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和谐劳动关系是和谐社会基础

  试论和谐劳动关系是和谐社会基础

 【摘 要】 本文主要论述了和谐劳动关系在构建和谐社会工程中的重要作用,探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理论根据和方法。一、以人为本,规范管理;二、推行政务公开,为和谐劳动关系提供心理支持;三、强化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四、把关心职工的切身利益落到实处;五、加强职工素质教育;六、弘扬先进文化,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赋予精神动力。

  【关键词】 劳动关系;和谐社会

  

  企业是社会的基本单元,企业内部的和谐是和谐社会的基础。企业内部和谐的劳动关系则是企业稳定和谐的根本因素。

  然而,随着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所形成的铁饭碗被逐步打破,干部能上能下,人员能进能出,收入能升能降的局面逐步形成,这在一定程度上为企业的发展注入了活力,但同时也产生了一些新的问题:临时思想、雇佣观念、急功近利等思潮有所抬头,这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了很大的障碍。另外,企业内部用工制度的变更,领导与员工之间关系的变更,员工与员工之间工作责任的重新划分,都会引起企业内部乃至涉及社会上的不稳甚至动乱,这些都是不和谐的因素。为了保证企业有一个稳定和谐的劳动关系,从而保证社会的和谐发展,必须下大力气,解决所存在的问题。

  

  一、以人为本,规范管理,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提供制度保障

  

  首先要抓好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建设。为适应企业重组改制的形势,化解新形势下出现的新矛盾,必须加强和落实职工代表大会制度。一是健全完善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把职代会制度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从本单位的实际出发,层层建立健全职代会制度,为落实员工的民主权利提供有力保证。二是创新职代会的形式和内容。促进民主管理工作与企业中心工作的有机融合,例如可把单位年度工作会议与职工代表大会共同召开,将过去只在各级干部会议上进行的专业技术报告、生产经营管理和思想政治工作的经验介绍等,纳入会议议程,丰富职代会的内容。一方面,使职工代表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生产经营情况,为参与企业民主管理创造有利条件;另一方面,使与会的各级管理者能够及时了解企业民主管理的精神,增进与职工代表的沟通,推动民主管理工作的深入有效开展。三是落实职代会的各项职权。严格执行职代会制度的有关规定,认真落实职代会的知情参与权、审议通过权和评议监督权。每次职代会,都要审议、签订集体合同,并听取集体合同履行情况、政务公开工作情况、提案落实情况和监事会工作情况的报告。在职代会闭会期间,采取召开职代会团组长联席会议和职代会专门委员会会议的方式,随时审议解决有关问题。还可结合实际,探索开展民主联系人、民主恳谈会、职工代表联系卡、职工代表责任区、职工代表巡视、“信息桥”等有特色的日常民主管理活动,有效拓宽员工参与民主管理的渠道。四是加强职工代表提案工作。建立职工代表提案的征集、审查、立案和评选奖励制度,鼓励职工代表围绕企业生产经营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热点、焦点问题,积极建言献策,使提案工作实现制度化、规范化。同时,采取办班培训和组织职工代表赴外学习考查等措施,不断提升职工代表的参政议政能力,并对优秀提案进行表彰奖励,激发职工代表参与民主管理的热情。

  

  二、推行政务公开,为和谐劳动关系提供心理支持

  

  要努力适应企业管理体制的变化,探索民主管理的新方法、新途径。对财务预决算、大额资金使用、项目招投标、大宗物资采购等经营管理的重点问题;工资改革方案、奖金分配、劳动用工招聘、专业职称评定等涉及员工利益的热点问题;对干部选拔任用、民主测评、发展党员、业务招待费使用等党风廉政建设的关键问题,采取不同的公开方式实行公开,自觉接受员工民主监督。积极探索,拓宽工作渠道。根据不同的公开内容,在实践中探索灵活有效的公开形式,分别采取通过市场运作方式公开、通过各种议事程序公开、通过宣传媒介公开等做法,不断拓展政务公开的广度和深度。

