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资料--山东省国际旅游产业结构及其优化措施研究

  山东省国际旅游产业结构及其优化措施研究

 摘要:分析山东省国际旅游产业发展基础与结构现状,运用结构变化指数和专业化指数、灰色关联度、偏离—份额分析法分别对山东省国际旅游产业结构的变动状况、产业结构关联度、产业结构效益进行系统分析,明确产业结构的问题所在,确定各产业部门的优势与竞争力大小,并提出相应的产业结构优化措施。

 关键词:旅游产业结构;灰色关联度;偏离—份额分析法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旅游业是以食、住、行、游、购、娱等产业要素为核心,由旅游餐饮业、旅游住宿业、旅游运输业、旅游景观业、旅行社业、批发零售业、娱乐业和旅游服务机构等产业部门整合构成的具有强关联性的综合性产业,其自身的发展伴随着内部产业结构的转化。旅游产业结构是指旅游产业内部各部门的构成状况和相互比例关系,对于区域旅游产业而言,一定的发展水平对应着一定的旅游产业结构,而旅游产业结构又直接影响着区域旅游产业布局与旅游产业政策,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区域旅游产业的发展方向和发展速度。

 旅游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有利于充分发挥区域资源优势,提高旅游产业的集聚质量和整体效应,增强整体旅游实力,形成新的旅游经济增长点,同时合理的旅游产业结构还有利于资源的高效配置,确保旅游产业各部门在发展过程中的动态平衡,缩小区域旅游差异,促进区域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在对山东省国际旅游产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运用科学的产业结构评价方法,深入研究山东省国际旅游产业结构的特点与转化规律,明确各旅游产业部门的优势与问题所在,以此设定国际旅游产业结构优化目标体系,合理配置部门资源、协调部门关系,从而提高山东省国际旅游产业的经济效益,为区域旅游发展的相关政策制定和理论研究提供参考。

 二、山东省国际旅游产业结构现状

 (一)山东省国际旅游产业发展的区域基础

 山东省优越的自然、文化、经济和区位交通等条件为国际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基础。山东省位于我国东部沿海、黄河下游,其地理坐标为北纬34°22.9′~38°24.01′,东经114°47.5′~122°42.3′,境域包括山东半岛和内陆两部分,陆地面积15.67万平方公里,海岸线长3100多公里,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降水集中,雨热同季;省内地形地貌结构多样,集海岸、岛屿、山地与平原城乡于一体,山水风光优美,海岛景色秀丽,自然旅游资源数量丰富且类型多样,同时山东省是中华文化发祥地之一,齐鲁文化昌达,近现代文明辉煌,富有历史文化遗址遗迹、近现代建筑和都市景观,适宜开展休闲、观光等不同类型或综合性的旅游活动,满足国内外游客度假、购物、求知、娱乐等需求。

 作为我国的经济大省,2008年山东GDP总量31072.06亿元,居全国第2位,第一、二产业优势明显,第三产业增长迅速,为发展国际旅游产业提供了坚实的经济基础;同时该省地缘优势明显,地处东北亚经济圈的中心地带,是沿黄经济协作区和环渤海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国经济格局中占有重要地位,并与日本、韩国隔海相望,是我国大陆距这两个亚洲发达国家最近的地区,便于通过海上航运与其他国家开展经济交流,具有良好的国际多领域合作条件,成为海内外游客尤其是日韩游客前来的热点旅游目的地。

 山东省现已形成以公路、铁路、海运、空运相互连接的立体网路交通体系。公路通车总里程21.6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4285公里,居全国首位;铁路网路密集,通车里程3405公里;漫长的海岸线上分布着大、中、小型港口共26个,其中威海、烟台、龙口、岚山、日照、青岛6个港口在海峡两岸大三通中开放;现已建成机场9个,其中济南、青岛、烟台、威海空港为国际客运口岸,国内外航线300多条。便捷的内外交通条件有力地承担着国内外旅游市场日益增长的客流量,2008年山东省客运总量达213387万人,旅客周转量达141867百万人公里。

