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创新创业带动就业工作汇报

让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成为就业、创业助推器

为深入贯彻落实“保增长,渡难关,上水平”活动的总体要求,团区委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牢牢把握党政工作大局,坚持以人为本,紧密结合青年创业、就业的现实需求,充分发挥共青团组织自身优势,举全团之力,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各项制度和措施,大力整合社会资源,不断激发青年的创业激情,提升青年创业素质,积极营造支持青年创业、就业的良好环境和氛围,努力构建具有共青团特色的促进青年创业就业工作新格局,全面推动青年创业、就业工作。

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 扎实服务青年创业就业

加强引导,增强广大青年的创业就业意识。长期以来,团区委始终把引导广大青年增强创业就业意识作为青年创业行动的首要任务,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自觉把服务青年创业就业工作融入到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增长渡难关上水平的各项工作中,抓住为青年服务的着力点和切入点,扎实开展“为青年办实事、解难题”活动。广泛开展择业观念教育,引导广大青年转变就业观和择业观,帮助青年树立积极的创业态度、正确的创业取向和诚实守信的观念,要“不嫌小、不畏大”。比如,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中,团组织就要适时地引导广大青年特别是农村青年,到广阔的农村中去勇于创新,艰苦创业,建功成才,充分激发他们的聪明才智,团结带领他们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贡献力量。要加强典型引导,鼓励青年勇当创业先锋,突出优秀青年创业典型的培养,通过举办青年创业事迹报告会等多种有效形式,让广大青年从身边人的创业事迹中受到启迪,增强自主创业的信心和决心。

强化培训,提高广大青年的创业、就业本领。加强技能培训是提高青年创业、就业能力的有效手段,也是实现成功创业、就业的关键环节和重要途径。团区委把增强青年的创业和就业能力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来抓,注重培训的针对性。坚持以市场和青年的需求为导向,针对不同层次青年群体,确定不同的培训内容,选择相应的方式和手段,如以企业青年技术创新实践团队为载体,激活青年创新能力。建立青年技术创新实践团队,由科研、生产、销售等部门的人员组成,充分发挥青年的智力优势和团队协作精神。开展青年职工技能培训,引导青年职工学技成才,进行技术、管理、服务创新,提高职业技能和创新创效能力。大力实施“百名农村青年人才培训工程”,三期共招收学员214人,并将成绩优秀的青年纳入农村青年人才储备库。按时参加课程学习并通过考试的学员获得了由团市委颁发的“农村基层团干部岗位培训资格证书”,同时取得了由天津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和天津广播电视大学颁发的大专毕业证书,一支规模不断扩大的具有专门职业技能的农村青年队伍逐渐形成,农村青年的就业竞争力得以提高。以“青春建功新农村”活动为载体,帮助农村青年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促进农村青年在

二、三产业就业,切实提高他们的就业、创业能力,将一批道德品质好、有能力、有技术、有一定发展潜力的青年,作为重点培养和扶植对象,促其发展,用其带动,涌现出一大批青年致富带头人,逐步建成了一支新型农业生产和农村经营人才队伍,为农村青年创业、就业创造了良好条件。

搭建平台,为青年创业、就业提供有效服务。团区委把实施“汉沽青年创业就业行动”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充分发挥组织、人才、联系广泛等优势和特点,不断创新服务手段,拓展服务领域,为广大青年创业搭建平台。倡导创业、就业新理念。组织开展“滨海·创富”青年创业论坛、青年创业能力大赛等活动,在青年中大力宣传“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就业方针,倡导自主择业、自主创业等新的创业、就业观念,增强青年的创业意识,激发青年的创业热情。以评选表彰“汉沽青年创业奖”为统揽,开展“青年创业先锋”、“农村青年创业致富带头人”等系列评选表彰活动。进一步扩大青年创业、就业行动的社会影响,从而带动更多的青年通过自主创办生产服务项目、企业或从事个体经营,在实现自我创业、就业的同时带动更多青年就业。加快建设见习基地。广泛发动青年企业家、青联委员积极参与见习基地创建活动,为青年提供就业、创业见习岗位,帮助青年积累工作经验,提高就业、创业能力,为企业选人用人搭建平台。打造培训指导中心。联合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建立“青年创业培训指导中心”,组织引导青年积极参与培训,对有创业意愿并有创业潜能的青年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提高青年的就业、创业技能,逐步完善其扶助青年创业、择业、交流、开发、培训、储备等各种服务功能。拓宽创业融资渠道。发挥共青团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参与青年创业贷款的融资和管理。坚持公益性、服务性、社会性的原则,利用团市委即将建立的“天津市青年创业就业基金”,为青年就业和创业提供启动资金,降低青年创业门槛。联合工商、税务等相关部门以及各系统“青年文明号”单位,切实维护青年在就业、创业过程中能够享受相关优惠政策。

加强组织领导 确保青年创业就业取得实效

真抓实干,务求实效。为把工作做深、做细、做实,真正了解和掌握青年创业、就业的基本状况和具体需求,扎扎实实地为青年创业、就业出实招、办实事。团区委对服务青年创业、就业的各项工作任务,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地抓紧,一个步骤一个步骤地推进,逐个项目逐个青年地去落实。在政府有关部门、金融机构与广大青年之间架起沟通和交流的桥梁,为青年创业提供政策和资金扶持。积极引导有志青年自主创业、外出青年回乡创业、先富青年二次创业,为广大青年寻找创业载体。要善于发现基层的好经验、好典型,及时掌握新情况,发现新问题,提出新对策,真正把务实的态度和创新精神结合在一起,把工作成果实实在在地体现在服务青年创业成才上。

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合众志能深谋远虑,齐众心可攻坚克难”。一方面,团区委进一步增强主动意识,最大限度地挖掘和运用好社会资源,借助各方面力量推进工作任务的落实。进一步密切与劳动、工商、金融等部门的合作,主动自觉地接受他们的工作指导,争取他们帮助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形成有关部门大力支持、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参与的良好局面。另一方面,各级党政部门和社会各界,尤其是劳动、工商、税务、金融、财政等部门,要站在事关汉沽长远发展的高度,支持青年创业行动,尤其要积极帮助青年解决创业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在资金、信息、技术等方面为青年创业提供及时、优质的服务,切实把青年创业的积极性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只要同心同德,形成合力,汉沽青年创业、就业行动就一定会取得新的业绩,青年创业、就业工作一定会开创新的局面,也必将为汉沽的建设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青年创业、就业工作是共青团服务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和城乡一体化发展、切实贯彻“保增长、渡难关、上水平”活动要求的全局性工作,也是促进青年成长成才的一项重点工作。团区委将组织各级团组织着眼于工作的长期性,充分发挥团组织推动发展、服务青年、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努力构建科学规范的运行机制,将“汉沽区青年创业就业行动”的各项工作措施与区委、区政府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工作的整体部署和政策法规接轨,为服务广大青年、开创青年创业就业新局面,带领全区各界青年为实现保增长、渡难关、上水平的目标要求做出更大的贡献。

烟台市创业带动就业工作情况汇报

创业推进就业,就业关系民生。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我们按照“政策扶持、创业培训、创业服务”三位一体的工作机制,积极搭建培训、政策、资金、服务、项目和舆论六个平台,创业带动就业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我市创业政策

