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范村卫生室制度示村卫生室制度

  门诊登记管理制度

 1、门诊登记范围包括每日工作量、初复诊登记、疾病分类、转诊转院、初诊治疗原则和处理方案,并与处方记载一致。

 2、门诊登记一般项目内容包括病人姓名、性别、年龄、职业、籍贯、工作单位或家庭地址,联系电话等。

 3、门诊登记对需要上报的传染病病例,要做出明显标记,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并按规定时限报告。

 4、门诊登记14 周岁以下儿童要登记家长姓名、工作单位、家庭地址、联系电话、及其病人所在学校、班级等内容。

  5、对35 岁以上首诊病人做好测量血压记录。

 6、门诊登记要求用钢笔书写,登记完整、描述准确、字迹清晰,不得删改、剪贴,医师要签全名。

  7、为防范医疗纠纷和差错,要认真做好门诊登记的整理和管理工作,保存原始门诊登记,按规定要求存档备查。

 健康档案管理制度

 1、建立家庭及个人健康档案,分文本类、电子类。

  2、健康档案的内容应包括基本人口信息,主要慢病患病现况,治疗康复情况,慢病相关生活行为因素,家庭社会经济状况。

  3、资料要记录真实、准确,档案中各类项目应有较高的利用率,须保持动态和连续性,实行动态管理,生活行为因素每季度监测1 次。

  4、建立健康档案索引目录,健康档案要按照编号放置,便于取放。

 5、建立家庭健康档案,记录家庭中不同阶段的家庭主要健康问题,并提出保健、治疗、指导建议,一年更新增补一次。

  6、主要的临床病情和治疗情况应及时在健康档案中体现。

  7、健康档案一般供主管的全科医生阅览或借用,不得涂改、转借和丢失,确保病人的隐私不向外泄漏,严格保密。

  8、村卫生室工作人员将医疗卫生服务过程中填写的健康档案相关记录表单,装入居民健康档案袋,以家庭为单位集中存放保管,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的数据存放在电子健康档案数据中心。

 健康教育工作制度

 1、积极做好辖区居民健康教育工作。

 2、有专人负责健康教育工作,健康教育工作做到有计划、有记录、有总结,健康教育工作档案规范。

  3、每2个月至少更换一次健康教育专栏内容,为辖区居民举办健康知识讲座,每2 个月至少一次。

  4、及时发放各种健康教育宣传资料。

  5、利用病人就诊、家庭病床、上门巡诊、健康教育咨询等各种时机,开展健康教育和防病宣传。

  6、加强业务学习,不断提高健康教育工作水平。

 治疗室工作制度

 1、治疗室应由专人负责,非工作人员不得入内。

  2、工作人员进入治疗室必须着装整齐,操作时带口罩,每次操作前后都要用流动水洗手。

  3、熟练掌握治疗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则,执行三查七对制度和消毒隔离制度。

  4、无菌区、清洁区、污染区界线明显,各类物品定点放置,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分别放置,保持治疗室清洁整齐。

  5、药品管理有序,及时清点,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

  6、治疗室每日通风两次,每次 20 分钟,每日紫外线消毒 1 次,并有记录。定期对治疗室空气、物表、护理人员手、消毒液等进行细菌监测。

  7、凡用过的治疗物品、器械均应用有效浓度的含氯制剂进行初步消毒后清洗灭菌。对用过的一次性物品经过初消、毁型、分类装袋后,按照医疗废弃物处理的规定统一回收。

  8、治疗室内冰箱除存放药品外一律不能存放其它物品。

 

  观察室工作制度

 1、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经常保持室内清洁、整齐、安静。遵守无菌操作规程,操作时应戴帽子和口罩。

  2、输液病人均需使用输液卡,认真、详细记录病人姓名、药名、浓度、剂量、用法、加药时间及加药者签名。

  3、备齐抢救药品,抢救器械放于固定位置,专人保管,定期检查,及时补充、更换。

  4、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对病人关心体贴、耐心,避免发生争吵和纠纷。

  5、输液按医嘱执行,对易致敏药物按规定做好过敏试验并记录。

  6、经常巡视观察病人输液中的情况,发现病情变化及时处置。

 7、加强心理护理,了解病人的心理状态,有针对性地给予解释、疏导,及时解决病人的心理问题。

  8、输液病人不得擅自离开输液室,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药品管理制度

 1、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和《阳曲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使用管理办法》,做好药品管理工作。

 2、村卫生室使用的药品必须是国家和省规定的基本药物,由卫生院集中招标采购、统一配送,并实行零差率销售

 3、做好药品的期效、品种、帐目等项目登记工作。注意发现存放药品的变化,若出现问题,及时更换,并做好各项登记。

  4、药品应在符合环境要求的条件下放置,分类摆放整齐,设有相应的通风、温储等设施,做好药品的养护。

  5、做好入库验收、核对等工作,建立进、销、存帐目管理制度,做到日清、日结、月盘存,每月对库存的药品进行一次质量抽查。

 抗生素使用管理制度

 1、确定为病毒性疾病或认为病毒性疾病的病人,不使用抗生素。

 2、发热原因不明者在弄清病原学诊断前,不宜使用抗生素。

 3、对于细菌感染的患者,应用抗生素前,应做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根据结果指导合理使用抗生素,对于特别严重的细菌感染者,可按临床表现估计的病原菌选择抗生素。

 4、尽量避免皮肤、粘膜等局部应用抗生素,特别是注意避免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氨基糖甙类抗生素的局部应用。

 5、尽量避免抗生素联合用药,使用必须有严格指征,抗生素应用的指征是指在单用一种抗生素不能控制的严重感染、混合感染、顽固性感染等,以二联为宜。

 6、抗生素的使用应注意配伍禁忌及合理用药。

 7、严格控制抗生素的预防使用,禁止无针对性的以广谱抗生素作为预防感染的手段,外科手术的预防用药应有严格的针对性。

 8、为预防抗生素发生过敏反应,在使用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前,要询问有无过敏史,并做皮内过敏试验,氨基糖甙类除有特殊指征,一般使用前不做过敏试验。

 

推荐访问:村卫生室疫情报告制度 卫生 制度 示范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