 山东省旅游服务设施建设现已具备一定规模,拥有较高的旅游服务水平,截止至2008年底,全省星级饭店811家,星级餐馆224家;旅行社1783家,其中国际社105家,总量居全国首位;车船公司41家;山东旅游资讯网()可为游客提供全方位的旅游信息服务,是目前我国最大的政府旅游网站集群。全省拥有旅游景点近千处,据最新统计,省内世界级遗产2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95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5处,历史文化名称7座,优秀旅游城市29座,全省国家级景区共计388家,其中5A级景区3家,4A级景区72家。2008年山东省共接待国际游客达249.7万人次,旅游创汇总额达13.9亿美元,具备了旅游目的地相应的产业规模,对外旅游服务接待能力较强。

 1978年以来,随着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依托优越的区域基础条件,山东省国际旅游产业持续稳定快速地发展,1978年至2008年累计接待国际游客1766.49万人,年均增长率20.69%,高于全国水平5.38个百分点,30年间旅游创汇累计81.33亿美元,年均增长率29.55%,高于全国水平11.23个百分点,国际旅游产业成绩显著,逐渐成为山东省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

 (二)山东省国际旅游产业结构发展状况

 旅游产业范围涵盖面广,内部行业关联度高,在此参照国家旅游局统计旅游外汇收入时的部门划分方法,以收入来源为依据分析山东省国际旅游产业结构,将国际旅游产业划分为长途交通、游览、住宿、餐饮、商品销售、娱乐、邮电通讯、市内交通和其他服务9个部门,考虑到数据的可得性与合理性,以2000年~2008年为研究期建立山东省国际旅游产业结构的原始数据(如表1、图1),最大程度地避免了收入累积计算和效益漏损。

 表1:山东省国际旅游产业部门收入构成 单位:百万美元

 产业部门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315.13 382.41 469.79 370.13 566.55 780.23 1014.05 1351.85 1391.48 长途交通 89.73 116.37 159.32 126.99 191.04 262.31 319.53 420.97 414.38 游览 12.44 19.05 26.01 19.62 32.69 46.19 100.29 137.27 154.87 住宿 47.28 49.93 52.62 41.12 63.40 88.01 117.63 158.30 168.79 餐饮 27.66 36.49 42.33 33.29 51.05 70.77 81.33 107.79 108.68 商品销售 59.93 76.52 90.74 71.41 109.34 150.35 179.79 241.45 250.47 娱乐 21.68 24.48 26.96 21.25 32.52 45.02 78.28 105.61 113.68 邮电通讯 14.63 14.89 20.84 16.53 25.33 34.95 41.68 54.88 54.69 市内交通 5.22 8.15 13.66 10.73 16.94 22.86 25.25 34.07 37.99 其他服务 36.56 36.52 37.30 29.20 44.25 59.77 70.27 91.51 87.94 数据来源:山东统计年鉴2001-2009

 图1:山东省国际旅游产业部门收入构成比重变动

 由图表可以看出,进入21世纪以来,山东省国际旅游经济不断增长,各产业部门也得到迅猛发展。具体分析山东省旅游外汇收入构成可以发现,长途交通、商品销售、住宿和餐饮四大部门的创汇比重较大,累计2000年至2008年旅游外汇额,该四大部门的收益占国际旅游总收入的70.42%,其中长途交通为山东省旅游外汇第一大来源部门,始终占据外汇总收入的30%左右,商品销售占据20%左右,住宿与餐饮合计占据20%左右。其它五个部门占据外汇总收入的30%左右,其中市内交通与邮电通讯创汇比重最小且变化不大,两个部门的创汇比重始终分别低于3%和4.5%,其他服务创汇比重由2000年的11.60%逐年降低至2008年的6.32%,娱乐部门2000年~2005年创汇比重维持在6%左右,2005年后有上升趋势,游览部门外汇收入增长态势明显,2006年超越餐饮部门成为国际旅游第三大创汇部门。

 分析结构表明,山东省国际旅游收入主要来源于“食、住、行”等需求弹性较低的基本旅游消费部门,尤其是偏重于行,长途交通部门30%以上的创汇比重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提高了山东国际旅游的门槛,而游览、娱乐、邮电通讯和其他服务等需求弹性较高产业部门创汇比重相对较低,虽然商品销售在国际旅游产业中占据一定优势,但创汇比重仍低于全国20%以上的平均水平,与旅游业发达国家45%的水平差距更大,限制了山东省国际旅游产业整体的快速发展。

