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实践课——实践园里“春”课程

活动背景】

在我们美丽的校园里,有一座面积400平方米左右的空中花园,里面种植了30多种植物。这个空中花园,给孩子们打开了一扇生态教育的大门,为孩子们打造了一片通往大自然的天地,孩子们把她称为实践园。语文、数学、综合实践、美术、科学、道德与法制等多个学科的老师和孩子们在实践园里,从不同的视角让孩子领略大自然的诸多奥秘,一年四季,这里留下了师生的欢乐,开启了师生的智慧。“四季”课程让师生增添了许多温暖的记忆。

但是突如其来的疫情,让本来正散发着蓬勃生机的实践园“四季”

课程戛然而止,学生们无法复学,美丽的实践园变得安静下来,但疫情阻止不了实践园内万物的生机,春天的脚步带来实践园的新气象,那里新绿萌芽、花团锦簇、春意盎然。春天是最有生机的季节,如何让居家学习的学生们也能感受到这样的美景呢?让他们看到春天勃勃的生机,看到实践园春天的变化,还有春天各种丰富有趣的园艺活动,如嫁接、施肥等。现在恰逢果树疏花保果的关键时期,这个园艺知识和技能学生一定知之甚少,所以,我们决定就以实践园寻春为主题,开展一次果树疏花保果园艺知识讲座和劳动技能实践课程。

【学情分析】

我校开展的实践园“四季课程”,在1——6年级各学科实践活动中已开展了近一年时间,学生们在实践园中已经历了秋季和冬季两个季节的相关课程,对相关园艺知识和劳动技能也有了一定的积累。对他们而言,美丽的实践园已成为他们与大自然沟通的桥梁,这门课程也成为了他们与生态万物亲密接触的生态课程;

了解关于奇妙的大自然如何孕育生命,生命又是如何蓬勃生长的体验课程;

与专业栽培技术人员近距离接触,学习基本的园艺劳动技能的实践课程。他们在这里通过对植物种类、生长过程的了解,从而拓展到对整个大自然发展变化规律全过程的探究;

初步普及基本园艺知识,掌握基础园艺劳动技能;

渐渐形成亲近自然、感受自然之美、热爱生命的良好品质;

在形式多样的实践体验活动中,学生观察能力、动手能力、规划能力、研究意识、问题意识、欣赏水平等都得到一定提高。他们深深爱上了实践园,渴望着每个新季节的新课程。

【活动目标】

1.以“校园寻春”活动为主线,学生开展实践园“春”课程,在游园中发现问题,感受大自然的春之美。

2.在实践园的各种观察活动中,了解到果树在这个季节进行疏花保果的重要性,在对园艺师傅的采访中,学习果树疏花保果的方法。增长园艺知识。

3.通过亲身的操作实践活动,学生体验疏花保果的实际操作方法,掌握疏花保果这一劳动技能,提高动手能力,感受劳动创造美。

【活动重难点】

学生学习关于果树疏花保果这一园艺知识,并能进行实践操作,掌握这一劳动技能。

【活动流程】

本次主题分解课共五个活动板块:校园寻春,激趣导入——初探实践园,提出问题——揭密疏花保果,进行劳动实践——学科整合,开展拓展活动——活动总结,布置后续活动。教师需要提前联系园艺师傅,进行专业讲座;

学生需要准备课前调查资料,活动记录表。

一、校园寻春,激趣导入

【设计意图:以校园寻春为线索,导入课程,也为下一步引发学生探春实践园做铺垫

1.教师谈话导入,启发学生寻找校园中的春气息。

2.学生交流在校园中发现的春天的景象。

3.教师引出春意最浓的实践园,引导学生去实践园里找春天。

二、初探实践园,提出问题

【设计意图:以问题探究为导向,展开对实践园的观察、交流活动,发现园里春天的气息、植物的变化,初步感受到实践园春季之美,发展学生观察能力和问题意识,并将问题聚焦在植物的花朵上,初步提出关于花和果的小问题,为下面了解保花保果做准备】

1.教师提出问题:在实践园中能发现哪些春天的迹象?

2.学生进行简单的游园活动,并记录自己的发现。

3.学生与老师一起交流园中的新发现。

预设学生的发现:

生:园里开了好多美丽的花,色彩鲜艳,香气袭人。

生:吸引了好多蜜蜂和蝴蝶,在花丛中飞来飞去。

生:有些植物的枝干上抽出了嫩嫩的新芽。

4.教师总结并提出新问题:春天的实践园可真美啊!最美的、最吸引我们眼球的就是这些花了。看,桃树、杏树、紫荆的枝头上都挤满了花,真是千朵万朵压枝低!而且听园艺师傅说,樱桃树下周也要开花了,我们的实践园真的成了花的海洋。对于这些正在竞相开放的花朵,你有哪些想知道或想研究的问题呢?

