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作文拟题技巧

中考作文拟题技巧
  
  作者/安徽李仰臣
  
  安徽李仰臣
  
  如果把写作文的过程比做“画龙”,那么拟题就是给这条龙“点睛”了。眼睛有神,龙能腾飞;题目有神,文章增辉。亮丽的文题会让阅卷老师眼前一亮、心中一动,自然有利于作文的得分。
  
  1.引用化用,韵味无穷。
  
  引用或化用平时积累的名言警句、古典诗词、成语俗语、歌词书名、影视剧名、广告词等作为标题,典雅大方,新颖别致,韵味无穷,具有独特魅力,让阅卷老师一见倾心。
  
  【示例】
  
  ①“献给母亲的歌”(2011年新疆卷,以“报答”为话题)
  
  ②“众里寻他千百度”(2010年山东莱西卷,以“关爱”为话题)
  
  ③“跟马蜂斗,其乐无穷”(2011年湖北宜昌卷,以“好玩”的经历、想法或制作为材料作文)
  
  ④“学而习之,不亦智乎?”(2011年湖北武汉卷)
  
  ⑤“世上只有妈妈好”(2010年山东莱西卷,以“关爱”为话题)
  
  【解析】
  
  标题①,直接引用大家都熟悉、喜欢的歌名,活泼而有趣。
  
  标题②,引用宋代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中“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词句,显示出深厚的文学素养,具有浓郁的抒情色彩。
  
  标题③,化用吴伯箫的《记一辆纺车》的篇末点睛句,典雅而深刻。
  
  标题④,活用《论语》中的经典名言“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新颖别致。
  
  标题⑤,引用台湾同名电影《妈妈,再爱我一次》主题歌中的歌词,贴近生活,感人至深。这些标题,读来备感亲切,必然博得阅卷老师的喜爱。
  
  2.善用修辞,生动文题。
  
  有些女同志,爱卷睫毛,描眼影,目的是让眼睛更漂亮,人更精神。文章拟题也需要化化妆,让题目漂亮起来。根据特定的语言环境、文体和内容,灵活巧妙地运用比喻、拟人、对偶、对比、反问、反复等修辞手法拟题,能增强文题的美感与文采,使题目生动形象,贴切鲜明:使文章含蓄隽永,余味无穷。
  
  【示例】
  
  ①“伴着阳光出发”(2011年湖南怀化卷,半命题“伴着
  
  出发”)
  
  ②“诚信的背囊”(2011年四川内江卷,以“诚信”为话题)
  
  ③“笑容,我想对你说”(2011年山东泰安卷,半命题“,我想对你说”)
  
  ④“柳暗花明又一村”(2011年云南昆明卷,以“年轻人与钓鱼者对话”为材料作文)
  
  ⑤“滴水之恩,涌泉相报”(2010年云南楚雄卷,以“感恩”为话题)
  
  【解析】
  
  标题①,运用借喻修辞手法,把“小伙子”善良、乐于助人比喻为“阳光”,化抽象为具体,十分生动。
  
  标题②,把诚信比做“背囊”,形象,很好地诠释了诚信的重要作用,化平淡为神奇。
  
  标题③,采用拟人手法,将笑容比做自己形影不离的朋友,对“笑容”倾诉衷肠,追述与笑容一起走过的日子,表达了自己的心声。
  
  标题④,引用陆游《游山西村》诗句,意在揭示“做任何事情,一旦开始,只有坚持不懈,努力奋斗,才能成功”的道理。
  
  标题⑤,对偶,形式整齐,表意凝练,抒情酣畅。这些题目,由于运用了恰当的修辞,所以像珍珠一样闪闪发光。
  
  3.压缩话题,以小见大。
  
  就是在宽泛话题的前面(或后面)添加词语,缩小写作的范围。锁定自己最有感受、最有话可说的内容来写,能使话题由大变小,由虚变实,由抽象变具体,从而顺利展开作文思路。
  
  【示例】
  
  ①记叙文标题:“好习惯,你到底在哪里”(2010年山东青岛卷,以“习惯”为话题);②“我们家的红色经典演唱会”(2011年黑龙江齐齐哈尔卷,以“红色”为话题)
  
  【解析】
  
  标题①,用呼告方式拟题,表达出了对好习惯的渴望,情感真切。标题②,将视线锁定在家庭生活方面,显得很新颖,也使选材变得更容易。
  
  由此可看出,在话题前后添加修饰性词语,能使文章的选材范围指向更加明确,更集中, (中考作文 www.fwsir.com) 也使文章的切入点更小,便于写作。
  
  4.反弹琵琶,妙趣横生。
  
  生活中有些观念已在人们心中形成共识,在拟题时,克服思维定势,逆向思考,反弹琵琶,追求陌生效果,能引人阅读。如“真想做个差生”“感谢磨难”等。也可以展开想象,如“当地球上只剩下最后一滴水”“我想再活五百年”“最后一只老虎”“理顺心灵的藤蔓”等。这些文题不落俗套,新视角,新思路,新体验,极易吸引读者的注意力,有一定的视觉冲击力、穿透力,阅卷老师自然会“一见倾心”。
  
  【示例】
  
  ①“感谢你——我的‘敌人’”(2010广西梧州卷,以“成长,需要竞争”为话题)
  
  ②“这个‘六一’有点冷”(2010年天津卷,以“六一”为材料作文)
  
  【解析】
  
  标题①,拟题为“感谢敌人”,与人们一般对敌人憎恨心理相反,令人耳

[1] [2] [3] 下一页

推荐访问:中考作文拟题技巧 中考作文拟题技巧ppt 中考作文拟题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