 旅游业的发展水平与游客的消费水平直接相关,参照旅游发达国家的国际旅游产业结构可知,其各旅游产业部门创汇呈现出份额分配多元化、分散化的特点,且满足游客“食、住、行”等基本消费需求产业部门的创汇比重一般维持在30%到40%左右,而购物、娱乐、游览等满足游客非基本性消费需求的弹性部门的创汇比重通常较高,构成国际旅游产业的主体部门。由此可知,山东省国际旅游产业各部门效益不均衡,竞争优势没有充分发挥,产业结构的不合理性成为制约其进一步发展的障碍,因此需深入分析山东省国际旅游产业结构,有针对性的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

 三、山东省国际旅游产业结构分析

 借鉴国内外区域产业结构实证分析成果,本文根据国际旅游产业结构特性和所掌握的数据资料,从旅游产业结构总体变动状况、结构关联性和结构效益角度,选择相应的评价方法量化分析山东省国际旅游产业结构。

 (一)旅游产业结构总体变动分析

 本文引入结构变化指数()和专业化指数(),以综合反映山东省国际旅游产业结构的变动状况。结构变化指数是指产业某一指标的构成比在相邻两年或多年间的变动值,反映了相隔两年间国际旅游产业各部门外汇收入比重的变化幅度,结构变化指数大,表明国际旅游产业内部结构变化大,反之表明产业结构变化较小或相对稳定;专业化指数则反映某一年国际旅游产业各部门外汇收入的集中程度。通过计算和分析指数结果,可以了解山东省国际旅游产业结构的合理化程度,是否与相应时期国际旅游业发展规模相适应,结构变化指数和专业化指数定义如下[1]:

 结构变化指数:;

 专业化指数:

 其中n为国际旅游产业部门总数,和分别为年年第个国际旅游产业部门创汇比重,根据2000年~2008年山东省国际旅游产业各部门收入统计数据(表1),得历年结构变化指数和专业化指数如表2、图2所示:

 表2:山东省国际旅游产业结构变化指数与专业化指数计算结果

 指数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 5.304 5.790 0.541 0.879 0.347 6.895 0.694 2.429 11.545 12.067 12.942 13.217 12.725 12.666 10.909 10.782 10.185

 由趋势线可以看出,山东省国际旅游产业结构变化指数的波动性比较明显,但数值不高,尤其是SARS后2003年至2005年,结构变化指数均低于1,2006年达到最高值6.895后又下降至0.694,2008年小幅回升至2.429。这种结果显示出,一方面山东省国际旅游各产业部门正逐渐转变观念,积极开拓国际旅游市场,整个产业结构一直处在不断调整与适应的状态,呈现出不同的竞争优势;另一方面,国际旅游外汇收入在高速增长的同时对各产业部门的拉动作用不强,结构变化指数较低,产业结构虽有变动但力度不大,因此不合理的结构现状难以改变,产业要素得不到最优配置,娱乐、游览、通讯等弹性需求部门的创汇能力不能有效发挥。

 结合趋势线分析,2000年~2003年山东省国际旅游产业的专业化指数持续上升,2003年达到最高值13.217后呈现下降态势,2008年降至最低点10.185,专业化指数的下降表明山东省国际旅游产业各部门外汇收入呈现多元化与均衡化发展的态势,是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表现,但8年间指数变化幅度仅为1.360,意味着产业部门创汇集中性现象未得到有效改善,各产业部门的独特优势仍不明显,不利于山东省国际旅游产业整体经济效益的提高。

 (二)旅游产业结构关联度分析

 分析旅游产业结构关联度,清晰分辨出山东省国际旅游产业各部门对旅游外汇总收入的影响力大小,直观显示出影响国际旅游产业的主要因子,从而抓住主要矛盾,为研究与优化山东国际旅游产业结构提供依据。作为一个具有强关联性的综合性产业,旅游经济系统庞大复杂,本文选取灰色系统理论中的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2],测算山东省国际旅游产业各部门因素与旅游外汇总收入的关联性,灰色关联度越大,部门因素的重要性与影响力越大。

 以2000年~2008年山东省国际旅游外汇总收入随时间变化的数列为参考序列,以其9个部门的创汇额为子序列,依据表1数据构建山东省国际旅游产业结构灰色关联度测算比较序列表,采用标准化方法对表中原始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计算标准化数据序列表中参考序列与各比较序列在各时刻的绝对差,得序列最大绝对差值为8.04,最小绝对差值为0,取,代入关联系数公式求得到山东省国际旅游产业部门数据序列关联系数后,根据公式求出灰色关联度,结果如表3所示:

 表3:山东省国际旅游产业各部门创汇额与旅游外汇总收入的灰色关联度

 产业部门 长途交通 游览 住宿 餐饮 商品销售 娱乐 邮电通讯 市内交通 其他服务 0.940 0.718 0.895 0.963 0.977 0.926 0.949 0.764 0.841 排序 4 9 6 2 1 5 3 8 7 由表可知,山东省国际旅游产业部门中,商品销售、餐饮和邮电通讯3部门的关联度均大于0.95,对旅游外汇总收入的影响最大,市内交通与游览两部门的关联度均小于0.80,对旅游外汇总收入的影响最小,灰色关联度的排序依次为商品销售>餐饮>邮电通讯>长途交通>娱乐>住宿>其他服务>市内交通>游览。

 山东省国际旅游产业大多部门关联度数值较高也较为平均,这说明山东省国际旅游产业发展趋于均衡,很多部门发展较为成熟,其中商品销售、餐饮和邮电通讯是协调部门间关系、推动国际旅游业发展的重要部门,尤其是商品销售部门,需求弹性大、结构效益好、发展潜力巨大,应予以重点支持;长途交通与住宿作为重要的旅游创汇部门,关联度数值略低,对其他旅游产业部门的带动作用不突出;非基本旅游消费部门中,娱乐部门关联度数值较高,发展空间较大,应加大扶持力度;市内交通与游览部门与旅游外汇总收入的关联度最低,部门发展不成熟,创汇贡献很小,显现出了明显的竞争劣势,限制了产业整体效益的提升,是山东省国际旅游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方向,尤其是游览部门,需求弹性高,行业基础好,是产业结构优化的重点部门。

 (三)旅游产业结构效益分析

 旅游产业结构效益反映了旅游产业结构对旅游经济增长的推动和影响,也综合反映了旅游产业结构的合理化与高度化程度,本文选用偏离—份额分析法(Shift—Share Method,SSM)分析山东省国际旅游产业结构效益,该方法由美国经济学家丹尼尔?克雷默于1948年提出,后邓恩等人对其做了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多年来在国内外区域产业布局与经济结构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3]。

 1、山东省国际旅游产业结构Shift—Share分析表构建

 依据SSM,以我国国际旅游产业发展为参照(如表4),将2000年~2008年山东省国际旅游创汇增量分解为三个分量,即国际旅游创汇增量的全国份额分量,国际旅游产业结构偏离分量和竞争力偏离分量,通过这三个变量分析山东省国际旅游产业的发展状况与对应原因,评价国际旅游产业结构优劣,确定具有相对竞争优势的产业部门。分别以、和、表示山东省和全国期初、期末国际旅游产业j部门创汇额,SSM分析过程如下:

 山东省与全国国际旅游产业各部门创汇增长率分别为:

 ;

 以全国旅游产业各部门所占的份额将山东省j部门规模标准化得:,

 在研究期内,山东省国际旅游产业j部门创汇增量可以表述为:,

 其中:;;;,依据统计数据和SSM过程创建山东省国际旅游产业结构效益SSM分析表(如表5)。

 为份额分量,指山东省国际旅游产业j部门规模标准化后,按全国国际旅游创汇增长率而应有的增长份额;为结构偏离分量,是指山东省国际旅游产业部门比重与全国相应部门比重的差异引起的山东省j部门创汇增额相对于全国标准所产生的偏差,结构偏离分量排除了山东省创汇增长速度与全国平均速度的差异,而单独分析产业结构对创汇增长的影响和贡献, 表示山东省国际旅游产业j部门产业结构效益相对较优,且值越大说明产业结构对创汇总量增长的贡献越大,则表示j部门产业结构效益处于劣势;为竞争力偏离分量,是指山东省国际旅游产业j部门创汇增长率与全国相应部门增长率的差异引起的偏差,反映了j部门的竞争能力,包括产业构成以外的一切因素,如企业规模、经营管理水平、创新能力等,表示山东省国际旅游产业j部门与全国相应部门相比有较大的竞争优势,且值越大说明j部门对山东省国际旅游经济增长的作用越大,则说明j部门竞争力较弱处于劣势;为总偏离分量,反映山东省国际旅游产业j部门总的增长优势。