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做好促进就业的通知》(国发„2008‟5号)和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做好促进就业工作的通知》(鲁政发„2008‟58号)文件精神,8月份,市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就业促进工作的通知》(烟政发„2008‟71号),对现行就业扶持政策进行了扩展、延续、完善和充实。

新政策按照鲁政发„2008‟58号文件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在延续执行《烟台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做好就业工作的通知》(烟政发„2006‟43号)和《烟台市人民政府关于做好城镇零就业家庭和农村零转移就业贫困家庭就业援助工作的意见》(烟政发„2007‟101号)的基础上,对鲁政发„2008‟58号文件中有关政策规定予以细化、拓展。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 一是突出了依法促进就业。强化政府促进就业的责任,加大目标责任考核和领导政绩考核力度,建立政府主导、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

二是突出了优惠政策的普惠化。覆盖到登记失业的大龄失业人员(女性年满40周岁、男性年满50周岁)、城镇零就业家庭成员、抚养未成年子女的单亲家庭成员、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人员、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人员、连续失业1年以上其他人员、农村零转移就业贫困家庭成员以及因失去土地等原因难以实现就业的人员等八类人员。

三是突出了政策扶持就业和自主创业。对企业招用困难群体就业、困难群体灵活就业和鼓励自主创业,在社保补贴、岗位补贴、创业补贴、税费减免、小额担保贷款等政策扶持方面,作出了明确规定。文件规定,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创办企业,首次领取营业执照并正常经营1年以上的,视情况给予1000-3000元一次性创业补贴;
在领失业保险金期间的失业人员自主创业,将其尚未领取的失业保险金一次性发给本人;
城乡创业者创办企业并吸纳除就业困难群体以外的城镇其他登记失业人员,并与其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缴纳社会保险的,按每吸纳一名失业人员500元的标准给予一次性岗位开发补贴。文件要求,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要做好促进创业工作,完善创业指导功能,为创业者提供项目推介、开业指导、政策咨询、小额贷款、税费减免、法律维权等服

2 务。各级要建立创业指导专家志愿团,建立政府扶持、企业与个人开发创业项目的市场评估制度,推进政府购买服务成果的工作模式,面向社会征集并推介创业项目。要充分利用城乡各类园区、规模较大的闲臵厂房(场地)、专业化市场等适合小企业聚集创业的场所,建设小企业创业孵化基地或创业园,为缺乏经营场所的创业者免费提供经营场地,帮助其顺利实现创业。

二、经验做法

(一)抓宣传,强化舆论引导。一是开展了创业小老板系列宣传。通过在烟台电视台、《烟台日报》等新闻媒体开辟专栏,大力宣传失业职工、农民工、军转干部、大学生的创业事迹,在全市培植起了以“敢闯敢拼的韩秀娟”、“转岗自救的梁兆前”、“科技创业的赵升乐”为代表的一大批创业典型,树立起了创业者光荣、创业者有功的价值观念,努力营造为顺利者加油,为困难者鼓劲,为成功者喝彩,为失败者打气的创业环境。二是举办创业带动就业竞赛活动。近日,市劳动保障局、市委宣传部、市财政局和市民营经济发展局等部门联合举办的烟台市创业带动就业竞赛活动正式启动。本次竞赛面向全市城乡各类创业者。大赛按照县市区组织初赛,晋级参加市级决赛的程序,通过创业者在创业经历、企业发展规划、创业知识等方面的竞赛,将评选出第

一、第

二、第三名和优胜奖,分别给予5万元、3万元、2万元和2000元

3 创业扶持资金奖励,来进一步营造创业氛围,鼓励市民自主创业,自谋职业,实现创业致富。

(二)抓培训,提高创业本领。一是通过建立政府购买培训成果机制,构建起了覆盖城乡劳动者的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全市已建立起长期短期兼顾、高中低结合、面向各类从业人员的职业技术培训网络,拥有4所高等职业学校、75所中等职业学校、20所技工学校和604个社会力量办学机构,年培训能力23万人以上。二是大力推进创业能力培训。市县两级相关职能部门组成创业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一批创业培训中心,培育了一支业务精湛的师资队伍,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按照国际劳工组织要求,标准化施教,综合提升了创业人员的创业素质和创业能力。截至2008年10月底,全市共举办创业培训班725期,培训学员18109人,其中失业人员16025人,农民1947人,大专院校学生62人,与妇联联合培训巾帼创业者75人。已有7758人成功创业,有3585人实现自谋职业,共创造就业岗位30313个,吸纳失业职工11799人。

(三)抓政策,强化创业扶持。全面整合国家及省市鼓励创业扶持政策,建立起以小额担保货款为重点、以税费减免为支撑、以社会保险补贴为补充的创业扶持政策体系,培植了一批创业孵化园区,为创业者营造了宽松的创业环境。2003年以来,全市共为2.8万名下岗失业人员减免税7450万

4 元,减免各项收费5700多万元,提供小额担保贷款3700万元。

(四)抓服务,构筑五大平台。一是专家咨询指导平台。通过广告招聘、组织推荐、个人自荐等方法,按照自愿、无偿的原则,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德才兼备的专家志愿者。我们对县市区专家志愿团建设做了明确规定,要求专家志愿团规模芝罘区要达到100人以上,其他县市区初期不少于30人,并按照学员人数及创业项目的多少,逐步发展壮大。目前全市组建专家志愿团11个,共有专家330多人。专家志愿团在指导学员制定《创办计划书》、选择场地、开业指导、提供信息、咨询服务、技术指导等方面提供了优质高效的服务。二是创业项目储备平台。为给学员创业提供较大的选择空间,我们要求培训人数相对较多的县市区,要组织专门力量进行创业项目的开发。目前全市通过向社会征集、加盟连锁、有偿购买等形式,已储备了400多个投资少、见效快、风险低、适合下岗失业人员经营的项目,供学员选择,受到了创业学员的欢迎。三是创业跟踪服务平台。各县市区按照市里统一要求,成立了跟踪服务部门,并建立起一套完备的后续跟踪服务制度,包括学员档案管理、注册企业、企业经营、享受优惠政策和定期回访等五个方面,对学员的创业实行动态管理和全程服务,做到学员从创业的第一天起就有人关注,出现问题有人帮助,优惠政策有人落实。四是创业成果展示平台。为增强失业人员的创业信心,激发创业热情,我们要求创业培训基地都要建立创业成果展示厅,以图片、影

5 像、文字、实物等形式将创业成功学员的成果进行展示,弘扬他们的创业精神,使失业人员从中得到启发和鼓舞。同时还利用展示厅召开“创业项目成果推介会”,吸引投资,促进企业发展。五是创业学员互助平台。为给创业成功的学员创造一个沟通思想、交流信息、互帮互助的机会,根据创业学员的要求和创业培训发展的需要,成立“创业者联谊会”组织,吸收创业成功的学员为会员,定期组织活动,相互交流经验、取长补短、加强合作。

烟台市劳动就业办公室

龙源期刊网 http://.cn

湖南郴州:加快推进创业带动就业工作 作者:廖鸿中

来源:《职业》2013年第06期

2012年,湖南省郴州市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创业先进城市”荣誉称号,以排名第16的成绩,跻身为全国首批71个创业先进城市之一。为巩固提升全国创业先进城市工作成果,贯彻实施扩大就业发展战略,深入推进创业带动就业工作,该市日前出台了《创业带动就业工作3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

