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报告正文

关于新型农村医疗保险的社会调查报告

随着我国整体经济的长足发展,广大的农村的经济生活状况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小病挨,大病托,重病才往医院抬”的状况却没得到多大的改善。究其原因,其中之一便是农村的社会保障体系发展的不够完善,很多的社会保障内容还把农民排挤在保障之外。虽然目前农村已经实行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但在其实施的过程中还存在很多的问题,很多方面还不尽如人意,亟待我们去发现和解决。

利用此次寒假,我作了关于新型农村医疗保险的社会调查,调查范围是我的居住地乐至县中天镇一村七组。此次调查的目的主要是想通过了解本村村民对该项保险的了解程度和态度,以发现此项保险政策在实施过程中的存在的具体问题。在这次调查中我主要采用的方法的是问卷的形式,辅助的方法是以访问方式和村民交流。通过此次简单的调查,我将了解到的情况简单总结如下。

一、关于新型农村医疗保险的基本情况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简称“新农合”,是指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 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采取个人缴费、集体扶持和政府资助的方式筹集资金。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由我国农民自己创造的互助共济的医疗保障制度,在保障农民获得基本卫生服务、缓解农民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它为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所普遍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个范本,不仅在国内受到农民群众的欢迎,而且在国际上得到好评。

二、该项保险在本村组的覆盖情况

该项保险在本村的覆盖率为80%左右,有部分人是因为家境比较宽裕买了回报率更改的商业保险,而没有买此医疗保险。有些则是因为怀着侥幸的心里觉得自己用不着保险,买了是一种浪费,因此什么保险也没买。

三、村民对其的了解情况

在此次的调查中,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得知,只有30%的人对新型农村医疗保险是了解或者非常了解的状况,其他为了解一点或者完全不了解。对于参保后能享有的待遇,过半数人也只是略知一二。而对于发生医疗费用后该如何报销的问题,仍有差不多一半的人不知道该如何报销。

四、村民对其的态度

总体上,绝大多数村民认为该新型农村医疗保险是对农民有好处的,但是一半以上的人认为该项保险待遇水平一般,只有30%左右的人认为其待遇水平达到了高的标准。并且有差不多40%的村民认为该医疗保险的起点过高,封顶线过低。

五、村民对医疗机构和医务工作人员的态度

在本村,过半数的村民选择小病自己找药吃,只有大病才上医院。三分之一的村民则是基本不上医院。村民对于医疗机构中人员的服务态度也是褒贬不一,有40%的村民认为不满意或者很不满意。在他们去医院就医时,只有20%的医院会要求出示医疗保障卡,并且核对身份。关于农村医疗保险报销的规定,绝大多数医院只是粗略的介绍一点,不会详细的介绍。在医院治疗后,只有23%的医院会主动的提供正规医疗费用法发票及费用详细清单。

六、村民认为医疗卫生体系存在的问题和需要改善的地方

在所给的问卷中反应最强烈的问题应属监管机制不够健全、医务人员自身的

素质低和公益医疗机构的缺乏,有80%村民都认为当前的农村医疗卫生体系存在这些问题。当然针对存在的这些问题,村民也提出了自己认为应该改善的方面,其中有90%的村民都提到了医务人员的服务态度问题,80%的提到提到医疗技术水平的问题。

七、关于我国目前农村医疗保险政策的看法和建议

针对这一问题,一些村民还是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其中包括加强医疗保险费用的监管、能不收病单更好、报销更及时、提高报销的水平。

通过对该分问卷所反映的数据的的了解和分析,可以看出我国的新型农村医疗保险政策的在本村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村民对该项政策的具体内容不够了解

2、报销不是很方便

3、医疗机构的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和服务质量低

4、对该项政策的落实,监管工作不到位上

针对以上问题,我作为一名大四的学生,特别是作为一名法学专业的学生,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以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

第一,应该加大新型农村医疗保险制度的宣传工作。争取让绝大多数的村民都深切的了解这一政策的具体内容,而不只是仅仅了解这个名称而已。目前村民了解医保政策主要的渠道是宣传资料、电视、亲戚朋友介绍和医疗机构工作人员介绍。而医疗机构工作人员只是简单的介绍,因此使村民不能很好的了解这一政策。为此,我们应该对医疗机构工作人员进行医保政策知识的培训,或者在医院设立专门的医保政策解答窗口,以便更好的普及医保政策知识。

第二,应尽快的解决报销不方便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我认为首先应该多设立一些公益性的医疗机构,这样村民看病才方便,有病了去医院看病的几率才会更大,也才可能谈得上报销的问题。其次应该在便民的地方设立一些专门的代理报销点,而不是只能到定点的医院看病才能享受报销。

