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资产管理论文国有资产管理 论文

  国有资产管理论文国有资产管理 论文

 高校国有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本文针对高校国有资产管理中所出现的管理体制陈旧、账实不符、财务计划滞后及缺乏跟踪监督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加强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高校;国有资产;管理

  高校国有资产是指由学校占有或使用、在法律上确认为国家所有、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包括有形资产(如土地、房屋、图书、仪器设备等)和无形资产(如研究成果、专利技术、信息等)。高校国有资产是高校完成各项教学和科研任务的物质基础,是衡量高校办学规模、办学实力的一个重要标准。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和高校人才培养模式、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高等教育己经从精英教育发展为大众教育,高校资产规模迅速扩大,资产来源日益增多,高校资产现有管理模式与新的客观环境之间呈现出一定的不适应状态,现有资产管理体制落后于新形势的发展和要求,使高校资产管理面临许多新的问题,如何强化高校国有资产管理成为摆在高校相关职能部门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就高校国有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作一些探讨。

  1我国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的现状及问题

  1.1 国有资产管理意识普遍淡薄

  长期以来,高校资产由国家拨款购置或无偿调拨,在使用中既不提折旧,也不计算盈亏,使用国家资产无需承担任何经济责任,致使许多高校没有树立起使用国有资产也要承担保值、增值的责任意识,这种思维定式导致高校资产管理长期不被重视,以致出现了重购置轻管理,重钱轻物的现象。一些高校只注重向上级部门打报告购置资产,却不重视资产的科学管理与使用,对固定资产缺少定期清查盘点,造成账面反映的固定资产与实物不符,有账无物、有物无账等现象大量发生,国有资产甚至被个人或其他单位无偿使用,造成资产管理方面较大的漏洞。有些单位管理人员调动时不及时办理资产的交接手续,引起账目不清和后续人员对所管理的财产心中无数,造成家底不清。还有不少高校财产物资闲置浪费、损坏丢失现象严重,造成国有资产流失。此外,目前许多高校对无形资产的管理没有一套统一的管理模式,对于大多数无形资产的价值没有依法进行评定和估算,导致在转让时随意定价,无形资产得不到应有的保护,从而使学校的利益遭受损失。

  1.2 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资产管理责任不明确

  高校资产管理混乱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制度建设薄弱。由于没有建立健全有效的资产管理体制,没有明确责、权、利等关系,使高校内部多项资产没有得以合理、有效和充分地利用,甚至造成资源闲置、浪费、毁损、被盗等现象的发生,不仅影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而且对教学、科研工作以及学生管理工作等带来很多负面影响。此外,在高校后勤社会化的过程中,大多数高校通过与后勤部门签订合同形成甲方、乙方的关系,并采取资产托管的方式将资产交与后勤部门使用,实现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在这种形式下,后勤部门尽管拥有经营权,但没有法人资格,无法从银行获取贷款。同时,学校通过后勤部门在将非经营性资产转入经营的过程中,双方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比较模糊,短期行为频繁发生,赢利时后勤赚钱,亏损时则要高校承担责任,这种由于产权关系不清而导致的责、权、利不明确的现象尚很普遍。

  1.3 非经营性资产转为经营性资产缺乏管理,经营活动无偿使用国有资产现象普遍存在

  学校作为事业法人单位所拥有的固定资产属于非经营性资产,许多学校为弥补办学经费不足创办了校办产业,有的利用学校配置的教学科研、行政办公设备进行创收活动,部分固定资产在被转入到经营活动中后被一些部门长期无偿占用,出现了产权不清、事企不分、管理不顺的现象。一些承包经营者受个人利益驱使,短期行为严重,有的尽管给学校象征性地上缴部分利润,但资产使用得不到应有的价值补偿,形成了“物资国有,使用群有,利益私有”的后果,造成了大量国有资产的隐性流失,不能达到学校经营性固定资产保值增值的目标。

  1.4 忽视对“一校多区型”及“一校多院型”高校的资产管理

  近年来,由于高校的快速发展,出现了大量“一校多区型”及“一校多院型”的高校,由于这些校区及二级学院大多处于初创期间,将主要的精力放在了校舍建设等基建项目和教学科研仪器、网络设备等固定资产的配置工作上,忽视了及时对现有固定资产的清理归并,账务上也没有做到及时处理,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账物、账账的不符,造成了不少资产游离于账外。另一方面,对于涉及合作办学、无偿划拨、自制或改建等类型固定资产,由于没有价值或价值不能准确确定,有相当一部分没有验收入账,或入账价值不准确,造成账实不符;此外,对于基建形成的固定资产,由于在竣工验收、决算、工程决算审核等环节均存在一定的时滞性,也导致了部分资产未能及时入账和账外资产的形成。此外,存在仪器设备、材料物资采购中把关不严等问题,致使购置的部分设备因质量不过关或产品质量不符合要求而形成低效率使用或提前报废,不仅占用了大量的资金,而且在无形中增加了学校的办学成本。

  1.5 管理手段落后,缺乏统一协调、统一调配使用的资源共享机制

  各高校虽然设立了资产管理部门,但二级单位资产信息的管理、查询等程序必须要到资产管理部门才能办理;二级单位表面上虽然有资产管理人员,但资产责任人不是资产的使用人或保管人,因而资产管理人员无法对资产管理到位。此外,由于资产购置缺乏统筹协调,存在低层次重复购置现象,而且各单位在管理体制上各自为政,缺乏共享机制,各部门只顾局部利益,不顾学校利益,导致大型仪器设备条块分割、资源分散、使用效率低下。一方面学校设备购置经费紧缺,另一方面从全校看,却有许多闲置的资产无法发挥其使用效率,形成仪器设备“总量匮乏”与“相对过剩”并存的局面,资产使用效率低,造成资金的极大浪费。

  2加强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的对策

  2.1 强化国有资产意识,完善资产管理制度,建立国有资产管理责任机制

  首先要加强宣传教育,不仅要使管理者,更应让使用者深刻地认识到高校资产权属的特殊性,提高对学校资产管理的认识。各高校应将国有资产管理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列入工作目标,把各项规定落到实处,自觉接受和配合有关部门的监督检查,确保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其次,从资产的采购、验收、使用、调拨、处置、报废等各个环节完善学校资产管理制度,使资产管理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提高日常管理水平。各二级单位应该在学校资产管理部门的统一领导下,按照分级管理的办法,在各高校内部成立专门的国有资产管理机构及资产负责人,全面实施资产管理责任机制,实行单位主要领导为全面责任人,分管领导为主要责任人,使用部门负责人为直接责任人的三级管理责任制。明确相关责任人的职责范围,从而层层分解资产管理的责任,并真正落实到人。

  2.2 更新管理手段,提高管理效率,建立先进的动态管理体系

  高校应加大资产信息化管理系统的经费投入,建设国有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将其管理制度、管理规范固化为数字化的管理程序,对所有固定资产进行从购置到报废整个周期的全程动态管理,实时记录固定资产增减、调配等变化情况,及时掌握固定资产的采购、使用、处置以及结存等具体情况。利用校园网实现网络管理,通过建立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平台,实现资产管理部门、财务部门和各使用部门的对接,从而实现对资产从入口到出口各个环节的动态化管理,使各级管理部门能够随时了解每个部门固定资产的使用、变动情况,以充分利用现有仪器设备,避免资产重复购置,实现资产的合理流动和资源共享。

推荐访问:国有资产管理流程图 论文 国有资产 国有资产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