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重要性,以及怎样养成好习惯

  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地一生,因此,人从幼年起就应该通过教育培养一种良好的习惯。

  ——培根

 两个主要方面来阐释这句话:

  一.“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地一生”,也就是习惯的重要性,对我们整个人生都要巨大的影响。

  二.“人从幼年起就应该通过教育培养一种良好的习惯。”这句话就是说我们应该要从小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以及怎么样去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教育就是培养习惯的伟大工具!

 第一部分的内容:我们先来谈谈习惯的重要性

  习惯决定命运

  习惯是一种多么顽强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因此,从小就应该建立各种好习惯,世界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有段名言: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

 鲁迅先生小的时候,就养成不迟到的习惯,他要求自己要抓紧时间,时时刻刻地叮嘱自己凡事都要早做,这样长时间地坚持下去,就成了习惯了。他的名言“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都用在了读书上,时间就象海面里的水,只要你肯挤,它总是有的。”而且鲁迅先生——这位“小跑走完一生”的作家,在中国以至世界文学史上留下了辉煌的业绩,成为世界有史以来十大文豪之一。

  真实的案例

  1.案例一

  “狼孩”卡玛拉姐妹在狼的抚养下长大,被带回到人类社会时,姐姐约8岁,妹妹约1岁半。科学家们想尽各种办法,仍然无法让她们改掉狼的生活习性。妹妹虽然在两个月后说出了“不”字,但一年后就死去了。姐姐经过3年的培训才能用脚走路,直到17岁时死去,智商也只有3岁半孩子的水平,只能讲45个单词。

  2.案例二

  日本士兵横井庄一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迷失在东南亚大森林,像野人一样生活了28年,完全遗忘了人的一切习惯和语言。但是,获救后仅仅通过28天的训练,他就完全恢复了人的习惯,重新适应了人类的生活。

  这两个案例从两个方面说明了关键期的重要性。总的来说,成长的关键期,会对人一生的发展产生影响。

  一些具体的关键期

 

  国内外近半个世纪有关研究表明,

  ● 6个月是婴儿学习咀嚼的关键期;

  ● 8个月是分辨大小、多少的关键期;

  ● 2岁至3岁是学习口头语言的第一个关键期;

  ● 2岁半至3岁是教孩子怎样做到有规矩的关键期;

  ● 3岁是计算能力发展的关键期(指数数儿和点数儿、按要求取物品及说出个数等);

  ● 3岁至5岁是音乐才能发展的关键期(拉提琴3岁开始,弹钢琴5岁开始);

  ● 4岁至5岁是学习书面语言的关键期;

  ● 3岁至8岁是学习外国语的关键期;

  ● 3岁是培养独立性的关键期;

  ● 4岁以前是形成视觉形象发展的关键期;

  ● 5岁至6岁是掌握词汇的关键期;

  ● 9岁至10岁是孩子行为由注重后果过渡到注重动机的关键期;

  ● 幼儿阶段是观察力发展的关键期;

  ● 小学1、2年级是学习习惯培养的关键期;

  ● 小学3、4年级是纪律分化的关键期;

  ● 小学3、4年级,初二、高二是逻辑思维发展的关键期;

  ● 小学阶段是记忆力发展的关键期,是记忆的黄金时代;

  ● 初中阶段是意义记忆的关键期。

 家庭教育,不知道大家还记得一个公益广告的内容,一个妈妈给自己的妈妈每天洗脚,他的年幼的小孩看到了,也端着水给她洗脚。(播放视频)

  晏婴有言:“和氏之璧,井里璞耳;良工修之,则成国宝。”孩子也如同一块璞玉,需要精雕细琢。习惯是人生的主宰。养成好习惯,孩子才能成为宝玉。那么,父母在家庭中应该如何教育,才能使自己变成雕琢宝玉的良工之一呢?

  一、突破法

  有一位母亲,她的儿子不喜欢阅读,却对足球着迷。为了陪养儿子的阅读兴趣,这位母亲想了很多办法也不奏效,童话书、科普书、侦探小说等买了一大堆,儿子就是没兴趣。后来母亲改变了策略,她硬着头皮陪孩子看足球世界杯赛,和儿子侃球星,还特地给儿子买了一本《罗纳尔多传》,儿子看到这书,眼前一亮,开始了阅读。

  母亲又精心为儿子准备了足球明星传说,足球文化等书籍,儿子接受了阅读,渐渐又拓展了知识面,眼界日益丰富起来。

  这位母亲后来采取的办法很高明。孩子的兴趣点就是他的长处所在,足球能让他兴奋,自然而然就成为了“突破口”。

  每个孩子的性格、兴趣都不一样,找到了孩子的兴趣和长处所在,能帮助孩子扬长避短,养成种种有益的习惯。

  二、榜样法

  人们常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既然是选择榜样,是不是一定要“择优为邻”,找那些各方面表现都很优异的人?