第三,提高医疗机构的服务态度和服务质量。医院是救死扶伤的地方,医务人员是人们心中的白衣天使。然而现在的一些医院和医务工作者却让人寒心。他们看病看对象,有钱人,熟人则是好药好医生,面对穷人,他们则是另一副嘴脸。为此应该提高医务工作者的素质,让他们平等的对待每一位病人。

第四,加强对该项政策落实的监管,以做到专款专用。防止一些居心不良的人滥用专款和防止一些医院或病人编造理由报销,损害国家和他人的利益。具体措施可以使加强相关方面的立法,也可以是要求严格审查报销单据,特别是要加大医院环节的审查。

通过以上的途径,我相信一定可以在一定层度上解决新型农村医疗保险政策的落实和提高其落实的水平,以更好的实现惠民这一目的!

关于金山区枫泾镇流动人口

管理的调查报告

近年来,枫泾镇依托“新沪上把大景”的美誉,古镇旅游业的发展,经济飞速发展,流动人口增长越来越快,服务管理的任务也越来越重。日前,我对枫泾镇流动人口的服务管理情况作了调查。

一、枫泾镇流动人口基本情况

流动人口为枫泾镇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不可低估、不可磨灭的贡献,这是必须肯定的,但也存在以下一些特点:

1、高扩张性。2006年,枫泾镇在册的流动人口为19369人;
2008年为46827人,较2006年上升120%;
2009年为49369人,较2008年上升3%;
预计到今年年底在册流动人口将超过5万。

2、高集中性。全镇外来劳动力主要集中在制造、餐饮、流通等一些劳动密集型行业,这主要是由于流动人口文化素质普遍不高,职业技能不强所致。

3、高流动性。流动人口就业方式还是以“候鸟式”为主,就业目的地变化比较频繁,平均每个流动人口在枫泾流动年限不到2年,工作不稳定性突出。

4、高犯罪率。在近年枫泾镇刑事案件中,流动人口犯罪率居高不下。金融危机爆发后,外来务工人员失业后违法犯罪行为多发。

5、低素质性。流动人口学历普遍偏低,大专以上的1680人,占2.2%;
高中(中专)4365人,占6.6%;
初中35274人,占78.98%;
小学2653人,占3.6%;
文盲半文盲4500人,占8.55%。

二、管理工作主要成效

近年来,我镇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坚持服务与管理并重、打击与防范并举,积极落实各项工作措施,取得了明显进展。

1.重视程度明显提高。

建立了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配备专职工作人员诺干,在镇派出所内设立集公安、计生“二位一体”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办证大厅,在各社区、企事业单位中建立服务管理站。配备流动人口专职协管员175名,并建立专项经费保障机制和专项帐户,实行专款专用,确保了组织、人员、考核、经费“四落实”,真正形成“党委政府抓保障、牵头单位抓协调、职能部门抓落实、村居企业抓基础”的流动人口社会化管理新格局。

2.基层基础明显夯实。

针对我镇流动人口的特点,探索推行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机制,既专管员管联络员,联络员管联系员,联系员管房东和承租人以及联系员管点、联络员管面、社区抓总的“宝塔型”服务管理体系。通过落实以房管人、用工单位管人、流动人口自我管理等措施,实现关口前移,基层服务管理效果明显提高。

3.社会舆论明显转变。

全社会对流动人口由防范、管束、排斥的态度,逐步转向善待、服务、融合的良好氛围,流动人口对枫泾的认同感、新近感和归属感也逐步增强,外地人口和本地人实现了和睦共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的良好局面。我镇积极推出“新枫泾人”计划的实施,对自购房者、引进的专业人才等流动人口发放《居住证》,享受跟本地居民同等待遇和服务。

三、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1.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保护,边缘化现象仍然突出。

调查中,我发现许多用工单位常以临时工、季节工为借口,不与流动人口签订劳动合同;

即使签订合同,在工资待遇、劳保福利、社会保险、工伤处理等方面也不依照合同执行。近年来,拖欠克扣流动人口工资现象时有发生,尤其是春节前夕,因欠薪引发事端,影响了社会稳定。同时,流动人口子女入学难、收费高、民工子弟学校管理不规范的情况也依然存在。

2.外来刑事犯罪数量增多,暴力犯罪、侵财型犯罪突出。

从总体情况看,外来人员刑事犯罪,仍然是影响社会治安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从今年发生的58起“两抢”案件情况看,破案查获的20个犯罪嫌疑人员全是外来人员;
一些带有职业性的扒窃、抢劫、掼包诈骗等案件,大多系外来人员所为。

