低年级 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研究》开题报告 一、 课题研究的背景:

《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生德育工作的通知》明确指出:“中小学教育阶段是青少年儿童长身体、长知识的时期,是对他们进行道德情操、心理品质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最佳时期”。叶圣陶先生说:“教育是什么?简单的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习惯。”这句话揭示了教育在学生行为习惯养成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尤其对低年级学生来说,是形成良好习惯的关键时期,也是一个人成长奠基的时期。低年级学生年龄小,自觉性差,再加上现在大多是独生子女,娇生惯养,行为懒散,惰性大。学生行为习惯必须从小抓起,必须从现在抓起。我校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方面存在很多问题:(1)有的家长从商、有的从政,大部分家长务农,家庭水平普遍不高,特别是老人照顾的孩子更是霸道、任性,何谈好良好的行为习惯?(2)部分教师只教书不育人,疏于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3)家校没有很好的沟通,许多学生在校和在家表现不同。低年级的学生模仿性强,可塑性大,是道德行为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期。在此期间,如能选择行之有效的教育手段,就能达到较好的教育效果。基于以上原因,我确定了“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课题研究。决心通过三年的课题研究,切实改进学校德育工作,净化育人环境,提高学校德育水平,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水平,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为

学生的成才奠定良好基础,达到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有较大提高的目的。

在国外,有关养成教育的研究已相当成熟,产生了一些影响广泛的理论成果。国外的这些研究成果,为我们开展青少年道德和行为习惯养成方面的研究提供了借鉴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方面的参考。可喜的是,这些研究成果大都被我国心理学界的一些学者介绍到国内,并进行了相关研究。但这些已有研究基本侧重于学生道德形成和发展的一般理论研究方面,对学生具体道德行为养成的研究还是不够。总的来说,对学生道德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行”的研究比较少,往往注重“知、情、意”几方面的研究。但 “知、情、意、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和过程,而且“知、情、意”最终都要落实在“行”上。

二 、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政策依据:《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指出:“要重视对学生进行中国优秀文化传统教育,对中小学生还要注意进行文明行为的养成教育”。《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中指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基本任务是,把全体学生培养成为具有社会公德、文明行为习惯和遵纪守法的好公民。”文件中还明确指出:“德育对中小学,特别是小学生,更多的是养成教育。”可见,强化养成教育,教会学生做人、做事、学习,就是学校德育的基本任务,也是强化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国务院下发的《关于基

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小学德育要以培养学生行为习惯为重点。国家教育部发布了新的《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新守则新规范集中体现了对中小学生日常行为的基本要求。

2001 年 10 月,中共中央又颁布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明确指出少年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是他们道德养成的重要基础。培养公民良好的道德品质应从小培养,应从学会做人、做事、学习等几方面行为习惯进行培养。它是学校、家庭、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

(2)心理学理论:心理学的研究发现,小学低年级是培养行为习惯的最佳期。小学儿童行为习惯的发展水平呈“马鞍”型,低年级和高年级较高,中年级较低。教师应充分发挥评价功能,关注每个学生的处境和需要,尊重和体现个体的差异,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3)现代教学论认为:少年儿童的道德教育是一个“知、情、意、行”相统一的过程。在习惯的养成中,应该提高少年儿童道德认知,丰富少年儿童道德情感,坚定少年儿童意志和毅力。衡量德育效果的真正标准,既不是听其口若悬河地演讲,也不是看其偶然出现的道德行为,而是看其是否养成了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一个人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最终必然落实到优良的外在行为上,道德行为的改善是德育追求的最终效果。通过道德行为的训练和培养,可以提高和巩固道德认识,加深和丰富道德情感,锻炼道德意志和毅力。

三、课题 核心理念 的界定 习惯:本研究中,习惯局限于小学低年级入学前已有的,入学后

经教师的培养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行为方式和反应趋势。

课题中的习惯是指小学生的行为由教师引导、学生自主练习转化为自动化或半自动化行为方式。

课题中的养成教育是指通过教师根据社会的要求设计好模式,引导小学生去模仿、去实践,从而形成相应的行为举止,最终形成相应的行为习惯。

小学生习惯养成教育研究是指学校按照新“课程标准”的目标要求,全面研究采取科学可行的行为和活动方式,有效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健康心理和行为习惯,使学校教育教学活动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和新时期小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