 表4:2000年、2008年山东省与全国国际旅游产业收入构成 单位:百万美元

 产业部门 2000年 2008年 全国Bjo 山东bjo 全国Bjt 山东bjt 长途交通 4880 89.73 12487 414.38 游览 751 12.44 2202 154.87 住宿 2205 47.28 4860 168.79 餐饮 1523 27.66 3873 108.68 商品销售 3231 59.93 8534 250.47 娱乐 1193 21.68 2970 113.68 邮电通讯 503 14.63 1002 54.69 市内交通 534 5.22 1355 37.99 其他服务 1404 36.56 3560 87.94 数据来源:山东统计年鉴2001-2009,中国统计年鉴2001-2009

 表5:山东省国际旅游产业结构效益SSM分析表

 产业部门 长途交通 1.56 3.62 94.79 2.06 -5.06 324.66 147.76 -7.89 184.79 176.90 游览 1.93 11.45 14.59 9.52 -2.15 142.44 28.18 -4.15 118.41 114.25 住宿 1.20 2.57 42.83 1.37 4.45 121.51 51.57 5.35 64.59 69.94 餐饮 1.54 2.93 29.58 1.39 -1.93 81.02 45.65 -2.97 38.35 35.37 商品销售 1.64 3.18 62.76 1.54 -2.83 190.53 103.00 -4.64 92.17 87.53 娱乐 1.49 4.24 23.17 2.75 -1.49 92.00 34.52 -2.22 59.70 57.48 邮电通讯 0.99 2.74 9.77 1.75 4.86 40.05 9.69 4.83 25.53 30.36 市内交通 1.54 6.28 10.37 4.74 -5.15 32.77 15.95 -7.92 24.75 16.82 其他服务 1.54 1.41 27.27 -0.13 9.29 51.38 41.88 14.27 -4.77 9.50 2、山东省国际旅游产业结构部门效益分析

 (1)Shift—Share分析表分析

 由Shift—Share分析表可知:

 ①的部门包括住宿和邮电通讯部门。结构偏离分量与竞争力偏离分量均为正,说明住宿和邮电通讯是山东省国际旅游产业中结构效益高、竞争力强的部门。两部门的结构效益高于全国国际旅游产业部门的平均水平,对山东省国际旅游创汇作出较大贡献,属于结构增长性部门,根据SSM分析表中两部门的结构偏离分量可知,住宿与邮电通讯部门的结构效益优势可使山东省旅游创汇分别增加5.35百万美元和4.83百万美元;同时,两部门的增长速度又快于全国相应部门增长速度,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根据SSM分析表中两部门的竞争偏离分量可知,住宿与邮电通讯部门的竞争优势可使山东省旅游创汇分别增加64.59百万美元和25.53百万美元。

 ②的部门包括长途交通、游览、商品销售、娱乐、餐饮和市内交通6个部门。结构偏离分量为负,竞争力偏离分量为正,说明这6个部门是山东省国际旅游产业中结构效益低但竞争力强的部门。6部门的结构效益低于全国国际旅游产业部门的平均水平,对山东省国际旅游创汇贡献较低,属于结构非增长性部门,产业结构效益处于劣势,根据SSM分析表中的结构偏离分量可知,这6部门的结构效益劣势将会使山东省旅游创汇损失29.80百万美元;同时,这6部门的增长速度快于全国相应部门增长速度,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根据SSM分析表中的竞争偏离分量可知,这6部门的竞争优势可使山东省旅游创汇增加518.16百万美元,占近9年山东省旅游创汇增量的48.14%,尤其是长途交通部门的竞争优势非常明显,竞争偏离分量高达184.80百万美元,游览部门竞争偏离分量为118.41百万美元,发展迅速,超越了具有传统优势地位的商品销售部门。

 ③为其他服务部门。在国际旅游产业中,将除上述八大部门外的遗留效益,如金融业、房地产业、信息业效益等归结至其他服务部门。结构偏离分量为正,竞争力偏离分量为负,说明其他服务部门结构效益高、但竞争力弱。该部门产业结构素质较好,其结构效益优势可使山东省旅游创汇增加14.27百万美元;同时,该部门是山东省唯一增长速度低于全国相应部门增长速度的部门,表现出相对的竞争劣势,但也说明其他服务部门是具备相对潜力的部门。