3.房屋出租户数量急剧增多,管理任务愈加突出。

截至今年6月,我镇共有房屋出租户22946户,其中今年新增7225户,较去年底增加了28%,这给管理带来了更大的难度。调查中,我发现有些自然村几乎家家是出租户,最多的一家居民住宅中租住10余户几十人,甚至出现了以家庭为单位的地下旅馆,管理难度越来越大。当前虽然大力推广流动人口“两集中”,但“两集中”建设的步伐远远跟不上流动人口迅猛增加的需求。

四、几点意见建议

针对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存在的突出问题,特提出如下建议:

1.要确保企业提供就业岗位。

做好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关键是解决就业问题,而解决就业问题的关键是要确保企业的稳定发展。因此,要着力营造企业平稳发展、创新发展、转型发展、科学发展的良好环境,积极帮助企业排忧解难,开战生产,从而从根本上保证广大外来务工人员稳定就业。同时要引导企业把走出生产经营困境与发挥人力资源优势有机结合起来,坚持负重奋进与履行社会责任相统一,千方百计落实各项关爱服务措施,保护好外来务工人员积极性,尽量少减员少减薪,着力做好管理骨干、技术工人和熟练工人队伍稳定工作。

2.要抓好流动人口合法权益保障。

一是推动劳动安全保障。要督促企业认真履行相关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加强职工的安全生产知识培训,改善劳动用工环境,切实维护他们的生命和健康权益。

二是强化劳动工资权益保障。加快推进工资支付保证金制度和工资支付监控制度,严格规范企业工资支付行为,同时加大对拖欠外来务工人员工资用人单位的依法监管及处罚力度。要继续做好外来务工人员社保工作,进一步提高外来务工人员参保率。

三是完善子女入学服务保障。按照“两个保障”原则,规范入学条件,强化政策考核,切实保障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接受义务教育权益。要研究细化服务管理的具体举措,逐步改善外来务工人员子弟学校的办学条件,提高办学质量。

四是强化住房权益保障。把维护外来务工人员租房的消防安全、居住安全、生命安全等基本生活权利保障作为重点,工商、房管、消防和价格等部门,要依法加强监管。

3.要加强外来务工人员的就业管理。

要以适应企业发展需要为目标,动员和利用社会各种培训资源,研究出台一些切合实际的办法,加强对外来务工人员的技能培训,技能培训要以获得中高级技能证书为目标,以培养熟练工为目标。要继续实施免费公共就业服务政策,完善职业中介和社会协同就业服务机制,做好市场就业信息的规范发布工作,减少流动人口的盲目流入和无序滞留。同时要充分发挥外来务工人员在服务企业中的生力军作用,鼓励他们几级投身到企业的技术革新、工艺改进、发明创造、管理创新和市场拓展中去,积极为企业排忧解难,献计献策,群策群力。

4.要加大对高危人群的控制。

要加强临到,落实责任,完善矛盾排查、信息报送、责任分解、及时化解和应急处置机制,切实加强对流动人口集中居住地的综合监管和突出问题的专项整治。坚持“服务的一手要优,打击的一手要硬”的原则,落实好重点复杂行业、场所动态监控和高危外来人员监控

措施,及时掌握各种动向,有效预防群体性和恶性刑事治安案件的发生,切实保护包括流动人口在内的广大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确保社会安定有序。

5.要强化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的正确舆论导向。

大力倡导新枫泾人围绕同意目标,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共同提高、共作奉献。加强对社会各方面团结互助、帮扶外来务工人员的宣传报道,更多关注流动人口的所思所想,更多体现他们合理的意见诉求。要发动社区、企业、社会组织,重点做好无业但返乡困难的流动人口返乡服务工作。深入开战面向外来务工人员的送文化、送科普、送卫生“三送”活动,丰富外来务工人员精神文化生活。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方针,把握晕轮导向,加强正面引导,着力营造新枫泾人共同参与、融合共处、和谐共进的良好氛围。

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寒假调查报告

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概况调查报告

调查目标:了解社会主义新农村在某村发展变化情况。

调查时间:2014年02月-2014年03月

调查对象:广东省汕尾市陆丰南塘镇下芳池村村民及村主任

调查方式:随机抽查访问形式,访谈法

建设与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式确保我国现代化建设顺利推进的必然要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任务,是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持久动力。因此,目前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与建设值得我们调查。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发展的逐步推进,新农村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果,当然也存在不少问题。从调研的情况看,新农村的建设总体的形势较好,部门农民比较富裕,农村比较稳定,但也存在的一些不容忽视而又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

一、在新农村建设中取得的成绩有:

1.经济发展:以前我们乡村仅靠农业生产和农副产品作为家庭收入的全部来源,但是

自从新农村建设开始后农村人的思想观念不再保守,价值的剩余劳动生产力全部输出,到大城市去打工。这样,农村家庭收入就从单一的务农转到了打工,务农双收入,使家庭收入提高,生活水平大大改善。

2.能源问题:新农村建设中的电热,燃气,太阳能等新型能源的出现逐渐代替了以前

的木材,糠,煤。这样,不仅仅提高了燃料利用率,还减少了空气污染源,减少了村民患病率,大大提倡了环保健康理念。

3.物质生活:在90年代的农村里,人们住的是土木结构的房屋,用的是煤油灯,蜡烛

照明。在我调查过程中,向前辈们请教得出,在当时该村上街赶集的人接近85%是靠步行的,13%的人借助于自行车,只有2%的人用的是花销大,噪音大,污染更大的摩托车;
当地的老人还说,当时他们出门走的基本是泥泞路,一到雨天基本不能行人,家中的电器也算是少得可怜,有黑白电视的家庭寥寥无几。然而,这一切都变了,进入了21世纪以后,尤其在这几年国家高度提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使得农村翻新的变了样。房屋全是钢筋水泥砖头房,房子的装饰也不断接近现代化,交通就更不用说了,村村通的是水泥路,路上自行车、摩托车的行驶量多如牛毛,甚

至还有个别家庭拥有了自己的小汽车。如今,电视机,手机,等等一系列家电,基本是家家都有的了。这样的巨大的变化,只能用一个“新”字来形容。

4.文化思想教育:在社会型农村建设中,文化思想教育又是一个重点,现在的农村,

义务教育完成率达80%以上,文化教育与思想道德建设方面,农民素质不断提高,思想观念更加开放,对生活都有乐观的积极向上预期,宗教迷信活动日益减少。

5.生活保障:从新世纪以来,农村各家积极参与农村医疗合作保险,农村中也有贫困

低保政策,使得农民生活更加有保障,看病不用担心付不起医疗费,生活上也不用再愁温饱问题。

二、当然,在新农村建设中也存在着一些不可避免的问题:

1.村民素质普遍不高,在贯彻落实具体相关政策的时候,存在一定的难度,这极大的

考验了执行者的智慧与耐心。

2.大多农村片面地追求经济的发展,忽视对环境的保护,造成资源浪费,环境污染,

且不科学的谋求发展导致过度消耗自然资源,严重破坏了农业生态环境,人与自然不和谐不持续发展

3.动力与人才短缺。近年来,由于城市经济的发展,大多数农村劳动力转移至城镇务

工就业,有些甚至选择将自己已有的田园荒废。农村现有的务农人员多为老人、妇女和文化程度比较低的农民,难以承担建设新农村的重担,农村的艰苦条件及政策鼓励不足,使得广大农村地区成为明显的“人才洼地”。据反映,近几年大学毕业生很少到基层农村工作。

4.不少干部仍然思想作风不正确,没有尽心尽责为村民做事,慵懒现象较为普遍,这

极大的降低了相关政策在执行方面的公信度。

三、以下是我针对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所提出的几个个人建议:
1.强化组织领导,扎实推行农村建设新理念:只有将正确的理念灌输在村

民的脑海里,才能让新农村建设有序的开展,

2.提高农民自主创新能力,切实注入农村建设新动力:村民的自主性将有

力于推动他们的对相关政策的落实及关注情况。

3.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不断拓展农民增收新途径:经济是命脉,相

关政策的落实都离不开经济的支持,因为,必须大力发展农村经济的发展。

4.乡镇干部多下乡体察民情,了解村民之所急需:干部要深入群众环境,

才能更好的为人民服务。

5.对城乡要求一视同仁,真正实现城乡一体化,工农和谐化:不断缩小城

乡差距是政策的最终目的,因此要重视城乡一体化的发展。

国家对新农村建设的相关政策是越来越全面,党的十八大也提出了要更加重视农村发展,推动农村实现城乡一体化进程。因为在国家不断强大的背景下,村民生活虽然发生的巨大的变化,但是要再接再厉。尤其今后在党的指导下,新农村政策的落实下,我相信农村一定会取得更大的进步,展现新的风采。新农村建设任重而道远,我们在思想认识上要有长期打算,在发展规划上要有长远眼光,在制定目标上要把握关键,在工作展开上要有重点,同时通过全民动员,城乡互动,各部门上下协调,共同促进我县新农村建设又好又快发展。

正如在《毛概》课上所学的知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看起来微不足道,但是仍然要高度重视,当初毛泽东就是依靠“农村包围城市”的理论建立了新中国,在坚持改革开放的政策下,在十八大精神的指导下,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要实事求是,这样才能稳中求进,在改革和发展中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个人总结