“良好行为”具体讲就是指人们在社会公共生活中按照社会公德去处理日常生活中的道德关系的行为,是必须遵守的起码的公共生活准则,是作为一个公民最基本的行为规范。

四、课题研究的目的. . 意义 依据低年级学生年龄特点,学习借鉴前人对相关该内容的探索和实践,进一步寻求培养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有效途径,改变育人环境,以校园环境的正面影响去抵制家庭社会的负面影响。引导学生全面、健康地发展。逐渐使每位孩子都具有良好行为习惯,促进校风、班风、学风发生较大改变,同时也逐渐提高我校教师自身素质,造就一批科研型教育工作者。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找到一条培养农村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最佳途径,增强学校教育的主体作用,加大学校教育对学生的影响力,促进学生具有良好的行为习惯,行为举止,培养

具有时代特征和符合现代要求的良好个人品质。培养学生具有纪律意识,规范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帮助学生树立集体责任感和荣誉感。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指导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顽强意志和毅力,帮助学生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博览群书、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学习习惯。同时,以课题研究为突破口,推进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从而培养起一支教育思想端正、科研素养良好、业务素质精良的教师队伍。通过本课题的深入研究,有利于增强养成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推进素质教育,推动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也有利于促进我国家庭教育的改进。因此,从行为习惯的培养入手,来探讨和研究良好行为习惯与健康人格的培育,不仅可以克服长期以来少年儿童德育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弊端,而且也符合少年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适应新的时代环境和形势。这一研究,从现实和长远看,无疑都具有重要意义。在研究本课题过程中,从多角度出发,通过各种渠道——宣传教育,实践磨练,对照评比等培养学生自觉守纪、自觉学习、自觉维护校园和公共场所卫生、自觉讲究文明礼貌等良好习惯,对农村学生的知、情、意、行加以规范,以达到预期的目的。同时,此项课题的研究,也对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有独特的参考和利用价值。同时必将对培养科研型的教师有着深远的意义。

五 、课题研究的内容

以“建立规范,增强意识,形成习惯,促进养成”为宗旨;
遵循学生个性发展的基本规律,以健康人格为核心目标;
以“在家做个好孩子,在校做个好学生,在社会做个好公民”为具体目标,以《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守则》为主要教育内容,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研究内容为:

1.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规范的研究;
具体细化为十个方面:(1)、举止文明的习惯(2)、诚实守信的习惯 (3)、尊重他人的习惯 (4)、守时惜时的习惯 ( 5)、懂得感恩的习惯 (6)、勤俭节约的习惯 (7)、遵守秩序的习惯 (8)、勤于动手的习惯 (9)、锻炼身体的习惯 (10)、讲究卫生的习惯 2.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培养及不良习惯矫正的策略的研究。

明确小学生形成不良行为习惯和“知行脱节”的原因及矫正策略。探索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规律、方法和途径。探索如何指导家庭与学校配合,共同做好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工作。

3.健全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监督评价机制的研究。

“养成教育” 是一个教育过程,这个教育过程是借助训练活动完成的。它必须具备“三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训练活动。”即教育者将养成教育的目标具体化,借助语言、行动、教育媒体“外化”,通过训练活动传递出教育信息。受教育者接受信息后,“内化”成自己接受的东西,然后“外化”成为“规范化的日常行为”。由于小学生年龄特点的局限,加上训练的内容广泛、细致,而这种训练活动,又是大量而多样的,同时,又不能一次训练就可达标。

六 、 课题研究的评价办法 小学生正处于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中,教育的意义在于引导和促进学生的发展,所以我们在评价学生的行为时,强调对学生行为过程的评价,重视学生在行为过程中的态度情感和行为表现,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从而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学生行为习惯的评价,我们采用全员评价,即自己评、学生评、家长评、老师评。无论谁评价都应该实事求是,从发展、鼓励的方面给以评价,同时提出建议。自己评,每周一次;
学生评,每周一次;
家长评,每月一次;
老师评,每月一次。以班为单位进行。学校少先队应结合日常工作对学生行为习惯进行监督、管理和考评。

七 、课题研究的方法 1.行动研究法:“行动实践法”将成为课题组主要的研究方法。研究人员将在新思路产生的过程中,更深刻反思原先养成教育方法的弊端,探寻养成教育的新方法,新策略。

2.分析法:个案分析、观察分析、数据分析在课题研究中是必须要用的方法。

3.文献研究法:

现代教育理论也为课题组老师提供了丰富的理论依据。

八 、 课题研究遵循 的原则

1.方向性原则。以《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为指导,把养成教育与爱党、爱社会主义、爱祖国的教育结合起来。

2.科学性原则。以教育学、心理学、教育理论为基本理论依据,以探索适应小学各个年级段养成教育的内容、方法、途径为目的,使实验研究服从教育规律,符合少年儿童的认识规律和身心发展的规律。

3.系统性原则。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工程,需要大家的配合。在校内,班主任要常抓不懈,任课老师要互相配合,少先队要发挥作用。在校外,要通过家长会、家访等了解学生的行为表现,发挥德育阵地的作用,促使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形成合力。

九、 课题研究实施的策略 1.营造良好的行为习惯教育氛围 (1)利用各种阵地进行规范的宣传。用《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守则》,规范学生的行为,要求学生从点滴做起,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利用班会、班队活动,校园广播、黑板报、宣传栏等,让每一面墙壁都会讲话,促使学生正确认识行为规范,获得正确的情感体验,形成符合规范的行为导向。

(2)多种教育方法并举形成教育合力。班会讲,老师讲,学生讲,班干部讲,家长讲等多种方法结合,让学生明白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道理,产生积极的心理动机,自觉配合学校的养成教育。(3)发挥榜样的力量。教师要为人师表,率先垂范,同时要推出示范学生。

2. 对学生进行行为规范的认知教育。

通过国旗下讲话,品生.品社课,常规教育等活动,让学生端正认识态度,明确行为目标。认真研究自主化班级管理模式,在班级管理中,学生是主体,他们是班级的被管理者,也是管理者。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促进自我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让每个学生都能主动参与班级管理,成为班级管理的主人,在自我管理、自我评价中进行自我教育,从而促进知行的统一,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 对学生的行为规范要常抓不懈,强化训练。

“习惯”要“习”才能“惯”,任何一种习惯都是在教师严格的训练,学生有意识的反复训练中养成的。小学生的自制能力差,一些良好行为习惯易产生,也易消退,所以对他们要严格要求,反复训练,经常督促,直到巩固为止。强化学生的行为训练,能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关键的一环是“导之以行”:(1) 寓规范训练于阵地建设之中。具体包括班主任的班会课,少先队活动。(2) 寓规范训练于日常生活之中。(3) 寓规范训练于各种活动之中。升旗仪式、值日、课间操、课间活动、学校的各种实践活动、校外活动。(4)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养成教育 :学校教育是养成教育的主阵地,而课堂教学则是养成教育的主渠道。教师在开展养成教育时一定要根据学

科特点,充分利用好教材中的养成教育因素,把养成教育贯穿于各科教学之中。利用一朝一夕,通过每一件事,每一节课的长期熏陶使养成教育达到目的。

4.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陶冶学生的情操,达到养成教育目的 。

积极开展各项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悟生活,做到知行统一,学会做人、做事和学习,从而促进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如:

春游、秋游、扫墓、庆“六一”、 庆元旦、 手抄报比赛、演讲比赛 、文艺汇演、“献爱心”等活动。二是把班级还给学生,让学生独立组织开展班级活动。如:小制作比赛。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体验合作快乐。三是利用每周的文体活动课,让小组轮流组织设计比赛项目,如:拔河、跳绳、篮球、文艺小活动等等,从而达到养成良好行为习惯,陶冶学生情操的目的。

5.树立榜样,启发自觉,及时总结,激励奋进。

模仿是小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途径,为学生树立榜样,通过榜样的表率作用使养成教育变得“可见、可学、可仿、可行”。一是树立现实生活中的榜样。在班上多表扬具有良好行为习惯的学生,使其他学生自觉模仿,形成习惯。对学生的每一点良好行为,不仅要及时给予表扬,而且要在班上营造一种良好的舆论氛围。二是给学生讲名人名家的故事,通过故事中的人物精神激励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三是注重言传身教,做好学生的表率,不使自己的不良习惯“传染”到孩子的身上。在实施的过程中对于学生表现出的良好的

行为习惯要及时的进行总结,做到每周一总结,每月一总评,学期末进行总表彰。注意随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利用校园广播,黑板报等形式让全体学生了解,对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给予表扬、肯定、鼓励,对于增强其自信心,激励其进取心,将产生直接作用,而这些心理因素对取得新成绩,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能起到推动作用。

