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课与教学设计区别

《别母》教案

【教学目标】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二首古诗,并熟练地背诵。

2、借助教材注释,结合课外资料,通过独立自主地学习,正确理解二首古诗的大概意思,

3、反复诵读与融情想象中,咀嚼重点诗句的情味,感受诗歌内容,体会诗人情感。

4、在图文对照和古诗的对比参读中,提升阅读古诗文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正确诵读理解二首古诗,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诗题 1.你们爱自己的妈妈吗?你的妈妈爱你吗?妈妈为你做的哪件事最让你感动?(指名交流) 2.是啊,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一种爱时时记刻刻都萦绕在我们的周围,这就是母爱,母爱是一杯热腾腾的牛奶,母爱是一餐可口的饭菜,母爱是一件御寒的毛衣,母爱是一句温暖的叮咛,带着这份感恩的心,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课堂,继续学习古诗三首,(板书)首先学习一首赞美母亲的古诗《游子吟》。(板书,生齐读课题) 3.什么样的人被称为游子?在本诗中是指谁?

二、初读古诗 1.请大家自读一读古诗,看谁能将诗句读通顺,读出诗的节奏美。(出示古诗,自由读) 2.指名读古诗,之后生再齐读。

3.读了这首诗之后,你有些什么感受? 4.那你们知道孟郊是在什么情况下写的这首诗吗?(师简介诗人并)

三、朗读诗文,意境交融 1.请大家看,在这首诗里,有一句诗直接表达了作者的感受,后来还一直被人们吟诵的千古名句,是哪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1)这里的“寸草”是什么意思?“三春晖”是指什么?

(2)知道这句诗表达的是什么语气吗?(反问的语气)

(3)诗人用反问的语气想表达什么意思?(生叙述)可他为什么不直接说我们报答不了这份亲情,却用了一个“谁言”这种反问的形式呢?

(4)生自由读诗句,再指名读 2.为什么儿子不能报答母亲的恩情呢?请大家读读前四行诗,结合注释和插图,理解这几句诗,你一定能找到答案的。(课件出示插图和古诗)

(预设:抓住“密密缝”,体会浓浓爱。)

(1)为什么儿子不能报答母亲的恩情呢?(预设:作者进京赶考前的晚上,母亲在昏暗的油灯下给儿子缝织衣服。)

(2)你是从哪里得到这种感受的?是的,插图是文字的再现,书上的插图再现了哪句诗?(“临行密密缝”)

(3)母亲为什么要“密密缝”?你是从哪里体会到的?(“意恐迟迟归”)

(4)的确,在古代吴越民间,有这样一个习俗,儿子出远门前,母亲都要为儿缝织衣服,缝得越密,儿子就回来得越早,缝得越稀,儿子就回来得越迟。所以母亲“密密缝”,是因为“意恐迟迟归”。

(5)母亲把这份愿望缝进了衣服里,现在,我们就把这份祝福融在诗句里,读出来好吗?(指名读)

(6)母亲担心的仅仅是儿子“迟迟归”吗?她还会“恐”什么?(指名说)

(7)由此可知,母亲在“游子衣”里,除了缝进密密的针线,还缝进了什么?请把母亲的担忧、祝福、牵挂和所有的爱,都缝进游子衣里,一起读读前四行诗。(指导朗读)

(8)可以说,一件游子衣,一片慈母心!你说,这样的深厚的恩情能够报答得了吗?所以,作者发出感慨——(生齐读: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三、延伸意境,升华情感。 1.现在,如果你就是孟郊,你们想一想,还有哪些原因让你觉得无法报答母亲?(生畅所欲言) 2.指名说诗意。

四、学习第二首诗《别母》

1、刚才我们发自心地感受了孟郊的《游子吟》,正可谓是“儿行千里母担忧”,孩子永远是母亲心中最深最重的牵挂,现在再让我们走进第二首诗《别母》(课件出示)(板书) 2.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把诗句读通顺,读出诗的韵律美。

3.指两名读古诗。

4.同学们,透过这首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画面?(指名说) 5.你是从哪句诗体会到的?请带着你体会到的意境,来给大家读一读?(生读第一句诗) 6.“夜欲分”指什么?当时的环境又是什么样呢?(下着细雨)这更让你有一种什么感受?(凄凉)来,谁来试着再读一读?(指名读,师相机表扬) 7.这位母亲又是什么样的呢?(白发)母亲又在说什么? 8.可是,儿子终归要远行的,此时,他也不忍离开自己的家,自己的白发母亲,于是他想到了——(生接读后两句诗)

9、透过作者的想象,谁来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

10、是呀,天涯无边,漫漫旅程,归来的日子遥遥无期,而想念家中的白发老母,却只能在梦中相见了,此情此景,谁来用你深情地诵读,让我们来感受一番呢?(指2名读后两句诗,再齐读)

五、体会诗境,悟诗情 1.刚才,我们从《游子吟》中,读出儿子临行前,母亲“密密缝”的画面,又从《别母》中,读出了儿子临行天涯,母亲雨夜不眠的画面。不知不觉中,我们就进入了读诗的第一重境界,那就是读出了诗中之画。(板书:诗中之画) 2.孩子们,当“临行密密缝”和“白头闲坐话艰辛”这两幅画面交汇在一起的时候,我们更加深刻地体会到:无论在什么时候,我们都在母亲的心里;
无论我们走得有多远,都走不出母亲的视线。因为,

临行前,引读——“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远行后,引读—— “出门便是天涯路,明日思亲梦里人。”

所以,作者发出感慨(诵读):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课件出示相关诗句)

3.孩子们,当我们再次吟诵这两首诗时,你的心里涌动了什么情感?(指名说) 4.是的,母爱是无私的,伟大的,温暖的,细腻的。无论在什么时候,无论用什么方式,都无法报答母亲的恩情。所以,作者不断地问自己:(生齐读):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引导朗读) 5.刚才,你们把体会到的情感放进诗里,把自己的心放进诗里,让人感觉,你不是在读别人的诗,而是在读自己的心声。不知不觉,你已经达到了读诗的第二重境界了,读出了诗中之情。(板书:诗中之情)。

6.刚才,你们都轻声地问了自己: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你们能报答自己的母亲吗?此时,你想对自己的妈妈说些什么吗?(生说) 7.你们的字字句句都包含了对母亲的深情。但仅仅用一两句话远远不能表达对母亲的深情,此时,让我们把心中对母亲无尽的爱融化在这两首诗里,送给自己心爱的妈妈吧。(指名读两首诗。)篇二:怀念母亲教学设计