 (2)Shift—Share分析图分析

 根据SSM分析表相关数据,分别绘制部门优势分析图(图3)和部门偏离分量分析图(图4),清晰直观地对山东省国际旅游产业各部门进行比较分类。分析图由两条倾斜度为45°的等分线把坐标系分为8个区域,根据各产业部门在坐标系中的位置明确部门类型,识别各产业部门结构的优劣与竞争力的高低,确定具有竞争优势的部门。

 图3:部门优势分析图 图4:部门偏离分量分析图

 部门优势分析图显示,山东省国际旅游产业所有部门均位于I、II区域,均是具有部门优势的增长部门,其中长途交通、游览和住宿的部门优势比较明显,其他服务部门的竞争优势微弱。部门偏离分量分析图显示,住宿与邮电通讯部门位于第II区域,是原有基础较好,产业结构效益较高,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部门;长途交通、游览等6个部门位于第III区域,是发展速度较快,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部门,但原有基础较差,产业结构效益不高;其他服务部门位于第IV区域,是原有基础较好但缺乏竞争力的部门。

 3、山东省国际旅游产业结构总体效益分析

 引入和分别表示期初与期末第j部门占同期全国相应部门的创汇比重,计算9个产业部门的结构效果指数w,竞争力效果指数u,总份额分量N、总结构偏离分量P和总竞争力偏离分量D,以此判断山东省国际旅游产业总体结构效益和竞争力,计算公式如下:

 ;;

 ;;;

 引入山东省对于全国的国际旅游业创汇收入的相对增长率L,根据上述定义可知,L能够分解为结构效果指数和竞争力效果指数,即。根据山东省国际旅游产业结构效益SSM分析表(表9)中数据得表6:

 表6:山东省国际旅游产业总体结构效益分析表

 项目 总经济增量G 相对增长率L 结构效果指数w 竞争力效果指数u 总份额分量N 总结构偏离分量P 总竞争力偏离分量D 数值 1076.36 1.75 0.99 1.77 478.19 -5.35 603.51 通过对山东省国际旅游产业总体结构效益分析可知,山东省国际旅游产业在期初和期末的总经济增量G为1076.36百万美元,相对于全国的增长率L为1.75>1,说明山东国际旅游产业总体发展速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总结构偏离分量P为-5.35<0,结构效果指数w为0.99<1,说明山东省国际旅游产业总体结构效益不理想,总结构偏离分量对山东省国际旅游创汇增量的贡献率为-0.50%<0,产业结构需要进行调整;总竞争力偏离分量D为603.51,对山东省国际旅游创汇增量的贡献率高达56.07%,竞争力效果指数u=1.77>1,说明山东省国际旅游产业总体增长态势迅猛,具有很强的竞争能力,在全国旅游业中的地位将不断上升。

 四、山东省国际旅游产业结构优化措施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山东省国际旅游产业各部门均具有一定的竞争力,部门创汇增量明显,但部门结构不合理,产业结构效益不高,限制了国际旅游产业整体的快速发展,阻碍了产业总体质量的提升。依据山东省国际旅游产业结构关联度和产业部门优势,结合产业发展现状,有针对性的调整优化国际旅游产业结构,实现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级化,确保山东省国际旅游产业持续、协调、高水平的发展。

 (一)继续加强旅游基础产业部门建设,巩固国际旅游交通竞争优势

 山东省基础设施部门创汇比重占据绝对优势,但产业结构效益一般,应以政府为主导,结合区域发展,加快交通、邮电通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步伐,提高旅游交通的现代化与专业化程度,充分发挥其旅游先行作用。进一步扩大国际机场规模,完善机场职能,加密来往日本、韩国和东南亚等国的航班班次;加强省内各大客运站建设,在青岛、济南等市构建游客集散中心,并开通旅游专列或加设旅游包厢,提高列车设施的档次和服务水平;提高公路等级,畅通通往各个旅游城市与旅游景区的交通联系;同时完善旅游服务信息功能,加大旅游电子商务和网络系统建设。此外,还应引入统一、科学、高效的管理方式,规范国际旅游客运市场,提高旅游交通部门服务效率并降低交通成本。

