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中学教师行为的改变

新课程理念下中学教师行为的改变
  
  四川省隆昌县圣灯中心学校 彭传英
  
  【摘 要】如今,虽然新的数学课程标准已经出台,但我国中学数学教学仍然存在着比较严重的问题,急待认真研究解决。本文阐述了新课程理念下中学数学教师应如何改变自己的行为,以适应新课程理念的要求。
  
  【关键词】新课程 中学教师 行为 改变 展望
  
  教师是课程改革的主力,新课程背景下在要及时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同时,在新课程理念下,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学生营造一个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平台,使他们在课堂中始终处于一种积极、活泼、兴奋的学习状态。学习方式的转变期待着教学模式的转变,教师必须正视自己的角色定位,确认自己的教学身份。《新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数学课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为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应用的过程。”教师的教学行为都要为了学生的发展,并一切服务于学生的发展。因此,新课程理念下教师的行为必须有所改变。
  
  一、新课程改革中对中学数学教师的基本要求
  
  新课程对中学数学教师的工作赋予了新的要求: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由传授者转为参与者,由管理者转为引导者。在课堂教学准备阶段,教师应帮助学生制定适当的学习目标,确定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创设丰富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根据课堂教学需要适时调控教学设计,最大程度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教师在课堂上所扮演的角色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的好坏,因此教师的任务不再只是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在新课程改革中,作为实施主体的教师,在保持原有的职业素养的同时,还要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改革,完善自我,倡导终身学习,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培养一定的科研能力,使自己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育教学的研究者、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二、教学理念的转变
  
  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必须转变“只有少数学生才能学好”的观念,树立“人人都能学好”的学生观;转变“学生只有学好的义务,而无主动学习的权利”的观念,树立“学生是学习主人”的学生观;转变“学生是单纯受教育者”的观念,树立“即是受教育者又是教育者,特别是自我教育者”的学生观。此外,还应该树立全面发展、交往与互动、开放与生成的教学观。
  
  三、做一个有完整智慧、健全人格的教师
  
  发展心理学家加德纳在其著名的《智能结构》理论中,提出了“人格智能”。他认为,人格也是智能,其中一种是体察别人的智能,能体察别人的情绪、体察别人的心理状态;另一种是识别自己的情绪,能识别自己的心理状态。体察别人与体察自己,分别叫做“人际智能”和“内省智能”。加德纳其实提出了一种不同于逻辑智能的情感智能。这种情感特征包括重视学生、欣赏学生、鼓励学生、灵活性、热爱工作、乐观主义、情绪稳定、思维开放、宽容等品质。他们发现,教学效率高的教师往往都善于和学生接触,善于和学生交往。师生之间的情感纽带对学生的自尊心、成功意识、学习生活都会产生一种积极的影响。 (范文网 www.fwsir.com) 因此,培养情感人格素质、完整人格的育人环境氛围显得格外重要。教师也要在不断的学习、实践、反思当中寻找到自己的教育文化、自己的教育精神、自己的教育灵魂。
  
  比如:青年教师小王一心想提高教学水平,便主动向特级教师李老师学习,经常跟班听课。小王上课时,尽管课堂教学设计、教学方法,甚至教学语言都与李老师相仿,但教学效果就是不佳。小王的努力并没有收到预期的效果。究其原因,主要是小王在“如何促进自我成长”这一问题上与新课程理念不符合:他关注了课堂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语言,但忽视了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存在,把自己定位在课程知识的施予者的位置,进行的是一种目中无人的教育;他一味地模仿特级教师,没有做到完善个性、展现个人魅力(新课程要求教师要有内在的个人魅力);他一味地模仿,却忽视了自己的教学反思。
  
  四、教师由课程知识的施予者转变为学生活动的指导者
  
  现代教学论认为,教育的本质属性是教师的价值引导和学生自主建构的辩证统一。一个教师应该是学生的引导者。引导者的含义是引导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所需要的先前经验,引导学生实现课程资源价值的超水平发挥。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教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引导可以表现为一种启迪,学生迷路时,教师不是轻易地告诉方向,而是引导他辩明方向;引导可以表现为一种激励,当学生登山畏惧时,教师不是拖着走,而是点起他内在的精神力量,鼓励他不断地向上攀登。比如:在《线段》一课中,教师让学生首先自主探究线段的条数与直线上的点的个数之间的关系。当点数比较少时,学生能够直接回答出线段的条数;当点数多了,学生就查不出来了。这时,教师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寻找解题的途径,同时给予适当的指导。结果,学生发现了按序数

[1] [2] 下一页

推荐访问:新课程理念下中学教师行为的改变 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师观 教师招聘新课程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