《怀念母亲》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揣摩重点词句,感受作者对亲生母亲的深切怀念和深深的敬意;

3、通过课外资料辅助阅读,引导学生感悟并升华作者对亲生母亲的深切怀念和深深的敬意。

教学重难点:揣摩重点词句,感受作者对亲生母亲的深切怀念和深深的敬意;

教学准备:课外阅读资料《赋得永久的悔》、课件

教学过程

一、快乐读书,精彩展示

齐诵《游子吟》

二、复习巩固,夯实基础

师:母亲,多么亲切的称呼,每一个心灵都会用崇高和敬意在心底保留一份感动。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文中的哪个段落集中而具体的述说了作者对亲生母亲的情感?(第二自然段)

三、激趣导入,揭示目标

这节课,我们就以这一段为引领,联系全文,结合阅读资料,感受作者对亲生母亲那真挚的情感。

四、品读课文,情感体验

师:端好书,自由朗读第二自然段,哪些词句跳到了你的心中,让你感受到了作者怎样的内心? (生再读)

引导学生交流。灯片出示:

我六岁离开我的生母,到城里去住。中间曾回故乡两次,都是奔丧,只在母亲身边待了几天,仍然回到城里。在我读大学二年级的时候,母亲弃养,只活了四十多岁。我痛哭了几天,食不下咽,寝不安席。我真想随母亲于地下。我的愿望没能实现,从此我就成了没有母亲的孤儿。一个缺少母爱的孩子,是灵魂不全的人。我 怀着不全的灵魂,抱终天之恨。一想到母亲,就泪流不止,数十年如一日。

预设一:我痛哭了几天,食不下咽,寝不安席。我真想随母亲于地下。

(板书关键字:痛)

生体会。教师引导:什么是“食不下咽”?什么是“寝不安席”?

师:人在什么时候才会食不下咽、寝不安席?

※学生可以联系生活实际回答,教师相机点评:食如嚼蜡、如梗在喉、辗转反侧、彻夜难眠。

教师抓住学生回答中的悲痛:作者这种痛源于?? 师:母亲的去世给了他巨大的悲痛,以至于他??引导生接——真相随母亲与地下。

读出作者内心的痛。个别指导(不超过来两人)

预设二:一想到母亲,就泪流不止,数十年如一日。(板书关键字:念) 引导学生体会:数十年如一日,这是一种怎样的思念?

引导学生读这一句,随机指导。

预设三:我怀着不全的灵魂,抱终天之恨。(板书关键字:悔) 生谈体会。教师随机引导:

师:这里的“恨”指什么?

“终天之恨”这是怎样的一种悔恨?

师:※联系这一段,我“悔”的是什么?

引导学生回答,我六岁离开母亲,中间只回家两次,陪伴母亲的时间太少。

联系阅读资料,我“悔”的是什么?

引导学生回答。

教师教师出示灯片:我暗暗地下定了决心,立下了誓愿:一旦大学毕业,自己找到工作,立即迎养母亲。然而没有等到我大学毕业,母亲就离开我走了,永永远远地走了。

(请回答问题的学生再读一遍课外资料:请你带着此时的情感再读这份资料) 师:然而,誓言犹在,母亲已做西风而去。

因此,当母亲去世的时候,我痛哭了几天,生接——(全体)

因此,我一想到母亲——生接——(全体)

注:如果学生先谈这一句,教师则照“预设二”引导。形成两句的统一。

如果学生先谈预设二,教师只引读就可以了。

师:这就是我此时的痛——、此时的——悔、此时的——念。

生读:我痛哭了几天,食不下咽,寝不安席。我真想随母亲于地下。我的愿望没能实现,从此我就成了没有母亲的孤儿。一个缺少母爱的孩子,是灵魂不全的人。我怀着不全的灵魂,抱终天之恨。一想到母亲,就泪流不止,数十年如一日。

师:你从文中哪些地方同样体会到作者的悲痛、悔恨、和思念?

引导学生读文交流。

由“盼”体会不能相伴母亲的悔恨

好几天以前,房东太太就对我说,她的儿子今天回家,从学校回来,她高兴得不得了??但她的儿子一直没有回来,她有点沮丧。她又说,晚上还有一趟车,说不定他会回来的。看到她的神情,我想起自己长眠于故乡地下的母亲,真想哭!我现在才知道,古今中外的母亲都是一样的!

齐读这句话。

师:这是一种怎样的神情?

师:这是母盼而归的神情。同学们,默读阅读资料,从哪儿你看到了一位母亲对儿子归来的期盼?

生读。交流,出示:

早知道送出去回不来,我怎么也不会放他走的!’”简短的一句话里面含着多少辛酸、多少悲伤啊!母亲不知有多少日日夜夜,眼望远方,盼望自己的儿子回来呵!然而这个儿子却始终没有归来,一直到母亲离开这个世界。

师 :同学们齐读这段话。(生读)你读出了什么?

引导学生多层次体会。

母亲辛酸的期盼着,日日夜夜的期盼着。出示;
夜深人静的时候,母亲总是在想:能给儿子掖掖背角该多好啊! 孩子们,你能体会到这位母亲对母子相聚的期盼吗?拿起笔写下母亲的心声。

出示:______的时候,母亲总是在想:________该多好啊! 引导学生交流,教师相机升华点拨。

师:母别子,子别母,白日无光哭声苦。整整八年的期盼,望眼欲穿,死难瞑

目。然而,天涯相隔,不能承欢膝下,这是我无尽的——(痛)、无尽的——(悔),无尽的——(念)。(指板书)

继续出示灯片:齐读:一个缺少母爱的孩子,是灵魂不全的人。我怀着不全的灵魂,抱终天之很。一想到母亲,就泪流不止,数十年如一日。

由“面影”体会不能赡养母亲的悔恨

师过渡:你又从那还读出了悔恨中的怀念?

预设:学生抓住“夜里梦到母亲 ,我哭着醒来。醒来再想捉住梦的时候,梦却不知道飞到什么地方去了。”谈体会。

教师随机评价升华,简单处理。

灯片出示:

天哪!连一个清清楚楚的梦都不给我吗?我怅望灰天,在泪光里,幻出母亲的面影。

师:几度梦回,只为在梦中的见母亲的面影。读阅读资料,在作者的记忆中,母亲的面影是怎样的?