5.学生记录自己的问题并进行交流:

预设学生问题:

生:这些花花期大约多长时间呢?

生:这些花都要是同一时间开放吗?大约都是在什么时候?

生:这些花凋零后,会有果子吗?

生:怎样传播花粉?

生:果子是花的哪一部分生成的?

6.师总结:大家的问题可真多,大家可以简单记录下来,今天园艺师傅也在实践园里忙碌着,我们看看他在做什么,也可以把我们的问题请教园艺师傅。

三、揭密疏花保果,开展劳动实践

【设计意图:以提问和实操为主要形式,让学生了解保花保果的知识和方法,并进行实践操作,增长园艺知识,学会基本的园艺技能,并发展问题意识。】

1.采访园艺师傅,了解疏花保果。

园艺工向大家介绍

①什么是疏花保果?

②为什么要进行疏花保果?(原理和作用)

③疏花保果的具体做法和注意事项。

2.学生在园艺师傅的指导下进行实践操作活动。

3.教师引导学生提出新的问题:

同学们,今天我们了解了保花保果的原理和方法,也亲自进行了实践操作,是不是收获很多啊?那么你还有其他相关的问题想知道吗?老师看到大家在本子上也记录了很多问题,都可以趁着这个机会请园艺师傅帮我们来解答。

预设:生1:保花保果后,是不是每朵花都能结出一个果实呢?(师傅讲解雌雄花、传粉、哪些花能结果,一朵花结多少果实的知识)

生2:剩下的花一定都能结成果吗?(还存在自然淘汰,会受到哪些自然灾害的影响、通常会留下多少花)

生3:是所有的树都能结果吗?(果树)

生4:每种果树从栽下后,需要多长时间才能结果,结果的季节都大约在什么时候?这棵桃树今年什么时候会结果?(园艺师傅可以介绍一些谚语,例:桃三杏四梨五年,枣树当年就换钱……)

生5:果树一般什么时候种下合适?

4.师总结:同学们,你们的问题今天都解决了吗?没有解决的也没有关系,回家后我们可以通过查找资料的方法,解决你的所有疑问。开学我们再在一起交流,好吗?

四、学科整合,拓展活动:摘落的花瓣如何再利用

设计意图:发展学生创造力,运用美术、科学学科相关知识,将掉落的花瓣进行再利用,实现知识与技能的多学科整合】

1.师提出新问题:今天我们疏花保果的活动接近尾声了,大家看,这一地的被我们去掉的花瓣怎么办?

2.生:要及时清理一下。

3.引出科学、美术老师的建议:这么漂亮的桃花,扔掉多可惜啊?可以做什么呢?让我们来听听科学韩老师和美术李老师对你们的建议吧。

科学老师:观察花的结构,制作花的标本。

美术老师:制作花的各种工艺品。

五、总结回顾,布置新任务

【设计意图:总结本课,布置后续活动任务。】

同学们,我们今天的校园寻春活动就要结束了,同学们是不是收获满满呢?除了看到了这么多美景外,我们还了解了保花保果的好多知识和技能。让我们把这些美景和知识带给更多的同学们吧。另外,听园艺师傅说,下个月就要进行植物的扦插了,期待着下次我们重返实践园,能够了解到更多关于植物扦插的知识,并期待我们学校美丽的实践园,硕果累累的那天吧!

【教学反思】

《实践园大揭秘——疏花保果篇》一课,是一节诞生于疫情期的特殊课程,我们采取了各别学生参与录制、并通过钉钉平台进行转播的微课程形式,全校1800多名同学共同参与了观看,大家兴致勃勃,在观看过程中,当同学们看到久违的校园美景时,当了解到疏花保果的新劳动技能时,他们掩饰不住心中的激动,积极的做记录,还在留言板里互动交流,兴趣高涨,家长们也纷纷对这种形式的课程表达了赞美之情。

这次特殊时期下开展的别样的课程,开创了一种课程新思维,真正体现了停课不停学的理念。也让我们的实践园“四季”课程,在春天这个最美的季节,没有受到疫情的影响而得以延续。学生们在专业园艺工人的讲解和实际操作中,不仅掌握了新的园艺知识,更学会了一种新的劳动技能,体会到劳动给他们的惊喜和快乐,他们深深的爱上了实践园,爱上了实践园中每次实践活动,并共同期待着美丽的实践园中新的四季课程的延续和发展!