《实施方案》明确,该市将坚持“政府促进、社会支持、市场导向、自主创业”的基本原则,不断完善以组织领导为保障、以创业扶持政策为推动力、以创业培训为着力点、以创业后续服务为支撑、以工作考核为手段的推进创业促就业工作长效机制,鼓励和帮助更多有创业意愿和创业能力的城乡劳动者成功创业,并吸纳和带动更多的劳动者实现就业。在2013至2015年,全市个体工商户户数年均增长超过10%,达到16万户以上;
私营企业户数年均增长5%,达到2万户以上;
规模以上企业户数年增长1%,达到100户以上;
微型企业达到1万户以上;
创业项目1年以上存活率达到80%,创业带动新增就业年均3万人以上。创业意识教育培训5万人,新建创业孵化基地13个以上,发放小额担保贷款10亿元以上,征集推介创业项目1000个以上。到2015年底,全市创业活动指数达到20%以上,培训后创业成功率达到60%以上,创业服务满意率达到90%以上,创业环境满意度达到优秀,形成以大、中、小型创业企业和个体经济组织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实施方案》还提出了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工作机制、健全考核体系等保障措施,将设立市创业指导服务机构,设立服务办事大厅,集中为创业者提供项目开发、方案设计、风险评估、开业指导、小额担保贷款、税费减免、跟踪服务等“一条龙、一站式”服务。从2013年起,将创业带动就业工作纳入“民生100工程”考评内容,对工作突出,成效明显的创业带动就业服务单位和部门予以表彰;
对服务不优、工作不力的,追究相关责任单位和人员的责任。

以创新促进就业 以创业带动就业

–––泰宁县创城工作绩效考评报告

泰宁地处闽西北武夷山脉南麓,居闽赣两省三市交界处,县域面积1540平方公里,辖2镇7乡118个村(居)委会,总人口13万人,素有“汉唐古镇、两宋名城”之美誉。自2009年开展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工作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市创城工作领导小组的精心指导下,从领导上重视创业,从舆论上引导创业,从政策上鼓励创业,从服务上支持创业,坚持以 “政府创造环境、人民创造财富”的理念为指导,紧紧围绕“旅游兴县,创业富民”创城主题,不断完善“建立一套体系、夯实两方基础、健全三个保障”的“123”工作模式,通过“政府搭台,部门联动,全民参与”的方式,认真开展创业培训、指导及孵化工作,全力做好项目开发、小额担保贷款和开业指导服务,积极落实税费减免,劳动密集型小企业贷款贴息、场地安排等扶持政策,至目前已初步建成了丰岩、大洋坪和朱口三个创业产业园区,逐步完善了创业培训指导中心和金湖旅专创业两个创业培训基地,深度开发了下坊旅游服务、尚书第旅游商贸两个创业孵化园区,全面建立了“创业培训+小额担保贷款+信用社区建设”联动机制,基本形成了具有泰宁特色的“旅游全民创业”良好氛围,呈现出“政府创新、百姓创业”的良好局面,走出了一条以创业促就业,以创业促发展之路。

一、创新组织领导机制,全力推动创业

全县成立了以分管县长为组长的创业型城市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按职能组建了专门的创业工作协调服务班子,充分发挥人事、劳动保障、工会、妇联、工商联等部门的桥梁纽带作用;
财政、工商、税务、银行等部门的服务管理职能;
新闻媒体的宣传舆论作用;
职业学校的技能培训作用,动员各方力量,初步形成了“党委政府领导、劳动保障牵头、相关部门配合、社会各界参与”的工作格局,建立起了辐射社会各个阶层的创业组织网络,统

一、高效、协调的工作机制,形成了推动创业带动就业的强大合力,为推进全民自主创业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二、创新政策扶持机制,优化创业环境

我县将创业促就业工作纳入国民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将全民创业指标列入政府为民办的实事之中,进行目标管理。县委、县政府先后召开了全县全民创业工作会议、创建创业型城县动员大会和全县就业暨农民工工作三次大型会议,制定下发了《泰宁县全民创业促就业工作意见》(泰政文„2008‟78号)、《泰宁县人民政府关于创建创业型城市的实施意见》(泰政文„2009‟78号)、《关于完善劳动密集型小企业贷款贴息工作的通知》(泰劳社„2009‟57号)等相关文件,完成了《泰宁县扶持创业促进就业文件选编》,县总工会、团县委、工商局、妇联、残联等部门都制定下发了具体扶持创业的政策性文件。周密细致、完善配套的政策措施为全民创业提供了政策保障,为优化创业环境奠定了坚实的工作基础。

三、建立创业帮扶机制,搞好创业服务

一是加大财政投入。县财政设立了创业专项基金,资金的投入不仅表明了党委和政府对创业促就业工作的认识、态度和决心,而且也确实为工作的全面开展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

二是不断优化创新小额担保贷款办法,为全民创业提供资金扶持。小额担保贷款、小额贴息贷款是解决创业资金的最有效的途径,我县积极创建信用园区,对信用园区推荐的人员取消反担保,千方百计降低贷款门槛。将个人贷款额度提高到8万元,扩大了小额担保贷款的范围。同时加大为吸纳下岗职工占到30%以上比例的企业贷款的力度,将额度由100万元提高到200万元。制定资格审查、反担保审核和银行审贷三个环节不超过一月时间的工作要求,缩短了贷款时限。按金融部门的工作要求,不断增加担保基金,努力配合金融部门的工作。

三是加大创业培训力度,建立满足城乡各类创业人员的培训体系,扩大创业培训范围,为所有有创业愿望和培训需求的劳动者提供免费培训,不断提高创业人员的创业技能和水平。

四是建立创业项目库,面向社会征集创业项目,成立创业项目专家评估团,对评估收入项目库并被创业人员利用了的项目,按项目效益的大小进行表彰奖励。

五是在创业培训中请工商、税务部门的人员讲解税费减免政策,县创业办公室人员全程跟踪,全面协调落实税费减免和社保补贴政策,减轻创业成本,增强创业的成功率。

六是设立创业指导专家队伍,聘请创业指导师进行开业指导和创业跟踪服务,建立创业孵化基地和创业示范园区,由政府贴补场地购买或租赁资金,为创业人员提供全程服务。

四、建立长效机制,增强创业意识

全县围绕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这一主题,大力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活动,极大地激发了广大群众创业的激情,提高了创业致富的意识,了解和掌握了创业扶持措施和优惠政策。通过广播电视、网络平台等各类媒体,开辟专栏,宣传创业标兵,弘扬创业精神,营造创业氛围,激发更多的有志创业人员投身到创业大潮中来。全方位、多层次的长效宣传机制,为全县上下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强化服务营造了一个“政府创新业、干部创事业、能人创企业、百姓创家业”的良好氛围。