师生交流,出示灯片:我无论如何也回忆不起母亲的笑容来,她好像是一辈子都没有笑过。家境贫困,儿子远离,她受尽了苦难,笑容从何而来呢?

师:指名学生读。

师:这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母亲?(贫苦的、孤独的??)

师:母亲如此的贫困,我却不能?? 母亲如此孤独,我却不能?? 当我有能力赡养母亲的时候,母亲却?? 师:子欲养而亲不待。这就是这是我无法忘却的——痛、无法忘却的——悔,无法抹去的——念。

师:记忆着浓浓的愁、永久的悔恨、深深的念,再次倾听作者的泣泪的诉说。

放《沉思曲》教师范读。

在我读大学二年级的时候,母亲弃养,只活了四十多岁。我痛哭了几天,食不下咽,寝不安席。我真想随母亲于地下。我的愿望没能实现,从此我就成了没有母亲的孤儿。一个缺少母爱的孩子,是灵魂不全的人。我怀着不全的灵魂,抱终天之恨。一想到母亲,就泪流不止,数十年如一日。

师:读出你心中那浓浓的情。指两名学生读。

师:让我们一起读出这无尽的悔恨。

齐读这段文字:一个缺少母爱的孩子,是灵魂不全的人。我怀着不全的灵魂,抱终天之恨。一想到母亲,就泪流不止,数十年如一日。

回顾全文,升华情感

音乐:搴(qiān)帏(wéi)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

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不能承欢母亲膝下之悔,不能赡养母亲之悔,苦痛的缠绕了作者七十余年。

师深情诵读(音乐):2001年,90岁的季羡林回到故乡为母亲扫墓。这位老人颤巍巍地来到母亲的坟前,百感交集的他,眼泪夺眶而出,泪水滴在了眼前的香烛上。青烟渺渺,萦绕着老人泣泪的诉说:“娘啊,这是儿子今生最后一次为你扫墓了,当儿终老之时,我要睡在您的身边。”

师:这就是一个九十岁老人终生的——痛、终生的——悔,终生的——念。

带着此时内心的情感,齐读课题。

师:每一位母亲,都渴望儿女承欢膝下,带着此刻浓浓的情,你、我、我们回家还母亲一份暖暖的爱。下课。

板书 怀念母亲 季羡林

亲生母亲 痛 悔 念

祖国母亲篇三: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设计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1、爷爷的压岁钱

第1课时

课 题 1爷爷的压岁钱

知识要求:

1、会认6个生字。

2、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能力培养:

从课文中感受爷爷对后辈的关爱和寄予的希望,体会爷爷与“我”之间真挚的亲情。

重 点 从读中体会祖孙之间的浓浓的亲情。

难 点 在熟课文的基础上能体会体会祖孙之间的浓浓的亲情。

教 法 读中感悟

教 学 内 容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过春节吗?为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会得压岁钱)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有关压岁钱的文章。板书课题。

二、初读文章

1、学生初读课文。

思考:文章讲了几件事?都是围绕什么来讲的?

学生汇报。

2、再读课文

要求:圈画课文中要求会认和会写的字,在读中认识这些字。

学生读文。

交流:你认识了哪些字?是怎样记住的?你是通过什么方法了解这些字的字义的?

3、小组读文

要求:看谁读的又快又流利。

评价。

4、悟

你读懂了什么?

爷爷给我几次压岁钱?分别都放在什么地方?想一想,他为什么这么做?

交流,不会的问题在读中解决。

5、根据课文内容分段

学生根据问题独方分段,师相机指导。

三、自由读文

四、交流:你拿到压岁钱是什么样的心情?有哪些想法?

板书设计

1、爷爷的压岁钱

压 藏在鸡窝里

岁 藏在菜园里

钱 藏在“我”的衣袋里

教学总结

成功之处 学生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不足之处 分段时,学生段意概括的不够简明扼要。

第二课时

知识要求:

1、会写12个生字,理解并读写“一往情深”等词语。

2、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力培养:

从课文中感受爷爷对后辈的关爱和寄予的希望,体会爷爷与“我”

之间真挚的亲情,培养珍重亲情、珍惜生活、珍爱人生的美好品德。

重 点 理解爷爷说的话的深刻含意,从爷爷的话语中感受对“我”的关爱和深切希望,

难 点 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弄清叙述顺序,学习表达真情实感的方法。

教 法 读中感悟、合作学习

教 具

教 学 内 容

一、导入

长辈给晚辈压岁钱,这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很常见。但是爷爷每次给孙子压岁钱的时候,都没有直白地说出来,而是试用一种更朴实的方式引导孙子去明白其中的道理。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一课《爷爷的压岁钱》。板书课题。

二、读中学

1、学习第一段

指名学生读文。

想象:接到压岁钱时我应该是什么样的心理?

思考:现在让我回味的是什么?

师介绍时代背景。

2、学习第二段

学生自由读课文。

联系上节课学生掌握的知识学习课文。

合作:这段可以分为几层?说说分层的根据。

(1)指读第一层

这一层讲了一件什么事?

指导读爷爷的话。

引:这压岁怎样得来的?农民养鸡有什么用途?

结:农民养鸡是为了攒零用钱,贴补家用,可以这压岁钱来得不容易。

讨论:爷爷是想通过把压岁钱藏在鸡窝里让我明白什么道理呢? 学生根据以上学习方法自学第(2)(3)层。

3、学习第三段

指名学生读课文。

讨论:母鸡、土地和我是爷爷最寄予希望的对象了,具体说一说爷爷对母鸡、土地和我的希望是什么?

三、悟

爷爷没有直接把压岁钱交给我,而是通过让我找压岁钱的方式领悟他寄予的希望,他“想说而未说出的话”是什么?

