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必修3地理教学工作总结

第一章 本章整合提升

一、单项选择题

我国“十二五”规划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考虑未 来我国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 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据此完成1~3题。

1.以上划分是按(

) :线A.单一指标划分的

B.自然指标划分的 号 座C.综合指标划分的

D.地理位置划分的 2.关于所划分功能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各区域都有一定的面积和范围

B.各区域内部的特征完全一致 C.各区域间都有十分明确的界线

D.各区域开发政策和措施完全一样 3.这种划分主要体现了区域的特点是(

) A.整体性

B.差异性

C.开放性

D.阶段性

德国慕尼黑大学的一位教授是这样看待中国的:他首先把中国分成东部与西部,再分 别分成南北两部分,形成如下图①、②、③、④四块区域,并将这四块区域命名为“银色 :
中国”、“金色中国”、“黄色中国”和“绿色中国”。据此回答4~7题。

名 姓订 :
级 班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银色中国”与“金色中国”以冈底斯山为界 B.“金色中国”与“绿色中国”的分界线包括贺兰山 装 C.“黄色中国”与“绿色中国”的分界线为秦岭 D.“银色中国”与“绿色中国”的分界线是巫山 5.关于各区域某些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黄色中国”——一年四季常绿 B.“金色中国”——高寒

C.“绿色中国”——一年两到三熟 :
D.“银色中国”——伏旱

校 6.各区域与主要成因的组合,正确的是(

) 学 A.“黄色中国”——海拔高度所致 装B.“金色中国”——海陆位置影响 C.“绿色中国”——流水侵蚀作用 D.“银色中国”——纬度位置影响

7.应该说,这位教授所做的分区还缺一部分,这一部分应命名为(

) A.黑色中国

B.白色中国

C.红色中国

D.蓝色中国

(2015·苏北四市调研)下图是“我国东部某地区土地利用状况的变化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8~9题。

第1页(共4页)

8.关于该地从Ⅰ阶段到Ⅲ阶段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河流径流量减小

B.城市人口数量增大,乡村人口数量减小 C.该区域出现了城市化现象

D.农业生产产值下降 9.影响该地阶段Ⅲ到阶段Ⅳ农业结构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 ①政策 ②交通运输 ③劳动力 ④市场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2015·邯郸模拟)读“GIS过程分析图”,完成第10题。

10.该图最终成果反映的主题是(

)

A.地面塌陷

B.泥石流 C.地震

D.滑坡

数字化城市管理是指综合运用多种现代技术对城市进行科学高效管理,系统建设内容涵盖多个领域,如医院利用该系统抢救某重危病人的过程。数字化城市是数字地球的一部分。据此完成11~12题。

11.有关“数字化城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数字化城市”就是指因特网

B.“数字化城市”就是“信息高速公路”

C.“数字化城市”是利用数据通信技术使城市信息的表达方式日益“数字化” D.“数字化城市”只能方便人们的生活,并不能创造实实在在的财富 12.“数字化城市”应用的技术有(

)

①高速网络技术 ②遥感技术 ③地理信息系统技术 ④虚拟现实技术 ⑤全球定位系统技术

A.①②④

B.②③⑤

C.①②③⑤

D.①②③④⑤

2014年7月18日15时30分,“威马逊”先后在海南省文昌市翁田镇沿海登陆,后来又在广东省徐闻县龙塘镇沿海登陆,再后来又在防城港市光坡镇登陆,“威马逊”前两次登陆时达到超强台风级别,是1973年以来登陆华南的最强台风。

“威马逊”共造成59个县市区、742.3万人、468.5千公顷农作物受灾,直接经济损失约为

第2页(共4页)

265.5亿元。据此完成13~16题。

13.要准确勘探水灾淹没的情况,快捷而准确监测河水水位宜采用(

) A.人工拍摄

B.遥感技术

C.全球定位系统

D.多媒体技术 14.同是遥感图像,飞机图像清晰度高,主要因为(

) A.飞机上的传感器更为先进

B.飞机的高度远小于卫星,受云量阻隔小 C.飞机上的图像比例尺大 D.飞机上的相片质量优越

:线15.要准确快捷统计测算出各地灾害信息材料,主要依靠(

) 号 座 A.传感器

B.地理信息系统

C.全球定位系统

D.遥感技术 16.利用遥感技术优于人工探测的优点不包括(

) A.探测范围大

B.受地面限制少

C.速度快、周期短

D.全球性、连续性

二、综合题

17.下图是“中美两国本土地理位置重叠对照图(两国的比例尺相同)”,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名 姓订 (1)若图中a点分别位于中国和美国,其可能相同的地理现象和事物是

________。

①太阳高度相同 ②地方时相同 ③昼夜长短相同 ④自转角速度、线速度相同 ⑤地形相同 ⑥ 农业生产地域类型相同 ⑦均会受到寒潮的影响

(2)中美两国的重叠部分,有相同的气候类型,其中面积广的是________气候。

(3)若图中b点分别在中国、美国境内,其共同的气候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班 但成因却有所不同:中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美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简要说明中美两国城市分布的异同点。