五、创新考核督办机制,提高工作实效

建立了“县、乡(镇)、村(社区)”三级目标管理和创业效果评估考核体系,加强督办检查,将创业工作纳入年度绩效考核,与干部的升迁任用挂钩,严格兑现奖惩,全力推动创业带动就业工作的开展。经考核统计,截至6月底,全县共发放小额担保贷款 万元,创业带动就业的比例为 ∶ 。为企业发放 笔,金额 万元,带动 人就业,企业吸纳就业的比例为 ∶ 。半年已培训创业人员206人,目前报名未培训的接近400人,协调落实减免税费 万元,落实社保补贴 万元,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就业是民生之本,创业是发展之基,活力之源,是最积极的就业。我县将以创建创业型城市为契机,不断学习借鉴兄弟城县的创建经验,制定完善创业措施和办法,推动全民创业工作不断迈上新的台阶,争取在今年全面完成国家级创业型城市的创建目标任务,为全县经济社会的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全市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工作情况汇报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我局坚持“以创业促进就业”的工作方针,制定出台了一系列鼓励自主创业、促进创业带动就业的政策措施,扎实开展了创业培训工作,不断提升创业服务水平、优化创业环境,目前全市十一个县市区全部建立创业培训机构,开展创业培训工作,在社会上掀起了全民创业的高潮。截止今年4月底,全市共有7859人参加创业培训,成功创业3200多人,带动就业达12000多人,实现了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

(一工作职责和主要任务

我局在开展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工作中主要承担以 下四项工作职能和六项主要任务: 三项职责

1.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促进创业带动就业的方针、政策,并根据上级精神,制定本市政策措施; 2.拟定全市创业培训目标任务,指导各县市区劳动就业办公室和就业训练中心开展创业培训(SIYB工作; 3.协调相关部门,督促各县市区落实促进创业带动就业的各项扶持政策; 4.搞好创业服务,为创业者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

六项主要任务

1.创业培训师资队伍和创业培训机构建设,组织师资培训班,选拔优秀教师参加师资提高班,教师资格和培训机构认定的申报工作;

2.创业指导专家库和创业项目资源库的建设,优秀创业项目的推介; 3.宣传自主创业和创业带动就业的先进人物,弘扬创业精神; 4.落实小额担保贷款、社会保险补贴、培训补贴和创业培训补贴、岗位开发补贴政策等扶持政策; 5.协调财政、工商、税务、人行、发改委等部门贯彻落实就业资金和各项税费减免政策,制定优化创业环境、促进创业带动就业的优惠政策; 6.协助团委、妇联,开展“青春创业行动”和“巾帼创业活动”。

(二创业人员情况

从我市参加创业培训的人员情况看,主要由下岗失业人员、个体私营企业主、大中专毕业生、农民工、农民、复转军人以及两劳释放人员等六类人员构成,以下岗失业人员为主,占到78%以上的比例,个体私营企业主为6%,农民工和两劳释放人员为4%,大中专毕业生为3%,其他人员仅占很小的比例。

二、主要做法 (一组织开展创业培训

我市创业培训工作主要分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2003年10月至2005年10月。

采取将创业培训与职业技能培训相结合的模式,从参加职业技能培训的学员中挑选有创业愿望和一定经济基础的学员进行系统的创业知识和企业管理知识培训,市就业训练中心组织开展下岗失业人员创业培训(SIYB试点。

启动专业师资的培育工作,2004年选拔市训练中心和禹城、夏津4名教师参加山东省师资培训班,并获得教师资格。

第二阶段,2005年10月至2006年12月。

举办德州市首届创业培训师资培训班,从市直及11个县市区选拔32名学员参加培训,组建全市“SIYB培训教师库”。

2006年全面实施创业培训工程,从当年1月份起将创业培训纳入全市就业再就业目标责任考核体系,按月调度,年终考核。

全市建立14个创业培训机构,实现了培训方式、培训内容、课时标准、结业证书“四统一”,创业培训工作逐步进入规范化阶段。

第三阶段,2007年1月至今。

创业培训人员范围逐步扩大到有创业愿望的军队

转业干部、大中专毕业生、两劳释放人员、个体私营企业主、农民工等人群中。2007年6月份市就业训练中心与市团委联合开展“创业培训进校园”活动,举办了就业与组织的创业专题讲座和创业培训班,1290多名在校大学生参加;2007年与市人事局联合举办军转干部培训班2期,共培训自主择业军队转业干部37人。2 008年1月齐河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为100多名即将刑满释放的服刑人员举办创业培训班,讲解有关个人经营的政策法规和相关程序。

2007年10月组建创业指导专家志愿团和创业项目资源库,聘请专家28名。形成了创业培训与项目推荐、开业指导、专家指导、小额担保贷款、政策扶持相结合的创业服务平台。

(二形成部门合力,用优惠政策助推创业、就业

2003年以来,我市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创业、促进创业带动就业的优惠政策,政策共有两轮,分鼓励失业人员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鼓励企业吸纳失业人员就业两大类,主要包括行政事业性收费减免、税收减免、小额担保贷款、社会保险补贴、岗位补贴和岗位开发补贴五方面内容。

在各项政策的落实过程中,我局一方面加强了与财政、工商、税务、人行、发改委等单位的沟通协调,成立了就业工作联系会议,明确各部门职责,定期召开会议,通报政策落实情况,研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2006年10月联合财政、工商、税务部门举办了就业政策宣讲班,提高了各县市工作人员的政策业务水平,保障了各项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另一方面,根据实际工作需要,不断完善政策措施。2006年为推动小额担保贷款工作的开展,我局联合市人行共同开展了“信用社区”创建活动,降低了反担保门槛,创业培训与小额贷款、信用社区相结合的工作机制建成;三是,加强目标考核,和资金督察力度,对各县市区,每月进行一次情况调度,每半年进行一次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考核,同时,联合财政部门,不定期对各县市区就业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抽查。

(三加强自主创业、吸纳就业典型宣传,在全社会掀起创业高潮

为广泛营造全社会关注、全民参与的创业环境,我局通过各种媒体形式,对自主创业带头人和吸纳就业的先进人物、先进企业进行了广泛的宣传报道。

1.2005年联合德州电视台赴德城区、齐河、夏津、武城、陵县等五个县市区,走访创业培训基地、吸纳就

业企业 5 个,参访创业培训学员 9 名,返乡创业典型 2 名,拍摄《创业足迹》专题片,起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2.积极参加“百民创业小老板”,“山东省十大 创业人物”评选,推选创业小老板 6 个,创业人物 4 名。

3.参加省创业博览会,宣传创业典型,推介优秀 创业项目。

4.在《长河晨刊》求职周刊,设立人物志专栏, 每周报道一位创业人物。

二、工作难点 我市的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工作中主要存在以下几 个各种难点:
(一)部分县市区受到地方财力限制,就业培训机 构经费不足,各项补贴政策难以落实到位。

(二)创业培训师资队伍素质有待提高,创业培训 机构专业化水平有待改善。

(三)小额担保贷 款政策的享受范围局限在下岗失 业人员,其他创业人员无法享受到资金支持。

(四)创业项目资源库资源不足,创业指导专家水 平参差不齐。

三、对策建议 6 按照党的十七大提出的“以促进创业带动就业”的 总体要求,结合目前的就业工作新特点,我市准备从以 下六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 5

号文和省政府《关于 进一步做好促进就业工作的通知》中关于“促进创业带 动就业”的政策措施,联合工商、税务、人行等有关部 门联合出台优化创业环境、服务创业者等方面的优惠政 策,打破小额担保贷款壁垒,使各类创业者都能享受到 扶持政策。