  

  三、强化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为和谐劳动关系提供组织保证

  

  把开展集体协商和落实集体合同作为维护员工权益的重要手段,注重维护企业与员工的双方利益。一是完善集体协商、集体合同制度。坚持规范运作,完善集体合同的内容。根据国家法律法规有关劳动标准和生活福利政策的调整,要广泛征求职工代表和基层员工的意见,结合实际,平等协商,对集体合同进行修订,并通过职代会对集体合同草案进行审议,使集体合同的内容不断丰富完善。强化监督检查,促进集体合同的履行。搞好宣传教育,增强管理者和员工遵守集体合同的意识。采取各种有效形式,把集体合同传达贯彻到每位管理者和员工之中,引导各级管理者和广大员工遵守集体合同,自觉做到依法治企、依法维权。二是履行维护职能,关注员工利益。三是加强组织建设,解决劳动争议。可组建以工会主席为主任,工会、人事、安全等部门及职工代表参加的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健全相应的规章制度。成立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委员会,由工会、有关行政部门业务能力强的人员、职工代表组成,并确定专人负责日常工作。健全工会劳动法律监督网络,采取检查、调查、视察、接受员工署名举报、控告等方式,依法查处本单位有重大影响的劳动违法案件。

  

  四、把关心职工的切身利益落到实处,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创造有利条件

  

  一是完善安全工作体系,加强监督。按照组织、制度、责任“三落实”的要求,结合安全生产工作的特点,切实加强安全监督队伍建设。进一步强化对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的不安全因素以及管理过程无序性的监督控制。二是签订安全生产合同,规范管理。制定和细化安全生产管理合同,并在广泛宣传教育和平等自愿的基础上,建立单位与所有重要岗位员工签订安全生产合同、与承包商在签订经济合同的同时签订安全生产合同的工作机制。从合同的订立、权利与义务、争议处理等四个方面做出硬性规定,加大现场监督力度,严格按照合同条款进行管理。通过加强安全生产合同管理,明确员工的安全权利、责任和义务,规范员工的安全行为。三是注重消防预案和事故应急预案建立、完善和落实。发动广大员工集思广益编制各种预案,确保“两案”的科学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并采取各种措施积极进行培训教育和演练,增强员工的安全意识。提高员工的自防自救和对事故风险的规避能力,有效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积极开展劳动安全卫生评价工作,从源头上杜绝了疾病危害。不断增强企业防治环境污染事故的能力。为广大职工群众安居乐业、工作、学习奠定良好的环境基础。

  

  五、加强职工素质教育,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着眼于企业长远发展对各类人才的需求和人才自身发展的需要,有针对性地开展个性化培训,并把培训作为一种待遇、一种荣誉、一种激励,积极为各级各类骨干人才的成长创造条件。这就需要足额提取并合理使用教育培训经费,把教育培训列入每年的财务预算,并做到严格审批,专款专用,保证全员培训工作的有效开展。其次是有力整合培训资源。结合生产经营实际,健全完善内部培训基地,编制《培训教学大纲》和实用的培训教材,健全完善内部培训体系。三是有针对性地开展个性化培训,广泛开展经常性岗位练兵。

  

  六、弘扬先进文化,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赋予精神动力

  

  深入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以业余化、群众化、广场文化为主要内容和方式,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使员工的心理素质、健康素质和团队意识不断增强。充分发挥文体骨干在群众中的带头作用,组织开展文学、摄影、球类、棋牌等各类文体活动。举办员工运动会和员工文艺汇演。围绕员工居住地开展文化建设,丰富职工群众业余文化生活。

  构建和谐社会是一个系统工程,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是其中重要一环。只要我们坚持科学发展观,努力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学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就一定会实现。

  

  【作者简介】

  高莹(1973-),女,西安市人,中共党员,陕西通盛公用事业开发总公司政工干部,在读研究生.

推荐访问:和谐劳动关系先进事迹 和谐社会 劳动关系 试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