在这个活动过程中,我回到了我爷爷年幼时所居住的村子,由于我家住在城镇,因此只有清明时节才有回去扫墓,来去匆匆,我根本无法好好仔细观察家乡的变化。只是在脑海看到了每一年回去的时候,总有变化的影子,因此我坚定了此次问卷调查的方向。

在这次活动的过程里,我没有遇到太多的困难,因为那边的村民更多是一种抹不去的感情,他们的热情招待与积极配合,让我得以顺利的完成此次问卷调查。但是由于是第一次完成这类活动,个人的经验不足导致的些许问题也在所难免,比如对相关知识的了解还不够深,影响调查的深度及广度;
与村民交流的时候不是很流畅,导致他们在理解上存在费解等等。

在村民的积极配合下,我终于了解到了该村从90年代到现在发展的巨大变化,也深刻的感受到村民的生活不断充实,幸福感不断增加。面对这些变化,该村主任魏伟明先生自豪的告诉我,该村取得的成绩离不开政府的支持,更得意于新农村政策的落实,村民们在此基础上努力奋进,之前总说“政策雷声大,雨点小”,但现在在十八大的指示下,政府给予村民的惠利更多了,更实际了,为该村向小康社会迈进更坚实的一步。

看到这崭新的一面,我心中的敬佩不由流露出来,可能是我没有身处该村生活,不能感触到这一点一滴的变化,但在我采访与调查中,我从当地的村民中感到他们真的更加幸福了,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变化,是他们在新农村政策的指导下用双手创造属于自己的幸福。

在这次活动中,我不仅看到了该村的巨大变化,我还学到了该怎么去进行一个调查,该怎么与他们相处,这样的经验是其他活动无法给予的,也将会成为我一段难忘的回忆。

社会调查报告正文

随着农村劳务经济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民加入到劳动力转移大军中。他们在带动农村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家庭物质生活改善的同时,也同时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把未成年的子女留在家里的“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的教育和管理问题就是其中之一。我们调查小组就农村留守儿童的思想、学习和生活状况进行了深入了解。我们通过走访留守儿童家庭、发放调查问卷、网络资料查询等形式,对望城县中小学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调查摸底,了解和掌握了有关情况,并针对当前长沙市望城县留守儿童的现状提出了一些解决问题的初步意见。

一.农村留守儿童成长中呈现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农村留守儿童父母外出务工,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家庭的经济状况,增强了对留守儿童生活学习的支付能力。相对于非留守儿童,留守儿童的生活自理自立能力、适应环境能力、吃苦耐劳能力都有明显较强的优势。但是,父母长期外出打工,使影响儿童健康成长的生活、学习、教育、安全等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其具体表现为“三缺失”:

(一)父母亲长年在外,亲情关怀缺失

对于成长中的留守儿童来说,父母的关爱是极其重要的。他们正处在身心迅速发展的时期,许多的烦恼和问题需要有倾诉的渠道和正确的引导。但由于父母在外,长期不在身边,关系相对疏远,即使父母一方在家,也因为忙于家务和其他劳动,无暇顾及他们情绪情感的变化,使得留守儿童缺少了与父母交流的机会,影响他们心理上的健康成长。

在对留守儿童的问卷调查中,大多数留守儿童与父母缺乏沟通,有的甚至很少见面。其中与父母见面“半年一次”的为53%,“一年一次”的为44%,选择“两年一次”和“两年以上一次”的为3%,其中有一父母双方外出六年未回过一次家。有45%的留守儿童根本不知道父母的打工地点和打工情况,有76%的留守儿童没有去过父母打工的地方。在与留守儿童的座谈中,除个别孩子不想或偶尔想父母外,他们大都表示经常想念在外的父母,有的甚至一提起父母就眼泪汪汪。

在“父母外出后,你有什么心理变化”一栏中,10%的留守儿童回答没有,其余90%的留守儿童都有不同程度的心理变化,这其中,留守女童大多选择“抑郁”、“恐惧”,留守男童则更多地选择“易怒”、“焦虑”。

由于亲情的缺失,无助感,被遗弃感,失落感的逐渐产生,对留守儿童的性格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学校和监管人普遍认为,他们大都存在相对孤僻、内向、脆弱、自卑、不合群的问题,同时因为长期缺少父母的关爱,他们不同程度地表现为不懂得关心人。一些处于青春期的留守女童,为寻找感情寄托,容易被那些不怀好意的人利用,身心受到伤害。