板书设计

总起——回忆爷爷给“我”压岁钱 希 7岁时藏在鸡窝里 1爷爷的压岁钱 分述 10岁时藏在菜园里 12岁时藏在“我”的衣袋里 望 总结——“我”的感悟

教学总结 成功之处 学生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知道爷爷藏压岁钱的背后有着深切的希望。

不足之处 学生只停留在读、品的程度上,没有从写作方法上去学习布局谋篇的方法。

2、花边饺子

教学目标

知识要求:

1、会认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理解并读写“大吉大利” 等词语。

2、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力培养:

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体会“我”和“妈妈”互相关爱的深情。

重 点 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 点 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体会“我”和“妈妈”互相关爱的深情。

教 法 熟读课文、感悟课文

教 具

教 学 内 容

一、导入

同学们爱吃饺子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有关饺子的文章。

板书课题篇四:怀念母亲

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第三次修改

《怀念母亲》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

姜涛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文章怀念祖国母亲这一部分,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体会作者对两位母亲怀有的真挚情感,巩固从关键词句入手体会语句所表达情感的阅读方法。

2、通过比较阅读引导学生体会作者运用的两种不同的抒情方式表达情感的特点,而后在辨别两种表达方式的训练中强化认识。

3、通过引导学生从字里行间体会作者对祖国母亲的怀念,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报效祖国的诚挚之心。

二、教学重点:

1、通过学习文章怀念祖国母亲这一部分,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体会作者对两位母亲怀有的真挚情感,巩固从关键词句入手体会语句所表达情感的阅读方法。

2、通过比较阅读引导学生体会作者运用的两种不同的抒情方式表达情感的特点,而后在辨别两种表达方式的训练中强化认识。

三、教学难点:

通过比较阅读引导学生体会作者运用的两种不同的抒情方式表达情感的特点,而后在辨别两种表达方式的训练中强化认识。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学生预习。

五、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复习巩固。

1、导语:“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有哪位游子不思念自己的母亲呢?这节课,我们继续《怀念母亲》一课,去感受季老先生在留学时代的那颗真挚的赤子之心。

2、板书课题:怀念母亲

3、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文章的内容,重点学习了第二自然段,我们先来回顾所学。作者在文中提到了哪两位母亲?表达了怎............样的情感?(板书:敬意 爱慕) ....

4、在第二段的学习中,我们理解了作者因与母亲生活时间太短暂而对母亲的去世抱有终生的悔恨,这份深厚的情谊深深地打动了我们,这节课我们随着作者回到他的留学时代,感受他对两位母亲深厚的情谊。

(二)学习“怀念祖国”,体会感情。

1、抓重点词语体会过渡段情感。

过渡:作者数十年如一日怀念着自己的生身母亲,他只身离开自己的祖国,这么远的距离,割断得了他的思念吗?

(1)指名读第三段。

(2)默读第三段,有一个词语表达了深切的怀念,是那个词语?(频...................

来入梦)。出现了几次?(两次)

出示:后来到了德国留学,住在一座叫哥廷根孤寂的小城,不知道是

为什么,母亲频来入梦。我的祖国母亲,我是第一次离开她。不知道是为什么,我这个母亲也频来入梦。

(3)指名读,请大家感受反复使用这个词语的好处。

(4)有感情朗读。

激情导语: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只因作者怀有对生身母亲无尽的情思,生母才频来入梦!你来读——

身处异国,倍感孤寂,只因对祖国深切的怀念占据了心房,祖国母亲更频来入梦!大家齐读——

2、研读日记内容,学习表达。

过渡:梦里作者与两位母亲时常见面,梦醒后只得沉浸在无尽的思念之中了,那么,作者借助什么来抒发情感呢?——写日记和散文。

...........

我们就深入感悟研读这些充满真挚感情的文字。

(1)学习第一段日记。

①练习概括内容。

a..............用横线画出看到的语句,用曲线画出想到的语句。

...................... b、指名读。谁来读作者看到的语句?谁来读作者想到的语句? 出示:1935年11月16日

不久外面就黑起来了。我觉得这黄昏的时候最有意思。我不开灯,只沉默地站在窗前,看暗夜渐渐织上天空,织上对面的屋顶。一切都沉在朦胧的薄暗中。我的心往往在沉静到不能再沉静的氛围里,活动起来。我想到故乡,故乡里的老朋友,心里有点酸酸的,有点凄凉。

然而这凄凉却并不同普通的凄凉一样,是甜蜜的,浓浓的,有说不出的味道,浓浓地糊在心头。

c、练习概括段意。你能说说这段日记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吗?

学生汇报后总结全段段意,点明这种概括内容的方法叫归并层意法。

②研究写景部分。

a、指名读写景部分,请同学们闭目想象,作者看到这样的情景时感情是怎样的? b、默读写景部分,看一看作者用什么词语描绘什么样的景象来表达这份浓浓的情思?请你圈画出词语来,并想像画面。

自学时教师巡视指导。

全班汇报:

不我不开灯,只沉默地站在窗前,看暗夜渐渐织上天空,织上对.. 面的屋顶。

重点词语:

织:根据学生汇报应机处理。(板书:织)

再说几个词语。

播放暗夜渐渐织上夜空的图片。

边播放边总结:随着暗夜一点一点的降临,作者对祖国母亲的怀念之情也越来越强烈,作者将对母亲的怀念融于渐渐变黑的夜幕之中,这份感情含蓄而不外露。这种抒情方式就叫做——借景抒情。(板书:借景抒情)

③研究直接抒情部分。

刚才前面是借景抒情,后文转为直接抒情。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再找一找有那些词语能够直接表达作者的感情? .................

然而这凄凉却并不同普通的凄凉一样,是甜蜜的,浓浓的,有说不出的味道,浓浓地糊在心头。

凄凉 甜蜜:

这两个词语矛盾吗?为什么?请你连读作者想到的这一部分内...........................容从文本中找到依据。而后在小组内交流探讨。

.....................

我的心往往在沉静到不能再沉静的氛围里,活动起来。我想到故乡,故乡里的老朋友,心里有点酸酸的,有点凄凉。然而这凄凉却并不同普通的凄凉一样,是甜蜜的,浓浓的,有说不出的味道,浓浓地糊在心头。

合作学习后全班讨论。(板书:凄凉 甜蜜) 这一部分作者直接将内心对祖国的怀念之情表达出来,感情真挚而强烈。这种抒情方式就叫做直接抒情。

④有感情朗读。

同学们,在第一段日记中,作者不仅用诸如“织”这样表意丰富、引人联想的词语,还用了借景抒情、直接抒情两种抒情方式,将这份深深的爱国情谊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

夜上浓妆人影孤,离愁别绪愈渐浓,何处诉说离别苦,只叫浓情满心中!谁愿意用朗读来表达作者内心的愁苦。

指名配乐朗读。

(2)学法迁移训练。

别让“教案”扼杀“备课”