(5)图中c处附近分别为中美两国的重要工业区,试论述发展工业共同的有利条件及面临的问题。

18.2015年6月29日,基于汛前调水调沙的黄河三角洲生态补水正式启动。黄河防总 :
通过联合调度万家寨、三门峡、小浪底等水库实施黄河汛前调水调沙。期间,实施黄河三 校 角洲生态补水。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学 材料一 黄河三角洲及其附近地区位置示意图。

第3页(共4页)

材料二 黄河口及其附近地区的卫星影像图(图中左下角日期为拍摄日期)。

(1)关于材料一中各城市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双选)

A.滨州市的等级比济南市高,服务范围比寿光市小 B.图示区域的城市体系中,济南市为第一级城市 C.滨州市与东营市之间有明确的区域界线 D.东营市的形成与发展主要受地形的影响

(2)材料二中黄河口及其附近地区的卫星影像图主要是通过__________技术获取的,从图中可以看出,从1984年至2006年,黄河三角洲面积的变化特点是________,导致这种变化的因素可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答出三点)。

(3)第八届中国(东营)国际石油石化装备与技术展览会于2015年9月17日-19日在山东省东营黄河国际会展中心举办。近年来,东营市依托胜利油田庞大的产业、市场、技术和人才优势,举全市之力发展石油装备产业,取得明显成效,被命名为中国石油装备产业基地、中国石油装备产品出口基地。东营市市长曾说过:“作为‘石油城’,东营不能等资源枯竭了才考虑转型。”

请为东营市的经济转型提出合理化建议_

____ 19.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11分)

(1)图中甲地气温比周围地区________,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描述图示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

(3)图示地区粮食消费总量逐年增大,粮食供需矛盾突出,试分析其主要原因。

(4)简述图中东部沿海地区发展经济的优势条件。

第4页(共4页)

2015-2016学年度下学期高一地理教学工作计划

教师:xxx 本学期我们主要学习人教版地理必修二,这部分内容是立足必修一的基础,选取了与人类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几方面社会经济活动,探讨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特点及与社会因素、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从而逐步树立起“人地协调发展”的思想。与此同时,掌握地理问题思考、分析的方法,特别是能够对“城市与环境”“区域产业活动”中涉及到现实生产、生活中地理现象、地理问题有深入的认识,做到学有价值、学以致用。

二、情况分析

1、课标分析:

课程目标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来表述,这三个维度在实施过程中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2、教材分析:

(1)本学期高一地理采用人教版教材,高一下学期教学内容是地理必修2,是人文地理部分,主要介绍人地环境的基础知识、人文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要求学生能独立或合作进行人文社会的分析和调查;

(2)掌握阅读、分析、动用地理图表和地理数据的技能。全册六大单元。

(3)新教材每节课的知识容量都非常大,教师必须学会处理好教材与课标的关系、学生活动与完成教学任务的关系,特别是人文数据、理论的不断更新,更需要老师认真备课,不断更新自身的知识。

3、学生分析:存在的学习问题:

(1)高一学生由于初中对地理课不够重视,无论学科知识、学科能力都较薄弱,新课程以专题的方式进行学习,对他们来说会存在较大困难。

(2)学生对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会有较大的兴趣,但专题式的探究学习,部分学生会感到有困难,不易把握知识点。

三、本学期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教学措施:

1.备课时重点研究教材和学生,圈出难点、重点,把知识分为了解层次、识记层次、掌握并运用层次,针对学生的现有知识结构做到有的放矢,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突破难点,掌握重点,记住常识。

2.重点放在课堂教学上。要做到先管后教,以提高学生兴趣和积极性为主,运用多媒体和直观教学手段,以及学生所见所闻的现有知识,激发其学习热情,启发其积极思维,开拓其动脑、动手能力。

3.课堂练习应紧扣课堂讲解的内容,从易到难,深入浅出,循序渐进,以中低档题目为主,做到有梯度有层次地推进教学,使学生能在识记、听懂课堂内容的前提下就能做对,从而达到消化课堂内容,体验成功的感觉。

4.作业批改时教师应做好总结,把那些学生得分率低的地方记录下来,以利于改进教学方法,总结教学经验,查漏补缺。同时,教师要做到认真批改,对那些掌握得好的学生不吝表扬,差等生鼓励支持,中等生促进加油提高,批示时注意语言的感召力,起到潜移默化的激励作用。

5.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抓好“记忆改变学习计划”,开展班级竞争,激发其学习动力,最大限度地调动其积极性,教师应通过适当的知识竞赛让学生参与竞争,达到成绩总体提高的目的。

6、教学进度的安排。由于新课程内容设计新而多,且教学时数少,故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必要的调整和压缩,对教学进度抓紧抓好,力争在期末考前一周(第19周)以前结束上课,以保证期末考的复习备考时间。

教学计划进度表:

周次

教学内容

课时 一周

1.1人口的数量变化

(2课时) 二周

1.2人口的空间变化

(1课时)