十 、 课题研究的过程 本课题的实施与研究分为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课题选题.立项阶段(2016 年 12 月----2017 年 1 月) 1.深入调查研究,选题立项。查阅相关资料结合我校教学实际,确定科研方向,进行选题立项。查阅相关资料,学习有关理论,对良好行为习惯和养成教育的内涵,特征作出初步的概念界定。

2.确立研究课题,进行课题论证。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根据我校教育教学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确立课题并进行论证。

3.成立课题领导小组,制定课题实施方案,组织课题实施。

第二阶段课题实施与研究阶段(2017 年 2 月—2019 年 10 月) 1.开展调查研究,形成调查报告,组织教师开展课题的实验与研究。

2.如实记录研究过程中的各种相关现象.数据,问题等事宜。在开展课题的实施与研究中,不断加强理论学习,深入学生实际,寓“良好的行为规范”迁移于各科教学之中。

3.在课堂教学中开展“养成教育在我心中”等,把传授知识与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结合起来,使学生的行为习惯得到严格的督促和训练。同时对学生的行为结果进行评定,进行反馈激励,学生的良好习惯也会随之得到巩固并向更高层次发展。不断摸索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模式,完成质量较高的论文。

第三阶段:课题研究成果总结阶段(2019 年 10 月----2019 年12 月) 1. 汇总课题研究资料,针对所研究的问题以实验报告,经验交流,学术论文等形式进行总结,有学校统一组织,以经验交流会或专栏形式进行展示交流。

2. 准备相关资料,撰写结题报告,申请结题。

3. 整理课题研究资料,接受课题结题验收。

十一 、 课题研 究人员分工 1. 课题主持人张秀艳老师负责课题研究的论证,研究方案的设计,研究报告的撰写,针对所研究的问题以实验报告,经验交流,教育随笔,教学反思,学术论文的形式进行总结等。

2. 课题成员张若愚、王丹、朱延安老师完成课题研究的阶段总结,验收阶段成果,经验汇编等。

3. 课题成员万长杰、张春香、刘立涛老师负责在研究过程中及时督促与指导,进行阶段研究并形成理论研究成果等。

4. 课题成员张玉娟、赵淑艳、焦玉霞老师负责优秀教学案例、课件的收集,优秀课的录制等。

5. 课题成员马丽娜、李晓芹老师负责数据整理与分析以及对实验班的日常管理等。

十二 、 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及表现形式 1.小学生良好文明礼貌习惯的养成教育课题研究报告。(社会公德、仪表仪态、礼貌待人) 2.小学生良好读书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课题研究报告。(听、说、读、写、思的习惯) 3.小学生良好卫生健体习惯的养成教育的课题研究调查报告。(卫生、劳动、体育锻炼、安全等习惯) 4.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内容.形势与方法的经验汇编。

十三 、 课题完成的可行性分析 (一)内部条件:人员条件是课题研究实施的主要保证。从参与课题研究的人员结构看,本课题具备较好的人员条件。

1.课题主持人:教育学本科毕业,他对教育科研有着浓厚的兴趣,积累了一定的教育教学和科研管理经验。

2.参与课题研究的其他人员,既包括一名长期从事一线教学的骨干教师,也有刚大学毕业参加工作的青年教师,他们构成了课题研究的具体实施小组,这样的研究小组,既有利于帮助青年教师学会管理班级和学生,又有利于教学相长,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无论从知识结构,专业素质和已有经验看,这支队伍都是很出色的。

3.学校一直以来重视养成教育的研究,课题组成员敬业爱岗,踏实肯干。因此,能保证本课题在科学、高效的机制上进行。

(二)外部条件:

1.九台区实验小学把科研兴教作为教育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战略,足见领导对科研工作的高度重视。

2.随着家庭教育的深入人心,广大家长必将越来越重视孩子良好习惯的培养,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共同配合,能形成合力,促进该课题的顺利研究与实施。

3.学校能为课题研究提供充足的保证,旨在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形成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办学特色,深化学校内涵式发展。

十四 、 主要参考文献 1.徐汉林编著《好习惯是培养出来的》海豚出版社 2.青华编著《这样培养好习惯》延边大学出版社 3.邵夏珍编著《我们教育孩子的方法》中国商业出版社

张存开题报告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杨秀青

开题报告1

开题报告2.27

开题报告13331

推荐访问:开题 报告 张秀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