(二)监护人素质偏低,家庭教育缺失

家庭教育是影响人一生的至关重要的教育。儿童少年的成长过程中,良好的亲子关系直接影响到孩子的行为、心理健康、人格与智力发展。此次调查走访中,一个重要的事实是,留守儿童由于缺乏父母的有效监管,行为养成教育方面严重缺乏。在学校,表现为学习没有计划性,学习兴趣不高,拖欠或不作家庭作业;
不大遵守校规校纪,自由散漫、迟到、早退、缺课现象时有发生。在家庭,表现为不讲究个人卫生,没有良好的生活习惯。在社会,则表现为缺乏礼貌待人常识,个别留守儿童甚至有抽烟、沉溺网吧、赌博等不良行为。尤其是部分留守儿童的安全问题无法保障。浏阳市沙市镇近两年发生三起儿童溺水案,全部是留守儿童,一些地区幼女受性侵害案时有发生,大部分也是因为留守女童处于无人监护的状态,使犯罪分子有可乘之机。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祖辈监管力不从心。在留守儿童家庭走访中,重点对祖辈监管的家庭进行了走访。他们大都认为孩子应该由爸爸妈妈管,尽管他们监管的目标是希望孩子学习、身体、品德和日常生活习惯都要好,但是他们自认为管不好也管不了。只能尽力照顾好生活,督促学习,保证安全。监管人普遍反映,他们最为担心孩子在上学去和放学回家这两个空档时间和寒暑假出问题。

二是父母思想认识偏差。一般来说,父母外出务工,更多的是考虑改善家庭生活,给孩子成长提供更充实的经济支持和物质生活满足。在对孩子的教育问题上,父母关注的往往停留在学习成绩的好坏、完成作业的好坏以及在家听没听话、在学校挨没挨批评等方面的情况。这种在教育认识上的偏差和溺爱迁就,很容易导致子女的任性,甚至产生逆反心理和过激行为。

(三)各方面联动不够,社会管理缺失

营造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和管理缺一不可。但从调研了解到的情况来看,目前家庭、学校、乡镇村对留守儿童的管理基本处于空白状态。

在对留守儿童的管理上,除部分学校采取电话联系外,85%的学校采取留守儿童与非留儿童一样的管理办法,缺乏针对性较强的措施。农村基层组织管理作用的弱化和社会服务功能的不完善,也是个不容忽视的问题。虽然基层组织和乡镇村干部大都担心留守儿童问题不解决好,所隐忧的社会问题将是不可避免的,但在一定程度上,留守儿童问题实际上成为了各家自己的事情。调查走访发现,90%以上的乡镇村没有将留守儿童问题纳入职责和工作的管理范围,而是由留守儿童家庭或监养人自行监护和管理。究其原因,留守儿童工作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大多数人对其认识还停留在家庭私事的层面。

二、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管理问题的建议与对策

当前,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不单纯是外出务工人员的家庭问题,其实质是社会管理和社会保障在农民问题上深层次的反映,如果得不到及时关注和解决,社会将会为此付出沉重的矫正代价。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应站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全局高度来认识这一问题,采取有效措施,积极稳妥地加以解决。

1、纳入全市社会发展整体规划。政府和有关部门要重视和关注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从本地实际出发,根据留守儿童的发展需求和实际问题,制定关爱留守儿童行动计划,并将其纳入全市社会发展整体规划统筹考虑。

2、建立健全留守儿童工作机制。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建立三级政府工作责任制,市、区县(市)、乡(镇)成立“关爱留守儿童工作”领导小组,由党政牵头,教育、公安、计生、劳动与工、青、妇、关工委等部门共同参与,明确工作职责,制定具体措施,并将留守儿童工作列入区县(市)、乡镇全年工作考核目标。实行“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分层落实”,形成政府、学校、社区、家庭、邻里多方协同推进的工作格局

3、加快推进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寄宿制学校的投入和建设力度,不断改善农村中小学基础设施,尽量为留守儿童提供住宿的便利条件,发挥学校和教师的管理职能和教育功能,以满足留守儿童的寄宿需求。针对留守儿童的特点,学校要更新教育理念,调整课程设置,将健康教育、心理教育和行为规范教育纳入到日常教学中,以此来弥补、疏导和改善留守儿童因亲子关系缺失对其人格健全发展产生的消极影响。

4、培养和扶植以民间组织为依托的农村社会服务机构。通过政策引导,鼓励民间资金和社会力量兴办留守儿童家庭服务站等多种形式的托管服务机构,切实为农民群众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如浏阳沙市镇目前已建立了10个家庭辅导站,以家庭为托管点,由退休老师或代课老师组织留守儿童进行功课的辅导、玩乐以及生活安全常识和行为养成教育。辅导站本