 (二)重点发展商品销售与餐饮部门,促进旅游产业整合发展

 商品销售和餐饮是与国际旅游总收入关联度最大的增长部门,应予以重点扶持,带动国际旅游产业的整体发展。商品销售是高需求弹性部门,也是国际旅游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目前该部门结构效益虽不理想,但仍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山东省国际游客多来自日韩,商务游客较多并对山东文化感兴趣,应科学分析国际旅游购物市场特征,掌握国际旅游者消费偏好,展示山东传统文化,突出本土特色,开发适销对路的系列化产品,形成多层次的旅游购物网络;建立旅游商品生产基地,确保商品质量,加强市场宣传,提升品牌形象,同时规范市场秩序,改善购物环境,加强旅游商品研发者、生产者与销售者之间的联系与合作,完善商品销售部门的经营体制。餐饮部门需突出集聚与规模效应,在挖掘地方名食的基础上,振兴鲁菜品牌,加强餐饮食品的文化包装,增加餐饮产品的附加值和吸引力。

 (三)发挥住宿业结构效益优势,提升创汇份额

 山东省住宿部门产业结构效益突出,应增强部门优势,提升其竞争力和影响力。在已有住宿设施的基础上,优化和调整星级饭店结构和等级,注重与山东省历史地域文化相结合,突出住宿产业的本土特色,有计划的发展商务酒店、度假饭店等各种专业型饭店,满足不同类型国际游客的需求,同时在游客集散地发展经济型酒店或旅社等,以适应大众旅游需求,形成合理的住宿业空间布局和产品体系。此外,引进国外先进成熟的经营理念,深化住宿业产权制度改革,促进饭店产权结构的多元化,实现住宿业从规模扩张向品牌经营和高效管理的转变。

 (四)优先发展弹性产业部门,加大游览、娱乐业扶持力度

 游览与娱乐是需求收入大、附加值高的弹性部门,应得到优先发展,培养成为旅游产业的主导部门,而目前这两部门在山东省国际旅游产业中创汇份额低、增量少,产业结构效益差,亟需进行优化调整,寻求资金支持和政策倾斜。游览方面,发挥资源优势,充分利用山东省山、海、泉、岛等自然资源,加强景区景点建设,开发精品旅游线路,建设精品旅游区,加大营销力度,塑造品牌提升旅游知名度;娱乐方面,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完善娱乐设施建设,开发主题突出、参与性强、愉悦性高的娱乐活动项目,同时注重游客文化体验,提升旅游产品文化内涵,适时推出专项旅游产品,加快旅游产品升级换代速度,丰富旅游产品内容,完善旅游产品体系。

 参考文献:

 [1] 郭伟,方淑芬. 旅游地复合系统协调开发理论·方法·实证[M]. 北京:地质出版社,2004:117-118.

 [2] 邓聚龙.灰色系统理论[M]. 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87.

 [3] 崔功豪,魏清泉,陈宗兴. 区域分析与规划[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6):59-72.

 [4] 黄蔚艳. 我国区域旅游产业结构升级研究[J]. 经济地理,2009,29(4):693-697.

 [5] 张广海,刘佳. 山东省入境旅游产业结构定量研究[J]. 统计与决策,2009,(4):92-94.

 [6] 刘月皓,孙虎,徐瑞. 山东省国际旅游产业结构效益的偏离—份额分析[J]. 曲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4(3):113-117.

 [7] 李辉,罗寿枚. 广东国际旅游产业结构探析[J].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5,(2):119-124.

 [8] 庄小丽,康传德. 旅游产业结构分析与优化实证研究[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40(4):629-632.

 Research on the Structure of International Tourism Industry in Shandong and Countermeasure for Its Optimization

 Zhang Guanghai, Sun Wenfei

 (Department of Tourism, Management College,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 Qingdao 266100, China)

 Abstract: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development foundation and current situation of structure of international tourism industry in Shandong, by using CIs and SP, grey correlation, and SSM to analyze the structure changing condition, structure correlation degree and structure benefit of the international tourism industry in Shandong, the paper defines the problem of the industry structure, and determines the level of the advantage and competitiveness of every international tourism industry department, then proposes the countermeasure for the industry structure optimization.

 Keywords: structure of tourism industry; grey correlation; shift-share method

推荐访问:优化产业结构的措施 山东省 产业结构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