(二)争取省资金支持,加大就业资金投入力度, 探索失业保险金用于扶持创业、促进就业方面的使用办 法。

(三)加强创业培训师资库、创业指导专家库、创 业项目资源库“三库”建设,实现创业师资专业化、创 业指导全程化、创业项目可行化。

(四)加强 创业服务平台建设,实现 创业培训与项 目推荐、开业指导、专家指导、小额担保贷款、政策扶 持的紧密结合,形成以培训促创业,以创业促就业的良 性循环。

(五)通过向社会广泛征集创业项目,举办创业项 目大赛,推选出一批市场前景好、投资小、见效快的创 业项目。

(六)进一步加强创业培训工作、创业带头人和创 业带动就业先进的宣传力度。

7 同时,结合我市实际提出建议如下 (一)政策方面,建议省厅尽快制定出台新的促进 创业、就业的具体政策措施。

(二)资金方面,希望省厅能够在资金拨付上予以 倾斜。

(三) 在工作上, 建议举办促进创业带动就业论坛、创业培训教师交流会,组建创业带头人宣讲团;
从全省 选拔优秀教师, 到各地市讲示范课。

实现全省创业师资、创业指导专家、创业项目资源库的共享。

8

关于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工作情况的汇报 近几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局认真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组织领导,靠实工作责任,狠抓工作落实,就业工作顺利推进。

一、基本情况

全县总人口000万人,辖156个行政村,3个社区。其中农民工000人,占总人口的000%;
城镇失业人员000,占总人口的000%,就业困难人员000人。近来年,我县按照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解决民生问题的要求,围绕就业服务、信息网络、职业培训和社会保障“四大平台”建设,通过各种扶持和保障政策,有力地推进了全县城乡的就业工作,初步形成了“政府引导、市场就业、有序转移、保障权益”的创业带动就业工作新格局。2010年以来,全县高校毕业生创业000人,年创收000万元,带动农村劳动力000人;
重新就业人员000人,平均工资福利000元;
社会保险缴纳000万元;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9.88万人(次),工资总收入11.74亿元,人均6650元。其中今年1—9月转移就业6.85万人,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14.17%,工资总收入3.61亿元,人均5270元,预计年底可达7000元。

二、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注重政策宣传,强化政策落实。充分利用电视、宣传栏、工作简报、上街宣传等形式,加大对就业政策的宣传。在县电视台设就业创业政策专栏宣传就业创业政策以及自主创业先进典型;
组织人员赶场天在人口比较集中的地方摆设宣传点对就业创业政策进行宣传,热情接待群众前来咨询,并向群众发放《就业再就业优惠政策问题》、《农民工进城务工指南》、《政策问答》等各类宣传资料。今年以来,我县共向发放各类资料6000余份。

同时把就业信息发布的阵地延伸到社区(街)组居民和农村村组农民,采取印发资料、张贴就业广告、上门通知等方式,将招聘信息传递到居民和农户手中,广泛宣传动员各类人员创业;
撰写和印发就业工作简报发送到乡镇、部门单位及各社区,及时传递我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的动态及用工信息,为广大群众提供方便、快捷的就业渠道,目前已印发简报42期,宣传标语3条;
以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制定了《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工作方案》和《就业工作实施意见》,把解决少数民族就业困难作为进一步转变工作职能的重点工作,进一步引导他们就业创业。通过宣传和贯彻落实就业创业政策,全县创业带动就业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创业人员从2009年的000人增加到2010年的000人。

(二)拓宽融资渠道,扶持自主创业。不断整合农业、教育、科研、经贸等部门的社会资源,为创业者提供技术、信息、市场分析等帮助,调动全社会力量参与创业指导工作。启动了扶持下岗失业人员创业的小额贷款工作,主动与信用合作社等金融部门定期沟通联系,交流情况,密切合作,进一步完善小额担保贷款管理的办法和措施,鼓励、引导和支持城镇各类失业人员、高校毕业生、回乡创业带头人,以及有创业愿望的城乡妇女等贷款创业,帮助他们解决创业初期遇到的资金不足问题,达到“扶持一个人,带动一批人”的目的。自0000年000月启动至今全县累计发放小额贷款000万元,直接扶持下岗失业人员自主创业000人,带动他人就业000多人。

(三)强化技能培训,提高创业能力。在开展创业带动就业工作中,坚持把技能培训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并结合台江实际制定出台推进创业培训工作的综合性政策文件,进一步完

善创业工作长效机制,积极与县农业局、农广校、科技局等部门单位沟通,进行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培训、实训,达到目标明确化、操作流程化、管理统一化。针对不同劳动者群体的特点,联合举办建筑、电工、焊工、钳工等实用技能培训班,有效为参训人员搭建就业创业平台。与此同时,还加大对创业培训补贴政策落实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认真进行研究,完善相关政策,适当提高补贴标准,放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有关人员享受创业培训补贴政策的门槛。今年以来,全县共开展创业培训职业技能培训8期395人次,完成年度目标任务数的55.6%。其中,城镇失业人员108人,农民工287人。经过培训的群众317人顺利实现了创业就业,就业率达80.1%。加强对定点培训机构的监督、检查和指导,从机构认定、监督实施、检查验收等方面,加强经常性管理,严格操作程序,规范操作行为,加强考核和验收,确保培训质量。对定点培训机构实行不定期抽查和年度检查,对完不成培训任务、教学质量差、培训合格率低、就业安置率低、学员评价差、弄虚作假违反有关规定的,取消定点培训机构资格,对符合准入条件的及时纳入。

二、存在问题

二、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一)、我县农民工和下岗失业人员文化素质偏低,缺乏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培训基本上是被动性的,没有结合自身需求,文化素质低和劳动技能单一,给求职者就业带来相当大的困难。

(二)、乡镇劳动保障办公室人员业务努力有待加强。由于乡镇劳动保障办公室没有配备专职人员,乡镇劳动就业底数不清,材料上报相对滞后,对我县就业再就业工作的开展有一定影响。

(三)、有组织的劳务输出难度较大。目前我县劳务输出主要是亲引亲、朋带友的自发输出模式,外出务工人员对政府组织的劳务输出兴趣不大。

(四)、小额贷款担保基金总量小,无法扶持更多的失业人员实现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

(五)、部分县直单位对安置的公益性岗位人员不进行严格管理,甚至在我局去调查到岗到位情况时还存在隐瞒的情况,使我局公益性岗位人员的清理工作受阻。

通过调研督查,我们认为,两州(市)贯彻中央和省的就业政策和开展就业工作的情况总体上是好的,但是,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也应当引起重视,认真加以解决。

(一)就业形势依然十分严峻。保山市预计2009年全市需要就业的下岗失业人员近3万人,失地农民、大中专技校毕业生、城镇新生劳动力等就业群体2万余人,而每年城镇新增就业岗位只有3万人,实际缺岗达2万个。德宏州预测2009年需要就业再就业人员2.2万人,年新增就业岗位约1.5万个,供求缺口7000人。劳动供求总量与结构上的矛盾长期存在,统筹城乡就业的任务依然十分繁重。