园本课程田园化的实践活动

三、加强课程管理,构建富有特色的园本课程

完善而富有特色的园本课程,使我们的教育教学更加出彩。我园以《青岛市幼儿素质发展课程》为蓝本,制定了具有本土特色的《乡村田园园本课程方案》,并荣获青岛市幼儿园园本课程方案评选三等奖。课程设置上我们突显了“以幼儿发展为本”的理念,紧紧抓住农村的丰富资源和身边的所见所闻,以社区、社会、大自然为活教材,根据幼儿主题探究活动的需要充分利用环境资源,围绕让幼儿“学会认知、学会生活、学会合作、学会生存”来设计、组织课程内容,让幼儿通过亲身的体验和探究,开展了一系列有地方特色的主题探究活动,力求让幼儿从广阔的自然界、纷繁的社会生活中获得活生生的知识经验。

(一)在自然环境中开展实践活动,让幼儿学会观察和比较。

农村出门是田野、果园、菜地,为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提供了便利。如春天,大地换了新装,我们带幼儿到大自然中去认识春天,让幼儿找出春天的变化,再来说说你看到的……,观察时,让幼儿比较秋天的树与春天的树有什么不同,诸如此类的活动让幼儿学会比较,从而正确理解某一事物的特点。当城市幼儿用图片观察花生等农作物的生长过程时,我们却带领幼儿到田间地头进行实践活动,幼儿亲自参与种植,使教学活动因此而显得生动,更能激起幼儿的学习兴趣,发挥幼儿的主动性。

(二)在自然中丰富幼儿美术活动。

农村有各种各样的树,在秋季带领幼儿到大自然中去,采集各种各样的树叶,回园后粘贴成各种图画,如贴成小鱼、孔雀、长颈鹿、飞机等;
其次在野外活动中,让幼儿随时在土地上画下自己所看见的,既节约了绘画材料又培养了幼儿的绘画能力,也能让幼儿体会到绘画方式的多样性;
玩泥也是幼儿感兴趣的活动,教师和幼儿带回一些田野的泥土,让幼儿通过捏、团、搓等“工艺”制作一些游戏用的食品、交通工具、蔬菜等,通过玩泥,不但提高了幼儿绘画、粘贴、塑型的能力,发展了幼儿的想象力和动手能力,而且满足了幼儿的兴趣需要。

(三)走进社区,体验劳动的辛苦,收获的快乐

秋天到了,我们带领幼儿来到田野,帮助农民伯伯掰玉米、拔花生、剥玉米粒、摘花生果,幼儿不但在劳动实践丰富了知识,同时还锻炼了劳动技能,体验到劳动的辛苦,收获的快乐。

(四)根据幼儿兴趣,生成主题活动

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我们随时根据幼儿的兴趣来生成课程。如:植树节期间,我们开展了“师幼共植树”活动。植树时,小朋友们有的用小铁锹挖坑,幼儿载树苗,有的浇水,个个忙得不亦乐乎,边干边问:老师,我们栽的树叫什么名字?它会长叶子吗?它会开花吗?它长的叶子什么样? ……孩子们的问题一个接一个,对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教师作为孩子活动的观察者、时机捕捉者,首先敏锐地捕捉到孩子们的兴趣所在—树,分析出孩子的实际需求—渴望了解树的秘密,同时,迅速判断出生成各种各样的树这一主题探索活动的价值及可能性,由此生成了主题活动《各种各样的树》。

再如我们的“走进小学,走近小学生”幼小衔接活动,每到大班,我们都要组织幼儿到小学参观,并参加一些活动,如观看课间操、升旗仪式、课外活动、小学生上课等活动,使幼儿对小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生成了主题活动《小学预备生》,还有《我的好妈妈》、《端午》、《落叶》、《可爱的小鸟》等,都是由幼儿的兴趣点生成的。

在主题活动生成的同时,我们注意了材料的收集及整理。首先由生成主题活动的教师在全园教师中讲解自己的设计意图,然后经过全体教师讨论主题活动实施的可行性,再进一步修改完善,最后把它充实到园本课程中,以达到资源共享,共同提高的目的。

5、探讨幼儿发展评价,关注幼儿学习过程。

在实施课程过程中,我们十分重视幼儿的发展评价。评价时从关注孩子掌握知识技能,向关注孩子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侧重。园长亲自深入班级,深入孩子的游戏,去观察孩子游戏中失败了几次,修正了几次,合作了几次,哪些非智力因素得到了发展等等。通过对幼儿及时性地学习评估,可以及时地了解幼儿的学习效果,及时地引导师幼反思,有效地提高了教师教学的效能。

推荐访问: 劳动实践课——实践园里“春”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