——给教师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备课空间

沭阳县汤涧中心小学

张峰 孙迎霞

教师书写教案一直以来在教育界被尊为金科玉律,这本应该是无可厚非的问题,一些老一辈的教育家都提倡教师写教案,并且他们自己也身体力行,创作了许多优秀的教案。但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发展,近年来,“教案”这一老师的基本功却从“本质”上发生了改变。下面笔者就针对这个问题粗浅地谈谈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教案”是用来干什么的,相信每一位教师都一清二楚。“教案”是“教学方案”的简称,它的定义为:老师在钻研教材,了解学生的基础上,依据教学大纲、教科书及教学参考书,以课时为单位设计的准备实施的教学方案。说得再直白一点,“教案”其实就是老师把课前备课思路在纸上的具体呈现。这才是“教案”的庐山真面目。它的目的很单纯就是为了让教师在课堂教学是使教学更流畅,更完整,把自己的教学思想贯彻得更彻底。如果一个老师要想写好一份高质量的、属于自己的教案,就必须认真备课,对教材钻透、挖深,所以,我们常常发现一堂高质量的课,就会有一篇高质量的教案,因为在充分备课的基础上,就能写出一份高质量的教案。

这也就让一些人这样断定:一份高质量的教案代表的就是认真的备课,就是一堂高质量的课。渐渐地在人们意识当中,教案演变成了评定教师是否认真备课的唯一标尺了。每次检查教师业务时,教案的检查就首当其冲,数一数教案的课时数够不够,看一看教案的书写认

不认真,每个课时的份量足不足,是详案还是简案等等。似乎一个教师的教案的格式越完整,书写的越认真,内容越充足,就可以证明这位教师的备课就越充分,教学的能力就越强,反之,如果一位教师的教案没有达到上述要求,就得被指名批评,而且是多次批评,只要是学校开检查总结之类的会议多多少少都要拿出来涮涮,是典型的反面教材。久而久之,我们的教案就有披上了另一层外套——为了检查,我们教师写教案的目的就发生了本质上的改变,教案与备课、上课脱节了、脱离了。它成了一种摆设、装饰品,它被用来装饰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学责任心,教学效果。用一句话来说“教案”的目的变质了。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不正常的现象中发现“教案”真的变质了。

1、“教案”的创作变假。

刚才笔者已经提到“教案”是一个教师在认真备课后撰写出来的,是教师根据自己对教材的独特理解,并针对自己的教学风格所设计出来的属于自己的教学流程后在书面上的体现,这就是说一篇合格的教案必然是具有个性化的,是教师教学思想的结晶。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大多数教师的的教案都不是自己独立创作的,或者说根本就是一种机械式的抄录,不加思考,照抄教案。教师在写教案时不是根据自己备课的情况去写,而是舍本逐末,通过《教案》之类的书,把别人的教案一字不漏地照抄照搬下来。有的教师甚至连抄都不抄,把以前的老教案拿过来改头换面,将往年的备课本换上新封面当作本学期的备课,权且应付了事。试想,这样的一篇教案如何去指导教师去上课。还有的教师“拿来主义”,把《教案》或别人的教案收为己用。

2、“教案”的内容变味。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的教案是用来指导教师上课的,纵观我们的课堂,从事实上来说,把我们多数的课堂教学流程和教学内容与教案相比,你会发现,教师上的是一套,而教案上写是另一套,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教学路线,有的甚至是南辕北辙。

笔者曾在检查中发现一位教师在《天游峰的扫路人》一课的第二教时的教案中设计了这样的一个教学环节:“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爬山时的艰辛,体会老人到底累不累。”看到这儿我不仅就迷惑了,这样的教学环节怎么去教?在我们这儿连一个小土包都没有怎么让孩子去说出爬山的感觉呢?这样的教案内容在我检查或平时与教师的交流中还发现过许多,相信很多教师都有同感。教案内容的变味还体现在另外一点上,就是课时数的设计,有的教师在教案上把一课设计为两课时,可有时候两个课题根本上处理不完应教学的内容,要用上三个课时的时间,那第三个课时的教案怎么办呢?有时教案上写了两个课时完成,可在实际的教学当中只用了一个课时的时间就完成了,那多写出来的那么课时怎么处理?

3、“教案”的流程变形。

教案是教师备课的结晶,是用来在上课时指导教师教学用的,所以它应该是在教师针对一篇课文的备课后、在要教学这篇课文之前这一段时间里完成的。但在我们的实际工作当中,教案往往都不是这样出现的,它不是超前就是超后,有的教师为了省事,把一时期的教案,甚至半个学期的教案早早地就写好了,这种情况比较少,更多的是在

课上过完了,教案没有写,然后匆匆忙忙地利用一个星期,甚至更少的时间突击式地把落下的教案补成。这都违背了教案的本义。

为什么“教案”这个教育界的金科玉律蜕变成今天的地步呢?在走访时,我从许多的老师的交谈中发现了他们对教案的这样两种看法可能是导致教案变质的原因。

1、写教案成了一种负担——费时耗力。

在与教师的交流中,许多、甚至可以说是百分之九十八的教师们都认为教案已经成为自己教学工作的累赘了,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可以算一下,备好一个课时的教学内容,大约要花费一到二个小时的时间,对于一些刚踏上教育岗位的年轻教师所需要的时间还要更长,每位教师每天大约是两到三节课,那么每天用来备课的就需要三到四个小时。但“教案”的要求仅仅把课备出来是不行的,还要把备课的思路写下来。我们都知道,一位教师就是机械式地抄写一篇教案也需要半个小时的时间,如果把我们的备课思路转化为教案这还是一个边想边写的创作教程,所需要的时间当然会更长一点,我们权且算着五十分钟吧(其实这个时间是不充足的,我询问过许多教师,他们当中不少人认为如果要把自己想好的备课流程写下来,大约需要一个小时)。那么把备课的思路写成教案又要花费去老师的一个半小时到二个小时。这样算起来,每天教师每天花在备课和写教案的时间就要四个小时左右。