着就近的原则,以家庭托管的形式将留守儿童组织起来,由文化素质较高的人员担当“代理家长”,负责管理孩子校外的学习、生活、教育和安全等,以此弥补因监养人或监管人无力监管欠缺,使外出务工家长十分放心。

5、完善相关法律政策,保障农民工子弟享有相同权益。要完善和保障进城务工农民工子弟接受教育的制度和机制,加强对相关政策实施过程中的监督,健全服务体系。为方便留守儿童随外出务工父母异地入学,要改革学籍管理,为留守儿童建立流动学籍,同时要改善外出务工子女必须回原籍地中考、高考的制度;
要取消各种名目的借读费、建校费和捐资助学费,最大限度地降低留守儿童异地入学门槛;
尤其是在“两免一补”政策上要坚持一视同仁,保障其享有与当地儿童相同的权益,使长期在外打工的父母能把孩子带在身边上学,从源头上减少留守儿童。

6、提高农村家庭教育水平。妇联、教育、共青团、关工委等家庭教育工作责任部门要加强对农村家庭教育指导和服务力度,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咨询服务中心、青少年心理咨询中心、青少年维权岗等阵地作用,开通咨询热线、专家解疑答惑。创建农村留守儿童示范家长学校,建立留守儿童专门档案,针对不同孩子,进行分类管理,有针对性地开展“一对一”的个性化教育。开展“四老(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及临时托管人家教知识培训班”,帮助留守儿童监护人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和方法,尤其要注重与孩子进行思想沟通和感情交流,不断提高留守儿童监护人的家庭教育意识和家庭教育水平。

7、优化关爱留守儿童的社会环境。一是加大社会宣传。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大众媒体要围绕关爱留守儿童的主题,宣传做好留守儿童工作的重要意义,宣传“以人为本”、“儿童优先”、“尊重儿童、支持儿童”、“为国教子、以德育人”的新观念、新风尚,宣传国家保护儿童权益的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宣传各地开展关爱留守儿童行动的好经验、好做法,动员全社会共同关注留守儿童命运,营造关爱留守儿童、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社会环境。二是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开展“农村留守儿童、外来务工子女示范家长学校”、“优秀留守儿童家长”、“优秀留守儿童”评比表彰。组织社会志愿者开展“爱心一对一”结对帮扶活动。以村组为单位组织留守儿童开展课外小组活动,举办“亲子书信”比赛、“亲子同乐”的春节团聚、“爷孙悄悄话”家庭交流等亲子活动,搭建留守儿童与父母等亲人感情沟通的桥梁,切实为留守儿童做实事办好事,使留守儿童“心有人爱,身有人护,难有人帮”。

总之,留守儿童问题是一个综合的问题,既牵涉到教育方面,也关乎心理、社会、法律、经济等方面。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得到及时的解决,影响的不仅仅是孩子的成长,同时也影响到他们的父母能否在外安心工作,更远的会影响到社会的安全,稳定隐患。因此,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及成长的根本出路就在于全社会能认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和重要性,从而使大家由自发、自觉到有组织地来关爱、帮助、支持留守儿童,提高农村教育水平,为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让祖国的花朵饱含着生机,期待着怒放的那一天。

阳山镇陆区村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分

析检查报告

根据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统一部署和安排,我村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在镇党委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的具体指导下,正式转入分析评议阶段。这一阶段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关键,是对学习实践活动第一阶段学习培训效果的检验和深化,又是做好“落实整改、巩固提高”的基础。

一、贯彻科学发展观的主要成效

活动开展以来,村党支部带领全体党员干部求真务实、开拓进取,优化工作发展思路,不断创新工作举措,狠抓落实,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不断加强服务水平。

(一)思想认识有新的提高

通过学习一系列关于科学发展观的论述,全体党员干部充分认识开展活动的重大意义,提高了思想认识,激发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变“要我学”的思想为“我要学”的思想,克服了学习讨论前存在的“重复”、“厌倦”、“无用”的消极情绪,消除了“懒”、“躁”的不良心理。大家一致认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服务全村和村级事业的发展,必须立足于把加快发展与科学发展结合起来,转变农村建设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

(二)素质能力有新的增强

通过系统全面学习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开展了“科学发展观大讨论”,参加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

观理论知识测试,组织了业务培训,全村同志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有了明显提高。

(三)作风建设有新的成效

作风建设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活动两手抓,两手硬。进一步强化了进取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落实意识、形象意识,进一步树立了政治坚定、勤政为民、爱岗敬业、团结协作、秉公办事、清正廉洁的良好形象,不断创新工作方式和方法,继续加强村委会的作风整顿,深入广大村民,多交流,多调查,多研究,解决当前和今后所面临的突出问题。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思想,进一步改进干部职工的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生活作风。