  其实未必。孩子身边的伙伴中,哪怕身上有一点值得学习的地方,比如学习特别认真、特别守时、很有礼貌、遵守交通规则等等,都可以成为孩子的好榜样。如果刻意寻找那些最优秀的同龄人,由于目标太高,反而不利于孩子的进步。

 因此,选择适合孩子的高度目标,应当成为运用榜样法的一个重要原则。

 三、体验法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体验好习惯带来的愉悦

 

  牢记不良习惯带来的麻烦

 

  四、情绪疏导法

 孩子一天天长大,心理变化日新月异,情绪问题常常干扰养成教育的正常进程,影响孩子的前进。孩子的情绪好,教育就容易进行。因此,帮孩子做好情绪疏导,使其保持健康的、积极的心理状态,很有必要

  五、父母言传身教法

  前苏联教育家克鲁普斯卡娅说过:“父母是天然的教师。”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孩子是一种仿的对象是怎样的。而父母正是孩子天然绝佳的模仿对象,父母的习惯不好,想让孩子养成好习惯是很难的。

  在家庭生活中,长年累月、潜移默化地熏陶孩子,使孩子养成良好的 ①对自己严格要求,做言行如一。

  多做实事,少说空话。

  注重小节。不以恶小而为之,不以善小而不为。

  有过必改。

  叶圣陶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需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

 有这样一个案例:某校老师向学生的父母反映,她8岁的儿子“太调皮了,没法教”。老师很不喜欢这个孩子,经常骂他;班主任时常问学生们“喜不喜欢他,不喜欢的请举手”,学生们当然“轰”地一下全都举手了;校长也指着他的头说:“一粒老鼠屎,搅坏一锅汤”;英语老师则跟学生们说:“别理他,他有病。”这个男孩回家常对妈妈说:“我盼着我快点老,我老了以后就死了。妈妈,我想自杀。这个小学对我这么不好,我到时候把它给炸了!”听着孩子这样骇人听闻的倾诉,我们教育工作者不禁扪心自问:这到底是谁的过错?这仅仅是8岁的儿童呀,看看他们受到了教师怎样的影响。调皮淘气不是孩子的过错,教师动不动就惩罚和伤害他们,结果会怎样?在这样的教育方式下,能培养出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吗?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学校良好校风和学风又从何而来?

 当前我们的学校普遍还是把知识教育作为最主要的任务来抓,而对于知识之外的东西则关注很少,如对少年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对人格的塑造

 教育者重视培养孩子养成好习惯,但常常付出巨大努力而收效甚微。这可能是对养成教育内容的特点缺乏认识的结果。教育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工程,必须讲科学,而不是教育者脑袋一热就能解决的问题。

  1.的内容要规范化

  中学生和小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使学生牢记规范要求,逐渐养成文明的行为习惯。

  具体的行为规范主要有

  ①道德纲要,爱国守法、明理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②《小学生守则》及《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③《中学生守则》及《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此外,主席提出的“八荣八耻”虽是针对全体公民而言,但对青少年也很重要,因此也是一项值得注意的内容。

 这些行为规范与守则还不是行为规范的全部内容,但对青少年应该养成的习惯已经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是不应忽视的。

  2.教育的内容要

  在教育的过程中,教育者常常会给孩子提出各种各样的要求。这样做当然是出于良好的目的,但若操作不当,很容易出现负面效果。为什么?教育者常常忘记孩子的身份,把孩子当成和自己一样的大人来要求,因此提出的要求难免成人化,提出的要求过高、过于抽象,孩子很难达到。

  因此,对孩子提要求要近一点、小一点、实一点。具体来说,就是:

  近——离孩子的实际生活更近一点,不要好高骛远;

  小——要求小一点,以小见大,不要“高口号”式;

  实——要实在、具体,不要太抽象。

  总之,在给孩子提要求时要尽量看得见、摸得着,具体、形象、直观。

 

 在校学习的三大核心习惯

  第将课本读活的习惯

  、树立正确的课本观、不同课本不同读法 、追求动脑,感悟每个知识点 4、重视笔记 、利用好辅助工具 、重视课外读本

  第二悟透每堂课内容的习惯

  、搞好预习 、读透老师 、充分利用课堂上的“零碎时间、积极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有效地记笔记 、有针对性地复习

  第三动脑筋做题的习惯

  、先复习再做作业 、做题过程中有意识地动脑 3、对做过的题进行反思 、有选择性地做题 、理解而非套用(针对公式) 6、热心给别人讲题

  第克服不良学习习惯

  纠正厌学的习惯

  做好家校结合 培养学生良好习惯

 对不良习惯的矫治要做到“家、校”双方协作,双管齐下。

 那么,怎样才能实现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有效结合呢?

 开好家长会。班级家长会是最常见的形式。班级家长会最重要的就是要达成班主任、科任教师、和学生家长的沟通,通过相互沟通,全面了解学生情况。

 搞好家访。老师到学生家里家访,能大大消除与家长和学生沟通的心理距离,可以直接从学生的生活环境了解到学生生活和学习习惯的情况,甚至了解到学生家长的生活工作习惯的情况,有利于全面了解学生、有效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

  世界上的事情,怕就怕认真,怕就怕坚持。如果你凡事认真,坚持去做,就没有任何事情是难的。我相信,每一个父母和教师只要有爱心和恒心,都可以有所发现、有所创造,完全有希望培养出孩子的良好习惯和健康人格。

推荐访问:好习惯的重要性 习惯 养成 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