(二)县里今年给各州市下达的就业指标任务,时间过半,但有的地方工作进展离目标要求还有一定差距,仍需努力。

(三)贯彻落实中央和省的就业政策,需要进一步加大资金到位和地方资金配套力度。两州(市)“贷免扶补”政策宣传力度大,工作积极性很高,但上级资金到位不及时,影响了工作的有效开展;
同时,中央和县里按规定到位的就业资金,由于地方

财力相对薄弱,投入有限,也影响了就业工作的推进。

(四)对中央和省有关就业和创业的一系列优惠扶持政策宣传不够深入,有的企业负责人、创业人员对有关创业促就业的政策理解、掌握和运用没有完全到位。

三、今后工作建议

为进一步确保中央和省就业政策不折不扣的贯彻落实,促进全县就业工作健康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地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我们建议:

(一)进一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深刻认识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的重大意义,把加快发展和扩大就业结合起来。 就业是民生之本,是安国之策,促进就业关系到亿万劳动者及其家庭的切身利益,是社会和谐发展、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基础。各级政府及劳动保障等部门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党的十七大精神,把扩大就业再就业作为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认真落实好就业再就业的各项政策措施。要处理好发展与就业的关系,以大发展促进大就业,通过大力发展经济,加快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力求使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与就业持续扩大形成良性互动。

(二)加强就业政策的宣传工作。各级人民政府及其相关职能部门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新闻媒介,使中央和县里一系列就业政策和优惠措施深入社区、学校、工厂,使广大干部群众了解党和政府促进就业再就业工作的相关政策,教育大中专毕业生和失业人员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克服等、靠、要思想,鼓励他们积极开展自主创业,自谋职业,进一步发挥创业

带动就业政策的更大社会效应。

(三)加大创业促进就业的工作力度。一要把鼓励创业、支持创业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强创业促就业政策的针对性研究,对“贷免扶补”等措施,要加快拨付力度,使其更加快捷简便,发挥其在推动创业带动就业方面的积极作用;
二要加强对就业资金的投入和监管。加大就业重点工作的资金投入力度,努力提高就业资金的使用效率。三要推进创业服务平台建设,完善创业系统配套服务体系,开展有针对性地创业培训、开业指导、小额贷款、政策扶持、跟踪服务等工作,大力扶持创业,逐步提高社会的就业再就业水平。

(四)加强基层劳动保障队伍建设。对基层工作机制不完善,工作力量分散,经费不足的矛盾需引起足够重视,有针对性地研究对策,加强力量整合,提高工作效率。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信长星

在全国创业带动就业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

稿件来源:中国就业网 发布日期:2011-12-07

同志们:

日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就推进创业带动就业和创业型城市创建工作作出重要批示:以创业带动就业,是激发创新活力和扩大就业的重要途径。创业要有两个基本条件,一是原动力,二是环境条件。推动创业型城市创建工作,是促进创业的有益探索,两年来取得了可喜成绩,积累了宝贵经验,同时,也发现许多新问题。希望在认真总结的基础上,把创业带动就业和推动创业型城市创建工作引向深入。为落实德江副总理重要指示精神,部党组及时进行了专题研究,听取了前一阶段工作汇报,对继续深入推进创业带动就业和创业型城市创建工作进行了部署。蔚民部长强调:德江同志的批示很重要,既肯定了开展创业型城市创建工作取得的成效,也提出了明确要求。要认真落实德江同志批示精神,推动创业型城市创建工作深入开展。我们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就是要深入学习贯彻德江副总理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部党组的部署安排,深入推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和创业型城市创建工作。因此,我们把这次会议定位为“推进会”。推进工作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典型引路,所以我们在日程安排上把绝大部分时间段用于经验交流。在一天半的时间里,七个省份和十几个城市交流了他们在创建创业型城市、小额担保贷款等方面的经验,可谓亮点纷呈,各具特色,值得各地相互学习借鉴,取长补短,改进工作。下面,我讲四点意见。

一、深入总结各地推进创业的新鲜经验

2008年部署开展创业带动就业工作以来,各级人社部门高度重视,积极行动,会同有关部门认真落实完善税费减免、小额担保贷款等项政策,启动实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组织开展创业型城市创建工作,取得积极进展。从评估情况和这次会议交流的情况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经验值得总结,并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加以坚持和完善。

(一)必须建立一个有力、高效的组织推动机制。各创建城市普遍成立了由政府领导挂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牵头、相关部门参加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创建工作方案,建立了例会、统计、督查、考评制度,各方联动、齐抓共管、共同推进的组织领导体系和工作机制逐步完善,发挥了强有力的组织推动作用。

(二)必须因地制宜完善和创新政策体系。在认真落实积极就业政策的同时,许多城市因地制宜,探索有地方特色的促进创业扶持办法,建立有利于政策落实的“绿色通道”。有的城市还将各方面有利于促进创业的政策手段加以整合,使创业者得到的实惠更多、扶持力度更大。从评估结果看,90%的创建城市在落实完善创业扶持政策方面达到要求标准,其中24%的创建城市达到优秀等级。

(三)必须实施有效的创业培训。各创建城市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推动创业培训进校园、进社区、进农村,面向各类有创业意愿的对象开展培训,培训规模不断扩大。

同时,注意不断改进课程设置,加强师资队伍和实训基地建设,开发先进教学技术,努力提高创业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从评估结果看,60%的创建城市“创业培训合格率”和“创业培训后开业率”两项指标都有较大提高或保持较高水平。

(四)必须强化有针对性的创业服务。各创建城市把打造创业服务体系作为政府促进创业的重要抓手,开设专门窗口,组建专家队伍,开发创业项目库,提供项目咨询、开业指导、小额贷款、创业孵化等创业服务,推动创业服务逐步走上了制度化、规范化和专业化轨道。从评估结果看,80%以上的创建城市都建立了创业指导机构和公共服务平台。

(五)必须注重营造一种有利于创业的良好氛围。随着创建工作的推进,创业博览会、创业成果展、创业项目大赛等促进创业的各类活动方兴未艾,创业故事、政策解读、办事指南等扶持创业的各类宣传活动越办越好,劳动者想创业、政府鼓励创业、全社会关心支持创业的良好氛围逐步形成。

创业型城市创建活动的深入开展,有效促进了创业带动就业工作。一方面,创业活跃度明显提高。2008年至2010年三年间,85个创建城市和5个参评城市的创业者人数累计超过1000万人,年均增长在15%以上,每万名经济活动人口中的创业者数量从2008年的130人增加到了2010年的168人。当年新创办个体私营经济实体的数量也逐年递增,年均增长14%,高于全国平均水平。42%的新创办经济实体存活期达到三年。另一方面,创业带动就业工作实效初步显现。2008年至2011年三年间,创建城市新创办个体私营经济实体从业人员数量持续增加,年均增长近30%,高于同期的全国水平。创建城市基本实现了1名劳动者创业能带动3人就业。

二、深入研究解决工作中带有普遍性的问题

评估结果显示,创建工作进展并不平衡,31%的创建城市工作处在“一般”档次,近14%的创建城市没有全面完成既定任务。而就面上的情况而言,一些城市创业工作还刚刚起步,一些城市创业活跃度与企业生存度不匹配,劳动者创业意愿很强,但创业成功率和存活率不高。而且这些问题并不只存在于欠发达地区,而是在东、中、西部都有,这说明创建工作的成效并非简单地取决于经济发展水平这一客观因素,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推进工作的力度和方式方法。因此,深入推进创业带动就业和创业型城市创建工作,必须重视解决工作中带有普遍性的问题。