1.3人口的合理容量

(1课时) 三周

问题研究:如何看待农民工现象

复习、测验

(1课时) 四周

2.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2课时) 五周

2.2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2课时) 六周

2.3城市化

(2课时) 七周

复习,测验

(1课时

3.1农业区位的选择

(1课时) 八周

3.2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2课时) 九周

3.3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2课时) 十周

期中考试复习

(1课时) 十一周

期中考试

十二周

期中考试卷分析

(1课时) 十三周

4.1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

十四周

4.2工业地域的形成

4.3传统工业区与新兴工业

十五周

复习,测验

5.1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

十六周

5.2交通运输变化的影响,复习,测验十七周

6.1人类关系思想的演变

6.2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

十八周

章末复习

十九周

测验评讲

二十周

期末考复习期末考试

(2课时) (1课时)

(1课时)

1课时)

(1课时)

(2课时) (1课时)

(1课时)

1课时) 1课时) 2课时)

(((

2015-2016学年度下学期高一地理教学工作计划

教师:xxx 本学期我们主要学习人教版地理必修二,这部分内容是立足必修一的基础,选取了与人类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几方面社会经济活动,探讨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特点及与社会因素、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从而逐步树立起“人地协调发展”的思想。与此同时,掌握地理问题思考、分析的方法,特别是能够对“城市与环境”“区域产业活动”中涉及到现实生产、生活中地理现象、地理问题有深入的认识,做到学有价值、学以致用。

二、情况分析

1、课标分析:

课程目标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来表述,这三个维度在实施过程中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2、教材分析:

(1)本学期高一地理采用人教版教材,高一下学期教学内容是地理必修2,是人文地理部分,主要介绍人地环境的基础知识、人文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要求学生能独立或合作进行人文社会的分析和调查;

(2)掌握阅读、分析、动用地理图表和地理数据的技能。全册六大单元。

(3)新教材每节课的知识容量都非常大,教师必须学会处理好教材与课标的关系、学生活动与完成教学任务的关系,特别是人文数据、理论的不断更新,更需要老师认真备课,不断更新自身的知识。

3、学生分析:存在的学习问题:

(1)高一学生由于初中对地理课不够重视,无论学科知识、学科能力都较薄弱,新课程以专题的方式进行学习,对他们来说会存在较大困难。

(2)学生对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会有较大的兴趣,但专题式的探究学习,部分学生会感到有困难,不易把握知识点。

三、本学期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教学措施:

1.备课时重点研究教材和学生,圈出难点、重点,把知识分为了解层次、识记层次、掌握并运用层次,针对学生的现有知识结构做到有的放矢,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突破难点,掌握重点,记住常识。

2.重点放在课堂教学上。要做到先管后教,以提高学生兴趣和积极性为主,运用多媒体和直观教学手段,以及学生所见所闻的现有知识,激发其学习热情,启发其积极思维,开拓其动脑、动手能力。

3.课堂练习应紧扣课堂讲解的内容,从易到难,深入浅出,循序渐进,以中低档题目为主,做到有梯度有层次地推进教学,使学生能在识记、听懂课堂内容的前提下就能做对,从而达到消化课堂内容,体验成功的感觉。

4.作业批改时教师应做好总结,把那些学生得分率低的地方记录下来,以利于改进教学方法,总结教学经验,查漏补缺。同时,教师要做到认真批改,对那些掌握得好的学生不吝表扬,差等生鼓励支持,中等生促进加油提高,批示时注意语言的感召力,起到潜移默化的激励作用。

5.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抓好“记忆改变学习计划”,开展班级竞争,激发其学习动力,最大限度地调动其积极性,教师应通过适当的知识竞赛让学生参与竞争,达到成绩总体提高的目的。

6、教学进度的安排。由于新课程内容设计新而多,且教学时数少,故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必要的调整和压缩,对教学进度抓紧抓好,力争在期末考前一周(第19周)以前结束上课,以保证期末考的复习备考时间。

教学计划进度表:

周次 教学内容 课时 一周 1.1人口的数量变化 (2课时) 二周 1.2人口的空间变化 (1课时)

1.3人口的合理容量 (1课时) 三周 问题研究:如何看待农民工现象

复习、测验 (1课时) 四周 2.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2课时) 五周 2.2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2课时) 六周 2.3城市化 (2课时) 七周 复习,测验 (1课时

3.1农业区位的选择 (1课时) 八周 3.2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2课时) 九周 3.3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2课时) 十周 期中考试复习 (1课时) 十一周 期中考试

十二周 期中考试卷分析 (1课时) 十三周 4.1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 (2课时) 十四周 4.2工业地域的形成 (1课时)

4.3传统工业区与新兴工业 (1课时) 十五周 复习,测验 (1课时)

5.1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 (1课时) 十六周 5.2交通运输变化的影响,复习,测验 (2课时) 十七周 6.1人类关系思想的演变 (1课时)

6.2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 (1课时) 十八周 章末复习 (1课时) 十九周 测验评讲 (1课时) 二十周 期末考复习期末考试 (2课时)

高一物理必修二教学工作总结

地理必修3教学工作总结上学期

高一必修二数学教学工作总结

高中政治必修二教学工作总结(共3篇)

高二政治必修三教学工作总结

推荐访问:高二 必修 工作总结 地理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