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新时期小学音乐器乐教学发展之路

  探索新时期小学音乐器乐教学的发展之路

 一、器乐教学的性质

  1.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基础。

  2.以合奏为主要形式。

  3.以课堂乐器为主要用具。

  “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这个是特别重要的,有了它才有了后面一系列的教学和乐器的选择。“以合奏为主要教学形式”和“以课堂乐器为主要的学习器具”。课堂乐器服从于上面两个原则“面向”、“以合奏”,主要选择和谐,个性化不强的乐器。西洋管弦乐队的配置科学合理,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倍低音提琴组成的弦乐组;长笛、单簧管、双簧管、大管组成的木管组;小号、圆号、长号、大号组成的铜管组;定音鼓、大鼓、小鼓组成的打击乐器组;以钢琴、马林巴、管风琴组成的键盘乐器,这些乐器放在一起合奏出来的声音高低错落有致,音响和谐。而民族乐器的色彩性大多过于强烈如:唢呐、竹笛、琵琶等,且缺少能够真正演奏低音声部的乐器,因此民乐合奏的整体感觉并不是特别好。

  二、器乐教学的目标

  1.学习并掌握音乐基本要素(如:力度、速度、音色、节奏、节拍、旋律、调式、和声等)

  2.学习演奏的初步技能,能够自信、自然、有表情的演奏课堂乐器

  3.在音乐听觉感知基础上识读乐谱,在音乐实践活动中运用乐器

  4.增强集体意识,培养合作能力。

  这四点也是我们目前常规教学中缺少关注的地方。①掌握基本要素(核心目标)音乐基本要素连接着音乐创作的全过程:音乐的表现、音乐的鉴赏、音乐的创造。因此也把掌握音乐基本要素的学习称作人的核心音乐学习技能。所以说器乐的表现,器乐的演奏技巧也是对力度的控制,对速度的把握,对音色的体现,对节奏、节拍、旋律的运用。也要关注音乐要素技能来完成对音乐要素的表现。新课标中音乐要素有原来的六大要素改变为八个,音乐要素是欣赏表现创造的核心能力要求。吴斌老师在和参会老师交流中说道:音乐教学中要突出音乐学科特点,突出音乐的本体。音乐的本体就是音乐的形式要素。从音乐美学上来讲就是:形式主义的美学、美感。审美体验的内容就是音乐的形式要素。以往的那种听音乐讲故事就脱离了以音乐为本体的原则。在音乐中寻求非音乐的信息这就叫做离开音乐本体的教学。比如《调皮小闹钟》,听了《调皮小闹钟》后,指导学生时间如何珍贵,就是引申了音乐之外的信息,其实《调皮》没有珍惜时间的问题,只有一个问题就是切分节奏的使用。如果在课堂中关注了切分节奏的独特的表现方式,那就说明你关注了一个音乐最具有表现力的要素和特点。②(乐器演奏的基本要求)乐器的演奏主要分为长音练习、吐音练习以及两者结合的混合练习。③在音乐听觉感知基础上识读乐谱(器乐和识谱的关系),新修订的课标对识谱教学提高了要求,但又担心回到80年代90年代那种以枯燥的技能训练(包括乐器的学习)。担心回到传统的技能技巧训练上,完全背离音乐情感的体现和表现。因此在器乐教学的识谱教学中提出了“在音乐听觉感知基础上识读乐谱,在音乐实践活动中运用乐谱”。器乐教学与识谱教学是结合很紧密的教学环节,欣赏可以不看谱,唱歌可以不唱谱,学习器乐则必须识读乐谱。④器乐教学是以合奏为基础的教学形式(器乐在培养人方面的作用)。所以,集体意识、合作能力是器乐教学中完成终极目标中要给予关注和重视的。

  三、器乐教学的内容

  1~2年级 学习常见打击乐器,参与演奏活动,能用打击乐器或其他声音材料合奏或为歌曲伴奏。

  3`6年级 乐于参与各种演奏活动,学习乐器的演奏方法,参与歌曲、乐曲的表现。

  1~2年级主要以培养学生兴趣爱好为主要目的,教学中主要做好基本的演奏技能和技巧的训练,如长音的演奏,和声的体验等等。

  3~6年级主要以培养学生乐于并善于表现音乐为主要目的,教学中指导学生参与合奏训练,培养集体意识和合作能力。

  四、器乐教学的特点

  1.器乐教学和声乐教学是两个不同的表现方式,器乐教学不能仅仅满足于乐曲旋律的吹奏,更应该发挥乐器的性能和特长,来表现音乐。从人类理解音乐的过程来看,最容易理解的是欣赏,欣赏不需要很多技能的学习,任何人都可以听音乐,其次是任何人都可以能唱歌,最后不是任何人都可以演奏乐器。前两项是绝大部分人都可以实施的,但后一项如果不是经过学习和训练是不能做到的。所以器乐曲比方:《二泉映月》任何人听都不是声乐的旋律,再比方:贝多芬《第五交响曲》MI,MI,MI,DO――RE,RE,RE,XI――,这个也不是声乐的旋律,他其实是一个节奏特点创作出来的主题:短短短长。这个短短短长贯穿了整个贝多芬《第五交响曲》的第一乐章,也就是说整个第一乐章的核心特点就是:短短短长,并不是MI,MI,MI,DO――。真正的声乐性的旋律在副部主题才给以呈现(SOL,DO,XI,DO,RE,LA,LA,SOL)声乐性旋律更简单,不复杂。但器乐性旋律更加富有变化,更能拓展人的音乐思维和想象空间。因此在新课程标准中器乐教学要求老师引导学生利用器乐的特点发现、感知、体会音乐内在的音乐元素。此外还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指导学生学会用单音或长音演奏和声配置中的根音和三音,充分发挥器乐的性能。比方:演奏水平高一些的学生可以演奏主旋律《小星星》,中等水平的学生演奏副旋律《小星星》,稍差一点学生的可以演奏根音或三音《小星星》。

  2.打击乐器的教学在器乐教学体系中十分重要。节奏打击乐器的教学要区分开随意的演奏和即兴的演奏两个不同的概念,使用任何一种打击乐器老师都要给予指导,那种没有指导的单纯的敲击节拍重音随意演奏在音乐教学中是没有价值的。打击乐器的教学应该侧重分声部的演奏,要指导学生在作品的哪个位置演奏,这样的演奏效果更有利于音乐教学目标的实现以及对学生音乐情感体验和表现的培养。比方《春天在哪里》

  3.器乐教学要和识谱、演唱、欣赏、编创教学有机联系,发挥“学具”作用。(属于应用内容不是器乐教学的主要内容)其实,学习乐器是通向音乐学习的真正途径。真正学音乐的人很少有不以学习乐器为主要入门的目的和手段。所有的音乐家包括指挥家,作曲家无一例外的都精通一门或多种乐器。所以乐器的重要作用不可忽略,不能够仅服从于其他学习领域。

  4.激发“不爱唱歌”学生的学习音乐的兴趣。

  5.乐器学习可以相伴终生,提升生活质量。

  有人说:唱歌也可以相伴终生,但当人人都会唱歌时,唱歌就不显得那么重要了。因此,真正掌握一门乐器不但可以相伴终生,更可以提升生活质量。

推荐访问:小学音乐器乐教学 之路 器乐 新时期