一要切实解决工作推动力度不够的问题。虽然各创建城市都建立了创建工作领导小组,但在一些地方还没有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有的地方各方参与不多、部门合力没有形成,创业工作成了人社部门的独角戏,创业者面临的门槛高、壁垒多、办事难等问题还没有很好地解决。解决好这方面的问题,关键在于领导重视。我们看到,在一些创建工作搞得比较好的城市,由于领导高度重视、亲自靠前指挥,部门积极参与,相关难题迎刃而解。比如,大连市政府将扶持创业带头人、小额贷款发放量作为就业工作的目标任务,年年与区县政府、有关部门签订责任状,定期进行考核评估,有效调动了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的主观能动性,“非禁即入”、“绿色通道”成为促进创业的制度性安排。又比如,南京市将高校毕业生创业摆在重要位置,政府安排了专项资金、开辟了

专门场地,要求各有关部门、服务机构和高等院校联动互动,毕业生创业可能遇到的难题都能在不同政府部门得到帮助和解决。

二要切实解决政策扶持力度不够的问题。应当说,各创建城市在制订完善政策方面都下了不少功夫,但在一些地方仍存在政策本土化不够、操作性不强等问题,其中一个突出表现,就是在降低准入门槛、给予场地支持、异地创业给予税收和信贷优惠等方面有说法、没做法。也有一些地方虽然政策措施规定得也比较明确,但基层不了解、不掌握,说明政策宣传不到位、执行力不强。解决好这方面的问题,一靠完善政策,二靠增强执行力。在这两个环节上,也有许多成熟的经验值得借鉴。比如,长沙市在完善扶持政策方面就做得比较好,其内容涉及人才引进、安家落户、创业培训、工商注册、资金扶持、企业孵化、税费减免、贷款融资甚至失败救助等诸多方面,覆盖了创业全过程。又比如,许昌市为制定创业政策定下一条原则,“能免则免、能减则减、能放则放、能补则补”,有了这一条,各部门的政策措施就能围着创业者的需求,朝着有利于鼓励创业、有利于支持创业的方向走。再比如,许多创建城市注重抓宣传、抓推动、抓督查,有力地推动了政策的落实。

三要切实解决培训服务力度不够的问题。在一些地方,由于创业培训特别是创业服务体系建设滞后,针对性、有效性不强,服务质量和效率不高,加之市场中介组织发育不成熟,创业者的能力培养和后续服务需求难以得到有效满足。解决好这方面的问题,同样有大量的现成经验可资借鉴。近年来,许多城市由于重培训、重服务,从而使培训合格率、创业成功率、企业存活率得到较大提高,特别是一些城市将培训与服务有机结合,形成了更有效促创业的手段和措施。比如,绵阳市将创业指导中心覆盖了市、县、乡三级,做到了机构、人员、经费、职责、场地“五到位”,使创业者能够享受到创业培训、项目开发、政策扶持、跟踪服务等“一条龙”、“一站式”创业服务。再比如,开封市,尽管不是国家级创建城市,但也建立了专门的小贷中心,并与创业培训、创业服务紧密结合,探索开展了有特色、有针对性的创业服务工作。

除了上述三个方面的问题之外,还有其它一些困难和问题,同样需要各地在学习借鉴兄弟省市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当地实际认真研究解决。我们这次会议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推动各地学经验、找差距、促推进,对照先进才能发现差距,看到差距才有继续深入推进的动力,善于学习别人的先进经验才能不断改进自身的工作。

三、深入推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和创业型城市创建工作

“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完善和落实小额担保贷款、财政贴息、场地安排等鼓励自主创业政策,促进各类群体创业带动就业”。张德江副总理要求,“在认真总结的基础上,把创业带动就业和推动创业型城市创建工作引向深入”。深入推进创业带动就业工作,对于应对当前复杂就业形势,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就业是民生之本,创业是就业之源。大力促进创业带动就业,不仅有利于发挥“倍增效应”,扩大就业规模,也有利于改善就业增长方式,激发人力资源市场活力,完善形成促进就业的长效机制。各级人社部门要充分认识做好创业带动就业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以创业型城市创建工作为抓手,以完善落实政策为手段,继续加强五大体系建设,深入推进创业带动就业工作。

(一)坚持以点带面,更好地发挥创业型城市的示范引领作用。两年多来,首批创建城市先行先试,率先取得突破,取得了明显成效,发挥了典型引路作用,也坚定了我们继续推进创业型城市创建工作的信心。部里考虑,下一步要继续把创业型城市创建工作作为推进创业带动就业工作的重要抓手,重点抓好两件事:一是继续深入推进创建活动。这次评估只是一次中期的阶段性评估,首批创建试点城市不论在这次评估中处在什么档次,都要继续深入开展创建工作,工作走在前列的要力求更好,工作差一些的要以正确的态度分析差距,逐项制定改进措施,尽快赶上来。二是适时将少部分基础较好的省级创建城市列为第二批创建城市,梯次滚动推进创建工作。具体工作将另作部署。总之,希望各创建城市根据这次中期评估的结果,认真总结经验,深入查找问题,及时调整和完善工作思路,以健全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工作的五大体系为基础,以创建工作为契机、为载体,不断优化创业环境,更好地激发创业意识,激发创新活力。

(二)坚持统筹兼顾,全面促进各类群体的创业工作。“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要促进各类群体创业。张德江副总理指出,促进创业,条件之一是原动力。要围绕不同群体的特点,实施专项创业计划,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和服务,广泛调动高校毕业生、返乡农民工、就业困难人员、归国留学人员、复员转业军人等各类群体的创业积极性。这其中尤其要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创业工作。大学生是创业人群中最富活力的群体,他们的创业多是“机会型”创业,成长能力更强,发展空间也更大,最有可能成为高成长型企业。要继续深化拓展“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重点要在工作与校园的对接上下功夫。一要送培训进校园。鼓励引导高校开设创业教育课程,并积极推广创业培训,努力激发大学生的创业意识,提升其创业能力。二要送政策进校园。特别是要将最新出台的税收减免、小额担保贷款等扶持创业政策真正宣传到校园、落实到毕业生身上。三要送服务进校园。要围绕毕业生创业的需求和特点,开发有针对性的创业项目、创业指导和创业服务。有条件的地方还要积极解决毕业生的创业场地问题。

(三)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为先,努力提升培训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创业培训和创业服务是人社部门开展创业工作的重要抓手。各级人社部门要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为先,加大创业培训力度,健全创业服务体系,努力实现创业培训、创业服务普惠、高效的目标。当前要着力做好四项工作:一是扩大规模。落实创业培训补贴政策,针对创业者的特点和创业不同阶段的需求,开展多种形式的创业培训,使城乡有创业要求和培训意愿的各类劳动者都能得到创业培训。二是提升质量。加强师资队伍管理,丰富培训内容,开展创业意识教育、创业项目指导和企业经营管理培训,积极推广案例分析、考察观摩、企业家现身说法等方式方法,更加注重提高培训质量。三是健全服务体系。拟定实施创业服务体系发展建设规划,明确工作目标、工作措施和保障条件,有计划、分步骤抓好组织实施,并积极推进创业孵化基地建设、基层创业服务平台建设。四是完善服务。逐步健全政策扶持、创业培训与创业服务相结合的工作促进体系,提供创业培训、政策咨询、开业指导、融资服务、跟踪扶持等“一条龙”服务,促进城乡劳动者积极创业。