2、写教案没有必要——写教案不等于备课。

我在和这些教师在交流时,也提出:“写教案是一位老师的必修

课,一个老师如果不写教案怎么上课呢?”当时有一位教师反问了我一句话让我深有感触:“你应该问一个教师如果不备课怎么上课呢?”这句让人值得回味的话,不仅让我提出了一个疑问:教案等于备课吗?备课就一定要写在教案本上吗?这个问题以前常常被我们所忽略,现在提出来细细地揣摩,它的确值得我们去深思与探讨。一个教师辛辛苦苦地用一两个小时备好一个课时,还要花一个小时的时间把它写下来,试问一个已经被教师构思好了的教学流程,为什么非要把它一字不漏地写下来才算数呢?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就已经在脑中形成了较为具体的课堂教学流程,他所需要做的就是把教学流程中一些细节加以把握,把课堂中会出现生成的内容加以标注,把教学的重难点加以提醒,没有必要面面俱到,方方面面都一丝不苟地写下来。

“穷则变,变则通”,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对于“教案”的问题有必要作出改变,让“教案”不再阻碍教师的备课,为此笔者提出了几种不成熟的建议,望各位专家批评指正。

一、改变写教案的形式。

在这里笔者想对教案作一个新的认识:不一定是写在教案本的才叫“教案”。我们要从它的本质上去理解它,它是用来呈现教师的备课思路,是教师把自己在备课中对教学时的一些注意点、关键处或者有必要重点讲解的地方等作一个批注用来提醒自己,并以此来指导自己的课堂教学。所以我们不应该强调它的呈现方式,它可以由多种方式呈现。认真备课不等于认真写教案,只要是能让教学者把自己的备课方案能较好地在课堂上加以运用,那么它写在什么地方都应该是一

篇优秀的教案。所以我们的备课形式要更新,再也不能是一个教师,一本教材,一本教参这样的“三个一”来备课了。下面笔者提出几种备课的形式,以此来抛砖引玉。

1、直接在教材上备课。

我们的课堂是围绕教材来的,教师围绕教材组织教学传授知识,学生围绕教材根据教师的引导学习知识,没有了教材我的课堂如何去教学?把课堂比作是阵地,没有了教材等于没有了武器,把师生看成是朋友,没有了教材就等于没有了交流的纽带„„其实,在我们实际的教学中,教师也非常注重教材的作用,我们可以发现,在上课时,拿着教案上课的远远没有拿教材上课的老师多。在笔者检查教师业务的时候,曾发现很多教师在自己的教材上勾勾画画,圈圈点点,添添写写,教材中的每页的空白处基本上都会有备课痕迹,再仔细地看看写的内容,那可都是教师备课时的心血,都是能够很好地引导自己课堂教学的精辟的语言、智慧的火花呀!笔者和他们交流:“你们写了教案为什么还要在教材上备呢?”“写在教案本是用来查的,写在教材上是用来上课的。”简单的一句话,却是老师们浪费了多少心血后发出的心声。既然教材是我们教学的主要道具,为什么不把自己的备课思路体现在教材上呢?在许多老师的教案上我们都可以看到大段大段地摘抄教材中的内容,然后在下面写下自己对这段话的教学构思,这样的内容如果直接备在教材上既方便又实用,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而且在教材上备课也便于教师在教学时去参照,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流程。

2、直接在听课笔记上备课。

多年的教学经验让我渐渐体会到:听别人的课也就等于自己在备课。一节同样的课,在自己没有上之前听一听别人的是如何去教学的,在听的过程中,就会不知不觉地加入自己的想法:这个教学环节授课教师处理得好,如果我来教学的话,我会怎么把这个好的地方用于自己的教学环节中;
这个教学环节授课教师没有处理好,如果是我来处理这个教学环节我会怎么做等等,一边听一边把自己的想法写在听课笔记上,一节课听完了,这课时的教案也就完成了。而且这样的教案是在课堂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即学习了别人成功的经验,也汲取了别人失败的教训。因为它是从实践中来的,所以它也是经得住推敲的,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3、集体备课。

有一句很有名的话“有一千人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教师们对同一教材的看法可能都是不一样的,所以在备课时都会加入自己对教材的独特理解,都会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设计,在这独特的教学设计中有自己精彩的地方,但也可能出现考虑不周的地方,把一个年级的教师集中起来,集思广益,各位教师把自己的备课想法拿出来与大家分享,取长补短,这样每个教师的备课都会变得更完善。而且把教师的备课时间分散了,几个教师用同样的时间把备课完成,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教师再也感受不到了压力。把这种备课方式与上面提到的第二种备课方式结合起来使用效果会更好。先集中一个年级中教同一学科的教师,大家做下来,针对一个单元的教材,各抒己见,

畅所欲言,然后把大家的意见整理为教案并根据集体备课的教案指定教师进行上课,其余教师负责听课,在听课的时候把自己对教案中的不足之处加以补充和修改,然后自己再进行教学,这样效果会更加显著。

4、教后记也是一种教案。

教师的备课和教案往往都是在课前完成的,一个课时结束了,那么备课和教案也就随之结束。在这里笔者认为,在一个课时结束后,备课和教案还可以继续下去。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你有那些收获,那些地方做得不好,如果再次进行教学同一个教学内容的话,会如何组织教学?把这些问题的答案一一写下来,我们称之为教后记,其实细想一下,这何尝又不是一种备课呢?有的同志认为这不过是“马后炮”、“事后诸葛”罢了,但是我们的教学水平,往大了说,甚至是社会的发展不正都是由这样不断的反思和总结中得到发展和提高的吗?

二、改变检查教案的方式。

“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要想从根本上改变教师抄教案的问题,就必须从源头上抓起,教师为什么要抄教案,其实很简单,在调查时,教师的答案百分之百都是 “抄教案就是为了应付检查,如此而已”,这个答案就不禁让人对当前检查教案的方式提出了疑义。试问检查教师教案又是为了什么呢,它的出发点是什么?这个问题也不难回答,当然是为了检查与督促教师积极主动地去备课,要求教师在平时的教学工作能够做到先备课再上课,因此我们可以断定检查教案

的出发点是为了检查教师的备课,但现在的教案检查真的起到了这个作用了吗?但这里笔者不得不把上文中提过的一个观点再次提出:教案等于备课吗?备课就一定要写在教案本上吗?当我们想着这个问题再来审视当前的教案检查,我们会发现许多被扭曲的、畸形的、不合理的地方,那么当前的教案检查有那些弊端,教师的备课情况又应该如何去检查呢?对此,笔者也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观点。