二、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1、理论学习不够全面系统。

虽说平时比较注重学习,集体组织的各项活动和学习都能积极参加,并且认真记录、认真思考,但平时拘于日常工作,主动学习的自觉性不高。特别是学习的内容缺乏系统性、全面性,对很多新事物、新知识学习不够透彻,掌握和运用还不够好。在学习上只侧重于与本村农民有关的内容,强调学以致用,缺乏全面系统的知识升华,没有自觉地去学习,结合自己的思想实际的少,思想政治素质还不完全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

2、工作作风不够深入细致。

工作缺乏全面、深入细致地了解和掌握,在知人、知事、知情上

还有一定差距。一是深入班组调查研究、指导工作不够细致。虽然也能够经常深入农户调查研究,了解情况,但整天忙于各种事务,真正铺下身子,带着问题到班组调查研究、取得第一手资料的情况比较少。二是对广大村民关心不够。在工作中,安排工作多,压任务、压担子多,与村民们思想交流少,坐下来谈心少,思想工作做得不够,体贴关心不够。没能听听他们的意见和呼声,帮助他们解决工作上、生活上的一些实际困难。

3、学习和创新意识不强。

基层工作大多数时间靠经验的积累,村内事务繁多,没有挤时间加强学习。同时,开展工作往往沿袭过去经验,形成了一定的惰性,缺乏创新的紧迫性、主动性。在意识上缺乏创新的概念,没有积极主动地发现问题,学习和工作方式都按规办事,没有自主创新能力,寻找到适合的方式进行工作。

4、工作缺乏主动性和超前性。

工作缺乏主动性和超前性。究其原因主要还是落实科学发展观不够,工作有时候只处于奉命行事和落实任务上,缺乏赶前思考和超前预测,导致在工作多、时间紧、任务重时,疲于应付。工作的全局性、前瞻性、创新性不够。

三、针对存在问题,确定贯彻科学发展挂的思路,积极制定加强领导班子自身建设的措施

1、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强政治理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质。要认真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重要理论,

学习有关质监工作的新观念,新思维,及时学习领会上级有关文件的精神,提高自己的政治理论修养和业务理论功底,坚定自己的政治信念,进一步增强纪律观念,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自觉地加强党性,遵纪守法,廉洁奉公,以高度的责任感、事业心,以勤勤恳恳、扎扎实实的作风,知难而进的勇气完成各项任务。

2、要进一步深刻领会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深远意义,扎扎实实地投入到活动中去。一是进一步加强学习,提高工作水平,切实以过硬的本领来完成好上级党委政府交办的日常工作。在工作中,时刻牢记党的宗旨。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和群众的需要放在第一位,把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陆区村未来的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二是坚持在实践中解放思想。班子成员要进一步更新观念,开拓创新,求真务实,努力做到政治坚定,作风优良,工作过硬,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做到慎权、慎欲、慎言、慎行,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增强运用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三是定期组织专题研讨。认真落实学习制度。

3、以科学发展观为准绳,加强领导班子的自身修养建设。加强领导干部的自身修养和思想作风建设,是发展成功的关键。一是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继续保持和谐领导班子,着力构建强有力的战斗团队。而是转变工作作风,突出以人为本,脚踏实地地为群众办事。加强村党组领导班子成员与干部群众的紧密联系,多与上级部门汇报反映基层困难,积极帮助解决企业的实际困难和具体问题,坚持为群众办实事,围绕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抓整改,切实增强服务意识和服务

效率。三是加强党组织建设,狠抓党员教育管理,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四是自觉廉洁自律,秉公办事,坚持勤政廉政。继续保持廉洁自律,严格遵守党风廉政建设的各项规定。筑牢思想防线,做到警钟常鸣,切实增进班子团结和谐,齐心协力把领导班子建设成为风清气正、团结和谐、坚强有力的战斗集体。

4、总结工作经验,完善工作制度,全面提高队伍综合素质。好的工作经验、完善的工作制度是目前我们工作发展的迫切需要,是提高队伍综合素质、提升工作有效性的重要途径。这就要求我们要善于从平时点滴工作总结经验、从先进单位的优秀事迹中借鉴经验,完善自身工作制度,创新自身工作机制,达到监管成效事半功倍。

5、坚持以人为本、拓宽服务领域,提高服务水平。

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以人为本就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去谋发展、促发展;
坚持以人为本就要求我们逐步拓宽服务的领域,提升服务水平,为广大人民提供全方面、多层次、高品位的服务质量。

陆区村党总支部

2009年8月12日

文案调查报告

水文调查报告

文科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作文300字

垃圾调查报告作文

推荐访问:调查报告 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