(四)坚持创新驱动,探索建立有利于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工作的长效机制。张德江副总理强调,促进创业要搞好“环境条件”。鼓励创业,需要适宜的气候和土壤,有这种环境,种子才能自由生长。而要营造这样一种环境,就要创新。创业的灵魂在于创新,

创建创业型城市,更要坚持创新驱动,在“创”字上下功夫,见成效,不断改善创业环境,形成促进创业带动就业的长效机制。一是整合发挥部门优势。要依托创业工作组织领导体系,强化各有关部门和群团组织在创业工作中的职能作用,推进改善行政管理和制度创新,努力破解创业者反映突出的办事难、门槛高、壁垒多等问题。二是整合发挥政策优势。近年来,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在促进创业和中小企业发展方面制定了许多政策措施,在此基础上,要健全完善有地方特色、鼓励创业的财税、金融、工商、场地等政策体系,切实解决影响创业的税费减免、小额信贷等瓶颈问题。三是整合发挥资源优势。要将创业工作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之中考虑设计,将促进创业与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相协调,与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相结合,与推进新兴产业、科技创业和环境保护相衔接,使创业工作具有更广阔的领域、更旺盛的活力、更持久的生命力。

四、切实落实好小额担保贷款政策

这里之所以把小额担保贷款问题单列一个题目,是因为这个问题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小额担保贷款政策是积极就业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促进创业、化解融资难题的重要手段。推进创业,必须把落实小额担保贷款政策放在重要位置。近年来,在各地、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小额担保贷款工作取得了可喜进展。根据人民银行的统计,2003年至2010年的八年间,全国累计发放小额担保贷款673亿元,小额担保贷款余额年均增速达到77%,2010年底全国担保贷款余额322.7亿元。特别是近三年,小额担保贷款工作加速发展,三年间全国累计发放小额担保贷款513.8亿元,占过去八年发放总量的76%。2010年累计发放小额担保贷款263.9亿元,比2009年增加100亿元,增长65%,比前六年的总和还多

二、三十亿元。但从区域分布上看,进展极不平衡,处在前列的是河南、江西、重庆、湖北、云南、内蒙古、甘肃、四川、陕西、吉林,这10省区2010年小额担保贷款累计发放额为196.2亿元,占全国总量的74%;
其中河南、江西、重庆3省市的累计发放额达到102亿元,占总量的39%。而处在后十名的省份2010年累计贷款发放总额加起来不到6个亿,仅占全国总量的2%。

这次会议上,我们专门安排5个省用宣传片的方式介绍了他们的经验。从这些地方的实践看,小额担保贷款工作对促进创业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政策效应发挥得好,融资问题就能解决得好,创业工作就能取得积极进展。归纳这几个地方的经验,我认为至少有四个方面值得借鉴。一是领导真正重视。不论什么工作,领导重视与不重视大不一样,领导重视才能摆上位置,才有推动力度。从专题片中我们看到,河南省由副省长第一个为劳动者提供担保,江西省一位省委副书记和三个副省长一齐抓小贷工作,甘肃省两个副省长亲自挂帅。五个省都建立了小额担保贷款工作考核制度,江西的小额担保贷款发放还是一项硬性指标,实行一票否决。二是机构健全。有领导重视,还要有人去落实。今天发言的五个地方都有专门从事小额担保贷款工作的机构或人员。江西、云南、河南是依托人社系统,建立了专门的小贷中心;
重庆、湖北是在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设立了专门窗口。这就使得小贷工作有人抓、有人牵头,而人社部门积极主动地承担贷前、贷中、贷后管理服务等任务,也解决了小贷发放成本高、风险大、管理繁琐的难题,解除了银行的顾虑,调动了他们参与的积极性。三是各方真正参与进来。小额担保贷款政

策实施涉及环节多、部门多、程序多,今天发言的五个省,多数都建立了部门会审、会商制度,推行了“一站式服务”,还通过用足、用好奖补政策,调动发挥工、青、妇等各方面参与小贷工作的积极性。各方面齐抓共管,降低了政策运行时间和成本,使小额担保贷款政策知晓度更广、办理更顺畅。四是注重创新服务方式。云南、重庆、湖北这些省都十分注重将小额担保贷款政策实施与促进创业项目和其他扶持政策统筹使用,提高政策促创业的效力。比如,云南的“贷免扶补”模式,一方面通过奖补加快小额担保贷款的发放,另一方面通过税费减免、资金补贴、跟踪扶持等政策,为获得贷款的创业者提供持续扶持,既提高了创业成功率,又提升了贷款还款率。

当前,创业者和小微企业发展迫切需要资金支持,工青妇等群团组织对参与推进这项工作都有很高的积极性。这些都说明现行小额担保贷款政策行之有效,广受欢迎,极具吸引力。各级人社部门要高度重视发挥小额担保贷款政策的作用,把落实小贷政策作为促进创业就业的重要手段,勇于担当,主动发挥牵头作用,加强组织协调,积极推动工作的开展。一是加强政策落实。要积极争取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支持,加大担保基金筹集力度,简化优化贷款程序,努力帮助有意愿、有需求、符合条件的创业者得到资金支持。同时,要结合工作的重点和摆布,抓好两项政策落实:一个是结合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需要,落实好小额担保贷款贴息额度提高政策;
另一个是结合中央改善小微企业融资环境的要求,落实好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小额担保贷款扶持政策。二是强化规范管理。要高度重视贷款资金的安全发放和回收工作,加强贷款发放前后的审核监管和跟踪服务,注重程序公开、结果公示,定期进行监督检查,堵塞可能发生骗取套取贷款和贴息资金等违规违纪问题的漏洞,努力建立“贷得多、用得好、收得回”的良性机制。三是探索建立可持续发展的良性融资机制。要探索多元化的担保方式,努力化解小贷工作担保基金不足、反担保门槛较高的问题;
要研究多样化的激励补偿机制,妥善处理政策性贷款与商业银行市场化运作的矛盾,推动政府、银行与创业者个人风险共担;
还要注意整合、宣传和运用各方面的政策、资金和资源,多层次、多方位地满足各类群体在创业就业方面的资金需求。各级人社部门在推进小额担保贷款工作时,要注重学习金融知识,把握金融规律,严禁通过“贷款搬家”的方式套取中央财政贴息资金,避免过度追求贷款规模而忽视金融风险的倾向。

同志们,做好创业带动就业和创业型城市创建工作,意义深远,任务艰巨。我们要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努力把创业带动就业和推动创业型城市创建工作引向深入。

检察院推进创新工作汇报

高校就业创业工作汇报(共19篇)

就业创业工作汇报材料(共8篇)

镇级就业创业工作汇报(共6篇)

就业创业工作计划

推荐访问:工作汇报 带动 推进 就业 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