1、不论教案形式,查备课痕迹。

当下,检查教师的教案时要看教案的形式是否规范。在检查时主要是从这几个方面来考查的:是否有教学目标,是否有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是否完整,完整的教学教程又应该有第一步怎么样,第二步怎么样等等,条条框框让老师们在那个小小的牢房里转,有的教师转了一辈子,也离不开那个框框。新的课改提出,我们的课堂应该是生成的课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永远都无法预测每个教学环节,有生成的课堂永远是精神纷呈的。所以我们教师在备课时应该时刻注意课堂生成的问题,在设计教学时要随机应变,要能够紧随课堂,为课堂教学服务。设想,这样灵活的备课思想怎么可以用条条框框来把它约束起来,把它约束起来了,还能在课堂中出现生成吗?少一些框架,多一点率真,让课堂教学生成不断,精彩不绝。这样的备课痕迹不一定非要教师以教案本的形式呈现,反过来说,教案本的形式也根本呈现不了这样的备课思想。所以在检查教师备课时,不是简简单单看一看教师的教案写的是不是完整,是不是规范,而是要看该教师是否真的备课了,从他的备课痕迹上来检查,让教师自己把备课的痕迹拿出

来,这种方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打开教师的教材,听教师上课,考核一下一节课的质量等,你都会发现该教师是不是真的备课了。

2、不论教案数量,查备课质量。

当下,检查教师的教案时要看每课时教案的分量是否足实。在检查时,只要每课时的教案超过两张教案纸就被认为是合格的教案;
如果是一张,或一张多一点,那么就会被会认为是简案,是不合格的,如果更少就会被提出批评;
要是教案能超过两张,那么这一定是好的教案,会被点名表扬,并要求广大教师向该师学习。这一检查方式也就导致我们的教师拼命地抄教案,而且还要抄得多,这使得本来就是浪费教师时间的“抄教案”变本加厉,让教师的负担越来越重。吴江市教育局教科室的张菊荣校长在网上曾说过:“用观念来备课,用头脑来备课,而不是用笔来备课。”这真是一语中的,备课是一个教师的脑力劳动,是一个创造的过程,这不是不可以单靠一支笔来完成。教师就是写下一句由自己想到的,能够在教学中实用的教案,也比抄袭来的长篇大论要有价值的多。“集少成多,聚沙成塔”,你不可能要求一个教师一下子就能把课备得怎么样完美,也不能要求教师一下子就能才思敏捷,文如泉涌,写出数量丰富的教案。另外,笔者还有一个疑问,把教案写得那样的详细真的有用吗?把重点的地方作上记号,提醒自己在教学中要重视这个问题,把教学环节作一个提纲挈领,不至于自己在教学时语无伦次、课堂组织没有秩序等,这就应该是很好地完成了备课的任务了,有必要长篇大论吗?我们可以看教师的备课痕迹是否真的实用,是否真的可以为课堂服务,这才是教案应该被

赋予的身份,在检查时我们也要从这点出发,只看数量不看质量是不合理的。

3、不论教案课时数,查备课的实用性。

当下,检查教师的教案时要数课时数是否符合标准。在教案的检查记录中,我们往往会看到 “某某老师某某教案有多少课时,应备多少课时,实备多少课时”这样的内容,不达标的就一定是不合格的教案,为了让自己的教案达标,许多教师就不得不加班加点去拼命地补教案。那么这里的应备多少课时的标准在什么地方?没错,在设计教案的学科计划中的确提出要制定课时标准,可是有几位教师真正是按照这个课时标准来进行组织教学的呢?这并不是我们的教师不按计划做事,而是要考虑课堂教学的特殊性,课堂教学的课时数是一个灵活的变量,它不是一尘不变的。举个简单的语文教学的例子(因为笔者是一位语文教师,但是别的学科的教师也都反映有这样的现象),在制定课时标准时,预计某一课教材应该用两个课时完成,可是在教学时发现,用两个课时的时间根本完成不了预期的教学任务,那么就势必要再加一个课时;
这是一种情况,另一种情况也会有,预计用两个课时的时间完成的教学任务只用了一个课时就完成了。这样算来,预定的课时标准就根本派不上用场,也就不能拿来检测教师备课的应备课时数。因此在检查中,我们不能再去数教师的课时数了,要想真的知道教师的备课数量是不是足实,看的不是外在的数量,而是内在的质量,看它的实用性,教师完全可以用一个课时的时间完成的教学内容,为什么非逼着教师写两个课时的教案呢?只要教师能出色地完

成教学任务了,那么它备多少课时都不应该是检查的重点。要想知道教师是否完成了备课任务,那就要看教师的教学质量,学生是最好的调查对象,通过对学生的访谈,我们就可以知道这一点了。

4、不论教案的超前,查备课的实效性。

当下,检查教师的教案时要看教案是否能超前备课。很多情况下,都很强调教师要超前备课,只要在检查中能做到超前备课的就会被作为楷模,所以有的教师为了在检查中能给检查的人员留下好印象,能够让自己成为一名好老师,不管自己现在教到那儿,也不管写出的教案实用性如何,就一个劲地写,直到把一个星期后才上到的教学内容都写下来才罢手。“能超前备课的都是好教师,教案落后的都不是好教师,跟得上进度的是正常的教师”这句话真的能站得住脚吗?笔者承认,一些教师由于自身的素质,备课马虎,质量跟不上,不能及时备课后进行上课,这应该提出批评,但那些能超前备课的就一定是好教师了吗?备课是为了上课,这是毋庸置疑的,备完课后去上课,这样的教学才会有序,才能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我们人类的记忆能力是有规律的,德国著名的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根据研究描绘了“艾宾浩斯记忆遗忘曲线”,这条曲线表明,人的记忆力一般维持在一个星期左右,而且在这一个星期里越往后遗忘得就越快。把自己心中备课的想法写下来如果不及时地组织进行教学的话,那么时间长了就会把自己备课的想法中的一些环节遗忘掉,这就要求教师不得不再次进行备课,之前的备课与教案都成了无用之功。在检查时,就不能“以超前教案论英雄了”,而是要看教师备课的实效

性。教师在下一阶段要教学什么内容,可以在一天前,或两天前准备好,甚至在半天前准备也为时不晚。超前备课并不一定是正确的。

总的来说,“教案”不等同于“备课”它们是两个概念,这两个概念不能混为一谈,我们在检查教师备课时,也不能单单只从“教案”入手,长此以往,“教案”必定会成为教师备课的最大障碍、最大的心病,改变我们对教师“教案”检查的不合理现象吧,还给教师一个自由的、真正属于自己的备课空间。

教学目标:

1.理解重点词语及诗句的意思。

2.品味语言,想象诗中描绘的送别情景。在读中体会诗人的情感。

3.有感情的朗读并能背诵。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播放歌曲《送别》,教师诵读李叔同的《送别》。

有人说离别是诗、离别是歌、离别是画,离别是泪水。在诗人高适的眼里又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走进《别董大》(板书课题)。

2、介绍董大。

3、自由读古诗,做到正确、流利。

4、师配乐朗读全诗。

5、指生朗读。

二、研读深入,品评感悟

(一)品读“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1、别董大,别时的景是怎样的?用笔画出来

2、“黄云、白日、北风、雁、雪”这几种景物串起来,你眼前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赛读)

3、(出示课件)想象画面,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4、诗中哪个字写出了别时的心情?用笔把这个字圈出来。(板书:愁)。

5、这是怎样的愁?难道这别“愁”仅仅只是来自着眼前这凄凉的景象吗?请同学们再读读这首诗,还为什么而愁?

6、此刻我们再来看这个“曛”,这昏黄不明的、迷茫的仅仅是指景吗?

(二)品读“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1、师:景的凄凉,前途的渺茫,人生的困惑,再难遇到这样的知己。怎一个“愁”字了得!此刻应是挥泪告别,应是借酒消愁,然而,面对遭受挫折、怀才不遇的好友董大,诗人高适却写下了这样的诗句。(课件出示)读——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板书:莫愁)

2、正是这两句成就了这千古名篇,请大家再读读这两句。

3、“天下谁人不识君!”?这是怎样的一个君啊?(出示课件) 介绍董庭兰。

4、你觉得董大的琴艺怎样?你想对这位前途迷茫的董大说点什么?

5、此时,你就是董大,听完朋友的劝慰,你的心情怎样?

6、再来读题——《别董大》,此刻,别去的是什么?留下的是什么(板书:情)

三、回复全诗,朗读提升

1.诗人以自己的豪情抹去了朋友的愁情。你觉得现在这首诗该怎样读?自己练一练。

2.配乐指名读。齐读

3.从诗人的身上你看到了什么? 4.练习背诵。

《别董大》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学会“曛”这个生字。

2.理解重点词语及诗句的意思。

3.品味语言,读中悟情。掌握学习古诗词的方法,学以致用。

4.有感情的朗读,并能熟读成诵。

教学重难点:

掌握学习古诗词的方法,学以致用,品味诗境,读中悟情。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读懂诗题,了解背景

1.创设情境,从歌曲《送别》之中感受作者离愁别绪导入。

2.生读题,再读,读懂题目,读出感情。

3.了解背景,介绍高适和董大。

二、读通读顺,整体把握

1先读读这首诗,注意读准诗中的生字,把诗读通读顺。

2.指名读。

3.师指导学习生字“曛”的读音及字义字形。

4.齐读这首诗。

5.回忆学习古诗的方法,引导自学。

我们学习一首古诗,除了会读以外,还需要知道什么?

怎样知道诗的意思?(借助注释,联系上下诗句、结合背景资料、等等)

6.学生用学习古诗词的方法自学,读懂词语,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大概讲的意思,同桌合作学习。

7、学生自学,师巡视指导。

8.学生交流重点词语的理解。点拨:黄云:当时他们分别是在塞外,那里大部分都是沙漠,黄沙飞扬,以至于云都成了黄色的了;
与“曛”联系起来即熏黄,指夕阳西下时天色昏黄。“千里”是不是就是一千里?联系学过的诗句理解是虚指,很多,满天。

“莫愁”的意思是不要忧愁。

“知己”知音,赏识你的人。古人常用到这个“君”,与你是有区别的,您。这里指谁?董大。

理解了重点词语后,学生试着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诗的大概意思。

9.理解了诗句的意思后,再读这首诗。

10.指导读好节奏停顿,出示画好节奏的诗,再指名读。

三、反复品读,入境悟情

(一)品读第一二句诗。

1.师导,利用多媒体感受诗境。

2.找出诗中写景的两句诗,读──“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3.再找出这两句诗中的一些描写景物的词语。用笔画出来(学生画──黄云、白日、北风、雁、雪。)(板书:景)

4.感受“黄云、白日、北风、雁、雪”这几种景物构成的画面。(生谈:凄凉悲苦)把感受带入诗中,读出自己的感觉。

5.自由读。

6.提名读。师评价指导。

7.再引导学生用心感受诗情。说说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生谈)

结合学生发言引导学生有感情读

8.面对此情此景,董大这时的心情是怎样的呢?诗中哪个字写出了他此时的心情?用笔把这个字圈起来

9.(板书:愁)。“愁”。这是怎样的愁?难道这别愁仅仅只是来自于眼前这凄凉的景吗?会愁什么?请同学们再读读这首诗,看看你又能发现什么?(生在读时提示:可以联系背景资料和第三句“莫愁前路无知己”来体会)

10.再引导生体会这个“曛”另外一层意思。

(二)品读第三四句诗。

1.引出诗句:读──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板书:莫愁)

2.再读这两句诗。

3.“天下谁人不识君!”这是怎样的人?再说董大,并利用古琴片段激发谈话。此刻,你想对这位前途迷茫的董大说什么话呢?

4.学生回答后随机评点并引导并让学生读相关诗句。

是啊,让我们这样安慰董大,齐读──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5.假如你就是董大,此时,你的心情怎样?(充满自信,心情变开朗。)

6.再看题目,别董大,此刻,别去的是什么?留下的是什么?(别去的是愁,留下的是情,是昂扬豪壮的情啊!)(板书:情)

(三)回复全诗,朗读提升。

1.现在我们再看这别时的路,你看到的是怎样的前路? 你觉得应该怎样读整首诗。(指导总结前两句读出凄凉悲苦,后两句读出昂扬豪壮。)全班练读

2.指名个别读。师点评,再提名读。

3.生再有感情齐读。

4.体会诗人的人生态度?(乐观的人生态度,豁达的心胸,对友人的真情)

5.自己练习背一背这首诗。(指2-3人背。)

6.再次吟诵这首诗。

四、总结全诗

记住这激励人生的千古佳句:──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板书设计:

别董大

(唐·高适)

莫愁

说课与教学设计

教学准备与设计(共8篇)

小学教学课程与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模板与教案区别(共13篇)

别挤了教学设计

推荐访问:备课 教学设计 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